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记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看怎么像个刚谈恋爱的小姑娘。
更何况还有舒秉庚,瞧他那副志得意满的模样,就知道新婚这几天必是过得美满的。
略略松了一口气,有个好的开头也算是幸福的一半儿了。
可到底还是想听莳萝亲口说上一句,才能暂且放下心来的。
谁知请假在家的小小子们也一个跟着一个的溜了进来,把宽敞的内室挤得水泄不通。见到莳萝的头一句话亦是姐夫待她好不好,甚至于没有一个字的改动。
一众女眷们俱是哭笑不得,小小子们却俱是一脸正色的看着莳萝。
好似只要莳萝吐出半个“不”字,他们就绝对会好好招呼舒秉庚一通的。
说起来莳萝并不是容易害羞的性子,面对的又都是她看着长大的弟弟妹妹们,至亲的骨肉。
可到底还是新嫁娘,正是脸皮子嫩羞赧忐忑的时候,这两天在舒家,人是见了不少,可还未说过一句囫囵话,听得丁香开口就是这样一句话,自是脸红的,只是小小声地道了个“好”。
只再等这串儿小小子一拥而上,你一句我一句的问着同样一句话,羞赧的莳萝很快羞恼了起来。
就像以前在家时一样,立了眉头就要呵斥。
哪知小小子们更像是驯熟了的猫儿狗儿似的,眉眼一动一看苗头不对,嘻嘻笑着转身就呼啦啦地一哄而散了。
反倒看得莳萝哭笑不得。
花椒姊妹几个,却是不知为何,松了一口气的。
杜氏就笑骂了一句:“一群皮猴狲,就知道捣乱。”
姚氏却是握着莳萝的手拍了又拍:“自家兄弟因着你是大姐才包容你,没人同你计较,对着小姑子小叔子,可不能这样行事。”
心里却是一酸,只因忽的发现不过两天光景,手里握着的原本肌理均匀柔嫩的双手都粗糙了些。
莳萝并没有察觉姚氏的异样,只是红了脸,忙应了一声是。
杜氏已是捧了攒盒过来了:“大嫂不必这样忧心,咱家莳萝甚样的孩子咱们自家还不知道么,再是错不了的。”说着话儿,已是把攒盒递到了莳萝面前:“这几天吃的可好?回来了,有什么想吃只管说。”
莳萝一见之下忙站了起来,伸手就去接杜氏手里的攒盒:“怎么好劳烦二婶的。”
杜氏手腕一转儿,已是把攒盒摆在了莳萝面前,同她笑道:“我没有你娘你三婶四婶的福气,逢年过节想要吃包,也就只能在侄女面前下功夫了。”
一句话说的大伙儿俱是哈哈大笑了起来,姚氏也略略开怀了起来。
待大伙儿笑过一轮,杜氏才又道:“皮猴狲们虽然捣乱,可那一句话却也问得不错,婆家待你怎么样?”
……
内室里,杜氏罗氏沈氏妯娌三个说不多时就去打点午席,秦老娘姚氏一人一边儿握着莳萝的手,一茶一饭都问得仔细。
问到告假在家的舒秉庚何时上工的时候,莳萝略一低头:“告了九天的假,说是后儿就要上工了。”
而外头堂屋里,此时舒秉庚也正在同秦老爹等人说着自己的差事。
“……之前说好了的,所以后儿上工,我就会跟着我爹出水收款了。”
秦老爹众人俱是暗自点头。
之前舒家姨丈已是向他们透露过了,舒秉庚成亲之后,舒父就会使力叫他从柜上出来,跟着收账。历练个三五年的,等到舒父干不动了,舒秉庚也就能接上手了。
正欲说什么,午席已得,大伙起身入座。
舒秉庚这个新女婿坐了上首,酒过三巡,一道清炒白芹,叫舒秉庚心中一跳。
钱德隆是从南货店起家的,经营南北杂货。
那会子的南货就仅仅是南边儿沿海的土产细果,像是荔枝、桂圆等物。所谓北货,则是北地的红枣、柿饼。至于糖、石碱、明矾则是杂货。
以零售为主、兼营批发,有了资本,就开了酱园,后又设了大糕坊。这些年来,早已是坐稳了莲溪行当里的头把交椅,所售卖的南北杂货也不仅仅是些个土产了。
旧年年前,铺子里就有人听说莲溪有数的几间宅门正时新一种茎叶俱是白色的芹菜,就叫个白芹。大掌柜打听了许久,却断在了方家身上。
还寻思着方家的几位老爷天南地北的做着官儿,不知又是打哪出的新鲜事物。
哪知年后没过几时,东家就听说京城中专做水中八仙生意的八仙居靠着一色秦白芹扬名整个京城。
听说了这桩事儿的绝不止钱德隆一家,据说上门打听的早已不知凡几。可除了知道是南边儿的冬令时蔬之外,半点音讯都未透出来。
铺子里的东家掌柜的前后一思量,恐怕这秦白芹还是从他们莲溪传至京城的。
可这样的事情,他一个小伙计,听过也就罢了,却是再不能知道更多了。
却没想到几天前在岳家的催妆宴上,他就见到了传说中的白色芹菜。(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行
舒秉庚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可到底忍住了,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没问。
只是多尝了两筷子白芹,才明白难怪能在京城莲溪俱是引起那样大的轰动了。
之后再看莳萝的那副嫁妆和压在箱底的沉甸甸的镜匣。
舒秉庚是个聪明人,否则舒父就是浑身本事儿,说到底也只是钱德隆底下的一个水客朝奉罢了。
钱德隆除了南货店,还设有酱园和大糕坊,除了总揽事务的大掌柜,还有三个二掌柜,批发朝奉、水客朝奉、货房朝奉更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人事繁复,哪能这样容易就为他谋个好前程的。
今儿再看回门宴上的这碗秦白芹,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却仍旧一句多话没有,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待天黑之前送走了舒秉庚和来时高高兴兴、离开时一步三回头的莳萝,女眷们又开始抹眼泪,秦老爹却是赞了一句:“这孩子,还算沉得住气。”
秦连豹也点头道:“钱德隆的人都说侄女婿办事仔细有章程,看来确实不错。”
秦老爹是什么人,甚至于别说秦老爹,秦家这除开秦连凤的四兄弟,就是吃过的咸盐都比舒秉庚多。
舒秉庚自觉自己不漏声色,可这世上的事儿,百密还有一疏呢,哪能半点不漏的。
更何况那天的喜宴过后,都有几个脑筋活泛的打听桌上的这碗白芹了。
舒秉庚还是在钱德隆当差的,听的见的都比旁人多,一句话都不提,就已是露了痕迹了。
可既是这孩子有意不提,大伙儿就更不会说破了,凭他们小两口自家处置既是。
秦老娘却有些担心因着这事儿叫两个孩子闹得不快,秦老爹不以为意:“你就是不相信孙女婿,也该相信我家莳萝才是。”
想到莳萝,秦老娘却又伤心了起来了。
归宁之后,她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长孙女,和他们家就只能按着亲戚走动了。
而秦老娘这厢伤心,那厢罗氏也打心里有些感伤。
她嫁过门的时候,莳萝还是个梳着丫角的小丫头,领着小叔弟弟偷偷跑到新房里来看她,还给她拿糕饼吃。
可一眨眼的工夫,当年的小丫头已为人妻,自家的两个小丫头也一天一天的长大了。
正回忆着三个孩子糯米团儿似的小辰光,忽的膝盖上一重,一低头就看到了一张圆团团的小脸,脸上已是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影儿来。
花椒趴在罗氏的膝盖上,仰着头朝她蜜蜜地笑:“娘,祖父要去大舅的田庄。”
一句话说完,就一脸讨好地眨巴着眼睛望着罗氏。
罗氏可是一手把花椒带到这样大的,哪里会不知道她摆出这幅样子来,必是有事儿相求的。
可这事儿,却不能答应她,便搂着她同她打岔:“是呀,祖父要去瞧瞧大舅田庄上的白芹呢!”
花椒不住地点头:“大舅的田庄上有长尾巴的鸡,有长绿毛的鸭子,田庄很大很大,还有湖呢……”
只是话未说完,眼见罗氏满脸笑意地望着自己,花椒的声音已是低了下去,小脑袋也一点一点的垂了下来。枕在罗氏的膝盖上,扒拉着罗氏裙子上绣着的缠枝花,小小声地道:“我能同祖父一起去吗?”
罗氏摩挲着花椒满头的细碎头发,自打黄阿婆离开后,不管怎么说,她同沈氏却是松了一口气的。
对于她们而言,门口的这一亩三分地就又安全了。
平日里,花椒香叶想要溪边摘两朵花儿看一回鱼,或是等下学的哥哥下工的父亲的,罗氏沈氏暗地里看了两回,眼见两个小丫头手拉着手,看鱼都离得溪边一尺远,也就放了胆了。
只去那么远的田庄上,罗氏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心的。
花椒的小脑袋就埋的更低了,小小声地叹了一口气,她就知道不行的。
可她在此之前,无意中曾听说方良的田庄上实行的是粮桑****的循环种养模式。
以粮养畜,以畜肥田、肥桑、肥鱼,以桑养畜、养鱼,以鱼肥田、肥桑。
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
虽然自家的种养基本上也是类似的生态结构,可比之方良成百上千亩的田庄却是小巫见大巫。
她想见识见识那样大的田庄,到底是怎样运作起来的。
一声小小的叹息声,却像叹在了罗氏的心尖上,想到小女儿一贯的乖巧懂事,罗氏心里又不忍了起来。
夜里同秦连豹说起这桩事儿,更是犹豫了起来:“公公和大哥肯定要忙白芹的事儿,哪有功夫看护她,况且又不能当天来回。”
秦连豹略一皱眉:“我之前告了那么多天的假,年前总是不好意思再歇下来了。”
说着又想起了茴香:“要不问问咱家茴香,看她愿不愿意带了妹妹跟着祖父去庄子上玩两天。”
罗氏就嗔了他一眼:“茴香倒是想呢,可她才多大,她自个儿去我都不放心呢,更别提带着椒椒了。”
秦连豹摸了摸鼻子,没有做声,可第二天秦老娘就问花椒:“椒椒要不要和祖父祖母去你大舅的田庄玩儿去?”
花椒瞪圆了眼睛看着秦老娘,罗氏想到昨儿夜里的事故,心里一松,笑了起来。
小女儿虽才四岁,可起居坐卧已是不需怎么费心了,关键就是她不放心把小女儿交给旁人,若是婆婆,现在却是能够放心的。
又见花椒眼巴巴地望着她,罗氏就弯腰拍了拍她的小脑袋,道:“可要听祖父祖母的话。”
这就算答应了。
花椒不住地点头,围着秦老娘罗氏团团地转。
罗氏又再三谢过秦老娘,丁香听说后,也嚷着要去。
姚氏头大的不得了:“怎么哪儿都有你。”又道:“妹妹还小呢,你都多大了,今儿的功课可做完了?”
丁香就嘟了嘴,去找秦老娘。
秦老娘只是呵呵地笑:“椒椒去是你三婶应了的,你娘不答应,祖母也没法子的。”
丁香没办法,只得去缠姚氏,最后皱着脸许诺给全家大小俱都做双袜子,姚氏才松口。
茴香、香叶也跃跃欲试,却是没费周折就让罗氏和沈氏答应了。
只是交代她们路上互相照应,不要让祖母操心。
四个小丫头不住地点头,当即就收拾起了行李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麦
花椒四姊妹一人挎了个小包袱跟着秦老爹秦老娘坐上了方良派来的马车,身边还跟着秦连凤。
香叶头先还念叨了两句要是大姐也在就好了,等到马车驶动,难得的出行让她只顾得上欢喜了,撩开车窗帘子不住地向外探望。
虽然外头的景致其实与家中所见并无二致,可移动的风景,还是叫她惊呼连连,看什么都稀奇。
丁香就更是如此了,明明坐在马车上,行动不得自由,却像出了笼的小鸟儿似的,欢欣雀跃。
茴香到底大一些,何况莳萝出门子了,姊妹中她年纪最长,时时都记着母亲伯娘婶娘们的嘱托,挨着秦老娘坐着,眼睛却盯牢了三个妹妹。
花椒团在秦老爹腿上,看了会外头的景致就掰着手指叽叽咕咕地告诉他:“大舅说哒,湖里面养鱼养菱角莲藕,湖边上栽桑树,田庄上所有的角落都能用上。而且桑树长得好,蚕宝宝就养得好,鱼也长得好……”
秦老爹侧着耳朵,听得非常认真。
老人家一贯都肯听人说话,年轻时都乐意听妻子的念叨,也会听儿子们的分辨。到了孙男娣女这里,更是所有的童言稚语,全盘接收。
尤其是这一年上,秦老爹越发察觉,到了他这个年纪,凡事都习惯个三思而后定,行事也早已自有主张,却难免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可孩子们却往往百无禁忌天马行空,想到一出就是一出,看起来荒诞无邪,却往往语出惊人发人深省。
这世上的人俱是各有所长的,就好比有人擅工有人擅农,有人喜文有人好武,秦老爹打小也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他不欲泯灭孩子们的天性,任凭他们想到了什么看似稀奇古怪的东西,都会鼓励他们着手去做去想。
这会子听到花椒这样说,更是不住地点头:“我们椒椒说的对。”
也不管花椒年纪尚小,是不是能听懂,能叫她有个大概的印象就成了,反正她还有的是时间慢慢长大,见识经事,就顺着花椒的话头告诉她:“粮桑****,都是往复循环的。就好比一户人家若有十亩地,就可以拿其中的三亩地来种桑,再拿三亩种上豆麦,再两亩种竹子,两亩种果树,低洼池塘可以用来养鱼,还可以养上几头羊。羊吃草,羊粑粑可以给桑树施肥,桑树底下还可以套种瓜菜。桑叶养大的蚕宝宝的粑粑可以用来喂鱼,鱼粑粑和池泥可以用来给竹子果树施肥,竹子果树顶多三五年就能出笋结果子……”
说到最后,眼见不但花椒瞪圆了眼睛看着自己,茴香秦连凤也看了过来,丁香香叶也顾不得外头的景致了,俱是听得全神贯注地,就拍着花椒的小手呵呵笑道:“这就叫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有所产。”
五人听着俱是不约而同地不住地点头,丁香更是跃跃欲试,拉着秦老爹的胳膊央求道:“祖父,我们回家也这样种地吧!”说着还道:“这样一来,咱们家的吃食就可以自给了呀!”
秦老爹听得丁香这样说,笑呵呵地应好。
秦连凤在心里琢磨着秦老爹的这一席话,又凑过来问秦老爹若是不种豆麦,种稻又该怎么处置。
结果花椒就听到了甚的稻鱼、稻鸭、稻蟹、稻鳖等等的混养模式,俱都让花椒几个跃跃欲试。
秦连凤却是摇了摇头:“咱们崇塘临水,鱼蟹鳖也不值钱呀,除非是海货,要是能种白芹就好了。”
一车子欢声笑语,秦老爹说了一肚子的农事民生,花椒几个也都听了个囫囵,还未尽兴,方家的田庄已是近在眼前了。
其实说起来方家的田庄距离崇塘也确实并不算远,往西也不过二十余里地,倒是离着香叶的外家分水镇并不大远了,亦是依山傍水。
正如方良所说,拐上临水的乡间小道,湖堤路旁俱是桑树,却是有大有小。
花椒知道这大半的桑苗必是今年开春后方补种的。
香叶却已是晃着花椒的小手告诉她:“那个就是桑树,椒椒喜欢吃的桑葚就是在这树上长出来的。”
丁香就点着她的脸颊轻轻刮了一下,笑道:“是椒椒喜欢吃,还是你喜欢吃?”
香叶不好意思地嘿嘿地笑,方良已是在庄子门口候着了。
车帘一掀,才知道不但秦老爹和秦连凤来了,秦老娘还带了四个活蹦乱跳的小丫头过来,忙上前抱了趴在车辕上的花椒,又让庄子里的仆妇帮忙收拾房子。
朝秦老娘道:“早知道姨娘过来,我就该让我娘也过来玩两天的。”又颠着花椒:“大舅这可多好玩的了,我们椒椒和姐姐们可得多玩两天。”
花椒不住地点头,又忍不住环顾四周。
到底是方家,百年望族,底蕴深厚,治下的田庄才能有如此气候。
崇塘乡间,花椒也算是来往过几处了,却从未见过如此广袤齐整的田地。
即便这会子地里的春花刚刚发芽,并没有看到麦浪稻浪翻腾的丰收场景,可阡陌纵横绿意点点、好似无边无际的田野,还是让她打心里的感到宁静悠远,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
方良抱着花椒引着秦老爹一行往他暂住的院子歇脚,吃过午饭,就急匆匆带着秦老爹秦连凤去了不远处他开辟出来壅制白芹的田地了。
秦老娘暂歇了片刻,也带着精力旺盛的花椒姊妹四个,溜溜达达的循着方向跟了上去。
方良在壅制白芹上是下了大工夫的。
田地的位置临水而隐秘,齐齐整整的四块大田,周遭也学着秦家的模样种上了薄荷万寿菊等等的花草。每一亩白芹都拨了专人照看,甚至于就在田边搭了泥巴茅棚,让人轮流守夜。
而工夫也确实没有白费,花椒蹲在地旁,看着白芹露在外头一茬齐的嫩绿顶梢,歪着头看了看沟里的水位,点了点头。又伸手够着摸了摸壅土,扎实湿润。
正要站起来,忽的听到远处传来一管沙哑急切的声音:“小心,别乱碰。”
花椒下意识地缩回手来,循声望去,就见一个七八岁上下的小小子正一径跑过来,黑的浑似个泥鳅,却穿着一身青衣,跑得近些才看得出眼睛虽不大,眼珠子倒是活泛的很,炯炯有神。
眼见花椒歪着头望着他,小小子脚步一顿,才两步走过来,小小声地哄着花椒:“这是白芹,可难种了,你别乱摸,好不好?”
花椒忙点了点头,正想同他说话,就听到方良扯着嗓子喊“小麦”。
花椒还未反应过来,面前的小小子已是答应着朝方良跑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 汇合
花椒看着那个小小子一径飞跑到方良和秦老爹面前,像模像样的给二人作揖,就转过头来,招呼身边的香叶继续溜达。
香叶之前看着那个小小子径直冲过来,还以为他要欺负花椒呢,小跑两步就站到了花椒身边,后来见他蹲了下来,说话也小小声的,并没有凶花椒,才拍着胸口长松了一口气。
又凑过来问花椒:“那个小弟弟是谁呀?”
花椒摇了摇头,可看他穿戴,心里也不是就没数儿的。估摸着要不就是田庄上世仆家的孩子,要不就是佃户家的孩子。
既是能碰白芹,家里长辈也当是方良的心腹的。
两个小东西叽叽咕咕地说着话,远远地看见丁香朝她们招手,二人点了点头,一路小跑到了丁香身边。
丁香就弯下腰来,指了指还在同秦老爹说话的那个叫小麦的小小子附耳道:“他很会抓田鸡呢!”
花椒眨了眨眼睛,又听着他们说话,才知道前阵子这白芹地里的蜗牛泛滥就是这个叫小麦的小小子头一个发现的,也是他头一个捉了田鸡蟾蜍回来灭蜗牛的。
花椒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而秦老爹看着小麦行止有度,说起话来亦是有礼有节,也不问他的身世叫他伤心,只是弯下腰来温声问道:“可曾读过书?”
“略识之无而已,并不敢说读过书。”小麦垂首答道。
可别说秦老爹了,就连花椒都知道这小小子既会用“略识之无”,读过的书就必然不算少了,不过是存心谦虚罢了。
可看他的年纪,不过七八岁大小,倒又诧异了起来,花椒张了张嘴,秦老爹已是在问他年岁几何了。
花椒瞪大了眼睛看着他,再没想到他可不是香叶嘴里的弟弟,人家已经十岁了。
而方良见秦老爹已无话要问了,就朝小麦点了点头:“你干活去吧!”
小麦应了一声告退离开,方良就与秦老爹边走边说道:“原本既是救回来了,想着不断他一碗饭也算是积阴功了,反正我这田庄上多一个少一个的也不碍。没想到倒是个机灵的,又读过书能写字,我就想带在身边调教调教,往后还可以给我家庆儿搭把手。”
秦老爹牵着花椒香叶慢慢走,听了方良的话就点头道:“是个机灵孩子。”又问着他:“可知道是哪里人?家里是干什么的?”
方良一点头:“捞回来躺了两天就能说话了,说是隔壁新安府的,老家决堤,村里遭了灾,他也跟娘老子失散了,倒是捡了个木盆活了一命,也不知道兜兜转转地在水上漂了多少天,反正被我们救上来的时候,就只剩了半条命了。”
秦老爹听着就叹了一声,侧着耳朵听了个仔细的香叶懵懵懂懂的,花椒已是明白过来,原来那个小麦既不是这里田庄上世仆的孩子,也不是佃户家的孩子,竟是方良去年发大水时捡来的。
是个孤儿。
花椒忍不住回头看去,就见不知什么时候丁香已是窜到了小麦的身边,正在跟他说着什么。
却不知道丁香是来找小麦比赛捉田鸡的。
之前看着小麦离开,她趁人不备也跟了上去,悄声叫住了小麦:“诶,听说你一个夜里就捉了一麻袋的田鸡?”
小麦抬头看了她一眼,就应了一声是。
丁香却摇了摇头:“我却不信。”说着不待人说话已是道:“你敢不敢同我比试一回?看看谁抓的田鸡多。”
小麦又看了丁香一眼,虽没有直言拒绝,却是道:“田鸡就要冬蜇了,现在已是少见了。”
丁香一摆手:“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