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蚀心者-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粗气,一时间动弹不得。
方灯骤然松手,半截空酒瓶落地,她捡起仍亮着的手电筒,惊魂未定地想要去看方学农头上的伤,被方学农无力的手隔开。他用最不堪入耳的话语诅咒着她,想爬却没办法直起身来。方灯在他的皮带一侧找到了钥匙串,趁他半昏半醒,解下钥匙,哆嗦着轮流朝锁孔插去。
谢天谢地,方学农的钥匙只有寥寥几把,排除家里用的那两把,方灯在自己如雷的心跳中很快听到了锁孔弹开的脆响,赶紧拔锁推门进去,用手电筒在里间一扫。
那是个不到十五平米的狭窄空间,不知道过去是派什么用场,此时四下空空如也,除了地上的一堆稻草、几个空饭盒,还有就是角落里被绑在凳子上的一个人。
方灯看到傅镜殊的那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但她都顾不上去擦,带着朦胧的泪眼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撕掉他嘴上的胶布,再俯身去解他手上的绳结。
傅镜殊的手被指头粗的麻绳捆绑在椅子的背后,腕部已磨得血肉模糊,方灯使出了吃奶的劲,但那绳结打得异常的紧,身边又没有任何的工具。她一边费力地解绳子,一边不时借着手电筒的光查看门口的动静。终于,一分钟后,绳结被她扯得松动了,而地板上的手电照往门口的光也忽然被遮挡住,方学农捂着头,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
他嘴里含糊地嘟囔着,“小杂种”、“小贱人”之声不绝于耳。方灯用尽全力将绳套往下一扯,傅镜殊的手再顺势向两旁一挣,上半身总算摆脱了绳索的束缚。方学农见状,更为急切地朝他扑过来,手里拿着方灯扔下的半截碎酒瓶子。
傅镜殊的双脚还被困在绳子和椅腿之间,他侧身闪避,连人带着凳子侧翻在地。方灯及时从后面拦腰抱住了她父亲。
“爸,你别这样,打伤你的人是我,你放过他!”
这时方学农的劲道大得出奇,浓稠的血浆覆盖了他大半张脸。他喉咙里发出古怪的痰音,沙哑地说着什么,混乱间方灯只听见“……她那么死心塌地地爱你,以为孩子能留得住你……你却说她偷人……她到死前都在问我,这一生为什么是这样……谁告诉我……你要下去替她做牛做马……”
看他的样子竟像是分不出眼前的人究竟是谁,方灯哪里困得住这样的一个人,跌跌撞撞被他带着朝傅镜殊靠近。
“你醒醒,他不是傅维忍。我送你去医院,让他走好不好?”
傅镜殊摔倒在地,弓身竭力去解脚上的绳索。方灯在方学农伤害傅镜殊之前闪身挡在了他们两人的中间,试图将魔鬼附体一般的方学农推远。
方学农定定地盯着她看。
“能做的我都为你做了,我没有骗你。孩子死了,我不想你伤心,就给你找了个新的,我知道你想让他留在你和孩子身边……你说要我带你离开瓜荫洲,说要我永远不说出留在傅家园的是个野种……我都尽力为你做了,我就是个没用的废物,只能做到这些……你想着别人,谁想着你?”
“我知道,我知道。”方灯不敢说破,希望借此为身后的人赢得时间。
“朱颜,你到现在还会看不起我吗?”方学农喘着粗气,注意力仍被挡在他身前的方灯吸引着。
傅镜殊总算解开了脚上的麻绳,吃力地站起来。此前他已被绑在这椅子上将近一天一夜,滴水未进,全身动弹不得,手脚都僵得好像不是自己的。方学农听到动静,一下拨开了方灯。
“傅七,你快点走。”
方灯还想去拦方学农,却被方学农掐着脖子按在墙上,脖子边抵着尖锐的破酒瓶。
“你不是朱颜!吃里扒外的小贱胚子,看老子不收拾你。”方学农面目狰狞,握瓶子的手却一直没有施猛力。
傅镜殊哪里肯丢下她走,他抄起地上的破凳子狠狠砸向方学农的后背,试图让他松手。
“你说谎!”他大声对方学农道,“你这个骗子,满嘴胡言乱语!”
饶是他刚脱身后连站都站不稳,这一下力度仍然不轻,方学农闷哼一声,却没有松手。方灯眼看着傅镜殊再度举起了凳子,大声哀求道:“他只是个疯子!你快走吧,他还有同伙!”
傅镜殊犹豫了一下,扔下凳子,徒手想将方学农从方灯身边扯开。方学农死扛着不松手,方灯只觉得脖子上一阵尖锐的剧痛,心知那利如刀锋的破酒瓶轻易就能刺穿自己的脖子。她鼻子边满是血腥味,不知道是方学农的还是她自己的。有一秒她有个荒谬的念头从空白脑海闪过,也许他真是她的亲生父亲,要不这血的味道为什么如此相似。
不知为什么,方灯血流出来的一瞬,她脖子上的破酒瓶力道缓了缓,她借机奋力一推,助她脱身心切的傅镜殊似乎也抓着方学农的手臂一拽,混乱中方学农重重跌倒在地,沉重的肉体和水泥灌浇的地板猛然接触,发出沉闷的扑通声,他就再没有动静了。
“你怎么样?”傅镜殊捡起手电筒去看方灯脖子上的伤。
方灯捂着痛处,血并没有她想象中多,想来并没有伤到动脉。
“还死不了。”她失神地答了一句,扯着傅镜殊的手,惊魂难定地上前去看地上的方学农。
傅镜殊将她推到身后,自己戒备地弯下腰,将肩背朝上的方学农轻轻翻转过来。方灯顿时捂着嘴发出一声哀鸣,傅镜殊也倒抽了口凉气,那个破酒瓶几乎是正正从方学农的下颌喉管处插入,地板上血流如注,方学农抽搐了几下,渐渐地就不再动弹了。
两个年轻人像是被眼前的一幕彻底惊呆了,怔怔站在原地,忘了逃亡,也没有做任何徒劳的呼救。方灯脸上的泪痕早已在冰冷的空气中风干,仿佛忘却了所有,周身唯一能感知到的只有他的手,紧紧地与她交握,好像彼此是对方唯一的倚靠,好像亘古以来他们就一直只有彼此。
“走。”傅镜殊先反应过来,这里不是久留之地,说不准方学农的同伙就会折返回来。
方灯任由他牵引着离开了这噩梦般的小楼,一路沿着土坡的小径和荒凉的海滩狂奔。夜间宁静而安详的瓜荫洲就在前方等着他们。
当方灯和傅镜殊站在第一盏亮起的路灯下,发现这一夜的瓜荫洲张灯结彩,小岛中心的主要街道里行人如织,灯光如昼,人们脸上的笑容和屋檐上挂着的红灯笼一样热闹且喜庆。他们都忘了,今天是元旦,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卖夜宵的小贩向两人投来惊异的目光,他们不约而同回头去看方才拼尽全力逃脱的地方,才发现那地狱般的黑暗和眼前充满俗世气息的热闹温暖相隔并不似想象中遥远,而这一小簇灯火之外,是更无边无际的漆黑的海。
他们逃脱了吗?还是刚刚走进一条陌生而漫长的路?
他们活了过来,那身后被彻底埋葬的又是什么?
他们从哪里来,又能往哪里去?
第十四章你就是我
下午,方灯坐在傅家园二楼的小花厅里,阳光从菱格的窗户投射进来,照在柚木拼花地板上。那阳光一定很温暖。冬天里的太阳最容易让人懒洋洋的,虽然她正坐在背光的地方。
沙发上除了她,还有傅镜殊和岛上派出所的民警,另有一个陌生人端坐在对面的扶手椅上——说陌生人倒也不十分恰当,如果没有记错,方灯曾经在孤儿院的操场见过这个男人。只是没想到他原来是傅家请的律师。
老崔背着手站在傅镜殊身后不远处,脸上一如既往地没有什么表情。胖胖的警察一边向傅镜殊询问,一边低头在本子上写个不停。姓陆的律师不时会插一句话,老崔就在一旁跟着点头。
方灯已经不记得这是她第几次接受警方的询问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周。她脖子上的伤已经结疤,傅七手腕上的纱布也拆掉了,那里同样留下了丑陋的疤痕。
“……你解开绳子,然后捡起酒瓶砸了他的头,他夺下酒瓶……”
胖警察的这一段话飘入了一直有些走神的方灯耳里,她看了傅七一眼,他朝警察点头,神色如常。
那天他们逃回了安全的地方,老崔很快带着警察赶来了。接下来他们去了派出所、医院、太平间……不同的人出现在身边,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她已经无法细想这中间的整个过程,好像她整个人飘浮在半空,看一场老电影般看着机械如木偶的自己按部就班地被人引导着演既定的情节。
早在这些人出现之前,傅七已经把要紧的事跟她说清楚了。他要她无论在警察还是别的任何人面前,都一口咬定砸伤方学农的人是他,她只是为了救他而出现在那里,并且被方学农所伤。然后他们和起了杀心的方学农发生缠斗,方学农摔倒,误将凶器刺入了他自己的咽喉,并因此而丧命。
“即使他们不肯为我付高额的赎金,但是有现成的律师在,他们不会愿意看着傅家有人扯上不明不白的官司,这件事就会变得简单得多。”傅七说这话时依旧是平静的,但脸色却异常灰败。那时他们才刚刚脱身,而从他那里,方灯看不到一丝侥幸逃脱的庆幸,而是心如死灰的绝望。“当然,我说的是他们还认为我是傅家人的前提下。”
后来据警察说,傅镜殊被绑去的地方是旧卫生所的停尸间。方学农是这个案件的主谋,他还有两个同伙,都是工地上的岛外人。那两人在方灯和傅镜殊脱身后的第二天就被捉拿归案,并且很快招供。他们和方学农是在喝酒赌钱时认识的,听说傅家有钱,而且还有巨富的海外亲戚,于是抱着发一笔横财的念头加入,和方学农一起趁老崔不在入室将傅镜殊劫持,然后装进麻袋里,用工地的车以运送建材为由,拉到了废弃的旧卫生所停尸间,并在事后向老崔及傅家提出了大额的赎金。被拒绝后,三人意见发生分歧,主谋方学农提议灭口,另两人因为畏惧中途退出,后来的事他们再不知情。
方学农当场就死了,不管那两人怎么说,都不会再有人跳出来与他们对质。方灯没有提出质疑,但是她心里知道那两人必然撒了谎。她了解与她相伴十六年的父亲,他是个人渣,一无是处,可他不会有那么大的胆量和决心,更没有谋划整桩绑架案的能力。方学农恨傅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胆子的话他早就下手了,何必等到现在。如果说是方灯与他的一场剧烈争吵刺激了他,但为什么他当时也没有发难?要说没有人唆使,并且在后面给他出谋划策,方灯打死也不信。至于勒索失败后,究竟是谁想灭口,谁阻止另一方下手,死人是不会说话的,只能任由活着的人说什么是什么。那两个同伙只承认一时糊涂听从方学农的指使参与了绑架,别的推得干干净净,也再没有交代任何的同伙。假若方灯心里揣测的那个真正的主谋是存在的,那他一定是个比方学农聪明得多的人,这才能在事情败露之后,他却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事后方灯曾装作无意地问过老崔那几天是否在岛上见过崔敏行,老崔说崔敏行并没有来看过他。反倒是当时在旁的阿照提起,元旦的前一天早上在傅家园附近见过崔叔叔,当时崔叔叔还给了他几块糖。
阿照对崔敏行印象一直很好,还掏出吃剩下的一颗糖给方灯看。方灯相信他说的话,也相信老崔没有骗人,因为她也曾见过崔敏行出现在岛上。他离开傅家园的方式并不光彩,如果上岛不是为了看望他年迈的叔叔,又是为了什么?是谁给方学农买的好烟好酒?谁对傅家园的情况和傅镜殊的作息了若指掌?警察都说东楼的大门并无破损痕迹,憎恨傅家但一辈子没走进过傅家园的方学农去哪弄来的钥匙?
方灯只在傅七面前说起过自己的怀疑,他听了之后沉默了许久,只告诉方灯,被劫持时他在二楼的窗台浇花,事情发生得十分突然,等到他听到声响时不速之客已经上了楼。对方至少有三个人,他没办法脱身,只来得及把那盆美人蕉推倒,但他确实没有亲眼看到崔敏行,也未听到他的声音。方灯的想法不无道理,只是无凭无据,于事无补。崔敏行不傻,如果他真有份,这一次事发,他不会再轻举妄动。
傅家的律师果然如傅镜殊所料很快出现在岛上。听老崔说,傅镜殊失踪的第二天下午,他就收到了被人塞进傅家园的匿名信件。信中称傅镜殊在他们手里,要求老崔和傅镜殊家人在一天内筹集五十万元,以此作为放过傅镜殊的条件,如果到时没有钱,就等着收尸。
老崔当时心急如焚,他不敢擅自做主,赶紧将电话打到马来西亚。郑太太不在,是管家接的电话。他又等了两个小时,马来西亚那边才向他传达出了郑太太的意思,那就是马上报警,不要纵容犯罪。
老崔也没料到对方回复得如此决绝,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傅七毕竟是由他带大,他不愿孩子出事,也就不敢贸然报警,但是五十万对于他而言实在不是笔短时间内能够筹到的数额,绝望之下他想起了不久前刚见过的陆宁海律师,希望在这个孤立无援的时候对方能帮到自己。
陆宁海倒是接到电话后就上了岛,他表示自己对傅镜殊印象十分好,很愿意帮忙,然而老崔提出的将信托基金套现的方法他无法办到,只能表示遗憾。对于傅家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他不便评价,唯有建议老崔,事到如今,报警或许是唯一的办法。
老崔在陆宁海的陪同下去了派出所,回到傅家园没多久便接到了劫匪打来的电话。对方问他何时交易,老崔苦涩地说自己确实拿不出五十万。电话那头的人暴跳如雷,根本不肯相信,还说他们没有狮子大开口,姓傅的家大业大,怎么可能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既然这样,他们就要给傅镜殊好看。老崔老泪纵横地求情,无奈对方很快就挂了电话。
陆宁海当时劝老崔不要慌,对方既然打来了电话,说不定这对于警察来说是条追踪的线索,他们刚把这个信息反馈给负责这个案子的民警,就接到消息,说傅镜殊和方灯竟然满身是伤地逃了回来。
这就是傅镜殊从老崔那里得到的所有信息。在说起大马那边对于这次绑架的态度时,老崔的表述自然要委婉得多,但无论他怎么迂回地表达,都绕不过一个事实,那就是对于傅镜殊的安危,他生活在海那边的亲戚们并没有那么在乎。关于这个,傅镜殊了然于心。早就听闻郑太太年轻的时候做事雷厉风行,精明果断不亚于男子,大概这也是她一贯的作风吧,拿得起也放得下,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既然说过将信托基金交付给傅镜殊之后,两边再无经济上的关联,那她为什么还要为他付五十万的赎金?
陆宁海在医院时也安慰了傅镜殊,说遇到这种情况,向劫匪妥协未必能换来平安,报警是最好的办法,郑太太应该也是这么认为的。傅镜殊听了沉默点头,他也是对着方灯时才苦笑着说过一句:“别说我是不是姓傅,就算是又怎么样,这个身份连五十万都不值。”
方灯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这样通透的人,那些虚泛的安慰根本没办法给他任何帮助。可是想得通是一回事,能不能释然又是另一回事,他已学会放低自己,但说出那句话时,眉眼里尽是落寞。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方学农并未向方灯和傅镜殊之外的人说起过那个“秘密”,至少他的两个同案犯在审讯过程中,只提起了傅家的吝啬,而没有涉及任何关于傅镜殊身世的问题。傅镜殊出院那天,郑太太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姑姑”代表家里打来过一个慰问电话,让他不要想太多,安心休养,后续法律上的一些问题可以交给陆律师代为处理。
陆宁海是个实干的人,在他的专业领域也确实很值得托付。经他出面,傅镜殊和方灯在逃跑时与方学农发生的缠斗很顺利地被归结为合理合法的自卫,方学农的死亡则是自卫过程中不可预计的后果,与人无关。他们的应对无懈可击,警方除了对方灯没有选择报警而是孤身涉险的行为表示不认可之外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今天将是他们对于这个案子的最后一次例行询问,然后就会结案。坏人或一命呜呼,或顺利落网,好人全身而退,很是皆大欢喜。
结案当日下午,方学农被送往岛外火化,方灯去领回了他的骨灰。傅镜殊陪她将骨灰埋进了岛上的乱葬岗。替人收尸治丧是方学农这一生做得最在行的一件事,谁能料到他自己的身后事却如此潦草。
方灯这十六年都在问自己为什么摊上这样一个烂人做父亲。他活着的时候,她常咒他死,也想过如果有一天他死了,自己不但不会有半点伤心,还会为解脱而感到庆幸。但是当她捧着寒酸的一盒骨灰时,却压抑不住地痛哭了一场。他毕竟是养大她的人啊,或许还生了她,他再坏再无耻,他们也相依相伴度过了这么多年。有些东西临到无路可走,才会教人明白,你再厌恶,却始终无法割舍。正是因为这样,她没法眼睁睁看着他因为一时的贪念万劫不复,总盼着能劝他最后收手。而方学农再愚蠢贪婪,也没有忘记赚一笔昧心财之后给她留下点钱傍身。他最后迟迟下不了手,是想起了朱颜,还是因为忘不了方灯是他的骨肉?他们彼此憎恨,彼此背叛,彼此舍命相搏,却都断不了最后那点牵念。只可惜正是这似断难断的犹疑,将他们都送上了不归路。
埋葬了方学农,方灯和傅镜殊趁着夜色找到了靶场的那棵垂叶榕。他们用备好的工具沿着树根深挖。如果说在此之前傅镜殊尚存一丝侥幸,那么当他的花锄触碰到某种实物,用手刨开覆盖的泥,看到黄土中埋着的婴儿骨骼时,他仿佛耗尽了所有气力一般跪倒在榕树下。心中百味杂陈的方灯也慢慢跪坐下来,紧紧抱住了他的头。
“方灯你说可不可笑,你爸爸半辈子满口胡言乱语,唯独这件事他没有骗人。”傅镜殊的声音从方灯的肩颈处传出,分辨不清是哭是笑,“别人叫我小野种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姓‘傅’。我爸死了,他们不肯认我,也没关系,我还有我自己。但是现在我连‘自己’都没有了,埋在土里这个才是傅镜殊,那么我是谁?”
榕树上栖息的一只鸟儿被声音惊起,呼拉拉啦啦振翅远去。它还会找到下一个栖息点,树下的人呢?一旦这个秘密公开,他将何处栖身?方灯弯下腰,用手一捧一捧地将泥土重新覆盖在婴儿的尸骨之上,犹如一点点地将秘密深埋。
傅镜殊也直起腰,怔怔地看着她的举动。
他问他是谁。其实她根本不在乎。在方灯心中,他只是她的小七,与姓氏无关,与血缘无关,与一切无关。
“我爸爸已经化成了灰,没有人知道这树下埋着什么。相信我,你永远都是傅镜殊。”她对身边的人说。
“我是吗?”他轻轻吐出这几个字。
月色苍白,如同在人的脸上撒了一层薄薄的盐霜。方灯很想伸手去触碰这层霜染下他的面颊。
她不可抑制地去想,如果他不是傅镜殊,他们又会怎样?不不不,只要他快乐,她愿意他是任何人。
“你相信我吗,小七?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最后一个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你信不信我会替你把这个秘密守到我死的那一天?”
傅镜殊低头,学着她的样子慢慢把土填了回去。
“方灯,如果要说心里话,我会告诉你,别相信任何人,除了自己。”他将手下的土压平,转头对她笑了笑,“可是你就是另一个我自己。”
方学农死后,岛上的街道办事人员也一度来慰问过方灯,她未满十八岁,按规定在父母双亡,没有亲戚可以投靠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入住圣恩孤儿院,直到成年。
傅镜殊曾提出让她搬进傅家园,老崔也默许了。但方灯没有这么做。
那件事没过多久,她就听到傅至时喊她“绑架犯的女儿”,人们津津乐道于这桩岛上大案时,也免不了在她背后指指点点。
方灯自嘲地想,从“酒鬼的女儿”到“绑架犯的女儿”,这算不算是一种升格呢?但是不管前一种还是后一种称谓,当着别人的面,她或许都应该离傅七远一点。没有人乐于看到被绑架的人和绑架犯的女儿混在一起,而且亲密无间。
更为离奇的是,傅家那个姓陆的律师在处理完绑架案的事之后找到了方灯,他说他一直想要个女儿,如果方灯愿意,他可以做她的养父,给她一个新的家。
方灯当时的表情无异于听到了天方夜谭。傅七出事之前,她和这姓陆的人从无交集,他为什么会想要收养她?即使他想女儿想疯了,她已经十六岁,很快就将成年,早就不是最适宜收养的年纪。
方灯靠在渡口的栏杆上,听着渡轮离岸的声音,直言不讳地向律师说出了她的疑惑。
在她看来,陆宁海也不像个轻率的人。这个决定想必对他而言也十分艰难。他回答道:“可能是因为你很像我的妻子,死去的那个妻子。她出车祸的时候怀着孕,我想,如果我有个女儿,长大后就应该是你这个样子。”
方灯歪着脑袋朝他笑,“那你找我,是做你的女儿还是妻子?”
这个问题显然让律师大为尴尬。不久前岛上惊鸿一瞥,他一直记得这小女孩骑在墙头粲然而笑的样子,那笑容仿佛触动了他的某根心弦,以至于后来发现她卷入了傅镜殊的绑架案,他也尽心尽力替他们把事情处理好。当他知道这女孩的父亲在绑架案中死去,她现在已经孤苦无依的时候,收养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