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华路-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个大唐国库都不够。”
  韩跃轻轻吸了一口气,对此并没有直接回答。
  李世民叹息一声,接着又道:“况且你不仅仅只是赏赐,而且还要重建天下城池里的所有贫民坊市,不但要重建贫民坊市,你还要改造贫民村庄……”
  皇帝说到这里抿了抿嘴,忽然伸手一拍韩跃肩膀,满脸苦涩又道:“我的儿子啊,你是不是疯了?朕并非生气你的举措,我是怕你会被这事给累死,连带着我大唐也会被拖死。”
  皇帝这一番话,也是大臣们想要说的话。今天之所以满朝文武聚集来此,就是因为大家担心韩跃的举措太过激进。
  人到了一定高位,必然要想着做点名垂千史的事情。这些大臣不管是否存在各等私心,但是能成为四品以上大佬,几乎每一个都想为百姓做点有益的事情。
  但是做归做,前提是先保住自己,像韩跃这等方式,没人会真心赞同。
  如果大唐被拖死崩塌,他们哪里还能享受高官厚禄?
  韩跃忽然悠悠吐出一口气,目光扫视整个营炊之地的重臣,他沉声道:“此次全民赏赐之事,本王确实有些激进,但我并不后悔,反而心中安然……”
  说着长长一叹,喃喃轻声道:“若是你们俯下身子进入民间,去看一看那些穷苦坊市里的老百姓,你们也许会发现很多能让你们感动到泪流满面的人,她们的伟大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后面忽然响起琐碎脚步声,却是长孙皇后带着一群贵妇人走了过来。
  皇后面色有些伤感,轻声道:“跃儿,你又想起那个卢娘了吗?娘听豆豆说了,你从洛阳回来之后直接喝了个宁酊大醉!”
  皇后上前两步,伸手去轻抚韩跃额头,喃喃又道:“第二天你就冲进了皇宫,非让母后给那个卢娘赐下帛书,好孩子,母后听了卢娘的事迹,我认为你做的很对……”
  皇后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猛地目光射向在场的百多个大臣,高呼道:“本宫的儿子没有错,他的心地太善良,你们一个两个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怕大唐被拖垮,怕自己会丢官,可是你们有谁想过卢娘没有,你们想过千千万万个卢娘一般可怜的女子没有?”
  在场大臣默默无语,不少人脸上泛出了红色,这红色也不知是被火堆烤的,还是心中羞愧导致的。
  长孙凤目含威,娇呼又道:“卢娘一个凄苦女子,却能收养三个孤儿,她为了抚育不属于自己的孩子长大,不得不沦落风尘去做暗门子。本宫在这里倒要问一问诸位,当那些可怜可敬的女子受苦之时,你们这些朝堂大佬又在做什么?”
  皇后不等众臣回答,大声娇呼又道:“你们在吟诗作对,你们在著书立说,你们口口声声说着为民办事,然而你们的一顿饭就能让卢娘活三年……”
  砰——
  皇后猛然踢飞一块木柴。
  她玉脸含怒,眼角带泪,呜呜哭泣道:“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本宫是个女人,我是大唐的皇后,要为全天下的女子说一句话。这一次吾儿心有所殇,所以才会发出全民赏赐的政令,他发又怎么了,我这个当娘的支持他。”
  “观音婢,你这……”
  李世民张了张口,有些无奈道:“你勿要胡闹。”
  “陛下,您闭嘴!”长孙猛然娇斥一声,虎着脸喝了丈夫一句。
  下一刻,只见皇后陡然抬手伸向头顶,她猛地一下拔出头顶的凤尾金钗。
  由于金钗拔下,发丝顿时散乱。
  皇后披头散发站在火堆旁边,大声疾呼道:“本宫是个女人,深知做母亲何等之难,你们害怕吾儿赏赐百姓会拖垮大唐,但是本宫却完全不害怕这个事情。我在这里捐出自己所有的首饰,算作对儿子行善之举的支持。不就是钱吗?本宫老了不需要妆容,这些首饰全都拿出来,求你们诸位大佬给点钱……”
  她用了一个“求”字。
  堂堂一国皇后,对群臣说话用了一个求字。
  这一下在场群臣全都坐不住了。
  房玄龄首先站起身来,然后直接跪倒在地,老房满脸自责道:“老臣身为大唐首辅,却让娘娘凄苦开口想求,臣有罪,臣等皆有罪,娘娘请收回凤钗,吾等十年不领俸禄,也要助殿下赏赐全民。”
  凤钗是什么,是何凤衣一样的国体象征,如果皇后连凤钗都拿出来换钱,这岂不等于直接掌诓所有大臣的脸?
  李世民的脸色明显有些难看,开口呵斥道:“观音婢,你够了,大家并没有指责跃儿的意思,我们也是想办法要帮他把事情办好,你这又是卖金钗又是捐首饰想闹哪样,让朕难看吗?你……”
  皇帝还没有说完话,陡然听到皇后身侧响起一个柔弱的声音,但见豆豆勇敢的站到皇后身边,轻声道:“公公,儿媳也有几样首饰要捐出。”
  豆豆说着忽然也抬手伸向头顶,猛地从头顶拔下来一根玉钗,温婉笑道:“这是相公当初送我的和田玉钗,一根能卖二十贯钱,儿媳家里的小柜子中还有一些首饰,等会儿全都拿出来捐了。”
  李世民张了张口,但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可以呵斥长孙皇后,但是对豆豆却呵斥不出。
  也就在这时,后面忽然又有女子勇敢站出来,这次却是侯海棠和阎婉携手上前,两女先是恭恭敬敬给皇帝行礼,然后才道:“婆婆和大嫂都捐了饰物,儿媳自然要追随景从,公公您请勿怪,我们也有首饰……”
  两个女子很聪明,称呼上故意用了公公而不是喊李世民陛下,这是先那亲情说事,免得被人抨击女子干政。
  皇帝脸色青红不断,明显有些面红耳赤之感,幸好营炊之地火堆噼啪燃烧,遮掩了李世民脸上的尴尬。
  他实在没有想到,皇后敢跟自己顶撞也就罢了,现在三个儿媳竟然也敢站出来,要知道这三个儿媳可都是正妻啊。
  一个西府赵王王妃。
  一个监国储君王妃。
  一个当朝魏王王妃。
  在场那些众臣面面相觑,有人看见皇帝神色尴尬万分,忍不住就要站出来出头,哪知就在这时,后面忽然响起无数女人呼声。
  但见那些正在做饭的贵妇呼啦啦冲了过来,各个拔下自己头顶金钗,披头散发大声娇呼道:“我们也是女人,见不得女人受罪,我们支持赵王殿下,支持他全民赏赐的善行,天下若是没有穷苦,卢娘何须去做风尘,捐首饰,我们要捐首饰……”
  这些女人个个都是贵妇,几乎全是在场大臣的正妻平妻,能成为大臣正妻平妻者本身就不是善茬,聚集起来声援真有几分声势浩大的威势。
  这一刻,这一件事,几乎必然要计入大唐的史册,因为古往今来从没发生过。
  千百年来,女人一直是男人的陪衬。
  即便是长孙皇后这样的人物,也要躲在后宫里相夫教子。
  然而今天,女人们站了出来。
  男人做事先看利弊,女人做事多凭本心,这些贵妇基本都是母亲,卢娘的事迹明显激起了她们的同情。
  “如果我有孩子嗷嗷待哺,家里却又没有隔夜之粮,我会不会去做暗门子?会,为了孩子我肯定会,所以卢娘值得帮助,天下穷苦女子,皆要得到帮助……”
  这是无数贵妇心里的话。
  今日这件事,怕是大唐版第一次妇女运动。
  世说人心向善,无须掺杂太多,韩跃的政令举动,勾起了女人们善良的本心。
  ……


第736章 李世民也有讨好的时候
  大臣们面如土色,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女人全是自家里的娘们,结果却站出来高呼捐钱,这分明是在打皇帝和他们这些人的脸。
  房玄龄神色尴尬,因为他听见自己的老婆吆喝之声最大,老房忽然响起自己夫人也信卢,难怪会对卢娘的事情这么同仇敌忾。
  不止房玄龄神色尴尬,在场大臣哪一个不是神色尴尬,对面那群贵妇都是他们的老婆,想不到这些娘们今天这么疯。
  李世民的脸色转变最为独特。
  皇帝先是因被皇后顶撞而产生不悦,又被豆豆等人顶撞感觉恼羞成怒,再到后面这些贵妇出来后明显脸色涨红,这涨红可不是因为羞愧,而是暴怒到快要炸了。
  堂堂一国皇帝,堪称千古帝王,再加上李世民最近年龄渐老,脾气却比年轻之时更加坏了。
  当皇帝的都霸道,哪怕错了也不想被人指责,李世民虽然擅长纳谏,但那是为了更好的治国,纳谏并不代表着皇帝脾气好,比如魏征这人就经常被李世民挂在必杀之人的排行榜上。
  之所以不杀,只是因为皇帝用强烈的自制力克制自己罢了。
  但是不代表皇帝会喜欢指责他的人。
  然而今天,这一刻,火堆旁。
  李世民连翻被打脸,他心中的暴怒可想而知。
  就当几位老臣以为皇帝马上要爆发雷霆之威时,事情忽然产生了一个极其微妙的转折。
  但见营炊之地不远处,一群小孩子叽叽喳喳跑了过来,这些小孩每个人裤裆里都夹着一根树枝,奔跑之时不断用手拍打树枝,口中发出“驾,架,驾”的稚嫩声音。
  这是小孩子的玩意,模仿大人骑马的动作。
  一群小孩足有几十个,有未成年的皇子,有未成年的公主,尤国功勋贵家孩子,也有统兵大将膝下的幼子。
  领头的却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小男孩,赫然是豆豆的儿子小石头。
  孩子们跟着小石头骑着树枝而来,转眼之间竟然将李世民围住。
  “皇爷爷,我有好东西捐出来……”
  小石头胆子很大,一把抱住了李世民的大腿。
  当此之时,李世民正准备表现一把暴跳如雷,虽然他内心深处已经同意要帮韩跃赏赐天下百姓,但是皇帝做事之前还是要震慑一下顶撞他的人。
  朕的龙威,不能轻犯。
  虽然你们是对的,但是你们做事的方式不对。
  就算朕心中同意,那也得我先开口才行。
  你们来逼我,那就得震慑。
  他气势都已经酝酿好了,脸上甚至已经挂出了冷厉的颜色。
  然而小石头一下抱住他的大腿,仰着小脸看着他的表情,李世民也不知为何,竟然下意识弯腰去摸着小石头的头,哈哈大笑道:“是嘛是嘛,朕的大孙子竟然也要捐东西?厉害厉害,你比你爹可懂事多了。”
  皇帝说话之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脸上带着一丝讨好,他蹲下来看着小石头,用一种从来不会针对大臣的柔和声音道:“快给皇爷爷看看,我孙子要捐什么好东西?”
  说着又看了一眼众多小孩,极其夸张大叫道:“哗,这么厉害,石头竟然成了孩子王,领着这么多小孩来觐见。不错不错,比你爹强多了……”
  隔代亲!
  又见隔代亲!
  在爷爷眼里,孙子放个屁都是香的。
  在场大臣目瞪口呆,那些贵妇们也瞠目结舌,所有人面面相觑,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面色古怪暗暗道:“这是陛下吗?是那个雄才大略的皇帝陛下么?”
  李世民却没在意众人反应,继续蹲在那里讨好小石头,脸上挂着的笑容那叫一个温柔,不断怂恿道:“好孙子,拿出来给皇爷爷看看,你要捐的是什么东西,让皇爷爷看看到底是啥宝贝。”
  “是我写的诗!”小石头骄傲挺起小胸脯,大声道:“娘亲教的字,父亲教的句,然后我自己练习了足足一百遍,这才誊写出来最为满意的一张。”
  “是嘛?我孙儿已经会做诗了?”李世民夸张大叫一声,急急道:“快点拿出来给皇爷爷看。”
  小石头羞涩一笑,指出皇帝语病道:“不是我做的诗,是我写的诗,皇爷爷您没听清楚吗?字是娘亲教的,句子是父亲教的……”
  “哦哦哦,是皇爷爷听错了,乖孙不要生气。”李世民哪里有一点皇帝脾气,半蹲在那里给孩子道歉。
  小石头这才点了点头,十分珍惜从怀里掏出一张纸。
  李世民接手过来,骄傲举着大声念诵,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嗯哼,这是帝王杀伐,斩草除根,啊哈哈哈不错不错,乖孙儿竟然开始学帝王心术了……”
  小石头呆了一呆,忽然踮起脚尖将纸夺了过来,神色扭捏急急叫道:“给错了,给错了,这一张不是我写的,是李天鹰写的。如今我是家中大哥,他们所有人的功课都要交到我这里检查,孙儿一时贪玩忘了放在家中,竟然连同我的诗句一起放在了怀里。”
  他说着慌里慌张将这张纸收进怀里,然后又在胸口怀内翻找半天,这才小心翼翼又抽出一张纸,骄傲递给李世民道:“这才是我写的,孙儿要拿出来捐……”
  “好!只要是乖孙的东西,皇爷爷一定给个大价钱。”
  李世民温和轻笑,再次举起这张纸大声念诵,道:“《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山谁不腐,从无传千古。但因百姓泪,饥寒猛如虎……”
  皇帝念到这里忽然呆了一呆,怔怔道:“这好像是两首诗?拼凑成了一段意!”
  小石头十分骄傲,大声道:“是孙儿自己拼凑的,我觉得百姓很可怜。皇爷爷,您不要怪父亲好不好,我把这首诗卖给您,然后换钱捐给可怜的百姓。您也知道孙儿还没有成年,娘亲她不给我零花零用。”
  李世民目光不断闪动,若有所思盯着自己这个大孙子。
  然后他又看向旁边的李天鹰,问道:“刚才那首离离原上草,是你写的对吧?”
  李天鹰号称草原小老虎,五岁以前跟着游游在草原过活,这小家伙可对李世民没有一点畏惧,大声道:“不错,是孙儿写的又怎样,皇爷爷有何指教,如果不服咱们论一论。”
  果然不愧是草原小老虎,对着皇帝也敢说咱们论一论。
  不过严格说起来李天鹰也没有错,因为他现在是草原金刀小可汗,从地位上来讲已经是皇帝,是和李世民平起平坐的皇帝。
  说起来就连韩跃现在还只是个王爵,然而他的一个儿子已经是金刀可汗了。另外一个女儿马上也要前往新罗,很快就会继承那个国家的皇位。
  李世民哈哈大笑,忽然大有深意看向韩跃,淡淡道:“天鹰的诗,杀伐果断,石头的诗,满怀慈悲,诗作可以看出心性,你这两个孩子都可以当皇帝。”
  杀伐果断的,可以做开拓君主。
  满怀慈悲的,可以做圣贤帝王。
  韩跃同样若有所思,目光下意识打量自己的两个孩子,然后他又看向另外五个儿女,忽然语带感慨道:“儿臣整日忙碌,竟然没有留意孩子们已经开始塑造心性,父皇说的不错,确实是石头敦厚,天鹰刚强,我顺势又回忆了一番,似乎静儿的两个孩子性格英武,凌雪的儿子油滑,金铃儿的丫头执拗,还有……”
  忽然闭口打住不说,因为最后一个孩子是侯海棠生的,眼下李承乾和大臣们都在,韩跃不方便给予点评。
  李世民大有深意看他一眼,语带深意缓缓吐出十二个字,面色郑重道:“庆我李氏皇族,传承终可续也。”
  这是因为感慨孩子们已经慢慢成长,并且从心性中看出将来肯定会有所作为。
  此时小石头还仰着小脸盯着李世民,明显在等着皇爷爷给自己一个答复。
  李世民忽然不再管顾韩跃,转身举着小石头的诗句再次念诵,大声道:“《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山谁不腐,从无传千古。但因百姓泪,饥寒猛如虎……”
  后面四句明显不是名句,有些搭配不上文风和押韵,然而李世民却给予了极高评价,放声对所有大臣道:“你们听清了吗,这是朕大孙子写的诗,此诗价值千金,朕要让它传颂天下。房玄龄,你过来……”
  老房连忙上前,拱手行礼道:“陛下请讲。”
  李世民虎目一闪,沉声道:“拟旨,此次大唐科举,全国都加上一个题目,将大孙儿这首《悯农》作为参照,看看士子们会写出什么观后感。”
  说到这里微微一停,郑重又道:“但凡能写出上佳观后感者,即使其它课目全错,一样乡试过关,给予皇家童生待遇。”
  房玄龄呆了一呆,脱口而出道:“倘若如此,岂不是百姓之子大占上风?”
  百姓的孩子从小活在民间,自然对民生之事颇多感触。这一首《悯农》刻画的正是穷苦百姓之事,寒门士子必然人人能写出发自内心的观后感言。
  ……


第737章 逼迫富人们上钩
  李世民悠悠吐出一口气,淡淡道:“朕就是要偏袒,让贫寒之家沾些便宜,房乔勿要聒噪,此事就这么办吧。”
  说完转头看向韩跃,微笑道:“吾儿不要怪朕插手你的科举,我这道圣旨必须要下。”
  韩跃拱了拱手,脸色郑重道:“儿臣感谢父皇,此举万民当敬。您的这一道政令,可能会让寒门从此崛起……”
  是的,寒门崛起,穷人的孩子有出路,此事本应该是唐玄宗之后才有的事情,然而通过韩跃的努力和李世民的支持,这个崛起很可能会提前五十年。
  这时天色渐渐接近黄昏,西方天际一轮斜阳渐渐落山,营炊之地的篝火琵琶作响,照亮了慢慢变得黑暗的夜色。
  韩跃忽然徐徐吐出一口气,他先是看了一眼在场所有大臣,随后又把目光投向那些支持他的贵妇身上,视线掠过房夫人,掠过秦琼夫人,掠过程咬金夫人……
  最后看了看自己的媳妇小豆豆,李承乾的正妻侯海棠,李泰的正妻阎婉,再最后则是永远支持他力挺他的长孙皇后。
  韩跃忽然双手一拱,郑重施礼道:“吾西府赵王,感谢诸位力挺!”
  他没有自称儿臣或者丈夫,也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反而直接用了西府赵王四个字,这是他的王爵封号,一旦用封号向人答礼,那便是极其严肃的事。
  在场贵妇没人敢接,全都微微屈膝还了一礼,就连豆豆等女也同样如此,屈膝还礼口称一声“不敢”。
  韩跃笑了一笑,目光明显灼灼光辉,他举头望着西方天际,喃喃道:“你们要捐首饰救民,实乃内心良善之举。但是本王不能接受这些捐赠,诸位的好意本王心领了……”
  说到这里看向长孙皇后,微笑道:“母后,把凤钗收起来吧,此物乃大唐皇后必有之物,咱们还没穷到要拿它售卖的地步。”
  长孙幽幽一叹,伸手拢了拢散乱的头发,然后缓缓举起手腕,将金光闪闪的凤钗插了回去。
  韩跃又看向小豆豆,看向侯海棠和阎婉,温声道:“你们是王爵正妻,头上佩饰亦不可轻动,收起来吧,都给我收起来。”
  他是豆豆的丈夫,又是皇族的嫡长子,古代长兄如父,韩跃这个皇族老大哥不敢可以管教皇子王爷,就连皇族的女眷也有资格管。
  豆豆三女不敢反驳,各自乖巧把金钗插回头上。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营炊之地的篝火熊熊燃烧照亮,韩跃忽然哈哈一笑,摆手道:“去做饭吧,大家都饿了,国事男人来办,女子不要出来!”
  说到这里感觉语气有些硬,可能会伤害到支持他的贵妇们,所以韩跃连忙改了改口气,冲着长孙皇后故作调皮道:“母后啊,您赶紧领着大家走,有你们在这边虎视眈眈,儿臣心里很是羞涩啊,我想说点正事,可是不好表现自己呀。”
  “呸!”
  长孙笑骂一声,道:“臭小子不识好人心,母后再也不管你了。”
  口上虽然这么说,但是谁都知道皇后只是开玩笑,那些贵妇们嘻嘻哈哈笑做一团,很快都跟着皇后去后面开始做饭。
  今天众人抓了不少鱼,这鱼直接就用清水大火炖,夜色迷离之间,但闻香味浓郁,不少大臣下意识抽了抽鼻子,感觉腹中真的饥饿了。
  大家从早上就被皇帝召集而来,一整天又是摸鱼又是伪装,等到傍晚尚且没有进食,都聚在这里探听赵王洛阳之行的目的。
  韩跃目光一扫,忽然大声道:“想必大家也都饿了,但是饿一顿两顿没关系。天下百姓时时饥饿,今日咱们也跟着尝一尝挨饿的感觉。”
  场中一位武将国公走了出来,拱手施礼面色郑重道:“殿下说的是,饿一顿两顿没关系,百姓们时时饥饿,那才是真正的可怜……”
  他说到这里叹息一声,语气有些伤感道:“老夫自幼家贫疾苦,父母大哥全都饥饿而死,我甚至挨饿是一个什么样的滋味,那简直是上天降给世人最严厉的灾厄。”
  这人乃是琅琊郡公牛进达,在场大臣都知道他父母兄弟被饿死的往事,房玄龄等人微微一叹,很多人都记起了早年之时。
  韩跃忽然再次哈哈一笑,道:“这个话题有些沉重,咱们今晚就不多说了。本王现在要解释一下全民此赏之后的事情,这才是大唐今后主要的施政方向……”
  “施政方向?”
  这个词汇是后世词汇,但是并不妨碍大臣们听懂意思。不少人下意识看向李世民,目光隐隐带了一丝探寻之色。
  如今韩跃毕竟还不是皇帝,直接定言说施政方向明显有些越权了。
  但是李世民只是微微一笑,摆手道:“跃儿,讲,为父听着,你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
  这等支持,这等信任,已经超越了君和臣的层次,完全就是老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