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总想抛弃朕-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次皇长子的拈周礼特意设在了柔仪殿中,为的就是地方大,容得下许多人。
  静瑶便点头说,“那好,咱们带彦儿过去吧。”
  倚波忙在前头开路,静瑶母子连同安王妃,沐琬等宾朋一同去了柔仪殿。
  ~~
  此刻的柔仪殿中已经置好了一张坐榻,通体的红色,彰显着喜庆,上头也已放好拈周礼常见的物件,与民间不同的是,还多了几样特别的,比如金印还有铁弓。
  毕竟彦儿是皇子,在某些人看来,等会他对什么感兴趣,足可以关乎大梁未来的命运呢!
  是以此刻柔仪殿中皇亲国戚文武重臣齐聚,众人满怀期待,都想等着看看皇长子会抓什么。
  眼看着宇文泓也从前头过来了,礼官便不敢耽搁,说了声,“吉时已到,请小殿下上座。”
  彦儿抬头瞧了瞧这说话的人,正想咧嘴笑,忽然被乳母抱去了座榻上。等小家伙坐定后发现,原来这榻上这么好玩,摆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呢!
  小家伙扭头四处看看,有些眼花缭乱,而此时包括帝后在内的众人俱都屏息静气,就等着看小家伙要先拿什么。
  彦儿其实什么都想拿,但目光一扫,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便微微伏了俯身,一个伸手就把东西拿在了手中。
  此时众人都是眼睛一亮,原来小家伙拿在手中的是一本《孟子》。
  彦儿不仅把书拿在了手中,还试着用小胖手翻开看,一脸的认真,见此情景,东阁大学士林鸿朗笑赞道,“黑发就知勤学早,小殿下有此好学之心真是难道。”
  为了夸赞彦儿,难为老先生还特意将劝学诗中的名句做了更改,静瑶笑笑,替彦儿谢道,“大学士过奖了。”
  其实心里却是明白的,小家伙一直想拿自己桌上的书卷,倚波她们怕他撕坏,总是高高放起来,如此一来,却叫小家伙愈加好奇,今日上来就拿书,大约是好奇久了的缘故。
  说着看了看宇文泓,却见他正朝自己看来,微微笑道,“不错,读书修身养性,彦儿很会选。”
  静瑶抿唇一笑,又听他道,“还有这么多,彦儿还会选什么?”
  静瑶便看了看乳母,乳母会意,上前将小家伙手里的书卷哄走,又道,“殿下,您瞧还有怎么多好玩的呢,您再选选看?”
  彦儿今日倒好脾气,正在玩儿的物件被拿走,也并不发怒,只是转眼又看向榻上,忽然眼睛一亮,有了目标。
  那东西离自己有些远,小家伙便往前一探,由坐变成了爬的姿势,往前挪了一下,方把东西拽在手里。
  原来是枚印章。
  其实这才是众人最期待的一幕,眼见皇长子将印章握在手中,且很是好奇的把玩,一旁的几位大臣方放了心,另一位大学士阮宿也出声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小殿下选了这印章,日后必有雄才大略,乃是江山之福!”
  彦儿是正儿八经嫡出的皇子,众人自然毫不吝惜溢美之词,静瑶微微笑笑,抬眼看了看宇文泓,就见宇文泓微微点头,“彦儿不错。”
  面上笑得也是和煦。
  皇长子先摸了书卷,再摸金印,接下来后来又去摸了一支笔,却始终没理会那些普通玩具,这叫忠心耿耿的大臣们颇为放心,接连有人出来称赞。
  拈周礼结束,柔仪殿顺势摆起了酒宴,众人入座,为小殿下庆贺寿辰。
  晚间入睡前,宇文泓回忆起白日的事,不忘夸奖静瑶,“今日彦儿委实不错,书本,金印与笔,这都是干大事的象征,可见朕的儿子并非纨绔啊。”
  静瑶忍不住笑笑,本想谦虚几句,但见他一脸得意,便顺势哄道,“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陛下神武,彦儿受您的言传身教,当然是不差的……”
  宇文泓点了点头,信心满满,甚至开始规划道,“时间不早,朕该为彦儿寻太傅了……你觉得林鸿朗与阮宿,谁更好些?”
  静瑶想了想,微微皱眉说,“臣妾身在后宫,对这二位都不甚了解,这件事,还是陛下定夺吧。”
  宇文泓便道了声好吧,自己琢磨去了。
  只是没过多久,又听见他在微微叹息,引得静瑶忙问道,“陛下怎么了?”
  宇文泓微微有点失望,“朕自幼习武,十四岁便上战场,却没料到,彦儿对习武一点都不感兴趣……”
  静瑶一怔,旋即想了起来,拈周礼的时候,彦儿从头至尾都没有去抓那张铁弓,这是叫他介怀了?
  她笑了笑,赶忙安慰道,“彦儿向来好动,兴许长大了也喜欢强身健体呢,陛下无需在意拈周礼的事,今日小家伙拿的都是平时不常见且好拿握的,那把弓那么大,他也知道自己拿不起来,才放着没管的。”
  说着又道,“兴许等再过阵子,他会缠着您叫他习武呢。”
  这样一说,似乎也很有道理,宇文泓嗯了一声,终于不那么在意了,转眼看见她的孕肚,伸手摸了摸,又自我安抚道,“也没关系,彦儿若真不喜武就算了,还有老二,老三……总有一个可以培养。”
  静瑶忍不住娇嗔,“老二还没出来,就想着老三了……”
  宇文泓挑了挑眉,“自然会有的,我们时间还多,生上几个,也不成问题啊!”
  说着想起来当初御医的叮嘱,又改口安抚道,“莫怕,咱们不急,生完这个,要叫你好好歇一歇,慢慢来就好。”
  静瑶叹了口气,抚着肚子说,“臣妾当真也不急,先把这个小家伙生出来再说吧……对了,今日沐琬还同臣妾说,等大理那边的书院落成,想邀请臣妾过去看看呢。”
  宇文泓嗯了一声,“段二倒是也提过……你想去吗?”
  静瑶目中涌出向往来,“想啊,臣妾由小到大,就只从青州来过京城,别的地方都没去过,。况且,听说大理四季如春,是个极美的地方……”
  “那就去吧。”
  话未说完,宇文泓当即发话,“朕带你去,等老二出来,朕一定带你去。”
  他说着看向她,满目温柔,“这本也不是难事,往后有什么心愿尽管说出来,不必藏在心里。”
  没料到他会答应的如此痛快,她笑着点头说好,又伸手抚了抚肚子,柔声说,“宝儿,听见了没?现在就等你了。”
  话音落下,就见肚皮上涌现一阵波浪,里头的小胎儿不知是抬了抬胳膊还是伸了伸腿,总之,引得父母二人一阵惊喜。
  ~~
  如沐琬所说,皇长子周岁礼过完,第二日一早,大理国一行人马便踏上了规程。
  段家人急着赶回去过年,宫里的人们也不例外。
  忙忙碌碌的过完腊月,转眼就到了除夕,而除夕的年饭吃过,待到第二日红日初升,已是新的一年。
  上至太后,下至普通宫人,此时都在期待一件事,那便是皇后娘娘腹中的皇嗣到底什么时候出生。
  到了二月,已该是瓜熟蒂落的时候,然而这位小皇嗣却比大哥彦儿更加沉得住气,眼看着二月都过了一半,依然在肚子里头待的安安稳稳。
  静瑶开始有些沉不住气起来,为了叫小家伙早些出来,只好多走动散步。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二月十八那日的早上,她的肚子终于有了动静。
  棠梨宫立刻严阵以待,御医同稳婆第一时间赶来,皇帝得了消息,也立刻从乾明宫赶了过来。
  只是原以为要等很久的,出乎意料的是,不过半天的功夫,产房里头就传来了婴儿嘹亮的哭声。
  宇文泓心间一动,立刻看向产房门口,很快便有小宫女出来报信,跟他称,“恭喜陛下,皇后娘娘又为您添了位小皇子。”
  宇文泓却急忙问道,“皇后如何?”
  小宫女赶忙点头,“请陛下放心,娘娘母子平安。”
  宇文泓终于放下心来,而后才笑道,“好好,皇后又为朕添一子,实乃劳苦功高,赏!”
  他话音落下,棠梨宫众人立刻向他下跪道贺。
  他面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却悄悄有一丝小小的遗憾。
  唔,原本想要一个小丫头的……
  不过,儿子也好。
  他现在可有两个儿子啦!真是令人开心。
  ~~
  二皇子也是个叫人省心的孩子,能吃能睡,是以小身体增肥迅速,满月的时候,小脸已经圆溜溜的几乎没了下巴。
  如同对彦儿一样,宇文泓也很是喜爱这个儿子,特意给他取名叫宇文皓,希望他长成一位光明磊落的伟男子。
  太后喜爱长孙,也喜爱这个小孙子,常常抱在怀中,还趁没有外人的时候同韩嬷嬷感叹,“皇后倒是个有福气的,接连两个男娃儿,哀家终于能放些心了。”
  韩嬷嬷笑道,“帝后恩爱,是天下第一美谈,娘娘可把心好好放在肚子里。从此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多好?”
  太后闻言在脑中试着想象,若再多来几个小皇孙,每日一同到福宁宫给自己请安,齐齐唤着皇祖母,那画面似乎也很美好……终于点了点头,欣慰的笑起来。
  彦儿皓儿一天天长大,到了这年的秋天,帝后二人携子亲赴大理,见证书院落成。
  说是去见证书院开张,实际却是忙里偷闲,顺道出来游山玩水的。
  出京城时民众夹道相送,阵仗浩大,然等出了远离京城,宇文泓便命人撤了依仗,与妻儿微服,一路享尽乐趣。
  马车摇晃间,两个孩子都睡着了,自有乳母们照顾。静瑶也有些疲累,脑袋歪在宇文泓肩上。
  他温声说,“累了就歇一会儿吧。”
  她点头说好,试着闭了下眼,一会儿却又睁开,道,“睡不着,这样一睡,不知要错过多少美景呢。”
  宇文泓笑笑,“何必贪恋这一时?咱们有的是时间,朕以后常带你们出来走走便是。”
  静瑶笑了起来,终于放心的闭上眼睛小憩一会儿。
  他说的对,他们有的是时间。
  车外,远山层林尽染,现出缤纷的色彩。
  秋色正好,一如这美丽的人生。


第一百四十六章 番外一
  从大理出发; 大队人马重又踏上了去大梁的路。
  算来这已经是段菁菁第三次去大梁了,但与之前的两次大为不同,她今次身着喜服,是去成亲的。
  她要嫁人啦。
  父王与母后格外宠爱她; 除过长兄要留在王宫帮着处理事务; 此次二哥与长姐二姐俱都携家带口陪她上路,一行人在路上走了一个月,十一月中,终于踏进了大梁的京城。
  而此时的李府,已是张灯结彩; 就等着迎接新娘了。
  大理国一行人在驿馆内稍歇,吉时才道; 便听见门外有人亮声通传,“驸马爷到。”
  驿馆内都是大理国的人; 自然该称李尚林为驸马。
  一时间喜炮响起; 热闹喧天。
  听到这动静; 原本满心忐忑的段菁菁不由得抿唇一笑; 浓浓的新娘妆下; 遮掩不住的妩媚,看得一旁的灵儿惊呼; “公主真美!”
  话出口; 却被段菁菁含羞带笑的嗔了一眼,“本公主何时不曾美过吗?”
  灵儿这才惊觉失言,吐了吐舌头; 嬉笑着同她道歉。
  段家大姐见状笑嗔道,“莫再打闹了,人家新郎官都临门了,还不快点给公主披上盖头?”
  段家二姐也点头道,“对对,大梁重礼,千万不要误了吉时才好。”
  屋子里的丫鬟们立刻点头应是,纷纷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就将三公主重新装扮完毕,大姐二姐齐齐过来打量,确认完美无误后,终于将人送到了李家的花轿上。
  李尚林骑在骏马上,一身喜服,风姿无双。京中百姓大多都知道状元郎是位美男子,但只有亲眼看过才明白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美男——即便明知今日是他成亲之日,仍然引来无数少女垂涎呢!
  不过此刻花轿中的新娘子可没工夫吃醋,此刻段菁菁一颗心跳得格外快,充满了期待,还有些小小的紧张。
  她终于要嫁给李尚林了!
  只是听说大梁的婚礼步骤复杂,她可千万不要出错才好。
  迎亲的队伍热热闹闹,穿过半座京城,终于到达怀恩候府。
  喜轿落了地,便有喜娘上前将段菁搀了出来。头顶红红的盖头,遮不住好奇心,段菁菁忍不住从盖头下的缝隙往外看去,只见目光所之处,皆是一片红色,仿佛望不到边际似的。
  唔,梁人果真喜欢红色。
  她心底暗自感叹一下,忽然瞥见一双云靴踱进视线中,伴着温润的声音响起,“公主,请随我来。”
  那无疑便是李尚林了,她呼吸瞬间一滞,一颗心跳得愈加激烈。
  分别又是半年,今日终于见到他了!
  回到大理后一直忙着备嫁的事,她虽然很少空闲,却从不曾忘了对他的想念,每当夜晚躺在床上,闭上眼,便是他那时在御花园中微微一笑的模样。
  碍于大梁的规矩,上次来京,他们只匆匆见过三次面,简单说过几句话,但他同她说过的每一句,她都清清楚楚的记在心里呢。
  日思夜想的人此时就同自己隔了一个盖头,段菁菁简直欢喜的难以自制。好不夸张得说,今日若不是这样正式的场面,她简直想立刻把盖头掀起,扑进他的怀里!
  不过好歹没有这样做,她脑间是清醒的,今日是他们两人的大日子,等会儿拜了堂,就正式结成夫妻了,她什么时候抱他都可以。
  她娇羞的应了声好,喜娘将红绸递到两人手中,她便跟着他一路走向堂中。
  身后喜炮噼里啪啦的响,如同今日的阳光一般热烈。
  ~~
  在前院里拜过堂,新人牵着红绸走进后院,来到自己的卧房中。
  承蒙皇恩,怀恩候府地方实在不小,然而主子却不多,连上新娘子,也才三人而已,老夫人便做主,给儿子儿媳腾了大院子,自己则到清净些的地方住去了。
  洞房同样是一片铺天盖地的红色,在京城冬日碧蓝天空的映照下,有种别样的美,热烈的也叫人瞬间忘了寒冷。
  段菁菁在喜床上坐好,屋子里除过李尚林,还有喜娘,丫鬟,及前来观礼的贵妇们,她知道马上要揭盖头了,心里更加紧张。
  怎么办,不知道自己的妆容是否还好,刚才坐了一路的轿子,不知发髻弄乱了没有……
  段三公主有些后悔,身上该带一面小镜子的,好歹下轿前自己检查一下啊!
  但是此时后悔也是多余,喜娘在边上出声道,“吉时已到,请新郎官为新娘子揭盖头吧。”
  就要见面了,段菁菁不由得屏息起来,只听见李尚林应了声好,又往前挪了两步,然后随着一阵清风,头顶的红绸被挑起,她出现在众人面前。
  盖头揭起的一瞬间,她下意识的闭了下眼,迟钝片刻,再小心翼翼的睁开,不出意外的看见了他,身姿笔挺,一身红色喜服,愈发清俊出尘。
  这是她的郎君,完美无瑕的人儿。那一瞬间,她笑的灿若花开,由衷的开心。
  其实先前私下曾对着镜子练习过许多次,原想如大梁女子般娇羞一些,但见到他,就全都忘了。
  她明澈笑容映入眼底,他也笑起来,还温声说道,“公主辛苦了。”
  她还想说句“不辛苦”来着,但屋子一旁的贵妇们已经开始说话,纷纷笑着夸赞她道,“新娘子真美……”“果真天上地下难寻的一对璧人……”
  她只好对他微微点头,一些话,留到仅有两人的时候再说吧。
  李尚林客气的同她们道谢,一旁的喜娘已经端来了喜酒,喜笑颜开的说,“请新郎新娘共饮合卺酒。”
  哦对了,她差点忘了,还有这样一道程序呢!
  喜娘说完,李尚林便应了声好,自己拿了一杯,又将另一杯递给她,温声道,“娘子,来。”
  他叫她娘子,这叫她心漏跳一拍,没有任何抗拒的力量,乖乖接了过来。
  两人交杯饮下,酒入喉,却叫她忽然一顿,原来这酒并非大梁的烈酒,却有一股熟悉的味道……
  她刹那间想起旧事,忙看向李尚林,小声说,“这,这不会是……”
  碍于有旁人在场,终是没有说出,却见李尚林悄悄冲她眨眼,应了声,“是。”
  她立刻明白了,原来这果真是当初在畅春园外送他的那一坛雕梅酒……
  世上的雕梅酒不计其数,但二哥亲手酿制的味道,她却能立刻辨认出来。而且经过这几年的沉淀,这酒愈发醇香。
  没想到他一直存到现在,还放在这一天,做两人的合卺酒……她心间涌上一股暖意,又忍不住笑起来,夸赞道,“好喝。”
  熟料这句话却引得旁边观礼的女眷们一脸惊奇——这位大理公主果然非同一般,毕竟鲜少有新娘子人在婚礼上好爽称赞酒好喝的呢……
  有人在悄悄掩唇,段菁菁余光瞥见,心里悄悄一顿,担心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合礼数了……
  纵使骄傲的小公主,在今日这般大日子里,也忍不住不自信起来。她不由得看向李尚林,却见李尚林也笑了起来,点头赞道,“的确好喝,这是我这辈子喝过的最好喝的酒。”
  她又笑起来,笑得那般开心,雕梅酒的香甜在舌尖蔓延,一直蔓延到了心间。
  谁能想到,当初在饭馆里的惊鸿一瞥,那个如玉的少年竟从此深深刻在心间。
  她也从没想到,那时千方百计从二哥房中偷来的那坛雕梅酒,竟会成为两人的合卺酒。
  原来缘分自那个春日便已种下。
  这一杯甘醇入怀,两人从此合二为一,永不分离。


第一百四十七章 番外二
  皓儿满月时; 已是柳絮飘飘的仲春时节。
  彦儿将要一岁半,小身体十分强健,也比从前省心不少,静瑶见状便为他撤了一个乳母; 准许钱氏出宫与家人团聚去了。
  然而却又得分出一部分人手来照顾皓儿; 她眼下得掌管宫务,并没有多少空闲。
  但再忙也没忘了要事,趁着某天在院子里散步的时候,静瑶交代身边的小宫女,“去一趟御药房; 看看魏大夫可在?如果在的话,叫他过来一趟。”
  小宫女应声前去; 却叫一旁的倚波甚为好奇,赶忙问道; “娘娘可是哪里不舒服了吗?”
  静瑶在梨树底下坐了下来; 笑道; “我好好的啊; 放心。我找他是有别的事。”
  倚波一愣; 隐约有了些预感,诺诺试探道; “是……什么事啊?”
  静瑶见她欲言又止; 不禁觉得好笑,索性道,“是想问问他; 日子定下来没,什么时候娶你过门啊?”
  话音落,就见倚波面上唰的绯红起来,她却又道,“那时说好,等我这里大事忙完就把你嫁过去,现在年过完了,皓儿也满月了,春光大好,正适合办喜事。”
  倚波简直羞得不是一般,刚想娇嗔,却忽然见有宫人来到近前请示,“娘娘,魏御医到了。”
  静瑶便正了正神色,点头说,“请进来吧。”
  宫人应声前去,不一会儿,魏子元便进来了。
  梨花层层片片,漫如云朵,馨香扑面,那花云底下有两人,坐着的是静瑶,立在旁边脸颊微微泛红的正是倚波。不知怎么,眼见这幅场景,魏子元心间忽然有了些预感,似乎猜到了皇后传自己前来的目的。
  他来到近前恭敬行礼,“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虽然想,却不敢看向旁边的姑娘。
  静瑶语声十分温和,道,“免礼,今日传你来是想谈些私事,不必紧张。”
  魏子元忙应是。
  静瑶便道,“本宫就开门见山了。魏大人大约也知道,从前本宫还在尚宫局时便同倚波交好,现如今她虽为宫令,但在本宫心中,与亲生的姐妹无异,她的终身大事,也一直是本宫心中所挂念。你们的事,本宫并非不知道,倚波的心,本宫是看得真真的,就不知你如何?”
  魏子元知道这是关乎终身幸福的时候,也不敢扭捏,忙道,“回娘娘,微臣……同姑娘一样。”
  静瑶点了点头,便道,“那好,本宫现在就给你准话,本宫将她托付给你,希望你从今往后好好待她。她是个热诚的人,望你莫要辜负。”
  魏子元回答的十分坚定,“娘娘放心,微臣一定好好待她。”
  静瑶便放心了。
  其实这几年也看得清楚,魏子元坦率真诚,与倚波倒是十分相配的。她道,“那你便回去好好准备吧,从今往后,本宫便是她的娘家人,若她受委屈,本宫一定不饶。”
  她恩威并施,魏子元恭敬应下,却叫一旁的倚波再也忍不住,勉强等到魏子元离开,眼泪就跌了下来。
  静瑶皱了皱眉,嗔道,“这才什么时候,就掉开眼泪了?等你上轿的那一天可要怎么好?”
  倚波抹抹眼泪,“奴婢舍不得娘娘,这世上,娘娘对奴婢最好……”
  静瑶拍拍她的肩,故作微笑,“知道就好,嫁出去了可得有点良心,记得常回来看我才好。”
  倚波又破涕为笑,连连保证,“只要娘娘恩准,奴婢恨不得天天进宫来看您!”
  魏子元也到了婚娶的年纪,见静瑶发了话,片刻也不耽搁,很快便拟好了日子,一番准备后,于初夏的时候,将倚波娶回了家中。
  倚波在棠梨宫历练了几年,很能独当一面了,又有静瑶这个大靠山,魏家上下都很是喜欢她。而魏家婆母见她是能干人,很快就给她放了权,叫她掌管家事。从此小两口一个在外当差,一个持家又道,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
  倚波嫁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