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大郎没法,只好把两个孩子送去黄家村,接着拿着黄秋桂赚下的十两银子去镇上医馆。

    这么一冶,十两银子费去了一半,黄秋桂终于醒了,醒来时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医馆着实太贵,消耗不起,黄秋桂醒来第一件事就想着银子,于是宋大郎就把她背回村里去了。

    黄秋桂这一病病了一个多月,人瘦了一圈,只剩下了皮包骨,每天夜里做噩梦,梦到那天夜里黑暗中冒出的影子,吓得她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整个人都快要活不下去了。

    宋明给她开了安神的药,熬的药汁一碗一碗的灌下,却不见黄秋桂好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黄家村传来噩耗。

    这段时间因为黄秋桂的病情,两个大人去了镇上的医院,于是孩子便送去黄氏的娘家养着,宋大郎给一百文权当孩子的花销。

    黄秋桂的娘吕氏当然是喜欢两个外孙的,奈何家里几个哥哥都生了不少孩子,吕氏有时也有顾不上的时候,特别是小孩子一起打打闹闹,争抢食物,那都是难免的。

    原本宋家满也有八岁了,能护住七岁的妹妹,两个都不比先前,都已经大了,没想到这次黄秋桂的儿子黄全这次却把宋家美给打了。

 第122章被人发现了无患子的秘密

    这个黄全年纪更大些,已经有十二岁,宋家两兄妹送来的时候,不管吃的穿的都比黄家这一帮孩子好,这些孩子生了嫉妒之心。

    乘两人不注意,抢衣裳抢吃食,那都是常有的事,小的时候,两孩子没少在黄家呆着,被这些表兄妹欺负惯了的。

    已经七岁的宋家美不敢出手,但一直忍而不发的宋家满就暴发了,八岁的他跟十二岁的表哥打了起来,长得没有表哥高,人也没有表哥壮实,很快宋家满就被黄全打倒在地。

    几个孩子围了上去助威,宋家美见状,吓得半死,忙上前护住自己的哥哥,任由那拳头落在自己身上。

    黄全这人的脾气极像他爹,带着一股横蛮劲,从小到大就欺负惯的,忽然出来一个宋家美挡着,惹毛了他,于是他顺手抄起旁边的扫帚就打了过来。

    那扫帚是竹条做的,宋家美一个不注意,让那扫尾打中了眼瞳,眼眶当场就流血了。

    当宋大郎夫妇得知消息时,宋家美已经晕死了过去。

    吕氏叫大儿子和二儿子把人送去镇上医馆,两家人却说镇上的医馆太贵,不愿意送去,便叫家里的妇人请了村里的大夫看了一下,简单的上了草药包扎了。

    血是不流了,但孩子却是没有醒。

    黄秋桂没有好全,身子瘦成纸片人,得知孩子的消息时,硬是让宋大郎扶着来了黄家村。

    当看着孩子那苍白的脸,紧闭的眼,“啊”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宋大郎双手握拳,就要找黄全算账时,黄秋桂的黄大正开口了:“妹夫,孩子们都小,打打闹闹那是时有的事,妹夫息怒,呆会看我不教训那小子一顿。”

    黄大正平时就横蛮,话是这么说,可那模样根本就没有要责骂孩子的样子。

    然而宋大郎在院子里寻了一圈也没有看到黄全这孩子,当即问吕氏。

    吕氏苦着一张看向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心里在滴血,脸上却只能摇头叹息。

    宋大郎没法,只好抱着宋家美扶着妻子,领着大儿子出了黄家的门,坐牛车直接去了镇上。

    宋家美这一住把宋大郎家中的银子见了底,但孩子的眼却没有冶好,落下了一个残疾。

    回来的时候,黄秋桂伏在宋大郎的肩头哭了,“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啊,他们为何要这么对待家美。”

    宋大郎一声不发的闷着声。

    一家人回到村里头,黄秋桂越想越气不过,病虽然没有好,人却反而精神,居然还站直了身子,往宋二丫家里去了。

    那日宋二丫半夜偷偷跑回来后,好几日都不敢了门,也是吓得不轻,然而过了几日后,也没有见官差上门抓人,心又慢慢放下来。

    黄秋桂见到宋二丫,也不说那夜里的事,事后她躺在床上就想得清楚,必然是宋二丫把她一个人给抛下了,要不她在田里喊了那么多声,都没有人回应她。

    黄秋桂这次来见宋二丫是为了借银子,她的银子看病用光了,家里是没有一文钱。

    两人好久没有往县城里的蒋府送货,这几日作坊也停了工,收猪胰子的人也没有来。

    宋二丫有些不情不愿把银子借给了她。

    黄秋桂拿到银子也没有急着走,她向宋二丫打探,“二丫,实不相瞒,这次我是狠了心了,家里孩子被的孩子欺负伤了一只眼睛,再也治不好了,这些年我两孩子没少被这些小混蛋欺负,这次我拿着这些银子就是要找几个帮手到黄家闹去。”

    宋二丫挑眉,冷笑一声,“大嫂,倒也算你有骨气,要是这样,我倒是认识几个人的。”

    于是宋二丫伙同黄秋桂第二日就进了镇上,在镇上找了几人,那几人是专门给堵坊收账的,也不知道宋二丫是怎么认识的,黄秋桂看到这些人心里就发毛,没想到用二两银子把几人给请动了。

    黄秋桂一边肉痛那二两银子,一边又想,有这些人在,一定能镇住黄家的人,黄家兄嫂多,要她跟宋大郎两人去闹,根本讨不着好。

    她那平时在村里头就横蛮,根本不是对手。

    黄秋桂与这些人事先谈好的,只是吓唬吓唬黄家的人就算了。

    这一伙人跟着黄秋桂跑去了黄家,黄秋桂跟黄大正发生了口角,倒是把黄全这个孩子给找了出来,原来躲在家中的粮仓里。

    黄秋桂要大嫂给个说话,黄大正就横上了,一口咬定是宋家满先打的黄全,所以黄全才出手的。

    很快黄秋桂闹了起来,没想那些堵坊里收账人看到这情形,拿起腰间的斧子就对着人砍了过来,一斧子砍在黄大正肩头,血流如柱。

    接着这些人把黄家给砸了,还把院门给砸了。

    砸砸打打到最后,连黄秋桂都已经控制不了局面,躲在一个角落里,吓得身子发抖。

    黄大正倒在血泊里,黄家其他人身上都挂了彩,那些人打过瘾了,提着斧子就走人,留着黄秋桂收拾残局。

    黄秋桂一时间傻了眼,宋二丫给她叫的都是什么人,这哪里是过来帮忙的,简直就是过来打砸的,讨债的。

    黄秋桂乘黄家人没有发现,立即跑了出去,一路跑回了宋家村。

    这一路上,心里很不安稳,也不知她黄大正到底怎么样了?死了没有。

    黄秋桂没有马上回自己家中,而是直奔宋二丫家里。

    这个时候宋二丫正翘着二郎腿吃零嘴,看到黄秋桂气极败坏的进来,笑了起来,“大嫂这是怎么了?”

    黄秋桂三步并做两步跑过来,指着宋二丫,“你……你……”你了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

    宋二丫挑眉问:“大嫂,莫不是那些人不听你话了?”

    何止不听话了,简直无法无天了,她作夭的去惹这些人做什么,原本是去黄家讨说法,这下好了,直接给娘家人拉仇恨了,以后都甭想回娘家。

    黄秋桂上前抓住宋二丫的襟口,瞪着眼问她,“二丫,你给我请的都是些什么人?惹出人命官司来了。”

    “那又怎么样,他们又不是我的娘家人,再说我当初在娘家的时候,你跟又是怎么对我的,我都没有娘家人,大嫂还要什么娘家人。”

    宋二丫说得不痛不痒,却把黄秋桂气出了一口老血。

    “大嫂,老实说吧,这人是你请的,钱是你给的,我是介绍人给了你,但请不请全在你,你如今怎么可以把这事全怪在我的头上?”

    宋二丫甩开黄秋桂的手。

    黄秋桂气不到一处来,“宋二丫,怎么说我也是你大嫂,你怎么可以把这样的人介绍给我认识,这下好了,我跟娘家拉上仇恨,我跟你还得惹上官司。”

    宋二丫面色一正,说道:“大嫂,事已至此,你怪我也没有用,我也不知道这些人不听你的,我瞧着黄家铁定是不会再原谅你的,在没有惹上祸端前,咱们还是先赚银子,我想好了,咱们发现了这果子后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到时咱们给蒋府送澡豆,可以提高价格。”

 第123章个个都学会了做生意

    黄秋桂哪有什么心思跟宋二丫谈生意,还要再发作时,宋二丫又道:“大嫂,你气什么气的,你先前有黄家人帮助过一文钱没有,没有吃的时候,你大嫂可有帮衬过你?”

    “没有吧,要这样的娘家有何用,倒不如咱们赶紧做生意赚银子,只有银子赚到了自己手中才是最安心的,如今乘着村里人还不知道那东西之前先赚上银子。”

    “我倒是想明白了,早在四年前,大丫就知道这果子是个赚头,所以早早的就买了荒地,移种了这么多的树,当初她也是从深山里头弄来的,不知如今深山里头还会有么?也不知道山上有没有老虎?”

    宋二丫皱眉。

    黄秋桂先前还气得不行,被宋二丫这么一说,心思也活络了起来,对啊,她在担心过什么劲,她走的时候看到黄大正还是活的,要娘家有什么用,当初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她不是没有上娘家借过,只会遭来兄嫂的白眼。

    最后还是她向宋大丫借的粮食解了燃眉之急,当初屋子倒踏了,她也是在宋大丫那儿借的银子,娘家兄嫂也不曾给,事后看她做起了房子,才答应借了她一两银子办酒宴。

    可是后来为了这一两银子的事,不知道在她面前追了多少次,连回个娘家都要遭兄嫂白眼。

    终于把银子还上了,娘家兄弟又得知她有了澡豆的方子,当初还派大嫂过来寻她讨要,讨要不着,那次就差点与娘家兄弟翻了脸。

    如今不也是这么的过来了么,二丫说得对,要娘家人有何用。

    黄秋桂不气了,又跟宋二丫商量那去污最强的果子来。

    第二日两人结伴进了山,这次宋二丫还请了村里几个年青的小伙跟着一起去,就怕有野兽出没。

    村里的年青人原本也是不敢进山的,耐不住宋二丫二十文一天的诱惑,还是跟着来了。

    黄秋桂进了山,宋大郎却在家里照顾宋家美,而大儿子宋家满却似乎一夜间长大了,大清早的给家里挑水做饭劈柴,样样活计都干,俨然成了个小大人似的,看得宋大郎心疼。

    自从宋家美出了事后,宋家满就不爱说话了,宋大郎和黄秋桂怎么叫他,他都不应,只有乘两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握住妹妹的手,一脸的内疚。

    太阳升起尺把高的时候,宋家村口急冲冲的进来了一伙人,这些人身上都有伤,有的包扎了,有的一些皮外伤的却直接露在了外头。

    宋家村的人一瞧,认了出来,这不是黄秋桂的娘家人么,逢年过节,这黄家人都有来村里头看望宋大郎夫妇的,可是今天是怎么了,手里拿着家伙不说,还一脸气冲冲的。

    很快这一伙人来到了宋大郎的院子外。

    宋大郎刚给宋家美换了药,正准备去厨房熬药的时候,院门就被人从外撞开。

    他往院门口看去,看到黄家人冲了进来,很快这些人就冲到了宋大郎的身前,没来由的一棍子就砸在了宋大郎的头上。

    宋大郎手中的木盆掉落在地上,连忙用手护住脑袋,身子往后退去。

    黄家人见什么就砸什么,院门砸了,再砸屋里头的家具。

    稀稀落落砸了好半晌,一伙人来到院中,看到蹲在墙角,双手捂头的宋大郎,黄家人指着他问:“黄秋桂呢?”

    宋大郎其实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先前明明黄家人打伤了宋家美,宋大郎还想上黄家讨回公道呢,奈何黄家人太多,他斗不过,又想着都是亲家,虽气却还是忍着没有暴发。

    没想到才几日的光景,黄家人还敢打上家里头来了,这都什么事儿,倒打一把的事黄家人也做。

    可怜宋大郎一人难敌四掌,蹲在墙角不敢起身,只道:“上山了。”

    黄家人立即往山上去。

    宋大郎悄悄从院子里跑出来,看到黄家人气冲冲的上了山,宋大郎立即跑到河边洗衣裳的大儿子面前,叫宋家满赶紧绕进山头告诉他娘去,说黄家人打上门来了。

    这边宋家满上了山,那边宋大郎就跑去找了三爷。

    然而黄家人这一上山就没有再下来。

    宋家满却是两手空空的回来,根本没有寻到人。

    这山里头不知道有多宽,要想寻个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宋大郎没法,只好在家里等着,等到太阳偏西了,黄秋桂才和宋二丫跟着村里的年青人从山里头出来。

    宋大郎立即迎了上去问黄秋桂可曾见到黄家人,黄秋桂摇头,可当她看到家里那破败的模样,吓得也不清。

    于是宋大郎只好把这事告诉了宋寿山,恳求三爷出面处理。

    这两家早已经成仇,宋寿山也不想闹出人命来,只好第二日跑去黄家村找人和解。

    最后经宋寿山出面与黄家村的族长一起共同调解,终于两家人达成了协议,宋大郎赔偿黄家人的医药费,黄家人也赔偿宋家美的医药费,这账一算,黄秋桂还得给出十两银子交黄家,这事儿就这么的了了。

    黄秋桂转眼一下子就欠了宋二丫十二两银子,这接下来的生意只能帮着宋二丫做,也甭想要到银子了。

    两人接二连三的进山里头采摘无患子,没有不透风的墙,村里人很快传开了。

    那些帮宋二丫进山采摘的年青人告诉村里人,那些果实跟宋青宛作坊里的一模一样,山脚下那一片都是宋青宛种的。

    大家伙很快想到四年前宋青宛忽然要买下荒地移栽这些树木的原因,先前大家伙还觉得宋青宛移栽这些野树作什么用处?费了那么多银子,后来树木结了果子,个个都以为是吃的果子,虽然宋青宛从来没有承认过,但村里人却是这么认为的。

    这次村里的年青人进了山,半路上有年青人口渴的想偷吃两个野果打渴,才知道这东西不能吃,宋二丫也明确告诉大家伙不能吃的。

    于是就有人奇怪这东西的用处。

    其中一个进山的年青人脑子比较灵活,偷听宋二丫和黄秋桂说话,慢慢地猜出了些玄机,于是回来的时候往自己口袋里藏了一把无患子。

    回到家中后,他把果实拿出来,他先是试着用来洗手,他想起宋二丫和黄秋桂都是做澡豆发的财,如今忽然费这么多银子进山采摘这果子,铁定跟那澡豆有关。

    他没想到这么一洗,还真的洗出了泡泡来,平时大家伙洗衣裳洗头发,都用沉淀之后的草木灰水,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种果子就这么随意的搓一搓就能出泡泡的。

    那年青小伙发现了这个秘密,第二日就不跟着宋二丫进山了,说家里有事,待宋二丫跟村里人进了山,他就带着家里人也跟着进山采摘起无患子来。

    这年青小伙采了不少无患子后就偷偷的拿去集市里卖,告诉别人怎么用无患子洗手洗衣,这种东西使用起来简单,自然一传十,十传百。

    这年青小伙是聪明,却没有想到这东西哪儿都有的采摘,只是大家伙不知道,以为是有毒之物,不敢用而已。

    结果市场上的人买了无患子后,就再也不买了,自己也跟着上山里头采摘去。

 第124章王氏之死

    很快这消息在宋家村乃至方圆几村都传开了,不过这年青小伙还是赚了几两银子的,就在消息还没有传出去的时候,他们一家拼命的采摘,采下了不少。

    很快宋家村的人也跟着进山采摘无患子去。

    这下把宋二丫给气死了,这消息是谁传出去的?宋二丫先前还怀疑黄秋桂,后来看她的举动也不像,再说黄氏的自私她也是知道的,当初藏了澡豆的方子,若不是宋大郎出事,她也不会交出来给她。

    两人都没有传出来,也没有在村里帮忙的人面前提起,那这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宋二丫怎么也想不明白。

    然而无患子的消息一经传开,山里头到处是村民,他们采摘后,像往常的习性一样,用不完就试着晒干。

    后来发现晒干后的果子也能用的,于是更加的热情了,正好是农闲的时候,村里人不管老小全部往山里头跑。

    宋寿山得知,还开了个大会,生怕村里人这么冲动遇上老虎,于是组织一支年青小分队进山查探,发现自从五年前葛山打死了一只老虎后,就再也没有人看到过老虎了,现在是连野猪都难得见了,大家伙才放下心来,准村里人进山去。

    秋末冬初的季节来了,无患子没了,宋青宛把家里林园的无患子收拾完,晒干了一批又一批,未来一年的澡豆份量都有了,她也不着急。

    村里人的变化她不是不知道,但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当初她把无患子树移栽下来的时候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的,只是没想到这些人到今天才知道,那时的她生怕大家伙很快就发现,所以什么东西都事先捞到自己的地盘,这样她做澡豆就有了着落。

    哪像现在宋二丫和黄秋桂两人做的生意,这不又断在那儿了。

    宋青宛得知宋二丫和黄秋桂两人做澡豆生意,那是肖掌事告诉她的,上次偷她的无患子,她不得不感叹黄秋桂的聪明,当初在她家里呆了一年,做了一年的帮工,宋青宛从来不让她进正堂,没想到她还把澡豆方子给摸透了。

    如今两人还懂得了往澡豆里加无患子。

    不过做澡豆本来就不是什么技术活儿,但凡留点心,也能猜出几分,宋青宛早就打定了注意,就算他们发现了,她也不怕。

    然而肖氏显然不认为这样,上次派小盒子询问了她意思,那时肖氏还在张府当掌事,背后有张府撑腰,要冶什么人,那都是分分钟的事。

    现在的肖氏虽然背后没有张府撑腰,但她这么多年在顺成县的人脉也是不容小视的,那时宋青宛还不知道自己被宋二丫和黄秋桂跟踪的时候,肖氏已经派小盒子暗暗查了宋二丫两人给谁家送的货。

    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送到了蒋府家里,

    蒋府可是顺成县的大户,背后还跟知县有点往来的,一般的富户都不敢得罪他,没想倒让宋二丫两人撞上了运,还跟蒋府的人给搭上了。

    肖氏曾语重心长的告诉宋青宛,这宋二丫是与虎谋皮,她虽然此时不能动她们,但她们以后就会付出代价的。

    做生意就没有这么顺当的,大家都想赚钱哪个不想多赚些银子。

    宋青宛想赚银子,然而自从张府出事,张小环说的话后,宋青宛警觉了,她要赚银子,也要护住孩子安全,否则她宁可不赚这些银子。

    所以当肖氏问宋青宛想不想再做药皂的时候,宋青宛却拒绝了,她一但做药皂,很快就会有人知道她在这儿,如今没有了张府,真惹出祸端,她一戒农女的身份,能与谁斗。

    肖氏觉得可惜,要是宋青宛愿意做药皂的话,这澡豆的生意不做也罢,可是她不做了,肖氏只能另辟他路。

    宋青宛却想到了一事,她伙同肖氏寻了一片幽静的山谷,合伙买下山谷后,肖氏就通过人脉,买了不少会种花的仆人。

    这一点上肖氏做得比宋青宛顺当多了,肖氏愿意买下这些下人,而不像宋青宛的请帮工,比宋青宛的牢靠。

    很快这些人在山谷搭了屋子,开始种起了各种名贵的花来。

    宋青宛不做药皂,因为药皂也被贵人知道,但她若是做花露膏呢?

    在现代还有洗面脸和脸霜呢,她为何不能做去。

    这个想法告诉肖氏后,肖氏拍掌叫好,那当然是最好的,比做药皂还好,要知道一但涉及到贵夫人护肤的事,能把人养得更美,这东西铁定赚钱,比那药皂行销多了。

    宋青宛忙完那头回到村里头来的时候,就看到村里的人个个都挑起晒干的无患子往镇上或是县城里送去卖。

    这冬季可没有新鲜的无患子摘,先前晒干的无患子这个时候卖还真的是个好季节,要过年了,富户家里杀猪宰羊的,下人忙得晕头转向,身上也是一身的油荤味儿,有这无患子给他们去污,那是多难得的。

    宋家村的人最先发现,于是晒得最多的,冬季里这么一卖,居然卖了不少银子,尝到了甜头,比丰收年还要高兴。

    毕竟那粮食都被人抢走了,家家户户正缺粮,如今粮铺里卖的粮食都是从外地运来的,自从顺成县建了码头后,在这运输方面不知方便了多少。

    粮食价格依然贵,但手中有了银钱的村里人,终于能买得起粗粮,至少磨碎的,熬稀糊糊吃也能过一段日子。

    要是会理家的,使不得还能过到明年夏初之季呢。

    宋青宛的生意风声水起,宋二丫和黄秋桂的生意也是水涨船高,只是没有加无患子的澡豆价格越卖越低后,得到手上的银子却越来越少了,但也好过没有,两人一边恨着村里人,一边请村里人帮忙做澡豆,不停的往蒋府送去。

    离年前还有好几月呢,宋二丫手里有了银子,就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