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信里的内容,郭蕊并不全然明白,但能看到那人的字迹,却已然满足,更何况如此高深的问题,他却能在字里行间中侃侃而谈,要知道即便他的老师,杨弘毅,杨教授也无法说出其中的深刻道理,如此对比之下,她对那个他更是钦佩万分,于是便拿起笔,抽出先前准备好的信纸,沉思片刻便开始工工整整的书写起来,因为她不想就此结束,希望这样的信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杨教授希望我将这个理论当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原定前往万山厂工作的事宜可能推迟,不过他希望我多想你请教请教,毕竟你是这个理论的最初引进者,先前的那封信虽然说得很透彻,但我还是有几个地方不明白,第一……”
  卢嘉栋拿着刚刚送到手里的信件,看着上面长长的问题条目,脑袋没来由的一阵眩晕,不过旋即也又没来由的窃喜起来,因为自己心虑的那个她终于不会来到万山厂,既然如此,解答一些技术问题便也无所谓,想到此处,卢嘉栋便觉得有些轻松,提笔而书也快了许多……


第650章 模块化
  接下来的日子里,卢嘉栋和郭蕊的书信来往便更加频繁,基本上相隔几天,便会有几封信在相隔数千公里的空间上来回穿梭,至于其中的内容,虽然已经脱离了刚开始的那般青涩和无趣,但大体上却依旧是在讨论当下的军工技术。
  只不过相较于最开始的航空理论知识,现如今两人在信中谈论的更多是对武器装备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卢嘉栋在放下心中的顾虑后,便用一种轻松淡然的姿态,来看待他与郭蕊之间的书信交流,所以在其中叙述了很多先前不成诉说的思想体系和知识架构。
  至于郭蕊,自然是在两人交流当中,受益最大的一方,这其中除了相关技术知识的掌握之外,越来越轻松自在的文字、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生动有趣的比喻,都让郭蕊这位才华横溢,却又心思细腻的秀美少女,从中体察到某种不为人知的感触,或许就连当事人之一的卢嘉栋都未必能察觉出来,但依然让郭蕊隐隐的捕捉到,这让少女即感到高兴,又有些感怀伤感。
  可不管怎么样,两人在频繁的书信往来之下,将原本陌生而又遥远的距离,在不知不觉间迅速拉近,哪怕是神经稍显大条的卢嘉栋,都在自己硬笔书法大有长进的情况下,开始感叹,跟一位字迹端正秀丽的小姑娘写信,还是有些好处,最起码能把一直拿出手的字,练上一练,以便日后在签字时,能够底气更足一些。
  就在某日的第二天,刚刚从外面的回来的郭蕊,便在军队大院传达室内找到某人的来信,看着信封上已经渐趋工整的字迹,原本好似冬爽的俏脸上,顿时泛起一抹甜甜的笑,如同温润的暖风吹拂过结着厚厚冰层的湖面一片,瞬间便冰雪消融,展露出纯净秀美的湖面一般,这让跟她相熟的传达室大爷很是好奇,不由得带着温和的笑意缓缓地问道:
  “考学的时候,都没见你这么高兴,这个卢嘉栋到底是谁呀?”
  “一个朋友!”
  郭蕊怔了一下,便语速极快的说出这四个字,只不过话音还未落,也不等八卦的传达室大爷继续发问,便急匆匆的跑了出去,只看得传达室大爷意味深长的摇着头,而迎风疾走的郭蕊,却也是脸颊绯红。
  直到回到家里,关进卧室,那一抹没来由的绯红,才稍稍退去退去几分,直到这时,她才平复下来,想着,自己这是怎么了?一提到某人的名字就没来由的脸红起来?真是有些不争气。
  虽然心里自怨自艾,但是却没有任何迁怒和枉然,反而看着手中的信,嘴角的那丝甜甜的笑,便更加甜美灿烂,于是赶紧把手中的文件包扔到床上,自己则坐在书桌前,迅速将微黄的信封拆开,取出里面折叠整齐的信纸,小心翼翼的展在手里,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如水一般的眼眸中倒映着信纸上还算端正的文字,就这样细细的读了起来。
  信上的内容是对上一封信的答疑解惑,主要还是围绕武器装备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特别是对模块化装备的阐述,让郭蕊眼睛不由得一亮,这种全新的武器装备发展思路,她在上学时,听过老师讲解过。
  只不过这种思想刚刚在西方兴起,所以老师也只是作为未来发展的某种思路,讲得是浅尝辄止,非常简单,而现如今,卢嘉栋在信上却将这套全新的思路,说得既浅显易懂,又透着非凡:
  “……按照我先前所说,在我看来,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便是模块化,说穿了就是将武器装备变成一种类似平台似的东西,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好像美丽的大姑娘穿衣服,漂亮的脸蛋儿和窈窕的身材就是平台,而衣服就是相应的功能附件,穿上蓝色的工作服,就证明她是工人;穿上白色大褂,便是医院里的医生;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则是情窦初开的活泼少女;要是穿上睡衣,那就说明她是要休息……”
  看到这里,郭蕊脸色微微一红,心想着,这个家伙举什么例子不好,非要举大姑娘穿衣服,其实卢嘉栋本来是想用搭积木来作比喻,可是他们出生那个年代,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积木。
  所以思来想去,才找这么个“浅显易懂”的比喻,如果要是知道这也能惹得某位少女脸红心跳,估计远在千里之外的卢嘉栋绝对老天狂叫屈,因为他已经把尺度控制到最人畜无害的范围,要是按照最初的设想,足可以当做“禁书”来处理了。
  然而郭蕊却不知道卢嘉栋最初的想法,也不想知道,因为现在的尺度,依然达到她心里的极限,没来由的绯红让她的笑脸更显俏丽的同时,早已抿成一条细细红线的朱唇,却突然张开,轻啐一口:
  “坏人!”
  说完,便眉目一挑,继续向下看去:
  “装备也是一样,同一个平台,穿上不同的‘衣服’,便能够发挥不同的功效,在这方面,美国人做得最好,就拿海军普遍装备的鱼雷来说,同样的超级大国苏联,在鱼雷的型号上可谓是浩若繁星,口型更是多种多样,从324mm到680mm,可谓是应有尽有,至于用途更是多种多样,并且还在不断研制新型鱼雷。
  然而作为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美国,在鱼雷种类上无外乎就两种,一种是324mm舰用反潜鱼雷MK46,另一种则是潜艇专用的533mm重型鱼雷MK48;虽然看上去型号非常单调,但是其性能却是世界领先,究其根本,正是美国利用模块化技术和思想,像大姑娘穿衣服一样,不断根据发展和作战需求为它们更换不同的‘服装’。
  从而衍生出诸如Mod0123等改进型号,至于效费比,那就更不用说了,换衣服,总比截肢动手术来得简单快捷,所以,这种方法看上去保守,但却是极有潜力的发展思路,因而我认为未来武器装备发展,应该向这方面靠拢……”
  看着手中的信,郭蕊不由得默然点头,虽然更深刻的道理或许她还不太理解,但女孩子穿衣服确是明白,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位爱美的漂亮少女,自然清楚不同的装束,对于女孩子意味着什么。
  或许多带个头花,或者换一件靓丽的的确良衬衫,整个人的状态便为之一变,推而广之,如果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武器装备上,可能在前期研制有些困难,但是在以后的升级改造,却又是极为便捷和容易的事,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只要“衣服合身”,那么相关的武器装备将永远不会过时。
  郭蕊毕竟也是京城某重点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又师承杨弘毅,本身又是极为聪慧的女子,所以看了卢嘉栋的信之后,很快便悟出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既然想通,也就不再对那番漂亮大姑娘的比喻而脸红心跳,反而觉得,能写出这番话的人,必然是有大智慧的智者,所以他的眼帘微垂,想着他的智慧和本事,刚刚退去的绯红,又再次慢慢爬上来……
  可就在这时,一声沉闷的关门声,将郭蕊渐浓的少女心性彻底打破,她知道这是父亲郭青山回来了,于是将书桌上的信收好,重新回复到往常的模样,这才站起身,打开房门,看着正在挂外套的郭青山,叫了一声:
  “爸,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回来早,是因为晚上还要开会,早点吃东西,好备足体力!”
  “又不是跑马拉松,用得着事先准备?再说,京西宾馆不是有餐厅吗?”
  “京西宾馆是有餐厅,可你能吃得安心?马拉松……”说到这个刚刚在国内流传的长跑名词,郭青山无奈的摇了摇头,旋即自嘲一笑:
  “还真是‘马拉松’,都快一个月了,还没争出个所以然来,唉,也不知道还要跑多久!”
  郭青山所感叹的,自然是新式火箭炮项目,因为资金有限,只能选着一项投入,所以在远程火箭弹和压制型火箭炮两者之间,第二炮兵和陆军方面僵持不下,一转眼都快一个月了,每天无休无止的讨论和争执。
  搞得郭青山这位总参装备部部长可谓是身心俱疲,面对晚上即将迎来最新,却又老生常谈的研讨会,郭青山不得不提前回家吃饭养神,以便晚上能够熬得更久一点儿,此时此刻,郭青山恨不得下一刻,就把这间难缠的事就此了结。
  郭蕊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靠在沙发的一角,看着郭青山那张疲惫不堪的消瘦面庞,心中没来由的一阵心疼,虽然在母亲去世后,她就变得有些冷若冰霜,即便是面对父亲郭青山也是如此。
  但不管怎么样父亲就是父亲,憔悴的面庞映在她那秀丽的瞳孔中,让她不由得一阵心疼,微红的嘴唇顿时抿成一道细细的红线……


第651章 郭蕊的主意
  郭蕊心疼自己的父亲,这是女儿发自心内的举动,更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使然,正因为如此,当她每天看到父亲为火箭炮项目殚精竭虑;旁观着父亲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一次次接见前来拜访的老战友,老同志;注视着盯晨而去,漏夜方归的苍老背影,郭蕊的心头便没来由的疼了起来。
  她想要帮一帮父亲,想让他稍微轻松一些,然而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只能让她做一个乖巧的看客,纵使想法再好,也无法帮忙,因为她的水平就表在那里,即便她是学校数一数二的高材生,可面对如此复杂的军工项目,她依然觉得无能为力。
  因此看着仰面坐在沙发上的郭青山,郭蕊只能紧紧抿着嘴唇,却无话可说,除了那两道带着无尽关怀的目光,在无声无息的在客厅内波动之外,整个房间却莫名的静下来,因为静,所以冷,因为冷,所以让人无所适从。
  就在郭蕊准备像往常一样,准备转身回房间,以便尽快结束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造成的冷之时,她的脑海中忽然想起刚刚看到的内容,双眸不由得微微发亮,旋即直了直身子,对着郭青山说道:
  “爸,要不我给你出个主意吧!”
  听了郭蕊的话,郭青山不由得微微一怔,旋即,那张不满皱纹的疲惫脸庞,便泛起慈爱的笑意,望向卧室门口女儿的目光,也多了些许怜爱的神色:
  “哦?我家小蕊也能帮爸爸出注意了,哈哈……”
  爽朗的笑声,在客厅里骤然响起,是感怀,是慰藉,更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虽然没有那种类似:
  “爸爸,您辛苦了!”
  “爸爸,您今天是不是又累着了!”
  “爸爸,您要注意身体!”
  之类的甜言蜜语,但简简单单的一句“爸,要不我给你出个主意吧!”却胜过了千言万语,因为郭青山知道,这是看似冰冷的女儿在真切的关心自己,心疼自己,不管怎么样,只要有这份心意,就足够他这个做父亲的忘掉一切,开怀大笑。
  只不过郭青山爽朗的开怀笑声,落在郭蕊的耳中,却是另一番感觉,那就是在感怀欣慰的同时,却将她刚才说的那句话,当做小孩子讨好长辈的空洞对白,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郭青山为女儿心疼自己,进而想孝顺自己的意识而感到高兴。
  但却没有把郭蕊的这句话当做能够实现的真话,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女儿,虽然郭蕊是某重点大学的高材生,研究生跟随杨弘毅学习,但本质上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既没有基本的实践经验,更没有相关的研制经验,就算是有一个极具抱负的心,可依然是纯净的白纸一张。
  郭青山虽说在武器装备方面也是半路出家,不过他在部队打熬多年,就算没见过猪叫,也看过猪跑,所以对武器装备的研发、应用以及战术构成并不陌生,也正因为如此,在他眼里,还是和孩子一般的郭蕊,哪里会给他出什么主意,无非是说说欣慰的话,哄他这个做父亲的开心罢了:
  “好,爸爸知道了,不过在这之前,你还要好好学习,对了,今天爸爸回来的早,你想吃什么?木须肉怎么样?这可是你最爱吃的……”
  “爸~~”
  郭青山虽然没有把郭蕊的真实意图放在心上,但却被女儿这句话感动得无以复加,高兴之余便长身而起,一边说着,一边将围裙系在腰间,准备趁着回来早,准备亲自下厨,为女儿烧一道好菜,可就在这时,郭蕊一声极不耐烦的话,将他正碎碎念的话语硬生生的打断,旋即,柔美却又坚定的话语便在他的耳畔响了起来:
  “我真有个好主意,你怎么不相信呢?”
  “相信!当然相信!”
  郭青山可谓是老怀安慰,虽然他不知道今天女儿到底怎么了,但是有这份心意在,就已经足够了,于是在洗完手并擦赶紧之后,便来到郭蕊的身前,粗重的大手轻轻拍了拍那副瘦小的肩膀,脸上满是慈祥和欣慰:
  “我相信小蕊长大了,懂得心疼爸爸了,所以为了表彰小蕊的孝心,爸爸决定再加一道西红柿煎蛋,以表彰郭蕊同志的进步!”
  郭青山这番话说得可谓是兴高采烈,得意洋洋,但依然没有把郭蕊的真实意图放在心上,这让站在门口的郭蕊有种要晕倒的感觉,但却也无可奈何,眼看郭青山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以及不时传来的哗哗洗菜声,郭蕊将两片轻薄的红唇,抿得更紧了几分,似是无奈,更像委屈,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再次开口,冲着正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大声说道:
  “为什么不试着将两种火箭弹融合在一个发射平台上?就像爸爸你穿的衣服一样,如果换上军装,您就是我军的高级干部;可是脱去军装,扎上围裙,就变成和蔼可亲的父亲;火箭炮为什么不能?”
  郭蕊的话是一口气说完的,因为她怕又说道一半,便被父亲打断,所以他的声音放的很大,但在客厅之中却依旧袅袅,而落入嘈杂的厨房里,更是细小如丝,可既便如此,作为一名铁血战将,郭青山却是耳聪目明。
  自然是挺清楚郭蕊的这番话,郭青山先是一怔,旋即正在洗西红柿的手顿时僵在当场,毕竟是总参装备部部长,怎能听不出话里隐含的意思,于是也不等郭蕊把话说完,便一手赚着一个西红柿,急速的从厨房里奔了出来,不可思议的上下打量一番郭蕊,似是今天重新认识了她一样:
  “具体说说,具体说说,这衣服究竟怎么个换法?”
  看着父亲难以抑制的激动神色,郭蕊却依旧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只不过靠在依偎在沙发的身子稍稍直了直,嘴角边也微微含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自然是把远程火箭弹,以及压制型火箭弹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打个比方叫换衣服,真正的学名叫做模块化!”
  “模块化?你居然也知道模块化?”
  郭青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模块化的思想,在21世纪或许是司空见惯的专用名词,可是在当下的八十年代,却是极具前卫思想的研发理念,就算是他这个总参装备部部长,也只了解个大概,却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一张嘴就把其中的核心思路说得这般透彻,这让郭青山有些不可思议,不由得再次大量自己女儿一番,诧异地问道:
  “你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模块化思路?”
  “这算什么?”
  看着父亲吃惊的模样,刚刚二十出头的少女,可谓是与有荣焉,刚才还冰霜似的的面庞终于泛起如春般的温暖笑意,扬起的俊俏小脸更是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我还知道,在火箭炮领域,应用模块化最成功就是美国去年刚刚列装的M270火箭炮!”
  “好家伙,连美国的M270火箭炮你都知道!”
  此时此刻,郭青山再也不把女儿只当做一个只会哄大人开心的小孩子,而是将目光一凛,正视斜靠在沙发上的郭蕊,美国的M270火箭炮是美国七十年代末开始研制的一款新型,多用途多管火箭炮系统。
  其最大特点便是该系统的通用性,由于采用独特的集装箱式发射装置,该型火箭炮系统可以发射多种不同口径的火箭弹,经过升级的M270火箭炮甚至还可以发射美国陆军“长矛”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
  正因为如此,从去年的1983年开始服役之初,美国便开始大肆宣扬改款火箭炮系统的先进性,作为领导装备研制和发展的郭青山,自然也通过涉外资料关注到改款火箭炮的独特能力,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
  有关M270火箭炮只作为内部核心资料,提供该高级干部或者有关学者作为参考,并没有大范围公开,所以按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技术人员或者是学生,是看不到相关资料的,可是郭蕊却清清楚楚的将这款火箭炮说了出来,而且看她那自信的模样,好像还知道其中的原理,这让郭青山不免有些诧异,甚至是震惊,但想到现在郭蕊跟随的导师,郭青山的心里便也释然,对着郭蕊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你从老杨那里没少学东西呀!”
  “才不是杨教授呢!”
  “那是谁?”
  “一个朋友!”
  郭蕊简洁明快的回答,让郭青山不由得在次震惊……


第652章 “弹箭共架”发射技术
  新落成的万山厂综合会议室内,卢嘉栋紧握着指引棒的左右,微微有些颤抖,并不是因为面对台下端坐的国防科工委、总参装备部以及军事科学院装备研究所的众位领导或审慎、或疑惑、或期待的目光而感到紧张,而是因为这几年连夜起草可行性报告和讲解所用的幻灯片时,他的双手实在是有些劳累过度。
  闲居家中照顾老婆的卢嘉栋,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平静的生活因为某晚那通来自总参装备部的电话,而就此打破,因为给他打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总参装备部长郭青山,此时此刻他就坐在会议室的最前排。
  桌面上平铺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的记满了卢嘉栋刚刚讲述有关新式火箭炮的相关技术细节,不时的还会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和感想,好似一位如饥似渴的学生,在认真而有贪婪的吸收着台上那个人所释放的每一滴养分。
  不止是郭青山,在座的其他负责武器装备发展的领导们无不如此,自打数天之前,郭青山将卢嘉栋写给郭蕊的那封讲述“模块化”的那封信,带到京西宾馆之后,无论是宋仁明还是赵如松,都不由得眼前一亮。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在军工领域的老专家,老领导,无论是眼界还是经验,远比郭蕊要强出不知多少倍,自然能够看得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而为之震惊不已,要知道,他们这些日子以来,并不是没有讨论过模块化火箭炮的可行性。
  只不过,这种思路太过新颖,新颖的根本没有任何可以依循的经验,虽说,有一款名叫M270的美国火箭炮摆在眼前,但酷爱炫耀的美帝,也懂得什么叫做保密,连篇累牍的介绍文章不少。
  但通篇下来除了讲述这款火箭炮强大之外,竟然连一个字的核心技术都找不到,所以众位专家们只能看着一张张精致的照片发呆,最后在无奈的叹息声中,将这个看似美妙,却复杂到极点的方案暂时搁置起来。
  然而当他们看到卢嘉栋写给郭蕊的那封信之后,早已渐趋沉寂的心,就好像遇到久违的春风一般,顿时活泛起来,因为卢嘉栋在信中在讲述模块化的重要性时,特地举了美国M270火箭炮系统作为参考例证。
  从他那飞扬的文字,和轻松写意的讲述中,无论是郭青山还是宋仁明,亦或是赵如松,都能看得出,卢嘉栋在这其中有所保留,正因为如此,说明卢嘉栋在这个问题上知道得更多,想到这一点,当晚与会的人便不再淡定,几乎没怎么商量,便不约而同的受益郭青山立即给身在万山厂的卢嘉栋打电话,卢嘉栋月余的清闲便就此戛然而止……
  “模块化是武器装备发展的总称!”
  卢嘉栋喝了一口放在讲台上的茶水,稍稍润了润自己的喉咙,有些发酸的手,微微抖了两下,以便让疲惫的肌肉放松放松,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卢嘉栋的可行性报告和讲解幻灯片都是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
  按正常情况下,他并不用这般着急,毕竟这款新式火箭炮的研制任务也没有那般的急迫,然而在三天前,卢嘉栋接到总参装备部的加急电报后,便不再按部就班,因为越南在沉寂两年后再次蠢蠢欲动。
  特别是远程炮兵部队,极有可能得到苏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