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将军多妩媚-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爷问出什么线索了吗?”回房的时候,见着沈临安坐在床边,望着桌前的烛火出神。

    “当年娘亲虽然是为了救我死在剑下,可在那之前,她的身子就不太好。尤其是入了冬之后,时常都是卧床不能起,也找了府里的大夫看过,大夫都只说是染了风寒。”

    伸手拉了走到近旁的人的手,触及她指尖冰凉,沈临安下意识地蹙了蹙眉,将她一双手都拢在了掌中替她焐热。

    “这般描述,倒与那卓家姑娘所言……”白日闷热,入夜温凉,倒叫她有几分贪图沈临安掌中的温暖,见他神色凝重,夏初瑶想了想,“如是那些颜料真有问题,不如等得回了帝都,送两幅到张真人那里叫他看看,他素来喜欢研究那些,说不定能有眉目。”

    “如此,便要请张真人费心帮忙了。”那佛青色的颜料里有蹊跷,他先前想查,只是身边除却慕家,也没其他精通医术的人。这件事情他有太多顾忌,也不敢让慕家帮忙,如今若是能得张妙丹的帮忙,倒也能解他了他的顾忌。

    “这卓姑娘送回帝都,沈家会怎么处置她?”张真人与她也算有几分交情,这事儿她倒是可以应下,倒是眼下卓云薇会作何处置叫她有几分记挂。

    昨夜听得那些姑娘说她的遭遇,今天吓了她一吓,夏初瑶倒觉得,这个卓姑娘虽然有几分脾气,却也是个实心的可怜人。她早早便嫁了出去,只怕这农庄之事的确与她没太大的牵连。

    只是如今这沈家和宣宁知府都在追查这卓家兄妹的下落,也不知道带回帝都后,她会落得什么下场。

    虽说当初卓峰买凶杀她,买的还是凤瑶军的旧部,可是,卓峰已死,她心中即便是怀恨,这笔账,也不想算在卓云薇身上。若是卓云薇真没有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她倒是希望沈家能放这个可怜人一码。

    “她可能没有牵涉其中,只是她那夫君和哥哥,这些年虽然没有再给沈家做事,生意上却也多与农庄有往来。此番寻到了她,若是能由她找到那周大才和卓云凯,倒也是一条不错的线索。”听她问起,沈临安也只是笑着将她拉到了身旁。

    “若是她助我们寻到这两人,我们自也不会为难她,送她回家,好生安置。”他也好,沈家也罢,自是不会为难一个女子。只是先前沈朔不让他再沾染农庄之事,他在这里遇到卓云薇,便也不好擅自做主她的去留。

    也不知是因为无处可去,或是真的被夏初瑶吓到了,卓云薇夜里不仅没有逃跑,第二日也按着他们的话,乖乖跟他们一起上路北去,出晋国,近越宁关。

    沈临渊虽然并非整日都在越宁关巡视,不过卓云薇没有通关文牒,才到关门,三人便被拦了下来。随沈临渊南来的神武军认出了沈临安,径直带了他们往军营去。

    听得沈临安入关时沈临渊便有几分讶然,看到跟在他身后进来的夏初瑶时,面上惊异之色都忘了掩饰。

    “棠儿,你怎么会在这里?”下意识地往夏初瑶身边来,被跟前的沈临安挡了一挡,才顿住了步子,一双眼却还是不免落在了夏初瑶身上。

    夏初瑶不语,只抬头去看跟前的沈临安。

    “此事还等稍后再与大哥细言,我在晋国遇到了卓峰之女,先前一直在大齐探查无果,原是他们早已去往别国,眼下我还需得去徐州,这送卓云薇回帝都之事,还要劳大哥安排。”沈临安让了让身子,好叫沈临渊看清楚了夏初瑶身后还有一人。

    听得他这般,沈临渊才终于自夏初瑶身上移开了眼,确认了卓云薇的身份,叫了神武军领她下去后,这才遣了帐中的其他人,等得这突然出现在越宁关的夫妻俩给他一个解释。

    “先前我请大哥替我隐瞒棠儿失踪之事,实是因为此事与沧州旧事有关。大哥也知道父亲素来不准我们再提这些事情,所以临安便只能谎称棠儿去了滨州,又请旨赈灾,借此之便,南来寻人。”他这话,五分真,五分假,缓缓道来,一副坦荡的模样。

    “沧州旧事?那为何你二人会自晋国回来?”沈临渊蹙眉,先是那枚信封,此刻两人又从南边过来,沈临安的这番说辞,还是叫他心生疑虑。

    “大哥也知道,当年东晋王在沧州之势。此番劫走棠儿的是晋国人,他们所求的,是当年那柄先皇赠予东晋王的帝剑流火。”取了腰间的剑,横到沈临渊面前,沈临安见沈临渊依旧抿唇蹙眉不语,不等他问,便已开口,“当初他们要我以此剑到晋国换棠儿,思及如今晋齐局势,我无赖之下,只得往晋王府寻求帮助。这次幸得晋王穆玄青相助,我才能将棠儿平安从晋国带回来。”

    沈临渊看了他手里的流火剑,又转头看了看安静站在他身后不言语的夏初瑶,默然不言。他这番解释,看似十分合理,甚至解了他先前的诸多疑虑。可是,他又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你说你此番请旨南来赈灾,只是为了借此之便,来寻弟妹?”当初他在朝堂上上折请旨南去的时候,他与太子便一直在猜测他做此一举到底是何意图,不知他这背后到底是在为二皇子还是三皇子做事。

    如今骤然听得这般解释,沈临渊竟是觉得有几分荒唐。

    “否则,以临安的脾性,这百官皆避之不及的事情,临安又怎会主动请缨。”沈临安苦笑,面上多有几分担忧之色,“今日临安来此,便是想请大哥替临安出个主意,临安初涉朝堂,这赈灾之事尽心倒可办得不留差错,可是这审查去岁赈灾之事,如今却是半点头绪也无,不知要从何处下手,再这般下去,只怕难以交差了。”

    先前他还在苦恼这徐州之事,他要如何介入,帮太子一把的同时,又不至于让沈临安陷入危局。如今倒好了,还不等他开口,他这个三弟便主动来请教他了。

    太子曾有意拉拢沈临安,只是他三番五次婉拒,今次开口,倒是叫沈临渊觉出几分靠拢的意思来。眼下便也不再纠结他先前所言的那些事情,只想着如何将今次这太子督办赈灾之事毫无痕迹地掩过去的同时,又叫沈临安可以回朝交差。

    沈临渊要与沈临安议朝事,夏初瑶还不等他们开口,便识趣地先退了出来。

    此刻他们在神武军军营中,因着刚刚领着往主帐走了一遭,大家倒也都知道了夏初瑶的身份,她出了主帐在营中行走,倒也没人特意拦她。

    久不在军中,如今再入军营,虽说这曾是敌营,不过看着眼前往来的将士,心中倒也多了几分亲切之感。

    “本还以为是本王眼花看错了,却是不想,竟然真在这神武军营里见着了沈三夫人。”刚绕了小半圈,想着折回主帐去等沈临安,才到半途,便听得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夏初瑶身形一顿,叹了口气,才转过身来,恭恭敬敬行礼。

    “先前听说夫人去滨州养病了,却不想,夫人这病,是从滨州养到了沧州?”骤然在此见到这个沈三夫人,褚云景也有几分惊讶,今日朝中来旨,让他尽快与晋国商定签订盟约的时间,他来着军营,本是想来找沈临渊商量,派谁去桑泽城传信。

    “回禀殿下,妾身本在滨州养病,听得此番三爷到徐州赈灾,思及三爷安危,心中实在记挂,所以才南来寻三爷,倒叫殿下看笑话了。”

    “夫人这南来寻的是沈大人,怎么竟是寻到了沈将军的营中。莫不是夫人又如上次一般,与沈大人约好了在这里相会,还是说,夫人记挂沈大人,便连带将沈将军一起记挂了?若是如此,夫人这份情意,可真是深厚。”上次多亏得她往那驿馆跑,他才有了机会争得这个差事,褚云景对这份误打误撞本该是有几分感激的。

    只是眼前之人是害得骊阳落得如今这般地步的罪魁,一想到此,褚云景便忍不住对她生了几分厌恶。如今见着她在这营中,想到她与沈临渊的那些事,更觉恶心。

    “殿下说笑了,拙妻不过是随微臣一起来拜会大哥的,想着殿下事忙,不便惊扰,倒是微臣失礼了。”夏初瑶张了张口,刚想反驳,便被身后的声音截断。

    沈临安与沈临渊一起朝他们这边走来,这会儿站在五步开外,一起朝着褚云景作礼。

    “沈大人身担赈灾重任,这个时候跑来私下拜会自家兄长,是不是有些不妥当?”抬眼看到沈临安,褚云景笑得有几分复杂。

    这御史台要求彻查太子督办赈灾一事,褚云景自是知道的。他本还盼着,这回事一个削弱太子势力,叫父皇对太子有所忌惮的好机会。

    这会儿看到沈临安与沈临渊站在一起,心中总有几分不好的预感。

    “回禀殿下,前些日子南岸的赈灾物资多是从沧州急调,微臣这次来越宁关,是为了看看越宁关军中供给有没有受此影响,并非全然为着私事。”沈临安声音恭敬,答得不疾不徐。

    “如此便好。沈大人初入朝堂便得父皇器重,这次南来赈灾,可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若是办得好了,回去只怕就不单单是一个礼部侍郎那般无足轻重的职位了。如今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沈大人可好好好把握住机会啊。”

    又看了一眼一旁垂手静立的夏初瑶,褚云景这般言罢,也不再理会他们,只是命了沈临渊随他一起去了主帐,商议南去人选之事了。

    “三爷那般说,大哥便信了吗?”等得一起出了神武军大营,夏初瑶想起先前他在帐中的话,还是有几分担忧。

    到如今她也明白,自己当初走得草率,却没想过给沈临安留了那么多麻烦。

    “他要问我,我这般答了,信不信那便是他的事情了。即便是不信,他也查不到其他的什么线索。”比起沈临渊信不信,如今沈临安心中所虑的,是太子之事。

    他请旨南下,是一时情急。可这差事,终归是要办好才行。就像褚云景所说的,此番赈灾是他的机会,可是,这摆在眼前的机会,想要抓住,还是有些困难的。

    不过这些忧虑他也没有跟夏初瑶提起,只是带了她一起继续赶路。

    两人刚出越宁关,进越宁城就在城门处被御风截住。

    “不是留信说让你安心留在君和城帮衬慕家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看着自城楼上跃到他们跟前的人,沈临安蹙眉。

    先前趁夜离开,他没有告诉池光,甚至连御风都瞒了,只留信让他们先留在君和城等他。这会儿看着也不知在这越宁城守了几日的人,沈临安有些惊讶。

    “公子,你可算回来了!”在这越宁城等了三日,御风是一日比一日着急。

    “怎么,是徐州又出了什么事?”见他满眼急色,沈临安眉头拢得更紧。

    “不是徐州,是滨州。”从袖里取出一封信函,递到沈临安跟前,“三日前滨州来信,慕家出海的船在碧落还上遇到了大风浪,三艘龙行大船全被海浪拍烂,所有的人都葬身大海,葛先生听闻此事,呕血病倒,慕姑娘和……和那个叫阿城的孩子,一夜间不知去向,池公子叫人四处寻找,到今日也没半点消息。”

 129更有底气才行

    因着先前慕葛情况稳定,慕千寻便带着君和城的几个慕家大夫还有守城军去了卢阳城,阿城随行。

    收捡焚烧尸体花了许多时日,还需得验水投药,杜绝留下后患,这一去,直到接到慕家出事的消息时,人都还在卢阳城。

    只是,收到信之后的慕千寻,第一反应并非赶回君和城与葛先生汇合,而是一夜之间,带着阿城不知去向。

    这几日池光派了人寻遍了安雅河南岸他们可能去的地方,半点消息也无,滨州慕家来信,也不曾见过他们的少主。他们竟是仿佛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一般。

    慕葛自那日呕血之后,便又卧病在床,直到沈临安和夏初瑶回了君和城,也都还没人敢跟慕葛说起慕千寻失踪的消息。

    “既然陆路不见人,或许慕姑娘是走的水路。”听得池光将这些时日的搜寻结果一一汇报,看着摆在桌上的图纸,沈临安目光落在了安雅河上。

    灾情已经稳定,前些日子周尚书协同徐州知州还有工部派来的人已经着手梳理河道,安雅河近日已经有官船往来运送物资,卢阳城又正好临着安雅河,想来也只有这个解释。

    “今日便派人沿着安雅河寻人,滨州那边,告诉慕家人,注意这些时日出海船只的动向,慕姑娘这般情况下突然离去,很有可能是往碧落海去了。”沈临安想了想,叫住了准备出去传信的御风,“滨州那边,也派我们的人去吧,先不要知会慕家,我写信回帝都,让父亲帮忙。”

    慕千寻是慕衍的独女,也是慕家的下一任家主,慕家行医济世,在滨州却是有着不小的产业。

    如今骤然出事,这葛先生又是这样的情况,只怕眼下慕家也是一片混乱,那些眼红的慕家旁支,若是寻到了机会,必然会对慕千寻下手。

    “三爷觉得,慕姑娘是要出海寻人?”据卢阳城里的人所述,慕千寻和阿城的失踪不像是受人劫持,慕家出事,慕千寻有此举尚可以想明白,只是夏初瑶没想到,阿城竟然会跟她一起离去。

    “只盼着他们这会儿还没出海才好。”沈临安叹了口气,他能理解慕千寻的心情,只是,这葬身大海的人,不比其他,想要去寻,就如大海捞针。

    “沈大人,葛先生醒了,听说大人回来,想请大人一见。”

    门口有衙差来报,沈临安叫了夏初瑶先回房休息,便跟着衙差去了葛先生处。

    从厅堂里出来,正好遇到了匆匆过来的陈词。

    “我本以为……”陈词先行开口,话到一半又截了话头,“此去晋国诸事已妥?”

    “本也只是去看看双亲是否安好,见他们无恙,便先回来了。”夏初瑶颇有几分犹豫,终还是没有先提夏初黎的事情。

    陈词与夏初黎是同袍,两人感情深厚,也是这般,当初夏初黎才放心将她交给陈词来带。

    如今陈词被逐出晋国,又经此一遭,本已打算去往陈留国过安稳日子,这般会叫他舍不下这些旧情,扰他安稳的事情,便还是不要与他多言了。

    “你这般,是决定了要跟在他身边了吗?”

    “我已嫁他做妻,本该生死相随。”没想到他会突然这般问,夏初瑶也不过是微微一顿,随即答得毫不犹豫。

    陈词心头一颤,默了几许,终是一声沉叹。

    “旁人便也罢了,为何偏是沈家?”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他虽姓沈,我们的遭遇,晋国如今的处境却与他没有半点关系,那些旧账,不该算到他头上。”

    “你既决心已定,我再多说也无益。这龙潭虎穴,你自己要闯,我们也拦不住。”心中再多的顾虑,想来眼前之人早已是听不进去的了,陈词也不愿再多言。

    她说她还是从前的那个夏初瑶,可如今陈词看来,除却还有那些往昔的记忆,眼前的人,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

    “龙潭虎穴?”从前陈词待她亲厚,在她面前多是知无不言,如今却这般吞吐,叫夏初瑶心中总有几分不舒服。

    “张真人已经准备过两日便动身回桑泽城,我本欲往陈留,只是眼下阿城出了事,我想先去寻他,等得确认他平安,再离开大齐。”陈词不愿再在这个问题上与她多言语,直接道出了今日的来意,“只是,你也知道大齐皇帝的旨意,我想请你帮个忙,帮我开一个能让我留在大齐的文牒。”

    “有我在,必会将阿城找回来,既然厉园主相邀,陈大哥还是早些去陈留国吧。”

    沈临安已经着人去追查慕千寻和阿城的下落,在大齐找人,还是他们的人手更方便些,夏初瑶不想陈词再在大齐遇到什么意外之事,出言相劝。

    “阿城是你的徒弟,却也是我的兄弟。不见他安然无恙,我终是放心不下。你若觉得难办,我可以另想办法。”

    “我不是这个意思……”本是担心他的安危,却不想竟叫他误会,夏初瑶看着陈词,最后也只能点头应下。

    陈词这事儿,倒是好办,不过两日,沈临安就替他拿到了徐州州府开具的身份证明。见他执意要去寻人,便把先前的猜想都告诉了他。

    “陈大哥去找也好,毕竟他与阿城亲厚,遇到事情,也能劝上两句。”分别那日,瞧着夏初瑶满眼担忧,沈临安伸手揽了她的肩,轻声劝到。

    当初阿城死活要跟在夏初瑶身边,也是夏初瑶再三承诺等得他养好了身子便来接他之后,才勉强答应了暂留于此的。这一次,他竟是这般爽快地跟着慕千寻不告而别,沈临安总觉得,这其中有些蹊跷。陈词要去找人,倒也是好事一件。

    夏初瑶抿唇不语,轻轻点了点头,直到看着陈词策马远去,面上的凝重之色却一直没有散去。

    她总觉得,自从离开晋国后,她离自己的从前便越来越远。陈词那晚的欲言又止叫她的感觉越发真实,她不惧自己的这般变化,如今这样的局面,这样的变化对她,对沈临安来说都是好事一件。只是,这样的变化总叫她对故人旧事的歉疚更甚,也不知道,再回帝都,她要如何面对穆玄青。

    疫病受控,灾民也都安置,如今连卢阳城的整顿都已经结束,沈临安也不再耽搁,带着夏初瑶渡河北去,与周尚书和夏知州汇合。

    本还怕自己随行会叫沈临安受同僚非议,等得到了州府才发现,这般担忧本是多余。

    这徐州知州夏崇纶是她的堂叔,而户部尚书周思远是她的舅舅,他们早在齐怀月大寿时便见过了。

    夏知州是早就知道她在徐州,先前卢阳城出事,他知道来的钦差是沈临安的时候,还有几分心慌,好在之后得知夏初瑶还活着,才终于松了口气。

    如今沈临安只说夏初瑶是记挂他的安危才从滨州过来,夏崇纶也没有出言拆穿。

    因着齐晋的局势,还因着事关太子,朝廷对这次赈灾分外重视,各州各部皆有压力,办起事来都十分尽职卖力,周思远已经准备回朝,倒是沈临安还需得留在州府,查太子督办一事。

    当日在越宁关,沈临安应了沈临渊所说,这件事情,明揭小过,暗掩大错。沈朔写予他的家书里,也是这般言词。

    父亲素来不涉党争,如今这般说,大抵是真怕他在这事上出了差错,到最后非但无功,还坏了自己前程。

    北辰山祭天之事已经叫他明白了今上对褚云清这个太子还是颇为重视,他也明白自己这个钦差的分量,比不得柳相那般可以什么都不遮不掩,寻证定罪。

    追查十数日,最后只将疏忽和纰漏都扣在了当初随褚云清一同前来的钦差身上。

    奏报加急送回京中,徐州已经安定,订盟签约之事也就在这几日。

    五月底,沈临安与夏初瑶一起启程回故洗城。

    “如今差事都了了,三爷怎么还愁眉苦脸?”马车上,看着这几日都这般寡言少语的沈临安,夏初瑶给他递了一杯茶。

    “差事是做完了,可这般结果实在是让我心中难安。”仰头倒在软座里,望着车顶,沈临安声音幽幽。

    安雅河去年重修的大坝里,卢阳城上游的一段比规制矮了三寸。

    虽然因着地势的缘故,很难看出这微小的差别,河工也说了,这次安雅河再发大水,更多的是因着那十余日连绵不断的大雨,算得上是一场天灾。

    可是,看过卢阳城中的惨状,他总觉得,这么多的人命,这原本好好的一座城池,都是毁在了那矮了的三寸上。

    那些减工吞下去的几万钱财,是这些灾民拿命换来的,每一分每一毫,都染了血。

    偏偏,这些他都不能上报。

    如今的结果,太子欢喜,陛下也安心,回去之后,他必将受到重用。只是,这样一来,他与太子,与那些贪赃的人又有什么两样,他是他们的帮凶,他的这份高官厚位,也是染了血的。

    “当初柳相持御赐的扳指走遍大齐各州,严惩贪官污吏之事听着叫人大快人心,直叹柳相的严明,如今再想,倒是十分佩服他这份胆气。”不得不说,虽然他对柳家没什么好感,可是,经历了此事,对柳元衡倒是越发敬重。

    撇开朝中的权斗党争不谈,柳元衡实在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丞相。

    “柳相有胆气,也是因为他有底气。”这些时日,沈临安处理此事也不曾故意避开她,偶尔侍奉在侧,她虽无意,却也多少知晓些查到的结果,她明白沈临安为何会有此感,这件事最后这般结果,她也十分愤慨,却也明白,这件事情不管换谁来查,多都只能是这般结果。

    “你说得不错,若想不再做这般违心之事,我须得更有底气才行。”

 130你是我的

    因着沈临安说夏初瑶心中记挂他徐州之行,不惜带病自滨州追随到徐州,凭着这份心意,就连老夫人都不好再责怪当初她的不辞而别。只淡声嘱咐了几句好生修养之后,就放他们回了落松苑。

    刚进月门就被两个丫头扑了满怀,吓得跟在她身后的沈临安都连连退了两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