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楼高不见章台路-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沈莙只听得其中一个说了一句,
〝这麻烦差事,在眀湖附近找个没人的地方把他丢下……〞
后边的话她没怎么听着,倒是琴君像是听明白了一般撩开马车侧帘往外望去,然后脸色大变,冲那嬷嬷着急道:
〝母亲不是答应我不……〞
那嬷嬷眼疾手快地在琴君手上按了一下,止住了她后头的话,然后对着有些疑惑,探头探脑地想往外看一眼的慕容淳道:
〝小姐慈悲,只是这奴才在府上偷了东西,太太虽然答应不伤他性命,也该做个样子告诫下人们。小姐莫急,不过是打一顿逐出府去罢了,太太心肠最好,还散了他些傍身的钱财呢。〞
琴君脸色还未好转,慕容淳听了这话却有些意兴阑珊了,她看着琴君,蛮不在意道:
〝如今这高门大户里刁奴倒多了,你脾气也太好了些,要放在我府上,非得打断了手发卖得远远的。〞
沈莙敏感地觉得事情似乎并不是那嬷嬷说的那样,她心念一动,一面装作若无其事地同慕容淳说话,一面在马车开动时稍稍撩起侧帘,装作看雪的样子用余光去打量方才声音传来的方向。这不看还好,一看却有些心惊。稍远处两个府丁打扮的男子用一方薄毯裹了个人在雪地上拖行,只露出肩膀和脑袋来,沈莙却不难看见那人单薄的衣裳和肩上的鞭痕血污,兴许裹着毯子就是为了不在雪地里留下血迹。隔得远了且毯子里的人披头散发狼狈不堪,因此她看不清那人的样子,只能凭身形判断那人似乎是个少年。
她心中惊异又紧张,那两人没拖多远便也抬着人上了一辆不怎么起眼的马车。好在那嬷嬷并没注意她,于是沈莙便赶紧将帘子捂时了,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接着同她们说话。起初还只有琴君一个人心事重重,到现在沈莙却也不再轻松。事实上那时她心里是在挣扎的,那少年是否咽气尚且不知,而且看那嬷嬷的反应这事儿似乎并不简单,说到底这是国公府的私事,如果有什么不对那也必然是国公府里主子们的意思。沈莙在犹豫,理智告诉她这事儿不该管,不能插手,可是方才看到的画面却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她的决定做得很艰难,可是到底还是做了,只因在那个时候她想起了沈菱,想起了那个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将她护在身后的二哥。若是真的当作什么都没看见,只怕她良心难安。
她们一路上看着倒是热闹,其实除了慕容淳个个都有心事。沈莙慕容淳随琴君到了梅园,她下马车向贴身伺候的秋桐要了治冻疮皴裂的膏子。只因冬日寒冷,这些跟在小姐身边的丫鬟身上总是要带几盒这玩意儿的。沈莙每每给王氏请安都要在门口等上许久,冬日里汤婆子一冷,自然容易冻手,因而秋桐带的膏子乃是她花了大价钱从外头买回来的,只怕比那些公侯家用的还要管用些。
秋桐身上带的几盒通通被沈莙拿走了,弄得她很是紧张,慕容淳也问了几句,听沈莙说身上冷,一面嘲笑,一面进屋便叫底下人替沈莙将烫婆子里的水换成滚的。她们说是赏梅,其实却也没什么看头,沈莙和琴君心里藏着事,而慕容淳却不大爱这些个风雅之事。那时候琴君的长姐还未出嫁,倒也在梅园里,她看沈莙面生,打过招呼之后便同琴君慕容淳一处说话。沈莙看准了时机便说进屋去换鞋袜,跟她出门的只两个丫鬟,到梅园来的更是只剩秋桐了,她没费什么力气便诳秋桐跟着国公府来往梅园的马车回去了。只因她那时一场大病,被沈菱逼着调养了许久,每日都按点服用些将养的汤药驱逐寒气,这日出门秋桐也将热汤药灌在暖壶里一起带了出来。沈莙不知这样能不能成事,带了暖壶和烫婆子便往偏门出去,她之所以起了意,其中一部分原因却是方才听得那两个男子口中的眀湖其实离这里不远,只是因冬日寒冷又地处偏僻所以没什么人会往那里去。
她自己一个人走着,雪天难行,即便不远,沿着湖边一路找实在也不容易。沈莙甚至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太过冲动,也不知那两人究竟有没有到这里来。兴许是天意,又或是实在侥幸,那两个府丁得了主子吩咐却没什么忠心耿耿的意思,天气寒冷,他们嫌麻烦便将人抛在了湖边林子里,周围的车轱辘痕迹帮沈莙找到了这里。她其实心里庆幸,亏得是两个阳奉阴违的刁奴,这里离湖面不远,万一他们不嫌事,将人投入湖中,只怕后面的事也就不会发生了。
沈莙看着被丢在地上的少年,看着他身上触目惊心的伤痕,心中不忍,赶忙蹲下身子想去探探他的气息。奇怪的是她拨开那人耷拉在脸上的乱发,却看见了一双透着恨意的眼睛直睁着看向她。这少年脸上脏乱,五官尚且稚嫩,只是身上佞气却是不浅。沈莙原盼着他还没咽气,不想对方意识尚且清明,一时被吓了一跳。她没时间去细想对方是一直装作昏迷不醒被人拖走还是突然被冻醒,只因对方双手揪着雪团,用尽力气对她喊了一声〝滚〞。
沈莙霎时有些哭笑不得,这人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有了,气性却还不小。她把身上厚厚的斗篷取下来罩在他身上,费了老大力气将人从雪地上挪到一处干净的地方坐下。一面吸着冷气打着颤将汤婆子捂在他手上,一面伸手去掏身上的冻伤膏子。
她看着明明奄奄一息狼狈不堪却又倔强地撑着不失去意识的少年,叹息道:
〝我若走了,你必然冻死在这里。〞
☆、梅园事(二)
这样的寒意逼人,枯枝上的积雪时不时地摔落在地,发出'噗'的一声。沈莙身上最管用的御寒衣物已经给出去了,她哆嗦了一下,蹲下身子看着那个少年,而对方正也努力瞪着双眼直视她。
〝天儿怪冷的,你将手捂在汤婆子上暖暖,里头的水刚换上,过一会儿就有知觉了。〞
说罢将自己的暖壶打开,半强迫地往对方嘴里灌了两口苦药,然后恶趣味地满足于对方皱起的眉头。
沈莙年岁较浅,因着也曾大病一场,身上一直没怎么长肉,此时小脸被冻得有些发红,那双烟雨迷离的眸子甚至比后来的惊艳更多几分懵懂。她那日穿着一身白底兰边的素色袄裙,梳着双垂髻,两支金底点翠团花钗子上的蓝色花纹像是寒冬里唯一温暖的色彩,脸上笑意盈盈,却又缩着身子抵御寒风。及至过了将近十年,那天枯树林里沈莙的模样装扮陆铎仍然记的一清二楚。
她一面絮絮叨叨地同自己说着话,一面伸手在身上摸出了好几盒冻疮膏子摆在他面前,呵着白气勉强笑道:
〝我出来得急,也不知道这药能不能治其他的伤。不过它对冻伤却是极佳的,你且拿来试试。〞
那时他心中充满了仇恨愤懑,可是一瞧进那双温脉的眼睛,心却像是泡进了温水里一般渐渐回温。
即便渐渐冷静了下来,当时那少年心中的凌厉和佞气犹存,沈莙倒不在意他的态度,即便对方冷眼相待没什么好脸色,她也觉得是自己主动来找虐的。既然决定了要救,救了便是,将来也未必能再见面,本就是为了不让自己内心难安而做的事,这少年是不是领情于她而言却不是那么重要了。
即便如此,当她忙得焦头烂额,身上都冻得有些僵硬却听得对方颇有气节的一句〝不用你管!〞时,沈莙心里还是有些心塞的,若不是瞧见了这少年抓着她斗篷的手因为太过用力而'红里透白',她甚至真的想撂挑子叫他自生自灭算了。
沈莙来了火气,也没打算憋着,伸手在对方头上狠狠拍了一下,势必要打掉些傻气来。她将冻伤膏子拧开,挑了几处看起来明显十分狰狞的伤口敷了厚厚一层。因着体温回升,原本已经失去痛觉的伤口此时也渐渐有了感觉,沈莙力道不轻,见这小屁孩儿被她弄得龇牙咧嘴,这才觉得心里好受了些,一面忙着抹药,一面没好气道:
〝你年纪轻轻的,倒也不像是个神智有亏的傻子痴儿,怎么就和自己性命过不去呢?若不是今日碰到我这么个好脾气的冤大头,现在还不知该怎么哭呢!〞
她这话说得自己心里痛快,却见这少年瞬间便安静了下来,乍一看是眼中冷意刺人,可再细细品味时却发现他脸上的神情乃是落魄和伤心绝望居多。
〝我若死了倒还好些,总归已落得这个地步,他们都不在了,我自己一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你们这些所谓的官宦人家,从来不拿我们当人看……〞
沈莙不知道自己方才的那一句话戳中了对方的伤口,见上一秒还高昂着头的人此时却只剩下悲痛颓然,一时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她将这少年的话从头到尾细细想了几遍,无意再挖开他的伤口一探究竟,只将那膏子重新盖上,通通推给了他,另又将自己腰上别的一枚荷包和头上两支点翠钗一并取了塞到对方手中。
〝我今日出门没带什么细软,这荷包里的碎银子原是打算用来玩叶子牌的,约莫有十来两,另有几个金锞子,也值几个钱。这里没什么人来,我也不知你还能不能走动,我没什么劲,只能背你一段,究竟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你只记得,这附近有些猎户,沿着这湖面一路往南走便能看见屋子。你与他们二两银子,吃顿饱饭,暖暖身子,再叫他们送你回城里。魏国公府未必还会留意你是死是活,进了城你便将这两支钗子当了,零零总总也能凑些细软,寻个大夫将伤养好,余下的银子应该还能寻个小营生,若要留在京中只怕是有些难了,你往南去,如今运河刚开通不久,寻个商机倒也不难,总比留在这里谋生要来得容易。〞
沈莙秉着急既然帮了没道理只叫他多苟延残喘片刻的精神,动用着所有的智慧也只能想到这些法子了,她伸手去拉这少年,却发现对方好似没听到她在说什么似的,盯着手中的两支发钗发呆。她叹了口气,觉得安慰人什么的比她之前计划的救人要困难得多,可是瞧这人郁郁寡欢的模样,她要是不开导一下,只怕自己前脚刚救了人,对方后脚就跳进湖里了解残生了,那她忙活半天冻个半死有什么意义?
虽然后来种种证明沈莙实在把陆铎想得太脆弱了,他心中的仇恨如烈火燎原,又怎会轻易放弃自己。只是那时她不知道,不知道这看起来奄奄一息的少年心中的的惊涛骇浪,不知道他将来会有怎样的造化,因此她心软了,未曾犹豫,伸手在对方头顶拍了几下,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轻声哄道:
〝你不喜欢这个时世界,我也不大喜欢。可是它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那么至少该学会稍稍把不满藏在心里,这样才能少吃点苦头。你瞧不惯那些个贵族世家视你为草芥,那么你就努力成为那个掌握生杀予□□力的人。到那时兴许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为什么会视下位者如蝼蚁。你不喜欢他们,就要变得比他们更强大,只有那样,你的话才有分量,你才有能力去改变些什么。我不知道你如今是个什么境地,没有经历过的人谈何感同身受?可是你要知道,没有什么事情比活下去更重要,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世上有多少比你还要凄惨的人都在挣扎着活下去,说实话和他们比起来你不一定有绝望的资格。要是有恨,就努力去解恨,若是有仇,就拼命去报仇,活着是没什么意思,可是你焉知阎罗殿里不会把人分个三六九等呢?还是现世好,至少你已经稍稍摸清了这个世界的规则,通过这个惨痛的教训。〞
那少年抬起头来,愣愣地盯着眼前的女孩儿,似乎在消化她话里的信息,呆呆地任由沈莙将她往自己背上拖,踉跄了一下,尝试了三次才成功将他驮了起来。
沈莙实在没什么力气,但是陆铎命不该绝,她们最终在林子下坡处遇见了个'加班加点'的勤劳猎户。沈莙将人交托出去时只感觉自己也快要冻得失去知觉了,她恹恹地盯着那少年的脸看了一会儿便要转身往回走,拒绝了对方想要归还斗篷的行为。
他们分开时沈莙并没说什么话,倒是那个从头到尾都很沉默的少年伏在猎户背上,在她转身离去时伸手拽住了她的衣袖,近乎固执地开口道:
〝把你的名字告诉我。〞
沈莙是真相信他不会轻易撅过去了,因为她发现自己居然不能把对方的手从衣袖上扯开。她无奈,只能开口道:
〝我得回去了,要是被人发现我丢了可就糟了。你知道了我的名字有什么用,还能给我来一出猫的报恩不成?从此也未必再见了,你自己保重吧……〞
她以为自己说得很有道理,对方若是知道不用有什么负担也该高兴才是,不想那少年并不领受她的好意,不过倒是松了手,只盯着她,眼神清明,表情郑重,盯着她一字一顿道:
〝我会知道你是谁的。〞
末了,又万般认真地补充道:
〝我会回来找你的。〞
沈莙笑笑便罢,没将这话当真,心道你要是能长命百岁倒是不枉我辛苦一场。她摩挲着自己的手臂,往原路返回时只自顾自嘀咕着,这是值得的,你救了一条人命,大不了回去仍喝些苦药,严重些的也就是被二哥关上一阵子罢了。只是身上财物都不见了,斗篷什么的也不翼而飞,这可该怎么解释啊?
后来阴差阳错,沈莙没能平安回到梅园,而是中途被人推进了湖里。那婆子后来说她被人劫走唯一的可信度也就是她被人捞起来的时候身上值钱的东西确实消失不见了,这倒符合所谓歹人的做派。
这段往事如今被带出来了,沈莙才想起来不久,仿佛是陈年往事,又仿佛才发生在昨日一般清晰。而陆铎,从那日开始这段回忆便不停在脑海中循环往复,他靠着仇恨一路往上爬,魏琴君死后心中的空虚却盖过了他原以为会有的快意。于是这段回忆更加成为了他活着的最大动力。
〝当年你伤得严重,我那钗子也值不得多少,想必从京城到云南郡,一路上没少吃苦头……〞
沈莙的话不似同情,她说得很平静,眼神中也是落寞居多。当初在郡主府,陆铎曾对她说过,害死琴君也有她的一份,当时沈莙心里愤怒难言,只觉得这人一派胡言,如今记起这桩旧事,只得苦笑。可不是么,她救了陆铎,因此有了日后种种,当年她甚至糊里糊涂地鼓励陆铎努力报仇,真要算起来,这是她种下的因,于是后来一系列连锁效应便造成了琴君之死。
陆铎听她提起当年,心中像是有什么东西要破茧而出一般难以自抑,他在袖中摸了一把,竟是带出了一对点翠钗来递到沈莙眼前,
〝你瞧,我一直留着,从未想过要将它当掉。〞
当年沈莙给的碎银花得比她想象的要快的多,那猎户倒是心善,只收了二两,只是后来回到城里,寻来的大夫却是人精,见他年少,模样狼狈,衣衫褴褛,便起了欺压之心,只是治伤便掏去了大半的银子。他在客栈下舍住了些时日,等到伤好,身上已经只余一个金锞子了,换了一身衣裳,保命的食物便不再剩下什么。那段日子食不果腹,可是即便到了最难的时候他也不曾动过典当发钗的念头。南下的伙食费是他一路在渡口做苦力赚下的,没有路费他便窝在商船的仓库里好几日,这样过了大半年才辗转到了南边。
沈莙看着他手中的两支钗子,面上明显一愣,那团花钗上头的点翠已经被磨得发亮,也不知是被人抚过了多少回。不知为什么,她忽然觉得很难过,这种难过原本在忍冬死后被她死死地压在了心底,而此时却找到了突破的口子,开始喷涌而出,难受至极。
陆铎看着沈莙脆弱的神情,将那两支钗子重新妥善收好,伸手摸了摸她鬓角的碎发,滚烫的手掌按在她的头顶,
〝你放心,我不会将你带回南诏王府的。云南郡起兵,不需多时姬桓将联合裴家一路北上。当日在镜花台我曾对你说过,要带你远离这一切,如今,该我兑现承诺,我要带你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沈莙没有力气回以实质性的动作,她看着陆铎,想起琴君没能送出去的那最后一封书信,想起她问过忍冬的话,一时间百感交集。
〝我想知道,当初魏国公府为什么要置你于死地。〞
☆、道平?
异动自云南郡始,慢慢向整个益州蔓延扩散,明明该是各方躁动不安的时候,可是在姬桓的主持下一切居然也能称得上井井有条。毕竟他准备多年,似乎把一切变故都算进了计划之中,除了少数几个地方因离云南郡遥远以至于无法短时间内取得绝对控制。而道平就是这少数几个地方之一,它位于益州边界,面积狭小,因为直接和涼州接壤,往北去不多时就会踏入穆家的地盘,穆家和南诏王府自穆昇当家以来便一直没有往来,于是这个接壤之地也没什么商业交通的价值。道平从来都是姬桓的弃子,当初穆家和南诏王府极其不对付的时候他果断地放弃了在此处和穆昇一争长短的做法,只是在道平以南设重兵防备。
道平没有感染到益州其它各地的富庶平和,相反它的民风更接近北面的涼州,崇尚武力且轻视来往商户。
到了这样的时候,姬桓不用仔细想也知道姬浔必然是在此处落了脚,毕竟那里名义上是益州土地,实际上却是穆昇在管理控制。姬浔与姬桓,这二人有着血缘关系,同时又视对方为死敌,可是换种角度来说,他们却也是这世上最了解彼此过往和企图的人。姬浔想到用此处作为他往涼州去的后路,姬桓自然也早早猜到了。只不过'造反'是个技术活,而姬浔的南下又使他不得不加快了准备的速度,因而才使对方有了这个空子可钻。
如今益州重兵集结蓄势待发,百姓也渐渐足不出户,可是到了这样的时候,商贸往来却还依旧进行着,甚至这一波比以往这时节益州的繁华还要更甚。冬日寒冷,若真有战事,百姓自然不得不早作打算,囤积过冬的食物和抗寒物品便成了燃眉之急。姬桓显然很懂得安抚民心,他利用自家商会压低了粮食以及布匹棉絮的价格,那些平民焦躁的心渐渐平静,甚至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出门四处囤物。
道平算是难得的不受南诏王府动作影响的地方,可是此时,它的紧张氛围却一点不输益州其它地方。姬浔停留在驿馆已有一段时日,他本该在两日前动身前往涼州的,可是却陷在此处迟迟没有动作。驿馆里颇有种压抑到了极致的气息,小云子日夜兼程赶到时只觉得自己的情绪也成了一根紧绷的弦。他从云南郡脱身是花了大力气的,一路上几乎没有合眼,连马都累死了几匹,这样的情况下几乎不容他多想,只一味专心逃避追兵好赶来此处会合。至于为什么在最终到达时却情绪紧绷,原因也很简单,他在姬浔身边见到了同样一脸疲色的荀晠。这一位的任务,小云子比谁都清楚,而一切若是按照当初计划的进行,荀晠和忍冬接头,接到了沈莙,那么他就不可能比自己要早到道平,毕竟这样的赶路强度,他们这样有武功底子的人尚且吃不消,沈莙又怎么经得起这折腾。
可是他此时见到荀晠了,那么即便小云子万般不想咒沈莙,此时也不得不往最坏的那一面去想,荀晠没能把沈莙从云南郡救出来。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到之前荀晠便已经把这事一五一十向姬浔禀告过了。盛怒已过,可是小云子却一点不庆幸自己错过了姬浔的滔天怒火,事实上此时坐在太师椅上面无表情,看起来冷静无比的主子更令人汗毛直竖。他就那样坐在那里,茶水却喝了一杯又一杯,屋子里连着荀晠一起有几个伺候的人,此时屏气敛声,动也不敢动,安静的让人心里发慌。
姬浔阴鸷的神情在遇到沈莙之前乃是常态,即便后来有了沈莙在身边,也只是在与她相处时才有些寻常的喜怒哀乐,对着地下做事的人却是积威依旧。如今他大发雷霆,几乎没有人敢在此时冒出一点头来。
小云子沉默着,他也是在后来才知道,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些,若是荀晠没能把人带出城,沈莙又落在了姬桓手里倒还好些。可那时的情况是忍冬没了音信,沈莙生死未卜,荀晠没有接到人便罢,云南郡内却还有无数南诏王府的府兵在搜查她。姬桓并没有找到沈莙,那么人究竟哪里去了?是死是活?这一切都没有定论。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头一个探子猫着身子进了屋,打破了这令人提心吊胆的漫长沉默。
〝禀督主,外头穆将军的副官到了。〞
在那探子进屋的时候,小云子看到了姬浔脸上冰冷表情转瞬即逝的松动,即便只有一瞬间,他还是忍不住想起沈莙在时这位主子的无限纵容,心中一紧,有些担心那个探子接下来说的话是否真的是姬浔想要听的。
果不其然,当那句整话出来后,姬浔闭了闭双眼,敛去了眼中的寒霜,只是将身旁案几上再次空了的茶杯盖上,声音难辨喜怒,
〝只有那副官一人?〞
那探子听得这番问话,忽然身上一抖,好一会儿才勉强撑直了身子犹豫道:
〝还有……还有北堂小姐,她…是随穆将军的副官一同来的。〞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