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雁回没好气的白他一眼,看来这小子还是要占些便宜,尝些甜头,才肯叫她今晚好过了。
  俞谨白催促道:“新婚之夜,要对夫婿温柔一点,快来。”
  杨雁回觉得这家伙一张脸,在烛光映照下,还真是比白日里更英俊迷人了些。亲一口就亲一口。这么想着,杨雁回便探出身子,朝俞谨白脸上印了个香吻。
  俞谨白伸手,将美人拥在怀里,不待她樱唇退开,忽然便亲吻了上去。
  杨雁回再想抽身,已没机会了。俞谨白先是来势汹汹亲上来,接着便一点一点,撬开她唇齿,杨雁回先是躲,再是终于忍不住迎合,很快便被他亲了个七荤八素。
  唇舌纠缠间,俞谨白慢慢将她压了下去。杨雁回这才别过头,强行躲开了他的亲吻,伸手去推他肩头:“不……不行,我怕。”怎奈这小子肩头硬邦邦的像两块生铁,全不似肉身,她推不动。
  俞谨白轻声安抚道:“不要怕,雁回,我们是夫妻了。”
  杨雁回额上一层细细密密的全是汗,道:“我娘说会疼。”
  俞谨白道:“我温柔些,不会疼。”
  红绡帐里很快一片旖旎。窗外已是一片静悄悄,一弯上弦月透过芭蕉,在院中洒下一片清冷月光。清风穿过几簇修竹,竹影摇曳。若有人于此时,躲在纱窗下偷听,定然可听到里头传来一个女子呜呜咽咽的声音:“俞谨白,我挠死你,我咬死你,你说不疼的。”

  ☆、第187章 尴尬(二更)

  杨雁回一觉醒来时,仍觉全身酸软无力,赖在床上不愿起来。反正也没有公婆等着喝她敬的媳妇茶,她便想着,干脆再睡会儿。
  俞谨白正坐在梳妆台前揽镜自照。杨雁回这个角度看过去,只能看到他半边侧脸。他看上去气色红润,精神大好。只是杨雁回觉得一个大老爷们,坐在梳妆台前揽镜自照,实在是怪异。她觉得这种充满了女性气息的的举动,只应该女人做。
  不过杨雁回也懒得管俞谨白,她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翻个身准备继续睡。
  俞谨白察觉杨雁回醒了,便转了个身对着昨夜被他吃干抹净的小白兔道:“你有没有发现,你夫主我这张脸不能去衙门里上班了?”
  杨雁回这才瞧见,他另一边脸上的几道指痕。看样子,想彻底消失还是需要几天的。杨雁回不由咯咯直乐:“活该。”谁叫他骗她来着。哄着她把事儿办完了。
  俞谨白黑着一张脸来到床边:“看来你精神很好,不如我们再来几次?”
  杨雁回赶紧将被子往身下掖了掖,人往里头缩了缩:“不,不来了。”
  “来吧!”
  杨雁回忙道:“老婆的话,要听得。”
  俞谨白无比郁卒:“我身上那么多地方,你为什么要照着脸来一下子?”他认为他的夫人应该修剪一下指甲。如果她不乐意,他可以自己帮着她修剪修剪。
  杨雁回道:“你急什么?反正你已告假了。方都督不是准了你七天的假么?到时候就好了。”
  俞谨白道:“不用去衙门里罢了,莫非也不用去见干爹干娘,不用三日回门?”
  杨雁回顿时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她可不想被人明里暗里嘲笑,便道:“那你自己定要想个法子遮丑,千万不能这个样子去。”
  俞谨白道:“叫我如何遮丑?你不该帮我遮丑么?”
  杨雁回道:“我困呀,要再睡会,你不许过来罗唣人。”说罢,真个翻身向里,又眯着休息区了。
  这个小没良心的,几年过去了,还是这么没良心。俞谨白只能继续揽镜自照去了,一边照镜子,一边又道:“当心宋嬷嬷看到你这般欺负夫主,给你小鞋穿。”
  杨雁回眯着眼道:“你便说是你自己睡觉做梦时抓的不就好了?”
  俞谨白伸手,看看自己短短的指甲,认为这个理由根本没人会信。
  杨雁回又迷迷糊糊睡了半个时辰后,这才精神了些,慢悠悠的起身。刚坐好,习惯性的去捞衣裳,便觉得不对。她只捞来一件肚兜,至于其他的衣裳,分明还堆在地上。那身大红喜服必然是不能穿的了。可是只穿这个肚兜下床,她又觉得不雅。如今可是有一头狼和她住在一处哩。
  杨雁回忙将刚露出的一弯雪白的膀子藏回了被子里,叫道:“俞谨白,快去柜子里帮我拿套衣裳来。”
  俞谨白默默的回过头来,露出一张惨白的脸。这家伙竟然扑了好些粉,想试试能不能遮住疤痕。
  杨雁回先是吓了一跳,接着便吃吃笑起来。
  ……
  宋嬷嬷、秋吟、阿四、阿五,早起来了。几个人等着主子起来用餐,待主子用餐完毕后,他们才好吃饭。可是左等右等,俞谨白和杨雁回就是不起来。
  宋嬷嬷不禁道:“没有公公婆婆,咱们奶奶这日子过得就是舒坦。”若有公婆在,杨雁回这会儿早该起来向公婆请安了。
  杨雁回的声音忽然从屋里传了出来:“秋吟,早饭好了没?”
  秋吟忙来到门口,发现门仍旧掩着,便站在门外回话道“回奶奶话,早好了。就等着爷和奶奶一起用餐了。”
  杨雁回惊觉自己已经从姑娘升为奶奶了,她一时还听不惯这个称呼。
  秋吟又道:“奶奶,我进去伺候您穿衣裳罢?”今日奶奶因要同爷一起往镇南侯府里去,下午还要去育婴堂,准备的衣裳虽不如喜服那般繁杂富丽,却也颇为齐整,左一件右一件的,穿着有些费事。
  杨雁回道:“不用了,你先端水过来,让我和……爷洗漱。”
  秋吟便依命将早准备好的一瓦罐水送了过来。杨雁回将门开了一条缝,接过水,又关上门,道:“你再去端些早饭来我们吃。叫宋嬷嬷和阿四阿五也吃罢。”
  秋吟便又依命去了。很快便端了两碗粳米粥,一碟奶油花卷,一碟馒头,一个梅花攒心酱菜盒过来。
  杨雁回将门开了一条缝,接过来早饭,又叫秋吟也去吃饭,别饿着。
  待秋吟送了水和饭,宋嬷嬷便问:“爷和奶奶在做什么?”
  秋吟摇摇头,道:“没看见。”但小姐是穿整齐了衣裳的,连头发都梳得乌光油亮。俞谨白在哪里,她便没瞧见了。
  杨雁回先洗了脸,俞谨白不能洗脸,杨雁回便只用一条湿漉漉的手巾,避过他脸上的伤口,帮他擦了一把脸。俞谨白发现娇妻竟有如此温柔体贴的一面,顿时觉得这点小伤也值了。哪怕是伤在脸上的!
  两口子又匆匆吃过了饭。杨雁回又喊秋吟送了两杯茶来,各自漱口。俞谨白这才取了个黑纱眼罩带上,那黑纱将将挡住几道血口子,这才出了房门,来到外头,喊阿四阿五备下马车。杨雁回便在内宅的花厅里坐了,等着头口备好了,俞谨白来叫她。
  宋嬷嬷不由嘀咕道:“怎地了?还没出门呢,带什么眼罩?况且又是坐马车去,又不是骑马骑驴子的。”
  杨雁回在一旁,心虚的低头呷了一口茶,只是不言语。头上金丝流苏摇曳,身子却是纹丝不动。宋嬷嬷觉得,这位新奶奶倒是也有几分大户人家当家奶奶的气派。只是不知道小两口何时才会添置人手。
  直到俞谨白过来,接了杨雁回去前头上马车,两个人才匆匆逃离宅子,没叫下人们看到俞谨白如今这张脸。
  上了马车后,阿四扬鞭,马车缓缓往京城方向去了。俞谨白道:“一会儿见了干娘,还不知道怎样呢。说是磕碰的,也要有人信才好。”
  杨雁回在一旁,心虚的低头呷了一口茶,只是不言语。头上金丝流苏摇曳,身子却是纹丝不动。宋嬷嬷觉得,这位新奶奶倒是也有几分大户人家当家奶奶的气派。只是不知道小两口何时才会添置人手。
  直到俞谨白过来,接了杨雁回去前头上马车,两个人才匆匆逃离宅子,没叫下人们看到俞谨白如今这张脸。
  上了马车后,阿四扬鞭,马车缓缓往京城方向去了。俞谨白道:“一会儿见了干娘,还不知道怎样呢。说是磕碰的,也要有人信才好。”
  杨雁回道:“总好过不见人吧?你怎知人家一定不信呢?”
  俞谨白叹气,道:“你也真是会小看萧夫人的头脑和智慧。”
  说起萧夫人,杨雁回便道:“你是如何就得了萧夫人的青眼了?你成亲,萧夫人还能拉着丈夫方天德一起过来与你撑场。这新婚第二日,你还要带着老婆来拜萧夫人。”
  俞谨白道:“不管萧夫人如何就对我青眼有加了。总归人家现在是咱们长辈,对咱们两个也不薄。论理,正该去侯府一趟。”
  杨雁回却道:“那又为何是先去侯府,再去育婴堂呢?”说起来,育婴堂与俞谨白的关系,应该更亲近些才是。
  俞谨白道:“若是先去育婴堂,你有该问了,为何不是先去镇南侯府呢?”
  夫妻两个正絮絮叨叨说着,马车便稳稳停在了侯府门前。
  俞谨白下了车,又扶了娇妻下车。早有人专来门口站着迎他二人,见是他夫妻两个来了,忙将他二人迎了进去。
  待进了门内,又有人抬着两顶软轿过来,每人一顶轿子,接了他二人进去。
  轿子落在二门内,杨雁回和俞谨白先后下了轿子。萧桐穿着宝蓝色大袖衫,满脸笑容,等在二人前头不远处。
  看到俞谨白从轿子里出来,还戴着黑纱眼罩,萧桐不由更是笑道:“怎地这时候了,还戴着眼罩?快快摘了。”

  ☆、第188章 方家

  按照俞谨白和杨雁回的预计,他夫妻二人应当是进了萧桐的院子后,才能在厅中见到萧夫人。那时候,人已经少多了。没想到才进了二门,萧夫人已在等着了,而且身后带着一大群丫鬟婆子。萧桐的三个儿子,并方家几位小姐,也都一起来了。
  萧夫人这份盛情,真是让杨雁回受宠若惊。这举家欢迎的阵势,实在是太隆重了。这比迎接亲儿子、儿媳,也没差什么。但问题是这个时候让俞谨白解了眼罩……
  夫妻两个忙上前与萧夫人行礼,杨雁回又与方家几个小姐相互厮见。
  俞谨白对萧桐道:“干娘在上,儿子的眼底下让猫抓了,还不小心磕在了柜角上,只好戴了个眼罩。”
  萧夫人道:“这里又没人笑你,都是自家人,快解了吧。”
  俞谨白只得解了眼罩,左眼下边,到鼻翼左侧,果然有几道深浅不一的抓痕和青紫。杨雁回这会子依旧看着想笑。其实她抓的没有那么接近眼睛,是他自己为了作假,又自己照着眼下掐了两把。
  这苦肉计倒是瞒过了萧桐,她看了一眼,道:“真是太不小心了。瞧着倒是不严重,想是再过几天就好了。你也真是,新婚大喜的,破了相。”
  听起来倒真像个慈母在埋怨儿子。
  萧夫人携了杨雁回,又道:“走吧,往我那里坐一坐。”
  杨雁回觉得自己又好像在做梦了。萧夫人是怎么就成了她的干婆婆的了?
  萧夫人的居所,自然是侯府主院。进得厅内后,只见屋子当中一座大理石屏风,上头的图案是蜀中山水,风雅大气。墙上陈设的有两把名剑,花瓶玩器,皆不见寻常女子喜好的小巧柔雅,尽是古朴大气的风格。
  众人分宾主落座后,萧夫人又笑眯眯打量了一回新人,道:“真是佳偶天成。”
  杨雁回笑道:“夫人谬赞了。”
  萧夫人佯作不满道:“怎么还叫夫人呢?”
  杨雁回笑意更浓,甜甜叫道:“干娘!”都是俞谨白的功劳啊!她居然和萧夫人也成了亲戚了!
  杨雁回觉得自己果然没有嫁错人。
  萧夫人满意的点点头,又对俞谨白道:“谨白真是有福气,以后要好好疼雁回。”
  俞谨白道:“儿子可不敢不疼她。”那什么女三从男四德的家规,他可不敢不守。
  萧夫人又对方闲远道:“如今你也算认识弟妹了,弟弟们也认得新嫂子了,你带了谨白去前头见见你爹去。”
  方闲远应了一声,便与两个弟弟连同俞谨白,前后起身。还不待他兄弟几个告退,方天德却已从外头进来了。
  杨雁回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镇南侯、左军都督。只见这位方都督身形伟岸,豹眼直鼻,腰腹浑圆,颇有大将的威风。只是进得夫人院子后,方都督的威风便都收敛了,只是乐呵呵笑道:“听说谨白两口子来了。你们倒好,欢聚一堂,独独撇下了我,我怎么也得来凑凑热闹。”
  一众晚辈连忙起身,朝方天德行礼。有叫父亲的,有口称伯父的,杨雁回只管跟着俞谨白叫干爹。方天德道:“罢了罢了,都坐都坐。”
  众人这才各自安坐。
  杨雁回观此情形,思量着是不用给义父义母敬媳妇茶了。若需要敬茶,早该敬了。先前在车上,俞谨白说不用,她还怕那是俞谨白自己的想法。
  方天德又对新夫妇道:“往后来了侯府,就跟在自己家是一样的,不必拘谨。”
  杨雁回和俞谨白忙应了。
  方天德又道:“以后要多来走动。”
  杨雁回和俞谨白又应了。
  方侯爷这份热情,也让杨雁回颇为受用。同时,她又有些不明白了。俞谨白调任左军都督府经历,而方天德是左军都督。两个人同在一个衙门,却成了父子,朝廷上真的没人非议吗?不过说起来,最初俞谨白是先受萧夫人赏识,被认为义子的。那时候,俞谨白已经是都督府经历了,在这之前,早因战功升任为游击将军。这个经历,不过是个平级的调任罢了。他做官,明显不是萧夫人帮忙,是凭的真本事。认了萧夫人为义母后,也没有得到什么额外的拔擢。是以,大约朝中官员就算瞧不惯,一时也没有话说罢?但天长日久的,父子两个同在一个衙门,难免惹人闲话。
  不过杨雁回也就是在心里疑惑了疑惑。萧桐也好,方天德也好,甚至包括俞谨白这个年轻人,都不是什么呆子,既然敢这么干,定然也是有他们的原因。她也就不多事了。
  待方天德将自己备下的见面礼——两块翡翠玉雕,从袖子里摸出来,给了小两口后,萧桐便下了“逐客令”,撵了丈夫出去,道:“见面礼你也给过了,该让我们娘儿们说说体己话了。闲远,谨白,你们和侯爷一道去书房罢,你们男人说你们的,我们说我们的。”
  方闲远和俞谨白齐齐起身,向萧桐告退后,便跟了方天德往前头去了。
  如今年方十七的方怀远,也是生得身高体长,仪表不凡,一开口,却一团孩子气。他不满道:“娘怎地不让我和三弟也跟去呢?”
  萧桐道:“他三个少不得要说到公事上去,你们两个听什么?可也能听懂?如今已认得嫂子了,还是带着你三弟回房好好琢磨功课去吧。你这位新嫂子的大哥,如今也不过比你年长一岁,却早已考取了举人。你还不赶紧的带着弟弟加倍用功去。好歹你两个也考个武举。”
  于是,方怀远只得带着弟弟,回他的院子里,用功读书去了。
  待几个男人都走了,屋子里的女眷们便活络轻松了不少。
  萧桐一一将几位小姐指给杨雁回看:“这位是你大妹妹,这是你二妹妹,三妹妹,四妹妹。”
  于是,杨雁回在“荣升”为俞奶奶后,又跟着俞谨白多了一大群干兄弟姊妹。
  方大姑娘如今年方十七,比杨雁回还要大两岁,早已说了人家,婚期定在冬月。专等着方二老爷,方二太太回京后,帮她主持婚事了。
  方大姑娘穿一件水红色绣紫薇花对襟衫子,宝蓝色挑线裙子,飞仙髻上插一支做工精细的白玉蝴蝶簪,流苏轻垂,摇曳生姿。整个人瞧上去,美丽大方。她生得眉目温柔,性子也柔柔的,一开口,连声音都是柔柔的,倒是有些像曾经的庄秀云,只是比曾经的庄秀云要落落大方、气定神闲多了。只见她微微笑道:“俞奶奶,听闻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李传书。我们姊妹几个久仰大名了。实不相瞒,我们几个都爱读你的小说,尤其喜欢读前段时间大火的《青女离魂》。不成想,如今俞奶奶成了一家人了,往后我便管你叫嫂嫂了。嫂嫂莫要嫌我们这些小姑愚笨才好。”
  杨雁回笑道:“方大姑娘谬赞了,不过都是闲来无事瞎写的。”这位方大姑娘真会说话,一下子变将众人之间的关系拉得十分亲近。
  方二姑娘与杨雁回差不多大,也是定了亲的,要到明年出嫁。就听她笑道:“以后我们就管俞奶奶叫嫂嫂了。怎地嫂嫂还管我们大姐姐叫方大姑娘呢?”
  听起来倒是个挺直爽的姑娘。杨雁回也少不得改了口,对方大姑娘道:“大妹妹方才夸得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没办法,这得随着俞谨白来。方大姑娘可不就是俞谨白的妹妹么。
  方四姑娘模样娇俏,笑起来嘴边立刻显出两个梨涡来,说话也直接得多,她道:“嫂嫂不如改明儿也教教我写话本,如何?”
  方三姑娘道:“你又一时兴起,便要学这个学那个。真等嫂嫂费心教你时,你又不爱学了。”
  方四姑娘道:“你怎么知道?我这回偏不这样,我是认真要学。”
  杨雁回道:“几位姑娘觉得我写的小说好看,我倒是读过明月诗社的诗集,觉得几位姑娘委实才情非凡。”
  她一句话,说得方家几位姑娘心里着实欢喜。方四姑娘又道:“听说嫂嫂娘家开着两家浴堂。那个花浴堂最是有名。大伯母去过好几次,我还一次都没去过哩。”
  杨雁回道:“若是四姑娘想去,改日咱们一道过去赏花、泡温泉。”
  其余三位姑娘都说,不能只带了四妹妹去,她们也想去见识见识哩。
  几位姑娘又叫杨雁回讲《青女离魂》后面的故事,比如冯青青和于西楼婚后是怎样的生活,有没有再发生什么趣事。这可叫杨雁回犯难了。她着实没有细细想过冯青青和于西楼婚后的日子。总归不是家长里短一地鸡毛就是了嘛。那样的生活,着实搭不上她前头的故事。杨雁回只得道:“这却难煞我了。不如几位姑娘自己想一想,他们婚后该如何生活。也写个小说来好了。四姑娘正可一试。”
  说得几位姑娘都笑了起来。众位姑娘又问她花浴堂里的趣事,杨雁回便也搜肠刮肚,想了几件逗趣的事,讲给了她们听。几位姑娘便更想去花浴堂瞧瞧了。
  总之,杨雁回与方家几位姑娘相谈甚欢。几位方小姐都不是什么刁钻古怪,尖酸刻薄之人,颇有大家风范。
  萧桐只是在一旁微笑倾听,时不时命人安排各种茶点果品上来,让她们几个边吃边聊。
  待到俞谨白与方天德、方闲远说完了话,过来接杨雁回时,杨雁回正聊在兴头上,还不愿意走呢。她才跟几位方姑娘说了话,还没和萧夫人好好聊聊天呢。
  方四姑娘也舍不得杨雁回走,还对俞谨白道:“哥哥来得也太不巧了。我正要问新嫂嫂哩,她有没有喜欢的弹词本子。”
  杨雁回便笑道:“有啊,我最喜欢陈温生的《重生缘》。”
  萧桐已在一旁听得快眯眼睡了,乍闻这话,顿时精神了,笑道:“雁回也喜欢《重生缘》?”
  几位姑娘都嘻嘻哈哈笑道:“大伯母看过的弹词本子,最喜欢《重生缘》了。”
  杨雁回一脸欣喜。太好了,她竟然和萧夫人英雄所见略同。
  方大姑娘忽道:“只可惜陈温生没有将《重生缘》写完。”
  杨雁回却道:“就这么也挺好的,写完了,便没意思了。”
  萧桐挑眉:“哦?”
  方家几位姑娘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杨雁回这话怪有趣的。
  杨雁回道:“往后写,确实没什么意思了,至于怎么个没意思法,我这会子,却不好说。说出来,人家要误会我哩。我卖个关子,待以后有了机会再说。”
  方二姑娘忍不住道:“大伯母也说《重生缘》没有结局,比有结局好,我们问她为何,她又不说,总是卖关子。如今来了个新嫂嫂,竟也是这么说。”
  萧桐叹道:“不说也罢。你们还是放了嫂嫂离去吧。眼瞧着你们俞大哥都等不及了。育婴堂那位老先生,最是守时,莫让他们误了时辰。”
  杨雁回得了这话,方能脱身,和俞谨白告辞离去。

  ☆、第189章 重生缘(二更)

  待杨雁回和俞谨白离去后。方大姑娘这才道:“我瞧着这位新嫂嫂甚好,言谈有趣,举止大方。”
  方二姑娘却向萧桐笑道:“我如今才知道,为何这位新嫂嫂年幼时便得了大伯母青眼,待到她略年长,大伯母又亲自上门给她说亲。恐怕是意气相投啊。连读个话本,看法都这么一样。”
  方四姑娘却是缠着萧桐道:“大伯母,你就告诉我嘛,为什么《重生缘》不写结局比较好?”
  萧桐只是道:“往后你就知道了。今儿不许缠着我再问了。我要去睡会儿。”听她们唧唧呱呱说的那些话,她只是犯困罢了。全无兴趣!
  俞家的马车驶出了京城,来到人烟渐渐稀少的城郊。
  杨雁回本就有上车就犯困的毛病,又因昨夜被折腾了一番,精神不大好,在方家时,本就是强撑着的,此番一上了马车,不到一刻钟便开始打盹。脑袋跟小鸡啄米一般,一点一点的。不一会,干脆整个人躺下来开始睡觉。
  俞谨白瞧得好笑,道:“这么颠簸一路,只怕你下车后,浑身的骨头都要被颠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