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贤妇-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屏风后面人影晃动,随着一阵衣料摩擦的细微声响,走出一个面色惨白的女子来。两手扣在身前,因握得太过用力,指节泛白,手背上的筋络清晰可见。
    站在那里,裙摆簌簌地抖动着,惊惶之态一目了然。
    “两次所指的人都是她吗?”萧正乾跟裕德确认。
    裕德只答了一个“是”字,再不多话。
    “祝行。”萧正乾将目光投向堂下跪着的人,“你再仔细辨认一下,她可是夏花?”
    祝行微微探身,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那女子的眉眼,“圣上,草民不敢说这位姑娘一定就是夏花,但是她声音和容貌都与夏花有九成相似。”
    听他依旧不肯把话说死,萧正乾意味不明地挑了挑眉头,“除了声音和容貌,你可还有其它能够验明夏花正身的凭据?”
    祝行思忖片刻,眼睛一亮,“回圣上,有。”
    ——(未完待续。)
    ps:月票感谢:精灵精英,狡猾的老鼠(2张),帘外雨正浓,鞠躬!!!!

  ☆、第420章 特殊印记

“是何凭据?”萧正乾追问道。
    祝行正了正神色答道:“数月之前,草民来济南府做生意,偶遇济安王府的二少夫人,因其容貌与夏花出奇相似,闹出了一场误会。
    回到徐州,草民曾将此事对万春楼的鸨母春娘说了,春娘开玩笑地说,下次再遇到跟夏花容貌相似的女子,验证一下就知她是不是夏花了。
    因为为防止私逃,每一个在万春楼挂了号的姑娘,身上都刺有特殊的印记……”
    萧正乾立刻跟裕德确认,“她身上可有印记?”
    “回圣上,先前检查胎记之时,不曾发现印记。”裕德躬身答道,语气略顿,又补充了一句,“另外两位身上也没发现什么印记。”
    “圣上。”祝行赶忙将话头接了过来,“据春娘所说,那印记是用特殊的药水刺上去的,渗入皮肤之后与平常无异。但只要涂上硼砂水,马上就会显现出来。
    万春楼所有姑娘的印记都刺在后颈之上,是四片叶子组成的万字符。”
    萧正乾对那可隐可现的印记十分感兴趣,当下便吩咐裕福道:“传朕旨意,让邓太医速速准备硼砂水送上堂来。”
    裕福依言传出话去,不一时的工夫,邓太医上得堂来,细细询问了祝行有关那印记的事情,断定应是用南方出产的白石。然后亲自调化了一碗硼砂水,交给裕德,并叮嘱了许多注意事项。
    未免祝行认错,或事先有所准备,故意指认了错误的人选,萧正乾吩咐裕德将三人全部带到堂上查验。
    裕德捧着瓷碗,舒云帮忙捋发拔领,卷云则用毛笔蘸了硼砂水依次涂在三人的后颈上。
    “出来了。”萧乐林喊了一声。
    众人定睛看去,就见其中一人的后颈上赫然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图案,正如祝行所说,是四片叶子组成的万字符。
    “那出现的印记的与祝行指认的可是同一个人?”萧正乾沉声问道。
    “回圣上。是同一个人。”裕德答道。
    “是三人之中的哪一个?”
    “是……是泰远侯府的表少夫人。”
    裕德这边话音未落,简兰就支撑不住了,身子猛然地一晃。
    卷云眼疾手快地扶住她,“姑娘。你没事儿吧?”
    “圣上。”简兰粗鲁地推开卷云的手,几步跑上前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尖急地说道,“圣上。不是这样的,我身上是有印记,可我不是夏花……不,我是用过夏花的名字,可我真的是简家嫡女……”
    “苗简氏。”萧正乾打断她语无伦次的话,“你慢慢把话说清楚。”
    简兰急急地喘了两口气,神思稍定,话语也流畅了不少,“我……民妇得知自个儿要嫁的人好男风,十分不情愿。是以从京城赶回济南府待嫁的路上便……便逃婚了。
    原想去杭州府投奔表哥,谁知表哥随先生出门游学,不在家中。民妇循着他的行踪找了许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却在一家野店里遭人暗算,被辗转卖进了万春楼。那该死的鸨母给民妇起了‘夏花’这个名字,逼着民妇接……接……
    民妇抵死不从,为了保全清白,才与这姓祝的虚与委蛇。可他并不曾为民妇赎身,民妇也不曾卷走他的钱财逃跑。”
    听完这话。简老夫人感觉就像是被人左右开弓,扇了十几个耳光,两颊火辣辣地疼。好在大风大浪经得多了,还能够将所有的情绪隐在面沉如水的表皮之下。
    燕氏比简老夫人还嫩一些。此时忍不住羞愧地捂住了脸。
    不管简兰的真正身份是什么,那都是进过青楼的。她当初真是瞎了眼,竟将一个混过青楼的女子认作了干女儿,留在府里一住就是半年之久。更让丈夫珍之重之的外甥与其有染,将人娶回去做了正室。
    她都干了些什么?
    萧正乾一巴掌重重地排在桌上,“苗简氏。你先说与庶姐途中相遇,让其假扮成你装病拖延时间,你自己偷偷潜回济南府打探未婚夫婿是否有断袖之癖,结果遇难昏迷,阴差阳错,被庶姐顶替身份出嫁。
    如今又说途中逃婚,流落青楼。
    你自食其言,证词前后不一,叙述反复无常,已犯下欺君大罪。
    朕最后再问一遍,你所说的到底哪一种才是实情?再敢有半字谎言,朕必严惩不贷。”
    他此前没怎么露出疾言厉色,此时发作起来雷霆万钧,让简兰心胆俱颤。
    她最忌讳的事情已经暴露了,便是萧正乾没有呼喝这一声,她也没有那份心思和胆量编造谎言了,“圣上,民妇之前说的是假话,刚刚所说才是实情。”
    “那么你之前为何要说假话?”萧正乾厉声问道。
    “那是因为……因为民妇逃婚之后,家中长辈以庶姐冒充民妇,嫁入济安王府。民妇想找回嫡女的身份,又不想让家中长辈担负‘以庶充嫡’的罪名,因此民妇才……才说了那些谎话。”
    简兰声泪俱下,语调急切地道,“圣上,民妇知道民妇犯了大罪,可民妇真的是简家嫡女。
    您若是不信,大可将表哥叫上堂来问个清楚。是表哥找到了民妇,将民妇从万春楼赎出来,并将民妇带回山东,安置在泰山脚下的白云庵里。
    表哥他什么都知道,他可以为民妇作证。”
    方知府听她这一番话将简家和新科状元全都拉下了水,眉头大皱,忍不住插话进来,“圣上,此女胆大包天,在御审的公堂上一再信口雌黄,她的话实在不足以为信。
    依照《大梁律例》,合该判她个……”
    萧正乾抬手止住方知府的话茬,径直下令,“传楚非言上堂。”
    “是。”裕福答应一声,迈着小碎步跑出去传话。
    楚非言就候在门外,不消片刻工夫就被带到了堂上。
    “表哥。”不等他见礼,简兰便手脚并用的爬过去,抓住他的袍摆,抬起涕泪横流的脸,“表哥,你说,是不是你将我从万春楼赎出来的?是不是你把我安置在白云庵的?
    你还帮我劝过那贱……劝过姐姐,让她同我将身份换回来,是不是?
    你快告诉圣上,我才是简家的嫡女!”
    ——(未完待续。)
    PS:  感谢“zjf006699”童靴的月票,鞠躬!!!!

  ☆、第421章 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御审的公堂不同于县衙或者府衙的公堂,可以随意围观。
    楚非言并不知道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然一个跟简莹和简兰长得十分相似、自称“简兰”的女子和一个徐州的商人被先后带进公堂,他便意识到事情已经朝着他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了。
    此时看着仓惶无助的简兰,心下不由得生出几分不忍来。
    他很清楚,他的证词至关重要。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让跪在自己面前的女子身败名裂,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要说她错,她其实也没什么错。
    任谁从高高在上的嫡女变成身份低微的庶女,都会心有不甘。更何况她今年满打满算也才十七岁,放不下对过去的执念也情有可原。
    要说她没错,她却是大错特错。
    生在名门望族,既想得到家族的庇护,又不想为家族牺牲。明明是她任性地做出逃婚这样陷家族于不义的事情在先,还要反过来责怪简家对她薄情寡恩。
    他不知道别人怎么猜想今天这几桩案子的,他是从一开始就猜到了的,唆使杜晋考和茗眉拦驾告状的定是小六儿无疑。
    御状是那么好告的吗?芝麻大点儿的事情,一旦呈到御前,在有心之人的明推暗搅之下,也会变成天大的问题。
    尚未正式进入朝堂,他就已经对官场这潭水之深之浑有所体会。真正涉足其中,君臣之间,同僚之间,官民之间,国家大义与个人利益之间,不知还存在着多少盘根错节的东西。
    她一心想要夺回嫡女的身份,只看到自己眼前那分寸之地的好处,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一举动会将自己那身在朝堂的大伯父置于他人的刀俎之下。更没有考虑到简大老爷若是因此倒台,其左右和背后又会有多少人跟着倒霉。
    如此自私,如此短见。实在当不起简家嫡女的身份。
    其实他又有什么脸面去批判指责简兰呢?事情闹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也是推波助澜的帮凶之一。
    如果在小六儿向他表明心意的时候,他能拒绝得更决绝一些,彻底断了她的念想。她也许就不会逃婚;那么在发现小六儿被人取代的时候,他就不会感到自责,不会为了弥补而去找她;
    虽然直到此刻他也不后悔去找她,可如果找到她的时候,他能够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更长远一些。就不会被她的可怜和绝望所蒙蔽,为她所左右,做出那些荒唐的事情;
    如果他坚持送她回简家,说服她跟简家的长辈承认错误,恳求谅解,今天的结果或许会完全不同,那么她或许就不会患得患失,机关算尽,把事情闹到今天这样大……
    然而现在反省也无济于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他所能,让已经很糟的局面不要变得更遭。
    事实上,在他上堂之前,裕福已经隐晦地提醒过他了——圣上想保简大老爷。
    圣上都不怕水浑,他又何必故作清高,将是非黑白分得那般清楚呢?
    而且,他承诺过简莹会站在她那一边,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岂可食言而肥?
    做好心理建设,便硬起心肠。将自己的袍摆从她手里用力拽出来,绕过她上前见礼。
    萧正乾抬了抬手,示意他平身,便开门见山地问道:“楚非言。苗简氏称自己乃简家嫡女,在逃婚途中被人拐入徐州的万春楼,是你找到她并为她赎身,将她安置在泰山脚下的白云庵。
    朕问你,她所说的这一切是否属实?”
    楚非言抿了抿唇角,努力忽略落在背后的热切目光。“回圣上,绝无此事。”
    简兰满腔的期待被这七个字一扫而空,不敢置信地张大了一双泪眼,“表哥,你胡说什么?你明明……”
    “苗简氏。”方知府替萧正乾拍了一下“惊堂木”,“圣上没有问你,你不得随意插话。若再叫嚷,便治你一个咆哮公堂之罪。”
    简兰对他的充耳不闻,向前膝行两步,指着楚非言急急地控诉,“圣上,他说谎,明明是他花了三千两银子将我从万春楼赎出来的,也是他将我带回山东,安置在白云庵的。
    圣上,请您马上派人去万春楼和白云庵,去找那里的人查证一下,就什么都清楚了。”
    “圣上,可否恩准微臣问她一个问题?”楚非言躬身请示。
    萧正乾一点头,“准。”
    楚非言谢了恩,便问简兰,“你说我从万春楼为你赎身,那是何时发生的事?”
    “前年冬初。”简兰气咻咻地瞪着他,“你不要说你忘记了。”
    楚非言也不跟她争辩,转向萧正乾,“圣上,前年冬初微臣回乡办事途中,的确曾在徐州城中停留落脚,可微臣并没有去过万春楼……”
    这是实话,他一向洁身自爱,而且打算入朝为官,要保证风评良好,当然不会往青楼里钻。
    “……微臣甚至不知道徐州城中有‘万春楼’这么一个地方,更别说去那里为什么人赎身了。”
    这也是实话,打听到小六儿在万春楼、前去交涉并为小六儿赎身的都是怀叔,他只负责出了银子。
    “楚非言。”简兰急怒之下连“表哥”都不叫了,直呼着他的名讳斥责道,“枉你还是新科状元,国之栋梁,圣上面前,你居然信口雌黄,颠倒是非,你这是公然欺君……”
    “圣上。”楚非言提高音量,盖过她的叫嚷,“因堂姑母这层关系,微臣的确应该称呼这位一声‘表妹’。
    兰表妹被简家认下的时候,微臣已经回乡备考,对她的事情只是有所耳闻,与她一直未曾谋面。准确地说,方才是头一回见面……”
    “你胡说八道,你我青梅竹马,更是血脉相连的堂表兄妹。我们小的时候经常见面,你还说过你要娶我,怎么可能没有谋面?
    姓楚的,你为什么昧着良心说假话?是不是那个贱人收买了你?还是说她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把她当成真表妹了?
    啊,对了,是不是她出卖色相勾~引了你,让你帮她串供作伪证?”
    楚非言听简兰越说言语越粗俗。心中最后一丝愧疚都荡然无存,将自己先前没说完的话大声说了出来,“……虽不知她为何会与徐州的万春楼扯上关系,更不知微臣为何会被牵扯其中,但是微臣确确实实不曾去过万春楼。还请圣上明断。”
    “敢做不敢当,你算什么君子?欺负我一个弱女子,你会遭天谴的,你会有报应的。圣上,他说谎,他犯了欺君大罪,您赶快治他的罪……”
    简兰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高亢尖锐的声音利刃一般划过耳膜,让堂上的众人纷纷皱起眉头。
    这哪里像大家闺秀,分明是个疯子!
    方知府见简兰目眦欲裂。面目狰狞,一副要冲上来拼命的样子,唯恐她伤到萧正乾,赶忙喊道:“快,快将她拉下去。”
    裕福看了萧正乾一眼,见他点头,忙喊来两名侍卫,将犹自嘶声叫嚷着“圣上快治他的罪”的简兰拖下堂去。
    眼见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方知府才悄悄地吁了口气。圣上若在他的地盘上有个三长两短,他这项上人头可就要充公了。
    定了定神。朝萧正乾拱手揖道:“圣上,那苗简氏情绪不稳,语无伦次,继续审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不若暂时退堂。押后再审。”
    “圣上不可。”王御史立刻出声反对,“这三桩案子息息相关,案情又都十分蹊跷。从辰时三刻审到现在,刚刚理出一个头绪,理应趁热打铁,揪出幕后主谋。
    若是押后再审。难免会出现证人翻供等对审明案情不利的情况。再者,圣上当街受理了状纸,想必百姓们此时都聚拢在王府门外,听候御审的消息。
    今日之内不审出个结果,只怕会有损圣上在百姓心中的威严。”
    方知府暗暗翻了个白眼,心说这王御史是专门来跟他唱反调的吧?便是百姓人家丢只鸡告上府衙,也有接状、查访、堂审、定案四个步骤,这么大的案子,哪能一堂就过?
    幕后主使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揪出来的?能搞出这些事情来设计简大老爷的绝不会是一般的人物,就算能揪出来,那也不会是正主,顶多是只替罪羊。
    到时圣上祭完天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堆烂摊子谁来收拾?你王御史来收拾吗?肯定是他这济南府的一府之长来收拾啊。这一收拾,不是得罪简大老爷,就是得罪幕后那位,搞不好连济安王府这边的交情也保不住了。
    所以他才提出押后再审,给各方争取一些时间活动善后,以便在不伤害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把这几桩案子漂亮圆融地了结了。给别人留有余地,也给他自己留一条活路。
    王御史,你大娘的,就这一回不显摆你的耿直能死啊?
    萧正乾将方知府暗暗磨牙的表情看在眼里,沉吟片刻,忽地叫道:“方宏生。”
    “啊?微臣在。”方知府赶忙回神应道。
    “这三桩案子虽是朕接下的状子,然其人其事都出在你的辖下,被牵涉其中的简家、济安王府和泰远侯府也都与你相熟。朕就任命你为查案钦差,限你于今日之内将案情原委彻查清楚,给以上三家以及济南府的百姓一个交代。”
    说着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方爱卿,你代表的可是朕,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方知府心领神会,赶忙起身转到堂前,跪下表态,“微臣领旨,定不辜负圣上的倚重和信任。”
    “好。”萧正乾见他通透得很,愈发放心了,当下便吩咐裕德,“传朕旨意,将这三桩案子的状纸、堂审笔录、原告、被告、人证、无证全部转交知府衙门,由方宏生升堂主审。
    着殿中侍御史王源、知制诰卫午年为监审官,与三案相关的所有人等,需随传随到,不得有误。”
    王御史和那名叫卫午年的知制诰双双领命,裕德也答应一声,出门宣旨。
    帝后起驾,众人恭送。
    简莹作为被告,自是要去府衙。
    简老夫人不好与她公然接触,派了心腹大丫头玉笛跟轿同去。自己则以探望儿媳为由,和燕氏一道回了简家。要平息今日的事情,还得做些周全的安排。
    在方氏看来,这三桩案子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并不好奇后面会如何发展。府中还有一摊子事情等着她来操,济安王那边她也放心不下,是以出了渊澄阁,便脚不沾地地忙活起来。
    众人一窝蜂地走了,只留下楚非言在堂上呆呆地站了许久,而后冲出门去,扶着廊下的柱子弯腰大吐。
    康怀瞧见他赶忙跑了过来,一边为他拍背,一边关切地问道:“楚大人,您没事吧?可是肠胃不适?要不要请太医来给您瞧瞧?”
    楚非言摆了摆手,吐出最后一口酸水,拿帕子擦了擦嘴,淡淡地道:“多谢公公,我没事,不必劳动太医。”
    他没病,他只是被自己恶心到了。
    找了那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穿了,不过是他自私。
    如果他在堂上证实了简兰的说辞,少不得要落下一个“知情不报”、“欺瞒包庇”的罪名。十年寒窗苦读,换来一朝金榜题名,他不敢冒这份风险,他害怕看到对他寄予厚望的家人和谭先生露出失望的表情,更害怕从此郁郁不得志,满腔壮志不得施展。
    他曾经针砭时弊,看不惯这世上的许多东西,立志要做一个清正廉明、诚实可靠、造福百姓的好官。可当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踏上了仕途,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在圣驾跟前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谎的人。
    最可怕的是,他虽然觉得这样的自己很恶心,可他并不后悔在堂上作了伪证。
    康怀看了看他苍白的脸色,疑心他在逞强,“楚大人,您真的没事?”
    “没事。”楚非言将这两个字咬得重重的,好似要说服自己一般,“我一定会没事的。”
    “没事就好。”康怀吐出一口气,“那您就赶紧跟咱家走一趟吧,圣上有旨,命您速去‘孝友堂’见驾!”

  ☆、第422章 他把圣上弄哭了!

楚非言心情忐忑地进了孝友堂,原当圣上看出他在御审公堂上说了谎话,要问他欺君之罪的,没想到萧正乾开口第一句话就问:“楚爱卿,你可想做朕的女婿?”
    楚非言心下一惊,忙又跪下,“微臣福薄,不敢肖想公主。”
    “是不敢还是不愿?”声音轻飘飘的,不带任何情绪,却格外让人胆颤心惊。
    楚非言额上隐隐冒汗,不敢去看萧正乾的脸色,将身体伏在地一口气地答道:“圣上,微臣不愿。
    微臣寒窗苦读十余载,立志做一个勤恳廉明、为国为民的好官。微臣初登庙堂,正是一心一意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不愿过早为家室所累,更何况公主乃金枝玉叶……
    微臣斗胆说几句大不敬的话,公主以皇女之尊下嫁到谁家,谁家都要当菩萨一样敬着供着。
    微臣乃守旧之人,若要成婚也只求一个平安喜乐。微臣希望忙完一天回到家中,能看到妻子立在门旁含笑相迎,能与父母妻儿和和睦睦快快乐乐地同桌共食,而不是看到全家老小跪在自己妻子脚下问安请罪,继而因担心家宅有患惶惶不可终日……”
    “大胆楚非言,你莫不是将朕的女儿当成洪水猛兽了?”萧正乾沉声喝道。
    “微臣不敢。”楚非言忙道,“微臣的意思是,微臣这间庙太小,怕是供不起公主那尊大菩萨。”
    萧正乾将冷厉的目光投向他以十二分恭敬的姿态伏在地上的身影,“朕若执意将乐林指给你呢?”
    “圣上执意要指,微臣不敢不从。”楚非言听出萧正乾话语之中的试探之意,惶恐稍减,胆气更壮了几分,抬起头来迎上他的视线,“只是成婚之后,微臣要么变成一个对妻子唯唯诺诺、磨尽锐气、心甘情愿吃软饭的平庸之人,要么在别人的指点和质疑之下,变成一个无法正视自己的能力、怨天尤人、多疑乖戾的偏激之人。
    这两种人都难成大才。圣上将微臣钦点为新科状元,使得微臣成为天下学子的楷模,为的是让微臣有朝一日变成庸碌无为之辈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