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贤妇-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济安王不睁眼,心下急急地盘算着周漱是不是在诈他。他不相信周漱解不了这毒,凡事都有万一,即便事先练习了很多次,也难保不会出现失误。周漱既然敢将毒药藏在嘴里,就一定事先准备了解药。
    最重要的是,他不认为周漱真的敢要了他的命。
    他要赌一把,赌他的儿子没有那么狠毒决绝。父子天性,血脉相连,只要他不承认,周漱就不会真个杀他。
    可是周漱一句话,就让他的盘算落空了,“清墨姐姐看过母妃留给您的信。”
    济安王心头巨震,下意识地睁开了眼睛,“你母妃给我留了信吗?我怎么不知道?”
    “父王刚才是不是在祈祷,祈祷自己不会那样倒霉,清墨姐姐不会恰好就是偷看那封信的人?”周漱用手指拭去他挂在脸上的眼泪,再用他的衣服擦干手指,“我来告诉您,您就是那样倒霉,清墨姐姐恰好就是偷看那封信的人。
    当年您把我母妃院子里的人都发卖了,原本是想遮盖我母妃的真正死因。可等人发卖出去,你才看到那封被拆开的信,所以你下了追杀令,想把我母妃身边所有可能看过那封信的人杀光。
    我知道你为什么要杀害母妃,因为老太妃用自己的命设下了圈套,让您以为我母妃杀死了老太妃。所以您就杀了我母妃,替老太妃报仇了,对不对?
    事到如今,你还想花言巧语地蒙骗我吗?”
    说着一把掐住他的脖子,“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我现在就杀了你替我母妃报仇!”
    颈间的窒息感越来越强烈,看着他冷酷的面容,不带丝毫感情的眼眸,济安王终于相信他是真的想杀死自己了,惊急之下,用尽全力喊道:“你不能杀我,否则你母妃就白白牺牲了!”
    ——(未完待续)

  ☆、第360章 火力全开的激将

周漱一愣之下松了手,“父王这话是什么意思?”
    空气重新涌入口鼻,济安王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
    他一直以为自己不是胆小懦弱、贪生畏死之辈,然在生死边缘徘徊了一圈,却让他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死亡带来的惊慌与恐惧,更多的,则是壮志未酬的不甘。
    这十多年来,他是如何度过的?那种痛苦,那种发泄无门的愤懑,那种殚精竭虑、步步为营的操劳,那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隐忍和煎熬,几乎榨干了他的心血。
    眼见母亲的遗愿即将达成,多年的辛苦即将得到回报,他怎能功亏一篑,在这个当口死去?就算死,他也要死在鲜血和尸骸铺就的战场上,而不是窝窝囊囊地死在自己儿子手中。
    对死亡的惧怕,对生的渴望,让他再顾不得什么尊严体面,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择手段地活下去。哪怕要对他的儿子服软认错,痛哭求饶。
    “为父错了,为父不该对你撒谎。”舍弃脸皮,道歉的话自然而然就脱口而出了。
    周漱微扬的唇角染着无尽的嘲讽,“父王终于肯承认了?”
    “我承认,你母妃是我杀……害死的,可是漱儿,我不是故意的。”济安王颤声地说道,“你祖父去得早,你祖母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地将我拉扯长大。
    你祖母是我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人,她临终之时,我却没有守在她的身边,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就在我悲痛自责的时候,突然得知你祖母是被人活活掐死的。而掐死她的人正是与我同床共枕的妻子。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可是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你母妃。我找她对质,她又支支吾吾,躲躲闪闪,不肯对我坦诚相待……
    更何况我刚刚失去相依为命的母亲,悲痛欲绝。根本无法冷静思考。
    别人不能理解我。你应该能够理解。你此时对我怀有什么样的心情,我当时对你母妃就怀有什么样的心情。那种失去至亲,又被至爱之人辜负背叛的感觉。犹如身处末世,天塌地陷一般,让人头脑发热,丧失理智。绝望又疯狂。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等醒过神来。你母妃已经死在我的怀中了……”
    说到这里他声泪俱下,眼神哀痛地望着周漱,“漱儿,漱儿。你能想象,当我知道真相的时候,我是多么心痛。又是多么地悔恨吗?
    我之所以对你说谎,是因为你母妃不准我告诉你。我之所以没有追随你母妃而去。也是因为母妃不准我死,她让我留在世上照看你,用一辈子活在的痛苦和愧疚之中的方式来赎罪。
    漱儿,你要相信我,如果能让时光倒转,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如果能用我的命换回你母妃的命,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即便早就知道了济安王杀害秦氏的事实,即便不止一次地设想过像这样当面对质的场景,听济安王亲口承认,并说出事情的经过,周漱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
    死死地咬着牙关,才没有将盘旋在心头的话吼出来。
    先杀死竹纸,再利用竹纸的妹妹投毒,一个悲痛欲绝、无法冷静思考、丧失理智的人,会用这样环环相扣,迂回曲折的法子杀人吗?
    当年孟王妃失踪,只是一场意外,你尚且找了五六年。亲手杀死我母妃后,却在大孝刚过,就迫不及待地续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千金小姐,生儿育女,享尽齐人之福,天伦之乐。
    这就是你所付出的代价?这就是你表现悔恨与内疚,用来赎罪的方式?
    虽然他很想让这个直到此时此刻,仍旧妄图用谎话来蒙蔽他的人立刻闭上嘴巴,可是理智告诉他,现在不是翻旧账的时候,“这么说,你在杀死我母妃之前,并不知道那是老太妃设下的圈套?”
    “当然不知道。”济安王听他语气松动,顿觉抓住了生的希望,表情愈发真挚,“你母妃过世之后,我看到她留给我的信,才意识到我可能冤枉了她。
    我去找云妈求证,云妈什么都不肯说,交给一封你祖母亲笔所留的遗书,便服毒自尽了。虽然你祖母的遗书上并未提及此事,可是云妈的态度,还有她自尽的举动,已经证明了一切。
    那时候我才知道,我的的确确错怪了你母妃。可是大错已经铸成,再也无法挽回……”
    周漱听他喉咙里哽咽一声,似是又要表演他的深情与悔恨,唯恐自己恶心得吐出来,坏了后头的大事,忙出声打断他,“老太妃为什么要那样做?
    她跟母妃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何非要置母妃于死地,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来设圈下套?仅仅是因为她不喜欢母妃吗?”
    济安王手脚无法动弹,擦不得眼泪。泪痕一干,脸上紧巴巴的,连带表情都无法收放自如,只能长叹一声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懊恼,“你祖母那样对待你母妃,是因为上一辈的恩怨。
    既然清墨跟你说了那封信的内容,你想必已经知道你祖母的身世了吧?
    五十多年前,因为你外祖父传唱一首偷学来的倭语童谣,被有心之人听了去,将一个倭女与定国公府的人联系起来,捏造了一个通敌卖国的罪名,使得定国公府被满门抄斩。”
    周漱瞠目结舌了半晌,才喃喃的地道:“我外祖父与老太妃娘家的冤案有关?天底下竟有这样巧的事?”
    “是啊,天底下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巧。”济安王唏嘘道,“在看到你祖母遗书之前,我也不曾想到你母妃跟你祖母之间竟有这样的恶缘。”
    “恶缘?”周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面露激愤,“定国公府出事的时候,我外祖父还是个孩子。能有什么害人之心?他有过,那也是无心无意之过,何至于被当成定国公府满门抄斩的罪魁祸首?
    就算他不唱那倭语童谣,‘有心之人’也一样会找出别的罪名来栽赃陷害。冤有头债有主,老太妃要恨要杀,也该去恨去杀那些‘有心之人’。
    再说我母妃嫁到王府没多久,我外祖父就已经过世了。他的‘罪’也被带到地下去了。我母妃有什么过错。为何要因为她出生很久以前的事情,被老太妃当成泄愤报仇的对象?”
    济安王眼神闪了闪,又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母妃无辜,可你祖母是定国公府唯一幸存下来的人。身负血海深仇,隐姓埋名大半生,受了诸多苦楚。会恨你外祖父,会生出‘父债女偿’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正常?”周漱怒极。仰头“哈哈”大笑了两声,“父王居然说正常?父债女偿,那母债是不是也该子偿?
    按照父王所谓的正常想法,老太妃设计陷害我母妃的罪。还有父王杀害我母妃的罪,都要由父王一个来承担。那么我理当杀死父王两次,才能替我母妃彻底报了这个仇。”
    说把面容陡寒。一把扣住了济安王的脖颈。
    济安王没想到自己不经意间替老太妃辩护了一句,破坏了父子之间刚刚缓和下来的气氛。心中大骇,唯恐周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他给掐死了,急声喊道:“我不会让你母妃白死,我会补偿她的。”
    周漱将手放在他的脖颈上,感觉着他的喉头因为急促而产生的震动,轻蔑地笑了一声,“如何补偿?你有法子让我母妃复活?”
    “人死不能复生,我没有法子让你母妃活过来。但是我有法子让你母妃载入史册,为天万民所祭拜,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所颂扬,永远活在青史之上。”
    最后一句,已经不自觉地带出了些许激昂的意味。
    周漱装作没有听出这话的深意,愤怒地嚷嚷着,“我母妃未嫁之时只是一个穷教书匠的女儿,嫁了你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王妃,如何载入史册?
    说什么万民祭拜后人颂扬活在青史之上?你现在出去问问,这济南府还有几个人记得我母妃姓甚名谁?
    你少拿这些空话大话来糊弄我,你不能让我母妃活过来,就以命抵命吧!”
    济安王感觉掐在脖子上的手力道越来越大,那种濒死的窒息感又席卷而来。他后悔不迭,刚才不该拐弯抹角,趁着还能说话,将最关键的两个字甩了出来,“皇后。”
    “什么?”周漱手上的动作一顿。
    济安王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再不敢废话,直奔主题,“你母妃当上皇后,就能够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我母妃当皇后?”周漱表情惊讶又迷茫,“我母妃怎么可能……”
    “怎不可能?”这一句反问之中充满了自信和笃定,“只要我登基为帝,你母妃自然而然就能够被追封为皇后。”
    周漱眼口大张,愕然地望着他,“父王,你不会是想造……造反吧?”
    说到“造反”二字,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
    “造反?不,我是要取回本应属于我的位子。”济安王似乎忘了自己此时正以一个十分不雅的姿势伏卧在地上,表情傲然,语气慷慨,好似一个身着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指挥千军万马杀向皇帝宝座的大将军。
    周漱怔怔的,“本应属于你的位子?父王这话是什么意思?”
    “有些事你迟早会知道的,我现在告诉你也无妨。”济安王因为中毒一度混沌迷蒙的眸子里绽放出异样的光亮,“定国公府出事前夕,先帝曾经微服出巡至山东,于定国公府落脚。
    先帝看重你祖母的人品才貌,欲立其为后。原定回宫之后下诏完婚的,然不等先帝颁下圣谕,定国公府就被安上了叛国通敌的罪名。
    那个时候你祖母已经身怀有孕,在家将的拼死护卫之下,才逃过一劫,之后隐姓埋名嫁入周家……”
    “父王是先帝的骨肉?”周漱适时地惊呼道。
    “不错,我,你,你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是皇家血脉,而且将会是嫡支正统的血脉。”济安王将“嫡支正统”四个字咬得重重的。
    什么嫡支正统?不过仗着“君无戏言”这四个字往自个儿脸上贴金罢了,若是放在普通人家,不就是外室生的庶贱之子吗?
    周漱不想贬低他,因为贬低他就是贬低自己,可着实看不惯他这自诩高贵的嘴脸,还是忍不住腹诽了两句。
    嘴里说出来的话也不甚好听,“父王未免也太自命不凡了。
    老太妃已死,先帝也已驾崩,谁能证明你是先帝血脉?即便有人能够证明,天家与百姓家的规矩也不一样,谁坐在皇位上,谁才是嫡支正统。
    从当今圣上登基的那一刻开始,皇家的嫡支正统就已经改弦易道了。圣上不会因为你是先帝的血脉,就乖乖把皇位禅让出来。
    不是人家心甘情愿让的,父王就只能硬抢,硬抢就脱不掉‘造反’的帽子。
    把我们全家乃是姻亲九族变成人人得而诛之的逆贼,就是你让我母妃载入史册的方式吗?你所谓的万民祭拜,青史流芳,原来是万民唾骂,遗臭万年的意思吗?”
    他这极尽嘲讽和贬低的话语,激起了济安王骨子里的血性和骄傲,“成王败寇,自古以来,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不假,可惜父王不是胜利者,也永远不可能成为胜利者。”周漱火力全开地用上了激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不过是一个有爵无职,靠天家施舍过活的富贵闲人,拿什么去跟掌管天下的圣上争夺皇位?
    你编出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不过是想蒙蔽我的视听,拖延时间,等别人发现异样,赶来救你。
    我告诉你,没用的,就算我不动手,再有一刻钟的工夫,你也会毒发身亡。你还是省省力气,等着去九泉之下跟我母妃解释,向她磕头赔罪吧。”
    说罢起身,拍拍屁股就要走人。
    济安王立时急了,“漱儿,我说的都是真的。我已经部署停当,我的人马将于后日圣上登顶祭天之时动手。”
    “你的人马?”周漱顿住脚步,好笑地扯起嘴角,“父王是说济安王府这几百名护卫和府兵吗?
    你要带领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去与圣上的五千禁卫军,还有随时可以奉诏而来的数十万督抚河漕大军决一死战?
    别开玩笑了!”
    “如果我以数百死士于山顶突袭,伺机刺杀;以数百人混入百姓之中制造混乱,阻挡督抚兵马上山;再以一万人马从后山密道分散潜入,牵制山上的禁卫军,你还认为我是在开玩笑吗?”
    ——(未完待续)
    ps:感谢“yh_yh1166”童靴的平安符,鞠躬!!!
    4000字一口气写下来的,俺就不费心分成两章了。

  ☆、第361章 儿子真的解不了这毒!

虽然能够推断出济安王将“兵”伪装成僧道,趁祭天大典的时候动手,可周漱更和简莹毕竟不是武将,不懂排兵布阵的事儿,再具体一些的就没什么头绪了。
    周漱不懂军务,但有一点他很清楚,济安王辛辛苦苦地筹谋了十余年,不会只有那点子家当,一定还有他和简莹想不到的兵力。藏在水牢密室之中至今没有动用的兵器,也让他耿耿于怀。
    那些僧道是济安王整个造反计划的关键,抓住这个关键,他就有六分的把握去阻止。然而此事关系到太多人的性命,丝毫也大意不得,更何况是四分风险呢。
    为了探出济安王的底,才有了他来找济安王喝酒的一幕。
    听济安王三言两语道出了大体的部署,周漱心道一声果然的同时,也忍不住暗暗吃惊。
    朝中权势在握的王公大臣府里多少都有一些死士,可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轻易动用。要知道,死士是一种十分昂贵的消耗品。
    那种纯粹出于忠心而誓死追随主子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死士都是没有了牵挂或者被逼无奈的亡命之徒,只能拿后几十年的命换取一时的富贵。他们的“忠诚”,是用大把的金钱硬生生堆出来的。培养十年,或许只能用一次,想想都够肉疼的。
    济安王一下子抛出数百名死士,是何等地奢侈?
    不过只要有心,以济安王的财力和手腕,还有十余年的时间,培养出几百名死士并是什么难事。真正让他吃惊的,还是那一万人马。
    “父王从哪来的一万兵马?”
    “你先给我解毒。”济安王感觉他动摇了。立刻跟他讲起了条件,“等解了毒,我慢慢告诉你。”
    周漱眼神晃了晃,冷声地道:“我已经说过了,这毒我解不了。父王想说就说,不想说就罢了。”
    说完这话,却站着不动。
    济安王见状愈发认定他有解药。急声劝说道:“漱儿。你莫要犯糊涂。你母妃的事只是一场误会,我们父子之间也谈不上什么恩怨,只能称之为矛盾。留待日后慢慢解决便是。
    现下为父图谋的可是放眼天下的大事,事成之后,你就是正经的皇子。你想让为父怎样补偿你都成,只要你愿意。我将来可以立你为太子,让你继承大统。君临四海……
    总之,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不要因为一点子家事而误了大事,快些给我解毒。”
    “父王不要哄我了。”周漱故意作出讨价还价的样子。“若不是今天出了这档子事,你情急之下漏了口风,我还跟个傻子一样。一无所知。你连带我去祭天大典上露个脸儿都不肯,还谈什么继承大统。君临四海?”
    “傻儿子,我不让你去,是为了你好。”济安王声调拔高了一些,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届时泰山上下定有一场大乱,刀剑无眼,你又不会武功,我怕伤到你。
    我之前没有告诉你,也是为了保护你。虽然为父筹划周密,也已经准备好了退路,可凡事都有万一。万一事败,为父想要把自个儿摘干净很难。
    只要你不在场,不知情,有简家从中庇护,你就能够置身事外。
    如果你出了事,你母妃在九泉之下也会责怪于我。我已经做了一件对不起你母妃的事,不能再做第二件。”
    周漱故意犹豫了一下,“我不信,什么是为我好?只怕你所图谋的事,大哥早就知道了吧?你不告诉我,不让我去泰山,就是怕我跟大哥抢占功劳。
    你说的这些,不过是你现编出哄我给你解毒的谎话而已。”
    “漱儿,为父说的都是真心话。”济安王很努力地想要表现自己的真诚,无奈他躺着,周漱站着,两人的海拔相差太多,无论他怎样掀动眼皮,也只能看到周漱的膝盖,于是盯着那一方袍摆上绣的青松云纹认真地说道,“你大哥对为父所谋之事也一无所知。”
    周漱吃了一惊,“大哥不知道吗?”
    “是啊,他的性子实在不是做大事的料。他能去泰山,是因为他在伴驾的名单之上,并非为父要他去抢占什么功劳。若不是你大嫂破相去不得,我原本也打算寻个由头让他留在府中的。
    缺席的人太多,会引人怀疑。左右他是世子,为父若有个万一,他也难脱干系。去便去吧,单看他运数如何了。只要保全了你,我们这一脉就要传承下去的希望。”
    周漱感觉济安王说的不尽然都是实话,但至少有一大半是真的。既然周瀚不是同谋,为什么会有高手暗中保护?替济安王里里外外传递消息的人又是哪一个?
    他沉默不语,济安王只当他被说动了,再接再厉地劝道:“漱儿,快些给为父解毒,我们父子也好共商大事。”
    周漱心下冷笑一声,语气却带出几分疑虑,“大哥原配所生嫡长子,父王会越过他立我为太子?”
    “我刚才说过了,他的性子做不得大事,你两个弟弟年纪还小,也只有你能够继承大统了。”济安王越说越真诚,语气也越来越急切了,“漱儿,就算你不相信我,也该相信你母妃吧?
    你母妃是我这辈子最爱的女人,你是我和你母妃唯一的孩子,我当然要把最好的东西给你。”
    周漱咬住舌尖,压抑住心头翻腾的怒火,顺便用那疼痛催出几点眼泪,快步走上前俩,将济安王从地上扶起,“父王,这些话您怎么不早些对我说呢?若早知道您有这番苦心,我也不会这样对待您了。”
    济安王老怀甚慰,“你现在知道也不晚,这些闲话咱们过后再说,快快替为父解了这毒。”
    “父王,儿子对不住您。”周漱哽咽地道,“这药儿子闲来无聊胡乱配的,连方子都没有留下,儿子……儿子真的解不了这毒!”
    “什么?!”济安王瞪大了眼睛,眼中燃起的希望之光迅速黯淡下去,胸口一痛,“哇”地一声喷出一口鲜血来。
    “父王。”周漱惊叫一声,慌忙喊道,“来人啊,快来人,马上把高太医请过来。”
    ——(未完待续)
    ps:感谢一下两位同学的月票:阿寰,雨田9666(2张),鞠躬!!!

  ☆、第362章 交代遗言

高太医来得很快,望闻问切,好一通忙活,最后爱莫能助地叹了一口气,“太晚了。”
    “不,不行,父王不能死。”周漱急了,抓住高太医的胳膊,哭着哀求道,“高太医,您是太医,您饱览医书,医术高明,您一定还有法子对不对?
    我求您,无论如何也要救救我父王。”
    高太医被他晃得头晕,闭上眼睛叹息道:“这毒所用药材繁多,剂量复杂,没有药方作为参照,想要立马调配出解药绝无可能。再说毒已侵入心脉,莫说是我,就是大罗金仙降世也回天乏术了。
    眼下我只能施针,让王爷多撑上一时半刻的。二少爷还是通知府上的其他人,叫他们赶紧过来见王爷最后一面,然后……准备后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