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仙境-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也只能尽可能恢复身上的伤了。”

    这样的事,钱盛举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想办法治伤。

    不过钱夫人还是很疼儿子的,知道了这事后,立即到金福寺捐了一大笔的香油钱。

    也不知道是哪个和尚见钱眼开,还是人家确实没有准备好。总之,这“诗会”硬生生的推迟了半个月,说是与赏花会合在一起举行。

    没有这“诗会”,沈石与公孙策他们找酒楼庆祝一下,便先各自回家报喜去了。

正文 第38章、道商传承

    “公子,要不要通知老爷。”

    回去的路上,小狐狸适时的提醒沈石。

    “通知老爷?”

    “是啊!老爷知道后,一定会很开心的。”小狐狸说。

    “这倒是肯定的。”沈石认可她的想法后,又说,“不过通知就不必了。”

    “为什么?”小狐狸问。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知道他在哪?”

    话说中国的一些风俗也是奇怪,儿子到哪去,就必须告诉父母。可是父母到哪去,当儿子的却不用知道。搞的自己穿越这么久了,至今没见过老爸老妈。

    想到这,沈石苦笑摇了摇头。

    小狐狸听了沈石的话,直接不出声了。闷闷地跟着沈石走。

    路上,沈石买了鸡腿,买了酒。看沈石的样子不像是回家,而是去监狱的方向,小狐狸才又开口道:“公子。”

    “怎么了?有事?”

    “是的,我已经出来这么久了,想回家看看。”小狐狸不舍道。

    “哦,想家了。也是应该回去了。好!我准了。早去早回。”沈石摸摸她的头,同意道。

    “多谢公子!”沈石同意,小狐狸很开心。

    为了送小狐狸回家,沈石又买了一些酒食衣物,让小狐狸带回家去。

    小狐狸把东西打包,背在身上,跟沈石告别。

    “公子,这个迷魂珠你带着。如果狱卒恢复了神智,你可以用它再照他们一下,他们就会听从公子的命令了。”

    “好的,我知道了。”沈石收下了小狐狸的迷魂珠。

    这珠子,沈石上回见诸葛卧龙便是靠的它。

    迷魂珠一照,狱卒们受迷惑,认定了沈石是大官儿公子。他说什么,狱卒们都听。

    唯一不好的就是这玩意儿时效不好,每到午夜十二点,马车变南瓜……咳咳,说错了。是只有十二天的作用。不过中过一次招,以后就不用施法,只要用珠子照一下,这人就会再度中招。

    挥手与小狐狸告别,沈石想了想,掉头又去买酒肉。

    没了小狐狸,家中一个人也没有,沈石自然是按照原计划去见诸葛卧龙。

    “老师,我又来看你了。”

    带着吃食,走进监狱,狱卒们小心地服侍,直到沈石挥挥手,他们才退下。

    诸葛卧龙的牢房也早已经变了,有床有铺,地面也有专人打扫。

    “小子,你到底是哪家的孩子?他们为什么这么听你的。老夫已经想了好多天了,就是想不出金华这地面上有什么大家是姓沈的。”

    诸葛卧龙很是郁闷,他可是通天阁大学士,不敢说无所不知,但是连沈氏家族他也不知道,还是很打击他的。

    “呵呵,老师。我就说我家很有势力,说我可以把你捞出来,你就是不信。怎么样?后悔了吧!要不要我……”

    “好了。你不用说了。你是知道我的。过去,我都不出去。现在,这儿有床有茶,还有你时不时送吃的,我还出去干什么?”

    诸葛卧龙直接打断道。

    沈石笑了笑,他知道诸葛卧龙会拒绝,只不过每次见人,他都忍不住邀他出狱。

    “对了,老师,我已经考中童生了。”沈石报喜道。

    “考中了……嗯,好!想我当年五岁中童生,六岁考秀才。十五六岁便登科……”

    自己这个老师真的不会聊天。这不,他很快便把天聊死了。

    老实说,他的科举经历,真的是很打击人。正所谓,人比人得死。

    “不过,看的出你身上已经有了才气,有些事,你也是应该知道的了。”

    咦?他今天竟然说的不一样了。

    只听诸葛卧龙说:“你既然也有才学,那么咱们的师承也是时候告诉你了。咱们的祖师是道商祖师、吴越功臣,范蠡,范少伯贤人。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

    咱们这一脉的传承是老子——计然——范蠡。范蠡的老师计然,原姓辛,是当时天下闻名的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为老子门下“玄元十子”之一。”

    “咱们这一门本来是有经、法、道、商、兵、国等多门传承。只可惜传到我这里,已经全部失传了。所以我也没什么教你的。

    ……”

    范少伯一脉。沈石是第一次知道诸葛卧龙竟然是范蠡一脉。怪不得他拥有开智之术。

    开智之术虽然不是多么高深的术法,但也不是人人可以拥有的。

    同时诸葛卧龙还告诉沈石,既然沈石家有权有势,他希望沈石可以帮忙收回道商一脉遗失的典籍。

    “老师,这还有可能吗?”沈石问他。

    “当然有可能了。当年汉高祖一声令下,拯救了诸子百家。如果可以找到汉室藏书,是有可能找到的。”

    拿自己与汉高祖刘邦的势力比?自己的这个老师倒是真的看的起自己。

    诸葛卧龙见沈石没什么信心,又说:“只要你找到了祖师典籍,哪怕只有一本,我也会听你的,离开监狱。”

    “可是老师,现在可不是汉初,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点儿线索也没有,上哪找?”沈石为难道。

    “这你放心。这样的国宝典籍是不会那么容易失传的,哪怕是毁,也会有人收藏的。”

    “好吧!我会尽力。”沈石不再多说,而是答应下来。

    见沈石脸色有些发苦,诸葛卧龙却一拍沈石的肩膀道:“介玉啊!不要担心。只要你有才华,那失传的典籍早晚会回来的。咱们的传承可是不凡。”

    “是,老师。”沈石想了想,觉得有这个可能。当他受道商开智,他便已经与它结下了因果,说不定真的可以找到。

    但是在沈石离开时,诸葛卧龙却很恶劣道:“才华生香,贤人自来,说不定成了仙的祖师会托梦告诉你。哈哈,我对你有信心!”

    沈石知道他这是喝醉后的放荡不羁,但是他的笑话真的很恶劣,拿祖师开玩笑……

正文 第39章、谋生计

    “好好照顾我老师。”

    陪诸葛卧龙喝酒打屁,沈石就离开了。他留下了大约20贯给狱卒,让他们好好照顾诸葛卧龙。

    “是是,公子放心。老先生这么会说故事,我们都很喜欢他。”

    狱卒们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沈石每次来都会给钱,这可是财神爷。

    给过钱,交待了几句,沈石便离开了。

    回到家,一个人也没有。

    唉!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想打个电话都没可能。

    得,没人咱们自己庆祝。

    沈石买了酒肉,想了一下,又给自己修房子的军户们一人加了一份酒一份肉。

    “多谢少爷!我们一定会把房子修的跟新的一样。”

    有酒有肉,他们干活更加卖力。

    倒是甲长找了过来。“少爷,不用给他们酒肉,这得花多少钱啊!都是些粗糙汉子,哪儿用吃的这么好。”

    他是来劝沈石不用这么破费的。

    “嗯,我知道了,多谢!只是我中了童生,一时高兴。”

    “对对,中了童生,是应该开心。”

    他本来是劝沈石不要太破费的,然而劝人的他,滋溜一口,反倒是多喝了好几杯。

    酒一喝多了,就什么话都说:“公子,我们这帮贼配军过的苦啊!脸上被刺了字,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做一些贱业……”

    老甲长在诉苦,沈石听着。

    “现在不比当年,当年有仗可打,还好过些。”

    “嗯!家里不是有些产业,你们可以帮忙的。”

    沈家还是有一些产业的,据沈石知道是这样。

    “唉!没有了,没有了。自从太老爷开始,便一代又一代的出售产业,早没了。”

    “没了,早没了!”

    说着说着,他竟然哭了。哭的比自家产业没了,还要伤心。

    这很正常,不要说他们这样的军人,在这时代就是下人,也是与主人一荣俱荣。而大宋政策下,将门的日子都不好过,就更不用说他们了。

    “老叔,您也知道我烧了瓷。本来没什么人买,我是不打算说的。可是那么巧,有汴京的贵人看中了我的瓷。咱们的村的人手,如果不介意都可以来上工。”

    “公子,你说真的?”老甲长酒也不喝了,一双眼瞪的分外圆。

    “老甲长,我可不是个骗人的人。”沈石故意生气道。

    “不不,少爷,小老儿不是这个意思。小老儿是说我们都是一帮糙汉子,这瓷器,我们做得。”

    “不用担心,建窖做瓷器,我都懂。你选几个聪明老实的,我来教他们。”

    “多谢少爷!”

    老甲长也不再喝酒,扑通一下跪下。

    “陈伯,您起来,您起来。一日为战友,一生为战友。只要我沈家还在一日,就不会不顾你们的。”沈石保证道。

    ……

    沈石答应了这事后,第二个天一大早,他家便出现了七八个汉子。一个看上去老一些,似乎有五六十的老人。

    沈石看向老甲长。“陈伯,这是?”

    “这是为公子找来的匠人。孙大,他家是木匠。这个是瓦匠,这个是泥匠……”

    一个个介绍过去,竟然全是技术工人。

    “向和就更厉害了,他已经烧了二十年的瓷了。”老甲长最后介绍那个老人道。

    “什么?二十年,那不是老瓷工了。他们会放人?”

    不等老甲长说话,向和就抢着道:“什么老瓷工,以往的东家烧瓷的时候,都把大家伙赶出来,生怕我们偷学本事。”

    说到这里,向和几乎都哭了,老甲长伸出大手,拍了拍他的肩头。

    “好了,好了。现在是少爷的产业,肯定会让你烧个够的。”

    “是是。”

    通过老甲长的介绍,沈石知道向和是他们村子中最早走出去的汉子。他也很努力的工作,但是他的体验却是不好的体验。为东家烧了二十年的瓷,却依然不受信任。

    其实烧瓷并不困难,而有了向和,怎么说也是二十年的老瓷工,上手极快。至于窖,就用沈石与小狐狸一起挖的那个土坑。

    当然,既然是正式烧瓷了,重新修整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沈石提了要求,他们便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而村中的老少爷们,正是组织了巡逻队一样,每天只要有时间,便去窖地看上一眼。看着窖一天天的成形,他们的笑容便多上一分,就好像幸福在向他们招手一样。

    而沈石也没有藏私,开始认真地教向和湿淋法烧瓷。作为沈家的老部曲,又在外面受排挤了二十年,他比任何人都要珍惜这次的机会。

    除了教会他外,还有最重要的便是出售了。

    瓷器烧出来不是目的,要烧的出卖的掉才行。这才是关键。

    不过在他们没有烧出来前,沈石也不好去找卖家。

    上回烧的瓷马桶全让曹侑拉走了,没有产品在手,沈石就算是到处吆喝自己活好器大,也要先有瓷器才行。

    技术已经教下去了,他们可以烧出个什么样,只能等着看了。

    烧瓷是个技术与时间并重的活,不会技术,烧不出瓷。阴干的时间不够,烧出的瓷会直接在窖中开裂。同样出不了瓷。

    好在沈石有几千贯在身,几个瓷工还是养的起的。

    如果运气好,最多一个月便可以出瓷了。

    当沈石开始教人烧瓷,小咕噜与大黑便有了新的去处,窖场。

    一开始是村中的人主动要求让大黑帮忙看场子。但是大黑去了一次后,似乎是喜欢上了那儿,竟然直接在那儿安了窝。只偶尔回来一趟。

    大黑是小咕噜的座骑,大黑在那安了家,小咕噜也就长时间长在那儿了。

    后来沈石才知道,小咕噜长的太萌,很受村中的大媳妇小姑娘喜欢,这两只色狗哪儿还知道回家。

    而在村中人知道了是大黑帮忙赢到了建窖的钱财后,对它简直不要太好,就差直接供起来了。想吃什么,村人都会帮忙。要不是沈石烤肉是后世的手法,舍得下调料。说不定这两货连家都不回了。

    当然,看到村人又有了盼头,沈石也很开心,自然不会逼着他们回家。只不过家中重新翻修后,却没人住,只剩他一个,夜深人静时,不免有些孤单……

正文 第40章、修真的故事

    “这瓷器真的可以坐?”

    另一边,曹侑还真的把马桶带上京,作为他外甥,大宋皇子出生的“祥瑞”。

    这也就是古代,如果是现代,他姐姐与姐夫连家门都不会让他进。

    但这毕竟是古代,而且大宋到了现在,特别是皇帝老爹给大辽上了岁币的先河之后,他自己又加上了一个西夏,皇帝家也没余粮。

    像是汉朝皇帝专用的玉制坐便器,赵家皇帝是已经享受不到了。

    正是知道姐夫的现状,曹侑才敢吹牛说是“祥瑞”。

    “好,好!”

    而赵祯在曹侑教授下,学会了坐马桶,连连叫好。“今后,我就不再需要有人服侍入厕了。”

    做皇帝苦啊!上个厕所都有一大堆人盯着看,赵祯也是练习了无数次,才学会在他人注视下入厕。而这马桶一出,往上面一坐。你再看,再看啊……再看也看不到自己坐在里面的屁股。

    “好!好瓷!这是哪家烧出的好瓷!国舅可是看中了?朕做主了,就给国舅了。”

    入厕如此畅快,赵祯很是大方。

    “不不,官家,臣不敢。”曹侑连忙摆手拒绝。

    “哈哈,国舅今日倒是好生客气。放心好了,一个窖场,自家的东西,朕还是给的起好。”

    赵祯哈哈大笑,他非常了解自己这大舅哥。这人不喜权势,从不结党营私,唯一的缺点便是喜欢钱财了。

    别的人家,这也许是缺点,可是在皇家,这绝对是好事。

    相反,如果曹侑连这点缺点都没有,他姐姐想当皇后,就比较难了。

    “可是官家,那处窖场并不是自家的东西。”曹侑解释说。

    “咦?不是。你是说这是民窖烧出来的。了不起!”

    赵祯表现的有些吃惊,看到这么大的器,他问都没有问,便认定了出自官窖。不是民窖烧不出大器,而是民窖没有必要烧大器。

    “烧这个大器的是哪家?”

    知道马桶不是出自官窖,赵祯的皇帝思维立即上线了。他在思考到底是谁在打他皇位的主意。

    得位不正的赵家人,“总有刁民想害朕”的被害妄想症,也就只有清风乱翻书的我大青可以与之一比。

    “官家。这瓷器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烧的。它是修道之人取五行之土,和八方风水……”

    曹侑正等着赵祯问,他不问,曹侑怎么好吹牛。

    当然,这些牛本身是沈石先吹的,现在他只是复述罢了。

    “这是道人所制。”

    赵祯一听是道士制的,“总有刁民想害朕”的被害妄想症便减轻了不少。

    “你肯定?别是被人骗了。”赵祯唯一担心的是曹侑被人骗了。

    “陛下,臣可以保证,他是真正的道人,绝非骗子。”

    曹侑自从听了沈石的忽悠,不,是讲小说。他已经是由路人转粉。如果不是怀疑的人是皇帝,他是肯定会让赵祯知道什么叫做小说粉丝的恐惧。

    “哦,你这么肯定?说来听听。”赵祯感兴趣道。

    “是,陛下。这道人知道许多神仙中事,就如这封神榜……”

    ……

    身为一名小说迷,曹侑不仅是粉丝,还是一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粉丝。讲起封神榜来,那是滔滔不绝。

    而赵祯在听了封神榜之后,也很快入了迷。

    不知不觉,天已上了黑影。

    ……

    “官家还没来吗?”

    看天色已黑,赵祯还没来,曹皇后问道。

    “回娘娘,皇上一直在与国舅爷聊天,并没有过来。”宫人回报。

    “本宫这弟弟最是让人不省心。本宫去看看。”

    一听弟弟进宫,还拖了皇帝这么久,曹皇后坐不住了。身为姐弟,她是知道自己弟弟爱财的品性。如果弟弟又堵着皇帝要这要那,她非好好教训这个兄弟不可。想她入宫以来,谦谨节俭。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

    可却偏偏有一个爱财的兄弟。

    曹皇后气势汹汹直奔御书房。到了书房外,她收敛性子,请求觐见,进了书房,却发现弟弟没有讨要财物,却是说着什么书。

    “陛下,你们在说什么。天色这么晚了,也不用餐?”

    “皇后,你来好正好。国舅发现了一个通晓神仙事的奇人。”赵祯很开心道。

    “奇人?什么奇人?”曹皇后问道。

    “真是奇人。皇后一听就明白了。”赵祯没有时间解释,他还等着听书呢。

    “是,陛下。”皇帝都这么说了,曹皇后自然不会反对皇帝。

    只不过一本封神榜,曹侑也没有听完,便急急忙忙上京送马桶了,讲到哪咤三太子,便没了。

    “国舅,怎么不讲了?”赵祯催更。

    “陛下,我也就只听到这里。”曹侑解释道。

    “你……”听到最精彩,你却断更了,你信不信我给你寄刀片。

    被吊了胃口,赵祯当然不乐意。曹侑赶紧向姐姐求救,他可不想拍马屁拍马腿上。

    曹皇后收到自己兄弟的求救信号,立即道:“官家。照我来听,不过是说书人编排的故事罢了,何必当真?”

    曹侑眼直了,就差直接说:我的亲姐,你不帮忙也不要拆台啊!你说“编排”,你是想让你亲弟弟欺君不成。

    “皇后,这可不是编排的。不信你来看。”

    曹侑不乐意,赵祯更不乐意,直接带了曹皇家去看那马桶。

    赵家人得位不正之后有两大国策,一、优待文人。他们知道,文人一张嘴的厉害,所以优待文人。

    但是可惜的是文人只代表了宣传上的优势,赵家人还需要法理上的优势……君权天授。而这后一点就需要道士配合了。

    现在,有一得道之士为我送来了炼器的马桶。这是什么?这是上天对我赵祯的认可。他又怎么会允许别人说他是假的,皇后也不行。

    “这瓷却是上好。不过他怎么会送马桶。”见了奶白瓷,上有琉光,曹皇后依然怀疑,却不是那么肯定了。

    “姐姐,你有所不知。这修道不仅仅有内丹、外丹,他们还有驭兽、飞剑、炼器……”曹侑开口解释,把什么是修真,又有什么分类,一五一十全都说了出来。

正文 第41章、兰若赏花会

    “嘶……仙人,这才是真正的仙人!”赵祯听了不无感慨道。

    这世界最强大的忽悠并不是严谨,没有破绽的编造。这世界最强大的忽悠是自己想被忽悠。

    赵家人便是。本身便得位不正,自家还一直都有堂兄弟间抢位子,排排坐的恶习。不要说沈石的仙侠体系是后世千锤百炼的,哪怕是假上一些,他也是愿意相信的。

    “国舅,此人可不可以请入京中。”遇上这样的人,赵祯首先就想请过来。

    “这……”曹侑为难了,曹侑不太了解沈石会不会来,毕竟他与沈石只是泛泛之交。

    “也对,神仙中人哪儿会这么容易上京。”曹侑不回答,赵祯自己就给了自己一个解释。

    “啊!对了,陛下。他家是将门,他家人很希望他可以中举,陛下可以从这入手。”曹侑把他知道的沈石情况介绍着。

    “将门?哪个将门?”赵祯急急问道。

    “姓沈,家在金华。”

    “金华沈,来人,把将门存档拿来。”赵祯立即派人去取将门的档案。

    老赵家对将门的担心可见一斑。

    将门一直是老赵家非常关注的群体,包括家中生了几个孩子,是干什么的,家中有没有养马……等等。事无巨细,都有着详细的记载。

    同样,沈石的名字也记录在册,但是也就是沈石姓什么叫什么,多大之外,就没有更多记载了。毕竟到了赵祯,已经是宋朝第四任皇帝,而沈家却已经破落。

    沈家最荣耀的时候,也就是陪着赵匡义北征。

    而赵匡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