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华路-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万爱千恩百苦,孰知疼我父母,弱女收养遗孤,此事可传千古……卢氏,你生活悲苦,然而善心不改,含辛茹苦抚养孤儿,令我大唐有美谈传颂,待到他年几个孩子成人,家族祠堂里必然有你的牌匾,让他们好好读书吧,本王对你寄予了厚望……”
  声音悠悠,渐去渐远,最终韩跃的身影和声音全都消失,原地只留下一个泪流满面的女人跪在那里。
  “娘亲,娘亲,王爷给我们买了书,还让我们去参加这一次的童生考试!”
  两个孩子忽然从怀里掏出书本,十分开心的围绕着卢娘说话。
  卢娘泪水模糊双眼,仰头上望着天上白云,白云悠悠变幻,依稀变成一个如山如岳的身影。
  她忽然温婉一笑,喃喃道:“咱家王爷,真是咱家的王爷……”
  周围百姓,哭了无数。
  是啊,咱家王爷一来,所有人再也不用受苦了。
  ……


第733章 李世民的担心是否多余?
  时大唐贞观十二年秋,因洛阳龙门石窟宝藏发掘一事,佛门煽动百姓信徒成为暴民,又有洛阳官员因属吴王李恪派系,对此不作阻拦并且暗中推波助澜。
  百骑司战士疾赴长安而告,西府赵王孤身而来。
  其于伊水河畔,斩佛门乱僧,震信徒暴民,忽有洛阳文武官员率军而来,言称欲助王爵行事尔……
  王笑而戳穿,众官遂欲谋反。
  彼时有六万洛阳大军蜂拥前来,赵王麾下不过两千百骑战士,然,王仰天而笑,竟令众官自摘官帽,自去长安请死。
  此令,武将鄙,文官从!
  杀武将,留文臣!
  又于一日之间,简拔两千百骑为官,唾手掌控洛阳,赵王飘然自去。
  三日后,洛阳街头,茶摊饮。
  王与贩夫走卒同乐,脱鞋抠脚侃谈,融入民间,方知洛阳向佛之风因由,遂令官员易改选佛方向。
  王从此事引发深思,又欲探查民间士子科举之事。
  不想遁入穷苦坊市之间,见卢氏婉娘,风尘暗门之女,然其抚养孤儿事出有因,令王大为感叹,发出母爱如山,当世节女之语。
  遂调洛阳众官,百骑战士,赐米粮,发布匹,给铜钱,又令重建穷人坊市,诱导富户援手相帮。
  自古以来,贫富难容,然王以天子蒙学为筹码,豪门士绅无不入彀中。
  洛阳一行,政令频出,王自此时方才醒悟,一人之力难救天下,百姓自救才能如龙。
  经此事,王行事愈深邃,臣民大敬,载誉书册,史称:洛阳之变。
  此变非洛阳变化,而是王爵心性变化,经过此次蜕变,巨龙终于腾飞。
  ……
  洛阳之行五日后!
  大唐长安,城西田家庄。
  一条渭水汹涌澎湃,河间流水彻夜不息,岸边两架巨大的水车辙辙转动,带动后面的磨坊轰轰隆隆。
  此际岸边,多人聚集。
  李世民赤着脚丫卷着裤腿,站在一条沟渠里弯腰抓鱼,旁边几条沟渠里同样有人存在,细看赫然全是四品以上的朝堂大佬。
  远处忽然响起大呼小叫之声,只见程咬金赤着脚丫站在沟渠里仰天狂笑,哈哈大叫道:“看看吧,俺老程抓了多大鱼。”
  他手里举着一条五六斤重的青鱼,扑扑楞楞不断挣扎抖动,老程哈哈又是几声狂笑,顺手一抡将鱼扔到了岸上。
  岸边有许多小孩欢呼雀跃,哗啦啦跑过来将鱼拾起来,然后咋咋呼呼向远处跑远,那里有很多女子正在架着篝火烧水。
  不得了,不得了。
  这些小孩可不是普通民家的孩子,个顶个全是权臣勋贵的子嗣,那些女人也不是普通民妇,一个两个赫然全是大家族的正妻平妻。
  “抓鱼喽,抓鱼喽,野炊喽,野炊喽……”
  小家伙们把老程的鱼送给女人们,然后又咋咋呼呼奔跑到了沟渠旁边,这些小家伙全是五六岁不准下水的,稍微年纪大一些的早就跟着老爹在沟渠里玩爽了。
  韩跃同样赤着脚丫卷着裤腿,他身后一排溜整整跟着七个小家伙,五个儿子,两个闺女,其中李象名义上是李承乾的子嗣,但是这一刻也跟着韩跃抓鱼。
  “大伯,您这次去洛阳,是不是又杀人了?昨日晚间我去听皇爷爷讲解朝堂政务,皇爷爷念了洛阳那边的奏折给我听……”
  李象这小家伙虽然不大,但是似乎对政务竟然很是上心,他仰着脸蛋凑到韩跃身边,目光闪闪全是好奇之色。
  看这架势,倒真像是一个孩子在诚心求教。
  韩跃抓了半天鱼没有抓到,闻言站起身来直了直腰,他顺手将淤泥往李象嫩脸上抹了一把,哈哈笑着道:“这话谁让你问的?是你父亲让问的,还是你皇爷爷让问的?”
  李象小脸一抽,弱弱道:“没,没,是侄儿自己要问!”
  “撒谎都不会,脸蛋都红了。”
  韩跃笑骂一声,抬手在小家伙屁股上抽了一记,道:“滚远,找你石头哥哥和继跃哥哥去,让他们带着你抓鱼,不要在这里假装小大人。”
  “大伯,那洛阳的事?”
  “洛阳的事,你小孩子不该问……”
  韩跃笑了一笑,忽然纵身跳上了沟渠。
  他打眼眺望远处几条沟渠,忽然语带深意道:“回来三天了,估计父皇早已憋急了。不止父皇心中急,怕是满朝文武也憋得慌,大家都等着我解答一番,结果我足足拖了三天,哈……”
  说着忽然抬脚,就那么赤着脚丫子一路在田埂上行走。
  行至一条沟渠边缘忽然招了招手,语气悠悠道:“承乾,青雀,别装了,一看你俩就不是摸鱼的料,手都没抠进淤泥哪里能抓到大鱼?都上来吧,伪装也挺累的。”
  这条沟渠里蹲着两个青年,一胖一瘦赫然正是李承乾和李泰,两人被韩跃揭穿了伪装,悻悻然从水里爬了上来。
  韩跃赤着脚继续前行,不多会功夫又经过一条沟渠,笑道:“房相也别抓了吧,您这身子骨怕是经不了太久的凉水,如今已经深秋,万万不可冻着……”
  下面正是房玄龄,旁边还有一大票文官老臣,这些老臣个顶个都是朝堂大佬,此时也装模作样在水里抓鱼。
  听到韩跃直接拆穿,房玄龄直起腰身笑了一笑,这位大唐首辅被揭穿之后并不觉得难看,反而笑呵呵道:“装的确实有些累,殿下再不喊的话老夫自己也要上岸了。早些年膝盖骨受过凉,站在水里一抽一抽的疼。”
  韩跃哈哈一笑,语带深意道:“您这位大唐首辅当得可真是称职,大家都上来吧,我去把父皇也请上来……”
  众大臣慢慢从沟渠爬上来,一个两个长吁短叹直捶老腰。
  韩跃忽然转头远眺,对着前面一条沟渠大喊道:“父皇啊,差不多就行了,儿臣知道您想问个清楚,咱们上岸找地方说说吧。如果泡水太久着了凉,母后指不定又要揍死我。”
  远处传来李世民闷哼一声,语气明显讪讪道:“臭小子你总算想要开口了,老子足足等了你三天,这三天你可真能憋……”
  皇帝说话之间,身影从那条沟渠里显露出来。
  上岸之后还不忘吹两句牛逼,哈哈大笑道:“一点凉水算什么,朕当年驰骋纵横天下,何等大江大河没试过,前隋末年反王围攻江都,你老子我身先士卒一路游过去的。”
  韩跃噗嗤失笑,低头对李承乾和李泰道:“听见了没有,这才是真龙!江都城外那是长江,水势湍急,宽有几十里,就连最好的水手都不能游泳泅渡,可是你们听听咱家老爹如何了得,他身先士卒一路游过去的!”
  李承乾和李泰嘿嘿直笑,挤眉弄眼冲韩跃直摆鬼脸。
  这时李世民龙行虎步而来,一看三个儿子的脸色就知道没好事,皇帝抬脚砰砰砰三下,三个青年屁股上都挨了一脚。
  “臭小子们,是不是偷偷笑话老子呢?”
  韩跃三人嘻嘻哈哈,装作恭恭敬敬给李世民行礼,虽然举止显得恭敬异常,然而脸上分明带着恶趣。
  李世民抬脚又要踢人,三人装作惊呼一声全都闪开。
  皇帝自己忽然哈哈大笑,神情之间明显带着一丝满足,感慨道:“这种味道,这种味道,唉,真好啊……”
  说到这里猛地一停,神色依稀又变得有些惆怅,喃喃道:“若是你们祖父还在世,看见咱们父子情浓该多好。你们大伯也遁世隐居了,想找他出来聚一聚都很难。”
  这都是最近五年发生的事情!
  先是李渊驾崩于贞观九年,也就是韩跃在剑南出事的第三年。
  然后是李建成伤心李恪大肆争权,偏偏李世民又被控人花弄得显露昏庸,他在某一日大骂了李世民一顿,然后飘然远去遁世不出。
  皇帝虽然知道李建成隐居哪里,但是一直拉不下脸去请他出来。
  这五年时间,皇家的亲情越来越冷淡。
  幸好韩跃突然归来,渭水河畔炮轰长安,西府三卫大杀豪门,李世民惊厥而醒,长安佛门势力也被一扫而空。
  久违的亲情,在韩跃的努力之下渐渐又回来了。
  比如今日皇帝一家子下河摸鱼,连带着满朝文武都跟着过来,虽然李世民和大臣们是心中藏了事想要弄清楚,但是这次摸鱼嬉闹毕竟凸显了亲情。
  “父皇,咱们去那边吧!”
  韩跃忽然上前搀扶,微笑道:“母后带着贵妇们在做饭,今日咱们吃一顿全鱼宴,儿臣正好把洛阳的事情给您说说,同时也让满朝文武放一放心……”
  李世民哈哈一笑,大声道:“有什么不放心的,难道害怕你祸国殃民不成?”
  这话明显言不由衷,因为皇帝下一句话直接就开问了,略显急躁道:“以前你要建十万大镇,足足八年尚未建设完成,只这一事就差点拖垮大唐,现在为什么又弄出更狠的政令来?”
  皇帝说到这里停了一停,忍不住用手拍着韩跃的手背,语重心长又道:“跃儿啊,做事必须要稳扎稳打,这次你越过我直接下令要重建天下所有坊市,还要给每一个百姓都发钱发米粮,你有没有算算这得多少开支?五十个大唐国库都撑不住,为父并不是怪你越权,我是害怕咱们被拖垮……”
  韩跃呵呵一笑,肩膀微微一耸,淡淡道:“撑得住,完全撑得住,拖不跨,永远拖不跨,父皇您不用担心,孩儿等会就给大家讲清楚。”
  他搀扶着李世民继续前走,后面李承乾和李泰亦步亦趋跟着,父子四人快到到达野炊营地的时候,李世民忽然摆手将韩跃推开,笑呵呵道:“朕还没有老,哪里用你扶,臭小子最好小心一点,这两天你母后老说要揪你耳朵。”
  韩跃嘿嘿两声,满脸自信道:“等会儿臣解释完毕,保证母后不会如此。”
  ……


第734章 天下之贫,贫之在富
  片刻之后,渭河之畔营炊处,一阵秋风飘摇而来,吹得火堆噼里啪啦作响。
  李世民盘膝坐在火堆旁边,仍旧还是赤着脚丫子。
  皇帝不时还伸手抠摸两下,神情自得道:“难怪百骑司汇报说你在洛阳城头抠脚丫,这脚丫子抠起来确实很舒坦,朕从小接受士族教育,成年之后又做了皇帝,我一辈子规规整整严严肃肃,从来不曾试过抠脚丫也有如此乐趣,啊哈哈哈,观音婢不用瞪我,你瞪我今天也抠了,爽快啊……”
  韩跃就坐在李世民身边,父子俩几乎是肩挨着肩在一起,韩跃同样也是赤着脚丫盘膝而坐,不过他没有抠脚丫,而是不时用脚趾头去扒一扒松散的泥土。
  大拇指拱进了土中,那种磨痒痒的感觉别提有多爽。
  后面突然扔过来一块土坷垃,却是长孙皇后满脸气怒所仍,皇后语气恨恨道:“爷俩没一个好东西,全是冬夏流汗的大臭脚,看看你们一个皇帝一个赵王,还能不能在臣子面前有个正形啊?”
  皇后说着又弯腰捡了个土坷垃,恨恨冲着爷儿俩砸了过来,李世民浑然不动,韩跃嘿嘿一声,旁边李承乾和李泰嘎嘎坏笑,突然伸脚将飞来的土坷垃踢开。
  长孙一看差点没气昏过去,原来这俩小子也脱了鞋在效仿李世民和韩跃,皇后只觉得面红耳赤,隐约听到一群贵妇吃吃低笑。
  她猛地拉手拉住锅边正在忙碌的田豆豆,又对一旁边帮闲的三个女子大声道:“豆豆,海棠,阎婉,你们三个给我听好了,今晚谁也不准资格夫君爬上床,他们不是要学百姓露出大臭脚吗,让他们找个臭烘烘的民妇去睡吧。”
  被她喝令的三个女子分别是韩跃正妻,李承乾正妻,最后一个阎婉则是李泰的正妻。
  皇后跟三个儿媳妇下了严令,自己也咬牙切齿发狠道:“本宫也会做到,不让陛下上床,让他们不要脸,让他们不要脸……”
  三个儿媳对视一眼,豆豆温婉一笑,海棠吃吃低笑,唯有阎婉雍容华贵,小心翼翼提醒皇后道:“母后这招没用的,他们爷四个压根不在乎,咱们不让他们上床,正好被小的们捡个漏,我家府里的小丫头不知有多聪明,早就盯着这种事情盼很久了呢。”
  皇后顿时有些泄气,恨恨道:“婉儿你这么一说,本宫发现我宫里也是如此,可恨,真是可恨,治不了这爷四个了。”
  豆豆嘻嘻一笑,顺手抄起一条青鱼刮鳞清洗,柔声道:“母后不要生气啦,由得他们去戏耍,相公生性爱玩爱闹,儿媳也不愿意在这事为难他。”
  长孙哼了一声,宠溺抽了豆豆屁股一记,笑骂道:“几个儿媳之中,就你把跃儿惯出了毛病,现在连带着把你公公和两个弟弟也带坏了,豆豆啊,你这丫头真是……”
  豆豆吐了吐舌头,手脚利落开始做饭。
  她出身贫困农户之家,这等手艺很是不错,旁边侯海棠和阎婉只能打一点下手,明显比豆豆差了老大截。
  女眷们在忙碌做饭,男人们则聚集在火堆旁边,今日来的朝廷大臣可不少,有国公勋贵,有大将文臣,朝堂四品以上大佬足足上百人,围着几个大火堆闲侃聊天。
  虽然看似闲侃,其实人人小心,细看可以看的分明,这些大臣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皇家火堆这一边。
  众人等着听韩跃解释呢!
  李世民一手抠摸脚丫,半眯缝着眼看着火堆,忽然悠悠吐出一口气,淡淡道:“开始吧,时辰不早了,早点谈完正事,等会正好开饭……”
  这话说的无头无脑,但是人人都知针对是谁。李承乾和李泰下意识挪了挪屁股,远离了皇帝和韩跃盘膝而坐的地方。
  韩跃呵呵一笑,目光一扫几个火堆,他陡然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世间之贫,贫之在富……”
  “咦?”周围顿时响起无数惊疑之声,许多大臣瞬间皱起了眉头。
  韩跃仅仅用一句话四个字,直接引得众人无限好奇。
  世间之贫应该在穷苦百姓,怎么会贫在富裕之家呢?这话古往今来从未听说过,莫非赵王殿下故作狂人语?
  韩跃呵呵一笑,他既说此话自然知道大臣们会质疑,直接开口又道:“自古至今,先贤无数,有悲怜天人者,有躬耕钻研者,有开疆拓土者,也有教化万民者,所有的先贤忙碌一生,所做都是为了一件事,那就是想要让百姓富裕起来,让天下不再变得穷困……”
  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继续又道:“圣贤们劳碌一生,虽然做出无数大事,但是依旧难改天下,百姓依然是穷,贫困照样发生,遂有古训流传下来,言称世间之贫,贫之在民。”
  这话才是世间正统言论,大臣们无不暗暗点头,房玄龄忽然拱了拱手,笑呵呵问道:“然则殿下您刚才却说,天下之贫,贫之在富,此言完全和圣贤相反,老臣请殿下解惑……”
  韩跃哈哈一笑,点头道:“房相不问,我亦要说。”
  说到这里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故作耍滑头道:“父皇,儿臣可要开始了,如果您听得不顺耳,就当儿臣没说过。”
  李世民笑骂一声,道:“说你的吧,为父还没有昏庸,历数古往今来帝王,朕算是纳谏最多的一个。再说你我父子何须拘谨,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
  韩跃嘿了一声,轻咳两下开始组织语言。
  他目光明显变得深邃,顺手捡起一根木材拨动火堆,沉声道:“天下之贫,贫之在富,此话乃是本王洛阳之行的体悟,我深入街头民间,与走卒贩夫相谈,忽有一日产生顿悟,老百姓之所以穷,不是因为我们做的努力不够,而是因为我们的努力被富户们贪占了。”
  “咦?”四周再次响起惊异之声,只不过这次惊异却带着一些思索。能成为朝堂大佬的都是精英,很多人只要稍加点拨就会思虑深远。
  韩跃忽然慢慢起身,目光遥遥向远方眺望,道:“此乃田家庄,吾从此间起,自打武德九年开始,本王先是造蚊香制水车,弄藿香正气水,研究地瓜良种,酿造高度酒,此后率领十万民众出关,建立关外互市发财,又去白山黑水之地,白手起家铸造巨城,天下十大产业,各个皆能富民,然而整整十二年过去了,为什么大唐的百姓依旧穷苦,我创造的财富哪里去了?”
  “财富哪里去了?”这话引起许多人深思,忍不住交头接耳开始讨论。
  韩跃也不管众人,直接下定论道:“答案很简单,被富户们截取了。”
  他抬脚走上两步,语气不急不缓道:“比如那十大产业,明明是为了富民,但是贫苦老百姓无法直接接手,因为大手笔的产业他们没有实力。本王拿一个例子作比方,咱们就说说大唐的铁业行当吧。”
  人群中刘弘基站了起来,急急解释道:“这行当俺老刘参了股,自从开干一直记着殿下教诲,无论是赔是赚,绝不加价于民,铁业行当其它十一个参股家族同样如此,吾等没人敢忤逆殿下的命令……”
  “你们没加,但是有人加了!”
  韩跃微摆了摆手示意刘弘基坐下,笑呵呵道:“夔国公你坐下吧,本王并非指责尔等。”
  刘弘基舒了一口气,心中略略有些安心。
  既然刘弘基出来解释,韩跃正好拿他当例子,接着道:“诸位臣工也都听到了,夔国公说他们参与铁业不曾加价,本王在东北的矿山和冶炼厂更是廉价出货,这本是刻意造福百姓的行径,为何坚持了这么多年仍旧不见百姓富裕?”
  “吾等不知,殿下请讲。”众臣拱了拱手,人人都想知答案。
  韩跃忽然叹息一声,有些无奈道:“富户,原因在大唐的富户……”
  他负手仰望天空,沉声又道:“吾做产业,本为救民,然而百姓哪里有实力去接手这个,比如东北冶铁厂出货一次就要几十万贯,分摊给十二个道的代理商,每家要拿出十多万资金。然后他们再分发售卖,问题就出在这个售卖上。”
  大臣之中有人懂了,只见房玄龄缓缓站起来,皱眉沉思道:“货物一旦分售,必然层层揩油,因为百姓没有实力接受十多万贯的铁器,只有富户们才有钱财大笔购买,他们购买之后,再次分销给更小的富户,如此层层叠加,殿下廉价的东西到了百姓手中之后,已经失去了助民富裕的效力。”
  韩跃点了点头,一脸感慨道:“所以本王才说,天下之贫,贫之在富,我的铁矿业被富户们截留的利润,没有达到应有的开设目的。其它产业同样如此,不管我如何让利于民,老百姓始终无法得到实惠。”
  在场大臣若有所思,场中一时变得鸦雀无声,唯有秋风瑟瑟吹来,吹得火堆噼里啪啦作响。
  李世民忽然沉声一叹,问韩跃道:“这就是你洛阳一行的体悟?”
  韩跃点了点头,郑重道:“是!”
  ……


第735章 大唐版妇女运动
  李世民缓缓从地上站起来,再次问道:“所以你才产生了奇怪的想法,要直接给天下百姓发钱发米粮?因为你的产业无法惠及贫苦,所以你想要用这种最直接的办法去解决?”
  韩跃想了一想,摇头道:“也是,也不是!”
  李世民走到他的身边,沉声道:“说一说,朕得好好听听,臣工们也得好好听听,这事很可能会影响大唐的国策推行,跃儿你必须让大家听明白你行事的道理。”
  韩跃嗯了一声,随即开始了仔细解释。
  他面色郑重道:“儿臣直接给百姓发钱发米粮,其实并非要用这种办法去救苦,此举乃是因为见到一位女子生活困顿,所以我才会临时产生一股行善的冲动,但是儿臣知道救民之举不能如此,这种事情做多了会拖垮大唐。”
  “做多了,你还想做几次?”李世民哼了一声,道:“即便只做一次,大唐都要拖垮,你可知道如今天下有多少百姓?整整八千万啊。而你给百姓的赏赐又是何等之多,累加起来简直是个恐怖的数字。”
  皇帝说到这里停了一停,忽然从怀里取出一封密信。
  他转眼看了一眼韩跃,随即展开密信大声念道:“青年十贯,老人十五贯,孩子二十贯,此外还有粮食,布匹,衣裳,最可怕的是若有女人收养孤儿,你竟然下令额外赏赐一百贯……”
  李世民念到这里猛把信件一收,显然是有些念不下去了,皇帝满脸无奈道:“跃儿你听听这是多少钱?天下百姓八千万,按你这个赏赐方法,十个大唐国库都不够。”
  韩跃轻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