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后宋青宛一直想不明白那四个地窖的粮食和肉都去了哪儿,那年灾年,她用粮食换田地,粮食用了不少,后来遇上丰收之年,立即把地窖的粮食补给齐了,她才放心。

    正在宋青宛做晚饭时候,小家伙宋元丰一脸神秘的从屋后跑了出来,拉着宋青宛道:“娘,屋后有个叔叔告诉我,地窖里的粮食回来了。”

    宋青宛惊讶,立即拉着孩子的小手来到屋后,翻开地窖,果见里面是满仓子的粮食,她的粮食回来了。

 第119章宋二丫私做澡豆

    宋青宛把地窖上的门踏平了,又用干草盖住,她看向茂林中,过了许久才收回目光。

    这个年,村里的人都不好过,宋青宛的粮食来了,她想着帮帮村民,这一次她请了村里不少妇人做帮工,又到收无患子的季节,宋青宛这次跟肖掌事大量做澡豆,工钱全部用粮食支付。

    因为这顺成县被刘家军搜刮了一遍,镇上的粮铺都不开门了,村里人又上山里头割野草充饥,地里除了棉花,啥也没有。

    宋青宛给村里的妇人用粮食做工钱,立即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豆粉糊糊可以熬得稀一点也好过吃野草。

    黄秋桂原本想让宋大郎去问问宋青宛的,他们家里的粮食也没有了,若是能给宋青宛帮工,至少还有一口吃食,没想宋大郎直接遭宋青宛拒绝。

    黄秋桂暗恨,不知道宋青宛的粮食都是从哪儿来的,明明那日被人搜了屋子,连那地窖也被搜查了,家里的确是没有粮食的,怎么忽然又变出粮食来了呢?

    正好这时宋二丫来找黄秋桂,上次因为黄秋桂的消息,宋二丫才被人打的,勉强保住了命,正恨着她时,没想宋青宛又有粮食了,这下子宋二丫信了,定然是她听到了消息,把粮食转移,倒是聪明的紧。

    先前宋二丫逼黄秋桂给了做澡豆的方子,如今又看到宋青宛请帮工的时节,一时间让宋二丫眼红。

    前几年,宋二丫得了方子,家里有个王氏坐镇,银钱都不归她管,宋洐君还时不时回来,宋二丫不敢有二心。

    如今宋洐君走了,宋洐平又被宋二丫抓在手中,王氏被她一气,直接躺病床上,看着二儿子与嫂子苟且,又气又恨却没有办法。

    宋二丫今日来找黄秋桂,就是想着做澡豆的事,两人凑到了一起,商量起做澡豆的生意来。

    如今无钱无粮,莫不是等着饿死去,不成,两人一定要把澡豆的生意做起来,就是不知道宋青宛每日从山脚下摘那树上的东西是为了什么?想不明白也不想了,先把生意做起来再说。

    先前黄秋桂是怕了,做生意得罪了人,把丈夫给送进了牢房里,如今宋二丫提起,她使劲摇头,不敢了。

    宋二丫却道:“不如我们看宋大丫是跟谁做生意,知道她卖了多少银子一块,咱们就降低价格,也跟那人做便是。”

    黄秋桂听到宋二丫这话,立即来了精神,对啊,她送给谁,她们也送给谁,这样就不成问题了,再说如今连粮食都没得吃了,人也饿了肚子,哪有不狠心的。

    于是两人把仅有的一点现钱上镇上买了猪胰子,两人合计着在宋二丫的院子里做起了澡豆,往里头加面粉加得宋二丫一脸的肉痛,但想起这些澡豆都能赚回来的,于是也就忍痛放下去了。

    澡豆做成,两人就乘宋青宛去镇上送货的时候,先来到了镇门口等着,看着牛车过来,立即藏了起来,之后在街上叫了一辆牛车,一路跟着宋青宛去了镇东的一处大院子门口。

    里面居然还有下人上前相迎,看来是个大户,养得起下人。

    知道了地方,两人也不着急着走,等宋青宛的牛车回去了,她俩才现了身,来到院门外敲门,里头传来应门的声音。

    是小盒子开的门,还以为是去而复返的宋青宛,带着一张笑脸,正要说话时,就看到两个陌生的妇人,身上穿着补丁的衣裳,头发梳成一个髻,额头还有些凌乱,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

    小盒子乜了两人一眼,问道:“两位是不是走错门了?”

    宋二丫连忙上前一步,“这位小哥,是这么回事,我们是宋家村来的,手里头有些澡豆,想跟当家的做一桩生意。”

    又是澡豆,小盒子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眼,一听是宋家村来的,心里头就不爽,莫不是宋姑娘的澡豆方子被人发现了不成?那可不得了。

    小盒子试探的问,“你的澡豆在哪儿,我且看看。”

    宋二丫以为有戏,立即从竹篮子里拿出了澡豆,小盒子看那模样,要圆不圆,要方不方,形状就极其丑陋不说,放在鼻端一闻还没有香味儿。

    宋姑娘的澡豆里最喜欢添加秋菊进去,如今正是秋菊盛开的季节,没想这两人的澡豆如此粗糙,同一个村的人,居然还敢偷师学艺,得把这事告诉夫人去(肖掌事自立门户后,个个都称她为夫人)。

    小盒子拿了澡豆,立即说道:“你们且等着,我先问问夫人。”说完就把门关上了。

    小盒子很快把澡豆送到肖氏手中,肖氏拿在掌中一看,冷笑道:“这人还不死心呢,四年前受的痛楚又忘记了,看来不长记性,她们若是还敢卖,改想法子整治整治她们一下。”

    小盒子这下放心了,也不急着出去应门。

    宋二丫和黄秋桂就这样一直等到了傍晚,然而这院门却一直没有再开,黄秋桂见状,拉了拉宋二丫的袖口,说道:“咱们回去吧,这么晚了也不出来应门,多半是不成了。咱们再不走,恐怕得摸黑走路了。”

    宋二丫上前拍门,拍了好几次也没有人应声,终于夜幕降临,两人就靠在院门边的墙下坐着等。

    转眼到了天亮,宋二丫被黄秋桂推醒,天已经亮了,可院门却还不曾打开,宋二丫气愤的上前踢了两脚,没想院门应声开了,很快院内闯出几位家丁,上前扣住两人的手。

    两人一日没有吃东西,又累又困,哪是这些身强体壮的家丁的对手,很快两人被人扔在了大街上,先前拿两人澡豆的小盒子拍着手大笑,指着两人道:“以后别让我看到你们,见到一次打一次,我说到做到。”

    两人毕竟是庄户人家,平时也没有见过什么大人物,除了宋二丫嫁了个秀才郎,练了几分胆识外,黄秋桂早已经吓得六神无主了,扶着宋二丫,两人跌跌撞撞的走远了。

    宋二丫两人出了镇子,看着前路,宋二丫咬了咬牙道:“我就不信咱们做不成澡豆的生意,这镇上的富户何止这一家,咱们再去寻去。”

    黄秋桂却是怕了,嘴唇哆嗦的问道:“二丫,能上哪儿寻去?咱们还是回去吧,咱们庄户人家斗不过人家的。”

    宋二丫却不肯,又进了镇,这次她没有在镇上停留,而是直接往县城里走去。

    黄秋桂又怕又劝,但还是跟了上来,不解的问道:“咱们去县城里干嘛?”

    “当然是做生意,我就不信了,偌大一个县城,怎么可能就找不到买澡豆的人。”

    两人走到了晌午来到县里头,然而站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一时间又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宋二丫挎着竹篮子在一处包子铺里坐下在,手中本来就没有多余的银子,那还是宋二丫从王氏手中搜刮来的,王氏持家,一向节减,宋洐君得了富户的打赏,买下了田地后又剩了一些银两,如今全落宋二丫手中了。

    黄秋桂手中却半文钱都没有,坐在包子铺里,浑身不自在,拉了拉宋二丫,“二丫,咱们哪来的银子吃包子?”

 第120章逼死王氏

    “闭嘴。”宋二丫没好气的说道,接着叫了两个肉包子,两人一人一个,宋二丫看着黄秋桂说道:“这钱我可是记在账上了,将来咱们合伙做澡豆,得从里头扣的。”

    黄秋桂这时候闻到香喷喷的肉包子,哪有不肯的,一边点头一边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两人只吃了一个肉包子,事实上根本没有吃饱,但宋二丫也舍不得再买,她一双眼睛滴溜溜的四转,看着路边的行人。

    但凡短衣帮多是庄户人家或是穷苦人家,只有穿长衫的人才有可能是富户家里头的。

    终于宋二丫寻到了一个目标,她匆匆跑上前去挡住对方去路,向对方推荐起自己的澡豆来。

    那人是个四十上下的中年男人,穿得是富贵吉祥的长袍,头顶冠带,手持折扇,四方脸圆润,五官小的似绿豆的镶在脸盆子上,深深的双下巴,看到宋二丫手中的澡豆后,双眸一亮,拿在鼻端闻了闻,却是皱了眉。

    “不香。”

    宋二丫连忙接话,“但我们的价格最低。”

    “哦?那你卖多少钱一块?”那男子颇有兴趣的看着两人,看到两人身上补丁加补丁的衣裳,双眸微微一眯。

    宋二丫也不知道宋青宛卖了多少钱一块,根本来不及套话,只好说道:“不知东家出多少,显然东家也是个行家。”

    那中年男子笑了起来,笑得双巴一颤一颤的,他说道:“三十文一块如何?不过我得试试这澡豆的用处,是不是一样的?”

    “那当然是一样的。”宋二丫连忙接话,然而对方却走进了包子铺。

    包子铺的老板,长年做肉包子,手里沾上了油,平时洗手用草木炭一裹,干完活了又来做包子,日子长了,手上的皮肤都被黑了。

    那中年男子抓住肉包子老板的手看了一眼,一脸嫌弃的丢到一边,接着把澡豆甩在对方手中,“洗洗看。”

    那包子铺的东家自然见过这个男子的,听了这话,立即打来了一盆水。

    很快水里搓出泡来,原本黑乎乎的手竟然洗得白了不少,倒把店里吃包子的客人给看呆了,纷纷跑过来问道:“这是什么东西?真是好使。”

    然而那中年男子却皱了眉,这与先前他买不一样,要是先前那种,不但能洗出香味儿,还能一口气把手给洗白了,这块的去污能力并不强。

    中年男子打量了两人一眼,说道:“走吧,去府上一叙。”

    两人跟着一路走过了两头街,来到一处门第前,只见门前两只大石狮子,外头还有护院,里头应门的还有下人,把两人看呆了。

    没想在街上随便一拉,还拉到一个大富人家的当家人。

    这是县城里出了名的富户蒋氏一门,这个被宋二丫挡住去路的中年男子是蒋氏的当家人蒋清,人称蒋老爷,在县城里有些势力,一般人不敢得罪他。

    最后宋二丫的澡豆被蒋老爷压到了二十文一块,然而两人还是高兴的点了头,先前黄秋桂做这门生意的时候是乱卖的,价格不知比这个高了多少。

    对于如今的两人来说,二十文一块也是多的,两人把竹篮子里的澡豆卖给了蒋家,这么一下,两人拿到手上的却是六百文。

    于是两人来到镇上又买了面粉和猪胰扛回去,准备再做。

    接连给蒋府送了几次澡豆后,蒋府尝到了甜头,虽然不比自己买的那澡豆香,去污能力也没有那么强,但这些澡豆便宜,而且可以卖给那些杀猪的,做包子的,还有一些走商,对于这些人来说,贵是贵了一些,却用处很大。

    毕竟肖氏的澡豆多是销往大富人家的贵女娇娇,或是贵夫人,带上香味的澡豆很受欢迎,反而低端的贩夫走卒却买不起,也买不到。

    宋二丫与黄秋桂尝到了甜头,又开始打起了宋青宛的主意,两人看着村里帮工的人上山脚下摘了不少东西,一天不知道来回多少次,看得两人一头雾水。

    宋二丫和黄秋桂手头没有粮食,但承诺给蒋府的数量却是达不到,于是在村里头也请起了帮工,学宋青宛的样子,就让这些人磨,调制便是两人私自完成。

    她们俩请的这些帮工都是宋青宛挑剩下的,毕竟做这些东西是用在人身上,人品不好,有嫉妒心思,好吃懒作的这些都不成,宋二丫两人却是浑素不忌。

    这两人也聪明,直接按承包制,一人一天磨多少猪胰子得多少工钱,收购猪胰子的也是,收多少得多少工钱,倒也用对了方法,有了这么一说,这些平时爱占便宜的立即来了劲,做事麻利了起来。

    请了村里人帮忙后,宋二丫和黄秋桂的时间多了,两人就开始重点琢磨起宋青宛买下的那片山地,倒要摸清山脚下种的那些树结的果子是做什么用处的,要不然一天到晚的摘这么多下来,东西都上哪儿去了。

    于是两人乘天黑了,借着月光摸进林中。

    林子里漆黑一片,宋二丫和黄秋桂两人壮着了胆子,摘的时候还是点了个小火把,两人把摘下的果子细细推敲,宋二丫甚至直接往嘴里塞去,接着一口吐出来,真是难吃,这没法吃。

    不是吃的,那是什么东西呢?

    两人摘了一篮子提回家去,来到屋里,点了油灯,在油灯下细细研究。

    然而研究了大半夜也没有弄个所以然出来,于是就把这一篮子东西搁在那儿了。

    第二日,两人没有出门,就在屋里调制澡豆。

    西屋里忽然传来“砰”的一声,宋二丫抬头看了西屋一眼,没有理会。

    一旁的黄秋桂皱眉道:“我说二丫,我同你做这门生意也不是一两日了,怎么没有看到你的婆母,再说这正屋一般都是长辈住的地方,你倒好,直接拿来做澡豆了。”

    宋二丫淡淡答道:“她身子不舒服,下不了床,住正屋晒不着阳光,西屋正好。”

    西屋会西晒,王氏本来就身子骨不好,躺在床上被西晒,这样好吗?黄秋桂不动声色的打量了宋二丫一眼。

    不过从这几日她倒是看了出来,似乎自从宋洐君被抓了壮丁后,这个家基本就是宋二丫在掌事了,至于那个二弟,成日只会干活,老老实实的,也没想着娶门亲。

    “二丫,我瞧着妹夫的弟弟人长得不错,也很能吃苦,如今二丫当家,可有想着给这个小叔子提门亲事?我瞧着年纪也不小了。”

    宋二丫立即抬头,冷眼看她,“大嫂还是管好自己的事吧,别人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

    怎么忽然就翻脸了呢,黄秋桂讨了个没趣,只好闭了嘴。

    这时西屋里传来微弱的声音,那院子里帮着做事的村妇原本闹闹哄哄的,听到声音立即静了下来,个个看向西屋。

    宋二丫坐不住了,拍了拍袖口起了身,直接往西屋走去。

    来到西屋的内室,王氏躺在夕阳中,面色明明苍白,两颊却红得发烫,唇色干枯没有一丝血色,白里透着青。

    王氏勉强扶起床沿,正要拿桌上的水壶时,却不小心把水壶扫落在地,看着那水一点一点的浸入土壤中,嘴巴子抿了抿,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水消失。

    宋二丫很快进来了,看到王氏这模样,冷哼一声,上前一把把王氏按回床上,轻声威胁:“你再起身,小心我饿你几天,看你还敢不敢。”

 第121章黄秋桂与娘家闹翻

    王氏哆嗦的嘴看着宋二丫,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颤抖的手指着宋二丫,细若蚊音的声音道:“你……你会遭报应的。”

    “报应,现在就是报应,嫁给宋洐君就是报应,好在你那个傻儿子很听我的话,倒也让我赚了。”

    宋二丫这么说着,垂首看了一眼地上的水壶,伸脚一踢,直接把那水壶踢床底下去了。

    “我瞧着你也不必喝水了,就这么受着吧,你若是再敢出声,小心我饿你几天,活活把人饿死,反正家里若不是我赚钱,你跟你那乖儿子早就饿死了。”

    宋二丫转身出了门,王氏却闭上了眼睛,一行清泪从脸颊滑过,嘴里不停的喊着“君儿”两字。

    宋二丫回到正屋,就见黄秋桂一脸好奇的看着她,“看什么看,我婆母身子不好,也不省心的,躺在床上等着我去伺候,那屋里头臭着呢。”

    宋二丫这么说着,想起方才粘了那脏被子,立即蹲身洗手,然而眼神往桌上扫了一眼之际,就看到了昨夜两人摘回来的果子,她犹豫了一下,拿起桌上的果子。

    指甲用力一掐,果子一分为二,她用果子往手上搓了搓,没想出了满手的泡来,宋二丫惊呆了。

    一旁的黄秋桂立即停下手中的动作站了起来,“二丫,我没看错吧,这东西能出这么多泡?”

    宋二丫又使劲的搓了搓,还真能出泡,且比她做的澡豆去污能力还强,原本手带黑的,没想这么一洗还把手给洗白了。

    两人惊喜不以,决定今天晚上再去偷偷的摘。

    她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难怪当年宋大丫会将这些树移栽在村里头的,原来就是做澡豆的原料。

    “难怪蒋府说我们的澡豆不像,原来是少加了这个东西。”

    夜里,两人合伙摘了两麻布袋,一人扛一袋就回来了,一个晚上来回两次,天就亮了。

    白日里两人睡觉,就等着晚上去偷。

    转眼过去了十来日。

    宋青宛正在处理无患子的时候,正屋的门被人敲响,宋青宛连忙用东西把已经处理过的无患子用东西遮住,起身开了门。

    那帮忙的村人急迫的说道:“大丫,不好了,咱们园子里的果子被人偷了好多去了。”

    宋青宛立即跟着村人去了无患子园,她请的人是从东往西摘的,摘了好大半了,这几日也陆续的把用不完的无患子晒干,留待以后用。

    没想到还真的有贼,这些贼还真聪明,从西往东的来,摘得倒也不多,就是一小片,看样子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宋青宛立即召集村人在密林里谈话。

    当日,帮工还是像往常一样的劳作,没有半分动静。

    到了晚上,宋青宛亲自带着一伙人潜伏在树林中,按着他们这摘的新旧痕迹以及地上的脚印,就两人,而且还是两个女人。

    天才黑,西边就有了动静,这两人胆子也忒大,怕是这段时间没被发现,把胆子给养了出来。

    大家伙听到声音,宋青宛却抬手示意大家别动,很快这两人摘了大半袋无患子,再往前就是宋青宛蹲守的地方了。

    就在这时宋青宛跟着一伙人从黑暗中冲出来,也不点火把,前面几位村人发出怪叫声,一伙人上前就打,宋青宛靠在树杆上看着两人逃窜。

    很快把两人打得鼻青脸肿的瘫倒在地,宋大山跑到宋青宛身边,问道:“大丫,咱们是抓去见三爷还是抓去见官衙,我瞧着这两人也太可恨了,多半不是咱们宋家村的人,咱们宋家村可不会出这种败类,不如直接送官衙,我这就赶着牛车去县里,到了县城正好天亮。”

    宋青宛刚要接话,那地上的两人早已经吓得魂飞魄散,从地上猛的爬起来,拔腿就跑。

    人跑了村里人打算去追,宋青宛却道:“不要追了,让他们走吧,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就这两人,我早已经心中有数了。”

    宋大山却是气得跺了一脚,“大丫就是心软,这两人也忒不要脸皮的。”

    宋青宛在内心叹了口气,她不是不心狠,要治这两人有的是手段,可是宋洐君被抓走了,宋家还得宋二丫支撑,至于黄秋桂,她真的是不想放过的,可是每每看到宋家满那脆弱的眼神,又有些不忍。

    她们两人背着她做澡豆的事她都知道了,上次跟踪她去找肖氏,肖氏把什么都告诉了她,宋青宛早就心里有数。

    村里人把两麻袋的无患子扛了回去。

    而被吓跑的宋二丫和黄秋桂两人从西边山脚跑下来时,一着急,直接掉田里头了,染了一在淤泥不说,还吓得屁滚尿流。

    宋二丫怕的是官差,黄秋桂却是胆子小,刚才不留神,从黑暗里忽然冒出几条人影,早把她吓得三魂没了七魄,当场差点晕过去,接着又被人一阵暴打,打得全身骨架都要散了。

    这会儿黄秋桂落入水田,再也起不来了,就这么直挺挺的晕了过去。

    宋二丫却从田地里爬起来,惊魂失措的往前跑,也不管黄秋桂的死活,就这样一路跑了回去,回到家中还把院门给闩住,回到东屋,宋洐平听到声晌,起身看来,看到她黑乎乎一团吓了一跳,连忙上前询问。

    宋二丫哆嗦的嘴没好气的说道:“问什么问,还不快去厨房里烧水,我快冷死了。”

    宋洐平再也不敢多话,立即跑厨房烧了一锅热水给宋二丫提进来,宋二丫赶忙洗干净身子,换了身干爽的衣裳,接着就缩床上去了。

    “洐平,去看看,家里的门都闩好了么?”

    宋洐平看了一遍,每扇门都闩好了。

    宋二丫终于落下心来,又叫宋洐平赶紧爬床上来抱住她,她太冷了。

    黄秋桂就这样在水田里躺到了下半夜,终于醒来,却四肢冰凉,打了一个颤,想起夜里的事,喊了一声宋二丫,没有人应声,于是从田里爬起来往家里跑。

    这一跑回家后,黄秋桂就病了,病得可不轻,人是昏迷的,全身滚烫,便是宋明瞧了也直摇头,劝宋大郎把人送镇上去。

    宋大郎没法,只好把两个孩子送去黄家村,接着拿着黄秋桂赚下的十两银子去镇上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