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山不改-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青把话给补全:“来借阅《九阴真经》?”
  “对——不是!”半路改口的白鹤亮差点咬到了舌头,这时候却听得对方道:“好啊。”
  白鹤亮反应过来后,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又惊又奇道:“你刚才说什么?”
  顾青好声好气道:“我是说我很乐意把《九阴真经》,借阅给白施主你。”
  白鹤亮脱口而出:“你疯啦?”
  “若白施主这么说的话,那来小僧面前借阅《九阴真经》的白施主,又算是什么情况呢?”顾青说着,用倍感怜爱的目光看向白鹤亮,“昔有佛祖割肉喂鹰,今日小僧为了感化无理智在身的白施主,一本《九阴真经》又算得了什么?”
  白鹤亮语气纠结道:“你这是在说我蠢?”
  顾青眼前一亮,“看来已经有效果了,善哉善哉。”
  白鹤亮:“……”
  “看来小僧度化的方向是对的,那——”顾青说着就停顿了下来,白鹤亮紧张了起来:“你想做什么?”
  顾青从僧袖中把那本《九阴真经》拿了出来,用鼓励性的语气说:“给你。”
  白鹤亮是真傻了才会去接那本《九阴真经》,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抬头看向眉眼含笑的顾青,此时顾青在白鹤亮眼中,早已经不是什么慈悲为怀的出家人,而是笑里藏刀的笑面虎。
  他为什么会主动把《九阴真经》给他看?
  白鹤亮这时候赫然想起了他父亲说起过的,在华山论剑前已有不下二十余人,因为《九阴真经》而丧命。现在他要是真的接过了这本《九阴真经》,然后被其他人知道的话,那他们岂不是会来追杀自己,进而抢夺《九阴真经》?
  白鹤亮头脑不再发热后,倒是冷汗淋淋了,他瞪着顾青:“我知道了,你说什么要把《九阴真经》借阅给我,就是想要借刀杀人,让其他也想要真经的人来杀我!我说对了吗?”
  顾青微微叹气:“现如今看来又矫枉过正了呢。”
  他说着把《九阴真经》收了回去,“现在有没有觉得又回来了点?”至于是什么又回来了点,考虑到上文,当是一目了然的。
  脑子嘛。
  白鹤亮:“……”
  白鹤亮本就是个耿直的少庄主,没见识过多少人心险恶,现在脑袋又是发热又是发冷的,起起伏伏间哪里能稳定得了,且自尊心又受了伤,当下就红了眼:“士可杀不可辱!”
  “小僧诚心的建议白施主去看一看大夫,不要讳疾忌医。”顾青露出无能为力的神情,“到底小僧佛心有限,恐是度化不了施主你。”
  说白了,虽然脑子不好使但不要放弃治疗。
  从小就被人夸聪慧有加的白鹤亮:“……”
  不过仔细想想,他近来做的事情好像不怎么明智,白鹤亮这时候知道后悔,还知道无地自容了,当下也不管辩驳自己脑子没坑,灰溜溜就要转身离开,却又被那面目可憎的和尚叫住了:“你又想怎样?”
  顾青肃容道:“我观白施主与我有缘,白施主可想入我门下?”
  白鹤亮有点跟不上趟:“你是说出家当和尚吗?”
  “不,”顾青否认着,接着又说道:“白施主虽有勇,可佛性不够,因而只可为我门下外门弟子。”
  有勇后面跟着的是无谋,而且“佛性”什么的,怎么听都像是在说脑子,白鹤亮还从来没像今天被其他人嫌弃过,泥人还有三分气性呢,当即就道:“我是个傻瓜,怎么够得上当大师你的外门弟子呢。”
  顾青安慰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施主不必自暴自弃。”
  白鹤亮:“……”
  顾青又谆谆善诱道:“再者说了入我门下,自可学《九阴真经》中的上乘功法。白施主此番离家出走,莫不是为了学到上乘功法,让令尊为白施主自豪吗?虽然方法不得当,可如今误打误撞不是正好?还是说白施主愿意这样无功而返,被令尊打断腿后被勒令看大夫?阿弥陀佛,这般的话也能算误打误撞了。”
  白鹤亮忍不住反驳道:“我不是傻子!我看你这人才有病吧。”
  顾青岿然不动道:“为世人着想到极致,本就是我等出家人的要义。”
  白鹤亮:“……”
  白鹤亮是心力交瘁,他这就回家被他爹打断腿!
  不过嘛,过了不到半个时辰,白鹤亮就又重新找到了顾青,磨磨蹭蹭道:“大师你说的话可当真?我是说一旦我成为你的俗家弟子,你就传授给我真经上的上乘功法?”
  顾青颔首:“出家人不打妄语。”
  白鹤亮想到先前他被说成了傻瓜,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可现在不是翻旧账的时候,所以就无视了这段,表示他愿意成为丰月大师的俗家弟子。
  “你倒是有几分赤诚。”
  这般的丰月大师就同意了,并且还给白鹤亮起了个法名:
  无侙。
  对于这个法名,丰月大师是这么解释的:“愿你再无忧愁,喜乐平安。”
  侙有“忧愁,惊恐,心不安”的意思,无侙自是寓意着无忧无愁,这可是个很好的法名。白鹤亮心里还暖了下,虽说丰月大师有点那什么,可还是很有风范的,可等他仔细想了想无侙的读音,是和“无翅”一个读音,他顿时就想怒掀桌!
  这个和尚根本就不是个正经高僧!
  事实证明,无侙想的没错,丰月大师确实不是个正经高僧,也不是个正统的祖师。因为他的教派并非少林派,而是另立门派,而且这个门派如今连个根基都没有,满打满算就只有顾青他自己,白鹤亮这个无侙首徒,还有一本《九阴真经》,其他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白鹤亮:我可能上了一条贼船。
  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白鹤亮既是上了这条贼船,那他别想那么容易的下去,再者说了他们门派没根基,在顾青眼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他如今不是握有《九阴真经》吗,这可是江湖人士眼中的香饽饽,喷香扑鼻,根本没办法抵抗的那种。
  于是,顾青就拿着《九阴真经》当金字招牌,还有“施主我观你与我有缘”金句,广收门徒,开山立教。
  等消息传到洪七耳中时,他正在喝他不辞辛苦跑到四望山上,搬回到丐帮总舵的美酒。听到丐帮弟子禀报过来,他不由得一头雾水,“这小和尚到底是怎么想的?”
  怎么感觉想一出是一出的啊,想想看他们在华山时,顾青还冷不丁的说了朝堂上要有新帝继位,然后都没有回四望山,就独自去了临安城。洪七还以为他是去临安讲经,弘扬佛法了呢。怎么现在摇身一变,就要从少林派的小和尚,变成要创建一个新教派的教主?
  这件事怎么看怎么都匪夷所思,人家王重阳虽说也是建立了全真教,可他也是在建立全真派后才成的道士,不是成了道士后再建立了全真教。不对,他们俩没有可比性啊,到底少林派已存在多年,道教虽也有,可从前并没有自成一派过……洪七这掰扯了好一会儿,也没把自己掰扯清楚,所以他就干脆不再掰扯这其中弯弯绕绕的逻辑关系了,就转过来细细问了丐帮弟子打探到的其他相关消息。
  听到顾青是要把《九阴真经》中的上乘武学公开传授给他人,且目前收到的徒弟不拘男女老少后,洪七就更搞不懂了。看人家王重阳收徒,多年来也只收了七个徒弟,再有那黄药师,挑徒弟时也是精挑细选的,根骨不好的不收,相貌不好的也不收,目前也是只收了几个,怎么到顾青这儿就这么不拘一格的?
  等等,“你是说他把《九阴真经》中的武学传授给他人?”
  丐帮弟子回道:“正是,但凡被上僧收为外门弟子的,上僧皆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情形,为他们量身挑选适合的功法。”
  洪七想对此发表点意见,可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半晌后默默来了句:“欧阳兄还是太着急了,唉,果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说完洪七就嘿嘿笑了两声,怪不厚道的,不过谁让欧阳锋自己本就不安好心呢。
  想归想,洪七还是亲自跑了趟,去找到了顾青:“你这小和尚怎么好端端的想起立教了?是不是跟中神通学的,想成为开山祖师?”
  顾青摇头。
  洪七又猜测道:“那你是想正大光明的还俗不当和尚?”
  顾青再摇头。
  洪七绞尽脑汁道:“你不会想要培养个能打败你的徒弟吧?你别再摇头了,还是直说吧。”
  顾青慢条斯理的说:“是佛祖给了我指引。”
  洪七“啧”了一声,显然是不信的。
  顾青一本正经的说着:“佛祖教会了我该怎么化解《九阴真经》的罪孽。”
  洪七:“???”
  顾青继续说:“在华山论剑前,因它所失掉的性命多达二十余条,它如何不罪孽深重?”
  洪七有点懂了,神情纠结起来:“你这是要给它超度?给一本武功秘籍?”
  “万物皆有灵。”顾青盘腿而坐,那本《九阴真经》就被他放在膝盖上,配合着他说的话,看上去确实很有几分高僧风范儿,不过洪七还是不太能理解这其中的关联:“你这小和尚说要给《九阴真经》化解罪孽,可这跟你开宗立派有甚关系?”
  顾青慢吞吞道:“小僧如今将真经中的武学传授出去,不正如佛祖舍身饲虎?”
  好像是有那么点道理啊,只洪七总觉得给本武功秘籍超度这事,还有佛祖舍身喂老虎啊什么的,都挺让他这个不信佛的人觉得费解的。
  这时候又听顾青说:“且《九阴真经》已在后悔自己曾犯下的罪孽。”
  洪七不由得瞪大眼睛:“你说啥?”
  他不知该用什么表情去看那本《九阴真经》,而且这怎么就一下子变得肆耍拔宜敌『蜕心悴换嵴娴哪芎退皇牵钩删瞬怀桑俊
  顾青眨了眨眼:“这倒没有。”
  洪七松了口气:“那你刚才那是什么意思?”
  “小僧只是感叹下门下弟子的资质有多愚钝而已,是不是特别的生动形象?”顾青眼睛亮晶晶的说。
  洪七:“……”
  听说丐帮帮主来了就来瞻仰下的白鹤亮:“……”
  够了啊!
  洪帮主临走时还再次感慨了丰月小师父的黑心肝,只等他优哉游哉的走出了二里路,冷不丁的就想起了一件早该意识到的事:
  他们虽知道了顾青真正来历,知道他的俗家父母还活着,可他们到现在仍旧不知道顾青,他到底从哪里学来的各门各派绝学?要知道段皇爷可不会六脉神剑,小和尚也没见他使过降龙十八掌呀。
  再回想起刚才的情景,洪七鬼使神差般的有了个很异想天开的猜测——若《九阴真经》成了精,是不是也就小和尚那般大?
  洪帮主打了个冷颤。
  先不说洪七这次的猜测,是多么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来说顾青那边立教的事,他这个教派并不叫逍遥派,而是接着四望山的名字叫四望教。
  会建教,对顾青来讲正和他想去朝堂上一般,有那么几分心血来潮,不过真说起来,建教这件事是随入朝堂的想法而“应运而生”的。
  另外,除了是为以后的事做准备,而且顾青是想一次性的解决《九阴真经》在他手中,给他带来的后续麻烦,毕竟金子放在沙子中,很容易就被浪里淘沙,可金子若是渐渐变成普通的沙子,那就不会再被他人那么趋之若鹜了。
  一箭双雕。
  不管怎么说吧,丰月大师立教的事,让他在江湖中威望大增,又因为非常无私的把《九阴真经》这样的武学至宝,拿出来传授给他人的缘故,还让他被赞实在是有得道高僧风范,不愧是武学宗师什么的。
  其中带头鼓吹的就有鹤笔庄的庄主,也就是白鹤亮他爹,谁让白鹤亮如今是四望教的首席大弟子呢。白庄主不吝啬的出钱出力,左右鹤笔庄是个大户,还欣慰的拍着白鹤亮的肩膀:“无侙啊,爹没什么别的说头,‘尊师重道’这四个字你谨记在心便是。”
  白鹤亮神情纠结:“爹,你和原本一样叫我就行。”
  白庄主不知道其中内情,道:“那怎么能行?那可是大师给你亲取的教名。”
  白鹤亮宁愿没有,名字里没有‘翅’那是他的错吗?不过白鹤亮没有再坚持就是了,他爹现在这坚决拥护丰月大师的姿态,他说什么也不管用吧。
  白鹤亮心累归心累,还是没说出他不当这外门弟子的话,因为他现在正在学的功法,确实是《九阴真经》中记载的上乘功法。他若是学了功法却不认这门师门,那不是成忘恩负义之人了吗?
  虽然他天资愚钝得很,白鹤亮牙痒痒的想着,还想着早晚都得让他爹看清丰月的真面目。
  无侙好志向,只近期内他恐怕是没这个机会了,因为顾青他把四望教的事务丢给他这次收的外门弟子中,曾当过掌门的让他暂管,他老人家就再次溜达到了临安城。这时候宗室密谋再立新帝的情况,已经过渡到了请了太皇太后出面,让光宗禅位于皇子嘉王的地步,改换新君就在眼前。
  只嘉王赵扩知道此事后,自认自己没有那样的担当,他虽然不聪明,可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于是就在太皇太后跟他说后,他摇头拒绝不说,还不等太皇太后再说什么,就退了出去。
  太皇太后叹气,只得叫内侍跟上,但她很清楚赵扩这新君必是要做的,就光宗那疯癫样子,又怎么能再为君?
  赵扩那边,他从小身体就不太好,又性喜静,因而常在书房与书册为伴。从太皇太后那儿出来后,赵扩就想也不想的回到了他的书房,只想单独在书房中静一静。他现在脑子乱哄哄的,一会儿想着光宗先前大发雷霆的模样,一会儿又想到太皇太后心力交瘁的模样,复而想到若自己成为皇帝,面对着各怀鬼胎的文武百官,就十二分的抗拒。
  他做不来的,为何都来迫他?
  赵扩把自己关在书房中,胡思乱想下就有些呼吸不畅,为了让自己心绪安宁下来,他就从书架上随手抽了一本书,哆哆嗦嗦的才把抽出来的那本书打开。
  等看了一节后,赵扩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他以前从没有看过这本书,而且书中所写的事,和他知道的历史并不一样。商朝时纣王却是亡国之君,后被周文王推翻统治,可他什么时候被九尾狐狸精迷惑了?还亵渎了女娲娘娘?
  更有商朝是因为气数已尽,才会有女娲娘娘助周文王推翻她的事吗?是不是就像是他列祖列宗建立的北宋朝气数已尽,才会被金国推翻的?
  想到这儿,赵扩却是羡慕起了周文王,他身边会有那么多仙人相助。
  赵扩急切的想往后看,却发现他后面的书页竟然是空白的,这怎么可能?
  到底是谁把这本书放在他书房中的?
  正在赵扩意识到最关键问题时,忽得感觉到身体发轻,飘飘乎如缀云雾中。再定睛一看,他确是身在云雾中,所及之处皆是袅袅云雾,就像是升了天?
  此时有悠远的声音似近又似远的传了过来:“天命之人。”
  赵扩闻声不自禁地四处张望,在他头顶的前方看到了御于云之上的正主,他神姿高彻,明秀若神,自然是风尘外物。又他目中带着怜爱世人的悲悯之色,再加上祥云围绕,怎么看都像是:
  “仙人?”
  赵扩恍恍惚道。
  显阳殿
  太皇太后正和宗室赵汝愚商议,如何叫嘉王安心为新君,忽而听闻内侍通报“嘉王来了”。
  太皇太后有些惊讶,连忙请嘉王进来。等到赵扩进来,不止太皇太后发现他变得和先前不太一样,就是赵汝愚都觉得嘉王比先前精神好很多,看上去竟还有些锐气了。
  太皇太后喊了一声:“扩儿?”
  赵扩如今多了几分以前没有的自信,他朝着他的曾祖母,也就是太皇太后俯首道:“告大妈妈,臣愿做这新君,匡复我朝!”
  太皇太后没想到赵扩自己想通了,连忙道:“好好,扩儿想通了就好。”
  赵汝愚虽自觉匡复本朝何其艰难,可嘉王,不,新君能有这般志向总归是好的。
  说实在的他们推选嘉王扩,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到底如今皇室衰微,高宗便是没有亲生子嗣,便是光宗如今也子嗣单薄,且嘉王扩是皇后嫡出。
  据说当年李皇后梦见太阳坠落到庭院中,用手承接它从而有娠,且嘉王扩出生当天夜晚,却有祥光绕室。只嘉王扩恐没有那多后福,他并不那么聪慧,身体也不太好,可再怎么样也比如今疯癫不知事的光宗强。
  赵汝愚恐怕是没想到,如今的嘉王赵扩好似真有仙人赐福并庇护了,最起码只觉得精神比往日好百倍的赵扩是这么想的。
  以及他现在可是天命之人了,会有九尾狐狸精去勾引金国现在的皇帝章宗完颜璟的,到时候他就等着成为亡国之君吧!
  嗯……嘉王扩入戏有点快呀。


第58章 一箭双雕(9)
  嘉王扩是天命之人,他说有九尾狐狸精; 没有也有。
  事实上; 还真的有。
  就在太皇太后宣示光宗禅位诏; 赵扩成为新君,改元庆元的当年; 金国皇帝章宗完颜璟就得一宠妃李师儿,仅仅一年功夫这本是犯人之女出身的李师儿,就从昭容接连晋封为淑妃; 再成为元妃。且章宗完颜璟的皇后已过世; 这李师儿虽不是皇后但胜似皇后。
  又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李师儿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得到了追赠不说; 便是她那曾是强盗的兄弟都被提拔到显要位置; 权倾朝廷; 与他们系谱相通的人也沾了光。也不是没有大臣劝谏; 然而他们的奏折哪里比得上李师儿的枕头风,到了后来竟是没有大臣再敢抨击。
  可以说李师儿是很称职的红颜祸水; 把她当做狐狸精没毛病。
  这使得本就沉迷在《封神演义》中的赵扩; 更对出现在他梦中的仙师深信不疑; 为此他力排众议; 在皇宫中建立了一座可以称得上美轮美奂的道观。
  没错; 道观。
  这说来不能全怪赵扩,一来顾青扮成仙人去“入梦”时,他弄得那祥云; 让他看起来若隐若现,也让赵扩看不真切他的真面目;二来谁让顾青自己带来的《封神演义》中,帮助周文王的都是道教教众呢……所以赵扩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仙师是道教众人,自是要在皇宫中盖一座道观了。
  顾青倒也不在意,说到底他现在虽是个出家人,可本质上逍遥派却是立于道教存在的,再者说了演戏自是要演全套——
  不就是装道士嘛。
  于是,朝堂中的文武百官渐渐的就发现了圣人,他好像大智若愚啊!
  该怎么说呢?
  在迫光宗禅位,改立嘉王扩为新君后,文武百官自是得对新君有所了解的。新君不大聪明,也没能瞒得过文武百官,虽说光宗他就脑子有坑,可脑子有坑和没脑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好在新君虽然没多少脑子,可他最起码是个仁厚的性子,不会像光宗那样连自己爹死了,都不去祭拜,更甚者因为太爱猜忌,就把两朝元老给打杀个干净。
  再退一步说,圣人不聪明才好呀,毕竟这样好糊弄不是,君弱臣就强,亘古不变的道理。
  像自认是在赵扩登基中出了很大力的韩信胄,他就想做个权臣,而且都磨拳霍霍的准备好排除异己,比如宗室赵汝愚了。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等赵扩即了位,他好似忘记了韩信胄这位大功臣,虽说给韩信胄升了职,可全然没有要重要韩信胄的意思。
  韩信胄自是不甘心的,他暗示了赵扩,赵扩没反应。
  如果不是知道新君脑子不少使,韩信胄都以为他这是揣着明白当糊涂了,于是韩信胄就明示了赵扩,这次赵扩有了反应,他一改往日双目空洞,无甚清明的模样,变得有神采,且里面透露着韩信胄看不懂的亮光:“韩爱卿,朕乃天命之人,你可知这是什么意思?”
  简直迷之自信。
  而赵扩这番与往日大相径庭的姿态,却把韩信胄给唬住了。说来韩信胄绝对是个聪明人,不然他也不会看准时机,抢了一份从龙之功了,可聪明人往往都想太多,容易想有的没的,韩信胄也不例外。他自己就从赵扩登基后冷待他,想到了如今赵扩显露出隆恩的姿态,得出一个结论:皇上他以前莫不是在扮猪吃老虎?
  当即,韩信胄不敢再近前,当即跪倒道:“是臣逾矩了。”
  赵扩失望极了,他根本就找不着能和他讨论《封神演义》的人,当即就挥挥手让韩信胄离开。
  韩信胄为此还战战兢兢了好一段时间,等他“贼心不死”又想蹦出来时,赫然发现不止他一个人觉得皇上可能是在装傻,他的同党也这么觉得。且再来看朝堂中的人员变迁,怎么看都觉得暗藏玄机,哪里像是个没脑子的皇上能办得到的?
  可若真是这样的话,问题来了:从前的时候,嘉王根本没必要装傻,光宗的子嗣不丰,他本身又是嫡子。且一个人若是从幼童时期就傻到如今,这么多年如一日的,那心机得有多深沉?
  怎么看都不太可能。
  “难道皇上背后有高人?”韩信胄和他的党羽经过商议后,得出这么一个还称得上可信的结论。
  为此他们就展开调查,高人的踪影倒没有发现,可他们注意到了皇上执意要建起来的道观,难道高人就在道观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