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贵娇-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谷翊慵懒的坐在椅子上,看着厅堂中央的女孩儿,抱着暖炉的手捏紧,有松开。然后勾起唇角,看着卓夷葭的桃花眼里如珠落清湖荡起的冰水滴,媚眼如丝。
卓夷葭睁开眼,若有若无的目光扫过众人,双手却慢慢的加快,冷冽无情的脸色配着肃杀低吼的琴音,让人心中阵阵颤抖,不自禁的想俯首。
卓夷葭目光落在赵谷翊身上,众人屏息静听,只有他,依然无动于衷,不受丝毫影响。看来用轻语弹奏的《将军令》的确不够摄人心魄。
卓夷葭手掌抬起,手背上的青筋微微暴起,一丝丝内力注入十指,忽的一扫。然后收回双手,静静的搭在髀骨之间。
卓夷葭看着微微皱眉的赵谷翊,赵谷翊看着卓夷葭,没有‘受伤’的那只手抬起来理了理胸前的衣襟,然后放下手,张开的嘴轻轻喘了一口气。
众人也陆陆续续的回了一口气。
赵映雪坐回椅子上,用着裙裾搭上了微微颤抖的双腿。
孙云舟皱着眉审视着对面的卓夷葭。许久,有些冷漠的声音想起,“敢问……”
卓夷葭起身离去。
卓夷葭走回卓家众人的一方,看着脸色有些苍白的卓家众姐妹。很多女眷都在,她刚刚弹奏的时候很把握着分寸,注入的那丝内力细不过发丝,不过是乱了心绪,都无碍的。
看到卓夷葭走过来,卓夷萍最先反应过来。
“四妹何时学的《将军令》?”卓夷萍有些惊讶的看着卓夷葭,苍白的脸色慢慢的恢复了一些。
卓夷葭转头看向卓夷萍,回道,“母亲儿时教习过。”声音轻柔无波,让人无法与刚才弹奏之人联想到一起。
卓夷萍看了看卓夷葭,没有说话。
“累了吧?”卓夷涵也回了神,此时看着卓夷葭关切的说道。那么磅礴激昂的沙场战曲,一曲下来自己可能都吃不消。
卓夷葭闻言看着卓夷涵,冷漠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摇摇头,“还好。”
卓夷涵看着眼前没有丝毫喘息的卓夷葭,她相信了裕哥儿说的话,卓夷葭弹得琴比她好。
卓夷葭颔首想了想,然后抬头看着卓夷涵,接着道,“琴曲我在外人面前弹得少,不过我的确是弹得极好的。”大姐不用担心。这句话卓夷葭没有说出来。
闻言站在后面才回过神的卓夷韵忽的一笑,“四姐你这也太不谦虚了吧,哪有自己夸自己极好的。”说着卓夷韵笑看着卓夷葭,“不过我喜欢。”
卓夷萍闻言也轻笑,“以前怎么没发现四妹也是个跳脱的。”
卓夷涵也讶然的笑了笑,她之前还疑惑,从前从未正眼看过她的二弟,怎么的就那么喜爱她了。
如今她好像有点理解了。
因为她也有点莫名喜爱卓夷葭这孩子了。
第五十二章 凤穿牡丹
阳历年一过,家家户户开始挂灯笼,贴窗花。
卓家也不例外,各房的夫人在自家准备新年要用的膳食,走人户的贺礼,还有要用的年货。
卓夷裕老大早的就起来跟在练武师父的后面舞刀弄枪。
卓夷葭跽坐在房檐下,桃花木书案上放着一把乌色的古琴,古琴比一般的琴小一些。
坐在这里稍微伸直一些身子就能越过低矮的院栏看着练武场里吼吼哈嘿的卓夷裕。
红姗端来一碗银耳莲子汤,“小姐,暖暖身子。”
卓夷葭接过,喝了两小口,递给红姗,“去看看大姐好了没有。”
“是。”红姗接过
从那日赏雪诗会回来之后,卓夷涵几姐妹和她去给华老君暮省,几人谈了一些诗会的事,自然少不了她代二皇子弹琴的一幕。
那日华太君坐在锦华院的大藤椅上,慢悠悠的喝着茶,听着自己几个孙子讲着赏雪诗会的情景。
“那会儿大厅里的人个个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我这个心哟,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半天没回过神!到现在我眼前还都是葭儿弹琴的样子,就这样!”卓夷裕跳下了凳子,跃到华太君面前,甩着头手舞足蹈挥着。
华太君忍不住一笑,“我看你这是被鬼上身了。”
“哎,祖母,真的!当时葭儿就是这样的!”卓夷裕看到华太君不信,停下来手里的动作,有些急。
华太君笑着点点头,转头看向卓夷葭,温声说道,“你姨娘弹琴也是极好的,没想到人走还是把傍身绝技交给了你。”
傍身绝技?卓夷葭有些不解的看着华太君。
还不待卓夷葭多想,华太君继续说道,“不过女子有些技艺总是好的。”
“那祖母喜欢听琴吗?”卓夷葭不再多想其他的,只是结果华太君的话问道。
“喜欢?”华太君看着卓夷葭,想了想,“我是个粗人,不擅女红。”
一旁的卓夷涵笑了,“祖母不擅女红也会听啊。”
华太君也笑,“是啊,说起来我也常唤你来弹奏给我听。”华太君转头看着卓夷葭,“这样应该也算喜欢吧。”
“当然算。”卓夷葭接过话,“祖母爱听就是喜欢啊。以后…”
卓夷涵看着眼卓夷葭,似乎明白了卓夷葭想要说的话,心中一动,开口打断了卓夷葭的话,“祖母,今儿赏雪会完了回来的路上,我给葭儿交代了个事。”祖母性子不似内宅妇人的扭捏,也不喜内宅的勾心斗角,自然也不喜成天想法子往她身前凑的内宅妇人。
“哦?什么事。”华太君问道。
“我给葭儿说,以后希望她能替我弹琴给祖母听。”卓夷涵看着上方坐着的华太君,眨了眨眼。
华太君看着卓夷涵,微不可闻的叹了一口气,点点头,“也罢,以后闲着我就让她弹琴给我听,回头也好去宫里弹一些曲子给你解闷儿。”
闻言,卓夷涵起身向华太君福了福,“谢祖母挂念。”
华太君点点头,然后转身对着卓夷葭道,“那你以后跟着你的姐妹们一起来晨昏定省。”
卓夷葭闻言,也起身向着华太君福了福,“是。”
出门后,卓夷萍等人回到自己的院子,卓夷裕先一步跑回了君笑院,卓夷涵和卓夷葭两人走在回君笑院的路上。
走在前面的卓夷涵没有说话,半饷,才回过身看向身后的卓夷葭,“祖母一向厌烦内院的女子勾心斗角。”
卓夷葭一愣,然后点点头。
“所以没有感情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孙女往她跟前凑,她也是不喜的。你跟祖母接触的少,感情不深。”卓夷涵继续说道。
卓夷葭恍然,看来卓夷涵刚刚看出来了她的目的。
“谢谢大姐。”卓夷葭开口轻声说道。卓夷涵发现了却没有点破,还为她顺了路。
卓夷涵轻叹了一声,“祖母性子硬,以后接触多了你就知道,其实她也是个善良的老太太。不似表面那般拒人的。”
卓夷葭点点头,这样的大家,最不缺的就是孙女。对于一个从未亲近过的庶孙女,可有可无才是正常的。
“可有可无……”
卓夷葭回忆着那天的场景,抬头看着房檐外飘落的树叶,自言自语的喃语。
手也缓缓抚上书案上的古琴。琴声缓缓,委婉连绵。
从树上飘落下的树叶断成两片,四片,六片,直到最后变成细细如砂砾,还未落地便被冬日的寒风一吹,不见踪迹。
红姗从外面走了进来,走到卓夷葭旁边,抖了抖,似乎要除去身上的寒意,“小姐,大小姐说已经准备好了,在君笑院门口等你。”
卓夷葭点点头,起身抱起琴进了屋,披上灰鼠毛大氅,向君笑院外走去。
锦华院
守在门口的丫鬟看到卓夷涵和卓夷葭过来,打起了门帘子。
“今儿怎的这么早。”华太君抬起正在端详盆栽的脸,看向进来的两人。
“想在祖母这儿多呆一会儿。”卓夷涵勾起浅浅的笑,上前扶住华太君。
华太君在卓夷涵的搀扶下坐到一旁的椅子。
“皇上送来的凤穿牡丹,西齐国阳历年进贡的,稀贵的玩意儿,看看。”华太君结果曹嬷嬷递过来的清茶,伸出手指了指方才端详的盆栽。
卓夷葭站在一旁看着那一盆金色的牡丹,像往常一样不言不语,安安静静。
卓夷涵走到牡丹旁,微微倾下身子,端详了起来,“倒是个稀贵的,寒冬腊月还开的这么艳。”
“听说是西齐那边用的温栽。”华太君放下杯子。
“温栽?”卓夷涵站直了身子,转头看向华太君。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听起来跟咱们南商暖屋子养花一个理儿。”华太君说道。
“这样。”卓夷涵回过头看向金色的牡丹,“这颜色倒是少见,只是……”卓夷涵顿了顿,犹豫了下,接道,“这金色,送给臣子,会不会不妥?”
“皇上送的,妥不妥都得收下。”华太君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开的正艳的牡丹。
“今儿都已经腊月廿三了,还有几日就是大年卅日了。三十那天我寻着带你们一起去梵林寺上香祈福。”华太君收回看着牡丹的视线,转过头看向卓夷涵。
第五十三章 宣旨
“祖母今年要跟我们一起?”卓夷涵问着。以前大多时候都是各房夫人小姐少爷去,去郊外的樊林寺远不说,山路也颠簸,华太君是很少去的。
“过了今年,你就要入宫了。我也陪你去一次樊林寺,给你祈福。”华太君看着卓夷涵,然后转头看着一旁一直没有说过话的卓夷葭,“你也跟我们一起去罢,你大姐中意你,你也去给她祈祈福。”
卓夷葭对上华太君的视线,微微屈膝,“是。”
这厢里正说着话,外面便匆匆跑进来一个内院的管事。
“什么事火急火燎的。”华太君看着疾步走来的管事,皱眉问道。
管事撩开长衣,跪在华太君前面,“宫里的内侍来传话,还有半个时辰喜公公就来宣旨。”
“嗯?”华太君将视线从管事身上移向门帘,看着隐隐约约的外面,“这日子不是还没到么?”
“小的也不清楚。”华太君没有问谁,跪着的管事依旧回道。
“嗯,你下去吧。”华太君往外轻轻挥了挥手。然后转身侧向站在一旁的曹嬷嬷,“去把各房的人都叫来。”
“是。”曹嬷嬷领命出了锦华院。
华太君看向站在跟前的卓夷涵与卓夷葭,两人都素面不带一丁点饰物,正想开口,卓夷涵已经说了话,“祖母,我和葭儿两个回去拾掇一下。”
华太君点点头,“嗯,我也正有此意。回去略施粉黛,带点儿珠花什么的。”
“是。”卓夷涵和卓夷葭都向着华太君福了福。
“葭儿,你猜圣旨宣的是什么。”走在锦华院外的卓夷涵看着不远不近的地方,说的话有些飘忽。
闻言,卓夷葭沉吟片刻,还是没有答话。只道,“姐姐,妄揣圣意是大不敬。”
语落,只听前面一声轻叹,“以后揣圣意的时候还少么。”
卓夷葭和卓夷涵到锦华院的时候,众人已经到了。都坐在华太君的大厅堂里。
卓夷葭跟在卓夷涵后面,一打开门帘,就看到里面坐满的人。
一看到卓夷涵进来,心思各异。
“涵儿来了。”二房何氏看到卓夷涵进来,轻笑道。说罢又看到后面紧跟着的卓夷葭,笑容在脸上顿了顿,直接忽略了卓夷葭。
“二伯母。”卓夷涵唤了声何氏,然后坐到高氏旁边。
卓夷葭紧挨着她坐下。
三房李氏看到卓夷涵过来,又看着后面的卓夷葭,轻叹道,“都是些苦命的孩子。”温和的脸上有一丝疼惜。
这句话刚好被坐在上面的华太君听到,横眉扫过来,低吓道,“说的是什么话,休得妄异!”
李氏轻叹了声,没有说话。
对面的何氏笑着替李氏说话,“母亲,这不还是没宣旨吗,也就咱妯娌之间关着门说说内房话。”
“隔墙有耳知不知道?”华太君没有像往常一般说两句就不说,而是继续冷声斥责。
何氏面上的笑缓了缓,暗自腹诽,隔了墙就是个花园,都是些草草木木,还能长脚跑到宫里告御状不成?
华太君说罢不再理会何氏,只是转头看向卓夷涵,严肃的说道,“入了帝王家,再苦也不能叫苦。皇上给的恩赐也好,斥责也罢,乐知乐,哀也要知乐。以后不要与卓家人交往过密。记住,生是宫中人,死是宫中魂。不可有二心。”
说罢看着坐在一旁的卓夷葭,又向着卓夷涵道“要是闷了悲了,就叫你四妹去宫中陪陪你,她是个孩子,又是个庶女,宫中人不会在她身上找事口子。”
这也是华太君默许卓夷葭陪在卓夷涵左右的原因。
这厢正说着话,传旨的喜公公便已经到了。众人在跟在华太君的后面走到了大堂屋。跪下一片。
喜公公是御前大太监,跟着皇上从小长大的,是有官职的太监,在大总管之上,为宫殿监督领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卓家长嫡女卓夷涵年方十六,昔承明命,温柔贤淑,虔恭中馈,思媚轨则。履信思顺,以成肃雍之道;佳人斯许,以著协德之美。朕夙罹不造,茕茕在疚。群公卿士,稽之往代,佥以崇嫡,载在典谟,宜建长秋,是周旋法度,有柔婉之行,既表於天资,有恭俭之仪,可施於嫔则。慕卓氏之辞辇。夫坤德尚柔,妇道承姑,崇粢盛之礼,敦螽斯之义,是以利在永贞,使持节兼太尉绶金册,封为从一品贵妃,赐号兰,钦此!”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叩头谢恩。
喜公公捏着嗓子念完圣旨,然后笑吟吟的递给跪在华太君身边的卓夷涵,“小主,从今儿起你可要好好学习宫中的规矩了。”
“谢公公提点。”卓夷涵温笑着接过喜公公手上的圣旨。
“也要恭喜老太君啊,这一年可谓是喜事连连。”喜公公说着往华太君那里拱手作揖,笑着说道。
华太君伸出手虚扶了一下喜公公,脸上洋溢着笑,连说话都是精神矍铄的,“哪里的话,承蒙皇上垂爱。”
“华太君现在连说话都是精神抖擞的呢,年轻了十岁不止。”喜公公笑道。
“不要折煞老身了,进来喝茶叙叙。”华太君也笑道。
“喝茶就不了,咱家还得回去复命,礼部还等着派教习礼仪的人呢,可不能耽搁了时辰。”喜公公客气的说道。
“那老身就不耽搁公公了,劳烦公公跑着一堂。曹嬷嬷,看赏!”华太君吩咐道。
喜公公领过赏,告了辞,回宫复命。
卓家众人走到堂屋。
堂屋里的地龙烘的屋子暖暖的,众人坐到椅子上,华太君的笑容已经不见,只是有些疲倦的坐在上位,没有开口,其他人也没有说话。
绣了花鸟的绫布门帘打了下来,时不时的被风吹起帘脚。
华太君缓缓开口,“从今儿过后,教规矩的人都由礼部采纳分配,卓家不便干涉。”顿了顿,继续道,“大年三十去樊林寺祈福,涵儿也不用去了。安心呆在家里学习规矩。”
“是。”卓夷涵点点头。
华太君扫过众人,手抚了抚额头,向外挥了挥手,“你们都退下罢,我有些倦了。”
“是。”众人起身应道,福了身子往后退走。
第五十四章 牵扯
卓夷涵出了堂屋,走到院门口站定,轻轻的呼了一口气。空气中呵出一团白雾,消散开来。
然后继续往前走去。
“卅日的祈福你还去吗?”走在前面的卓夷涵没有停脚,看着不远处的石子路,问道。
卓夷葭跟在身后,轻声回道,“去。”
“嗯,去罢。替我陪在祖母身旁。”卓夷涵说道,“祖母祖父少于子孙亲近,祖父亲老六韵姐儿,祖母亲我。爹爹长年远在边疆,母亲打理卓家内务,我是在祖母身边长大的。看着看着我就已过了及笄,如今碧玉年华谈婚论嫁,再不能奉侍祖母左右。
祖母也老了,总要有人亲近的。她喜欢的人,就会捧着,像我。
你姨娘不在了,爹也不亲你,以后就多去祖母那儿尽尽孝,也替我,陪陪她。”卓夷涵平静的说着,顿了顿,想到了之前的事,又接道,“你做的对,没了姨娘,也该找一个依靠。内院里,各房夫人小姐都是主子,心思又各异。既然要找,不如找一个大的,找一个内院里真正的主子。心思多花点儿,以后就简单了。”
卓夷葭跟在身后静听着,待卓夷涵说完,想了想,又问道,“可你说祖母不喜别人接近她。”
“那是有企图的。人嘛,做事总是有企图的。祖母最烦别人在她身上出企图,你跟着我这么多日,常在祖母身边,我大概也看出来你没有什么幺蛾子。”卓夷涵顿了顿,“就算有,至少掩的深,知分寸,也不是祖母讨厌的作为。
祖母年纪大,心跟个明镜儿似的,在她面前一出妖,那镜子立马照的原形毕露。我这是在跟你提点你,也是在警告你。总之,在祖母眼皮子底下,不要作妖。
待祖母为心诚,你亲她,祖母也待你亲。祖母是恩怨分明的人,投给她一个甜桃,她就还给你一箩筐李。”
卓夷葭在后面安静的听着,她很少听到卓夷涵说着么多话。这是真的把她当亲妹妹,临嫁前的嘱咐和告诫。教她在卓家以后的处事。
“待会儿礼部来人了,我就不能随意了。卅日祖母去樊林寺祈福,都是手抄佛经的。祖母抄,各房也抄。
不过历年各房都是一个数,就像完成任务,我抄的多一些,自然也慢一些。赏雪诗会入了宋伯的眼的,字也是极好的,回头你让给祖母抄一些经书,上樊林寺祈福用。
其实也不需要字多好,静心诚心抄出来的就好。”
“好。”卓夷葭在后面轻声应道。
两人说着,就已经到了君笑院。
高氏唤了卓夷涵进屋子里,卓夷葭回到自己的院落。
卓夷涵看着远去的背影,一阵阵的风吹起小女孩大氅的摆,小女孩拢了拢大氅。
高氏吩咐丫鬟关了门,只留下两人在屋内。
屋内有些安静,外面的练武场里人热情四涌。
高氏坐在椅子上,正对着房门。
“你爹爹在辽北边疆,正月十五没法给你送嫁。”
说着高氏停了停,卓夷涵没有接话,屋内又是一阵安静。
高氏转头叹了一口气,“我们家虽说是大将军府,面子上不比孙丞相家差,可皇上倚重孙相家这是众所周知的。
皇上后宫绵薄,加上你,也就两个宫妇,一个是正一品皇贵妃,一个是从一品贵妃。入宫之后,谨言慎行。多思多虑,你的性子我了解,这都不是事。只是,要是受了委屈,就告诉我,虽然你祖母说的进宫之后万事以圣上为主,也不过是面子话。
如今圣旨下来,入了宫拿了金册,你就和卓家是共存亡的了。万事还有我和你祖母,朝堂里也有你祖父,不要太多思虑。
你爹爹在辽北。”
高氏沉吟片刻,忽而抬起头看着卓夷涵,“有些话我怕我现在不说,以后就没机会给你说了。你爹爹身为大将军,常年驻守辽北,和辽北怀荣王是结义兄弟。两个人,几乎拿的了南商一半的兵权。”
高氏顿了顿,把原本就不大的声音压的更小的,“卓家虽然没有参与当年的宫变,怀荣王府却是参与了。那一年怀荣王是准备带兵进京支援先皇的,哪知江晋国挥兵南下,驻守淮川的庆王已经带着淮川的将士入京蓄谋逼宫,怀荣王带着将士连夜入京路上,接到先皇密旨。下旨怀荣王改道汝安,直入淮川,北上抗敌。”
高氏叹了一口气,“在天下与生之间,先皇选择了保天下。”
卓夷涵听的面色苍白,心中惊骇无比,有些呆愣。
她从未听过这些事!怪不得她总是觉得祖母对于宫中的人,过于谨慎小心。原来是这样的。
卓夷涵张了张嘴,“那圣上登基后为何没有问责怀荣王府?”
“不问责总有不问责的原因。你不必知晓其他。
今日我给你说这么多,只是让你对自己的处境知根知底一些,一入宫门深似海。
立春天下大选,进宫的女子多了,哎,算了,这些个杂事儿我就不嘱咐你了,你是个乖孩子,自己心里有谱。”
卓夷涵整好面色,开口说道,“母亲不用担心。今儿你给我说的已经够多了。日后入宫我自由分寸。”
高氏没有说话,起身走向房门,伸出手轻轻拉开。外面的风拂过脸,门外的汉子都练着。
“你先回去罢,待会儿礼部该来人了。”高氏轻轻说道。
“好,女儿先回去了。”卓夷涵起身,说完越过门往自己的院子走去。
卓夷葭在屋内的书案上写着,写完落笔认真的看了一次,轻轻吹了吹。折起来又卷成一个小卷。
红姗走到卓夷葭旁边,屈身低下头。
卓夷葭抬手在红姗头上取下一根兰花木簪,兰花簪打开,将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