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称呼?”
  这个电话号码,当然是临时的。但是姓名不能说假的,因为找这个人,本身就是为了成事儿。
  这个人接过名片,点点头,“叫我渡边先生好了,唐先生等我联系吧。”
  “好的,等渡边先生的好消息。”小柳点点头。
  回去的时候,小柳忍不住问道,“唐先生,这个东西咱们还没看,为什么要提前说高出市价两成?”
  唐易自然不能说出真正的原因,“如果真的要买,这高出的两成,一来是为了保证他能联系我;二来,在国外买东西,咱们想正常带回去,讲究的是个合法手续,多出的钱,是让他在合同上签字的钱。但是如果不买,我说高出几倍也没关系,因为不存在嘛!”
  小柳立即露出明白的表情,转而对唐易伸出了大拇指,“唐先生高明,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回到酒店,司马六和文佳早就在等着了,“怎么样?”
  “要走了电话,等消息吧!”唐易应道,“他回去,肯定要让另一个人看看,拍照什么的,然后打听下市价,如果我真能高出两成,他应该不会再费周章地辗转委托出去卖。”
  “呵呵,正想睡觉,居然有人递个枕头。”文佳点点头,“行,到时候如果找你,你随机应变吧!”
  第二天上午,没动静,就在第二天的傍晚时分,唐易接到了电话,正是渡边打来的!
  渡边说了个地址,让唐易过去。
  到了地方,唐易和小柳看了下,应该就是渡边的住处,进去之后,还有个年龄相仿的女子,有可能是渡边的老婆,不过渡边没有介绍,而是直接带他们到了一个房间。昨天那个一起的人,却没有出现。
  这个瓶子装在一个老式木盒里面,木盒是红酸枝的,油亮红黑,年头也不短了,不过到不了清代,应该是后配的。
  瓶子拿出来,唐易没上手,扫了几眼,发现居然真是乾隆朝的掐丝珐琅瓶!
  直口长颈圆腹圈足,蓝珐琅为地,纹饰相对简单,口部为云纹,颈部为花卉纹,腹部为蕉叶纹。瓶子也不大,目测不会超过15厘米。
  唐易翻看瓶底,底下果然是“乾隆年制”的楷书款,刻于胎上。
  这个掐丝珐琅瓶子,总体上比较完整,掐丝细腻,釉色饱满,算是一件精品。
  不过,这个瓶子一是纹饰相对简单,二来是铜胎而非金胎,这些都是限制价格的因素。
  同时,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这个瓶子,像是个胆瓶,但其实又不是,应该是个箸瓶。其实呢,算是落了单。因为箸瓶,是一套焚香用具三件中的一件。这种三件套的焚香用具,被称为炉瓶三事。
  炉瓶三事指的是香炉、香盒、箸瓶。
  咱们现在焚香,线香居多,古人却多用香屑。香盒里放的就是香屑,怎么拿出放到香炉里呢?不能直接用手,要用香箸或者香铲从香盒里取出,这样放到香炉里。
  听起来跟吃饭似的。香箸,自然就是夹起香屑的筷子,香铲就是个小铲子。这两样东西不用的时候,就放在箸瓶里。所以,箸瓶也叫铲瓶。
  因为这些原因,这个乾隆掐丝珐琅的箸瓶,市价不算太高,应该在二十万到三十万左右。但如果是成套的,那价钱可能就会翻好几倍。
  “渡边先生打算什么价格出手?”唐易看完,张口问道。小柳随即跟着翻译。
  渡边没犹豫,“唐先生,你是华夏人,我是扶桑人,我报个美元价格,我们都不用换算太麻烦。五万美元!”
  如果照这个价格算,就是三十多万,已经明显高出了市价。如果唐易再加两成,基本就成了四十万了。的确是偏高不少。显然,和渡边一起那个人,把市场行情打听得很清楚;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唐易是主动来的,渡边提高了价格。
  “有点儿高。”唐易笑了笑。
  “这是个整数,一点儿也不能变了!”渡边很干脆,“可以就成交,不可以那就恕不远送。”
  唐易想了想,“渡边先生家里还有什么老东西吗?”
  渡边可能没想到唐易会问这个,“什么意思?”
  “哦,我是想来了一趟,顺便看看有什么一并要买的。”唐易应道。渡边不是古玩行的人,也不了解华夏。这个在古玩行里,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讲价,如果再看上什么不算很值钱的东西,基本就能当个搭头。
  不过,唐易的目的显然不在于此。


第1201章 也走合同
  渡边想了想,“我爷爷倒是有些老东西,不过都是些秤杆和一些我们本地民间的东西,唐先生未必感兴趣啊!”
  “一并看看吧,万一有感兴趣的呢?我也会出个好价钱!”唐易接口道。
  “问题是那些东西年头不长,也很普通,你能接受?”渡边似乎不太想折腾。
  “这样吧。”唐易想了想,“这件掐丝珐琅瓶子,我要了,就按你说的五万美元!其他的东西,不管是什么,我至少要一件!就当我来西表岛的纪念。渡边先生,你不会有钱不想赚吧?”
  小柳在一旁翻译了一遍,而后还补了一句,“我们唐总是个爽快人,有时候讲究点儿精神上的东西,比如纪念啊,彩头啊。渡边先生你算是碰上好买家了!”
  渡边想了想,让两人稍等,把瓶子放回木盒,然后抱着木盒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手里没了盒子,却拿了两样东西,一根老秤杆,一个贝壳摆件。他似乎没有耐心寻找,随手拿了两件的样子。
  唐易看了看,秤杆能有个几十年,贝壳摆件就是个大贝壳打磨了一下,雕刻了些花纹。
  “这个秤杆我要了,渡边先生出个价儿吧!”唐易说道。
  虽然唐易之前说必要一件,但是渡边也没想到唐易这么痛快。本来掐丝珐琅瓶子就多要了,人家还得多加两成,他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唐先生喜欢,拿走算了,就当我送的!”
  “说了买了,岂能反悔?”唐易笑道,“你看一百美元行吗?钱虽然不多,但是不能言而无信。”
  “唐先生果然是个诚信的生意人!”渡边笑道。
  “渡边先生过奖了。”唐易摆摆手,“不过,有件事儿咱们得说明白,我是从华夏来的,再回华夏得出关再入关,你这东西确定是爷爷留下的?也就是祖传的?不会来路不正?”
  渡边连忙说道,“这个当然没问题。我都打听好了,古玩交易可以有合同有公证,咱们可以立下合同,把祖传之物写明白!”
  “我也是这个意思!”唐易微笑点头,拿起手机看了看,点了几下,又放回了口袋,“渡边先生是个明白人,那就好办了。”
  就在这个时候,唐易刚放回去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接了电话之后,他脸色一变!挂了电话之后,唐易不停来回踱步,“这不是坑爹嘛?!”
  这个环节,小柳并不知情,便问唐易,怎么回事儿?
  “之前我和司马兄还从岛上那个老人手里买了两把青铜剑,钱已经付了,本来约好明天签合同的,但是老人却说今天有急事,已经离开了西表岛,合同要半个月之后才能签,但是我们过几天就要回去了!你给渡边说说,我现在得先去处理这个事儿!”唐易停下了脚步,向门口看了看。
  小柳之前听唐易说过,没合同,过海关就很麻烦,一时也有些着急,便跟渡边说了。
  渡边一听,这马上要交易了,怎么冒出这事儿?“唐先生,咱们抓紧时间,现在就交易了不就行了?”
  “这个异国交易,还是美元支付,有点儿麻烦。现在都是下班时间,明天我和银行联系,一上午也未必能搞定啊!而且制作打印合同还需要时间!”唐易解释道,“这两把青铜剑我已经付钱了,他虽然东西给我了,但是不签合同,不走手续,我带不出去,岂不是白花钱了!我不先办这事儿不行啊!”
  说着,唐易掏出手机打了过去,结果很快就放下了,“刚才就是他挂了电话!现在又关机了!”
  小柳心想,怪不得又给老头儿送鱼,又给老头儿送帐篷,合着你们买了人家的东西啊!小柳一边想着,一边安慰唐易道,“唐总别着急,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还能有什么办法?”唐易摇摇头,一挥手,“走吧!”
  “哎?”渡边急忙道,“那咱们的交易?”
  唐易停住,忽然看了看渡边,“咱们的交易?”而后想了想,又对渡边说道,“渡边先生,你能帮我个忙么?我可以再多加钱给你!”
  唐易刚才都抖落清楚了,渡边自然也明白了,“没问题!唐先生,那两把青铜剑也走咱俩的交易合同,一并说是美国佬给我爷爷留下的就是了!”
  唐易立即露出“惊喜”的笑容,“渡边先生真是个明白人!这样,如果我明天上午九点之前,我还是联系不上他,就联系你,把这两把青铜剑也放到合同里!五万美元加两成是六万美元,我再追加一万美元,一共七万美元,算是答谢金了!”
  渡边一听,这凭空又多赚了一万美元,而且不用不好意思,顿时乐开了花,“唐先生别客气!钱的事儿好说!”心里却在念叨着,“可千万别找到这个人啊!”
  “那我现在先去忙了!”唐易随后匆匆告辞,渡边拿起秤杆和贝壳,“唐先生这两样东西先带上,算是我送给你的!”
  唐易连忙摆手,“还没交易呢!这个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交易完了,我一并带走!”
  渡边也没有再坚持,把唐易送走了。
  路上,小柳好奇地问道,“唐先生,那两把青铜剑,比这个掐丝珐琅瓶还贵重吗?”
  唐易压低声音,“这是你们司马老总买的,当时都没让你看到,所以我不便多说。明天的合同还得靠你,看到合同上的名称和图片,我建议你到时候也别多问。按说,我应该跟他说了才告诉你的,刚才太着急了!”
  唐易给亮了这么个幌子,小柳哪还能再张口?其实他还有一个疑惑,就是当时司马六、唐易、文佳三人在岛上,他和小高都不在,他们三个不通倭国语,是怎么从岛上老人手里买的?但是这个他当然也不会再问了。
  唐易编了这个谎言瞒着小柳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要是他们通倭国语,也就不用小柳了,现在却必须要用。好在小柳算是司马六信任的手下,只要在倭国不多嘴,东西回了华夏,就没啥事了。
  回到酒店,文佳仍在司马六的房间,唐易关上门,做了个OK的手势。


第1202章 最显眼的
  司马六笑道,“你走了之后,文大师拿着手机,用一个算卦APP算了一卦,说:阆苑一时春,庭前花柳新,声传好消息,草木尽欣欣!”
  “啊?”唐易大笑,“你还用手机算卦?”
  “一时心血来潮,玩了一把。”文佳也笑了笑,“结果来了个这么好的签,天时地利,这事不成都不行!”
  唐易道,“嗯,现在只有一点,就是他琢磨一晚上,有可能会坐地起价。不过,明天见了他我就说青铜剑的货主找到了,但是得拖三天,不过我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嘛,还想按照原计划来,那他就不加了。”
  “嗯,虚虚实实,这样也能显得更真。多花点儿钱,能把这两把剑顺利带走,也算值了!”司马六心情大好,他最害怕的就是文佳说的偷渡,他是个正当生意人,又到了这个年纪了,求稳的心思更重。
  第二天,一整天唐易都在和渡边忙乎这事儿,签合同、转账。这个合同弄得很细致,还有彩印的图片。
  同时,这事儿司马六不嫌麻烦,从冲绳县还找来一个律师做了公证,既然明着来,那就不妨更彻底一点儿。如此一来,渡边签了字,再说别的,那就成了他违法了。
  办完之后,渡边要请唐易吃饭,唐易婉拒了,推说马上要离开,要回去收拾东西。渡边也没有过多勉强,得了这么一笔钱,乐呵呵回家了。
  西表岛的拍摄完成,接下来是要去冲绳岛再玩两天的。但是司马六提出,因为国内突然有事儿,他们乘坐的游轮要提前回去。
  游轮是公司出钱包的,他说回去自然就能回去,这是提前又不是拖后。一个导游跟着另一艘游轮去了冲绳岛,梅导则跟着唐易、文佳、司马六还有小柳、小高返程。
  离开的时候,没什么麻烦,合同和公证书都在,检查顺利通过。
  他们是下午走的,第二天中午刚过,回到了海州。
  海州的检查相对复杂,虽然有交易合同和公证书,但是东西被暂扣了,要等省文物局的两个专家来共同鉴定一下。如果是真品,需要备一下案。如果是赝品,那就更省事儿了。
  专家得第二天才来,他们不得不要在海州住一晚。梅导自己先行告辞离开了。
  从港口出来是下午,找了一处距离港口比较近的酒店入住之后,距离吃饭的时间还早。司马六便提出在海州的古玩市场逛逛。
  但是这天不是周末,时间又是下午了,要想逛,只能是古玩城。司马六兴致很高,还给小柳和小高放了两天假,自由活动,完事儿了自行返回燕京就行。并表示回燕京之后还有奖金。
  小柳和小高很高兴,也知道这时候了,他们再陪在司马六身边就是“添乱”了。巧了,小高有个战友,现在是一家大型会所的保安的头儿,两人告辞之后,兴冲冲去找小高的战友去了。
  海州这个地方,是山海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比省会山州的现代化气息要浓郁,国际化程度也高。不过,古玩市场的热闹程度却比不了山州。
  唐易倒是知道,海州最出名的古玩市场,位于乐昌路的一处地方,不过只有周末才有。至于古玩城,这些年新开了好几处,最老的,算是山海路古玩城。
  而且,山海路古玩城,算是最靠近市中心,在沿海的老城区。
  海州的城区,繁华程度,有点儿从南向北递进的意思,靠海最近的城南区,向北是城北区,再向北,城方区、城山区。山海路古玩城,就位于最繁华的城南区。
  三人简单商量了一下,眼下就这么点儿时间,直接打车去了山海路古玩城,简单逛逛正好找个馆子吃饭。
  进了古玩城,相对比较冷清,不少店铺是关着门的。据说是新开的古玩城对老古玩城有一定的冲击,加上不是周末,又是下午,人肯定也比平时少。
  几人逛了一下,开门的大致是一些卖玉器和文玩产品的小店,就连司马六也有些索然寡味。
  逛着逛着,司马六眼前一亮,终于看到了一家比较大的店面开着门。牌匾也很气派,三个隶书大字:通古行。
  进去之后,唐易发现里面的东西使不少。也大致分成了几个区域,有瓷器,有字画,有木器,还有一溜柜台,主要是玉器。店铺侧后方是一个长方茶几,上面有整套的茶具,有个五十多岁的微胖男子正在招呼其他两个稍微年轻一点儿的男子。
  看起来,这个微胖男子应该是通古行的老板,那两个男子是客户。
  店里门口一侧,还设了一个款台,有个年轻女子坐在后面,看来是负责专门收账的。而且店铺里侧还有个不小的后门,是防盗门的样式,看来内室也不小。
  从这些配备上来看,这个店不仅规模不小,而且应该是赚钱的。这时候除了老板招呼的客人,没别的客人。店里的两个伙计本来都是闲着的,一看来了三个人,立即都上前来招呼了。
  坐在茶几上的老板见来了客人,起身拱手,远远喊道,“有事儿怠慢了,慢慢看,给您们打折!”
  “您忙您的!”唐易挥了挥手,而后又对两个伙计说道,“我们先随便看看。”
  三人便开始分头看了起来,两个伙计不远不近地跟着。
  如今,不管是古玩城还是地摊,真东西的比例肯定是要少于仿品和赝品的,只不过有的古玩城店家,对于一些能卖上价儿老仿,可能会提前说明,因为坐店会有些大客户,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再就是还有个声誉问题。
  唐易是挨着看的,司马六却奔着店里最显眼的东西去了。显眼不一定之珍贵,就比如这个,一是因为硕大。
  这是一个青花葫芦瓶子,高达六七十公分,就放在店铺瓷器区正中一个木质底座上。
  显眼还有另一个原因,青花发色比较艳丽。这瓶子上,基本上是花卉和缠枝纹打底,同时,葫芦上下两个圆球部分,各有四个青花圈,对着四个方向,里面都有字。


第1203章 道士皇帝
  上面的四个字是:国泰民安。下面的四个字是:万世清平。
  这个青花的发色很艳丽,蓝中带紫。这种颜色,文字不太好表述,如果形象一点儿,有点儿像紫药水发亮的那种感觉。这是嘉靖朝青花发色的一个典型特征,行里俗称“佛头青”。
  这是嘉靖青花使用西域所产的回青料出现的效果。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嘉靖青花都有这个效果,因为嘉靖朝同时所用过的青料有三种,还有陂塘青和石子青,很多时候都是掺乎着来。
  这个佛头青,是最上等的发色。
  青花瓷器是古玩中很受关注的一个小类,喜欢青花瓷器的玩家都知道,明代的青花瓷发色,早中晚三期,基本出现了从浓重艳丽到舒雅清淡,再回到浓重艳丽这么一个过程。
  早期的代表就是永乐宣德,中期的代表就是成化弘治,晚期的代表,就是嘉靖万历。到了明晚期,商品经济已经很发达了,这有点儿像西方同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华夏的萌芽不仅没长成,后来又被相对落后的后金铁骑践踏,清末又从封建王朝又沦落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
  因为明晚期商品经济发达,艺术品的热烈就有根可寻了。
  司马六看了一会儿,立即把唐易叫了过来,压低声音,“看真啊!”
  唐易仔细瞅了瞅,微微点头,然后招呼伙计,指了指葫芦瓶的底部。
  伙计知道这是想看底,两人一起上来,扶住瓶体,准备让他们看看。这个要求很正常,看瓷器很重要的就是看底,虽然东西挺重,但是也得让人家看仔细了。
  这时候,微胖老板好似忙完了,走上前来,笑道,“没款儿,不过上了亮青釉。”
  唐易一听,就知道这老板是个行家。嘉靖青花,官窑的器物,底部多施亮青釉,但是官窑绝大多数是带款儿的。民窑呢,不带款儿的多,但是底部处理往往比较粗枝大叶一些,露胎的情况更为多见。
  既施了亮青釉,又不带款儿,这个正常来说是有点儿矛盾的,但也有不正常的情况,要么是官窑特殊的无款情况,要么是民窑罕见的精作情况。
  因为“官搭民烧”在嘉靖朝实行过,所以民窑精作也是有基础的,个别民窑精品从胎釉到发色,都能和官窑比上一比。
  但再精也是民窑,单从市场行情上来说,官窑民窑当然不能同日而语。
  能看到的情况,老板自然不会骗人,看了底部之后,就和他说的一样。
  唐易看了看司马六,司马六也回了唐易一个眼神,看这意思,是挺想买的。
  “釉色有点儿不通透,倒像是民窑的精品。”唐易掏出烟,分别派给司马六和老板。
  老板摆摆手,笑道,“嘉靖官窑青花主要看发色,釉色在晚期出现稍微粗点儿的工,也正常。而且,不带款儿的官窑,也不是没有。”
  司马六立即接口道,“要是官窑,老板也不会就这么摆着吧?”
  “实不相瞒,本来是摆在这里的!”老板伸手一指旁边的立柜,果然,中间最显眼的带玻璃封锁的格子是空着的,“有个客户,本来说下午来详细看看,所以我就提前拿出来了。”
  “人家定了,我们还能买么?”唐易抽了一口烟问道。
  “他只说详细看看,也没说买,也没交定金。”老板微微一笑,接了原先的话题,“我们在这里讨论官窑民窑没有意义,就算我承认是民窑,但开价太高,您一定也不会买。如果我认定是官窑,但是价钱合适,您也同样会买。不是么?”
  唐易听了,也是微微一笑,但没有说话。这个老板不仅懂行,而且很会做生意。这时候唐易不能问价,因为很显然是司马六想买,唐易是个帮手,这个得司马六来问,到时候唐易还可以“质疑”或者“阻拦”一下。
  司马六想了想,却也没有直接问,“听老板这意思,价儿应该是不高。”
  老板笑容不变,“这葫芦的瓷器制式,是嘉靖开创的,这一件器型大、发色好,是难得的精品。高与不高,都是相对的,再就是要看您有多喜欢这东西了!”
  老板说的没错,明代葫芦瓶的官窑瓷器,是嘉靖开创的。虽然他们还没有对这件葫芦瓶是官窑还是民窑达成一致。
  官窑瓷器,是很正式的,开创新样式也是很严肃的事情。弄一个葫芦样的瓶子,的确是显得有点儿不够端庄雅正。
  但是嘉靖是皇帝,他信道重道,葫芦是道教的典型器物,所以一声令下,必须来点儿葫芦样式的!同时呢,嘉靖还追求吉祥用语,瓷器上也要来上一些。这个葫芦瓶上的国泰民安、万世清平,就是这么来的。
  一个这样的皇帝,在瓷器上反应出来的风格,除了葫芦瓶,纹饰上还出现了许多八卦、灵芝、云鹤之类的东西。
  就和清代很多皇帝信佛,瓷器上出现了很多与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