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界之农家记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一趟下来,方曾他们的本钱却是回来了,还赚了两三倍。可他们还要在南边带货回去,当然是本钱越多越好了。所以,手里的货,方曾就有些急了。
最后,还是跟着方曾的老把式赵老五,瞧着这样拖着也不是个事情。他们还要赶着回去过年自然是早回早好的,赵老五毕竟不比方曾,头一次来南边,他差不多跑了十多年了,在南边还是认识一些人的。
这不,这天吃饭的时候,赵老五就直接对着方曾说道:“方当家的,我看你这山珍有些棘手。其实,我这倒是认识一个商人,叫刘有财,我们称他刘掌柜。他可是个好人,也是咱们那边的人。早年当兵打战的时候,被人救了,他为着报恩就在这抚养了恩人的孩子成人了。不过,他在我们那边是有家室的,就是去的早了些。刘掌柜对着我们那儿的人都一份同乡之谊,能帮老乡的都帮一把,要不明天我们去找找他?”
方曾听了没做声,刘庄听了却是上心了。方致远是知道刘庄的心事的,知道刘庄不好开口,他就出声问道:“赵老叔,这刘掌柜是不是早年在我们那儿征兵过来的。要是的话,那当年我们那儿征的兵也该和他一道。他一定能知道战死的士兵埋哪儿了吧?”
赵老五看了一眼方致远,因他喝了些酒,话头也就多了些,说道:“可不是。我是见过刘掌柜的,说是当年和他一道当兵的,活下来的不多。他也是被人救了,才没死。要是说那些士兵葬哪儿,听旁人说,刘掌柜每年都去祭拜,肯定是知道的。”
方致远和刘庄相互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方致远和方曾开口道:“舅舅,我看这山珍也不是一时半会的能卖掉的。不如,你明天去进货,我和阿庄明天去刘掌柜那儿瞧瞧,要是能卖掉最好。不行,咱们再想法子。你看行吗?”
方曾也听方致远和他说过刘庄家的事情,知道他们是想去找刘掌柜问问刘庄爷爷的事情。虽然,方曾认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刘庄爷爷的事情估计是很玄,但他也不拦着,笑着说道:“那感情好,你们找找刘掌柜。要是行最好,不行也别急。
这山珍是好东西,真不行我们就自己吃了。”
这话说的大伙都笑了起来。
方曾在南边没有住客栈,而是租了一个小院子,一个月五两银子。院子有连正厅不过四个屋子,安排他们却是够了。方致远和刘庄自然一个屋子,可能是因为明天要去见刘掌柜,一向内敛的刘庄心里都有些神思不属。
方致远也了解,毕竟血脉是种很神奇的事情。刘阿么心心念念一辈子的丈夫,刘庄心里紧张也是人之常情。他没事就和刘庄说说话,来分散分散刘庄的注意力。
方致远说道:“阿庄,你想不想嬷嬷啊。说实话,我都有些想小团子了。也不知道那个小东西我们回去的时候会不会把哥哥给喊全了。你说我叫他多少回,他怎么就是不会叫呢。”
说起这个,方致远就一阵的怨气。而刘庄听了这个却是笑了起来,可能是想起方致远对着小团子的无赖样,在小团子耳根处念叨的场景吧。说实话,刘庄认为依着小团子的聪明劲,不会喊哥哥就是方致远逼的太紧了。
当然,这话刘庄是不会说的,他开口道:“阿远,你说当年我爷爷是怎么死的?朝廷只是发了通告和抚恤银两,并没有说什么。我嬷嬷一开始还不死心,天天去村口等着爷爷回来,听说要不是我曾爷爷和曾嬷嬷闹着那抚恤银子的事情,我嬷嬷还回不过神来。”
方致远对着刘阿么是尊敬的,一个年级轻轻的夫郎没了依靠着的丈夫,还有虎视眈眈在旁的公爹嬷嬷,时刻使坏的小叔子,怎么看怎么可怜。可刘阿么硬是养大了刘庄的爹,娶了夫郎生了刘庄。
最后,连刘庄的爹都去了,刘阿么还能擦干眼泪养大刘庄,这样的性子有几个人能做到?至于刘庄的爷爷,方致远是有些说不上来的。明明知道自己爹么是那样的人,对着他们的痴缠还下不去手。
☆、第82章 八卦
第二天一早,方致远就被刘庄拖了起来。梳洗过后;刘庄就迫不及待的去找刘掌柜了。刘掌柜在南市有一个酒楼一个商行;还有不少的田地,是个地地道道的大财主。
方致远他们去的是刘掌柜在南市的商行,他们按照赵老五的说的地方;挨个找了过去。索性“刘记商行”几个大字金光闪闪,倒是不难找。只不过;商行里面只有几个打着哈欠的伙计,并没有刘掌柜的身影。
商行里的伙计还是很热情的,看着有客人进来,忙过来问道:“客官;你们需要些什么?小店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色吃的用的;保管客官满意。”
方致远笑着说道:“多些小二哥了;我们从青洲过来,带了些货想给刘掌柜看看。不知道刘掌柜现在方不方便?麻烦小二哥了。”说着手里就递给了小二哥一个荷包,里面有一两银子。
伙计忙推辞道:“这不行,不行。我们掌柜的要知道肯定要罚我工钱的,两位客官,你们不知道,我们掌柜也是青洲人士,对着青洲老乡很是客气的。要是知道小的跟你们要了银子,非说我一顿不可。”
方致远却是笑着说道:“小二哥,我这可不是贿赂,只不过是这次我们来的急没给各位带些糕点甜甜嘴。你们收了自个喝喝茶,放心,你不说,我不说,刘掌柜如何知晓呢。”
伙计摸了摸荷包,朝着另一个伙计看去,看他点点头,就笑着收下了。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家嘴软,伙计看着没客人,和方致远小声的说道:“这位客官,您啊,来的不巧,这段时间我们掌柜家出了事情,忙的是焦头烂额。你们这会也是见不着他的,不如中午来。掌柜的中午要过来对账。不然,在这等了也是白等。”
方致远对着伙计道谢后,带着刘庄就出了商行。他和刘庄早上起的早,赶过来还没来得及吃饭呢。这会肚子唱起了空城计,打算先带着刘庄填饱了肚子再找刘掌柜说话。毕竟,听着伙计的口气,刘掌柜这段日子也不好过啊,恐怕消息打听是没什么,卖货却可能不行了。
出了商户,在街口就有一个小吃摊子。是一对中年夫夫开的,汉子掌勺,哥儿招呼客人,做的大部分是面食,炉子上煨着的鸡汤冒出阵阵的香味,勾的本来就肚子哇哇叫的方致远拉着刘庄就坐了下来。
刘庄也在暗自责怪自己,没给方致远准备早饭就出来了。摊主哥儿看有客人很是热情的招呼着问道:“两位客官,你们要些什么?我们家的面啊,是南市一绝,远近都是知道我们张记的面馆的。你们二位要不要来碗鸡汤面,好吃又实在,保管二位吃的还想吃。”
一顿噼里啪啦,说的流利又亲切。刘庄倒是不好意思接话了,还是方致远做主说道:“那就麻烦老板给我们来两碗鸡汤面,再上一些卤肉,倒两杯清水。谢谢了!”
摊主哥儿高兴的喊道:“好嘞!”对着自己汉子高声喊道:“两碗鸡汤!”
自己麻利的从锅里捞了热气腾腾的卤肉切成片,端了上去,连带着方致远要的清水,动作快的很。
面没好,方致远就着清水吃了两块卤肉,味道很是不错。他给刘庄夹了几块,摊主哥儿就把鸡汤面给端了上来。鸡汤做底,白白细细的面条,煮的香香的鸡肉,再撒上细细的葱花,闻着就有了食欲。
方致远和刘庄拌了卤肉呼呼的吃了起来,半碗下肚,这才斯文了起来。这个时候还算挺早的,小摊子上没什么人。方致远瞧着从刘记商行里走出个伙计,他刚刚瞧了一眼,确定是刘记里的伙计。
这伙计和摊主看上去是熟人,一来就开口道:“张大叔,张阿么,给我来一碗鸡汤面,加大肉的。”说着自己动手抄起一块卤肉就吃了起来。
摊主哥儿张阿么却没生气,笑呵呵的说道:“孙家小子,你这么早来吃饭啊?还要了大肉,果然,南市的人都说,刘掌柜是个好主顾,特别的照顾伙计。旁的店铺都纷纷的辞退伙计,要不就少给工钱,你们刘掌柜人真是厚道。”
伙计得意道:“那可不是!谁不知道我们掌柜的宅心仁厚啊,我这份工做了五年都没想过不干了。毕竟,做掌柜的都抠门,谁能像刘掌柜这样不计较。可惜,好人没好报,哎!”
张阿么听着伙计的话却是眼前一亮,看看四周,发现没有熟面孔,低下头问道:“孙家小子,听这口气,那件事是真的啊。我原道大家瞎说的,没诚想着那吴茵真做出这样的事情。不过,当年他就妖妖娆娆的,看着就不像本分人。我们都道他和那跑商的大商户有关系,以为他会跟着去做小。没想到却跟你们刘掌柜,还做了刘掌柜的二房。”
伙计听着眼睛也是一亮,看着张阿么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我也不太清楚,你们也知道,掌柜对着他家里的内侄子是视如己出。按照他的话说,这吴忠的爹就算他的救命恩人,当然要对着人家好了。还想着把铺子给他分一半呢。可我们掌柜实在,他家的那位可不干了。虽然是吴忠的亲姑爸爸,可侄子再亲能比的上自己儿子。就拦着不让,吴忠家的也不是省油的灯,知道后岂能善罢甘休。刘掌柜和他家夫郎成亲,吴忠已经十二岁了,是个知事的年纪了。这不,有些话就和自己夫郎说了。”
张阿么听的津津有味,看着伙计不说了,那里肯依,正好面端上来。张阿么回锅里挑了个鸡腿给伙计,催着他说道:“孙家小子,这吴忠能抓着他姑爸爸什么把柄啊?”
伙计吃这鸡腿喝着鸡汤,不急不慢的说道:“其实,当年刘掌柜早有家室,来这只是受人之托。可吴忠的姑爸爸却和跑商的人有了关系,怀了身子。他未婚先孕,这传出去可是要逼死他的。正好刘掌柜来了,刘掌柜那个时候看着老实又是外地的,什么也不知道,这不是送上门的丈夫。于是,吴忠的姑爸爸就来了出酒后乱性。我们刘掌柜是个什么人,大伙都明白,睡了恩人的弟弟,这事肯定得负责啊。就娶了他做二房,没过两个月他就有了身子,再然后,七个月就早产了一个小子。”
张阿么听着说道:“我一开始听大伙说的时候还以为是大家以讹传讹的,没想到真是这么回事。这吴忠也是够厉害的,这就把他姑爸爸的老底掀了,不怕刘掌柜一气之下不再理他们吴家啊。毕竟,吴忠可也是帮着瞒着的。”
伙计撇撇嘴,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刘掌柜一向对着他宽厚,他早年的家室也都没了,儿子不是亲生的。他是个汉子,怎么也不会把家产留给他的,这不,吴忠是刘掌柜救命恩人的独子,说不准以后啊,他还是我们的掌柜呢。”
张阿么嘴里说道:“我一开始就说着吴茵跟着刘掌柜一定有问题,毕竟刘掌柜一开始是有夫郎孩子的。来的时候都快四十岁了,吴茵还不到二十,这么个娇滴滴的哥儿嫁给个外乡当兵下来的,怎么看怎么不靠谱。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内情,吴家也忒不是东西了,刘掌柜对他们多好的。帮着吴忠成家立业,吴茵更是吃香的喝辣的,刘掌柜辛苦一遭,竟都养了白眼狼。到头来,还没个亲生的孩子养老送终。”
伙计听着也有些不自在,跟着说道:“谁说不是呢。这不,我们掌柜把家里的那位和他的儿子刘怀和赶了出去。那位带着一家老小,抱着小孙子天天的来找刘掌柜说旧情,诉可怜,我看,用不了多久,掌柜的肯定得心软了。哎,这就是同人不同命,人家还不知道是那来的野种,说不准还能风风光光的做少爷,那像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啊。”
张阿么也有些嫉妒了,两个人再聊了其他话题。而坐在他们旁边的方致远无语的看了看刘庄,发现他的眼里闪过一丝不屑。方致远明白,在刘庄看来,刘掌柜好心好意的来报恩,吴家人却这么算计刘掌柜,刘庄是看不上的。
方致远当然是不喜欢吴家的,可对着刘掌柜他也是看不上的。他一个汉子来报恩,报到了自己恩人弟弟的床上,要知道那个时候他可是有家有子的,这样做算什么?要说刘掌柜现在的处境,方致远心中只能道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不过,对着刘庄,方致远是不会说的。两人吃完面,要了户茶水和几样点心,就在小摊子上等着了。好在摊子上也没多少客人,方致远出手给的银钱也多,摊主还算热情。
到了正午,方致远带着刘庄又到了刘记商行。
这次早上和他们说话的伙计对着他们还有印象,招呼他们说道:“两位客官,我们掌柜在里屋理账。你们稍等一会,早上的事情我已经和掌柜提过了。掌柜说要先看看你们的货,要是好的,收一些也是无妨的。”
方致远和刘庄听着倒是挺开心的,毕竟刚刚听了那么一耳朵的八卦,对着刘掌柜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他们心中就没打算卖山珍了,没想到伙计告诉他们这生意还是有可能的,这算是喜出望外了。
刘掌柜也没让他们多等,就从后院出来了。他头发有些花白,身形高大,虽然脸色有些倦色,可瞧着精神头并不算差。方致远一眼瞧着,总觉得他有些眼熟,可一时间也想不起来。
方致远放下心中杂念,赶紧上去打招呼,对着刘掌柜说道:“刘掌柜,我们是从青洲来的。这次带了些山珍,听人说刘掌柜做生意厚道,对着青州老乡尤为的照顾。我们这才厚着脸皮上门,还望刘掌柜不要见怪。”
刘掌柜听着方致远说话带着一些家乡话,对着他笑笑说道:“没事,没事。我都出来三十年了,难得碰到家乡人,自然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毕竟,人离乡贱,我们一个地方出来的,再不互帮互助,可就不像样了。”
方致远谢了谢,把带的山珍样品拿给刘掌柜瞧了瞧。刘掌柜细细看了之后,对着方致远说道:“这货是好货,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南边这东西卖不上价钱,我给一斤这个数,你看行吗。多的就不行了!”说着伸出了五个指头。
方致远心中想到:不是说刘掌柜性子好,这做生意的精明劲可不比那些奸商差。不过,想想这个价格比旁人给的要高了一些,至少能回本略赚些,就点头答应了。
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刘庄才出来说话:“刘掌柜,我是青州上和县刘家村的人。我叫刘庄,我听人说你三十年前是从我们那儿出来的。我爷爷当年也是当兵的,可惜战死沙场了。我嬷嬷念了他一辈子,知道我要来南边,就再三叮嘱我,一定要给我爷爷烧柱香,祭拜一下。不知道,当年,和你一道来的士兵是葬在那儿的。”
刘掌柜一听,心中一愣,细细的看看刘庄。他的手有些激动的抖了起来,他低着头,旁人无法看见他脸上的神色。只听见半响,刘掌柜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丝害怕和期许的问道:“小哥,你爷爷叫什么啊?”
刘庄看着刘掌柜的激动的样子,以为他是知情者,高兴的说道:“我爷爷叫刘财,我爹叫刘和。”
☆、第83章 认出
刘掌柜一听;差点没站住。方致远眼疾手快的扶住了,低身拂过的时候,还听着刘掌柜嘴里说道:“为什么会这么?我怎么得了那样的消息?”不过,声音低的几乎就像没说一样,要不是刚刚手上的力道;方致远还以为他幻听了。
刘庄瞧着;也就没再说什么。刘掌柜也可能知道自己失态了。平复了一下心情;对着刘庄尽量扯出笑来;说道:“孩子,我这年纪大了,和我一道来的人太多,我这一时半会的还想不起来。不如;你们先回去,等我仔细想想,想起了就去找你。”
刘庄有些失望,可也没有强人所难。只好留下地址,不再说什么。而方致远却想起来刘掌柜像谁了,他像刘柳的哥哥,甚至和刘庄也有几分相似。再加上他在小摊子上听到了传闻,一个想法在他心头闪过,看着刘掌柜越发的意味深长了。
回去的路上,刘庄没得到消息闷闷不乐的。方致远心中越加的肯定,他想想,对着刘庄说道:“阿庄,我回南市再去找找人,问问爷爷的消息。你先回去给舅舅说一声,让他送山珍来商行。我一会回去吃晚饭。”
刘庄看着方致远为自己的事情这么上心,心中涌出丝丝甜蜜。他对着方致远的要求一般不驳回,答应道:“行,那你自己注意。我先回去烧些你喜欢的菜,晚上给你好好补补。这几天奔波,你都累瘦了。”
方致远和刘庄分开后,就找到了刚刚吃面的摊子上。既然摊主和刘掌柜的夫郎是认识的,可能知道更多消息。
方致远来到面摊子,张阿么这儿也没几个生意。他对着方致远还有些印象,给他倒了杯茶水,问道:“客官,你想吃些什么。还是早上鸡汤面?”
方致远却是拿出二两银子放到桌子上,对着张阿么问道:“老板,我听说你和刘掌柜家的夫郎认识。我想问问,刘掌柜当年是怎么来这儿的,他早先的夫郎和孩子又是怎么去的。”
张阿么看着桌上的银子,嘴角笑了笑,听着方致远这样问,看看银子,开口道:“这也没什么,刘掌柜当年和吴业一块当兵的。听说是吴业救了他一命,刘掌柜心肠好,就过来看看吴业的家眷,想着给送些银子。吴家当时爹么都去了,吴业的夫郎生病也过世了,就剩下吴业的弟弟和吴业的独子,就是吴茵和吴忠。”
说着话,张阿么把银子就拿了过来,对着方致远接着说道:“早上你也听到刘掌柜怎么娶亲的了。刘掌柜原先的夫郎小子怎么去的我也不清楚,只是知道,当年刘掌柜很是思念他们。可吴茵怀着孩子,刘掌柜那个时候还没什么银钱,想回去也走不开。就托了来往的商人带些银钱给那原配夫郎和孩子,好像银子没带出去。就传出了原配夫郎和孩子在家乡就病死了的消息。起先那几年,刘掌柜伤心的不成样子,后来吴茵带着孩子,还有吴忠在后面要吃药喝的,刘掌柜就经起了商。”
张阿么这儿也就问出了这么多话,方致远心中却是有数了。这个刘掌柜必是刘庄的爷爷,刘阿么的丈夫,早已经“为国捐躯”的刘财。这一刻,方致远想到了第一次见着刘阿么的样子。
那样大的年纪,带着刘庄出来找活干,洗的发白的衣裳虽然干干净净可也是有着补丁。而刘掌柜这儿却是有了娇夫有了幼子,穿金戴银,过着富贵人家的日子。
方致远从没有这么的难受,心中说不出来的滋味。不知道是为着刘阿么,还是为着刘庄。
不过,对着刘掌柜,方致远就给一个字:渣!他这样的人就不该娶夫生子。从战场上九死一生,不是想着在家苦苦操持的夫郎孩子,而是先去报恩。难道刘掌柜不知道他爹么和兄弟的品性吗?
晚上,方致远早早的吃了饭睡觉。刘庄觉得奇怪,担心方致远心中有难事。也跟着进了屋子,摸摸方致远的额头确定他没发热,心中定了定心。对着方致远问道:“阿远,你是怎么了?货已经卖出去了,舅舅说刘掌柜还多给了一倍的价。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给我说说吧!”
方致远看着刘庄,他不知道这件事情应不应该告诉刘庄。他知道在刘庄和刘阿么眼里,刘掌柜是天底下最最好的爷爷和丈夫。他说了,除了徒惹他们伤心,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刘庄瞧着方致远不说话,想到刘掌柜说道:“哎,也不知道刘掌柜能不能记起爷爷下葬的地方。阿远,爷爷虽然走的早,可嬷嬷却告诉我,他嫁给了爷爷从不后悔。”
方致远看着刘庄,这一刻心中下定决心,刘财早在战场上死了。刘掌柜永远只能是刘掌柜,不管怎么样,给刘阿么和刘庄留个美好的念想总好过如此残忍的现实。
一夜无话,早上起来,方致远调整了心态。和方曾打了招呼,再和刘庄说自己有事情要做。就一个人去了刘记商行,不论刘掌柜怎么想的,方致远要先发制人。
刘掌柜已经在方致远他们住的地方徘徊了半个时辰了,刚刚下定决心要找刘庄的时候,瞧见了方致远。方致远也看到了他,正好下来和他说话。
方致远对着刘掌柜说道:“刘掌柜,你这是来找人?还是有阿庄爷爷的消息了,阿庄知道一定会开心的。毕竟嬷嬷等了他爷爷一辈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把嬷嬷等成了白发苍苍也没半句怨言,临行前还再三叮嘱我们一定要亲自拜祭才行。哎!嬷嬷真是苦了一辈子,不过,他说了,比起那些娶小纳侍的汉子,阿庄的爷爷待他一心一意,就是去了,嬷嬷心中也不后悔嫁了他的。”
刘掌柜不是三十年前的愣头青,刚刚从乡下出来什么也不懂。他听着方致远话里话外意有所指,心中有些惊讶又有些疑惑。不过,还是开口道:“方家兄弟,我其实是……”
方致远赶紧截住他的话题,说道:“刘掌柜,相请不如偶遇,前面有个茶楼。咱们去前面说说话吧。正好我也有事情要和你请教,还望刘掌柜不要推辞。”
刘掌柜这个时候正想多知道一些刘家的事情,他昨天已经从方曾那儿知道了方致远是刘庄的丈夫,先下自然是有心亲近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