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通灵美食家-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走动的过程中,小九儿担心的问道:“我说,你还真敢去呀!这经理身上可有杀气,而且那是人家的地盘,说打你就打你。”

    听着九儿的担心,李川水道:“你这蛇精的胆子怎么这么小呢!我又不是无理取闹,他们不敢的,而且……”

    李微笑,一边摸着自己袖子里的针头,一边道:“我的弹药,可是相当充足的。”
………………………………

第十五章:心服口服

    李川水进到“佳菜肴”后厨时,那些厨子们显然已经得到了什么消息。

    就在他跟着那位经理一点点深入到后厨内部的当间,许多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厨子不断蹭拥向李川水的身边,用寒冷如刀的眼睛楞着他。

    换做是别人,在那些五大三粗,浑身油烟,偶尔还拿着雪白刀具的厨子堆里穿梭,恐怕早就吓尿了,但是李川水却没有,他依旧笑着,穿人而过,仿佛……只拿他们当做空气。

    在经过层层叠叠的冷眼之后,李川水走到了菜馆后厨最深处的一个地方。

    那里,有一张只放着一只茶壶的工作台和一个老人。

    工作台边的老人坐在一张藤椅里,微微闭着眼睛,显得优哉游哉,德高望重,他身边立着一个徒弟样的粗壮男人,在为老人端着一条毛巾。

    这个很是摆谱的老人,李川水看过他的照片,他正是那位佳菜肴菜馆的一等主厨,张龙查。

    初见面,张龙查倒是没说什么,反而是身边的徒弟冷哼着问李川水道:“就是你小子吃饭不给钱么?”

    听着来人的问话,李川水低头抠着指甲道:“也不能说不给吧!我是付过定金的。”

    “少狡辩!”那徒弟样的男人大吼道:“你就是想吃霸王餐!找死!你知不知道这里是谁的产业!”

    徒弟的话听的李川水耳朵根子疼,于是他回了一句道:“哎呀大哥!同样的话你们的人重复三遍了,这饭店的人是复读机么?下次吓人的时候有点新意成么。”

    李川水的话,自然激起了那男人的亢奋,但就在那男人肌肉紧绷,即将做出些出格的举动时,他身边的老厨张龙查突然制止了一切。

    猛然间,张龙查睁开了眼睛,而后大吼道:“放肆!”

    随着这一句话,那个小徒弟立刻不语了。

    而后,“一等厨”师张龙查仔细审视着面前有些玩世不恭的李川水,笑着问道:“小朋友,吃东西不给钱,不合规矩呀。”

    “这样啊?!”李川水坏笑,而后唇齿相讥道:“那么做假菜,滥竽充数的人,又合规矩么?”

    李川水的话瞬间激起了在场大部分人的愤慨与不屑,但只有那位看似掌控一切的张老爷子忽地默然无语。

    与此同时,那张龙查看向李川水的眼神变了,从一开始的傲视不屑,瞬间变为了好奇,揣测甚至……迷茫。

    在那种愤慨中,引领李川水进来的经理连串质问李道:“胡说!我们饭店的菜是一等一的正品!你吃的扒海参是正宗的鲁菜,用野乌参加老爷子的独特放法制作……”

    经理的话还没有说完,李川水突然接过话茬道:“老爷子是用上好的辽东乌参,先用炭火将其粗皮烤酥,后用小刀刮净,入锅足水,以文火至微开,才入凉水刨腹取脏,洗净后入二次开水锅,拿小火煮透,这才将海参捞取在冰水中泡发,再做菜肴,对么?!”

    李川水的话,令原本坐在椅子里休憩的张龙查愕然无比。

    那老厨子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了李川水许久,而后才战战兢兢,微微颤抖着问道:“你……是谁?为什么知道我师父交给我的,泡发海参的独家秘方。”

    “秘方?!”李川水得意道:“用您这个办法泡发的海参确实软糯无比,入味充裕,设计精巧,但并算不得什么秘方的,您制作扒海参真正的秘方……是在(火靠)海参的鸡汤里!”

    “鸡汤!你居然还知道鸡汤!”张龙查紧紧锁着眉头,言语更加失度。

    “当然知道!”李川水笑着说话间,一边“回忆”,一边告诉这位老厨子道:“您这鸡汤是古法鸡场,其发明者是满清同治年间的翰林谭宗厚,因覃宗厚博学善吃,又是岭南人,所以他这道秘制鸡汤加入了粤菜的烹饪方法,又集合众家之长,所用者,除了主味乌鸡之外,还有云腿,猪肉,冬菇,竹笋,大桂,枸杞,糯米枣和一点点党参……”

    李川水在说最后一味食材党参时,特别说了“一点点”三个字,他是想让张龙查知道自己的实力,同时也想进一步挑明……李川水不是在无理取闹,张龙查在做菜时的一切,他全部洞若观火!

    而那三个字的效果,也和李川水心中预料的一般如初。

    在李说完张龙查煨制乌参的秘方鸡汤,特别是那只加一点点的食材党参时,张龙查身体猛然惊慌的抖动了一下,而后整个人紧绷的脸释然的一笑。

    旋即,张龙查闭住了眼睛,整个人瘫软在椅子中,不是放松,而是放弃……

    李川水说完那些要紧的步骤之后,他又一次问坐在藤椅中的张大师傅道:“大师傅,我说的……有错么?!”

    闻言,张龙查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紧跟着,一种死寂般的寂静迅速笼罩了整个厨房,在场的每一个菜馆员工,都如看怪物一般看着李川水,一张张脸上,写满了好奇与……震惊。

    在这种沉默中,终于有一个厨子大声问道:“我,我师父的海参,那是独传三代的秘方绝技!像你这样一个毛头小子,怎么会信手拈来呢?!你,你到底是谁呀?!师承何处?!”

    这个问题提出之后,李川水微笑着本准备回答,但就在这时,那位张龙查张老爷子却抢着回答道:“他来自哪儿,我知道!这位年轻人……是五脏庙的人,对么?”

    张龙查的回答,令所有人为之侧目,包括李川水本人。

    李想不到,这个小九儿口中的五脏庙如此有名,那位已经在言语间被李川水击溃精神的老厨子,竟然也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庙”来解释自己眼前的怪异。

    五脏庙到底是个啥,李川水回头有时间,一定好好问问那小九儿。

    带着一丝愕然,李点了点头,对那位老厨子道:“没错!我是五脏庙的。”

    闻言,老人睁开的眼睛再次闭住,而后他笑道:“终于见到真正的五脏庙传人了,我服了!心服口服!”

    说完话,老人再次闭住了眼睛。

    大师傅不再说话,这让场面又一回陷入了沉默,在这样打哑谜一般的环境里,那位穿西服的经理首先忍不住了,他大吼着对李川水道:“不管你是五脏庙还是四脏庙,你吃了正宗的鲁味扒海参,又和老爷子对了质,这次没话说了吧!赶紧给钱。”

    听着那位经理的蛮横,李川水笑着道:“经理,虽然你家老爷子做的菜很好吃,用的也是秘方,但我依旧不会给钱!因为你老爷子自己已经承认……他输了!”

    “我们老爷子输了?!”那经理装作充耳不闻的样子,胡搅蛮缠道:“胡说,我们老爷子输在什么地方?!”

    “他滥竽充数!”李川水一语惊人道:“你们家老爷子根本就不会做正宗的扒海参,甚至他从来不会做鲁菜!不信,你问他自己!”

    “胡说!我们老爷子做了三十年的鲁菜,怎么会……”

    还没等经理反驳完,那位老爷子再次发话了。

    张龙查带着有些颤抖的声音,冲经理和在场的所有人道:“经理!这位小伙子说的对!我张龙查欺世盗名三十年,其实……我根本就不会做鲁菜,更不会做鲁菜中最为经典的扒海参。我……输的心服口服,这位小伙子的饭钱,我……不应该要!”
………………………………

第十六章:尊敬的食客

    在这间佳菜肴菜馆,似乎张龙查拥有绝对的权威。

    一声叹息过后,饭店里所有人以震惊,疑惑而又顺从的眼光看着一等厨张龙查,全然猜不透老爷子的话,到底是什么用意。

    想想也是,明明这位老爷子是做了三十年鲁菜的大厨,靠着一道招牌海参还得过金奖,就这样的一位大厨,为何要在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吃货面前认怂呢?又为什么要说……自己从来不会制作鲁菜。

    面对着众人的疑问,张龙查从藤椅中站起身子,首先冲李川水颔首微笑,而后告诉李道:“这位……小先生,你的知识,阅历,本事都超过老夫,老夫要是在在你面前继续装下去,未免有些为老不尊,不过碍于体面,我这个人制作的菜品为何欺世盗名,又为何不是鲁菜,还是由你来告诉我的徒子徒孙把!”

    “好说!”李川水点头,而后冲着一众厨子道:“众位,你们家老爷子制作的菜品,不是鲁菜,而是京口菜!三十年来,老爷子制作的所有扒海参,甚至水产,都是京口菜!”

    说至此,李川水又详细的告诉所有人说,所谓京口菜,也就是燕京那边的菜肴,是清末民国之后,甚至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菜品。

    京口菜在形成的历史上,与鲁菜拥有特殊的关系,两者有点像儿子和爹,因此不论师承,作风,菜品,甚至菜名都有极大的相似度,可以说鲁菜中有的菜品,京口菜里都有。

    也因此,许多人分不清京口菜和鲁菜的区别。

    但实际上来说,儿子就是儿子,爹就是爹,这两者不管谁先谁后,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可既然已经分家,那便是不同的东西了。

    说到这里,李川水举例子道:“就拿老爷子的扒海参来说吧!京味菜的扒海参,用的多为需要泡发的干海参,讲究软糯入味,下饭油滑,口味厚重,最重要的要‘爆甜口’,所以说京口菜里的扒海参使用鸡汤(火靠)制,又因为鸡汤发鲜甜,吃的时候还要配合米饭下肚,这样可以曾嚼劲,也可以少油腻。”

    言至此,李川水还特别道:“我看老爷子宣传的简介时,发现您去许多地方打过工,但唯独没有去过鲁地,估计是怕露馅吧?而老爷子的海参必配米饭,便又佐证了一切!”

    说完老爷子的海参,李川水又提到鲁味扒海参道:“相对于京味海参,鲁味海参的制作又全然不同了,因为鲁地近海的原因,所以扒海参的时候,使用的是鲜海参,一般无需泡发,在加上鲁地少米,所以制作的海参味咸而脆,味道较淡,讲究劲道活鲜,‘爆脆口’,制作时必以猪油高汤入料,吃的时候是当做主食而非配菜的。”

    说完这些,李川水又补充道:“京味海参和鲁味海参,除了用的主要食材相同,从口感,制作,配料,以及标准上无一相同点,而咱们的张大师傅拿京口菜当鲁菜卖,这不是欺世盗名,是什么呢?”

    说完这些,李川水又质问道:“我慕名而来,看的招牌,听的声音,见的菜谱上都写着正宗鲁菜扒海参,你们老爷子制作的却是京味菜,这不是欺世盗名又是什么?!”

    随着李川水的话,所有人沉默不语了,原本的质疑,不解,骚动,瞬间被李川水鞭辟入里的分析压制了下去。

    在场的所有人自然明白他们的老爷子为什么说自己“欺世盗名”了,但是即便如此……也依旧有人不服气。

    就在李川水说完话不久,立在老爷子身边的那位拿手巾的徒弟茫然道:“师父!您制作的菜品不是鲁菜,为什么瞒了大家这么多年?”

    听着问话,张龙查叹息了一口气道:“哎!你不懂!我有苦衷呀!”

    说话间,张龙查告诉自己的徒弟,说当年他出徒的时候,京口菜因为地域性强,知名度小,所以很不被业界认同,京口菜学成的徒弟出去打工,多以鲁菜厨子的身份应聘,一来鲁菜是北方第一大菜系,受众广,二来鲁菜和京口菜实在太相似,所以能够鱼目混珠。

    在后来,老爷子的名气越来越大,自然大家都认为他是鲁菜大厨,老爷子碍于经济效益和饭店的要求,也便从来没有透露过自己的真实学承,没想到这一隐瞒,就是三十年。

    说完这些,老爷子叹了口气道:“厨子内部是有帮派的,当初京口菜弱势,我说自己是京口菜厨子没人用,等出了名在想改回去,又会被骂叛徒,所以……我就当起了假鲁菜厨子。”

    老爷子说明了苦衷,但没想到那身边的徒弟依旧不肯服软。

    他不服气间,拿眼瞪着面带理解和微笑的李川水道:“师父!就算如此,咱们也不能认输!这扒海参又没有国家标准,咱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个男人胡搅蛮缠,无理取闹!弄死他!”

    听着这徒弟的决绝,在场的许多厨子也跟着连声应承,而李川水听在耳朵里,则瞬间冷脸。

    李川水明白,这帮人是“滚刀肉”,这一顿叫嚷,是给脸不要脸,妥妥想动粗的前奏呀!略微冷脸后,李川水重新恢复了平静的神色,而后他将藏在袖子里的暗针缓缓移动进了自己的两个指头,准备“蜇人”。

    看着这些自不量力的家伙,李川水却兴奋的感觉这是个时机,正好可以试验一下自己的弹簧针和血毒,有多大的攻击力!

    厨子们死不要脸,李川水暗藏凶针,但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时候,那位说出自己身世的名厨张龙查再一次大吼了起来!

    “放肆!”张龙查说话间,猛然给了自己贴身徒弟一耳光。

    而后他看着那徒弟脸上的五指山,愤愤然问道:“胡乱叫嚷,当我这个师父死了么?张口就胡说,你以为你是指鹿为马的李斯?!对客人还有没有一点儿尊敬!”

    老爷子的行为迅速制止了厨子间的骚动,也让李川水心升愕然和……钦佩。

    显然,相对于他那些只顾名声和蝇头小利的徒弟,这位老爷子,才是拿得起放的下的“大泰山”。

    一声吼叫之后,老爷子又语重心长的对自己的徒弟们道:“你们这些‘小辈子’记住!你们是厨子,你们的衣食父母是食客,人都是相互的!没有好食客又何来好厨子呢?如果说随随便便做点什么就想卖钱成名的话,不如去喂猪!”

    说完这话,老爷子又挥手指着面前的李川水道:“这位小兄弟,是我经营三十年来最会吃的人!他戳破了我三十年想说又不敢说的话!我佩服呀!”

    说话间,张龙查张老爷子冲李川水走了过去,恭恭敬敬的举起手,带着激动道:“我师父说过,名厨碰见美食家,就好比俞伯牙与钟子期,管仲之于鲍叔牙,是缺一不可的!今天我张某遇见了知弦之人,激动万分,请小兄弟受我张某一礼!”

    说话间,张龙查异常激动,竟然真的恭恭敬敬,冲李川水躬身抱拳,弯腰行礼。
………………………………

第十七章:醍醐灌顶

    名厨张龙查的一番真挚表态,不光让李川水惊愕,更令他所有的徒弟们郁闷。

    那些人立在原地,似乎全然搞不清状况,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大大小小的迷茫。

    他们或许感觉,对于一个白吃大餐还不给钱的食客,老爷子非但不气,还拱手行礼,这反应有些太过了吧。

    老爷子在抱拳之后,又抬起了头,带着钦佩的眼光看着李川水道:“小伙子,你吃的饭钱我自然不会要的,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能不能坐下来,和我详细谈谈?”

    对问,李川水略微踌躇,而后点了下头。

    见李川水点了头,老爷子赶紧让徒弟准备了茶水和板凳,而后这一老一小坐在一处,开始了一段促膝长谈。

    互通姓名之后,老爷子上来便问道:“这位小兄弟不知道你是五脏庙,哪个殿出身呀?”

    “这……”李川水略微踌躇,紧跟着无奈回答道:“我只能告诉你,我祖上是瑞木钧。”

    “富春江边的瑞木钧?!”张龙查闻言先是一愣,紧跟着连连点头道:“兄弟怪不得对鲁菜这么熟悉,我服了,心服口服!”

    说完这一句恭维,张龙查又好奇问李道:“小兄弟呀!有句话我还想问问你,希望你不要生气。”

    听着张龙查的质问,李川水立刻点头道:“您说,言者无忌。”

    “好!”张龙查点头,就又问道:“小兄弟,你是大门派出身,又有这么出众的做菜本领和见识,为什么不去当厨子,非要靠这一手碰瓷吃白食呢?”

    听见张的质问,李川水心中苦笑了一声。

    他又何尝不想活的体面一些呢?但是身体里的小长虫精不允许呀!厨子可是需要付出大量劳动和时间的行业,因为做菜吃不上东西是经常的,李川水可不想菜做到一半就因为饥饿吃掉半成品出丑。

    对此,李只好笑了笑道:“这个是因为……我懒散惯了,所以立志当吃货!要吃尽天下美味,做苏东坡,袁枚那样的大美食家。”

    李川水这个回答,当真另令张老爷子相当惊愕无语。

    要知道,袁枚可是两百多年前,这个世界最负盛名的美食家,其学富五车,家财万贯,风流儒雅,号称吃遍上下五千年,更有传世名著《随园食单》流传于世,上边记载的烹饪和美食,被无数吃货,厨子奉为金科玉律般的宝典。

    现在,一个二十几岁,一穷二白的小子敢和他叫板,如果袁大人泉下有知的话,不知道会不会从棺材板里气的跳出来。

    张龙查表情复杂的看着李川水,如看怪物一般。

    或许他见过好吃懒做,玩物丧志的,但是像李这般以好吃懒做为奋斗目标的……他这辈子想必头一次见。

    尴尬一笑后,张老爷子又冲李川水道:“小兄弟想当美食家也是……极好的!只是老夫有几句劝解,希望你听一听。”

    李川水并不是那种不听劝的人,所以面对着老爷子的诚恳,他很自然的点了点头道:“您说,我洗耳恭听!”

    在沉静了一会儿后,张龙查告诉李说,他当吃货也是可以的,但是实在可惜了他的这一身本事,用的不太是地方。

    要知道,真正的美食家是可以和好厨子琴瑟和鸣的,厨子可以借助美食家的反馈提高菜品,美食家也可以通过厨子的菜品提高品味。

    说完这些,张老爷子又语重心长道:“小伙子!像你这样不亮身份上来便吃,难免有刷泼皮的嫌疑呀!所以我劝你既然想当美食家,那就大方一些,上来便亮明身份,指出别人菜品的好坏弊病,做个评分,当一个光明正大的吃货!”

    说道这里,老爷子有些激动的抬起头,望着眼前那些忙碌做菜的徒弟,又继续道:“我们这些厨子,打心眼里是想提高自己的本领的,但是没有好的食客反馈,也是很苦闷的,你以为天天让一群不懂菜的达官显贵吃喝浪费,我们心中就高兴么?!”

    老爷子几句语重心长的话,仿佛明灯一般,瞬间照亮了李川水的内心。

    是的,他当吃货为什么要偷偷摸摸找下家呢?而且他吃厨子的菜也完全是在帮助这些人呀!

    正如老爷子所说的那样,他完全可以在吃货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做的更多,而不是天天瞪着眼睛,盯着几个厨子去“打假”。

    在往远了想一想,李川水又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为什么外国有“米其林葵花宝典”那样的专业美食评判机构,而国内没有呢?为什么我国上下五千年的餐饮文化却从来没有过系统的总结和评分呢?为什么像张龙查这样的大厨,非要埋没真身三十年,生活的如此艰辛呢?

    得益于老爷子的话,在想到那些问题的一瞬间,李川水的思维又一次快速的扩展了开来。

    那一刻,他心中彻底真正找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

    他要以自己的力量,建立国内最权威的餐饮评价机构,给全国的美食打分,让美食不在被埋没,让名厨不在有遗憾,让吃货不在被欺骗!

    总之,他要当真正的吃货之神!

    心潮澎湃中,李川水激动的握住了老爷子的手,而后笑道:“老爷子!您说的太对了!感谢您的提醒!您给了我未来生活的方向和动力呀!”

    对着李的话,张龙查也是满脸笑意道:“哪里哪里!我张龙查做了三十年的菜,现在才碰见知心人,也是相见恨晚呀!”

    听着老爷子的话,李川水看的出来,这位老爷子是一位真正以厨为乐的“名厨”,他由衷希望得到知心和认同,而不是充满铜臭味的夸赞和趋附……

    在后来,李川水又和老爷子喝着茶水聊了很多,到了最后,老爷子亲自将李送出了饭店,并且表示自己的菜馆欢迎李随时来品评,他期待李这样的美食家,多多给出一些宝贵的意见。

    带着澎湃的心情,李川水打车回了自己的住处。

    这一次,李川水没有“讹钱”,但是他却从老张爷子那里得到了比钱还要好的三样东西。

    一个未来努力的正确方向,一个忘年交和一个京味扒海参的秘方。

    这三样东西,可以让李川水受用终身,是远比几千,上万块钱要好的多的宝贝。

    因为意外的收获,李川水一直笑着,而刚一进出租车,他头脑里的小九儿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