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疼归心疼,然而老高和稀泥的心态是改不了的,如何愿意参与皇城的事,于是始终打太极,同时苦口婆心的建议保持良好心态,多活几年就是功劳。
  离开的时候,高俅叹息一声道:“娘娘您若真把老臣当自己人,一定要听劝说,少问些问题,多娱乐,乃是王道。”
  眼见目下戾气深重的皇后娘一个茶碗飞过来,高俅老儿当即抱着脑壳遁走了,然后一个小太监中枪倒地了。
  “这里太危险了,得写信告知我儿让他谋划一下。”老高逃出皇城的时候这么想着……
  阳光明媚,高方平带着面具,躺在校场的太师椅上晒太阳,耳里听着学堂里传来的读书声。
  最近小高比较喜欢来这里睡午觉,不知为什么,听着小家伙们的读书声、或者是训练作战八式时候的喊杀声,相反觉得心里很宁静。
  “衙内,您干嘛要在这里晒太阳呢?”这个时候,富安手持一封书信屁颠屁颠的来了,叫醒了高方平。
  “哦,模仿包黑炭,想改行做青天,老做奸臣有些腻味,换换口味。”高方平喝了一口茶道。
  “……”富安寻思,人家传说中的包拯是全黑脸好吧,结果小高相公带个面具,只是在额头处挖空出一个“月牙”形态,于是就只晒了一个月牙在额头上,不过看起来还是蛮霸气的。
  “猪肉老仙……额不是,衙内英明神武,果真有名臣包拯的风范啊。”管他晒成了什么样,富安立马开始拍马屁了。
  “你最好在我发飙前说明来意?”高方平懒洋洋的道。
  于是富安递过书信道:“京城方面,老爷来家书了。”
  高方平展开阅读几行字,除了奸臣老爹的牢骚和关心外,居然说了些皇城内的事情。提及了一下显恭皇后。
  高方平愣了少顷,起身皱着眉头离开校场,回到县衙的内堂开始思索一些事。
  某些时候高方平也是思维比较大条的,若不是高俅老爸提及皇后娘身体不好,高方平险些都忘记了这么一个存在。
  大宋的这位端庄节俭的皇后娘,在历史上大观二年也就是明年就病死了,享年二十五岁。古代的妇女是真的可怜,活的太短,皇后都这样,民间的女人相对就更艰难一些。
  皇后娘的死因是什么高方平也不知道,但说起来呢,古代的人死亡其实没有秘诀,多是因为后世的一些小病痛。如果是死于瘟疫天花之类的病症,那么历史一定会有记载的。二十五岁死去,简单的说是意外,二十五岁生活习惯在糟糕在恶劣,内脏器官都会完好,自愈率非常强,远没到衰竭的时候。
  看了高俅老爹的家书中提及的一些传言,加上自己的分析,高方平知道了,历史上的显恭皇后其实是死于心情郁闷,估计也被一些顽固严重的妇科病困扰,双重打击之下就死去了。
  思考着,高方平继续往下阅读家书。
  看到奸臣老爸提及的“皇后下令后宫用度缩减一层”后,高方平感觉不好,起身背着手度步。
  妈的也不知道这出是怎么唱出来的,但这肯定是坏事,这触动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那群掌管各种事宜的太监,诸如采购额度一缩减,那些人能贪污的数额当然就大幅下降。
  再看高俅老爹在信中关于郑妃王妃不满的用词,高方平猛然的想起了历史上郑妃王妃争宠,牵连宫斗之中,尽管显恭皇后不予计较,都公平的厚待她们,但其后发展到了借助郑妃王妃的情绪和势力,有大太监进谗言,诬蔑皇后不忠贞的操蛋事宜。
  一个失宠了的皇后无依无靠,脾气性格较好,一旦卷入某些争斗,在皇帝已经不喜欢皇后这个前提下,得宠的大太监和得宠的贵妃围着皇帝大肆进谗言,而皇后娘连分辨反驳的机会都没有,这是相对严重的事,对皇后相对的不利,相对的不公平。
  加上赵佶是个不太有主见的人,于是乎历史上还真的发生了皇帝信以为真,责令刑部侍郎周鼎调查显恭皇后,最终查无实据后,赵佶又是不记事的人,便不了了之,也没责罚进谗言的人,也未对皇后娘做什么交代。于是乎皇后娘心口郁结无法打开,再加之身体一直不好,二十五岁就病死了。
  换谁都要被气死,老公不来缴纳公粮,跑去听狐狸精的谗言也就算了,这在古代不稀奇,特别皇家更不稀奇,但那毕竟是皇后,被人诬陷不忠贞,皇帝居然还没心没肺的派外臣刑部侍郎来调查,查无实据后居然不了了之,民家的妇女或许可以容忍,但母仪天下的皇后遇到这种事,上吊自杀也是可能性很大的。


第二百八十四章 绝不许欺负皇后娘
  想到这里的时候,高方平甚至怀疑显恭皇后在历史上就是自杀的,只是说皇后自杀、那得显得皇帝有多昏庸?于是难说要面子的儒家史官用比较春秋的手法来记录也是可能的。
  说起来呢,小高虽然没见过显恭皇后这人,但对她是天然有些好感的,先不说她算是相对端庄节俭的一个存在,仅仅只说她乃是高俅老爹的恩人和“铁杆朋友”此点,就足以让高方平对她印象好了。至于皇城里的其他狐狸精,高方平未必反感她们,然而她们也绝对不是高方平的朋友这是肯定的。
  从政治上说,从“投机倒把”的心态上说,皇后娘的儿子将来是太子,更远的将来是皇帝,也是相当值得投资的。妈的其余那些狐狸精简直弱爆了,弄不好将来还要硬着头皮娶个她们的女儿,这才是郁闷呢,还不如像高俅老爹一样打光棍,专职祸害民间美女呢。
  如果从国家民族立场来说呢,更要力挺皇后娘。因为除了赵佶,显恭皇后一样是汉娃的吉祥物,并且正能量气息比赵佶强大多了。所谓家和万事兴,后宫不出乱子的情况下,对国家的健康当然是有加成的。而皇后死去的事件,要说不影响皇家的和谐,高方平是打死也不信的。所以从稳定说,显恭皇后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高方平还有其余的推测。
  早期的赵佶,除了任用高俅蔡京童贯这些人时候掺杂了个人感情外,其实他多少有点明君范的,但后来赵佶的心态越来越不成,内藏库的贪婪日渐丧心病狂,后宫一团混乱,无人节制,这些来说,高方平真的相信和显恭皇后的去世有一定关系。
  不论如何发妻死了,要说对朱元璋毫无影响高方平相信,但对于相对重感情念旧的赵佶,一定是对心态的影响不小的。
  显恭皇后乃是节俭的人,有她在一天,虽然改变不了赵佶贪财猥琐的性格,但是却会维持住内藏库不会太丧心病狂。张叔夜提及让赵佶缩减内藏库的分钱比例后,赵佶虽没答应却反弹不大,高方平相信,这其中就有显恭皇后的因素在。
  所以这是一个对国朝很重要的娘们。
  “皇后娘可惜啦,性格不错,但输在了颜值上面。许多人都有名言,在咱们皇帝手下做事,颜值就是一半的功劳。”到此高方平感慨道。
  梁红英满意的点了点头,摸摸小相公额头上那个晒黑了的月牙,很高兴他那么机灵,会带个面具去晒太阳。这样就保留了颜值,将来可以做大官。
  “红英,你对咱们的皇后娘看法如何?”高方平问道。
  梁红英摇头道:“没啥子看法,不认识不了解。但她是咱们汉儿的吉祥物,母仪天下的娘娘,红英很尊敬。”
  高方平点点头道:“宫里有些不太平,皇后娘似乎惹了很大的麻烦,受到几个贵妃的排挤。高俅老爹在耍滑头不介入。因为这是皇家的敏感事,是皇帝的家事,聪明人是不会介入的。”
  梁红英单纯地说道:“我不懂大道理,但对红英来说皇后即是正义,就像您说皇帝即是正义一般,至于其他的妃子都不是好东西。”
  “汗,也不能完全拍脑袋这么指责妃子吧。当然你认为皇后即是正义,至少政治上是正确的。”高方平嘿嘿笑道。
  “听相公的口气,以相公的性格为人,看来要介入,咱们是不是要返京勤王后、杀奸贼了?”梁红英握紧拳头戾气深重的问道。
  高方平瀑布汗。
  涉及一群娘们,又是皇帝的家事,怎能无脑的去杀人啊?
  “咱们不去京城,也不适合现在去添乱,待我写几封信去京城看看效果,在决定用什么药。”
  高方平叹息一声,依照历史计算,若不干涉的话估计年底,皇后娘的好脾气就会助长那些人的气焰,于是最终发展到诬陷,发生刑部调查皇后的事。于是明年皇后娘就被气死了。
  老实说皇后娘死去后,没有娘的赵桓,也就别指望他是个健康成长的孩子了,肯定会有某种缺陷。若在雄才大略的人身上呢,这种缺陷相反会成为“知耻而后勇”的动力,有大作为。但这条只对希特勒啊李世民朱元璋啊之类的雄才大略有效,对资质一般甚至略不足的赵桓来说,没有娘亲则绝对是一件坏事。
  有了决定,高方平开始提笔书写。
  给高俅老爸的信中这样写道:“老爹威武八七,福如东海法力无边,您老除了做奸臣陪官家开心外,切记照顾好咱们大宋的皇后娘,她是至关重要的人,为人处世可以不受规矩却得讲良心,皇后娘对咱们高家不薄,当年对您很厚待,她现在身体不好,皇帝日理万机没时间关心她,您是皇帝的管家,便要担负职责,记得多去看望,疏导她的郁结乃重中之重。让她少吃糖多吃蔬菜,多关心儿子女儿,药不能停,要时时刻刻喂她吃养身丹。另外儿子我发明了一套广播体操,专治各种不服和身材不佳,有空老爹画图带去给皇后娘学习,没事,女人爱美,您只要说是出自我小高,乃是塑身的秘方,她一定会勤学苦练的,包括养身丹如果您说健身她未必感冒,但说对颜值有神秘加成她铁定药不停。顺便咱们可以赚一笔丹药费不是,老爹乃可不要倒牌子免费提供啊,皇后娘不差钱,但她需要人关心,需要皇后应该有的那份尊严。”
  写这么写,但高方平敢肯定,奸臣老爹接信后会破口大骂的。他也一定会做亏本生意,因为高俅就这德行,他认为他的东西都是皇家给的,所以对皇家他不会小气,只会赠与,而不会卖给皇家,败家子其实说的是高俅老儿,而不是高方平。
  第二封信写给梁师成,用词简单粗暴,威胁勒索加恐吓,在信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梁叔你最近最好别跳,我听到消息有人在皇城搬弄是非,我不管是谁,但若皇城不安稳,那天下就不安稳,既然大家叫我酷吏,那么带永乐军再次进京勤王的事我依旧会干,那个时候别人我杀不了,但一定动用一切手段对你打击报复,直至取你人头送给我老爹当做球踢!你知道我说话虽然夸张却多数时候都会兑现的。上次我在京被人刺杀,有线人爆料说你是幕后主谋,我是不怎么信的,所以只是杀了皇家的风水先生张怀素、顺手整倒了几个相爷就算了,没有波及你,如果皇城再次出现不稳定的状况,那么我便会听取爆料人的说辞,把你当做刺杀我的主谋处理,那时我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所以为和谐计,我不管后宫是谁在搞事,但以你奸诈的手段你至少有能力压住事态,记住,皇后那是大宋的皇后,既然有皇帝带头可以不尊敬她,但汉家天下,绝不容许有人骑在她头上拉屎,若真发生,我猪肉平必然进京清君侧杀贼!”
  第三封信写给小腐儒赵鼎,详细给赵鼎这个小棒槌分析了目下皇城的形势,以及显恭皇后的处境。
  不要求赵鼎帮上什么大忙,但是事情特殊,需要他这个帝都的公安局长城管局长兼文化局长,严格监控汴京,严格监控一切事关皇城显恭皇后的流言蜚语,读书人骂皇帝可以,反正皇帝被他们骂习惯了,男人也要脸皮厚些。但绝不允许任何不利于于显恭皇后名声的传言出现,一旦出现要坚决第一时间封杀镇压,外加请人喝茶。
  “赵鼎,我命令不了你,但你是识大体的人,别以为我小高在开玩笑。这绝对是影响国运的事,必须加以严控,你要是办砸了,将来我回京随时教你做人,你小子可不要忘记,我是你儿子的救命恩人。没人可以欠我东西不还,这次,权当你替你儿子还我人情。”
  在给小青天赵鼎的信的结尾处,高方平很霸气的写了这么一段作为结尾。
  总共就这三封信,这毕竟是皇帝的家事,相反大佬不方便介入的,所以没有给张叔夜和张商英的信。反过来,赵鼎高方平这样的小官倒是可以咬着祖宗规矩去管管,无伤大雅,特别高方平是宠臣,半个内臣管家,和皇家也勉强算是世交,官又小,管起来是可以的,更像是后辈调皮的去过问家事一样。办砸了顶多被长辈两巴掌一脚踢飞,也不见得会严重到哪去。
  “红英,这三封信很重要,不能出岔子,所以要你去一趟。”高方平道。
  这次梁红英撂挑子了,摇头道:“刚往江州回来不久,想和相公您、和我家小妹聚一下,怪想你们的,让史文恭去吧,找个借口让他去枢密院述职,顺便带回咱们新打造好的锁子甲,乃是很好的返京的理由。”
  去京城史文恭是可以的,也更适合。只是说在个人感情上高方平更亲近悍妞而已,更信任她。但既然她这么说了,也只好同意了。
  立即找来史文恭,让他带五十个亲兵去京城送信,顺便等待一段时间,取回打造好的第二批永乐军的锁子甲,与此同时去找张叔夜和陶节夫述职,以便让他们两位相爷知晓永乐军重骑兵的打造进度……


第二百八十五章 郓城告急
  进入七月天后雨水丧心病狂,老天爷和大家开了玩笑,狂风暴雨,让郓城各处河道告急,水位超过警戒线。
  尽管五月末的时候根据降雨量做出了估计,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但总归还是乐观了些,低估了大自然的任性程度。
  暂时还没有遭灾,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高方平的渠道、蓄水池理论。
  早先的勘察选址,其后发动永乐军和难民在高地修建了水库蓄水,很大程度对这场水患取到了缓冲的作用。
  水是往低处流的,高方平在适合地方修建的水库,于这个时期大量截留了一些水源关在水库内,于是流入河道,最终并入八百里水泊的水就相对缓和一些,给了大地吞咽消化的时机。
  但是限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因为时间有限,水库规模不够,加之老天太任性,目下水库也到达了境界水位,一旦决堤,对吞咽能力已到达极限的河道就是致命一击,那意味着济州首当其冲的郓城,将全面遭灾,损失惨重。
  是的,在这场和老天爷的对抗之中,高方平执政的郓城便是第一桥头堡,因为郓城紧靠八百里水泊,处于济州最低处,其他县份勉强算是上游,水总体朝郓城流动。一旦郓城的疏导能力不够,济州也就跪了。
  早在十一天之前,高方平的告急文书已经发往济州,陈述利弊,要求济州五千厢军进入郓城抢险抗灾,但目下依旧还没有到位。
  也不知道时文彬老爷和他们是怎么协调的。换高方平的话已经砍下至少一百个厢军军官的脑袋来了。时文彬是个好人,但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执行力不够,不够心黑手狠不够果断,事事都讲风度都讲儒雅,事事都要和人协调商量。这就是最大的坏处。
  高方平坐在县衙之中破口大骂,从老天爷到时文彬,一直到济州的厢军,全部人中枪,想到谁就骂谁。
  “相公,城外雨太大,如今规模近乎五千的逃户营地全毁,帐篷已经无法经事,他们纷纷要求入城。”林冲来汇报道。
  “难民入城是大事,许多城内日子好过的人,从士绅到百姓,纷纷聚集在城门对抗,严禁难民入城。”鲁达也汇报道:“末将以为,难民绝对不能入城,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对城内民众的严峻挑战,会带来很恐怖的治安等各方面压力,除了影响到各百姓家之外,钱庄,各商号,各家的粮库,官府的府库,也都面临挑战。此一时刻济州厢军迟迟不到,我永乐军实在没有力量在大灾时候做到面面俱到。”
  “难道就对城外的难民死活不顾?”林冲这些日子一直在城外驻防,对那些逃户较有感情,于是和鲁达发生了分歧。
  他们的分歧很正常,林冲和时文彬一样是个儒雅的人,他以为已经把逃户的次序管好了。而实际上不一定。
  在特殊时候,规定难民和军人不许入城是有道理的,因为面临生产压力的时候人都是自私的,虽然不是全部都会犯事,但在这个大家相互排斥,神经紧绷的时刻,一旦出现任何一起事故,那就是导致燎原的导火索,会于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导致两个利益群体的全面性争斗。都为了他们的生存而战。
  而一旦发生就都输了。
  眼见林冲和鲁智深的争吵全面升级,高方平拍案起身道:“都别吵,这事上本官支持鲁达的说辞,严禁任何一个逃户进城,这是底线。这个时候严控任何不利言论,城内和城内乃是利益的共同体,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对抗,这次大家的敌人是雨水,但是你们这些棒槌已经被贼老天带起的节奏误导,进行了对抗,这就叫智商欠费。”
  “升帐!”高方平起身走向大堂。
  “永乐军升帐!永乐军升帐!”有人吆喝着,开始用最为急促的鼓声警告了……
  士绅领袖王勤飞带着无数人,分别都是土豪们的家丁狗腿子,驻守在各处城门和城墙上,和鲁达的军伍对持、也和声势浩大的城外要求入城的逃户在对骂。
  此种关键时刻真的没有惊喜,一切为了利益,王勤飞们最怕的已经不是永乐军,而是害怕外面的“暴民”冲进来把他们这些财主给共产了。可以肯定的在于他们是不会喜欢王勤飞们的,他们之所以成为逃户,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被王勤飞们拿走了田地。
  固然有一些人的田是被强买强卖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赌鬼酒鬼,主动卖了拿去吃喝嫖赌。总之涉及的群体一大,永远是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对错的。
  看大家都这么惨,城外已经扛不住了,在郓城并无资产的永乐军、鲁达的部队也有不少人在持续软化,倾向于让苦人进城,因为他们自身毕竟也是苦人出身,对王勤飞们的利益不会感同身受,于是不同的声音一多,就导致了王勤飞带领几千人,和城内的永乐军也发生了对持。
  关键时刻,县衙传来清晰的鼓声。
  听鼓声判断,乃是紧急状态下最高标准的升帐,县尉色变道:“老王随我去县衙,这是最紧急状态,代表郓城目下全面军管了。”
  “不去!老夫誓死守护祖宗家业。你听老夫一句,永乐军乃是外来人,根本没有咱们的切身利益。高方平的德行没有惊喜的,他一定已经在谋划坑害咱们!”王勤飞在大雨之中拿着刀,显得威风凛凛,虽然他的握刀姿势不对。
  士绅们带着家丁狗腿子大吼助威道:“坚决追随主簿大人脚步,维护我等的切身利益!”
  县尉干脆省点口水,一甩手袖转身道:“不去就算,我倒是怕死。高方平在这种时候是不会手软的。老王我警告你不要开玩笑,去县衙难说有得谈,但是不去真被砍了脑袋,你的家业一样完蛋,唯一不同的在于到底是被难民抢、还是被他抢?妈的有区别吗?被难民抢好歹可以留下脑袋和一部分财物,至于被高方平抢,啧啧!”
  县尉摇头之后跑着去了。
  听县尉说的有些道理,王勤飞毕竟是老奸巨猾的聪明人,一跺脚,也开始跑向县衙,同时吩咐道:“你们留下,全部给老夫驻守城们,没有老夫的命令,绝不允许永乐军放暴民进城。记住这是我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咱们土生土长在郓城,永乐军和高方平只是外来人,搞乱了,他们换个地方继续抢人继续做官,却苦了我等土著。”
  “遵命!”士绅带着狗腿子们扬着屠刀,在狂风暴雨之中大吼……
  最后一声鼓声停止之际,犹如落汤鸡似的县尉和主簿也赶到了。
  不等众人询问,高方平起身道:“现在起,郓城实行军管,全面进入紧急状态。也是现在起,本官指令不容置疑,一切以永乐军的军令为准。县衙差人不在拥有对老百姓的命令权、指导权、执法权。永乐军士兵全面接管指挥构架。若出现不同意见,斩十三岁以上、三人以下的,无需请示!斩十三岁以下、三人以上十人以下者,报指挥使执行。斩十人以上者,报本官批准!”
  说完的同时,无数令箭扔下来。
  林冲、关胜、鲁智深等人纷纷拿起来令箭,感觉责任重大了。现在起已经违背了大宋规矩,他们这些武人,杀十人以下已经不用请示了。
  永乐军一共十个营,但实际上不是每个营都有指挥使,大部分是空置,平时就由杨志林冲关胜鲁达等人代为管理,平均每人都管理两个营,然后史文恭直属一个他的亲卫营。至于虎头营乃是高方平的亲卫,通常由梁红玉和梁红英代管。
  命令下达后,外面有军士进入跪地道:“报知军相公,去济州催促厢军的梁红英回来了,却是孤身前来。”
  高方平皱了一下眉头,招梁红英上堂。
  梁姐满身泥污的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