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记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自家小孙女结下这样的善缘的。
  罗氏就道:“娘,我想去庙里请尊菩萨回来,保佑阖家安泰,也好给方老夫人早晚祝祷。”
  南边儿一带大多盛拜观音,别说莲溪了,就是各处镇上几乎都有观音庙堂。虽说秦家家中没有供奉观音,可每逢初一月半的,家里的女眷们也会结伴去崇塘上香拜佛。
  听的罗氏这样说,秦老娘也颇为意动,当即和罗氏商量着择了黄道吉日就去崇塘请佛像。
  花椒自然不知道祖母母亲的心思,昨晚和哥哥姐姐们放爆竹玩到老晚才睡,一上了车就开始补觉,生生从莲溪睡到崇塘,这会子精神头正旺,一到家就和姐姐们玩到了一起。
  丁香昨儿就回来了,盘算着时辰早早就在门口候着了,一见到花椒姊妹几个,忙给他们拿新姐夫昨儿过来拜年时带来的福橘。
  香叶也是刚刚到家,一路小跑拖着花椒去看从外祖父家弄来的花草枝蔓,叽叽咕咕地告诉花椒这是紫藤那是蔷薇,还道:“春天来了咱们就把它们种下去。”
  香叶现在对种植非常有信心,白色的芹菜都能种出来,还有什么种不了的。所以在外祖父家看到什么都想要,长辈们也肯依着她,倒是弄回来了一麻袋。
  花椒也很喜欢花花草草的,只是顾不得和香叶多说,又拖了她去看那套过家家的袖珍玩具。
  饶是花椒第一眼见到那一匣子的精致玩意儿都傻了许久,更别说香叶了,眼珠子都不会转儿了。
  花椒就拉着香叶的小手晃了晃,道:“我们给它们造房子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房子

  “好啊好啊!”香叶眨着大大的眼睛盯着那匣子,不住地点头。
  两个小东西手牵手跑去了后院工具房,厨房里杜氏瞧见了扬声喊了句“小心脚下”,就继续拉着一日未见的罗氏沈氏兴兴头头的说着体己话儿:“昨儿那边儿的姑奶奶过来给爹娘赔不是了……”说着忍不住笑出了声儿来:“还把族伯娘狠狠说了一通。”不过到底又挑了挑眉:“就是不知道这套唱念做打又是做给谁看的。”
  沈氏一脸的不解,杜氏就道:“她若是真有这个心,一早就过来给爹娘赔不是了,何苦来哉大年下的跑上门来触霉头。”说着又看了眼姚氏:“娘和大嫂就是阿弥陀佛太好说话了,要是我在家,必得问她赔的什么不是,又有什么不是,直问得她说不出来话儿才是。”
  姚氏就摇了摇头:“虽说不是咱家嫡亲的姑奶奶,可到底是客,如何好折她的面子的。况且她一个出了门子的姑奶奶,这又有什么事儿是要她赔不是的。”
  杜氏听了这话儿却是一拍大腿:“可不是您这话儿,她一个出了门子的姑奶奶,谁让她巴巴地上门赔不是了不成?既是自个儿情愿的,那就一桩桩一件件的撕捋清楚,来来回回都是娘老子不懂事。又不是抄着尿布的娃娃,坐三望四了还不懂事?知天命了也不懂事?那一把年纪岂不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说着又道:“就这样三两句话就想囫囵过去,这是赔不是的道理吗?只知道叫爹娘包涵原宥,这是包涵原宥的事儿吗?可真是柿子专捡软的捏!”
  罗氏听着笑了笑没有做声,沈氏却嘿嘿笑着向杜氏打听:“二嫂可知道姑奶奶是怎么告诫族伯娘的?”
  杜氏却被沈氏问的一滞,随后才道:“这我就不理会了。”又道:“不过依我想来,左不过让族伯娘安分些,修身养性别闹事儿罢了,不然还能与她讲道理不成?”
  还有一句话儿杜氏话都到了嘴边了,想想还是没有吐出来:讲道理,那起码也得自个儿懂理才成啊,可她瞧着那位姑奶奶的行事做派好似也并不懂个礼理呢!
  沈氏自然听不出杜氏的话外之音来,想了想,却是道:“没想到族伯娘以往连族伯的话儿都不听,这会子竟会听姑奶奶的。”
  杜氏就努了努嘴:“左不过那句话儿,欺软怕硬罢了。族伯哪里镇得住族伯娘,可咱们那位姑奶奶真个恼了却是个六亲不认的。”
  这样说来倒又怜惜上了:“老娘这样,兄弟又是个浑的,她自个儿若不悍一些,在婆家且抬不起头呢,这日子可怎么过。”
  姚氏就笑着摇了摇头,她知道杜氏哪怕嘴上说的再凶,但凡瞧见人家软了下来,她必是比旁人更加耳软心软的,哪里硬气的起来。
  只不过这事儿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再说下去就不像了,笑着告诉妯娌们:“我娘家正月初八要给老祖母摆席庆寿,过两天就会给咱家下帖子,到时候咱们阖家都去拜寿吃席。”
  “哎呦!”杜氏一听这话,已是拍手道:“大嫂,恭喜恭喜啊,老太太这是伞寿了吧!可真真好福气。”
  沈氏和一直安安静静坐在一旁未曾说话的罗氏也连声道喜,都知道姚氏是打小跟着祖母长大的,这情分自是不一般的,也难怪一惯内敛的人会这样喜形于色。
  伞寿,这就是在一贯富贵的莲溪都是难得的长寿,妯娌们的注意力瞬间被转移到了庆寿这桩子事儿上。
  到了夜里,就连花椒也听说了这回姚家老太太的寿礼非常隆重,可谓是倾全族之力的。
  其实想来也是应当,毕竟这年头八十大寿往往就是寿礼之极了。说句不大吉利的话儿,说不得就是老人家最后一个整寿了。
  况且这年头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寿的,莲溪乡间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不管年纪再大,哪怕七老八十,父母、岳父母但凡有一人未曾过世,这寿就做不得。就算父母、岳父母均已过世,兄弟们之间做寿也得讲个兄友弟恭。只要长兄不开祝寿的先例,老二就只能憋着。
  据说秦家老太太今年都整八十了,拢共也没庆过几回寿,这回就是儿孙说什么都要给老太太好好大办一遭的。
  而莲溪当地庆寿一般都是前三天发送寿柬,所有也有民谚曰:“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天为提来。”
  果然初六这日,姚家亲自送了姚氏父亲具名的寿柬过来,敬请秦家阖第光临。
  按说接到请柬,便应准备寿礼,好届时前往拜寿,不过秦家却是在此之前已是忙活开了。既要准备寿幛寿屏寿烛,还要准备一百寿桃、一百寿糕、两百束寿面。
  虽说这些东西崇塘的喜铺、糕团铺子里都有的卖,可秦老娘一向习惯了万事儿自个儿动手,其他几色还咋罢了,寿桃寿面寿糕却必是得自个儿亲自做的,说起来这也是自家的心意。
  到底还是年里,一壁招呼陆续来家拜年的来客,一壁忙活寿礼。
  花椒拖着香叶撵在秦老娘几人身后看了一回蒸寿桃做寿面,就又回去捣鼓自己的袖珍小屋去了。
  按着花椒原先兴兴头头的想法,是用零碎木头做间小屋能把所有家什规制进去,只要大小差不多,打磨光洁了也就行了。
  香叶听了却是直摇头,掰着手指头告诉花椒听:“要有堂屋,有卧房,有书房,有厨房,还要有个大大的院子。”
  总之就是正房退步、粉墙灰瓦、青砖黑门、卷棚照壁、鱼池花坛,一概都要有。
  花椒有些傻眼,香叶以为花椒听不明白,折了根木柴过来,在地上画给她看,竟还似模似样的。
  那串儿小小子们眼见花椒香叶又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一个两个俱是凑了过来。
  蹲在旁边听了半晌才明白二人这是要造房子,俱都来了兴致。仗着年前在祖父那学来的那点子皮毛,兴兴头头的敲敲打打地给花椒香叶造房子。
  方良带着许氏方庆过来拜年的时候,听说花椒在给那些个袖珍玩具造房子,一拍脑门,直呼忘了,又哄花椒:“等大舅给你寻个房子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拜寿

  正月初八,天气晴好。
  姚氏看着鲜红的日头从浓浓的雾气中露出半张脸来,一直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不过辰正时分,一大家子俱已收拾妥当,关门闭户前往礼诗圩拜寿。
  花椒被茴香搂着坐在牛车上,心里却有一瞬间的恍惚。
  在她的印象里,好像还从来没有这般阖家出行过。
  当然,旧年的避难自是不算的。
  那时候满心都是生死前路的担忧,哪有心思看风景。何况触目所及唯有凄风苦雨一地狼藉,不过徒增恐惧伤悲罢了。
  虽说屈指算来时隔也并不久远,可到底已是两样光景了。
  莲溪中的潺潺溪水已是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清冽,虽说仍旧不大敢食用,可灌溉浣衣已是寻常了。
  远处莲花山上的草木虽未复苏,可但凡留下来的大多都是在年前的小阳春里焕发过生机的,显然已是缓过来了。
  丁香一路上都在给姐妹们说着礼诗圩有多大,只饶是如此花椒还是没想到亲眼看到的礼诗圩竟比丁香描述的还要大。
  而且一看坐落方位就是特地规划过的,布局错落有致。虽然不挨着莲溪,可村里水源一样丰沛,老远的就能看到大大小小十来个池塘星罗棋布。
  三面都是规制大同小异鳞次栉比的民居,多由曲折幽深处处相通的巷道分割或相通。
  路过镏金飞檐、雕梁画栋的宗祠,绕过大大的池塘,穿街入巷,花椒已是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只知道脚下的路面俱是清一色的石板路,早已踩磨的明光锃亮。两侧的民居高墙封闭、马头翘角。黑瓦白墙,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透过漏窗隐隐可以看到里头的栽植着树木的庭院和曲折通幽的长廊。
  花椒油然而生一股异样的情绪,身边一直睁大了眼睛依然目不暇接的香叶突然凑了过来,兴头头地同她道:“椒椒,我们也造这样大大的院子吧!”
  花椒还未反应过来,一旁的丁香已是不禁笑了一声,拧了把香叶的面颊同她笑道:“先把你们弄的那小院子造起来再说吧!这都多少天过去了,就是真房子也建了个囫囵了。”
  香叶赶忙捧了脸,不好意思地缩了缩身子。
  这么些天了,他们踌躇满志造的房子到这会子连个影儿都没有,木头倒是糟践了好些了。花椒和香叶两个还罢了,几个小小子没想到自己这么些人,又都个个浑身的本事,竟都造不出个房子来,谢绝了长辈们的帮忙,****凑在一起捣鼓,草图画了一张又一张,憋足了劲儿非得把房子造出来才肯罢休的。
  至于花椒,连个三间的房子都造不起来,这样三进五进,还设有庭园,又置了石桌石凳,甚至于叠山造泉的宅院就更是不消指望了。
  不过若是能在这村子里好好逛一回就好了,这可比参观那些个旅游景点强多了。
  只话虽这样说,花椒还是知道今儿过来的正事儿的。
  跟着姚家专事接待的执客南转东出拐过两条巷弄,花椒一眼就看到了一座飞檐翘器宇轩昂的门楼。
  大门洞开,人来人往,有着丁香这个“导游”在身边,花椒才知道这正是姚氏娘家这一房头的支祠。
  姚家老太太的的寿宴就摆在这支祠里。
  “这可是难得的体面。”丁香不无得意的告诉姐妹们,又告诉她们道;“这里的规矩甚严,别说是我们这样的外姓人了,就是族里的妇孺平时也不许擅入的,我还是头一遭进来呢!”
  丁香无比雀跃,被姚氏盯了两眼才耷拉着肩膀跟着莳萝缓步慢行。
  花椒被罗氏牵在手里,打量着面前长方形的天井合院,只见檐下挂满了大红的灯笼,步入中门,更是满堂红,花椒适应了须臾,才看清眼前的天井中已是搭起了高高的席棚,把整个天井都罩了起来。
  大厅已是布置成了寿堂,正中挂着《麻姑献寿图》,四周墙上棚上已是挂满了密密扎扎重重叠叠的寿幛寿联。上头的题词已是瞧不见了,只能看到特地露在外头的送礼人的姓名。
  供桌上则放置了成双蜡扦,寿烛高烧,燃寿字香,还供有寿星、王母纸马,福禄寿三星立像,两杯酒、两杯茶,两双红纸裹好的筷子,堆叠在供桌上的寿面、寿糕、寿桃俱用红纸覆面。
  花椒看得眼花缭乱,同时也看到了自打出生后只曾耳闻不曾目见的端坐在上首太师椅上的姚老太太。
  八十岁的老人家,依旧精神矍铄、耳聪目明、声音爽朗。秦家这么些人排排站,就连一般大小的这么些个小小子小丫头她都一一认得出来。
  花椒与兄姐们都是在家里被教导好了方出来了,磕头拜寿一丝不差。
  只不过今儿的客人实在太多,据说寿柬足足发了半个崇塘,拜过寿秦老娘被姚老太太拉着说了几句话,就阖家告退,被执客请入了后院吃茶。
  横溪岕的姨丈姨娘和莳萝的公公婆婆也都来了,几家的小小小子小丫头们很快凑到了一起。
  杜氏娘家也来人了,沈家隔得太远,和方良一样,只能掏银子请秦家帮忙置办贺礼,说起来这也是秦家的体面、姚氏的体面。
  男人们在正厅说话,女人们在偏厅叙旧,只有小孩子们坐不住。
  长辈们三令五申地告诉了许多的忌讳,叫他们一一复述了,才肯放他们走。
  秦家的小小子们瞬间就跑没了影儿了,他们一向在这读书,说起来比丁香还要熟悉。
  莳萝到底是订了亲的大姑娘了,又有婆婆在跟前坐着,不好意思随意走动,就由丁香领着一串儿的姊妹们出去逛。
  花椒一手牵着香叶一手牵着茴香,饶有兴致地跟着丁香走门串户,花椒心中的那股奇异感觉再次油然而生。
  又不禁在心中寻思,也不知道秦家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规模的。
  忽的听到一声惊呼,花椒回过神来歪着头望去,就见前面忽的窜出了个七八岁年纪却弱不胜衣的小小子来,把前头说说笑笑的小姐姐们唬了一大跳。
  被唬得惊魂未定的舒家表姐还以为是哪家的皮猴子故意藏起来吓唬她们的呢,正欲叉腰骂人,看清来人,忙后退两步。
  花椒一直认为颇有些趋吉避凶的本能的香叶则是下意识地就瑟缩了一下,躲到了花椒的身后,把头埋在花椒的肩膀上。
  花椒随手拍了拍香叶的小脸,却是满脸的诧异,面前的小小子这么点大的年纪,浑身上下却冒着寒气,她从未在一个孩子的脸上瞧见如此阴鸷的目光。
  走在最前头的丁香早已皱了眉头,正要说话,那个小小子已是一眼扫过面前大大小小的小丫头,目光忽的定在了身量最小的花椒身上,指着花椒问丁香,声音发虚:“这就是你家那个惊过风的小丫头?”(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 意图

  听到眼前这个孱弱阴沉的小小子提到花椒,茴香想都没想就搂住了两个妹妹,丁香则是下意识地上前一步,挡住了花椒,却是灵机一动,避而不答,道:“华表哥,你怎么上这来了?堂舅娘方才还在寻你呢!”
  丁香很知道自家那堂舅娘对这个独苗的看重,真是眼睛都挪不开的,这样的话倒也不怕往后戳破的。
  那小小子却是充耳不闻丁香的话儿,好似认准了似的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团在一起的花椒和香叶。
  看着花椒露出半边儿的红扑扑的面孔,肉嘟嘟的脸颊,一句话都未说,转身就走。
  看着他略有些佝偻的背影,丁香仍旧眉头微蹙,又转身蹲下(身)子去哄花椒和香叶:“不怕不怕!”
  舒家表姐直到那小小子走出巷弄口,才拍了拍胸口,也哄了哄花椒和香叶,又小小声地告诉一道儿的小姊妹们:“是同我舅舅一个房头的堂舅家的表哥,学名叫个舜华。他身体不好,脾气更坏,又是家里的独子,我们从来不敢同他玩儿。他也从来眼睛朝天,看不见我们。”
  言语之中,颇多芥蒂。
  只这话一出,却是打开了小丫头们的话匣子了。
  一个小丫头也是拍着胸口吁了口气,又问舒家表姐:“你家这个表哥是不是个三白眼?我听我祖母说长了三白眼的人脾气都不好,看人都是恶狠狠的。”
  另一个小丫头就急忙道:“三白眼是什么眼?我看刚刚那个小小子的眼睛倒像蛇。”又告诉小姊妹们:“我前两年就在山上见过一回蛇,蛇的眼睛就是这样,它只要看你一眼,你就会被它定住,立在当地动都不会动的。我刚刚被那小小子看了一眼,也没会动呢!”
  之前那个小丫头就瞪圆了眼睛,一叠声地扯着她问:“真的吗?是真的吗?”
  那小丫头不住地点头:“当然是真的啦!”
  舒家表姐却是道:“那应当是你被蛇吓住了吧,我也被蛇盯过,我怎么还能动?”说着又悄声同小姊妹们道:“我以前就觉得那人看人的模样就像我家之前养的大白鹅,被它看一眼,就好像被它啄了一口似的,皮肉都在痛。”
  就有小丫头不住地点头附和道:“我也觉得像鹅,我也怕鹅。”想了想又道:“蛇都怕鹅呢!我家里也养了只大白鹅,就是用来抓蛇的。”
  又一个小丫头咯咯笑道:“鹅有什么可怕的,我小辰光去我外祖家也有鹅要扑过来啄我呢,我就瞅准了鹅脖子一把薅住。它还敢拿翅膀扇我,我就薅住它的脖子往左拧往右拧的,以后再见了我,它就再不敢啄我了。”
  叽叽喳喳的,除了秦家姊妹几个,其余的小丫头们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辩了起来,倒真像多了一群大白鹅似的,也把之前受到的惊吓给撇下了。
  见她们越说越热闹,话题更是歪到天边去了,丁香不知怎的却是松了一口气,站了起来道:“咱们也出来了好一会儿了,前面怕是要摆席吃寿面了,咱们吃完面再出来逛吧!”
  一听要吃寿面了,小姊妹们俱是点头称好。
  一众人说说笑笑的去了祠堂,果然寿堂里已是拜过寿了,执客正在引领客人们入座吃面。
  莲溪的习俗,庆寿时必得午面晚酒,两顿宴席,是得热闹一整天的。
  而姚家为着今儿的庆宴也是着实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面条劲道浇头咸鲜,就连吃面的海碗都是清一色的绘着麻姑献寿纹样的。吃过寿面,花椒与香叶几个团在一处儿玩,却是不打算离开长辈们身边了。
  经了刚才一事儿,她总觉得心里不大安顿。那个据说翻过年就十一岁,却还没有丁香身量高的瘦瘦小小的小小子给她的感觉非常怪异。
  究竟怎么个怪异,她又说不上来,反正感觉并不好。
  可她今儿只是来拜寿的,下一回再来这礼诗圩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并不想多事儿。
  香叶只要有吃的就成了,茴香一直搂着花椒,就连丁香都不再说要出去玩儿的话儿了。
  姚氏抽空过来想问婆婆妯娌要不要回她娘家歇一歇,看见丁香乖巧的坐在那里,倒是松了一口气。
  这样坐了半日,秦老娘还确实有些累了,听了姚氏的话,颇为意动,一位披金戴银穿着大红缎子衣裳的妇人径直走了过来,笑着与她们打招呼:“这是我们大姑奶奶的婆家人吧!”
  姚氏听到声音转过身来,顿了顿才笑着向婆婆妯娌引荐这妇人:“是一个房头的七弟妹。”
  那七奶奶已笑着向秦老娘屈膝行礼,又和杜氏几人序了年纪,还未寒暄上两句话,已是左顾右盼地笑道:“怎么没见孩子们?我可常听我们家老太太夸您家的家教好,家里的孩子个个懂事知礼呢!”
  秦老娘就呵呵地笑:“这是老太太谬赞了!”说着又招手唤了留在身边的小丫头们过来见礼。
  丁香看着堂舅娘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们瞧,面上不由带出两分不解和谨慎来,牢牢牵着花椒和香叶。
  七奶奶看到秦家姊妹却是一副非常喜欢的模样,出手更是十分的大方,笑着把身上的首饰全都捋了下来赏人。
  秦老娘婆媳几个拦都拦不住,再推搡下去就难看了,况且已有旁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了,只得叫孩子们暂且收下,花椒和香叶两个最小的分了一对赤金绞丝的镯子。
  花椒只觉着那镯子烫手,可也只能乖乖行礼。
  谁知七奶奶已是笑着揽了她和香叶,不住地上下打量二人,审视的目光叫花椒暗自警醒。
  而七奶奶看着眼前的两个小丫头俱是红扑扑的面孔,乌溜溜的大眼睛,倒也有两分可人劲儿。就是皮子黑了些,一看就是庄户人家的孩子,颇有些失望。
  面上却强笑着朝秦老娘道:“这两个丫头可真是乖巧懂事儿,还粉雕玉琢的长得这样好,我爱的什么似的,亲家太太给我抱回家去养两天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九章 不解

  这话一出,丁香、茴香姊妹俩不知怎的齐齐心口一跳。
  丁香上前一步就想把花椒香叶两个抢回来,被茴香一把按住,朝她摇了摇头。丁香咬着下唇忍了下来,姊妹俩忙不迭地向长辈们使眼色。
  秦老娘没有多想,以为七奶奶不过寻常寒暄客套罢了,这也是常有的事儿,只是呵呵地笑。
  坐在一旁看见她过来都没有起身的小姚氏听到这话却是皱了皱眉,这样的玩笑她也常开,算不得什么。可从自家这个从来眼高于顶的堂弟妹嘴里说出来,却是怎么想怎么不对,再想想她之前的做派,更是怎么想怎么觉着浑似只黄鼠狼,不由盯紧了她瞧。
  而不待秦老娘说什么,姚氏已是半开玩笑半是真的道:“这两个小丫头可是我们家的心肝头,又自来是我这两个妯娌贴心贴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