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仙境-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掀鼻、黑面短髯,面试时,被刘备扣分;西蜀名士张松,是个小个子,其貌不扬,曹操也给了零分。

    宋制承于唐,而唐人科举考试。考试成绩只是选拔标准之一。所谓“身、言、书、判”四项标准中,“身”排第一,体格相貌依然是加分首选。书面成绩相同的考生,谁能踏上显贵之路,很有可能和相貌有关。中唐名臣卢杞就是因为相貌不够帅,常被人取笑。其实他的出仕源于祖荫,其父祖辈都做过宰相。

    唐代大诗人罗隐,书读得好,著述颇丰,可是从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开始,连续七年应进士试,总是名落孙山。相传当时宰相郑畋的女儿特喜欢罗隐的诗,盼望能见一面。有天罗隐来访,郑畋安排女儿在珠帘内窥视,郑女瞧后,终生不再朗读罗隐的诗。

    这些读书人都知道,有关自己知考举,怎么会不知道?然则正因为知道,所以他们才大哗。

    那场面可以参照一下后世高考,突然有一天,招生办的人说:地域加分取消了。看看他们哗不哗。

    当然古代的“高考”加分项是远多于说代的,比如字写得好可以加分;老爸曾有功于朝廷,儿子也能获得加分(如荫补);某个士子有特殊技能,即便科举成绩不够录取,皇帝也会给加分,赐“同进士出身”,等等。

    小吏哪儿想这么多,他只不过是在唬人罢了。然而现在看来,人,他没唬倒,反倒是要惹众怒了。也顾不上再盘问沈石,便点了点头,故作姿态道:“进去吧。”

    进入贡院之后,又有差役拦住了沈石,检查他的随身物品。

    这是为了防止作弊。并且差役见了沈石带来的好纸,强调道,这纸只能用来做草稿,不可以写答案,更不能做答卷上交。交了也不计成绩。

    这也是在防作弊,不然各种各样的纸,可以做标记的地方多了。

    过了这一关之后,便会有专门的差人将考生门带到考房之中。

    这才是真的入了场。

    当然要检查这几百位童生,只怕没有大半日的功夫是不行的。而这是不计入考试时间里的。

    加上考试的时间,实际上待在贡院里的日子要比预想的长多了。

    沈石来到属于自己的考房之后,除桌子还算干净外。其他地方可就不怎么样了。角落里的土壤中,杂草顽强的生长着。

    不过这也正常,贡院是考试的地方。而考试不是年年考的。平日里没人,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本就很正常。

    而且文官们连衙门都不修,这儿不过是未来准官员考试的地方,又想多整洁,多漂亮?

    甚至与一些人是巴不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吧!

    沈石摇了摇头,趁着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打理了一下这考房。怎么说自己未来两天都要呆在这里,还是打扫干净些的好。

正文 第337章、帮忙也不容易

    然而不打扫不知道,他这一打扫,还真打扫出东西来,只见角落的草丛之中,居然还有一条碧绿的青蛇钻了出来。

    那青蛇见到沈石时,竟然是一点儿也不怕人,反而是盘起身子,似乎是要跟沈石干仗似的。

    “这要是被咬上一口,估摸着会死吧。”

    沈石看到这青蛇当场就想到科举的考生,死在考场上的可是不少。反正全国各地,死掉的疯掉的,哪一年没有。

    然后,沈石说:“青姑娘,你怎么来了?”

    青蛇一下呆了,然后它继续吐蛇信,仿佛随时都要攻击似的。

    “好了。不要玩了。你是知道的,你是不可能攻击到我的。”沈石神识一放,直接锁定了它。

    “什么啊!真没意思。你把我关了这么久,还不许人报复?”小青说。

    沈石一边放好被褥,一边说:“说吧!你想要什么补偿。”

    小青身上没有杀气,如果不是小青身上的妖气,沈石真的会把它当成普通的蛇类。

    但是妖气的独一无二,让沈石想看错都难。

    “我想要龙珠。”小青脱口而出。

    蛇类就没有对龙珠无爱的。一开始小青被关,她是不开心的。但是很快,小青就发现了龙珠。

    这时候,小青不仅不生气,反而是一心想吸收了那龙珠,然而她还没来的及吸收。沈石进了考场,她就被被了出来。

    “关贡院。”

    一声吆喝响起,贡院的大门重重的关上了。

    院试开始了。

    直到结束之前,所有的童生都不会走出贡院半步。

    “我要考试了。这事考完再说。”

    如果以亲近关系来说,沈石与小咕噜更亲近,感情也最深。所以龙珠到了小咕噜肚子中,沈石从来没有要过。

    那龙珠连沈石都没打过主意,小青想要,沈石可没有为她从小咕噜讨要的想法。他只不过这拿考试当借口罢了。

    “好!我帮你!”小青认真了,并真心想帮忙。可她又能帮的上什么忙?

    第一天考的是贴经。

    听起来有些复杂,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在四书五经之上,选一句话下来,然后留下空白处,让考生续写上。

    这考的是考生们对四书五经的记忆力。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让考生们默写四书五经之中的一段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统统是死记硬背的东西。

    这一关很重要,也是考官们在大量刷人的地方。毕竟考生这多,每次录取有限,你连四书五经都没有熟读,怎么可能让你顺利的通过院试,录你为秀才?

    至于后面考的文章,政要,反而是不怎么重要的东西。一个童生,除非真正的天才,他的文章、政要又有多出色。

    说白了,你丫就一童生,就是很出色,那些官们又会有多欣赏。除了极特别的考官外,大多数恐怕是想欣赏都欣赏不来。

    官也是人,也是听着大佬教诲长大的。天然上,他们便会偏向大人物的文章。

    更不用说政要见解,说一童生的见解远超先人。恐怕说这话的人自己先就笑了。

    一个政治事件,一件政策施行,真的就有绝对的对与错吗?

    对与错都没绝对的东西,怎么认定好与错?

    对考生来说,只要与大佬们大意上没有错,基本上就是对的。。

    团结在某某X为核心,可不是说说而已。不管是思想,还是政治思想。人家才是标准答案。

    毕竟从政,没人一入政坛便是大佬,都要从服从命令开始。

    像是一开始不听命令的也有,比如李白,比如柳三变,所以他们才是文人,文官儿就与他们无缘了。

    政治第一讲的是忠心,哪怕是伪装的忠心也强于不服管教。

    而这样的考试自然是更适合沈石这样记忆力好的,虽然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修炼,但是四书五经加一起才多少字?与后世比起来,也就是小学生功课了。

    不能算是倒背如流,但是正常背诵下来却还是能做到。

    当即,捻笔染墨,现在旁边的草稿上写上一遍,确定无误之后方才誊抄到考卷上。

    小青眼巴巴的看着,想帮忙,又是怎么帮?

    比起沈石,倒是有需要帮忙的。

    比如一位双鬓发白的考生,这个时候蹲在自己的考房里正在修坐凳。考到这么大,记忆力大减。他们来,求的是恩典,可不是来较技。如果拥有较技的本事,他们早中了,哪儿还用考到现在。

    他绝对是个需要帮忙的。

    还有的考生,女孩子一样,迟迟不敢进入考房之中,呼来差役,说那里有毒蛇出没,求差役除蛇。

    然而那差役也是胆小怕事,只是敷衍了一番便去向其他人求援,正好让巡视的考官见了,他考官说了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便转身就走,不再管了。

    而差役自然是听大人,也巴不得不管。

    最后这个考生因为怕蛇,不敢入考房只得急的在考房之外团团转。

    “青姑娘,你不去帮帮忙吗?”沈石说。

    这古代就是环境好,野生动物多。考场中的蛇竟不只小青一条。

    “你在求我?”小青开心问道。

    “不!我在帮你打发时间。考试的时间漫长而又无聊。我是怕你闷了。”

    说完沈石便不再管小青,开始奋笔疾书,一刻没停,只到了黄昏时候,这第一份答卷便已经写完了。

    其他的考生都是写写停停,然后闭目想一想,最后方才打草稿,答卷,誊抄,速度根本快不起来,等到考卷答了不到一半的时候,便已经身心疲累了,不得不休息起来。

    体质的差别,到这一刻就看出来了。

    而后见到天色渐黑之后,小青终于帮的上忙了,只见她上半身化人,化出脑袋与双手,取出蜡烛,一根根点燃。

    细细数来,小小的考房之内竟点了九根蜡烛,将里面照耀的灯火通明。

    沈石看了一眼说:“我双眼夜能视物,你觉得我用的上?”

    小青脸上的开心还没绽放,便凋零了。“可恶的修士!”

    一双贝齿紧咬,似乎真的打算咬人了。

    沈石看了眼小青的人头蛇身样又说:“注意了,你这样子,小心被人看到。”

正文 第338章、不爱学习撞上了发愤读书

    “你求我!”小青又开心了。

    他这边考房烛光大冒,自然有书生看到。不过那在瞧着自己书桌旁的一根细烛上小小的烛光摇曳,不禁心中郁愤:“可恶的有钱人!”

    那书生的关注点不同。

    考科举与后世高考不同。挑灯夜战是免不了的。而且官府规定只许用蜡烛,不许用油灯。所以一到这院试的期间,蜡烛便价格猛涨,很不便宜。舍不得购置蜡烛的,夜里时间对他们便是无效的。夜能视物的,毕竟不多。

    即便是凿壁偷光,还是用萤火虫,其对视力的要求都不低。不然,穷人们早都这么干了。不是不想,而是干不了,硬件跟不上啊。

    人书生根本没注意小青。而小青也不想惹的天下大乱,成为什么传说的美女蛇,在沈石没有求她的迹象后,她也在隐藏自己。

    不过小青不隐藏还没什么,她一隐藏,反而让那书生发现了。

    那书生也是胆大,见了之后,不仅不惊,反而生气写道:城南的王生远近闻名,全因他那个漂亮的老婆。王生老婆刘氏素来生的妖艳漂亮,人称“美女蛇”。起初王生颇自豪,忽然又听到了一种说辞,美女蛇的说法,竟然是指她在床上缠绵起来便如同一条蛇。王生这才意识到,老婆背着自己和人做了那事。

    王生气呼呼的回家,要干脆打死刘氏,刘氏一见事情败露,只是抱着王生的腿痛哭流涕,恳求王生饶命,发誓永不再犯,否则,愿死无葬身之地。

    毕竟夫妻一场,王生给刘氏一场梨花带雨哭的心到底软了。

    只是,这种事情没几个男人能轻易忘记,王生回去母亲那里,闷闷的生气。母亲了解了真相后,便劝王生干脆把刘氏休掉,说,本性难移,猫儿如何会不偷腥呢,我看她本就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留着恐生祸端。

    王生却只是默默无语,母亲就叹口气说,男人啊,你原来是舍不得她的脸蛋和身段儿。

    文人的这枝笔,真心是很厉害。一如历史上的潘美,

    此刻的城隍庙内。中国宋朝名将。行伍出身,官至宣徽北院使。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称帝。宋朝建立后,屡立战功。

    也不知道他是得罪了哪路文人。潘美成了潘仁美,北宋人,传统侠义小说中的大奸臣,在杨家将中,公报私仇,致未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

    一如现在的沈石,直接成了贪图美色的王生。

    甚至这货不好好答卷子,反而在上面画出了一幅美女蛇来。

    呼……

    正画着,忽然就起了大风。

    这几日,天就没晴过。不过只是在城北下,汴京城没受什么影响。现在,似乎老龙王没有找到儿子,要把找寻的目标南移了。

    突然起了风,那书生又做贼心虚,一个没拿稳,卷子便被卷飞了出去。

    他还不敢声张。

    考场上突然飞出一张卷子,考生会怎么想。肚子有货,写的出来的,这还好说,但是那些写不出来的,不想看上一眼吗?

    一个书生捡了,又丢掉。第二个又捡了……

    胆小的自然是不用说,什么美女蛇,吓死个人。但是胆大的,准确来说是色胆包天的。这是什么?这是小黄文啊!

    后面的哪?不行!我得为其补上。

    他不仅这么干了,反而是奇文共欣赏。妥妥的传下去了。

    于是到了后面,还文就变了。前面没动。接着美女蛇下面写。

    当时,传说西南山里出了妖邪,官府出了榜文,希望有能人异世出面,并悬赏了黄金白银各一千两。刘氏便总在王生跟前吹枕边风,夸奖王生武艺超群,胆量过人,自当为民除害,既可挣下这家财,又能光耀门楣。

    王生给刘氏说动了心。于是,他便带着弓箭匕首跑去西南深山里摸索。

    遍寻一天不见任何踪迹,天色晚了,正往回走的时候,王生路遇一河流,忽听到那水里的声响,似有巨大的什么东西在河水里游动一般。王生不禁警觉起来,张弓搭箭,走近了探头一看,吓得连忙缩头。

    那河里竟然有个女子。

    那女子容貌比之刘氏不差,见到王生,嫣然一笑,女子是在河里的洗澡,

    她的长发如瀑布般垂到腰间,那黑色微卷的长发以一种众人从未见过的方式披散着,配上那张清丽脱俗脸庞,给人一种宛诺处子般的纯洁,还有唯美。

    更要命的是,那头秀发竟然有点湿润。这种湿漉漉的朦胧感让人觉得如梦如幻。当她倾城般的脸上浮现一丝微笑,并且美昧轻轻扫过全场的时候,湿润秀发的朦胧与她本身具备的妩媚瞬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魔力!

    一位让他窒息的女子。

    只见那女子樱桃小口吐珠玉:“公子,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啪吗?”

    “啪!”

    书生写的正开心,但是他的人劫到了。只见巡视的考官一巴掌拍在他的桌上,发出愤怒的响声:“这就是你读的圣贤书!”

    那书生写的正开心,哪儿会想到被考官发现怎么办?所以一时间,直接傻了。

    “这科你也不用考了!”考官要取消他的资格。

    “大人,大人,小人十年苦窗,上有老,下有小,不能不考啊!”一听说要取消考试资格,那书生慌了,立即反应了过来,开口求饶。就是下跪,他也愿意。

    然而……

    “住口!你若老实呆着。本官也就只取消你一科,大不了来年再考。如果你大声嚷嚷,让许多人知道了。本官只能据实上报,取消你的科举功名。”

    考官很是生气。他见这书生奋笔疾书,还以为是个读书人的好苗子,但是看了他写的银词秽语,真真是污了他的眼。

    想他苏洵,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约于此年苏洵开始读书,学习断句、作诗文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

    北宋天圣六年,苏洵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程氏时年18岁。

    北宋天圣六年,苏洵尚未发奋读书,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程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夭亡。

    北宋天圣七年,苏洵仍未发奋读书,其父“纵而不问”。

    北宋天圣八年,苏洵游成都,于重九日至玉局观见青城山张仙师画像,用身佩玉环换回安置于家中,每日旦起焚香祷告祈求得子,是年冬生长子景先。

    北宋明道元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现在,竟然有人在他面前著小黄、书,没剥了他的功名,已是他手下留情了。

正文 第339章、斗法

    “大……人!”

    那书生想求饶,可又担心自己更加惹怒苏洵。一时间是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而苏洵也不再管他,收走了卷子。

    “完了,完了,这下完了!”

    那书生是痛苦极了。他会那么干,那么写,除了他本身便擅长写这样的故事外,其实也是在排遣他自己压力的一种方式。

    “青姑娘,这不会是你干的吧?”沈石突然问道。

    “没,没有。”小青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本来沈石只是随口一问。然而她这反应,却让沈石不得不扭头看向她。

    “好了,好了。人家承认那风是我刮的。”被沈石盯着,小青没撑多久,便承认了。“不过我除了刮了风之外,什么都没干。”小青强调道。

    “我只是无聊。可没让他写那些东西。”

    沈石听了,没有出声。

    “你为什么不出声?”小青问道,“我说的是真的。”

    沈石叹了口气道:“考场之上,形形色色,人生百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情况都有。”

    “你……生气了?”小青有点儿担心。

    “没有。我只是在感概!”沈石摇头道。

    “我就知道,你最好了。那么龙珠……”

    小青绝对是蛇类,顺竿爬的本事实在是惊人。看上去上一分钟,还在反省,下一分钟便在顺竿爬。

    不过那书生的事似乎并没有这么结束。很快便看到有差人过来。

    “公子不要气馁。如果公子愿意,咱们兄弟可以帮忙。”

    来的两个差人小声道。

    不过他们的小声也就是普通人听不到罢了。沈石与小青全都不是普通人,所以是听的分明。

    “你们有办法?”书生愿意抓住任何的救命稻草。

    “那是当然。这天儿,说下就下了。卷子打湿,墨也就化了……”

    差人们说的神神秘秘,他们自有他们的办法。

    另一边,黑山与汪正雄回到了汪正雄的宅子,负手而立,看着贡院的方向,微微皱了皱眉。

    “师父,为何心事重重,咱们这都回来了。”汪正雄忍不住说道。

    汪正雄干的事,诛九族都不为过。不过在黑山的帮助下,他的事有惊无险的办完了。现在,人都回来了,不是吗?

    黑山说道;“从皇宫回来,我的心就忍不住左跳。我担心看到咱们的两个书生会对咱们不利。”

    黑山担心是因为它突然心血来潮了,所以忍不住的担心。

    “为了徒儿这次外放为官,让师父费心了。”汪正雄在感谢他师父。

    按照原历史走向,汪正雄正是因为干成了这事,所以为才外放为官。而又因为他的外放,黑山与画壁才会到南方去。

    只不过由于沈石的蝴蝶效应,沈月娇没有让孟龙潭他们说闭门羹,所以孟龙潭与朱孝廉才没有直接返乡,反而是留下参加院试,所以才会撞见汪正雄与黑山在做的事。

    “师父。看他们的打扮,应该是这次来考科举的秀才。师父担心他们做什么?就算他们考上了,也就是秀才。不等他们报官,徒以已经外放了。人海茫茫,他们上哪儿找徒儿去?”汪正雄不无得意道。

    “他们是不是秀才,为师是一点儿也不关心。只不过为师总是觉得他们与你我师徒之间,恐怕还是要见面的。”黑山说着,却实在是想不出自己为什么会心血来潮。

    两个读书人,是不是秀才,对他来说,有什么区别吗?对自己会有威胁吗?

    想到这,黑山哑然失笑,就那两个货,自己一喷嚏就崩死了。实在没有值得注意的必要。

    比起两个无足轻重的书生,那个老龙,倒是有几分价值,他又问道;“乌江那边的渔镇还在下雨么?”

    “回师父。在下呢,而且越下愈大,一直没停,并且波及的地方也越来越大了。”汪正雄说道。

    黑山皱眉道;“这是乌江龙王在发怒啊,他要行云布雨,寻找自己的应劫的子孙,看着趋势,只怕不找到那条小黑蛟,这乌江龙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师父,那咱们……”汪正雄不想得罪什么龙王。单是“龙”,便很恐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