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佶偏偏是个脾气较好的昏君而不是李世民。
  他们弹劾的事基本都是真的,换做一般控制欲强的皇帝,那也是可大可小的事,可偏偏赵佶不是太明白高方平做了什么把这群人惹毛了。对逃户的纵容一般会导致朝廷损失税收,此点贪财的赵佶倒是知道的,然而张叔夜的户部汇报说,郓城方面的财税形势一派大好。
  介于此,加之相公们弹劾小高都是一种常态了,赵佶便不是太关心了,都听烦了,只要能挣钱又没有造反,不是挺欢乐的吗?
  还不止如此,还有更比高方平牛的大能在前方拉仇恨。
  听说宗泽在永兴军路掀开了疯狂的逆反行动。也不知道那个李纲受到了高方平怎么样洗脑和毒害,听说李纲从郓城回京兆府后,宗泽纵容逃户更比高方平还激进,弄得京兆府附近想是遭灾一般,聚集近一万五千逃户形成的贫民窟。
  童大帅在边境上还以为是造反了,点起大军星夜赶往京兆府平乱,却被老宗派人拦住不许靠近京兆府三十里,不识趣、退的慢的军官还抽得鸡飞狗跳。
  如果说关于逃户的问题上,高方平是小打小闹的话,宗泽就是一头疯狂的大鳄鱼,他请旨的免除西北两年赋税尚未得到批准,却是已经先斩后奏,比高方平更加野蛮的直接下令盐铁务等机构靠边,大肆的运食盐和炭进入贫民窟,用于和难民换取其余的物资。
  张克公在朝上弹劾宗泽说他已经疯了,彻底没救,但凡高方平在做的事,宗泽都以加强版执行,用丧心病狂形容并不为过。
  张克公的言论弄得蔡京都无比尴尬,恨死张克公这个猪队友了。因为宗泽乃是蔡京提名、而后推举上去的封疆大吏。所以老蔡不方便说关于宗泽的是非,于此一问题上采取了沉默。
  且张克公再次放下了没有重点的致命错误。所谓的点太多,就没有重点,老张就这德行。攻击的人太多,就容易造成赵佶心里认为是“常态”。
  赵佶又不是朱元璋,既然是常态,赵佶就没那么多的闲心关心,还不如去踢球。
  再加上老张先弹劾了高方平,后面弹劾宗泽的是时候用的理由和高方平差不多,所以让稀里糊涂的赵佶有个印象是“宗泽和高方平是一类人”,加之张叔夜总告诉皇帝说宗泽乃是少有的帅臣。基于这些理由形成了赵佶的心理防线,所以告宗泽那是轻易告不倒的。
  其后宗泽一封文书进京说:蛮子亡我之心不曾消亡,未来仍旧看不到安泰的希望。边境形势不容乐观,战端风云随时再起。臣亲自派人前往郓城学习先进经验,心得体会颇多,若陛下信任老臣,给老臣几年时间且免除赋税,老臣尽最大努力调集永兴军路的战争潜力,以做未来之准备。
  张叔夜大力支持宗泽的言论,认为早做准备这没错。然而没什么卵用,赵佶不怎么关心宗泽纵容逃户,却也不太喜欢开口闭口就是“战争潜力”云云,不理会宗泽披肝沥胆的文书,对此番高方平和宗泽被弹劾的事,不表彰也不处罚。
  “乃们想多啦。”听说当时的朝上,赵佶说了这么一句后就带着高俅溜走去踢球了。
  汗。昏君就是这样炼成的。
  其实昏君之所以是昏君,和明君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大多数时候弄不懂臣子在做什么,有什么后果。
  赵佶弄不懂蔡京的祸国殃民之处,当然也弄不懂高方平和宗泽到底在做什么,换朱元璋的话,宗泽高方平蔡京张叔夜,不论是谁,都已经被杀的灭族断根了。所以在昏君的治下,是另外的一套玩法。
  只要手段够奸诈、够无耻,其实能臣在昏君的底下会有更大的作为。
  严格来说蔡京不是能臣,恰好是因为能力手段不够,狠辣不足,所以尽管前后六次拜相、宰执天下几十年,却始终威望有限,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和人斗争,而顾不上励精图治,以至于坏了国家。
  其实身为宰执的人有一点是共同的,不论他贪不贪笨不笨,没有不想国家强盛的。蔡京和王安石的区别只是能力的不同,无关好坏与否,其实蔡京没多坏,王安石也没多好,能到这个位置的人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或者坏人。
  英明神武如李世民,杀兄诛弟坑爹这些他全都做了,比任何人都要果断粗暴,然而历史岁月中罕见的辉煌——贞观之治,也在他的手里形成了。朱元璋更是丧心病狂,杀起人来那是如同砍瓜一样的,但历史岁月中罕见的高效廉洁政府,愣被朱大愤青给杀出了一个黎明来。
  大仁不仁就是这样解释的。这个词很高端,与平民无关,乃是歌颂戾气过重的伟人时专用的……
  显恭皇后身体一直都不太好。
  她的姿色在民间算是中等偏上,但是在审美严格的赵佶后宫之中,只算是平庸。所以自始至终,皇后娘娘从来没被皇帝真正的宠爱过。
  不过也只是不被宠爱而已,她是赵佶的“发妻”,赵佶又是相对念旧讲感情的人,对显恭皇后还是很尊敬的。把她的儿子这么小就封为京兆郡王、开封府牧,把她的更小的女儿赵金奴赐号。
  在历史上,这位姿色平庸却贤淑节俭的显恭皇后死于大观二年,也就是明年,享年只得二十五岁。但她的儿子赵桓会是将来的太子,直至皇帝,这些方面能看得出来赵佶虽然是个昏君,但良心还行,是个相对随和又守规矩的人。
  赵佶是个好色又爱美的男人,他对显恭皇后虽好,却许久时间都没去和皇后娘啪啪啪了,所以皇后娘私下悄悄的把下面的毛剃光了,赵佶当然也不知道。
  这些令人想跌倒的改变,纵使是皇城也受到猪肉平同时的潜移默化。
  始终被病痛困扰,却限于礼法无法对御医开口的病症,这些问题其他妃子木有木这个不好说,但却最为困扰显恭皇后。所谓的病急乱投医,尝试一下未必更坏就是目下皇后娘很私密的心态,于是得益于有了肥皂,皇后娘又把毛剃光,天天把屁屁洗白了,虽然等不来皇帝暧昧,却是她感觉最近舒服多了,加上皇城最近很欢乐,娱乐和故事也多了,皇后娘便也心情不错了起来。
  高方平的“安氏养身丹”也进宫了。
  此种丹药经过了太医院的研究和审查,看不出什么来。御医们只是觉得高方平太丧心病狂了,妈的用点常见的粮食,加点豆油粘合,加入脱水的蔬菜水果,添加一些鱼粉什么的,这么普通的东西也敢说是养身丹,拿来给皇家享用?
  但介于高方平是臭名昭著的流氓,不好惹,所以知道了无害后,御医们也犯不上去得罪高方平,并不说破。这在这个时代是很常见的,无非就是以往给皇家炼丹的是道士,现在炼仙丹的道士被卖猪肉的捉去干掉了,然后高方平把饲料换个名字送来给皇家吃。
  没有惊喜,就这么一回事。御医们实在见的太多了。
  经过了太医院把关,进入皇城的养身丹大量经过梁师成和杨戬两阉货试毒,试毒的结果是这俩家伙变得红光满面,似乎还有美体的作用。
  身在高位、没有知识、迷信、又身体不好的人永远是最好忽悠、最渴求“丹药”的,节俭的显恭皇后也不例外,她认为养身丹很名贵很是神奇,便叫杨戬弄了些来,开始服用了。
  所以目下内外兼修的皇后娘的眼睛明亮了许多,早前那副病怏怏的面貌已经看不到了。
  指望没心没肺的赵佶来这边睡觉是指望不上了,皇后娘最近还调整了心态,就想祈求多活几年,能看着京兆郡王和荣德帝姬长大她觉得就是一种幸福。否则前些日子,皇后娘甚至到了没有睡眠的节奏,她自己都感激命不久也的态势。
  前些日子来少量的睡眠中,皇后娘总是一遍遍的做噩梦,梦到自己不在后,赵桓和赵金奴不被待见,被人欺负。


第二百八十二章 对皇后娘敬而远之
  “小高果是个神奇的青年,这养身丹吃了感觉那么好,理应是神物,也不知道是否太贵重,本宫想多要些,却担心增加用度,坏了皇家圣明。”皇后空闲时候懒懒的晒着太阳说道。
  “娘无需考虑这么多,您是皇后,想要的话开口便是,让人多多弄些来。”赵桓最近这阵子还算孝顺,每次听到西游记的章节后都会来充当传话筒,说给老妈听。
  “恩,也是,传本宫令,自今日起除陛下外,整个皇城嫔妃衣食用度弱减一层。以便本宫可以多享用一些养身丹。”
  似乎最近受到高方平的影响较多,皇后娘戾气也重了些,本着我多吃些你们少吃些的原则就下达了命令。
  与此同时,皇后娘对高方平的好奇心更加重了,觉得但凡小高的事都充满了神奇,能不能把那个奸诈的小子弄来做“太子太傅”心里也没底,但皇后娘有种感觉,能否多活几年,看着儿女平安长大,是可以问问小高的。
  唯一不好的在于,母仪天下的皇后娘除了领教过小高的神奇外,听闻最多的就是大家论述的“高方平有多猥琐”,曾经名满京城的花花太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把儿女教坏了。
  好在显恭皇后又私下认为,好色猥琐在平民身上不行,在皇家却是可以出现的,也到不算大逆不道的事……
  传闻最近皇后娘不喜欢周邦彦了,而对小高尤其有兴趣。
  有时皇后娘会利用给皇帝请安的机会,多多打听一些关于小高的事迹,作为,学问,等等方面,事无巨细的问。
  传闻赵佶很烦她,然而皇城内的其他妃子不能主动见皇帝,有事只能让太监传话,或者期盼着晚上皇帝来好色一番。但皇后娘却有权利每天去见皇帝,虽然不能强行要求皇帝来一发,但却可以利用请安的名誉去见。
  赵佶对此非常郁闷,觉得最近皇后娘实在太啰嗦了,连赵佶骑自行车健身的时间都占用了大部分。
  然而没有办法,皇帝阻止不了皇后娘的这个权利。是的下达中旨也没用,必须圣旨,但这是祖宗的规矩,若要用圣旨剥夺皇后的这个权利,蔡京绝对是不会签字的,如果剥夺正牌夫人见丈夫的权利蔡京敢签这个字,老蔡分分钟要被那些理学派围攻致死而再无他途。
  一个是法律层面阻止不了皇后娘,再一个赵佶是相对和气的人,他虽然不喜欢姿色平庸的皇后了,毕竟老夫老妻的,皇后娘的身体也一直不好。所以被皇后占用了时间赵佶也从未对此发火。
  “妾身一直把陛下伺候得好好的,缘何近些年就不来看望了呢,让妾身独自冷清,说话的人都没有?”皇后娘温柔的说着,打算伸手去摸摸赵佶的额头。
  赵佶却如同个逆反的小孩,躲开了,急忙起身换了个位置再坐下,距离她远些。
  赵佶戾气不重,反感皇后却怎么也说不出原因。妈的赵佶即便是皇帝,也无法说出“你下面异味太重导致朕没兴致”的话来啊。
  以这个时代妇科病的状态,又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医疗,深受其害的皇后娘一定是因这原因被赵佶敬而远之了,而她自身却不曾觉得。
  哪怕自高方平的玫瑰型肥皂进入皇城,这一阵状被皇后娘扭转了,然而也不能怪赵佶有心里阴影啊。作为一个大主宰,赵佶有这脾气已经很是可以啦。王氏要不是皇后而是个妃子的话,恐怕已经被赵佶模仿往前的某些个重口味皇帝,把王氏赐给大臣去了。
  知道皇帝已经不再喜爱自己已是有些年月,加之最近娱乐多,心思也转移去了他处,忽然就想通了的皇后娘,也就不在意赵佶的“敬而远之”了,微微一笑道:“陛下既是不喜妾身接近,那妾身就不接近,咱们保持距离就好了。”
  这句说的,相反让赵佶老脸微红,觉得有点亏待他,于是尴尬的岔开,说点其他道:“最近周邦彦有什么新作?自打在端王府时期,你就最喜欢他的词了,朕安排他来宫里执掌大晟府,就是考虑了此节。否则,周邦彦的词比朕是有些不及的,只是朕国事繁忙,无暇为你写词了。”
  “周邦彦听来听去也就那回事。”皇后娘说道,“也不知道为何,妾身最近比较喜欢高方平的怒发冲冠,小高那孩子戾气是重了些,却是有些被人妖魔化过度了。为人父母的,妾身有种奇怪的想法,周邦彦读多了的人容易被欺负,然而读《怒发冲冠》的人不会随便被人欺负。”
  赵佶笑道:“你的说辞较为客观有理,早先朕也不喜欢小高的《怒发冲冠》,但是想了想,那小子真是个不会被人欺负的主,朝中诸多的大臣老欺负小高,朕有时都觉得他们过分,然而小高总能过关,不吃亏,他目下在穷山恶水执政,给朕守望水泊,听说还颇有官声,这个小高啊,他就是个在汴京长大的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如今算是历练,苦了他了。”
  皇后趁机道:“要不把小高调回京来算了,那孩子还小,放在外面性子容易野,要吃苦要历练,也得过些年行了冠礼在说。”
  赵佶摇手道:“不可不可,这是国事你不懂,小高在京城得罪了好多的人,大臣们一个都不想看见他,和大臣们逆反着来容易出乱子,朕最讨厌麻烦了。将来朕会亲自给他行冠礼,但是他得多吃点苦,历练一下。”
  皇后娘便叹息了一声,不再说了。因为她也不想给皇帝压力,而且这已经算是后宫干政了。
  赵佶笑道:“朕心里清楚,还在端王府的时期,高俅除了伺候朕,也对你礼敬有加,事事伺候得妥妥当当,所以你爱屋及乌,连小高都未曾见过,便因高俅的缘故喜欢那小子了。朕答应你,将来历练足够了,便让小高回来做大官。这样可好?须知蔡京张叔夜陶节夫,这些人可都在军州熬过资历的。”
  皇后娘道:“妾身倒是不想来打扰陛下,不想耽误您的国事,然而宫里郁闷,娱乐不多,最近喜欢听故事,倒不是想干涉政务,而是想小高在京城,能多讲些故事来听听。”
  “这有何难,小高最听话了,待朕下旨让他赶紧更新,你便能打发时间了。”赵佶说完想跑了,却是在门口又转身好奇的道:“前些日子听人说你身体不适,最近好些了吗?”
  “劳陛下挂心,看了小高的一些奇思妙想的文章,加以注意后便好了很多。特别最近开始服用‘安氏养身丹’,感觉身体转变很大,近乎于不药而且愈。”皇后娘高兴的道。
  养身丹不是药,甚至就不是保健品,而是全营养素,对于营养不平衡的人用于调理身体机能,那是有奇效的,所以对皇后非常有用。因为皇后是个偏食又特别节俭的人,可不是赵佶一顿饭八十个色彩每种吃一口。
  所以赵佶也偶尔吃养身丹,却用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他也没有多爱吃,当然是没有奶糖好吃的。
  听后,赵佶便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关于养身丹的事朕听说了。你下令后让朕很为难,养身丹你要吃便吃,再让安道全送来便是了。你却是下令缩减皇城用度一层,这影响了太多人。郑妃和王妃意见特别大,对朕诉苦好久。”
  “那两个祸国殃民就知道争宠的狐狸精,哼!”皇后娘在心里这么想,却没有说出来,这是在考虑大家庭和谐问题。
  其实皇后娘还知道,后宫缩减用度,意见最大的人肯定不是那些妃子,她们还不敢。意见最大的人恰好是那些太监,太监的思维是独特的,并非一般人理解的那样。
  思索着,皇后娘又道:“妾身也知道这会促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导致她们不高兴,从而影响皇城的和谐。但妾身就是忍不住要管一管,如今天下看似不是那么太平,听人传言,粮税重地东南的税收大减,西北方面更是凄惨,许多人都在想法子增加银钱,张叔夜也始终在从皇家切肉,减少户部拨付内藏库的钱数,妾身又不是瞎子,此种情况下,缩减皇城用度乃是理所当然的,倒不是真的为了妾身要多吃养身丹。”
  赵佶最不喜欢谈钱了,也最头疼有人说天下不和谐,于是在皇后娘进一步干政前,起身说了句“要去打酱油”,便带着梁师成溜走了。
  伺候在身边的大奸贼杨戬眯起眼睛想了想,阴阴的说了句:“皇后娘娘仁慈宽容,老仆有句话在心理撇不住,却始终迟疑要不要说?”
  “说吧。”皇后娘道。
  杨戬道:“老仆耳目灵通,在下面听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您吩咐缩减用度之后,意见最大的人乃是以奸贼梁师成为首的人,郑妃和王妃其实原本没什么,她们已经从您的手里抢走了陛下,区区缩减用度她们是不会在意的。但是她们的不满情绪,就是梁师成在暗下煽动的,这才导致了郑妃和王妃对陛下进谗言!”


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面高青天
  到这里,杨戬忠心耿耿的跪下哭泣道:“皇后娘娘乃是宽容仁慈节俭的人,母仪天下,您这么好的人,老仆就是见不惯总有些小人要骑在头上欺负您,这便要说出来,非是老仆要搬弄是非。”
  “你就是在搬弄是非,先自己掌嘴十下!”皇后娘很不高兴的喝道。
  于是杨戬乖乖的自己掌嘴十下。
  大太监说的,皇后娘当然清楚是真的。只是说,她想要的大家庭的和谐,不给皇帝拖后腿,真不能任由人胡乱的搬弄这种是非,那当然要处罚杨戬了。
  话说被人骑在头上欺负,皇后娘早就已经习惯了忍耐她们。唯一念头不通达的就是,皇后被欺负也就罢了,但是她真的不想看着自己六岁多的傻儿子以及三岁的腹黑小女儿被人欺负。
  想到了最坏的人乃是梁师成,又想到了那个大太监曾经被小高虐得死去活来的,皇后娘暗暗好笑,对小高是越来越有兴趣了,更加坚定的觉得那是一个骨骼精奇的有为青年,专职各种不服,乃是最佳的不会被欺负的人选。
  自己的儿子要顺利成为太子而不被人欺负,依靠的不是现在这些老家伙,而是新一代中风头强劲的王黼、赵鼎、高方平等人。
  三个不同势力派系的年轻人中,小高最年轻也戾气最重,最心黑奸诈,赵鼎学问最好最为正直,王黼声势最大、后台最硬。
  但是说起来,皇后娘却是最为看好小高,相反势力最大的王黼被认为混不成了,因为皇后娘专门读过针锋相对的《东游记》和《西游记》后,便知道王黼乃是和小高同一类人,只是没有小高奸诈,没有小高果断而已。
  至于赵鼎不可否认也是人选之一。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赵鼎有学问为人正直当然最好。但如果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保护神而不是书呆子,肯定还是小高好些啦。
  此外皇后娘还真有些爱屋及乌,和小高可以算是世交了,他家老爹高俅当年还在端王府,就是非常贴心非常忠心的人,最得皇后娘喜爱,且平辈论及交,从此点来说,虽然年纪相差不是太大,但是皇后娘还真把小高看做子侄了。
  YY完毕后,皇后娘下令道:“召见高俅来见本宫。”
  召见一般大臣不行,但高俅虽是外臣,却乃是传说中的“世交”又是宠臣,所以是可以的,于是杨戬屁颠屁颠的跑着去了……
  高俅老儿一听皇后娘召见便觉得头大,这位娘娘目下可是相当拉仇恨的一个存在。
  但是无奈还得去,于是打赏了前来传旨的杨戬五十贯,杨戬大为高兴,狠狠的拍了老高一番马屁,相约着进入了皇城。
  “老臣参见皇后娘娘。”
  高俅老儿平时见皇帝都不一定跪的,但唯女人和小孩难缠的思维下,还是要给些面子,便跪着匍匐在地上,崛起老大的一个屁屁,行大礼。
  皇后也被这手握大权的老儿吓一跳,急忙道:“大将军快些起身,本宫可受不起。”
  然后高俅起身,成了相当奸猾的一个老儿,除了贡献了一堆养身丹、言及让皇后娘多保重身体外,还要求皇后娘不要想太多,要保持开朗的心态,睡眠良好,才能活的长久。
  除此之外,不论皇后娘说什么,老高都在打太极,东拉西扯。
  皇后娘非常郁闷,觉得这老儿怕是混不成了,除了为人随和忠心之外,这老儿从年轻时候起就是一个和稀泥的存在,比他家小高的果断心黑、雷厉风行,那是差太多了。
  “哎,太尉始终在把本宫当做外人。”皇后娘叹息一声。
  “想多了,娘娘乃想的太多啦。”高俅忠心耿耿的模样道,“老臣这生没啥盼头,就是对皇家忠心,除此之外陪着皇帝踢踢球,乐呵一下也就算了,至于其他赎老臣愚钝,想不到,也不愿意参与。”
  “你个老糊涂蛋。”皇后娘呵斥道,“老成精的东西永远只会踢皮球,还甩锅给皇帝?你忘记当年本宫怎么照顾你的了?让你个死老头去刘仲武军中镀金,还是本宫给皇帝的建议呢。如今本宫没势力说不上话了,你翅膀硬了,便不管本宫了。任由本宫在深宫里谁都可以来欺负。”
  高俅老儿一阵尴尬。
  其实高俅虽然喜欢和稀泥,却也是相对念旧的人。皇城的局势老高当然比谁都清楚,还是蛮心疼这个“女娃”的,这是个贤淑节俭的人,高俅当年混迹在端王府潜邸的时候,严格来说,皇后娘王氏那真的只是个女娃,却待人很好,有良心,哪想现在的其他那些狐狸精啊。
  心疼归心疼,然而老高和稀泥的心态是改不了的,如何愿意参与皇城的事,于是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