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种植专家-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前的问题在金钱攻势下全都迎刃而解,工地立刻开工,效率高得吓人。

    皮埃尔总统的效率也很高,他派来了许诺的一帮警察来给李泉站岗。

    来的一共是三十几名黑人警察,分为十岗,每天24小时在工地上监督工地里来往的黑人劳工,让李泉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穷则思变,什么叫监守自盗。

    雇佣来的黑人劳工,几乎每人每天都会在下工后被从身上搜出钉子、钢筋、钢管、铁丝、石膏板,等等稀奇古怪的建筑材料。除此之外,李泉还时不时还能接到黑人警察之间的互相揭发举报,从这些警察身上搜出各种建筑边角余料来。

    对此,李泉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过问。这种涉及到人口素质的问题,不是靠批评教育和惩罚能改变的。那是需要时间沉淀,和生活保障的双重进化才能真正解决的。这种事还是留给皮埃尔总统去操心吧。只要这些工人不耽误工期,顺走几根钉子这种事,他实在不想放在心上。

    李泉更多在意的是皮埃尔总统派来这些黑人警察的真正意图。

    他很清楚,皮埃尔总统派来这些黑人警察除了帮他看门护院外,其实还有负责监视他的意思。

    因为皮埃尔总统怕他跑了。像他这样大规模投资的富商,在布隆迪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他有可能是布隆迪有史以来,来到的最大的投资商。当然了,那些国家项目除外,那些是属于国际人道主义捐助和政治因素考虑的,而非商业投资。

    这不难理解。这里根本没什么值得开发的。李泉清楚这点,皮埃尔总统更清楚。事实上,即使李泉那天晚上解释过了,可皮埃尔总统依然还是疑惑李泉到底看上了布隆迪哪一点?他为什么要选择来布隆迪?

    有一件有趣的事。

    这些布隆迪黑人警察穿的那种简陋的蓝色制服,李泉怎么看都觉得酷似国内的水管工。这些黑人警察刚来时,李泉真的以为这是一群水管工,他当时还在纳闷自己什么时候雇了这么多水管工?

    开始的几天,李泉几乎每天都要同皮埃尔总统会面。双方秉着友好态度,坚持互利互信的原则,就种植园的前期搭建和下一步投资意向进行了多次深入洽谈……

    李泉总结起来其实只有一句话,皮埃尔总统问他什么时候花下一笔钱。

    对此李泉给出的答案每次都很直观:马上。然后,雇来的职业经理人会将报表递交给皮埃尔总统。李泉的风格就是,他只负责规划大方向和掏钱,其他的别来问我。

    于是之后的几天,皮埃尔总统都会亲自来找李泉雇佣的职业经理人,在李泉授权下,来自英格兰据说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的职业经理人皮特,很好地替李泉完成了这些应付任务。

    这些天李泉对布隆迪有了一些更直观的了解。

    布隆迪名义上是共和政府,其实呢,真正私底下是军阀联合执政。坐落在布隆迪的每一个座大型种植园,都被几个军阀掌控在手里。这些军阀都在国会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而被他干掉的图桑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图桑,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图桑的死,外界甚至连一个媒体报道也见不到。更不用说布隆迪本地了——布隆迪这个国家压根就没有媒体和报纸。即使传播,也只是很小范围内的新闻。外界没什么人会关注东非这个不起眼的小国死了个军阀。这正是他乐于见到的。

    对于这些布隆迪军阀,李泉心里一直都警惕着。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这么高调,不遮不掩展现了如此的财力,如果说不被人盯上,那真是不大可能的事。

    不过他并不在乎。首先,对方不可能在种植园搭建完成前下手的。其次,之后如此真有爪子敢伸进来摘桃子,他会毫不客气剁掉这些爪子,来多少剁多少,让这些黑人知道他不是好惹的。

    这几天他切身体会到了皮埃尔总统所说的布隆迪人对中国人的“友好”。

    当地黑人对他显露的,已经不仅是友好,甚至达到了献媚的程度。

    原因其实很简单,布隆迪黑人对中国人友好,是因为中国人有钱。这些布隆迪穷人很直接地称呼中国人为中国人老爷,就像巴布鲁那样。假如有中国人雇佣他们,他们会自觉地保证奴隶的身份。

    前几天李泉在总统府还见过几个来自中国的同胞,和他们一起吃过饭。他发现这些人都是很普通的中国商人,大多来自温州。即便只是这些普通中国商人,在布隆迪也有很大的特权。还是那个原因,因为有钱。

    酒席上,李泉和这几个中国老乡谈话中得知,这里的黑妹以嫁给中国人为荣,一个中国木匠来了都能随随便便包养好几个黑妹,这些黑妹都希望他们能早些带她们回中国。当然,大部分情况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里的平民百姓也都十分愿意替中国商人打工。因为这会有更多钱赚。虽然大约一天只能赚1到2美元,不过这对布隆迪人来说已经很多了。

    在这里,中国人和欧美白人来了都是贵族待遇。布隆迪政府会给他们各方面都大开绿灯。一位来自温州的中年商人直言不讳地告诉李泉说,一次他在布琼布拉路上开车,不小心交通违章,被黑人警察抓到了。可在发现他是中国人后,那个黑人警察不仅没给他开罚单,还热情地帮他指路。

    他们也常常会自问这是为什么。

    有的说,是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太穷了。就看这里,这座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算上华人也只有20万人口,跟国内一些小镇都没法比。

    这里除了基本食物外,制造业几乎为零,连一根铁钉都不能自己生产。对此李泉深有体会,就连他的工地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都得从邻国坦桑尼亚运过来。

    布隆迪的轻工业,除香蕉啤酒外也几乎全是空白。民众绝大部分生产生活物资只能依赖进口,又因为是内陆国家,运输渠道单一,这里物价很贵。真正能正常消费得起的,就只有中国人。

    也有的人说,中国在贫穷的那段时期不也一样?甚至包括现在,还有很多人奉行洋人至上原则。归根结底,只有时间才能磨灭这一切。

    那顿饭后,李泉和这些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交换了联系方式。当在问起李泉在布隆迪是从事什么工作时,李泉只是笑着简单回答了一句:“种植专业。”

    几天之后,在布琼布拉城郊,一片崭新的活动板房搭建完成。另有一座三层楼主体建筑正在施工当中。在这些建筑周围,种植园的大体结构已经完整地规划了出来,占地面积达到了一个恐怖的范围,只待李泉随时种植。

    李泉秉承一刻也不想耽误的原则,决定进入计划下一步,是时候召开新闻发布会了。他将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全世界宣告超级麦和麦田傀儡的到来。

    之后的几天,李泉邀请了世界各地的媒体前来布隆迪,路费将由森林之心公司承担,这些邀请函通过网络渠道发送给了世界各地的媒体。其中包括CNN,CCTV,BBC等著名喉舌。

    李泉有信心,超级麦和麦田傀儡能够一鸣惊世,这将是他离开国内后,走向世界舞台的第一步。

正文 第145章 新闻发布会(1)

    “Boss,邀请函都已经发出去了。只不过……”英格兰小伙皮特站在李泉对面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皮特。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到时候有多少人会来,那就看他们自己了。”李泉微微一笑,显得成竹在握。

    美国,亚特兰大。

    这里坐落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总部,简称CNN总部。

    现在是早晨。乔治像平常每个早晨一样,端着杯热咖啡,面带友好的微笑对经过的每个同事打招呼。乔治人缘很好,他是总部里资格最老的记者之一。早些年他曾外派到东非,对肆虐的索马里海盗进行采访,那是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一笔。

    后来,升任办公室主任的乔治调离了第一线,坐进了位于鹰城的这座总部大楼高档办公室里,成了众多退居二线就发福的一员。

    乔治像往常一样走进他的办公室,放下咖啡,像往常一样随手打开了办公电脑。随后,几封电子邮件跳了出来。他像往常一样边喝着香浓的拿铁咖啡,边阅读邮件。

    “哇喔!吉姆的小孩都长这么大了,这周末是他的生日派对?唔,要送什么礼物给他呢?孩之宝?还是棒球手套?哦……这封邮件总算到了,该死的韩国人,工作效率一直都这么低下,这份报表上个月就该送到我的邮箱里了!哼,好在时间还来得及。咦,这是什么……”

    乔治点开了一封署名来自非洲的邮件。没错,来自非洲,他已经很久没收到过来自非洲的邮件了,那里不归他管。他很奇怪,这封邮件怎么会发到他邮箱里,是发错了吗?

    点开邮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显眼的LOGO和公司署名,注明了“森林之心公司”这个他从未听说的公司名称。LOGO是一棵奇怪的树。

    乔治默默地读完了邮件开头,他惊奇地发现这原来是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到非洲一个小国布隆迪去参加一场新闻发布会。

    “哦,新闻发布会?布隆迪?东非?”乔治疑惑地想,最近他没听说那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啊,怎么会突然邀请他去参加什么新闻发布会?

    乔治继续读了下去。

    当他读到邮件里简单阐述关于发布会的内容时,他脸上表情渐渐变得精彩起来。

    “什么?一种改良型小麦品种的发布会?还有什么播种机器?等等,这个产量不对……”乔治的眼睛已经完全瞪大了,“35吨每英亩?搞什么鬼?今天难道是愚人节吗?”

    他下意识地看了看日期,今天显然不是愚人节。

    乔治有些恼怒起来了。

    这封邮件里提到,新闻发布会主办方竟然声称他们研发出了一种能够亩产5。8吨,换算成英亩,就是大约35吨的超级小麦!这个产量,是正常小麦的6到7倍以上。而更夸张的是,对方声称,这种超级小麦的生长速度是正常小麦的14倍!

    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乔治对此嗤之以鼻。因为这里说的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封该死的垃圾邮件浪费了他宝贵的早晨时间!真不知道这封邮件究竟是怎么发到他邮箱上的。

    选中,删除,拉黑……乔治干净利落地完成了三连击。

    随后,他心情愉悦地继续读完了后面几封邮件,同时也像往常一样准确地喝光了早晨的咖啡,开始了他新一天的日常工作。

    还有像乔治一样的位于世界各地的记者们,这些记者大多都在这个早晨接到了一封特别的邮件。邮件用不同语言阐述了同一件事:

    下星期,将在东非国家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主办方森林之心公司将向世界宣布他们的研发成果,一种能够亩产5。8吨,生长速度是正常情况下14倍的超级小麦品种。届时,还将同步发布一台全自动种植机器人。新闻发布会将向全世界所有媒体开放,媒体人来布隆迪的路费都将由森林之心公司全部承担,欢迎各路媒体前来参加。

    绝大多数媒体记者接到这封邮件后,都先是一愣,随后,当他们了解清楚邮件里所描述的产量和速度等数据同正常情况下的对比后,大多数记者都会嗤之以鼻,甚至愤怒,认为这又是哪个渴望炒作的无名公司的鬼把戏。这种事情,他们早已经见得太多了。

    就像CNN的乔治一样,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记者接到邮件后的反应,同样是当成垃圾随手删除了,根本没在意这件事。

    其他一些大型媒体的记者也基本上如出一辙。

    这种明显不切实际的消息,这些正规媒体是不会派出人力去浪费时间参加的。这种花边新闻,只有那些小报纸的记者才会有兴趣掺和进去。届时双方大约会一拍即合,然后各取所需,该公司得到了炒作机会,小报纸则获得了博人眼球的机会。

    这是高贵的新闻贵族与路边乞丐之间的巨大差距。正规媒体对这件事的不屑已经被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得很清楚了。

    威廉是一家英国小报纸《花边报》记者,去年他在谢菲尔德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却没能像其他学长学姐那样进入《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每日邮报》、《太阳报》、天空电视台、BBC等英国乃至世界顶级媒体就职。原因只有一个,他是平民区出身。

    平民区的孩子家境大都不太好,他们很难在毕业后立即获得在大型媒体就职的机会。大型媒体职位有限,往往一个职位尚未离职就已经被关系户内定了。

    抛开这些不谈,威廉认为自己的能力还是足够的,他在大学时的成绩相当不错,唯一缺少的只是一些运气罢了。

    今天早晨他起的很早,昨天追踪的卡戴珊姐妹的花边新闻稿他是熬夜才写完的,主编催得很紧,没办法,他只好给自己加了一片阿司匹林。好在稿件写得应该还不错,已经顺利按时完成了。

    夹着公文包走进地铁站,登上地铁,站在车厢里,威廉半迷糊的双眼正盯着手机屏幕,随便点开了昨天的邮件。

    唯一的一封邮件跳了出来。威廉飞快阅读了邮件里的内容。下一刻,他整个人一下子就完全醒了。

    “东非小国布隆迪?好像听说过。森林之心公司?没听过。”威廉着重反复读了那一行:本公司将完全报销您的来往路费,无论您从哪起飞,是否头等舱都没关系。森林之心公司期待您的到来。

    威廉心动了。最近他就一直认为,自己应该出去活动活动筋骨,到处走走。总待在英国是找不到好新闻的,每天写的只会是卡戴珊姐妹又勾搭上了哪位男明星,这令他厌恶。虽然这个非洲公司看上去也不是那么靠谱——产量35英亩?我的上帝,这绝对是本年度最大的玩笑!可他不在乎,他只是想要出去走走,即便是去非洲。

    于是,当威廉来到报社,向主编提交了外派申请之后,面对主编怪异的目光,威廉很豪迈地说:“路费我会自己负责。”当然,他还是希望非洲那个公司能说到做到,会替他报销这笔不菲的花费。

    主编稍稍犹豫就同意了威廉的申请。这让威廉很高兴。威廉此时并不知道,这趟旅行会改变他的职业生涯。

    东非,布隆迪。

    “皮特,目前有多少媒体回复了我们?”李泉坐在黑色真皮沙发椅上,学着总裁们的姿势十指交叉于胸前,二郎腿跷在办工桌上问。

    “目前已经有三家报纸回应了我们的邀请,表示会准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皮特拿着iPad看着说,“只不过,这三家报纸都是很小的媒体,影响力不够……”

    “没关系。”李泉淡淡一笑,“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万事开头难’。我相信,等这次新闻发布会之后,以后我们就不需要再去邀请了。他们会主动来找我们的。”

    “我十分赞同。”皮特笑了起来。李泉已经向他展示过了超级麦的惊人成果,也展示了那台麦田傀儡。在皮特看来,自己简直就像电影里那些传奇职业经理人的翻版,被上帝丢下来从天而降的一纸合约砸中,从此将一发不可收拾。原本呢,他是要去新德里替一家服装厂当经纪人的,只是临时改变了想法,却没想到遇上了这么神奇的公司,和一位似乎更加神奇的老板。

    “这次不管来多少人,发布会都要准时进行。你记住,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规格来办。就算最后只来了一名记者。”李泉说。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皮特点点头走出去了。

    李泉站在落地窗前,这栋三层主体楼刚刚完工,用料相当结实。这里将作为他在非洲的起点。将来,他会随着摊子铺开,渐渐在非洲打造一片基地。除了超级麦和麦田傀儡,他还有太多太多东西可以拿出来。

    “等超级麦和麦田傀儡发布后,相信各方窥觑也要来了,该布置一些措施了。”他想,“把整个布隆迪种满树,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正文 第146章 新闻发布会(2)

    新闻发布会如约召开了。

    和此前预想的一样,正式开场后只有寥寥几个小报纸派来了记者。来自英国的《花边报》竟算是其中最正规的媒体。其他还有几个小网站记者,甚至还有博客撰写人。

    李泉一视同仁,叫人把这些老外都请进了新闻发布会大厅。

    放眼望去,整个大厅能装下上百名记者,此刻却显得冷冷清清,寂寂寥寥,连一架摄影机也没有。

    李泉说丝毫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他心里也在赌气,那些大型正规媒体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这倒不能怪对方有眼无珠,只能说,这就是现实。可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爽,他今天拿出的是会改变世界的东西,结果没几个人关注。

    “今天召开完发布会,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就让那些人后悔去吧。”李泉心里哼了一声。

    时间已到,皮特走上台,用简短的语言宣布发布会正式开始。“接下来,有请森林之心公司总裁兼法人李泉先生登台。”下面顿时响起了稀稀落落一两声掌声。

    李泉今天穿了一身西装。正式场合还是穿得正式些比较好。他走上台后,站在麦克风前清了清嗓子。“感谢你们的到来。森林之心公司是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显然,我们的名声不被大多数人所知。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过不了多久,森林之心这个名字,就将被全世界的人所知。”

    李泉的豪言壮语并未打动下面这几个昏昏欲睡的记者。

    李泉扫视了一眼全场空落落的座位,哼了一声,从怀里拿出一件封存的样本,正是超级麦。

    “大家请看,这就是本公司将要发布的超级小麦。它的数据,之前大家应该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在这里,我再详细地给大家描述一下。这种超级小麦,是我们公司旗下生物实验室历经多年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它的理论产量,是标准小麦的6倍以上,实际产量会比这只高不低。它的生长周期比标准小麦缩短了75%,是的,你们没听错,它的生长周期只有普通小麦的四分之一!而它的生长速度,比普通的标准小麦更快速。两者使它拥有了14倍于正常小麦的生长速度。超级麦的总产能,将达到现有的普通小麦的112倍!”

    下面那几个记者听了毫无反应。

    看上去似乎都快要睡着了。

    李泉顿了顿,叹了口气,继续说:“除此之外,这种超级小麦还具有极强的抗旱、抗寒、抗暑、抗虫害能力。它的基因是百里挑一的。它对种植坏境完全没有任何特殊需求,能够普遍种植于各种气候带。我们将率先在非洲展开试点种植,将向大家全面展示它的抗旱和抗暑能力。”

    有一名记者在本子上记了一笔,是那个叫威廉的来自英国的小报记者。

    这让李泉振奋了一些,至少不会再觉得自己站在台上像个话剧小丑。

    “好了,我知道大家都不相信。不过,眼下我确定还无法向你们证明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我可以向大家预告,不久之后,真实数据就会通过实际种植向大家来展示。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下一环节。”

    随着李泉话音一落,从台下走上来几名工作人员,他们从后台推上来了一台机器。只见这机器高约1。5米,浑身散发着银白的金属光泽,正是一台麦田傀儡。

    从艾泽拉斯带回来的麦田傀儡带有浓重的蒸汽朋克风格,粗犷,充满暴力美学,这不太符合李泉想要的“高科技”风格。于是他叫人把这台麦田傀儡抛光打磨后堵上了一层亮金属,如此一来,看上去倒真有几分科幻气息了。

    当下面这些记者见了这台造型奇特,极具科幻气息的机器,记者们顿时都精神了不少,纷纷直起身,专注地望向台上,等待李泉的讲解。在他们看来,这样一台看起来有些门道的机器人,总好过台上这个看上去似乎未成年的亚洲男孩举着一根稻草口沫横飞更有趣。

    李泉丝毫不知自己已经被定义了。“让我来向大家隆重介绍,POOP…R7…PLUS,一款全自动、全天候智能种植机器人!”李泉向麦田傀儡伸出手介绍,“这台机器人同样也是我们森林之心公司旗下实验室最新的研发成果,它涵盖了多个领域的最尖端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已经向布隆迪共和国专利部门提交了专利申请,并已通过。这台机器能够做到,在无人看管情况下,对大面积土地进行自动播种作业,智能定量浇水作业,以及定期除草,智能分辨农作物和杂草等等,并且它能够担当稻草人,智能驱赶虫害鸟害,最后,他还能完美地替代联合收割机,对多达上千种农作物进行完美收割。下面,请看——”

    李泉朝工作人员一点头,几名工作人员就在这台麦田傀儡身上按了两下,接着退到一边。就见李泉走上前去,站在了麦田傀儡面前,轻描淡写地说:“向前走一步。”

    下面几名记者听了全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李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