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位面种植专家-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泉朝工作人员一点头,几名工作人员就在这台麦田傀儡身上按了两下,接着退到一边。就见李泉走上前去,站在了麦田傀儡面前,轻描淡写地说:“向前走一步。”
下面几名记者听了全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李泉在对麦田傀儡发布命令!记者们心头疑惑,难道这台机器是声控的?
接着,他们就看见这台麦田傀儡竟真的向前走了一步,然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这一幕,让记者们眼睛都纷纷亮起来了,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李泉淡淡一笑,接着又发布了一道命令说:“去绕场一周,然后在原地转圈踏步。”
麦田傀儡竟真的立刻在发布会台上开始跑动起来,数吨重的机器人轰隆隆地跑起来,震得台面上隆隆作响,它跑了一圈后,立刻返回到李泉面前,开始原地做着踏步转圈的复杂动作。
“如你们所见,这台机器完全可以用语言来控制,它能做到你下达的所有指令,包括准确移动到某处,按照程序播种,洒水,收割等等复杂动作。在它内部,装有数台精密的摄像头,能够进行人脸识别和地形识别。它由可充蓄电池驱动,一次充电能维持2000小时不间断作业。总而言之,它能够做到一名健康农夫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事实上麦田傀儡内部根本没有什么摄像头,但却真能做到识别人脸和地形,鬼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要去问艾泽拉斯的侏儒工程师。也许是魔法也说不定?
“它的售价是多少?先生。”已经有记者忍不住提问了。
“目前还未决定。但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它绝对会比你雇佣一个全职农夫要更便宜。”李泉笑着回答说。
台下这几名记者脸色已经全都涨得通红,很是激动。他们都觉得自己这次真是歪打正着,来对了!这次捡到宝了。这台种植机器人才是这场发布会真正的新闻,搞不好还是个大新闻!别的不说,就说台上这台看似笨重的机器所展现出来的灵活,精准的语音识别和场地识别技术,单单这些这就不是一家名不经传的无聊公司所能研发制造出来的。
至少,他们还没听说除了美国军方,有哪个公司有能力制造出如此精密的机器人。
这真是太惊人,太出乎他们意料了!
如果台上这位年轻的亚洲总裁所说的都是真的,那这就太惊人了……能彻底代替农夫进行农耕作业?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意味着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农夫都将彻底失去工作,更意味着,人类的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对超级麦的参数,他们或许还有所怀疑,但对麦田傀儡在面前实打实表现出的性能,让这些记者已经信了一半了。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更多信息和具体数值,乃至这台机器在实际种植环境里的表现,然后把这些拟成稿件发回国去。
和其他人一样,威廉觉得自己捡到宝了,他来之前只是想出来散散心,没想到却收获了这样一条大新闻!这份稿件一旦寄出去,别说是他所在的《花边报》了,就算《泰晤士报》也会刊登的。威廉兴奋得脸色涨红。
记者们争先恐后地开始举手提问,问的全都是关于麦田傀儡的具体性能,参数等等。这让李泉相当无奈,明明超级麦才是主角好不好?怎么都去关注麦田傀儡了。
发布会进行的很成功。除了来的只是一些小报纸的非著名记者外,其他的环节都是按照李泉计划执行的。
“现在超级麦和麦田傀儡的消息已经发布出去了,且看全世界的人怎么说吧。”他想。
在发布会结束后,李泉立刻慷慨的表示,将会为这些人提供舒适的住处,并且森林之心公司会说话算话,替他们报销往来路费。这立即得到了几名记者的一致赞赏。另外,让这些记者惊喜的是,李泉还给他们备了一份小礼物,每名记者送了一台爱疯X,作为对这些仅有到来的记者的一点回报。顿时让这些小报记者们对李泉好感度直线上升。
各家报道很快就陆续发布了。
不过,由于这些小报纸影响力实在是有限,报纸发布后并没能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反倒是一名博客撰写人的博客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这位博客主用文字和几张高清图片,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发布会上麦田傀儡给他带来的震撼。并用十分夸张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森林之心公司的推崇——爱疯X的功劳。
这位博客主的博客在科技圈内还小有名气,经常报道一些科技前沿信息。这次他来布隆迪就是决定碰碰运气,没想到真让他碰到了。
随着几分小报纸,几个小网站,加上几个博客上消息陆续发布,迅速地在这个信息时代将发生在非洲小国布隆迪这场只有寥寥几人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发布给了全世界的人。
时间推移,消息不可避免的开始渐渐发酵了。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一新闻。这背后自然少不了李泉拿黄金开道,雇佣水军的参与。于是,先是网上,开始有不少人热烈讨论这场新闻发布会,尤其对麦田傀儡的关注者最多。
当然,其中最多的仍是怀疑的声音。
毕竟当时现场没有记者录像,唯一流出的几张照片并不能令人信服。但归根结底,还是李泉报出的超级麦和麦田傀儡的参数,在世人看来实在过于夸张了。
那夸张的产量是什么鬼?
那机器的连续运作时间又是什么鬼?
随后几天,新闻开始迅速发酵,有越多越多的正规媒体对此事开始做出报道。
CNN用巨大的标题在官网上写上了:“非洲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噱头炒作?还是哗众取宠?”CNN用极端刻薄的口吻,批判了这些小报记者和这个新闻的始作俑者,并将先前那场发布会批为“不道德的炒作”。
BBC随后也发文,用嘲讽、尖酸的语气表示:“森林之心公司发布了他们‘跨时代’的‘伟大’发明,令全世界的机器人从业者颜面无存。”
《泰晤士报》说:“来自非洲的消息称,一种能解决世界饥饿难题的超级小麦问世,产量达到了惊人的35吨每英亩。总体产能达到了正常小麦的上百倍。消息是否属实还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认,肆意散布这类消息是极不负责任的。”
《太阳报》:“布隆迪是东非的一个贫穷国家,自从60年代起就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发达国家……”
《卫报》:“一个非洲国家,一个成立在非洲的科技公司,其执掌者为什么是亚洲面孔?这其中是否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CCTV娱乐板块:“韩国民众认为四大发明是韩国人发明的。对此,专家表示……”
韩国《朝鲜日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机器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连大韩民国都还没造出来,非洲这种弹丸小国怎么可能造出这种参数的机器。真是太可笑了。”
日本《读卖新闻》:“滑稽的跳梁小丑!可耻的造谣者!他们必须向全世界人谢罪!”
某手机厂弱弱地表示:“这是赤果果的侵权行为……”
似乎不论哪一方面,全世界的声音都认为那场发布会宣布的是不切实际的谎言。这让李泉很无语,却又在情理和意料之中。
他的解决办法很直接:继续下猛料。
正文 第147章 网络直播种小麦
这是布琼布拉阳光明媚的一天。
在森林之心公司种植园外,早早地等候了一些记者。他们昨天接到通知,今天森林之心公司将全程在网络上直播超级小麦的试点种植。兴奋得一夜没怎么睡的记者们于是早早就来到了这里。
森林之心公司答应他们,会将种植过程开放给媒体。除了森林之心公司官方在著名视频网站油土鳖上开设的直播频道外,这些记者也纷纷开启了个人直播频道,将会与来自各个国家的网友观众互动。
“嘿,威廉,你也是来直播麦田守望者的?”
这些天里,逗留在布隆迪最开始的这几名记者,现在已经互相认识了,见到后都会友好地互相打声招呼。他们是最早发现这座“金矿”的,也各自因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得到了相应好处。
威廉得到了《花边报》老板的大力赞扬,希望能与他把劳动合约签订到后年,但被威廉客气地拒绝了。威廉有理由认为,自己这次很可能将会得到他梦寐以求的新职位——来自《卫报》,《泰晤士报》,或是BBC,甚至是CNN的聘请。只要他能再次比别人先一步拿到这里的第一手资讯,这就不再是个美梦,而能真正的实现它。
在场这些记者大都和威廉抱有一样想法。他们之间既是竞争对手,也互相帮助。他们面临着那些更强的对手——那些正在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大报记者。
“是啊,斯迪姆,今天这种演出,谁会希望错过呢?”威廉笑着跟对方对了对拳头,“网络直播种植小麦,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种玩法。那位中国富豪叫什么来着?姓李?还是姓泉?总之,这一定是场精彩的首秀,我已经迫不及待希望看见‘麦田守望者’的表演了。”
CNN那句“非洲麦田里的守望者”,彻底带动了其他媒体全都开始这么称呼。反而李泉那个不伦不类的POOP…R7…Plus没几个人记得了。
和上次新闻发布会时一样,这些小报记者更多是来看麦田傀儡首秀的,没人真正在乎这里的真主角超级麦。
一身休闲装的李泉准时出现在了记者们面前,职业经理人皮特跟在他身后,充当他今天的助手。李泉脸上自信的笑容让这些记者们更加期待了,认为说不定今天还会有上次那样的大新闻出现。
“请大家随我来。直播马上就可以开始了。”
李泉亲自带众人来到了一片空旷的田野旁。在田野四周已经早早的架设了几台摄像机,这些高清信号将被发布到全球最大的视频和直播网站油土鳖上,将由全世界的人共同见证这里诞生的奇迹。
记者们也纷纷架起了长枪短炮。上次新闻发布会他们没携带设备,对此都十分后悔,这次他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李泉见状,便向身边的皮特点了点头。皮特离开不久后,记者们忽然察觉到,地面出现了一阵阵的轻微抖动。
“是地震了吗?”有人疑惑地说。
接下来,他们全都睁大了眼睛,目瞪口呆地望着不远处朝他们“轰隆”开来的一大队麦田傀儡,数一数,整整二十台。
它们如同一支铁甲雄师,在阳光下闪耀着银色金属光泽。这些麦田傀儡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伴随“轰隆,轰隆”每一声巨响,逐一开进。最后,二十台麦田傀儡全部整齐地停在了田野旁,排成四方阵列。
这仿佛电影大片中的一幕,让这些记者们愣了一好会儿,旋即,他们猛然醒悟过来,纷纷脸色兴奋得通红举起各种摄影摄像设备,快门“咔嚓咔嚓”按个不停,有的人已经开始正口若悬河激动不已地向远在世界各地的直播观众们解说刚才所见到的这一幕。
“开始吧。”李泉点点头说。
随着他一声令下,田野里这二十台麦田傀儡忽然再一次动了起来。
只见这些麦田傀儡迅速开始了播种作业,它们敏捷的翻土动作,精准的撒种,滴水不漏的浇灌,一气呵成,干净利落。排列成方阵的麦田傀儡们在田地里交替前进,错落有序,它们互相配合,每一排的动作都整齐划一,每一列的配合都默契无比!
二十台麦田傀儡仿佛一群训练极其有素士兵,它们精准整齐的动作惊呆了这些直播中的记者们,更震撼了直播另一端的观众们。人们从未想过,农业能与科技结合到如此地步,种田竟能种出一种难以诉说的美感。
整整一大片开阔的农田,仅仅只需要二十台机器全速开动一个小时,便完成了播种作业。之后陆续的照料看护工作也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
高效率播种,完全智能化作业,全程自动无操作,全天候无休息!多么完美的机器。
在接下来的直播过程中,这二十台麦田傀儡向全世界演示了什么叫高科技化农业,彻彻底底的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官方直播频道和记者们的个人频道,总体观看人数从起初的只有几百人,渐渐增加到几千人,而到目前,已经突破了百万人观看直播……
“划时代的伟大发明!”第二天一早,英国《每日电讯报》就发文,用之前BBC的原话来嘲讽BBC的短见。这句话一度成为本周最热门的新闻语句。
随着油土鳖上关注直播的人数越来越多,当天的直播结果被更多人所知晓。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证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很快,一些大型媒体正面报道了这次直播。这些媒体纷纷一改前态,都用积极正面的言辞对麦田傀儡的表现大加赞赏。
CNN丝毫不提之前就是他们带着众多媒体对森林之心公司进行抨击的,CNN在官网上用它们标志性的巨大标题发文说:“毫无疑问,这台机器将改变人类的农业环境。它高效,精准,环保,优美,甚至还可能会很廉价。所有最溢美的华丽词汇,都已经无法形容它的优秀!”
路透社将这场直播评价为:“很有可能作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之一。”
法新社援引记者威廉的话说:“当我第一眼目睹它启动时,我就被它华美的外表和卓越的科技表现力所征服了。我可以毫不担心地对你保证,如果你像我一样亲眼看见了它,你就会相信,新的时代已经提前来临了!”
其他媒体的反应也很迅速,作出的评价无一例外都是积极的。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用三个词语来描述这场视频直播秀:“别出心裁,无法反驳,证据确凿。”
CCTV在早间新闻详实报道了这个全新的科技成果,称非洲是一片“创造奇迹的土地”。
韩国《朝鲜日报》则坚持称:“毫无疑问,发明了这台天才机器的人,是个韩国人!”
有赞美声,自然也会有杂音。
随着“麦田守望者”迅速登上了谷歌搜索榜前列,变得家喻户晓,很快就人道主义人士担忧:“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机器人是否会被用作军事用途?”
麦田傀儡在直播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高效,坚决执行命令,精准的移动力和相当成熟的编程,都明确了它具有极高的军用潜质。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相继呼吁,森林之心公司应当将麦田傀儡的核心技术尽早公开,最好能让大国监督,给世界人民一个安全保证。
而更多国家私下里,更多关注的却是麦田傀儡所配备的那种电池。
森林之心公司官方给出的参数要么是错误的,要么就是……他们不敢想象。
令各国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这种科技含量极高的电池怎么会出现在布隆迪这种国家,更不可理解这种技术怎么会优先应用到农业,好奇这种技术到底出自哪家实验室,到底是否真的存在?
这些国家的大部分专家们还是更倾向于,森林之心公司在公布数据时闹了乌龙,那个充电5分钟,通话……哦不,运作2000小时的数据,其实是有谬误的。
随后几天,来自全世界的机器人爱好者们都自发前往了布隆迪,想要近距离第一时间观察到麦田守望者。邻国坦桑尼亚机场不堪重负,不得不限制外国人入境。但这依然阻止不了全世界人民对麦田傀儡越发高涨的热情。
油土鳖网站上,森林之心公司官方的直播频道观看人数已经长期保持在1000万以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民众都希望进一步了解这台据说能改变农业现状,甚至延伸到其他生活领域的先进机器人。
然后不久之后,人们却观察到了另一个更加惊人的事实。
在直播当中,那片种植园里的麦子的生长快速,实在是……有点太快了?
这才仅仅过去几天,关注直播的人就发现,前几天才播下种的麦子非但已经破土发芽了,而且都长成了一尺多高。如果不是亲眼见证直播频道是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有人都要怀疑这直播到底是不是真的。
“没这么快吧?虽然我不太懂农业……可是,才一个星期时间,就算能长这么高,那也不可能是麦子。对此我表示怀疑。”油土鳖上有人留言说。
随后又有人说:“我叔叔是美国农场主,我暑假经常去他家里做客。据我所知,麦子不可能生长得这么快,可它偏偏发生了。我以我所有的比特币发誓,那些真的就是麦子。千真万确!可这说明了什么?”
人们这才隐约意识到,那场新闻发布会上,森林之心公司所公布的数据,很有可能是真的!
那个产量为现有小麦一百倍以上的超级小麦,真的存在!
这个发现,顿时让全世界都沸腾了……
民众大都半信半疑,有媒体甚至直言不讳地怀疑森林之心公司在造假,从头到尾都在捏造谎言,这场直播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并且有媒体发文抨击森林之心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子,可耻的造假者,欺骗了全世界!
不需要李泉出来解释,立刻就有一群人在油土鳖上发布了视频,反驳了这种说法。
正是已经吃到甜头的小报记者们。他们将自己这些天拍摄到的真实视频,经过精心编制后发布到了网上,并配以图片和文字,从全方面角度证明了直播的真实性。
并且,有人还配上了森林之心官方公布的超级麦数据。通过比对,得出的结论是:正如视频里显示的,非洲种植园里种植的这些小麦的实际生长速度,和森林之心官方公布的理论生长数值,完,全,吻,合!
这个消息一出,不仅直接打了那些媒体的脸,火辣辣的,而且彻底引爆了全世界关注这件事的网友的热情。
有希望解决世界饥饿的超级小麦品种,居然是真的!
事情迅速持续发酵。
媒体们纷纷震惊,接着蜂拥而至。各国研究所也相继通过外交途径,向布隆迪政府提出参观申请。在得到李泉同意的答复后,这些国家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派出了一批专家,迫不及待地飞来布隆迪。
网络上,直播仍在每天继续进行着。全球观看直播的人数渐渐已经达到了3000万,日均浏览量过亿。此时人们已经把更多注意力从麦田傀儡转移到了超级麦。
经过人们数天的观察,超级麦的生长速度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仅仅只用了十天,超级麦就从播种,到发芽,再到长成植株,完成了正常小麦几个月才能完成的生长过程。
证据确凿!
超级麦生长速度竟恐怖如斯!
这个结果,不知当场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
其实,李泉已经相当低调了。他没把小麦种子速度调成最大,就是怕吓到别人。若是他想,他能让超级麦在一个小时成熟,这并非难事。
可即便如此,当证据随着到访的各国农业专家进一步证实后,报道一出,各国震惊,布隆迪这座种植园变得举世瞩目。
如今各大媒体口风已经彻底转变了。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一致的溢美之词。
美国广播电视新闻网CNN在黄金时间播报:“超级麦的问世或将改变世界局势,人类将有希望首次彻底摆脱饥饿,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能够预见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同样在一档重要节目里给出评论称:“……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划时代的科技成果。这里没有贬义。超级小麦的出现,是全人类的幸运!”
CCTV则通过一档科普节目向民众详细讲解了世界饥饿问题:“……随着暴力冲突增加以及受气候变暖影响,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在2016年出现持续增长,全球饥饿人口首次达到了8。15 亿,占全球人口的 11%,这比 2015 年又多出了 3800 万……饥饿是推动战争的导火索,人类史可以视作一部饥饿史,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农耕,人类只有真正摆脱饥饿的困扰,才能真正迈向文明……”
各大媒体尚且如此,各国民众更是对超级麦的成就弹冠相庆,称其为本世纪人类最大的科技突破,将直接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正文 第148章 再开新闻发布会
在此之前谁也没想到,东非小国布隆迪有朝一日会成全球最热门旅游景点。
自从媒体将超级麦和麦田傀儡的消息炒热,就有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游客开始络绎不绝涌入布隆迪。森林之心公司的种植园迅速成为了自发的旅游景点,种植园外每天人潮如织,各国游客都想尽快一睹这据说能解决世界饥饿的超级小麦,和那带动农业革命的“麦田守望者”。
大量游客的来到,给布隆迪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量外汇收入,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可把皮埃尔总统给高兴坏了。这位黑人总统多次来找李泉,当面致谢。他知道,这全倚仗森林之心公司的名声,否则谁会来布隆迪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旅游。
对于人们极度高涨的热情,李泉的应对依然很直接:继续下猛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