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达之战火依然-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腗A莫比乌斯所使用的75mm线性炮,并使用相同的弹药。但是也改装了发射机制和供电系统,使之更适合MS使用。其射速相比于MA所使用的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实战中表明其因为口径过小,威力在应对有着厚重装甲的目标时仍然显得不足(虽然穿甲能力远胜过Ginn的76mm机枪,但是仍然无法贯穿G系列的PS装甲),因此后来联合军的量产MS系列并未采用这种设计。联合在赫利奥波利斯的研究小组的幸存者认为,ORB是刻意给联合军设计了这种蹩脚的武器,但是没有人可以证明这一指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阅读。

 机体设定--TS-MA04-F

    TS-MA04-F

    狄利克雷

    机体类型:泛用型宇宙战用MA

    制造商:地球联合军,波音公司及格鲁曼公司

    所属:地球联合军

    初次配备:CE71

    内部环境:标准型单座型驾驶舱

    机体解说:

    由于大西洋联邦宇宙军的哈尔巴顿准将委托ORB进行的代号为G计划的MS开发计划涉嫌违反规程,同时进展缓慢,使得大西洋联邦无法及时的获得这些新型MS,或者任何一种新型机体。迫于战场的严峻的形势,以及莫比乌斯改装套件产量不足,前线的莫比乌斯损失严重的问题,大西洋联邦在宇宙军装备委员会主导下开启了新的MA研发计划。在竞标过程中,由波音公司和与开战后不久重组的格鲁曼公司合作开发的XMA04方案击败了由Logos旗下,Azrael财团和PMP公司提供的XMA03方案,获得了联合宇宙军的订单,其最终量产的型号为MA04-F。虽然竞标过程中,有传闻说存在种种政治原因影响了评定,但是在最终的听证会上,被提问到的资深宇航兵器专家托马斯。科纳顶住了蓝波斯菊倾向者和Logos财团方面的压力,最终以“这个设计简直无可救药了”的评价,宣判了以线控炮为主要武装和主要特征的MA03的失败。

    MA04-F沿袭了莫比乌斯重装型提升装甲和挂载能力,并依靠更好的发动机来加强机动性的思路,被设计成一款有着较多武器挂载方案的多用途重型MA。其最初的设计依旧是双座型驾驶舱,但是宇宙军方面表示他们缺乏后座武器操作员,而让有经验的飞行员去后座进行武器操纵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最后定型量产的MA04-F沿用了传统的单座驾驶舱,并配置了最新的学习型计算机,对机师进行辅助。

    虽然有来自格鲁曼公司方面的意见,希望以某种猫来命名这一新型号的MA,但是最终,本机沿袭莫比乌斯的命名规则,以数学家狄利克雷的名字命名。

    固定武装:57mm光束枪X2,30mm炮塔X2,改进型标枪导弹发射器X4,ES01B近战系统

    外挂点数量:5,其中重型挂点X3,轻型挂点X2

    可挂载武装

    :57mm光束枪吊舱,“哨兵”电磁加特林吊舱,320mm超高脉冲炮吊舱,ES01A近战组件,Mk48重型反舰导弹,鱼叉MkII反舰导弹,“钉刺”导弹发射荚舱

    其他可挂载部件:附加能量包吊舱,多光谱光电侦察吊舱,增强型激光雷达扫描吊舱,架束激光照射吊舱,试做型通讯中继系统,高性能红外诱饵

    武装及装备解说:

    本机虽然采用了单座型驾驶舱,但是依旧保留了位于机身后部的两个30mm回旋炮塔,一般由机载计算机自动操作,同时机体也增设了相应的后视雷达,用于拦截后面追来的导弹,以及攻击后方的目标。固定式改进型标枪导弹发射系统也增加了直接向后方发射的能力,可以使得导弹无需进行大角度转向就能攻击位于机体后面的目标,发射的时机也可以委托给学习型电脑自行判断。

    固定的安装于机首下部的ES01B近战系统同样主要由机载计算机控制,但是对于操作有自信的机师也可以自主操作之,这柄由隐藏机械臂挥舞的光束军刀可以给擦身而过的目标造成很大的威胁,作战记录表明,也有相当数量的机师用这一系统进行反舰作战,紧贴着战舰表面飞行虽然极端危险,但光束军刀也可以从而划破战舰的装甲并对其造成一般MA难以制造的严重伤害。

    “哨兵

    ”电磁加特林系统是先进技术验证部门带来的第一件不错的成品,这种原本用于更新战舰CIWS系统的武器被发现经过减重后也可以适用于MA,其优秀的射速所能带来的稠密的弹幕,加上电磁发射系统所能造就的高初速使得这款小口径武器也足以对Ginn的胸部主装甲带造成威胁。可惜的是,电磁加特林对于MA来说属于不折不扣的耗电大户,往往需要搭配一个附加能量包吊舱来为之供能;而当使用附加能量包进行供能时,它将需要1秒左右的时间进行预热,而无法做到像配置在战舰时那样即瞄准,即发射,因此需要有经验的机师对发射的时机进行判断。

    “钉刺”宇宙用轻型导弹强化了中子干扰条件下的红外线扫描和追踪系统,较之以前的标枪系列,钉刺的红外寻的系统还强化了敌我识别的能力,它能够分辨几种不同的喷口所可能的红外特征,从而尽量减少误伤友军的可能性。同时,略微增加的装药使得它对MS能拥有更好的毁伤效果。可以以四联装发射荚舱,或3联装复合挂架的形式挂载于重型挂点,或者单发挂载于轻型挂点。

    高性能红外诱饵由一个充气式的主体,小型爆炸装置,及其所属的火箭发动机组成。其中,后者能产生和机体的尾喷口类似的红外特征,而主体将在被发射后的预设时间内充气,共同形成一个外观和红外特征都与MA类似的诱饵,可以干扰红外追踪导弹的引导头,并且有技术人员判断,它能够对习惯于目视瞄准的Zaft机师造成一定的干扰。通常可以和机尾的热焰弹-烟雾弹综合发射系统的共同使用,以达到干扰的目的。

    在月面,以及类似的具有较强引力的物体表面作战时,本机也可以携带250kg;500kg

    ;1000kg普通炸弹,以及无制导火箭弹进行攻击

    ====================以下是作者的分隔线====================

    很不幸作者是个不会画画的手残,本机的外形,大概是EVE里,G族因卡萨斯级和A族惩罚者级的结合体。

    P。s,本周正文的更新可能会有点晚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阅读。

 其貌不扬的混血儿---MSD反MS歼击车

    MSD—70X

    机体类型:自行反MS歼击车

    制造商:地球联合军,大西洋联邦通用动力公司

    所属:地球联合军

    初次配备:CE71

    成员:2名

    机体解说:

    随着地面战役在多条战线上的广泛展开,联合军的地面部队也开始和他们在宇宙的同僚们一样,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慢慢了解针对MS这种新型兵器的战斗方式。如果不是Zaft快速而准确的空投和地面新型MS部队高效的穿插,欧亚联合几乎在阿拉曼顶住了Zaft的攻势;而代号为巴库的Zaft新型地面MS的出现意味着他们的对手也在迅速的改进自己的作战方式。在新成立不久的情报统合部的配合下,阿拉曼之战中欧亚联合的一部分战斗数据被提供给了大洋彼岸的大西洋联邦,从战斗双方的装备和战术中得到了启迪的大西洋联邦陆军从而启动了新一代坦克/地面装甲作战车辆开发计划。

    在大部分厂商都在等待着双足步行的运动机构和程序编制方面发生突破,并从而开发MS或类似于MS的双足步行式载具时,通用动力凭借着对履带式行进装置的熟悉,率先推出了MSD-X,实验型MS歼击车方案。该方案突出了履带系统在除了在城市巷战和密林之外的其他地形下的地形适应性和行动速度都优于双足步行的MS的特点,并整合了联合军在战前,以及战争初期所涌现出的一系列新技术。由于坦克的厚重装甲面对光束武器时相当脆弱,通用动力放弃了厚重装甲的设计并转而强化机动性和多样化的武器搭载。其造价较大部分MS类方案都略为低廉,同时履带式底盘更适于量产,在进行了少量改进之后,该车很快就开始了小批量的量产工作。

    固定武装:可调口径式电磁轨道炮X1;双联装12。7mm机枪X1;双联装7。62mm机枪X1

    可选武装:密集阵MkII电磁加特林,“蝰蛇”反坦克导弹发射舱,ES01G近战模组,20mm机炮炮台,“密西西比”4联37mm防空炮,“近卫”弹炮合一防空系统,“长弓”轻型防空导弹,“火龙”六联装火箭弹发射器。

    其他设备:烟雾弹,红外干扰弹综合发射器,激光压制—对抗系统,“棱柱”相控阵雷达,“黄蜂”侦察无人机。

    武装解说:

    本车在履带式底盘上安装的上半身有着类似于MS躯干的外形,在位于中部躯干的主装甲后方是上半身武器系统的转动机制和装填机制,在类似于MS“头部”的位置装有一部可以收起的“棱柱”相控阵雷达,可以对多种制导武器进行引导,虽然在中子干扰下其性能受到了严重削弱,但是其依旧可以提供必要的警戒。在棱柱雷达基座的两侧还装备了电子战和光电观瞄系统。

    在主体躯干两侧分别安装有类似于MS手臂的,可以分别转动的武器搭载平台。其中右臂固定安装的电磁轨道炮是超级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主炮的缩小型号,其体积和重量都被略微减少,但是射速不变,发射的穿甲弹初速与原来的型号相当,可以轻易击穿Ginn的正面主装甲。右臂下方的底盘上固定装有可以单独转动的12。7mm双联机枪,可以交给电脑自动操作,也可以由炮手或驾驶员直接操控。它和位于前部车体的7。62mm机枪共同承担了反步兵/低空无人机的任务。如果需要强化压制步兵的能力,在车体后部可以再加装一个20mm机炮炮塔,使得位于任意角度的步兵都能处在它的射界之内。

    而左臂的武器平台可以通过标准化接口搭载多种不同的武器。

    作为开战以来涌现出的新一代电磁武器的代表,密集阵电磁加特林并非一种完全成熟的武器系统,虽然其射速快同时具备优秀的穿甲能力,但是其体积的小型化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密集阵MkI作为从宇宙军战舰使用的型号改进而来的地面用型作为标准武器站模块有些超重,而且相对于其极高的射速,备弹较为不足,而且在高温下工作时容易过热。其开火前存在短暂的预热时间,在战斗中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并没有被装备在早期投入作战的型号上,直到战争后期,经过了小型化的MkII才成为一种MSD装备的标准模块。

    蝰蛇反坦克导弹作为一种相当优秀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其串列式战斗部可以击穿它可能遭遇的绝大多数目标,其可以通过线导,半主动激光制导,红外跟踪等多种制导手段发射,即使在无法通过无线电进行引导的中子干扰条件下也能达到不俗的命中率,在红外制导模式下可以实现发射后不管。它以可转动的柱状武器站的形式安装于标准武器接口,包括有一组装填完成的4联装发射舱及激光架束装置,并可以最多携带六发备弹(六发备弹中的两发将被外挂于武器站外侧,没有装甲保护,危险性较大,一般只配备四发备弹。)

    “长弓”轻型防空导弹是通用动力出品的新一代轻型防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对抗直升机以及其它低空飞行单位,也可以打击地面软目标和轻型装甲车辆。其较小的弹头使得它对MS或MBT的主装甲无计可施,但是足以有效的对抗装甲较为薄弱的武装直升机或Zaft的空战用MS。可以通过红外和或半主动雷达制导追踪目标,在“棱柱”雷达引导下可以齐射并攻击多个目标。其武器站模块包括了8发已装填完毕的发射荚舱和8发备弹。

    “密西西比”4联37mm防空炮:这款略显老态的武器系统原本属于一款轻型自行高炮方案,但是随着预计作战环境的变化,轻型自行高炮方案被和很多其他设计一道束之高阁,但是4联37mm防空炮的设计则作为联邦武器模块化计划的一部分保留了下来。虽然其很多职能都可以被防空导弹和弹炮合一系统替代,它依旧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便于生产的特点被保留在了联邦武器模块的选择列表上。

    “近卫”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包括了一门位于中部的“火神”6管加特林机炮和两侧的两个双联装“长弓”导弹发射装置,待发弹4发,备弹4发。该设计原本作为近海作战用舰艇的CIWS武器模块,用于拦截反舰导弹并对抗其他中低空目标。其同样可以有效的对抗Zaft的空战用MS,并且在北非的作战中,该系统成功的在陆战中进行了对反舰导弹的拦截工作。

    ES01G近战模组:对于一部分设计者来说,MSD虽然有着履带式的地盘,但依旧可以完成MS所能完成的大部分作战任务,因此,MSD同样装备了光束剑的地面型号,其武器站所包含的可伸缩机械臂和旋转系统足以使MSD完成相当标准的挥砍或突刺的近战动作,但是其驾驶员能否习惯使用这类近战武器依旧是个问题。

    107mm九联装火箭弹发射器是东亚北方重工出品的一种相当简单的武器,它只具有相当有限的制导能力,但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射并提供较强的支援火力。在战争陷入胶着的时期,东亚向联合军提供了大量的价廉物美的火箭弹发射器,它们被广泛的运用于各条战线上,并在联合军,尤其是来自北方的欧亚联合部队里受到了相当的好评。相比于它原本的那个奇怪的东亚代号,大西洋联邦军大兵们更喜欢将它简洁的称为“火龙”。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阅读。

 简陋的开端--先行量产型短剑

    GAT-01E

    先行量产型短剑

    机体类型:泛用量产型MS验证机

    制造商:地球联合军-通用动力公司

    使用方:地球联合军-大西洋联邦

    初次配备:CE71

    内部环境:标准单座型MS驾驶舱

    机体解说:本机为地球联合军正式批量生产的第一种MS,是由里维斯。哈尔巴顿准将委托ORB进行的代号为X计划的MS开发计划衍生而来的第一种量产型MS。虽然X计划属于违规项目且进度过于缓慢以至于联合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生产任何MS,但是联合军并没有因此开展自己的MS开发项目,而是将大部分工业能力转而生产技术更为成熟,同时可以更快装备部队的新型MA;位于月面的MS测试小队则继续作为获取MS战斗数据和调试新型机载电子系统的测试单位存在。由于ORB方面迟迟拿不出进展,不仅哈尔巴顿遭到了调查,而且联合军方面MS计划的其他支持者也开始趋于沉默。

    然而,在X计划在即将完成时由于保密工作失败导致的赫利奥波利斯之战却再次使得联合军中的MS战术支持者获得了论据,他们提出无论是Zaft快速消灭ORB防卫部队的战斗还是之后整个赫利奥波利斯卫星的毁灭都得以说明MS确实有着优秀的作战效率。虽然在战后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前者主要由于Zaft属于偷袭,且派出的多为精锐部队,而后者的原因则是双方使用了大量重型武器,而这恰恰并非MS的长处。

    但无论如何,由于哈尔巴顿准将的违规操作遭到审查而变得沉寂的支持MS开发的声浪再次开始抬头,而大天使号随后的一系列战斗继续证明着MS,包括由自然人驾驶的,拥有合适操作系统的MS的战争潜力。随着低轨道战役的结束和X计划仅存的硕果GATX105强袭最终到达了月面基地,同时又有情报声称ORB已经利用X计划的资料生产了自己的MS,在种种因素下,地球联合军及装备委员会确认并启动了自哈尔巴顿等人提出以来搁置已久的MS量产计划。

    在有关MS量产计划的竞争中,通用动力再次获得了先机,由于X105强袭最终被送达的是月面的托勒密基地而非阿拉斯加或者华盛顿,原本就在月面参与反MS歼击车的改进工作的通用动力研发组捷足先登,在强袭和另一架参与OS测试和实战的Ginn所提供的战斗数据,以及月面测试小队提供的部分OS架构的帮助下,他们率先提出了简化量产型MS方案并且很快得到了装备委员会许可,在地球的工厂进行了小批量预生产。由于战况胶着生产出的机体除了一台验证机和一台测试用机之外,其余的验收合格的机体都立刻被配置到了一线的作战部队,以因对Zaft可能发起的迫在眉睫的进攻。有传闻称其中的一架在出厂后不久被运往了ORB,以应对当时联合军和Zaft在ORB边境的一次冲突之后出现的三方对峙,而联合军方面没有MS的劣势局面。

    在这之后,生产线经过了小幅改进之后投产的第二批次MS即是联合军正式采购的GAT-01强袭短剑。

    该方案直接采用了X105的主体骨架和驾驶舱结构,取消了造价高昂的全身PS装甲以及相应的特制的动力系统,转而采用了联合军MA用发动机的改进型,后者出力略低但是体积也更小,主装甲则选用经过了耐热涂层的标准复合装甲。但由于本机并未设置弹射座椅,所以在驾驶舱和动力舱周围的装甲带依旧设置了PS装甲层以作为重点防御,并沿用了性能在X系列的战斗中得到检验的高能量电池包作为能量来源。(该设计为了降低成本以及加快生产速度的原因在以后的批次中被删去了)为了方便操作系统的设计和更改,机体各处推进器喷口的位置和数量和Ginn的相同,但是推进力相比于Ginn有了大幅提高,背部预留的背部接口可以安装附加推进器或其他附属装备。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架先行量产型短剑装备过背包系统,因为第一款背包一直到GAT-01A1短剑(也就是所谓的105短剑)投入量产时才得以定型并投入生产,而到了那时先行量产型短剑早已损失近半,剩余的也都退居二线,失去了装备背包系统的必要。

    固定武装:头部75mm对空火神炮*1,ES01光束军刀*1

    选用手部武器:57mm光束步枪(带榴弹发射器),专用盾牌

    武装解说:由于本机仅仅是赶工出品的先行量产型MS,可以装备的武器十分有限。其中ES01光束军刀和57mm光束步枪都是在赫利奥波利斯已经开始了的量产型武器研发项目的延续,两者的原型都装备在作为测试平台的Ginn上进行过测试,并在赫利奥波利斯之战以及随后的遭遇战中证明了其可靠性,因此光束军刀并未多加改进就直接装备给了本机,挂架位于腰部;而光束步枪则增加了下挂式榴弹发射器作为火力的补充。

    75mm对空火神炮和属于G系列MS的头部火神炮是同一型号,虽然同样装备于头部,但是数量削减为了一门,并同时减少了备弹数量。其原因在于MS头部同样是机体的主观测系统的安装场所,在头部安装的武器不仅挤占了安装观测和通讯系统的宝贵空间,速射炮开火带来的振动也严重威胁了位于头部的精密光学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寿命,而安装一套足够优秀的减震系统则会占据更大的空间,同时使得整个MS头部变得更加拥挤和昂贵。因此本机的头部火神炮被削减为了一门,而在之后的机体上被移到了肩部或其他位置。

    专用盾牌作为一种MS的特色装备,可以给MS提供装甲之外的多方面防护---只要MS驾驶员能够将它朝向正确的方向,其外层的复合装甲对于实弹武器有着较为有效的防御,在合适的角度下更能增加跳弹的可能性;同时复合装甲外侧的耐热镀层,有着优秀导热性的盾体和盾牌内置的散热剂互相配合可以吸收被光束武器命中瞬间产生的高热,再通过盾牌背面的散热装置向外缓慢辐射,因此盾牌理论上有着重复使用的能力。但后来的战斗经验表明在MS战中,盾牌事实上是一种消耗品,耐热镀层和散热剂将会在阻挡两三次攻击之后被迅速耗尽,所幸其成本不高。有部分驾驶员会在盾牌下方安装锐角型金属以作为次要近战武器使用,其具体战斗效果不明,也有部分单位在盾牌下方安装铲齿以帮助步兵和工兵单位进行土工作业。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阅读。

 战士的末日。告别

    UC0093L1殖民卫星群

    人造太阳的光已经减弱到了夜晚的亮度,即使在这圆筒型的人造空间,城市的建筑群也闪耀出灯火的海洋,展示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的,每天都是如此的,日常生活,毕竟,战争已经结束了。

    “结束了啊,你又活着回来了呢。”昏黄的灯光下,略显苍老的声音从一只持杯子的手后面传来

    “也就是自己活着回来了而已”语气中,似乎带来一丝苦笑的回答,黑发的男人复杂的看着面前的酒杯

    接下来,是一声叹息,然后,便是沉默了。谁都知道,对方接下来会要说什么的。

    “你,还不喝吗?”灯下的男子举了举手中的杯子,棕黄色的液体在其中晃荡着,映射出闪烁的灯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