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中人-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达官命妇的面容已经略有呆滞,她摇了摇头,答曰:“不知道。”
  我拿出说戏的本领,尽职尽责道:“因为爱她爱得死去活来、宠她宠得无法无天的唐玄宗呗,唐玄宗先将她从自己儿子手里抢过来,而后爱她爱到杀死她,这样的爱,试问人世间有几个皇帝能做得到,所以说,不管杨贵妃自身条件如何,只要唐玄宗爱,那她就是个美人,美得震古烁今!”
  那命妇摇了摇头,表示没听懂。
  于是我只得总结道:“刚才那位花魁姑娘,甭管她是男的女的,也遑论丑美,只要是那三个王族的公子哥儿争抢的女人,那绝对是顶美的,美得惨绝人寰!这么说你明白了吗?”即便那位花魁姑娘原本可能只是醉金坊的一名貌美龟公,某一天湘西王家的弟弟喝高了,错把他当成姑娘,欲成就好事,哪成想那城东王家的大公子却是个好男色的,两厢争执不下,又觉得就此撕破脸皮委实不像话,于是便将汉北家的二公子抬出来一起搅合,这一搅合就搅合出个花魁姑娘,任墨予的红颜知己。事情的真相往往就是这么不靠谱,只不过以讹传讹,流传开来的版本总是无限美化过的,其实这也是揭示了世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那命妇点了点头,终于明白了。
  然而只是片刻,我见那妇人又习惯性得张了口,仿佛又有问题要问,可是她的目光落到我面上时,仅仅只是张了张口,一句话也没说,扭头望着台上看戏去了。
  整整一天那个八卦妇人都没有再絮絮叨叨得没完没了,她一直在看戏,很凝重的看戏。
  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世界清静了。
  傍晚寿筵快要结束时,我见秦朔还没将平安送回来,有些急,抬头四处看了一下,却不期然对上角落里一名女子的目光。
  那名女子跟我确有几分相似,而今依然男装打扮,挽着男儿的发髻,穿着男子的儒衫,她望向我的目光中一分怨里却有九分悲,只站在庭院的角落里期期艾艾得望向这里,身形说不出的单薄。
  我忍不住起身走过去,那名女子却有些瑟缩,扭头要走,我忙唤了一声:“花之……”
  于是那男装女子低眉敛目,恭恭敬敬给我行了一礼,而后道:“我只是来寻朔儿。”
  我说:“秦朔带着平安玩去了,不会有事。”
  花之低头揪着衣角,好半天才说:“朔儿不懂事,公主莫怪。”
  我有些哑然,遂摊手道:“什么公主不公主的,我是个什么东西你难道还不清楚吗。”
  那女子低头道了一声:“不敢。”
  我瞧她拘谨得慌,便也不再勉强,只握着她的手低声说:“得空去宫里寻我说话,这里有些不方便。”
  花之诧异得抬头。
  正在此时,秦延之理着袍子从外院的回廊上走来,乍一看到我跟花之亲密的说话似乎是惊了一下,而后脸色数变,最后却只是走上前来执起我的手说:“平安跑到前院去了,你这个做娘亲的也不看顾好,她那性子……真真是随了你!”
  花之屈膝向秦延之行了礼便退下,转身的时候我却望见她的眼角仿佛有泪珠落下。
  曾经很多年前,我也像她一般痴恋着眼前的男子。
  秦延之,你可否知道,可否学会珍惜眼前人。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已完。
  ☆、第十一章:白云飘
  平安寿筵之后,秦延之骤然忙碌起来,我原本就对朝堂上的事情不感兴趣,便也不加多问,只常带着平安在院子里赏梅。
  平安却不安分,每每总闹着我问爹爹去了哪里。
  我不晓得平安长大后会否记得秦延之,大抵两岁之前的事情我是记不得,只希望平安亦能如此。
  这之后宫中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柳蝶衣怀孕了,小皇帝拖着病体隆宠她一年后,这位人比花娇的蝶衣姑娘终于怀了胎,她自入宫以后绝少出门,每日里大概只将心思花在悲秋伤春的事情上,还听闻她近一年来常作诗,看到花落悲一场,泣一场,作一首感怀身世的诗词聊表感喟,哭到浓处,便又啼血,太医说她思虑过重,宜放宽心思,身体方能复原。
  我听闻这个消息时也叹了一场,人世间寻死的方式很多,她却独独选了忧郁而死,当真令人唏嘘。
  三月里的时候,秦延之忙里偷闲带我去了一趟仕帆书院,还特特嘱咐我要穿男衫,而他也穿了七年前那件纯白的儒衫,远远望过去,衣冠胜雪,恰似当年。
  他站在书院门口的花树下对我说:“子宁,兜兜转转七年有余,若是此生还能相守,便也不枉缘分二字。”
  是啊,人生中能有几个七年,我将最好的年华用来思慕他。
  我倚在那棵树下偏头打量秦延之,他老了,确切的说他成熟很多,褪了年少时的稚气,脸部的轮廓深邃些许,眉头皱起来的样子更是深沉的不像话,那会儿我觉得他的气质是平和舒缓的,现今历经多年的朝堂磨练后,他更增添了不怒而威的贵胄之气。
  我问他:“我遇见你的那年,你多大?”
  秦延之笑着对我说:“还差几个月便及冠。”
  “哦,那也才十九岁啊,我现下都快二十三了,想起来那时候我们果真都小。”我摸了一下门口的那棵老树,七年之后,连它也老了,树皮皲裂开,像是记录了京城里沧海桑田的七年。
  “可我那时候觉得自己一及冠便会娶你为妻。”秦延之说完后便牵起我的手,就像当年两人相携去书院一般,他牵着我的手一步步走过台阶,一步步走过庭院,一步步流连课堂,他问我:“梁山伯跟祝英台同窗几年?”
  我说:“三年,不过最终却没能在一起。”
  秦延之顿了一下,很认真的跟我讲:“其实化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相守。”
  我一个趔趄,险些摔倒,秦延之忙扶了我一把,他低头看着我,忽然说道:“夕儿,嫁给我吧。”
  我抬头,有那么一瞬间我忽然觉得自己回到了七年前,当年的门庭院墙,爬山虎贴了满墙,当年的月桂树下,三三两两的少年结伴而行,藏青色的儒衫,一切如旧,当年如雪的少年俯身低头说:“子宁,嫁给我吧。”有花飘落,甜香四逸。
  我听到当年的我说:“好啊,不若我们今晚便拜堂吧。”而后便没心没肺得笑。
  只不过这一切只是当年。
  对于感情这种东西,有一段时间我曾非常纳闷,我最初恋慕的那个男子,即便过去几年依然会记忆如新,跟他在一起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那么清晰,甚至他曾给过我的伤害,每每午夜梦回,我依然会痛彻心扉,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还是爱着他的,就像当年一样。
  可是今天他就站在我的面前,那样深深得望着我,他执着我的手说:“夕儿,嫁给我吧。”
  我的脑海中却骤然浮现出另外一个男子的身影,于是我方才晓得,对于他,我已经断了念想,我心里缅怀的只是自己年少时青涩的初恋,与他……却没有回到过去的可能,更不用提嫁给他。
  从哪里开始的,便从哪里忘却吧。
  我敛着袍子站起来,回望着他说:“过些日子再说,我想回趟落云山,杨离的坟墓多年未曾清扫,怕已经长满杂草,我想顺便回去祭扫一番。”
  秦延之望着我,满目的情绪翻腾,最后又统统敛去,他说:“近日朝堂里很多事情脱不开身,过些日子我陪你一起去。”
  我便应道:“这样也好,带上平安,我们一起去看看杨离,五月初三是他的生辰,我想那日去一趟。”
  秦延之想了想便道:“也好。”
  之后我们在仕帆书院闲逛片刻,有随从通报说府内有客来访,秦延之才偕我回去,路上他问我:“如果有一天我死去,你会不会难过?”
  我如实答道:“会的。”
  他便颌首轻喟:“那样也好。”
  回到云华阁后没有找到平安,询问乳母才知晓,花之来过,见我不在便去了芳华宫找柳蝶衣,而平安则被秦朔抱去御花园玩了,平安很黏这个大哥哥,嬷嬷们无法,只得任由他们玩耍,只不过贴身随了几名宫女。
  现下天气还有些冷,我差人送个暖炉过去,一转身忽然记起秦延之曾跟我说:“夕儿,若是没有了你,我一个人会很孤单很寂寞。”那日大雨滂沱,他的表妹和妾室寻了过来。
  我搬了个小凳子坐到院内,寻思着怎样才能令他不寂寞。
  晚间时分花之来跟我聊了半晌,我内心里一直惦记着她跟萧楼南的关系,可话到了嘴边又着实不好意思问,就拿秦朔的眼睛来说,怎么看怎么像是跟萧楼南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万一……我是说万一秦朔是她跟萧楼南私通产下的私生子,那我这么硬生生得戳破,岂不是很不懂事。
  可是若是不问的话,我又着实很好奇,这个好奇自三年前落云山一役后便种下,而今在我心中开了花结了果,一憋三年。
  问了则是对她残忍,不问则是对我自己残忍。
  我在残害她人还是自我残害的两难抉择中挣扎。
  最终还是未问出口。
  望着花之单薄的背影消失在宫门,我由衷觉得自己当真是个善良的好姑娘。
  两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两个月内,我已经能够很坦然得听小丫头们讨论汗北王家的那名质子如何如何的风流不羁,如何如何得怜香惜玉,如何如何得来者不拒……而小皇帝也能够很坦然得听我跟他讲述我如何三岁练剑,如何十五岁下山,如何十八岁接管山寨,如何二十岁归顺朝廷……
  后来某一日,就在我说得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的当口,喜怒无常的小皇帝忽然将手里的茶盅一摔,嘶声怒斥道:“茶水这么凉,你们这帮狗奴才,怎么办事的?!”
  我吓了一跳。
  伺候的宫人颤抖着跪了一地。
  震怒的皇帝陛下还是不解气,他索性抄起案几上的茶壶“哐啷”一声摔得粉碎,喘喘着粗气斥责道:“你们这些狗奴才,还不滚出去!”
  宫人们哆嗦着爬了出去。
  我目瞪口呆。
  娘唉,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只可惜了景德镇官窑出产的盛世花瓷,那个茶壶若是拿到市面上贩卖,够平常人家吃一年。
  我正摸索着也想走,上官宇忽然很平静得说了一句:“云夕,你要走了。”
  我说:“是啊,大家都滚出去了,我怕你接下来冲我发火。”
  他笑着说:“别怕。”
  “其实我是怕你发火的时候我一个忍不住……暴打你一顿。”因为他真的很欠抽。
  上官宇的笑容僵在面上,嘴角抖了抖,而后说:“其实我刚才说的是,你要离开皇宫。”
  我站起身子,警觉道:“你怎么知道?”
  于是他招手示意我靠过去,特意压低声音道:“我若是想害你,方才便当着那帮奴才的面说了,他们当中不乏摄政王的心腹。云夕,你平时说话总不着调,什么时候正经起来,那就说明绝对有事情要发生。”
  我望着他,百感交集,这个孩子,别看平日里不怎么说话,可心机也忒深沉了点。
  他很虚弱得靠在榻上,望着我似笑非笑,意味深长。
  他那抹笑容深邃到直至五月初三那天我依旧清晰记得。
  那日,天空晴朗,风和日丽,天气已经转暖,河岸的绿杨柳也开始吐出嫩芽,京城里一派祥和之气。
  秦延之大清早便遣了马车来接我和平安,一路上倒也是其乐融融。
  平安在他的怀里腻着撒娇道:“爹爹,爹爹,我和娘亲什么时候搬过去跟你一起住?”
  秦延之说:“这次从山里回来便搬过来一起好不好?”
  平安高兴得窜起来:“好啊,好啊。”而后小脸蛋凑上去在他的面上“吧唧”亲了一口。
  直逗得秦延之开怀大笑,他边笑便握着我的手说:“夕儿,这趟回来后便住过来吧。”
  我明白他又是在含蓄得跟我提亲了,遂应道:“延之,从落云山回来后我会送你一份礼物。”
  “什么?”
  “一份让你这辈子都不会再寂寞的礼物。”我笑着说。
  秦延之听闻此言忽然笑起来,那样温柔的一个笑容由嘴角蔓延开来,如莲花乍现,美不胜收,他似是餍足异常,握着我的手悠悠道:“上天待我,终究不薄。”
  那时,天际的白云悠悠飘过。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已完。
  ☆、第十二章:入洞房
  前去落云山的马车行得并不顺,起先刚刚离开京城,摄政王家的侍卫便打马追了过来,我隐约听他们汇报说,宫里出了点事情,小皇帝昨夜宿在柳贤妃那里,今早起来便气息不顺,起不得床,动弹不得,太医匆忙前去诊治,用完药后,一时之间竟是气息全无,只不过胸腔内的心脏还是微微跳动着的。
  秦延之皱了眉头,沉声问:“赵院正去看过没有?”
  那侍卫回道:“赵院正一早便去了,只说情况不妙,还特遣了属下前来劝摄政王速速回去主持大局。”
  秦延之低头,沉吟不语。
  我在车厢内抱着平安假装听不到,小皇帝果然会掐着时间死,我烦请他五月初三帮我一回,只需闹出点动静,将陪伴在我身侧的秦延之召回去即可,他可倒是信守诺言,大清早起床便诈死,还特意跑去柳蝶衣的屋子里诈死,只不知道纤细敏感的蝶衣姑娘又要抹几回泪,啼几回血,作几首诗……
  平安从我怀中探出脑袋,奶声奶气道:“阿娘,你笑什么?”
  我一把将她的小脑袋摁进怀里,正色道:“我方才想起过几日便要嫁人了,心中欣喜,难免要笑出声。”
  秦延之站在古道旁,似是想通了什么,忽然抬头对那帮侍卫说:“你们回去跟赵院正说,陛下那边烦请他费心照顾,我要离京数日,不日当归。”
  领头的侍卫惊讶抬头,唤道:“王爷……”
  秦延之摆手:“你们回吧。”说罢一撩袍角登上马车。
  我看着他去而复返,有些窘迫。
  他却只闲闲得挑起帘子说:“夕儿,沿途会经过会荫镇,听说那里的锦素虾仁饺子很好吃,不若我们去尝尝?”
  我:“……”现在皇帝陛下都要死了,他身为摄政王居然只想到吃,而且是吃锦素虾仁饺子。
  我暗暗替小皇帝抹了一把眼泪,看来他高估了自己在秦延之心目中的位置,他的死……竟然换不回年轻摄政王的回眸一顾。
  平安又从怀里探出脑袋,奶声奶气道:“阿娘,你是要哭了吗?”
  我偏头,抹泪:“是啊,听说那锦素虾仁饺子特别好吃,我喜极而泣。”
  秦延之在一旁浅笑着望向我。
  马车行到会荫镇时,将将是午饭时分,秦延之刚要抱平安下车,身后忽然“嗖嗖嗖”得窜出几道人影,漆黑的服装、头罩和面罩,大白天忽然冒出来,霎是惹眼,我倒是认得他们,以前仗势欺负过宋非晗的秦府暗卫。
  那帮侍卫们面色紧张,俯身在秦延之的耳边低低说了几句话,而后轰然跪倒,大有长跪不起的意向。
  秦延之面上的表情骤然阴沉下来,他怀里抱着平安,来来回回在车前踱了几步,而后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他上车将平安交托给我,歉然道:“夕儿,我此次怕是不能陪你上山,朝中发生些事情,需要我速速回去处理,你和平安先在这里用午饭,之后我会从附近的府衙那里多调派些侍卫护送你们上山,沿途遇到什么情况都莫怕,暗卫们也会竭力保护,我处理完事情后便速速赶去山里接你们。”
  我欣喜道:“其实侍卫不用了,暗卫也跟着你吧,我的功夫不赖,没多少人能够伤得了我和平安。”语毕便想拍着胸脯打包票,秦延之却忽然将我揽进怀里,他在我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夕儿,我好怕失去你。”
  这是秦延之这一生对我说过的最后一句话。
  他翻身上马时回头凝望,只是凝望,却没再说什么。
  我吃锦素虾仁饺子的时候偷偷问平安:“方才那些暗卫跟你爹爹说了什么?”
  平安想了想,说:“他们说什么北王起兵,由漠北攻过来了。”
  我说:“啊?!”
  平安咬了一口饺子,含糊道:“还说什么北王质子清晨出城打猎,至今未回……”
  我说:“哈?!”
  于是平安拿起筷子来给我夹了一个饺子,而后踮起脚尖站在凳子上拍拍我的脑袋说:“阿娘乖啦,吃个饺子吧,爹爹那么厉害,收拾完那帮坏人后会来山里接我们的,阿娘不要担心了。”
  “……”
  漠北起兵,任墨予必会被囚,此番他借口出城打猎,然后一去不回,难怪他会暗示我五月初三离京,原来他跟老汉北王早有预谋,自他们被贬斥漠北苦寒之地至今已有三年,想来经过三年的养精蓄锐后想再度逐鹿中原,汉北王的野心委实是大了点。
  此番任墨予出城,秦延之必会去追,但他又怕二公子前来寻我,故而调派大量官兵守护,连贴身的几名死士暗卫都潜伏在我身侧,明为守护,实则为饵。
  能够抓到汉北家的质子固然是好,若是不能,他也要回京调派守将防护。
  我内心里将上官宇和任墨予放在秤上称了称,显然秦延之更在乎的是任墨予,一听他去打猎,弃了我和平安母子便追寻过去,而小皇帝此刻还在芳华宫内装死呢。
  我带着大队人马呼呼啦啦杀向落云山,不像是去祭扫,倒像是去围剿。
  到了山脚下,那帮侍卫训练有素得检查完各路山口,而后又亲自护送我和平安上山。
  熟悉的山路上,草木郁郁葱葱,嫩绿的小草吐出绿芽,早春的野花开了一路,不是很香,却看着舒服。
  我想我果然还是适合野生,不适合家养。
  来到后山时已是傍晚时分,杨离的坟墓孤孤单单得立在那里,山风料峭,旁侧的青沧树飒飒作响,出乎意料,上面并没有多少杂草,墓前也似乎有人常来祭拜。
  我好久没同他说话,心里有些难受。
  抱着平安走上前,我说:“师弟,这些年来我过得很好,很开心。”
  寂静的山林亦发寂静。
  平安扯着我的袖子问:“阿娘,他是谁?”
  我对平安说:“你该唤他一声叔叔。”
  “哦。”平安很乖,她扭头冲着杨离的坟墓奶奶得叫了一声“叔叔”,而后说:“阿娘要嫁人了,叔叔开心不开心……”
  我忙一把将平安塞进怀里,“哈哈”干笑道:“说起嫁人,我想我这辈子是嫁不出去的,不过现在也很好,我就觉得很好。”
  微风再次拂过,山林寂寂无声。
  祭拜完杨离后,我说要在后山随便走走逛逛,一大群侍卫却不放过我,依旧呼呼啦啦得跟在身后,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我抱着平安,将她紧紧裹在怀里,走到后山的悬崖时,身后有侍卫提醒道:“公主小心,前面是万丈悬崖。夜了,还请公主回房歇息。”
  我并未理他,只径直朝悬崖边走去,那帮侍卫更是紧张得贴身跟着。
  我轻声对平安说:“无论待会儿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哭不要闹,阿娘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平安点了点头,乖乖缩在我怀里。
  深深嗅着山里清新的空气,我踮起脚尖,纵身跳下悬崖,身后是侍卫的嘶吼惊呼,他们大概没想到我会带着孩子一起寻死。
  每个人的面容都是扭曲惊恐的,他们回去确实很难跟摄政王交代。
  下落的时候我最后一次想到秦延之,我说:“再见了,你这一生不会寂寞。”
  平安怯怯得说了一句:“阿娘……”而后便吓晕过去。
  两岁大的孩子对于跳崖这种惊心动魄的事情,确实是难以承受的。
  我在中间的崖洞里呆了挺长一段时间,直至午夜时分,我觉得差不多所有随从侍卫都下山去寻我的尸骸了,遂挑了根结实的蔓藤攀爬,由于抱着平安,难免行动缓慢,直至下半夜我方才爬到崖顶,上面果然一个人都没有。
  只不过崖底此刻大概要闹翻天。
  我不敢逗留太久,忙施展轻功往山下奔去,由于我对落云山极熟,连夜抱着平安避开守卫一路奔到黄菊村,黄菊村里一派混乱,似乎是有官兵前来搜查,我脚没沾地一路向北。
  我不知道漠北在哪里,我只是觉得向北走就对了。
  怀里的平安迷迷糊糊,我想她是吓着了。
  连夜赶了几里路,我异常疲惫,倒不是内力不支或者轻功减弱,而是这裙子太碍事,我近两年被逼无奈一直穿裙子,可打起架来却忒不便利,如此下来,我不是累死就是被裙子绊死。
  于是路过下一个村落时,我毅然决然得潜进去偷衣服,选了家富足一些的农户,我将他们院中晾晒的男装偷过来,顺便去厨房摸了几个馒头,想了想又觉得这样做太不厚道,便一把捋下头上的首饰放在灶台上。
  我喜滋滋而去,一路吃着馒头心满意足。
  只没想过将将行过几里路,身后忽然尘土飞扬,大队人马杀来,带头的男人一袭黑衣,面上也蒙着黑布,只能看清是个身姿挺拔的男子,身后的众人大声嚷着什么,似乎是想要把我抓起来。
  我愕然,偷个馒头而已,至于搞这么大阵势吗?
  我刚要出声解释,那队人马疯了般扑过来,我尚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