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记事-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没想到……
  秦连豹看着面前的荷叶包,只一打眼,他已是看出这两个荷叶包与花椒当时裹的式样几乎一模一样。用的也是似乎风干过的荷叶和干枯的芦叶,只是没有花椒裹得四四方方那样规整光洁罢了。
  又轻嗅了两记,秦连豹眉头一挑,看向花椒:“是山芋干?”
  “嗯!”花椒重重地点头。
  四下看了看,就去拖凳子。
  秦连豹却已是意识到她目的,就一手搂着荷叶包,一手抱起她,把她放在了八仙桌前的凳子上。
  花椒扑通跪了下来,就去拆秦连豹放下的荷叶包。
  那包稍大的,荷叶的清香虽还很明显,却还是能够透过荷叶香嗅到一丝淡淡的香味,却是秦家人非常熟悉的味道,从茴香到花椒,再到秦连豹,俱是一闻就知道了。
  正是山芋干的味道。
  打开一看,满满一大包灰白色带着白霜的山芋干。
  花椒鼻子微酸,又去拆那包稍小一些的。
  这包花椒也曾嗅过,只饶是她这样好的鼻子,也只能闻出淡淡的清甜味儿。
  这会子打开之后才知道竟是一包干果。
  花椒粗粗一看,只辨认出杏干、桃干,还有枣干……
  只余下的,花椒眼前有些模糊,已经看不下去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来往

    花椒低着头,任由大颗大颗的眼泪滴落在桌上。
  心里酸酸的、涩涩的、暖暖的。
  可更多的,却是羞愧。
  半年前随手促成的丁点微不足道的善意,私心里到底为了什么,现在想来,就连花椒自己都有些恍惚了。
  或是为着叫自己心安……或是心存念想,要是自己有一天也陷入困境,也能有人施以援手……或是希望随手而为的丁点善意,能积少成多,即便福虽未至,但祸能远走……或许三者都有……
  可叫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丁点不值一提,还掺杂了人世间诸多利益权衡的善意,却在半年之后,为她带来了最为纯粹的回响!
  花椒不想哭的,可眼泪却已自有主张的往外涌,止也止不住。
  一旁的秦连豹看着桌上的吃食,尤其是那两张用来包裹吃食的明显风干过的荷叶,心里头亦是颇为感慨的。
  也不知道这家人家,为着回礼,究竟做了多少的准备,又历经了多久的等待……
  可到底对花椒的伤心更为不解。
  眼见眨眼的工夫,桌面上已经湿漉漉地一片,心痛的不得了,忙上前一步把花椒抱在怀里。
  一壁抽了她别在衣襟上的帕子给她擦眼泪,一壁哄着她:“我们椒椒这是怎么了?告诉爹爹,我们为什么这样伤心?”还道:“我们椒椒遇到了知恩图报的好人,应该高兴才是呀,怎么反倒哭起来呢?”
  正好罗氏解着围裙从上房过来看花椒,手里叠着围裙,一脚迈进堂屋,就见秦连豹抱着眼泪?

  ☆、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情

    人情世故,从来有来有往。
  这才是人情。
  所以昨儿夜里经过一番商议之后,秦老爹索性把去莲花荡回礼的事体,交给了也算间接同那户人家打过交道的秦连豹。
  秦连豹自然没有不应的。
  只不过除了自己前往以外,他原先是只打算把扒拉着他说甚的都不肯放的花椒一道带上的。
  倒是没想到家里的这串儿小小子还则罢了,虽然对那家人很有好感,也很感兴趣,可到底还得上学,哪怕有这个心,也实在是没那个胆旷课逃学的。
  只是私底下商量着等到过年解馆放假的时候,再做打算。
  可别说丁香香叶了,小丫头里头,就连茴香都心心念念着,想去莲花荡畔看一看的。
  昨儿自山脚下的桃树上解下那户人家回送的荷叶包,知道这里头装着的是山芋干之后,茴香虽然十分诧异,也有一肚子的问题要问。可到底年纪摆在这里,思量的自然有限。
  还是回家之后,听到长辈们的一番赞叹怜惜后,她倒是忽的理解了这两天正学着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了。
  正如秦老娘所说的那样,人穷志不穷。
  人虽穷,能守住自身不占便宜,这就是教养。至于人情练达礼尚往来,这就更是为人处世的修养了。
  茴香不禁肃然起敬,心生敬佩。
  一通哀求,再有丁香和香叶一边一个拉着秦连豹的衣袖,秦连豹哪里还能说个“不”字,索性就把她们姊妹一道打包带上了。
  小姊妹四个挤挤挨挨地坐在了装满回礼的马车上,还在叽叽咕咕地猜测着那户人家的来历。
  丁香觉得那户人家肯定是读书人家,人从书里乖,不读书,哪能知道那么多的人情世故。
  至于反面例子,她自个儿心里知道就成了,就不说出来挨罚了。
  可茴香却觉得这世上懂人情世故的,不一定是读书人。读了书的人,也不一定就都懂人情世故。
  毕竟读书人往往只懂得书中的“事理”,却不懂人间世故的“世理”。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争论不休,花椒和香叶在一旁支着耳朵听。
  秦连豹赶着马车一路行来,听着车里几个小丫头叽叽喳喳地争论着,脸上的笑容就未散去过。
  只是思来想去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暂不冒昧登门打扰。
  毕竟小丫头们知道的人情世理虽然有限,可他却是知道棚民从来不是普通民户的。
  流民逃户,脱离了乡规民约宗族礼法的管束,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呼朋引类日积日多,安分守己耕作度日的驯良者固有十之七八,可逃凶逸盗**赌斗狠之徒,亦十有二三。
  这些亡命之徒别说相聚为盗、劫掠民财了,甚至于蚁附蜂屯、揭竿而起造成民变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的。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就是这个道理了。
  就因为棚民往往良莠莫辨的缘故,再加上家务恒产的棚民为着讨生活,就得开垦山林伐木架棚,再艺麻种箐、造纸制菇、析薪烧炭,种种行为,不是本心,但也确实破坏了山中的林木水土和风水,自然会引起当地民户的不满,甚至于发生矛盾纠纷。
  时而久之,百姓、宗族、官府自然不会欢迎流民棚民在家门口聚居。若是发现棚民的踪迹,必然会上报官府,进行驱赶,把棚民驱逐出境。
  名义上是将其发还原籍纳粮当差,可实际上不过以邻为壑,将他们赶到别的地方谋生罢了。至于被驱赶的棚民又该如何生存,这就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了……
  虽然在秦连豹,还有秦家阖家看来,莲花荡畔的这户人家虽是棚户,却也是家风清正的好人家。
  这样的人家,即便是棚民,可既然有缘相识,还有这样一番因缘际会,自是愿意结交的。
  可人家愿不愿意与他们家这样通常来说处于对立甚至相互抵触的普通民户来往,通过这两次的避而不见,却是不大好说的。
  与其贸贸然地登门给人家带来困扰,还不如循序渐进,慢慢结交。
  在莲花荡旁停下马车,与小丫头们简单说明道理。
  大概明白这其中瓜葛的茴香和根本没听明白的香叶虽然都有些失望,可还是一点头,应了下来。
  秦连豹又去看丁香,丁香就垂着脑袋应了一声:“那好吧,我们下回再来。”
  秦连豹就笑了起来,又去看花椒。
  丁香也在偷瞄花椒,昨儿哭的太狠结果一夜过来就长了两条“卧蚕”的花椒却重重地点了点头:“好!”
  说着就去看那株桃树。
  心里盘算着,也不知道要有大多的动静,才能叫山腰上也能瞧见的……
  丁香看着眼珠子滴溜滴溜转个不住的花椒,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
  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心情,这次不行,还有下回不是。
  跳下马车,又帮着秦连豹把车上的物什连抱带背的运到了山脚下的那棵桃树旁。
  御寒的冬衣被褥、果腹的米面细粮,还有油盐酱醋糖这样的佐料,和豉鲞酱齑这样秦老娘姚氏婆媳亲手做的小菜。
  东西虽不很多,却也基本能够满足一家三四口这一冬的用度了。
  而为着这些个回礼,秦家阖家也是忙活了一整夜的。
  关键是思量着这家或许难有碓磨这样加工粮食的器具,若是稻谷小麦全靠两只手来搓,这也未免太作孽了。
  秦连虎兄弟几个就连夜将稻壳脱壳,又将小麦磨成面粉。
  而御寒的冬衣被褥,除了两条棉被是姚氏和罗氏各自拿出来的簇新的棉胎和被面儿,当即订起来的。冬衣虽然大多都是穿用过的,不过也有六七成新,用的也是上好的棉絮,保暖自是不成问题的。
  只不过都是大人的棉袄棉裤,虽然男女都有,还特地检查了好多遍,没有破洞和虫蛀。
  可花椒却想到了那串儿小脚印,略一思量,就蹬蹬蹬的跑到了正在订棉被的罗氏身边,同她道:“娘,我六哥有穿不下的棉袄吗?”
  罗氏有些诧异,他们不是没想过那家或许是有小孩儿的。
  秦老娘为此还特地装了一匣子糖饼。
  可她们也思量过了,大袄改一改或许还能凑出两件小袄来,若想把小衣裳改大,这可就难了,所以才都拿了大袄出来。
  而且她还预备再打点些尺头针线出来,想来能把山芋干收拾的那样齐整干净,那户人家必是有能干的妇道人家在的,针线自是必不可少的。
  况且这样一来,衣裳若是不合身,大小也就能自己改动了。
  花椒就把她曾经见过的那串儿小脚印告诉罗氏知道:“半年前的时候,那脚印和七哥的脚差不多大小,只是不知道是小丫头还是小小子。”
  听说那家里还有不过六七岁的小孩儿,别说罗氏了,就连杜氏都不禁双手合十念了声佛。
  花椒却是明白她们心里所想的,实在是这世道不管大人小孩,成活率实在太低了,等闲的伤风感冒,就能要了人的命。
  就好比她自己,不就是家里人生生从奈何桥上拉回来的么!
  秦老娘就盘算着,是不是要准备些常用的丸药的。可毕竟送人丸药不是件吉利的事儿,又担心人家若是不识字或是不懂药理,反而吃出祸事儿来。
  就去厨房里寻了些生姜过来。
  在秦老娘而言,生姜可是好东西。
  散寒发热、化痰止咳、和胃止吐,身上但若有些不利索,不管是姜汤还是姜片,都能祛病防身。
  何况就算吃不完,来年还能排种,一举两得。
  而姚氏妯娌几个家去后,又翻找出了一大摞的小衣裳,拿包袱皮一一包好。
  杜氏还拿了一串儿蒲鞋出来,她针线上头虽差一些,可打草鞋编蒲鞋却是一把好手,这串儿蒲鞋是她给家里的小小子们编了解馆在家穿的,这回倒是正好拿出来先送人。
  就这样又收拾了些油布、火折子、锅碗这样的家生动事出来,之前搬上马车的时候,人多力量大,一个来回就搬完了,还不觉得。这会子从车上往下搬运,花椒才觉得有些吃力。
  不过待看到桃树下满满当当的粮袋包袱箩筐之时,这心里还是长吁了一口气的。
  秦连豹看着小大人似的花椒,就拍了拍她的脑门,同她道:“椒椒放心,这山上甚的都有,只要冬天过去了,这日子就好过了。”
  花椒点了点头,由着秦连豹将她抱上马车。
  丁香却瞪圆了眼睛:“三叔,我们这就家去了吗?”
  又去拉秦连豹的衣袖:“三叔,你喜不喜欢捏黄雀,这里真有挺多黄雀的。”
  说完还压低了声音附耳过来,道:“这么多东西,咱们不看着,他们说不定还不知道,到时候被别人搬走了怎么办?”
  说完还朝他眨了眨眼睛。
  秦连豹哭笑不得,也拍了拍丁香的脑门:“听话,咱们得走了,你祖父祖母还在家里等着我们呢!”
  只话虽这样说,待马车驶出莲花荡后,寻思着山上已经看不见这边的动静了,秦连豹就将马车停在了路旁。
  挑开帘子,朝车里正在叽叽喳喳的小丫头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些,待会咱们还得回去看一眼。”
  香叶偏一偏脑袋,花椒茴香同丁香已是眼睛都亮了,不住地点头。
  花椒就悄声同香叶耳语了一句,香叶也不住地点头。四个小丫头果然乖乖坐在车里,一动不敢动了。
  自然也就不会知道,待她们刚刚离开后,林间小道上就传来了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一双包裹着厚厚芦叶的小脚在要接近桃树的时候,一个急刹车,已是停了下来。
  听着马车“吱呀”行驶的声音,小人儿慢慢垂下脑袋,看着树下的物什,抿了抿唇,缓缓跪在了冰凉的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才顶着脑门上的灰尘,站了起来。
  直到“吱呀吱呀”的声音在耳边消失,又来回七八趟,才把地上的吃的穿的用的各色物什肩扛手抱的弄回了山腰上的家中。
  家里就传出了小孩子们抑制不住的轻快欢呼声。
  而若是花椒这次上山拜访的话,哪怕那栋不过一人高的简陋草舍已经种在了心里,恐怕都不能第一时间找到草舍的。
  毕竟不知甚的时候,临着草舍一面的树丛中,已是长满了草藤。
  虽然只隔着一面草藤,可若是没有烟火动静的话,是绝对不会有人知道,草藤之后不远处,就有人在此居住的。
  只有拨开草藤,爬进去,才能看到那栋草舍。
  不过草舍的原型虽还在,仍旧只有一人多高,也依旧狭小。
  可支撑草舍的粗粗细细的树枝已经被通通换掉,草舍也被抬高了将近两尺,建成了类似于吊脚楼的悬空形制,可以清楚的看到铺地的竹筒,甚至于门前还有一个小小的平台晒满了山芋干。
  而草舍四周和房顶上缠扎的藤条茅草更已经升级成了现在树枝变成的疤墙,上头还抹上了和着草筋的泥巴,房顶上还盖上了密密的茅草。
  虽然仍旧简陋,可基本上已经拥有了遮风避雨的能力了。
  而且之前黑洞洞的门上,还多了一条芦苇编制的大大的门帘。
  看不见屋里的格局,却有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从这门帘里透出来。
  只是忽的门帘被撩起,一个小人儿捏着一张纸条跑出草舍,日头底下看了许久,才忽的意识到这竟是一张地形图。
  地图的这头,一个不规则的圆形,上头还画着小鱼小鸟,明显就是前面的莲花荡。曲折的墨线,两侧还绘着草木溪水的那一头,连接的是一座长方形的宅院。
  宅院里头,还画着一张笑脸。
  小人儿看着那笑脸,不由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
  忽的把纸条折好塞入怀中,三两下,已是攀到了一旁板栗树的顶梢上,正好看到马车离开的背影。
  小人儿瞪大了眼睛,忽的明白过来,直到马车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才跐溜一下从树上滑了下来。
  站在当地,放眼四顾,忽然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也必须做。(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流言

    再次驶离莲花荡的马车上,花椒小姊妹四个挤在一侧窗口张望着。
  直到看不见那一汪莲湖荡,才放下窗帘,缩回脖子坐了下来。
  挤挤挨挨地依偎在一起,回想着山脚桃树系被搬空了的画面,满心的欢喜就止也止不住地从眼见眉梢溢了出来。
  不知道谁开的头,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一个个俱是笑得东倒西歪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好不容易止住笑声,丁香擦了擦眼泪,只一鼓腮帮子,就又念叨了起来。
  身子一歪,枕在了茴香的大腿上,问着她道:“二姐,你说那户人家是不是知道我们过来了?要不怎么能这么快就把东西搬光了呢!”
  又在心里盘算着从山腰草舍到山脚的距离,不由咋舌:“这耳朵可真好。”说着就支起身子捏了捏花椒的耳垂嘻嘻地笑:“都可以跟咱家椒椒比一比了。”
  香叶听着就咯咯笑了起来,学着丁香的样子就把小脑袋枕在了她的大腿上,又朝着花椒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花椒哭笑不得,就听丁香顿了顿,又道:“这脚程也好快,就是不知道这家到底有几口人。”
  只想着那间狭小的草舍,估计也住不了几口人的。
  茴香看着腻在一起的妹妹们,脸上的笑容就别提多灿烂了,又想起昨儿为了引起他们或许是花椒注意而晃动的那样厉害的桃树,分明就是人为。
  花椒年纪太小,当时又一门心思放在了荷叶包上,兴许没有留意,可她却是自己观察过周遭的。
  现在想来,或许方才在他们搬运物什的时候,来来回回的动静就已是惊动了那家人了。只不过或许又和昨儿一样,来人悄悄藏匿在了周遭的树丛中,他们没能发现罢了。
  把自己的猜测告诉妹妹们听,花椒一点头。
  或许夏至那天,她们在上山找野樱桃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进入了那家人的视线了,只是他们不自知罢了。
  丁香却“唰”地就坐了起来,瞪圆了眼睛望着茴香:“二姐二姐,你真的没有发现丁点儿的蛛丝马迹吗?”
  又去看花椒。
  见二人齐齐点头,丁香不禁低呼出声:“那,二姐你说,你说这家人家是不是也有拳脚在身,否则行动之间哪能这样悄无声息不叫人知道的。”
  只话音刚落,就一皱眉头。
  可若真有这样的拳脚功夫在身,就算不能像陈师傅似的给人当师傅,哪怕给那些个大户人家当个护院,也能养活一大老小,哪里至于住进大山里头遭罪的。
  倒吸一口凉气,难不成是歹人?
  可歹人甚的样,她可是见过的,像他们家那族叔,那日子可是比之寻常人家还要过的舒坦。
  正如老舅婆说的那样,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一时之间,丁香对于那户人家的来历倒是有了新的想法了,同茴香叽叽咕咕地说了一大通。
  茴香哭笑不得。
  香叶听的懵懵懂懂的,就转身同花椒说起了那张地图来,也在为丁香的脑洞啼笑皆非的花椒同她叽叽咕咕的,一路到家。
  小姐妹四个兴兴头头的出的门,回家时更是热闹。
  却没想到进门的时候,正好撞上姚氏杜氏送了昨儿刚刚在舒家见过的那个八堂婶出门。
  姐妹四个就如出一辙的齐齐一挑眉头。
  花椒万万没有想到昨儿自家的态度已经那样明显了,今儿她还能找上门来。
  更没想的是,据说还是捏着生辰八字和嫁妆单子登的门。
  花椒目瞪口呆。
  哪怕这些日子以来,自家的门槛都快被做媒的踩薄了一层了,崇塘周遭的官媒也几乎认识了个遍儿,可这样的女家,别说见了,反正花椒是闻所未闻的。
  再想到那八堂婶的做派,花椒不禁摇了摇头。
  却没想到不出几天的光景,崇塘十里八村就传出了秦家挑三拣四唯重妆奁的传言来。
  气的杜氏当着所有帮厨妇人的面把那八堂婶从头到脚的骂了一遍又一遍,要不是有姚氏几个拦着,说不得就要冲到横溪岕去找八堂婶理论去了。
  秦老娘倒还持的住,总觉得知道自家为人的,必是不会相信这样的传言的。
  确实也有姻亲故旧听到传言之后极力替秦家分辩的。
  就好比神算子袁婶子,就在自家的脚店里说起书来,直言秦家择媳就自来没有不挑剔的时候,可计较甚的都正常,却唯独不会计较妆奁。
  还道:“别不是某些个卖羊头挂狗肉的倒打一耙,捧着嫁妆单子送到人家面前人家都不屑一顾,面子上过不去心里头窝着火就来败坏人家的名声罢!”
  真个把一串儿人家都打入了臭水沟。
  却仍旧挡不住众口铄金,尤其之前求亲不成的那些个人家,为了家族女儿的名声,虽然不可能敞着嘴四处说道,可这样的传言面前,添油加醋却是难免的。
  阖家自然气恼,旁的都不担心,就担心往后有合适的登门求亲时叫人退避三舍。
  唯独秦连凤,眼看着家里头几乎再没一瞧见他就跟狼瞧见肉了似的媒人进出,走路都带风。
  留在秦家等待二茬白芹上市的郭掌柜就笑道:“老五这孩子倒是个心宽的。”
  秦老爹哭笑不得:“他哪里是心宽,用我们家老二的话,他就是还没搭上这根筋。”
  郭掌柜就摆了摆手,道:“话不是这样说,到底是幺子,又是咱们家这样的家庭教养出来的,自然心思单纯。”
  说着清了清喉咙,附耳过来同秦老爹耳语几句。
  秦老爹万万没有想到郭掌柜竟有这样的打算,虽惊诧不已,可到底在心里琢磨了个来回,又同秦老娘和儿子儿媳们商议之后,最终应允了郭掌柜的提议。
  等到腊月上旬二茬白芹成熟,郭掌柜就换下了郭大郎,亲自领着秦连凤护送着白芹进了京。
  原本倒是说好了等开了春,头茬莼菜上市的时候,秦连凤就会跟着八仙居的人一道回来。
  却哪里知道秦连凤根本乐不思蜀,直到将近八月半,莳萝长子的满月礼都过了,家里的正院都已上梁,秦连凤才由郭大郎护着回了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遂心

    之前还在京城的时候,日(日)都有新鲜事儿发生,这心里好似也没多大惦念。
  可一路从北到南,长到这样大,还是头一回出远门,更何况一走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