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山不改-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虚竹。
这虚竹自是成了逍遥派的传人,还和萧峰,段誉结为义兄弟,这也使得逍遥派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被世人所知。虽说后来北宋灭朝,便是辽国,西夏也相继被灭,覆巢之下无完卵,可逍遥派又是如何沦落到再无踪迹的地步呢?
顾青当下睫毛轻颤了颤:“天山折梅手。”
“天山折梅手,天山折梅手——”其他人并不曾听闻,但段智兴却不不由得呢喃起这个名字,忽而眼前一亮,“天山灵鹫宫,宣仁帝的结义兄弟虚竹子。”
这名字洪七竟也觉得耳熟,他回想了下,一拍大腿道:“虚竹子?我记得他,当年降龙十八掌被萧峰萧帮主在辽国,传授给了他,后来我丐帮便派了后任帮主去灵鹫宫学回了降龙十八掌!小和尚你,你不会也会降龙十八掌吧?”
“你难不成是虚竹子的后人?”段智兴没等顾青回应,就自话自说起来,“是了是了,当年宣仁帝,萧峰萧大侠和虚竹子义结金兰,他们三人相互之间传授武学,是再自然不过的!且那灵鹫宫向来神秘,武学也是精妙无比,我记得便有那可返老还童的武学,还有一门以周易六十四卦的方位而演变出的上乘步伐……”
段智兴难掩激动,也不知是因为找到了最合理的推论,还是因为意识到他和顾青还真有缘分,又或者对当年先辈那时候的事情,实在是向往得很。
他这份激动还感染了洪七,洪七视线落到顾青的僧衣和光头上,“小和尚你怎么就变成了和尚?也对,当年虚竹子好像就是先出家当了个和尚,后来还了俗。”
段智兴补充道:“他后来娶了西夏国的公主。”
他们俩这一唱一和的,根本容不得其他人插嘴,其中王重阳一面理清他们话中的人物关系,一面还回想着顾青先前对黄药师时使出的其中一招,它几乎是脱胎于全真剑法中的一招“马蹴落花”,看来丰月小师父见之可学的说法是真的。
黄药师对顾青的来历兴趣则不大,他就只是想着破解之招;至于欧阳锋,他则是眼底精光连连,也不知具体在想些什么。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仨都不是当事人,而作为当事人,又被给找了个父辈的顾青,他在眼皮底下翻了个白眼,面上却是蹙起眉来:“洪施主和段施主这般为小僧筹谋父辈,虽是一片好心,可着实令小僧感到困扰,要知道这已经是第四个父辈了。”
“再者,我以为我们是来华山论剑的。”
这确实是来华山论剑的,而不是来给人家论‘你能有几个爹’(……)的。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再多出父辈来,顾青他主动身出手腕,让王重阳测了骨龄。这再有可能练就了返老还童的功法,一个人的骨龄是不会骗人的,当然灵魂年龄是测不出来的。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顾青的骨龄明明白白的就和他外表看上去相符。又他还说出了自己俗家父母的所在,末了有点无奈道:“这下你们可以安心了吧?”
一时间,弄得洪七和段智兴讪讪的,“这是自然。”
黄药师已意识到了什么,挑了挑眉梢,可并没有戳穿,而洪七直到华山论剑的第二天才后知后觉:明明是那小和尚对他自己的来历藏着掖着,一开始不说个明明白白,让他们可劲胡乱猜个不停的,怎么到头来反而成他们无理取闹了?
黑心肝哟!
第56章 一箭双雕(7)
黑心肝的丰月小师父,是个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还精通奇门遁甲之术,道学信手拈来; 又于武学上天纵奇才的小和尚。
这是洪七在接连七天七夜的华山论剑后,稍微有那么些不情不愿得出的结论。
好吧,他会有点不情不愿; 还是因为自己在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的切磋中输给了这个小和尚!
至于为什么说是“有点”?
那是因为洪七他不是一个人。
段智兴在一阳指上输给了顾青; 欧阳锋更不用说; 在先前没华山论剑前他在灵蛇杖法上,就已经输给过顾青一回了。
不然的话; 这在自家嫡传武学上输给一个外人; 那还不如就地找朵浮云撞死哩。
话又说回来; 洪七之所以得出这么个结论; 还是因为他们在这七天七夜中不止切磋了武艺。像一开始的时候攀跃落雁峰峰顶时,就已是在比试轻功; 等后来一百招“以武会友”后; 他们还论道了其他的; 像段智兴和顾青谈论佛法; 顾青和王重阳就道学交流感想; 和黄药师凭空对弈,他甚至于还和欧阳锋就暗器一道过了几招,虽然是欧阳锋故意出了怎么个难题来为难他。
和洪七么?
嗯……洪七他也不是个老实人; 他原本提议和顾青谈剑作酒,说拳当菜,结果只说了几个来回,他自己就受不了了。他本就极贪口腹之欲,结果呢,到了落雁峰峰顶他光吃从下面带上来的干粮,连个鸡屁股都没有!原本灌在朱红葫芦的酒,也早就被他喝了个精光,虽说和他人见招拆招,谈论剑道拳理很有意思,但那能挡吃吗?能挡喝吗?
这么着的,洪七把他自己说得都饿了,而且他见不着顾青一副光风霁月的模样,他还就不信顾青不饿,于是眼睛一转,嘿嘿一笑不报招数,改报菜名了。洪七好吃,他虽不会做,但他很会描述,当下就把他见识过的美味佳肴,一道道的“端”出来,说的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更有这些菜肴,无一都是荤菜,一点都不讲究荤素搭配。
咳。
结果嘞,他说到最后口水几乎流了一地,其他人恨不能给他一闷棍让他别再说下去了,最后还是黄药师把随身带的九花玉露丸,分了给大家吃,那原本是黄药师准备来疗伤用的。
且在这期间,也不是没有其他江湖人士赶了上来。说来他们都很赶巧,因为每次有人上来时,在落雁峰峰顶上的几人不是在一对一对战,就是几人混战。场面可以说是很壮观,再配合上峰顶“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瑰丽景色,不可谓不是令天地而变色。
反正有幸围观的江湖人士,无不是深受触动,心中豪情万丈。
可不管怎么说,华山论剑总得有结束的时候。
事实上这么几日下来,高下其实已有了定论。
王重阳和段智兴,洪七交换了眼神,又看向站在不远处摩挲着手中玉箫的黄药师,黄药师自认不如王重阳,更不比顾青,在看懂王重阳所要表达的含义后,他的自尊心虽让他无非直白的说出心悦诚服的话,但他自有他的骄傲,也不会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当下便稍微颔首,表示自己并无意见。
王重阳又看向欧阳锋时,已在心中皱起了眉。他们几人中,段智兴作为大理皇帝,性情向来宽厚;洪七身为丐帮帮主,从不拘小节,但粗中有细,这些年丐帮也有投入到抗金的大业中;黄药师此人,虽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可邪中有正……唯独欧阳锋,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偏又武功高强,无论《九阴真经》落到了除他之外的谁手中,欧阳锋都不会就此罢休的。
尤其是如今他们已达成共识,这《九阴真经》该由丰月小师父获得,而欧阳锋和丰月小师父不对付,这几日来他们是有目共睹的。
似是看穿王重阳在想什么,眉宇间带着几分挥之不去疲怠的欧阳锋,当即冷笑道:“我欧阳锋虽不是什么好人,可在咱们华山论剑前就说清楚,谁是天下第一谁就该得到《九阴真经》,既如今我输了,那我就不会反口不认。”
他把话都挑得这么明了,王重阳还能说什么。
然后,《九阴真经》就到了顾青手中。
再然后,信誓旦旦说不会反口不认的欧阳锋,也毫不迟疑的出手抢夺了。他在过去七天里都在蓄力,就连期间和他人切磋时,都没有用全力,就是瞅准了最后大家最松懈,也是最疲怠的时期动手抢夺《九阴真经》,然后一招得手后,他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就在欧阳锋来了个攻其不备,成功将《九阴真经》抢夺到手,已全身蓄劲涵势逃出三尺外,眼看就要跳下悬崖时,一道颇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的剑气,将他击倒在地,且若不是欧阳锋收势及时,说不定他收不住就这么从悬崖上坠了下去,然后摔个粉身碎骨!
段智兴首先反应过来,又惊又奇道:“六脉神剑!”
喊完又惭愧起来,毕竟六脉神剑是他大理段氏,除了一阳指外的另一门绝学,只可惜他至今只把一阳指练就到上品,却没有往上更进一步的参透六脉神剑。如今让个外人使了出来,如何不让段智兴感到羞愧?
嗯……这么想好想也没毛病。
洪七都替段皇爷感到心累,人比人气死人呐。
先不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以大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就来说功败垂成的欧阳锋吧,他大概是为《九阴真经》着了魔,在其他人都还在的情况下来抢夺,怎么看都不像是万全之策,更像是头脑发热。
不过现在他的真气可以说是被顾青那一道剑气,给戳了个看不见但实质上能感受到的窟窿,当即没真气走岔道,在经脉里乱窜造成走火入魔都是好的。现如今顾不得其他,盘腿坐在在峰顶上来调息,顺带感受着寒芒,应当能很快冷静下来吧?
《九阴真经》又回到了顾青手中。
其他人若说对《九阴真经》不好奇那都是假的,可如今经书既按照约定给了顾青,他们也做不出像欧阳锋那样舍了脸皮,不管不顾上去强抢的举措。
本也就对外门武功并不那么感兴趣,更多还是冲着“天下第一高手”称号来的洪七,他先开口打破了因欧阳锋的举措有点凝滞的气氛,“我说小和尚,我看你会的武功本就不知凡几了,现在你得到这《九阴真经》,你不会打算把里面所有的武功都学下来吧?贪多可嚼不烂啊。”
说完洪七就想到这小和尚是看谁的武功就能学会的,他嘴角抽了下,郁闷的摆了摆手:“你当我没说。”
顾青勾了勾唇。
华山论剑就此结束,下落雁峰时顾青仍旧和洪七一路。
洪七还在惦念那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号,“等我们什么时候再来打过!”
顾青淡淡道:“如果有机会的话。”
“你这小和尚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接下来难道打算去云游四方?”洪七还是没得到教训,不等顾青搭话,他就自顾自往下说:“不过这样也好,依我看就你先前在江湖中无甚名气,如今却得到了人人都想抢到手的《九阴真经》,定有那不长心眼的去找你。”
顾青诚心诚意道:“洪施主一片好心,小僧心领了。”
洪七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他下半句,就出声问:“然后呢?”
“然后什么?”顾青假模假样的不解着,“小僧已心领了洪施主的好意了啊,难道洪施主是想小僧有所回报吗?那竹林外埋得酒,小僧还可以给洪施主一坛。”
“我说的不是这个——算了。”洪七觉得自己也说不过他,还是干脆不纠结的好,“你这是要回四望山?”
“不,”顾青否认道,沉吟下来了句驴唇不对马嘴的话,“朝中将迎来新帝了。”
北宋在靖康之难后改换了朝代,现如今建都于临安,在经历了宋高宗,宋孝宗两位皇帝后,迎来了如今的皇帝宋光宗。然而光宗性好猜忌,非常不信任宋孝宗留下来的大臣,且即位两年后就日渐疯癫,又在孝宗驾崩后,拒绝服丧,导致临安城内混乱不堪,局势不稳。
不过如今并没有传出任何要改立新君的消息,以及,“你好端端的怎么就掐算起皇帝老儿了?”
洪七好悬才跟上顾青跳跃的思维,“我不管你要做什么,你答应给我的酒别忘了就行!”
“这是自然。”顾青也没有将这个话题接着往下说,不过他并非无缘无故的说起朝中的帝位更迭。他现如今来到这个世界,称得上一次转世,那自是得定个目标的,以前的两个世界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和江湖打交道,那很有趣,也很充实。
那时候江湖中不仅有有趣的人和事物,而且不管是哪个江湖,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不说上个世界中,是处于国泰民安时期,便是在上上个世界,丐帮,少林派虽是魁首,可其他门派也没有弱到哪里去,更有其他国家的派系。反观现在所处的武林,因为靖康之变,金兵南下,导致生灵涂炭,各门各派放下成见而共御外辱,然而朝堂中以宋高宗为首的投降派,出卖了和放弃了岳飞和大批北方义军,武林志士也惨遭屠戮,导致很多门派遭受了灭顶的打击,这是导致如今武林衰败的最重要原因。
虽说经过了数年的休养生息,可中原武林并没有因此得到复苏,想想看吧一个华山论剑,满打满算不算顾青,也就只得挑得出五个绝顶高手,这已从侧面反映了现如今江湖的颓败。
这也就没了意思。
可此江湖是衰落了,泛不起多大的浪花,可在顾青看来,还有另外一个“江湖”存在。
那就是朝堂。
如今南宋处境不可谓不糟糕,金国的虎视眈眈,且金国以北,已经有另外一个游牧民族崛起,这是外患。而对内来讲,更是矛盾重重,一批主战派将领的辞世,导致收复失地的大业不了了之也就算了,关键是皇帝们即使有心也无力。
就拿孝宗来说,他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可没过多久就没了后劲。因为对政治日益冷感,就让位给了如今光知道搞内讧,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的光宗,顿时就将孝宗勉力做出来的一点政绩,给打回了原形。
可以说南宋内忧外患,处于风雨飘摇中,但情况还不至于到最糟糕的地步,还是很有可挽回余地的。
想到这里,顾青露出一个再圣洁不过的微笑。
不过再去朝堂前,顾青还需要给自己解决下后患。
欧阳锋先前在落雁峰峰顶时,就只是被他用六脉神剑中的少商剑,给击中了要害。以欧阳锋那睚眦必报的性格,等他养好伤他必定会卷土重来,顾青可没有精力陪他玩。
说来他这段时间用了他逍遥派的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小无相功,就是在落雁峰峰顶回息时用了“玄武定”,可还没有用过北冥神功呢——运转北冥真气护住周身,让他免受洁癖症困扰不算。
所以是时候,让北冥神功“重出江湖”了。
等顾青和欧阳锋好好打完招呼,带着《九阴真经》从华山赶往了如今南宋的都府临安时,华山论剑的结果已在江湖中传扬了开来。
该怎么说呢?
参与华山论剑的六人都得了个名号,分别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和中神通,分别对应着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和王重阳。
以及丰月小师父的“上僧”。
顾青对这个名号不予置评。
第57章 一箭双雕(8)
顾青从前也不是没有过名号,像逍遥公子; 虽然后面渐渐演变成了“不可说公子”“你们都知道的那谁”; 再有像无剑剑客; 可是“上僧”这个名号,它给人的感觉怎么就有那么点一言难尽呢。
不止顾青一人觉得一言难尽; 便是江湖中人也觉得五味杂陈。
说好的得道高僧呢?
王重阳王真人在华山论剑开始前,就提到了除了他们五人外,还有一名少林派的高僧; 当时江湖中人已开始猜测这名没报上法号来的高僧是谁; 还将少林派近来的高僧扒了个底朝天。
以及说起高僧来; 大部分人脑海中冒出来的形象,该当是天庭饱满; 眉目慈祥的得道大和尚。这倒不是年龄歧视; 而是在一般人看来; 无论是练武还是佛学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且“大和尚”的称号不是每个僧人都能得到的。
可事实又是什么呢?
有在华山论剑时攀登到峰顶一览的江湖中人,他们可没看到白眉白须的高僧; 而是看到了一唇红齿白; 眉目如画的小和尚。不; 严格来讲他这般年纪; 在寺庙中被称呼为小沙弥更合适。
他未免太年轻了吧?
可就是这么一个无名小沙弥; 他在华山论剑中胜过了全真教教主王重阳,大理段氏段智兴,丐帮帮主洪七; 桃花岛岛主黄药师和白驼山庄庄主欧阳锋,让他们五人心悦诚服(严格来说是四人,可欧阳锋他不是悄无声息离开了吗),共推他为当今天下第一高手。
这一消息传出来,不知跌掉了多少人的下巴,也让他们一腔豪情都“如鲠在喉”。
想想看吧,华山论剑这样的盛事,江湖中人便是没有实地参与,可他们总归是想大谈特谈一番的。若是王重阳等五人中任何一人成了第一,他们说起来自能够洋洋洒洒,唾沫与口水横飞。
比如:
“九指神丐使出了一招‘飞龙在天’,重阳真人一招‘探海屠龙’接了下来!”
再比如:
“说起桃花岛岛主黄药师,他是个三分正七分邪的人物,可天资卓越,他们桃花岛有武功‘弹指神通’,虽不比大理段皇爷的一阳指,可也是一等一精妙的手上功夫。”
再不济:
“那白驼山庄的欧阳锋可和咱们中原人,在相貌上不太一样,高鼻梁深眼窝,据说他们那边的人眼珠子都不是黑色的,黄色的绿色的,乍一看还怪吓人的。”
可现在,他们说起夺得“天下第一高手”名号的丰月小师父,能说什么呢?他们也就知道他法号是丰月,寺庙,反正不是少林寺,师承是谁他们也不知道,武功路数也一概不知。这么一来,他们怎么讲华山论剑,难不成只能说:
“丰月小师父使出了他的招数,对上了重阳真人的全真剑法。”
这听起来一点滋味都没有,好吗?
还不止这样的感触,更有若是其他五人得了《九阴真经》,他们成名已久,且不管是谁都并非孤身一人,每个都是有帮有派,再不济也有一个山庄或是一座海岛的,这足够让对《九阴真经》不死心的江湖人士,在再想打《九阴真经》主意前,着重掂量下自己的斤两。
只丰月小师父?
他来历不明,又非少林寺的,且在华山论剑前籍籍无名。虽说在华山论剑后一朝成名天下知,可那感觉怎么都很虚,也就是不足以服众。
这种情况下,就有真的勇士敢于跳出来,去直面那普度众生的小和尚。
临安城
此时已是初春,乍暖还寒时候,顾青来到临安城已有半月。他先前说去接触朝堂,可并没有就这么贸然接近,总归是要谋定而后动,因而这半月来他就在临安城中“化缘”,来对朝堂上下有个更全面的认知。
嗯……宗室中有人正秘密策划立新君来着。
在这种情况下,顾青遇到了前来“拜会”他的江湖侠客。
这找上门来的江湖豪杰不过二十五岁,背着一把长剑,名叫白鹤亮,是鹤笔庄的少庄主。他父亲有幸上到了华山落雁峰峰顶,回来后感叹了几句,白鹤亮年轻气盛,就凭借着一腔热血从他父亲那儿探听到‘上僧’的模样,在都不知道人家在哪儿的情况下,就从家中出来。
说来也巧,他刚来到临安城就遇到了素衣白袜,有出尘气度的年轻僧人。白鹤亮当即就冲了个过去,对上人家疑惑的目光,白鹤亮挺了挺胸脯,让自己看起来并非外强中干,然后就问:“你是不是丰月?”
“施主请稍等。”
白鹤亮:“??”是不是不就一句话的事吗?怎么还得稍等一下,难道还得好好想想吗?
这倒不是,而是不远处有快马疾行,眼看就要踏上躲避不及的孩童。白鹤亮这时候也注意到了,他本想大喊让孩童躲开,可他的喊声只到了嘴边,就眼睁睁的看着他眼前的小和尚,僧袍飘飘,若御风般的那么轻轻一拂,那扬起的马蹄似被无形的手托住,紧接着那吓傻的孩童也被拂开,下一刻马蹄落地,疾驰而去。
旁人只当是那孩童机警的躲开,可白鹤亮看得明明白白,当下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这时,风姿天然的年轻僧人回过身来,合了个佛礼:“阿弥陀佛,小僧正是丰月,不知施主?”
白鹤亮原本理直气壮的气焰,现如今已被浇灭成小火苗,还是随时都会熄灭的那种。明明人丰月小师父眉目温文的很,可白鹤亮还是觉得头皮发麻,老老实实回道:“我叫白鹤亮。”
顾青眨了眨眼,语气微妙的吐露出一个字:“翅?”
“什么?”白鹤亮愣了下,把他们俩的话组合起来,顿时恼怒道:“我叫白鹤亮,不是什么白鹤亮翅!”
“阿弥陀佛,是小僧的不是,只小僧想起了王施主剑法中的一招。”顾青看似很诚挚的道过谦,含笑问道:“不知白施主找上我,所为何事?”
他这么好说话,白鹤亮反而觉得不真实,而且这时候他一腔热血已随着顾青刚才的出手,而冷凝了下来,他想他要是说“我是来挑战你,来夺《九阴真经》”的,他肯定会死的很惨。当下他怂了怂,可面上不能表露出来,违心道:“我只是久仰上僧大名,想——”
顾青把话给补全:“来借阅《九阴真经》?”
“对——不是!”半路改口的白鹤亮差点咬到了舌头,这时候却听得对方道:“好啊。”
白鹤亮反应过来后,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又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