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珍玩-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这样的皇帝,在瓷器上反应出来的风格,除了葫芦瓶,纹饰上还出现了许多八卦、灵芝、云鹤之类的东西。
就和清代很多皇帝信佛,瓷器上出现了很多与佛教相关的纹饰一样。
一般来说,信佛的人信来生,信道的人讲现世。嘉靖皇帝不是皇帝的儿子,而是前面说过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堂弟,他叫朱厚熜。因为朱厚照没儿子,所以本来应该是王爷的他被迎进京城当了皇帝。
所以他之前,根本没想到过自己可能当皇帝,结果现世就得来了突然间的黄袍加身。
同时呢,他不仅没有思想准备,实际上也没受过要当皇帝的“训练”。他父王的封地,是在楚地,靠着武当山很近,道教繁盛,他从小受到了道教的影响。
嘉靖皇帝本来就信道,而且在嘉靖二十年的时候,还出过一次事儿,很离奇,有宫女竟然想用绳子勒死他。不过倒是没完全得逞,嘉靖只是晕了过去。这事儿正史没说原因,野史乱七八糟,很难说清楚。但是有一点,这个差点儿死了,不管是对什么人,影响都是很大的。
从此之后,嘉靖皇帝移居西苑,也不上朝了,主要干什么呢?炼丹。
之前他是个重道的皇帝,此后简直就成了皇帝身份的道士。
当然,唐易早就看明白这东西了。但他没想到司马六没直接问价,听完老板含糊的回答,不由朝司马六咳嗽了一声。
第1204章 断腰葫芦
司马六一听,笑了笑,看着老板问道,“那您直说吧!这葫芦瓶,最低多少能出?”
老板却又看了看唐易,他知道最后的坎儿在这个人身上呢!而后才笑着对两人说道:“只能比官窑的行价儿低三成。最低了!多了就不必说了!”
司马六面色一变,唐易也是如此。这老板叫的太高,口气又太死。
这种尺寸的嘉靖官窑青花葫芦瓶,如果是带款儿的开门的精品,那是很容易过千万的。这一件虽然纹饰比较简单,釉色有些问题,但青料发色好,而且所带的文字也很不错,也能进入精品的行列,多了不敢算,七八百万的行家是可以叫出来的。
当然,这是说如果是带款儿官窑的情况。而要是这么算着低三成,最低也得是五百万。
但是,如果是民窑,就算是大开门的东西,一两百万拿下是很正常的。
这里面,差的钱就大了。最关键的还是这一点,这东西不带款儿,如果带款儿,唐易和司马六的表现就不会这样了。
当然,唐易是看出来了,这东西的确是官窑,之所以不带款儿,很可能是嘉靖赏赐给大臣的东西。对于喜欢的大臣,嘉靖是很喜欢赏赐东西的,比如给过严嵩等几位重臣道教的香叶冠。这样的葫芦瓶,又带着吉语,赏赐给大臣也很有可能。
唐易对老板笑了笑,“我们再商量下!”
老板点点头,“不着急,慢慢看,不过真的不能再落价儿了。”
这件葫芦瓶,既然还有别人要看,而且本身东西不错,老板不落价也很正常。唐易也看明白了,这东西在老板这里,就是一口价的东西,哪怕他是捡漏来的。
唐易和司马六走到僻静一点儿的地方,开口道,“是官窑没错,可是没款儿,而且纹饰简单,釉色略略发暗。五百万有些高了。这样的实价买,总觉得有点儿亏。”
司马六想了想,“不买也罢。我刚才也想了想,嘉靖的葫芦瓶,碰上带款儿的官窑,要是运气好,五六百万拿下也不是没可能,何况不太款儿的。”
这东西有点儿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谓“无味”,并不是说不喜欢,是价钱上太高,以这个价钱,四处打听,用心寻找,带款儿的官窑未必找不到。当然,他们也不是因为差钱儿,收藏心理有时候就是这样。
“你能这么想最好,有些东西不能强求。”唐易点点头。
两人商量完,看了一眼老板,老板便又走上前来。
“太贵,算了吧,我们看看别的。”唐易对老板说道。
老板却摇摇头,“不贵了。用不了几年,这样的东西也会翻个跟头。”
司马六笑道,“我再找一件类似带款儿的,也未必能用太长时间。”
老板听他们这么一说,也不再勉强这个瓶子,却忽又说道,“我倒真还有一个类似的,就是小点儿,可是带着款儿。”
司马六一听,心想好嘛,合着有好的不摆出来!
“那就麻烦老板拿出来看看吧,我们也不是逛灯的,有好东西该出手会出手。”唐易接口道。这古玩店里的好东西,其实很多是不摆出来的,往往是遇到熟客或者有眼力的客人,“对症下药”才拿出来。
老板把他们让到茶几旁的木椅上坐下,让伙计倒了茶,随后亲自去了内室。这时候,文佳也凑上前来,“你俩还真上劲儿了。”
司马六应道,“他主动提了,那就看看。”
老板拿出了一个锦盒,里面果然也是一个葫芦瓶,不过这个就小多了,只有二十多厘米高,纹饰更加简单疏朗,是云鹤八卦纹。
司马六翻看底款儿,果然带着“大明嘉靖年制”。
司马六拿在手里来回看,唐易就一边扫了扫这件葫芦瓶。葫芦的上下两个球形上,都带有八卦纹!他顿时觉得有点儿奇怪。不由得又仔细看了看腰部的接口处,顿时明白了。
司马六看了半天,是一点儿毛病也没找出来,心说看来是嘉靖官窑青花的精品啊!刚要开口问价,结果却听到唐易咳嗽了一声,便闭了口,看向唐易。
“这小器型的嘉靖青花葫芦瓶,少有上下都带八卦纹饰的。老板你这个,有点儿罕见了!”唐易看了看老板。
老板一愣,略略琢磨了一下,笑道,“您的意思是,这东西看上了?”
“收起来吧,我们不买这类东西。”唐易手指轻轻敲了桌子两下。
老板刚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试探了一下,确定唐易这是真看明白了,一边把葫芦瓶装进锦盒,一边道,“这件便宜,而且小小的问题不算什么!”
“要是本来是一件,接了算是修补,问题还不能说大。可是,两件拼一件,再便宜也没意思。”唐易见老板还想多说,干脆直接点破了。
葫芦瓶这样的样式,做胚的时候是要分开做的,上面一个球,下面一个球,做好了再把胚接起来,然后施绘青花,上釉,入窑烧制。
这个拼接上下的技术很重要,如果当时就没处理好,成品再受什么碰撞,亚腰部分就很容易断裂。这样的官窑,断裂了,自然有人千方百计想修补起来,而且也不乏高手,能修补得不露痕迹。
如果只是原来的葫芦瓶断裂了,原器接上,那也只能算修补。如果原来的葫芦瓶只剩一半,找类似器型的另一半甚至仿造另一半,那就是作假了!
这和瓷器的“接底”道理差不多。
这个葫芦瓶,就是拼接起来的!上下两个球形大致类似,却本来不是一个葫芦瓶上的!但是,因为都是嘉靖官窑青花,所以迷惑性很大。本来这种小型的云鹤八卦纹葫芦瓶,大多只有一个球形上有八卦,两个都有的情况有是有,但是很少见。这一点,引起了唐易的进一步审视。
老板听了唐易说的,脸色不太好看了,收起了东西,“几位慢慢看,我还有点儿事儿。”随后又对伙计喊道,“好好招呼客人!”说罢,便回了内室。
唐易看了看司马六,“走吧?”
第1205章 又见黑漆
古玩行里这种明坑暗坑的事儿太多了,唐易早已习以为常。有便宜赚的时候春风满面,被看透了随时可能甩下冷脸,这个老板拿出个“断腰葫芦”,被揭穿之后的表现算不错了,毕竟没失了礼数。
“走吧,我看这店就是个绣花枕头。”文佳随即接了口。
司马六一看呆着也没意思了,便点点头,三人一起走出了通古行。
“怪不得这家大店开着门,原来是有客户,先前有两个,还有一个要来看那个葫芦瓶。”司马六边走边说。
“在比较大的古玩店里捡漏,基本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冲着东西全或者有些说好的真品去的。你看这个老板,那是相当懂行。”唐易接口道,“就是不太地道,弄了个拼起来的瓶子,想糊弄我们。”
文佳摆摆手,“就这么点儿工夫,随便逛逛就行了,老想着碰上好东西,心态不对。”
“哎?”唐易看了看文佳,“说得挺到位啊!”
“这叫旁观者清,司马兄那个喜欢的样儿,我是老板我也坑他!”文佳呵呵。
古玩行里,因为价格不透明,加上真假难辨,买家和卖家都是较着劲的。虽说买的不如卖的精,这是因为卖家知道底价,但是从买家这个角度讲,不管多喜欢,都不能露出来,所以才常有指东打西的问价儿。要是一开始就表现出喜欢,那就落了下风。
同时,那些有问题的东西,卖家要掌握好技巧。就比如这件拼接的云鹤八卦纹葫芦瓶,不能摆出来。因为一摆出来,来来往往的客人都看,难免有行家,看出来了,出了店,没准儿就露了嘴。也不能来个问的就拿出来,要掐好时机,司马六感觉那件国泰民安葫芦瓶价儿不合适,接着再拿出来,就是最好的时机。
几人又往里走了走,在一个拐角处,发现一个小店还开着门。这家小店从外面看店面不大,但是弄了个挺大的招牌灯箱,上面的字儿挺唬人:古今中外各种玉器。
文佳现在喜欢古玩,是被唐易带的,玉器东西小,好把玩,他最初到手的好东西,就是一串雪巴珠。所以在古玩里面,他还是偏好玉器,尤其是顺手把玩的东西,看到这家店,便提议进去看看。
三人进了店,一看,基本是以和田玉和翡翠为主,说是古今中外,其实大多是现代工艺品,也夹杂一些老的玉件,但是都很一般。
店主是个卷毛的高个儿男子,做派透着那种摆出来的精明干练,“几位想要点儿什么?”
“随便看看。”文佳应道。
“慢慢看,今儿人少,看好了我都给进货价,全当走量了。”
这种话稍微精明点儿的新手也不能信。不过有时候在古玩市场也能见到这样的买家,老板说是进货价,还跟着问两句,老板甚至把货单都拿出来给他看,不用说,肯定和老板说的一样。
这种心理安慰,其实还不如不去多想。有的人买东西,看到“便宜”就动心,其实要是你不喜欢,又不是商家,便宜那点儿有什么用?最后窝在手里,也不玩也不卖。
三人大体看了一下,基本没什么合意的东西,就准备走了。不过,唐易临走时,扭头盯着一个水晶小配饰看了几眼,眉头突然一皱。
这个水晶小配饰,是个白水晶环,上下打了孔,中间也穿了一颗打了天地孔的水晶珠子,上面穿了挂绳,下面系了流苏。东西不太老,看到清晚期。一开始在柜台正上方看的时候,唐易没太在意,但是挪了几步,再看,去发现装着这个水晶小配饰的打开的盒子有点儿意思。
倒不是这个盒子有多珍贵,而是这个盒子是个黑漆盒子!因为是打开的,不容易看到漆面,侧着就能看到一些。
“老板,您拿这个水晶环我看看。”唐易回了步,对老板说道。
老板笑着拿了出来,连盒子也拿出来了,“这个盒子是原配,一块收来的!”
黑漆木盒,在一般人看来不值钱,能抬高身价的,也就是“原配”这个说法了。但是这个老板似乎不是一般人,接着又补了一句,“这种黑漆盒子,放水晶最好!”
唐易根本没看里面的水晶小配饰,直接把盒子扣上了,这一扣,文佳和司马六细看之下,顿时也明白了。
“这一套怎么出?”唐易仔细看了一遍,没错,就和装“断水”、“惊鲵”两把剑木盒上的黑漆是一样的,不过这盒子从里面露出的木质来看,不是阴沉木,是普通的杉木。
“这东西挺精致,也是清代的老东西,本来呢,是个能赚钱的东西,但是既然咱们有缘分,我就不多要了,给这个数吧!图个吉利!”老板说着,打了个“八”的手势。
“八百?”文佳问道。
“咱这家店,好歹是家古玩店,您不能到我这里当收破烂一样啊。”老板嘿嘿一笑,“八千,最低了!”
唐易点点头,“老板,您刚才说这种黑漆盒子,放水晶最好,这个我倒是没听说过。”其实,这个问题,唐易听完老板说的就想问,但是却先问了价儿。这是给老板一个心理暗示,以便再问能介绍得详细点儿。
“水晶买了得消磁,这个您肯定知道。”店里没人,老板倒是愿意说。
关于水晶消磁的说法,一直存在争议,有的人觉得这是商家故弄玄虚,水晶哪来的磁场?但是有的人也认为,水晶即便没有磁场,但却是有灵性的,之前的水晶件儿,经过多人之手,会留下一些经手人的气息,所以要消除这些东西。方法不一,比如用水清洗浸泡也可以。
“这个我听说过,不过平时不玩水晶。”唐易应道,“这盒子,和消磁有关?”
“消磁之后,不玩的时候,放到这个盒子里,能稳定水晶,保持你自己的气息不受其他磁场干扰。”老板接着说道,“这种黑漆,就起这个作用。”
唐易故意笑了起来,“老板,我玩古玩很多年了,这个说法闻所未闻,您是听谁说的?难不成古代就有这个方法?那现在怎么没人推广?”
第1206章 我有四把
老板对唐易道,“看来您是不信。我这不是为了蒙您为了卖个好价钱。这种黑漆,其实成本不高!”
唐易掏出烟,递给老板,老板顺手接了,点了之后深吸一口,“主要是明清两朝用的多,现在没人用了。而且啊,这是这种黑漆,最早是出海的船家发明的!”
“主要是为了装一些带磁性的玉石啊金属啊,就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把随身佩戴的这些个东西装起来,盒子有大有小,以免这些带磁性的东西和海上的磁场发生共鸣什么的,保证出海安全!后来航行技术先进了,也没人信这个了,自然就没人做了!”
“噢?长见识了!”唐易接着问道,“您就是海边长大的吧?”
“对啊,我就是海州人。这还是小时候听我爷爷说的。”老板抽着烟,继续说道,可能这事儿他觉得也没必要保留,“听说这黑漆里,掺杂了铅啊朱砂啊这些成分,才有这个效果。”
文佳闻言一笑,“这要是炼丹还是要怎么地?”
老板也笑了,“所以说不值钱。不过我也只是听说,具体比例或者还加了什么东西,也不清楚。”
唐易也算明白了,这种黑漆,虽然神奇,但其实也没什么太贵重的,铅能防辐射,朱砂有一定的灵异作用,或许真是个有用的老方子。不过逐渐被遗弃了就是了。
“怎么着?这水晶和盒子一起买了?”老板又追问了一句。
“买倒是也行,当个车挂也不错,问题就是太贵了,水晶这东西,你这年份也不老,叫八千太贵了。”文佳说着,转身就想走。
“那您说个价儿,多少合适?”
“我说八百,你说我来划拉破烂。还是算了吧!”文佳应道。
唐易和司马六也没看上什么东西,一并准备要走了。
文佳在前头,刚走到门口,老板突然喊道,“回来吧,八百给你了!”
文佳一愣,没想到老板真的同意这个价儿了!有点儿意外,不过既然说了,那就买了吧。
货款两清,文佳拿着东西说道,“老板你叫价够狠的啊!”
老板呵呵,“我说赔钱给您的,您信吗?”
其实这东西,他收来只花了五百块钱,肯定是没亏,不过只赚三百,是有点儿少。古玩行里叫价之乱,可见一斑。古玩这东西不走量,支撑一个铺子,不多赚不行。他这东西几千卖出去最好,但今天太冷清了,而且还不到周末,估计明后天还会冷清,所以一咬牙,出了就出了。
三人离开这家店,文佳笑道,“这个盒子以后要是装个什么东西,岂不是过安检很方便?”
“古人的智慧,有时候实在是匪夷所思,就这么点儿简单的原料,居然能有这样的隔离作用。”司马六忍不住又叹道。
唐易因为去了趟倭国,却一直在想龙纹紫匣的事儿,让长谷静真看了“柴窑玉壶春瓶”也有些日子了,那边却一直没动静,还真能沉得住气。
三人随后便离开了古玩城,找了一家当地的海鲜酒楼。
点菜的时候,文佳看着菜谱上的大虾,突然问道,“对了,你们这里的大虾不是论个儿卖吧?”
服务员一脸尴尬,“出事儿的那家是个小馆子,我们这样的酒楼都很正规的!”
文佳和司马六不由笑了起来。他俩的心情都不错,但是唐易心里却一直搁着事儿,除了龙纹紫匣的事儿,还有廖沫儿和林娉婷的事儿。干别的时候,或许忘了就忘了,这要干的事儿告一段落,一空下来,就容易想。
吃完了饭回到酒店,当天晚上唐易也没太睡好。第二天上午起的也比较晚,文佳和司马六估计他是没起来,吃早饭的时候也没叫他。
唐易刚醒来不久,电话来了,说是山海省文物局的专家下午到,约好了让唐易两点过去。
结果这一见面,来的两个专家唐易都认识,他们来的时候就听说是唐易的东西,看了之后,没多说话,就说是真品,可以放走,备案登记的事儿他们和唐易处理就行了。
处理其实很快,就是拍照,记录数据,然后唐易在一张单子上签字就可以了。
文物局的专家来,这次不光是看唐易的东西,正好还要和海州文物局一起审核别的,唐易道谢后,便拿了东西先走了。
三人又一起回了山州,到了山州已经是傍晚的饭点儿,唐易安排他们住下,又安排了饭局。
正在三人在包间里吃饭的时候,蒋英年突然给唐易打来了电话。
唐易一看来电显示,心想蒋主任消息够灵通的,也没避开,当着文佳和司马六的面儿接了起来。
“听说你从倭国搞到了断水和惊鲵?”蒋英年开门见山。
“是啊,蒋主任。我这又是为文物回流做了贡献啊。”唐易笑应。
“我听说有买卖合同和公证,不过这样的东西,怕不是买来的吧?”
“嗯。我长话短说,可能是明代海盗徐海的藏宝,我在一个无名荒岛得到的,这个不找个人走程序,过不了关啊,所以就这样了。”唐易知道蒋英年对于此类事情的门道倍儿清,也没瞒着他。
“拿到古物基地我看看吧?”蒋英年接着说道。
“蒋主任对这两把剑这么感兴趣?”
“你也会感兴趣的。因为我这里有四把。”
唐易一愣,转而说道,“您不会想收了吧?”
“呵呵,你呀!你不想给,我也不能强取豪夺啊。不过,这几把剑挺邪乎,我这里有转魄、灭魂、悬翦、真刚。”
听蒋英年在这么一说,唐易有点儿惊,这两把剑他还没“试”,但是既然蒋英年说有点儿邪乎,说明他手里的那四把剑最起码和传说中的特点有相近的地方。
如此一来,昆吾八剑,下落不明的,只剩下“掩日”和“却邪”。唐易还想继续追问到底有没有越王剑冢的事儿,蒋英年却道,“来了再说吧,有些事儿电话里说不清楚。”
唐易挂了电话,文佳和司马六早就一脸问题了。
第1207章 神奇之处
“这两把剑,用这种方法过关,既然文物局备案,我早就料到征集办会知道。我只是没想到,蒋主任那里居然有昆吾八剑中的四把。”唐易顿了顿,“今儿是赶上事儿了啊,这事儿你们务必保密。”
“他想让你交上去?”文佳立即接着问道。
“这个他没说清楚,不过,听他那意思,应该不会强留。最重要的是,好像这几把剑真有点儿邪乎!我尽快处理完手头的事儿,早点儿去趟古物基地看看!”
“行,等你处理完了,我们一起回燕京,然后再去古物基地。”文佳应道。古物基地的地理位置虽然在冀省的深山,但是就在燕京的边缘。
这样的事儿,搁谁都有好奇心。
因为挂念剑的事儿,唐易第二天就去了文物局,把备案手续办完了。
老妈易素梅一见唐易一回来又要走,有点儿心疼,“娉婷的事儿过去了就过去了,你可别太伤了,你这么玩儿命地跑,身体垮了,可什么就没了。”
唐易心想,林娉婷的事儿哪能说过去就过去?不过,他倒真不是麻痹自己,只是确实有事儿,不光是因为昆吾八剑,还有一些事情的进展情况也需要和蒋英年碰下头。
当天,唐易主要是在家里陪着老妈,让她放心。临走之前,又和老爸深入交流了一下。第二天,唐易便和文佳、司马六去了燕京。
唐中峰一直在观察唐易的状态,他觉得没啥问题。唐易走后,唐中峰也时不时地开解易素梅。
司马六出去这么久,公司也积攒了不少事儿,再说他也不可能被允许古物基地。到了燕京,休息了一晚之后,还是文佳开车和唐易一起去的。
断水和惊鲵就带在车上,还是在两块黑漆厚木条里,原封未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