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记事-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了秦连彪的小厮把他背回车上。
又是热水又是热茶的倒也不慢待,只是等到秦连彪酒醒,还琢磨着找方良谈桩买卖的时候,已是日头偏西,新娘子的花轿都已是发轿走到横溪岕了。
当然,这已是后话了。
而话说这头,这边厢方良忙出忙进地安顿好了秦连彪,又回到酒桌上,酒过三巡,一道素炒白芹上了桌。
旁的桌上蹄髈扣肉早已吃的满嘴流油,一壁大赞酒席丰盛一壁吃饭舔碗,对这素菜要么不以为意,要么光了盘子都未多想,可方良这一桌上的俱都是知道底里的,俱是眼睛一亮。
却是知道这一席猪八碗虽然价值不菲,在乡间喜宴中已是算得上顶尖儿的了,可若细论,比起蹄髈扣肉,这道素炒白芹才是真正的硬菜。
一斤五花肉才多少铜子,可这白芹光是大宗往外出货可就得二百钱,还是毛菜的价。
这样说起来,秦家这次的婚宴可真是大手笔,光是这两天待客宴加上喜宴上的这碗白芹,就已是价值不菲了。
你推我让了一番,年纪最长的方良下了筷,只刚要大赞,看着其余几人俱是赞不绝口,方良嚼着嘴里的那点子白芹渣子,却是一皱眉头。
不过很快隐下情绪,又捏着酒盅逗起酒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催轿
而外头的热也好闹也罢,花椒却是再没有心思理会这许多的。
之前一一拜见众家长辈,花椒脑袋都转晕了,眼看着就要开席了,花椒小姊妹同忙着招待堂客的罗氏招呼了一声,就又溜回了莳萝屋里。
莳萝这个新娘子得控饭,从昨儿开始就不敢喝水,今儿更是连鸡蛋栗子都不敢吃了,就怕晚上坐帐难堪。
花椒几个却是被鞭炮声震得俱都没了胃口,就团在莳萝身边,同她说话。
还是罗氏端了一海碗热腾腾油汪汪甜滋滋的八宝饭过来,给几个小的垫了肚子。
花椒几个俱是挖了两勺就再吃不下去了,就是香叶也只吃了两口饭,又要挖了红枣栗子喂莳萝。
莳萝却不敢吃,只好哄着香叶。
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昨儿夜里受了惊吓,或是实在臊得不能自已的缘故,花椒觉得今儿的莳萝再是没了前两天的镇定了,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两分慌张和失措。
可再是心慌,前头的喜宴刚刚散席不多久,团在屋里的花椒几个都未觉察到时间的流逝,还未听到爆竹声呢,大堂哥打头的那一长串儿小小子已是飞跑回来报信了,竟比秦家的执客腿脚还快。
一时间,本就人声鼎沸的前院更是闹了起来,刚刚吃饱喝足还在议论着席面丰盛的宾客们都挤出了院门,甚至还有的更已跑去了村口,翘首企盼着迎亲队伍的到来。
随着迎亲礼炮声响起,礼乐班子响起了紧三慢四的锣鼓点子,舒家迎娶的仪仗出现在了溪埂上。
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开道大锣、文武执事,前后两班吹鼓手都穿着新号衣戴着荷叶帽,最为显眼的还是新娘子乘坐的花轿。
上半晌还跑出跑进高兴的不得了的红枣姊妹几个自打秦连彪到场后就缩在了后头,再不肯多走一步路了,倒是村里的几个小丫头来来去去的给花椒姊妹几个报信。
一会儿说花轿进门了,一会儿说姐夫在吃下马酒了,又一脸艳羡地道:“那大红花轿可真好看!”
舒家表姐就扬着下巴得意地笑:“那是当然了,我堂哥可是租的头轿,是新做的轿围子,昨儿亮轿时现开的虎眼,自然好看啦!”
花椒这才知道,就同关注婚车一样,这会子的人也关注花轿。
毕竟女人一辈子只有初嫁这么一遭才能坐花轿,寡妇再嫁只能坐彩轿,所以花轿的新旧话题就成了亲友之间常常议论的话题了。
可定做轿围子通常花费不菲,工料钱虽和喜铺分摊,可用过之后这顶花椒就归喜铺所有了,这样的排场,可不是一般人家所能办到的。
几个小丫头一听这话,眨了眨眼睛,又跑了出去。
眨眼的工夫,这句话就被传了出去,自然引来了议论声纷纷。
丁香却是瞪了下巴朝天的舒家表姐一眼,老大的不高兴。
花轿再好看,可一想到是来接走自家大姐的,也就没什么好看的了。
舒家表姐却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瞪大了眼睛看着丁香。正要问个明白,外头又响起了爆竹声。
原来发轿的吉时虽然定在了申正,可素来男方催轿,女方畏门。
虽然时辰尚早,舒家的礼乐班子已是炮响锣鸣,粗细乐齐奏,开始催轿了。
震耳欲聋的鞭炮喜乐不断催轿,眼看着发轿吉时临近,一二生肖相冲的亲朋乡邻已是回避,花椒几个泪眼婆娑地看着莳萝戴上冠子,辞了灶,又拜别父母家人,被这半年来窜的比莳萝还高了一个头的大堂哥背上花轿。
阖家女眷都落下了泪来,杜氏罗氏一壁抹泪,一壁扶着秦老娘和姚氏低声劝慰。
花椒小姊妹几个手牵着手,一路跟着迎亲的队伍,直到看着他们出了村子,才停住脚步。
香叶已是哭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了,无声抽噎着的茴香赶忙掏了帕子给她抹眼泪擦脸,就怕她脸上被风吹出萝卜丝来,又去看花椒。
香叶乖乖地仰着头,嘴里还要念叨:“大姐什么时候回来?”
上头三个年纪略长的堂哥都跟着送亲去了,四堂哥几个小的把花轿送到了村口,看着他们远去才回转过来。
听到香叶的问话,四堂哥眨了眨通红的眼睛:“后天,后天就会回来了。”
香叶这回却是学乖了,又眨着眼睛问道:“那回来了还走吗?”
四堂哥看着六哥,不知道该怎么说。
“哎!”五堂哥看着就长叹了一口气,背着手踱着步子走到香叶身边,告诉她:“当然是要走的,大姐得跟大姐夫一道过日子呢!往后就只能像娘一样,逢年过节才能回趟娘家了。”
又看了眼茴香丁香和花椒,道:“不单是大姐,你和二姐三姐还有椒椒,等你们以后长到大姐这样大的时候,也都要离开家去嫁人呢!还有我们兄弟七个,等长到大姐夫这样大的时候,也要讨娘子呢!不过我们不用离家,就像现在一样住着就行了。”
说着不知怎的又想到了送亲去了的秦连凤:“咱家小叔已经可以讨娘子了,就是不知道他会讨个什么样的,给我们生几个弟弟妹妹。”
茴香今年已是十一岁了,搁这也是半大的小姑娘了,听到嫁人这样的话,自是有些羞怯的,只管背对着五堂哥给妹妹们擦脸。
丁香虽然同五堂哥一样,完全没有害羞的心思,却还是老大不高兴地瞪了五堂哥一眼。
花椒听着这一席话却是哭笑不得,可到底,眼泪已是止住了。
香叶在这之前也是吃过喜酒的,只是那时候年纪太小,只关心酒席好不好吃、新娘子好不好看,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多。
这会子听得五堂哥的这一车话,有些明白又不大明白,就瘪着嘴问了句“为什么?”
五堂哥方才卖弄了一番正得意,可真个追究起来,哪里知道为什么的,反正大家都是这样的。
还是六哥想了半晌,告诉香叶:“祖母说的,男婚女嫁,人伦之始,这是常道。”
这话香叶就更听不懂了,但有一句话她是知道的,既是祖母说的,那就肯定是对的。
乖巧地点了点头,倒是不再追问下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 谢忱
小兄弟姊妹几个各怀心思,溜溜达达的说着话儿往家走。
偶尔回头张望,早已不见了迎亲队伍的踪影,就连礼乐班子的锣鼓声都再听不到了。
心里头自是空落落的。
只没走回去多远,迎面就遇到了吃完喜酒各自返家的亲朋们。
忙站成一溜儿,大声问好。
少不得又是一番地逗弄,告别亲友,一路走走停停的回到家,秦老爹秦老娘领着秦连虎姚氏正在院门口送客,秦连豹和罗氏杜氏正在院里待客。
一院子的亲朋故旧,吃过喜宴,待新娘子发了轿,自是陆陆续续就要告辞了。
只天色已晚,有些路途遥远的已不便赶回去了,好比方良一家,还有沈家人亦是需得住上一夜明儿再归家的。
所以今儿除了中午的喜宴之外,夜里原本除了一席谢忱宴外,就还预备着一席待客宴的。
待客宴是为着招待亲朋的,谢忱宴则是专门用于谢过各位尽心帮忙的执事的。
吃过谢忱宴,敬过酒道过谢散过封红喜糖,一连帮了两天忙的执事们也就可以散去了,而这场婚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只是人数同中午的喜宴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不过五六桌席面罢了。
秦老爹看着就同老舅公商量着,都是至亲乡邻,也就别分彼此,索性一道摆了就是。
老舅公应了一声,自去操持。
眼看着宾客们陆陆续续离开了,座无虚席的前院总算空了下来,早就候在一旁的喜铺里的伙计们忙道着“劳驾”、“借过”过来拆喜棚。
十月里,正是婚嫁多的时候,这边厢拆下的喜棚,转头就得去别人家再搭上了。
特地留下来给秦家帮忙的乡邻们和执事们也赶紧过来归置桌椅板凳,带上喜糖包把商借来的桌椅一车一车的送还各家。
后院厨棚里,所有商借的锅碗瓢盆也已是洗刷干净沥水擦干了,几个帮厨也正在按着碗碟上头的标记分别归置,也好装上喜糖赶紧给各家送还回去。
有借有还,这些可都是第一要紧的事儿。
而旁边还有两个帮厨正在整理喜宴上撤下来的剩菜。
其实这年头乡间摆宴,剩菜几近于无。别说男人家的桌面上了,就是坐满了妇孺的桌面上亦是吃的干干净净的。
不过秦家这场宴席,算是秉承了庄户人家一贯的厚道客气。什么都是往多了置办,酒菜尤其如是。
并不似有些人家都是扣肉八片肉圆八个,还要在碗底垫上一圈儿萝卜豆腐的。
秦家这次喜宴的几个硬菜更是拿海碗装盛的,几碗菜就占了一张桌面,虽也有被姻亲故旧用油纸打包带走的,可到了散席时还是零零散散地剩了些菜来。
这样的剩菜搁在乡间,通常都是留在谢忱宴的时候一锅炖了吃个汇菜。
只是虽说这时节剩菜都还放得住,可秦家这些天来的待客宴上但凡有剩菜,都是留给执事们自个儿打包的。
况且夜里又是待客宴和谢忱宴一道办的,就更不能两样对待了,索性也让大伙儿自个儿分了拿回家去。
老舅公走了一圈处处交代妥了,又看了会喜铺的伙计拆喜棚,叫他们仔细着银杏树,才拉着秦连豹去算账。
走了精神再支持不住的香叶被茴香带回自家睡觉去了,丁香正在整理卧房,整个人恹恹的,花椒看了一圈就退了出来,就见小小子们同方庆几个又在大闹天宫了。
在家里绕来绕去的,秦老爹和秦连虎正在前院归置,罗氏杜氏正在忙着打点夜里的宴席,秦连豹算盘拨的噼啪响,花椒看了一眼就出来了。
闲庭信步,走着走着就去了东头园子,看到大门紧锁才反应过来。这些天因着家里人来人往的,这扇门已是被锁起来了。
又拐了个弯儿去了后头菜园子,却见方良正蹲在试验田旁,一动不动地打量着她地里的白芹。
花椒这才反应过来,怪道之前在家里院里逛了几圈都未见过他呢!
她还想秦连彪都走了,不会还躲着呢吧!
却是没想到竟又上这儿来了。
花椒晃晃悠悠地走了过去。
说起来,这会子试验田的二茬白芹的种芹,还是方良给她拿来的。
之前因着花椒预估有误,根本就没想到利用种芹排种白芹,对于种芹的需求量竟如此之大。
不过一分半多地的试验田,竟然就用光了她和姐姐们积积攒攒的百余斤种芹。
头茬倒是囫囵种下了,可二茬势必就顾不上了。
而秦老爹也同花椒一样,同样预估不足。
其实早在之前阖家还琢磨着既然自家培育种芹,那索性多种一些,到时候优中选优,实际上家里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哪里知道等花椒的秋提前白芹一排种,算下来一亩地竟要五六百斤的种芹。而家里当初拢共也就培育了七八亩地的种芹,如此一来或许也就勉强能够园子里三茬白芹的排种了。
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可以匀给花椒了。
正巧方良过来学习白芹的培土技术,听说到满口应承,回去后果然就给花椒送了一车来。
开春后方良一口气育了五亩种芹,后来看着种芹长得实在好,听着秦老爹的话,虽然摘除了种芹上带有伸长节间的幼芽,却舍不得丢弃,又将这些幼芽随手栽种在了田庄的边边角角或是桑树底下。
原来不过抱着能活救活,活不了拉倒的心思。
哪里知道这芹菜不愧是“贱东西”,不用费心照管,也长得很好。
这么一来,方良倒又舍不得不管它们了,索性舍了肥料下去,让人顺带照管。
谁知道不过无心插柳,这会子却是派上了大用场了,就连方良都指着这些个种芹的。
而花椒这里收到种芹,头茬的秋提前白芹起收了一半后,当即就和小姐姐们又施足底肥,排种下了七八塬种芹,这会子早已发棵了。
走到方良身边,花椒循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有些纳闷,也蹲了下来,问着他:“大舅,你在看什么?”
竟是一脸肃然的模样,难不成是壅制白芹又出问题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 问题
虽说自家自是罢了,老舅公、沈家壅制白芹都很顺利,可是否会出现一些未知状况,却是就连花椒都说不好的。
就像之前方良庄上不知怎得蜗牛泛滥,专门吸食芹菜芽汁。虽然当时就捉了田鸡蟾蜍和鸭子过来吃蜗牛,可还是把方良急得够呛,特地连夜跑了一回,找上了秦老爹。
何况花椒知道方良虽说管着田庄,可也是从来只管收租子就是了,算盘珠子拨的挺溜,在此之前却是从未摸过锄头的。
跟着秦老爹学习壅制白芹的时候,半天工夫手心里就满是血泡。
若是真的出了什么状况,虽然田庄上自有老堂匠主持大局,可壅制白芹又不比旁的,若是只管按着过往种地的经验来,再加上方良这个半懂不通的,那就更不好说了。
只是或是太过专注的缘故,花椒这样走过来方良都未觉察,听得花椒发问,全神贯注的方良自是唬了心口一跳的。
也吓得花椒赶忙给他拍着胸口:“不怕不怕了,大舅不怕!”
方良哭笑不得,定下心神,抬手摸了摸花椒的脑袋瓜,笑了起来:“大舅不怕,椒椒也不怕。”又牵着她靠着自己站了,给她捋了捋被风吹乱了的刘海,才问她:“椒椒怎么过来了,姐姐呢?”
花椒就道:“姐姐在看着四姐睡觉。”又指了指那头地里已经发棵的种芹告诉方良:“我来看看它们,大舅呢?”
方良也告诉花椒,道:“大舅也是过来瞧瞧它们长得好不好的。”
说着话儿的工夫目光又放在了白芹上,竟是不自觉的一皱眉头。
花椒看了看方良,又看了看面前这些日子因着摆宴吃得仅剩了一塬不到的秋提前白芹,忽的恍然大悟。
就靠着方良的身子立了起来,指了那白芹告诉方良:“大舅,白芹有渣渣。”
方良一听这话惊诧地转过头来望着花椒:“椒椒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吃出来的啦!
花椒哭笑不得,却也慢慢正色了起来。
花椒起初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这茬秋提前白芹的品相相当不错,况且种植周期较常规白芹略短一些,人工成本自然就能有所降低。
可因着一点特殊情况,却叫花椒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里留着摆宴而未及时起收的白芹品质竟在迅速下降。
原本想着不过推迟十余天的光景陆续起收罢了,品质上或许会出现变化,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却万万没有料到问题竟会如此严重。
催妆那天摆宴,清炒白芹一上桌,大伙儿还没甚反应,花椒却是一口就尝出问题了。
白芹的外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口感已经明显不复前些天的脆嫩了。
虽然还未嚼出渣子来,可吃在嘴里已经滞口。在花椒看来,这品质已经达不到秦白芹的标准了。
从酒席上下来,顾不得擦脸,花椒就直奔试验田。
去年一冬壅制的白芹都是及时起收的,花椒自然没有机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对着地里的白芹看来看去,又思来想去的,索性央了小小子帮她起收了一行白芹。
保留根须清洗干净,略略择去枯叶之后,分作两把。又问罗氏要来一块粗布,打湿拧干后将其中的一把白芹紧紧包裹,同另一把不再做任何处理的白芹一道放在家中阴暗通风的角落里保存。
用湿毛巾包裹保存是花椒所知道的比较好的保存白芹的方法,当然这会子没有毛巾,花椒也就只能用粗布代替了。
不过现在想来,倒与八仙居保存时令鲜蔬的方式大同小异,同样的原理。
至于进行这组对照实验的原因,花椒只是想试验一下,既然白芹会因为延迟起收而导致品质下降,那么离土后通过不同的保存方式,对于品质的影响到底多大。
却没想到直到现在为止,也已经三天过去了,未做过处理的白芹只在嫩叶上略略出现了丁点褐变的情况,而那把用湿粗布包裹的白芹,在外观上还没有出现丝毫的变化。
花椒略略放下心来。
这会子看着方良一脸诧异的表情,就指着面前的白芹告诉他:“它们长大了太老了,就有渣渣了。”
方良看着花椒,花椒就朝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祖父说哒!”
秦老爹确实是这样说的。
花椒一口就尝出了问题了,秦老爹众人陆陆续续地也察觉出了不对劲。
秦老爹就觉得或许还是因为天气暖和的缘故,既然白芹长得快,自然老的也快的。
花椒一思忖,或许还真是这个缘故。
既然生长周期短,生长发育自然迅速。
只是这样一来,明年家里如果准备壅制秋提前白芹的话,那就不能再死搬硬套现在的种收时间规律了,而是应该根据气候变化来及时调整起收期,虽不宜早却是更不宜迟的。
而方良听了这话,却是一拍脑门,又讪讪然地摸了两把,没想到自己担心了半下午,却因着莳萝大喜日子的缘故,只得暂且憋在心里的事情原来仅是这么一回子事儿。
哈哈一笑,抱着花椒就去了前院。
夜里吃过谢忱宴,方良找了个机会把这事儿告诉秦老爹。
秦老爹点了点头:“到底还是经验不够的缘故。”又告诉他:“不光是椒椒她们壅制的那茬秋提前白芹,咱们壅制的头茬白芹的起收期是在大雪到冬至之间,天气如何不好预料,可何时起收却是得跟着天时来的。”说着又问他:“天气凉了,你那的蜗牛没再出来了吧!”
方良听着不住地点头,又央着秦老爹:“秦叔,等忙过了这茬,您可得过来给我掌掌眼才行。”
秦老爹笑着应了:“行啊,等我家莳萝和姑爷回了门,我就抽空去瞧瞧。”
等到翌日一大早,送走了方良一家和沈家人,家里的零碎事务一点一点的料理清楚,秦连豹保管了数天之久的两本账簿也结算清楚交到了秦老娘手里。
阖家俱是松了一口气,又等着盼着莳萝三朝归宁。
三天的光景却是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盼回了莳萝,顾不得叙话,莳萝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却是来自弟弟妹妹们的叫她啼笑皆非的一句话:“大姐,姐夫待你好不好?”(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归宁
三朝归宁。
回门这天,日头还未出来,大堂哥这个新舅爷已是接了舒秉庚与莳萝回门认亲了。
舒秉庚带着八色大礼,金猪坛酒、茶食细果、甘蔗活鸡、猪肚猪肉,神清气爽红光满面,一进门就给秦老爹秦老娘磕头行礼。
姚氏再持重,可到底是发嫁女儿。
自打花轿出了门,就跟剜了她的心肝似的。可回头还要笑着送客,听人说着“养女千日,终有一嫁”的话,眼泪只能往肚子里咽,连夜里发梦都记挂着莳萝。
这会子一见着回门礼,长吁了一口气,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落了一半了。
团团认过亲给过见面礼,舒秉庚留在堂屋与长辈叙话,莳萝则被秦老娘领进了内室说体己话,一家子的女眷都跟了进去。
结果刚刚进门还未坐定,跟在后头的丁香已是脚尖一旋,挤到了莳萝身边,迫不及待地拉着莳萝的手问姐夫待她好不好。
姚氏哭笑不得:“这是问的什么话!”
再一看,香叶已是扯了莳萝的衣袖依偎着莳萝站了,花椒茴香也是围了过来,眼巴巴地望着她。
倒是红了眼圈儿了。
花椒虽是过来人,一眼就能看出莳萝眼角的羞怯眉梢的欢喜,更别提眼睛里还闪着光,就跟一汪水似的波光粼粼。
怎么看怎么像个刚谈恋爱的小姑娘。
更何况还有舒秉庚,瞧他那副志得意满的模样,就知道新婚这几天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