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顺宗-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愬雪夜袭蔡州,一战成名,此时进爵凉国公,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奢遮人物,其他人看李愬都是仰视,看来是李总管不怒自威,不徇私情,哪里像李听那样只是以弟弟看哥哥的眼光看李愬?所以听李听这么一说,大家都以为他是在李愬面前受了冷遇,自我解嘲,给自己找面子,都忍住笑附和。心里却也对李愬多了三分敬畏。
  到了后账,人果然很多,这州的刺史,那军的将军真是济济一堂。唐朝的刺史往往都带有军事色彩,比如李愬就是以徐州刺史充武宁军节度使,军政都管,所以刺史们大都和将军们吹得到一起,尤其是李听,调他做安州刺史和楚州刺史就是为了用他打仗。李听作为名将之后,岐国公李愿和行军总管凉国公李愬的弟弟,却一点架子都没有,很快就和大家混熟了。
  已经到达的武将有:李元奕、郦定进、侯惟清等兵马使以及神武将军李佑、李忠义、丁士良等调到李愬帐下听用的将领,楚州刺史李听以及濠州、泗州、邳州等州刺史。或许是心里有数吧,大家什么都谈,就是不谈军事。果然,升帐之后,李愬就正式宣布的皇帝的任命,在率领众将拜过诏书之后,李愬正式就任淮海道行军总管。
  在巨大的沙盘前,李愬向各位将领布置了每个人的任务,介绍了当面的淄青兵马情况。接着李愬向大家介绍了一个人:
  “诸位,这位就是本帅帐下的捉生虞侯刘晏平将军。他以前是李师道帐下的虞侯,曾经单骑潜入蔡州,现在弃暗投明,和大家一样,为朝廷效力。”
  李愬在介绍时尤其强调了“和大家一样,为朝廷效力”,大家当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众将尤其是五十二军的淮西众将都对刘晏平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接着,刘晏平就在李愬要求下,介绍起了淄青方方面面的情况。
  各将领都听得聚精会神,李听尤其认真,不时插嘴问上几句。如果有刘晏平不了解的情况,李愬就会让参军根据兵部下发和己方搜集的情报予以补充。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晚了,李愬留众将在徐州过了一夜,第二天,各人就纷纷回到自己的驻地或者治所,李听留到最后才走,李愬带着几个亲兵一直把他送过云龙山。一架战争机器就这么着开动了。
  朝廷的战争机器开动的时候,李师道也没有闲着。在郓州,李师道也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讨对策。除了李文会、林英、王再升、夏侯澄、刘悟等淄青高级文武官员外,还有几个神秘的人物列席会议。当然李师道商议完了以后回去免不了要和魏氏、蒲氏、袁氏还有几个家奴再商议一会。粮秣统计司侦查得知,其中一个姓田,一个姓王,还有一个姓聂,还有一个不像中土人氏。
  姓田的自然是田季安的亲戚,姓王的是王承乾,王承宗的弟弟,曾经作为朝贡使者到过长安两次,被粮秣统计司留下了画像,被列为派往北方的粮秣司从事必须认识的人物,姓聂的,据说是卢龙牙将,还有一个名字不似中土人的,后来统计司侦查发现这人是在莱州登上挂着渤海的旗帜的船只离去的,这人的来历就呼之欲出了。后来统计司的从事回长安后,从渤海档案中发现,这人叫做大仁秀,后来成为渤海的国王。
  会议上,虽然形势严峻,李师道表情却依然镇静。本来李师道以为最坏的情况就是自己上表之后,朝廷下令征讨,那时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纳质割地。结果出乎他和所有人意料的是,表章刚刚发往长安,可能洛阳还没有到,朝廷的檄文就已经传遍关东河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使李师道发表章的内容是同意送长子入朝为质,朝廷依然会发兵来打。檄文上列举的八条大罪除了第八条清算血统是檄文的固定内容兼凑吉利数字之外,其他的七条,刺杀韦丹,策动兵变,勾结匪类血洗洛阳未遂,私通吴少诚,没有一条不是灭族大罪,就是第一条不经征召私入长安,也是心存不轨意图谋反的罪过,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奢遮人物被这一条罪状断送了性命,遑论其他呢?
  魏博田季安和成德王承宗收到了檄文后都是大发雷霆,大骂李师道不是东西,对他们隐瞒了这么多事实,做出了这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让两镇如何敢明目张胆的支持淄青?两镇内部的亲朝廷派乘势抬头,劝说田季安和王承宗放弃支持李师道的计划。主张援助淄青的人也提出可不可以借此机会从淄青多弄些实惠。所以这边接到檄文,那边王承宗就赶到贝州会见了田季安,商议之后决定先后派出使者前来诘问,以此向李师道施压。而卢龙的牙将聂刚则是奉刘济之命前来和李师道洽谈买马和兵器的问题,在驿站得到消息后,聂刚迅速抬高了马价,争取使交易做不成。
  不料本来没有主意的李师道这个时候反而镇定了下来。历史上在五年后官军讨伐李师道时李师道一直心存侥幸,即使被反戈的刘悟抓到也觉得有一丝不死的希望,可是现在,韩愈的檄文写得太好了,好的李师道都认为自己该死了。这个时候,李师道就放弃了其他的想法,一心想保自己的性命了。一个想保命的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也没有什么是自己舍不得的。所以,当魏博和成德的使者来到后,李师道痛快的同意了魏博的要求,答应割一州之地给魏博,也答应给成德更多的盐,换取成德的呼应。而聂刚的高马价也被李师道一口答应下来。看起来成德得到的实惠比不上魏博,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他隔得远呢?其实李师道倒是想割一州给王承宗,但是王承宗不答应,傻子才会答应呢,隔着魏博领着一州飞地,那一州迟早是魏博的,或者明着是成德的,暗着是淄青的,更甚的是连名义都不会留给成德。
  淄青十二州之地几乎包括今山东全境,是故齐鲁之地,土地肥沃,又紧邻大海,出产丰饶,自从安史之乱后割据到现在有五十多年了。齐国以半个山东称为春秋一霸,李师道三代人经营下来,积蓄自然也是极大。这样的狮子大开口,李师道还能承受得起。况且只要淄青还在李师道手里,哪怕三州给了朝廷,一州给了魏博,剩下的八州之地也是天下藩镇里最大的了,迟早能够恢复元气。对李师道而言,包括招待使者的山珍海味美女赠送的汇票宝马在内,这些都是投资。
  投资是追求回报的。李师道要求的第一个回报,就是三位使者列席淄青的军事会议。这个要求相对于李师道的付出而言,其实不过分,李师道要向自己人心惶惶的部下证明自己依然受到了来自魏博、成德、卢龙三大强藩的支持,振作他们的勇气。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得到好处最多的魏博使者自然不会拒绝,实际上,本打算讨价还价一番却得到一州之地,连田季安都没有想到,只怕让田季安来参加这个会议他都会来。王承乾和聂刚都很犹豫,毕竟他们不像魏博,和淄青有唇亡齿寒的关系,犯不着把自己陷到淄青这滩浑水中去。列席会议就意味着对淄青的公开支持,虽然利令智昏,俩人还没有傻到这个份上。但是李师道有自己的办法,最终,淄青的文武官员们在大都督府见到了来自三镇的使者。
  ————————————————————————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五十四章 … ~难念的经(求订阅!)

  (昨晚又飙了四千字出来,结果家里网上不去了,只好今早到单位更。本月最后一天了,希望有更多的订阅!)
  三位使者和来自渤海的使者出现在淄青的军事会议上,果然使得许多人精神一振,起码看起来是这样。具体的过程就不介绍了,总之在会议结束后形成了以下的方略:
  一, 围绕郓州建立核心防御圈,严加戒备,防止李愬雪夜袭蔡州的故事在郓州上演。(这就是名将的威慑力,看来薛平得认命了。)
  二, 将北方靠近魏博的兵马和东方靠近大海的州的兵马调到南线,防御官军从徐州、滑州、汴州三个方向的进攻。(由此看来李诵的海上进攻方略还是正确的。可悲的陆地将领们。)
  三, 在黄河沿岸留万人防备程权。
  四, 在郓州附近预留大量机动骑兵,一方面随时增援各地,一方面准备出击袭扰官军后方。
  五, 严格实行人口控制,编练壮丁作为后备,排查朝廷奸细。
  六, 尽最大可能囤积粮草以及其他战略物资,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淮西三个州,没有战略纵深,没有邻近的救援,打了四个月,如果不是李愬出奇兵突袭,或许能撑更久的时间。淄青十二州,横跨齐鲁,比邻魏博,联系河北,起码能撑两年以上吧?)
  ??????
  会议结束后,将领们信誓旦旦之后也是匆匆返回驻地。接着淄青节度使下令整顿军备作战的命令就下达到各军州,命令还准许将领们在战争爆发之前尽可能的纵兵劫掠外镇。由于朝廷的檄文下得太过突然,胶东半岛各军州的主官甚至没有得到这次军事会议的通知。李师道打算派王再升去一趟胶东传达会议精神,同时监视采访一下各军州情况,监督编练壮丁和收集粮草。
  文官武将散去以后,李师道又和三镇的使者进行了密谈。聂刚表示自己只是受命来谈马的事情,其他的无法代表刘济做任何承诺,只能保证把话带到。王承乾则大谈成德和淄青的传统友好关系,许诺回禀王承宗后给予淄青最大限度的帮助,前面说过,成德和淄青之间隔着魏博,什么许诺都能变成空话。传统友好关系,王家的老节度王武俊最瞧不起的就是李纳了。只有魏博的田氏,答应回去后禀明田季安,助淄青三千兵防备程权。
  淄青大将崔承度是淄青宿将,受命守濮阳,防御李光颜。大将夏侯澄受命守考城,防御宣武军。大将王济受命领兵金乡,防御李愬。大将刘悟领兵防守郓州核心防御圈,并兼顾防御程权。以林英为海州刺史,防御淮南。所有出征大小将领官佐的家属全部留在郓州为人质。
  只是未等李师道布置完毕,官军已经纷纷进兵。十月初一日,行营副元帅郑余庆、行军司马韩愈、供军使柳公绰分赴宣武、义成、武宁劳军。十月初三日,李愬在徐州戏马台—传说中楚霸王点兵的地方点将出征,武宁军兵马使王智兴率领五十五军往平阴方向进军,侯惟清率领五十二军别走一路进军鱼台。李愬亲领郦定进、李祐、李忠义等率领近卫第一军,第五十六军紧随其后。楚州刺史李听率军出楚州进逼沭阳,渡过沭河下营。
  本来李愬是打算派一支前锋的,无奈五十二军和五十五、五十六军各不相让。要知道,五十二军是由投降的淮西军编组而成,越是这样的军队越有自卑感,越想在新东家前有出色的表现,比如沪宁杭战役,最先进入南京占领总统府的就是一支降军。在朝廷立平淮西碑的时候,五十二军上下都被韩愈称为“贼”,深受刺激,摩拳擦掌想要用军功来回击行军司马蔑视的眼光,看来韩愈任行军司马还是效果很显著的。从情感上,李愬是倾向于用五十二军为前锋的,毕竟这是从淮西就跟随他的军队,但是武宁军不干。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坏孩子的武宁军刚刚被改编不久,想表现的欲望一点也不比淮西降军差,而且武宁军是地主,凭什么把打头阵的事让给远道而来的五十二军?武宁军将士的习惯是不高兴就闹事,但是王绍把他们弄得服服帖帖的,李愬来了以后也从来没亏待过他们,而且武宁军将士是从心眼里佩服李愬和李光颜,不愿也不敢闹事。于是武宁军众将官公推五十五军兵马使王智兴去见李愬,要李愬讲明白五十二军和武宁军哪个是亲妈的哪个是后妈的(这么问怎么这么别扭呢?)。
  王智兴人如其名,是个聪明的脑袋上哗啦哗啦掉头发的人物,等王智兴把正面交兵、迂回侧击等战术全部运用了一遍后,李愬乐了。李愬一拍桌子,道:
  “你们别争了,全打前锋。”
  结果两军又都憋着一股气想在战场上互别苗头,看来如何协调两军关系成了会让主将头疼的难念的经了,掌书记郑澥对此很担心,但是李愬却很开心。
  同日,宣武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王沛奉李光颜军令率领五十三军出汴州进逼考城。刘沔率领四十七军为前军出滑州向濮阳进军,李光颜亲领高霞寓部随其后。河北方面,程权也屯兵福城之外。连田季安也打着讨逆的旗号派军驻扎黄河岸边,天知道他是想帮李师道还是去接收李师道的一州。
  随着李师道一支出境劫掠的兵马被忠武大将刘沔设伏全歼开始,朝廷讨伐淄青李师道的战争正式开始了。从十月初五日开始,官军接连战胜,刘沔连拔四座栅垒,王沛肃清了考城外围,连李听都三战三胜,欺负得沭阳守军城门都不敢开。淄青西面总统官崔承度感慨道:
  “官军士气高昂成这样,淄青危险了。”
  如同其他将领一样,崔承度也认真阅读了朝廷的檄文,收到了以郑余庆、韩弘、李光颜等人亲笔签名的书信,内容当然是劝降。崔承度看完书信后当着全军将领的面当时就把信给烧了。不过崔承度对大儿子私下里说道:
  “如果战事不利,你就跑吧,为咱们家留一支血脉。咱们全家还在郓州,不然为父就直接归顺朝廷了。李师道为人刻薄寡恩,平时小气,猜忌将领,现在要将领们给他卖命,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呢?这些人为父十分了解,都是趋利之人,只要朝廷愿意,一碗汤十张饼就能把他们收买了,尚书(平淮西时,为安抚李师道,李诵给李师道加检校工部尚书,已经连同他的淄青平卢节度副大使职务一起被剥夺。出于习惯和尊重,崔承度还喊他官职。正大使还记得是谁不?)倚重这些人,怎么能不败呢?”
  崔承度不知道李师道很不放心这些部将,除了扣押他们的家属外,还派出耳目监视他们。崔承度和儿子的谈话被报到李师道哪里后,李师道立刻砸了一件珍贵的文物,老雁指的是那玩意放在现在。李师道不知道是该悲还是该喜,该悲是因为从崔承度的话里看来,淄青有许多将领对他忠诚度不够,或者对所有人都是忠诚度不够,缺乏一颗忠诚的心,该喜是因为自己扣押大将家属的英明决定,使得崔承度这样的敢想不敢做,还能维持对自己表面上的忠诚。李师道悲愤极了,李师道想说:
  “这些家伙老是埋怨我,说我只知道和家里的仆妇厮混,不肯对他们好一点,也不想一想,他们这些人哪里比得上老婆、四娘和几个奴才他们忠诚我呢?”
  李师道在衙署愤怒的时候,没有想到他老婆正躺在刘悟的身下纵情欢吟,也没有想到四娘是背叛了自己的男人缠到他身上的。田季安喜欢活埋人,李师古、李师道都喜欢把人勒死。得到了密报后,李师道已经把自己收藏的勒死李英昙的绳子给崔承度准备好了,只是顾忌到崔承度在外带兵,在军中年岁又久 ,没有确实的证据贸然勒杀他会造成哗变的。李氏兄弟谋杀人都是有技巧的,比如李师古勒杀幕僚独孤佑,之前先把独孤佑派到长安去,等到一切准备好了,就给了大将王兴一根绳子,在路上等独孤佑回来。比如李师道想杀刘晏平,先给他放假,然后准备好一切,再比如李师道勒杀李英昙,是先把李英昙派到人生地不熟的莱州,先收拾掉支持李英昙的牙兵再动手的。现在,收拾崔承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李师古,把他派的远远的,然后拔掉他的爪牙,最后一根绳子解决问题,但是现在淄青四面都是兵,根本没地方把崔承度派出去,还是先把崔承度调到边远地方去吧,虽然临阵换将不吉利,也不好像诸军解释。
  但是崔承度是什么人?淄青的什么勾当他不清楚?当郓州方面派出使者送来李师道召他回去商议大事的紧急信件时,崔承度立刻意识到了情况不妙,客客气气地送走了信使后,崔承度立刻关闭了濮阳城门,把自己素来怀疑的几名将领全部逮了起来,然后召集将领们道:
  “俺崔承度是大老粗,好听的话也不会说,俺就问问你们,想死不?”
  这倒霉催的,问得这么晦气,将领们异口同声回答道:
  “不想。”
  崔承度接着问道:
  “想你们家人死不?”
  回答他的当然还是“不想”。崔承度很满意,接着问道:
  “愿意跟着俺老崔干,既不让家里人死,也不让自己死不?”
  这下将领们可知道崔承度想干什么了,一个个兴奋地高喊:
  “想!”
  这么好的事情,当然没人不想了。甚至还有人想:现在早早投到官军那边去,立下些功劳,没准也能像侯惟清一样立下些功劳,封个侯哩!到时候,咱就换了那个黄脸婆,娶几个四娘那样的,不,直接把四娘给收了!
  正在yy的时候,崔承度发话了:
  “好,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俺就干了,传俺的军令,把城外的守军全撤进来,杜屯不要了,其他地方的栅垒也不要了,城门紧闭,让官军围城吧!”
  就这样,李光颜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濮阳外围的所有栅垒,然后就开始了对濮阳的围城。头一天,义成军将士呐喊着攻城,城上箭如雨下,许多已经很配合的闭上眼睛的士兵惊讶地发现射在自己身上的只是箭杆,箭头哪里去了?士兵们几乎以为自己练成的金刚不坏之身。看出蹊跷的李光颜立刻下令鸣金,果然,崔承度的大儿子就坐在吊筐里代表守城将士下“战书”来了。战书看得李光颜忍俊不禁,大喝道:
  “本帅倒是要看看是你能攻还是我能守,只要你攻得出来,本帅就放你们回郓州。”
  果真,就在围城兵马撤到只剩下两三千人的时候,守军也没有攻出来。倒是前来救援的淄青军,被李光颜击败四次,斩首三千多。
  在其他各路都高歌猛进的时候,李愬这边却哑了声。侯惟清和王智兴喊得凶,却没一点实际的战绩呈报,这不禁让掌书记郑澥和郦定进等大将有些焦急。李愬却慢条斯理地说道:
  “莫慌,莫慌!”
  鱼台城外,丁士良伏在冰冷的土地上,身上穿着的是李愬送他的棉袄,腰里挂的是他随身的酒囊。酒囊本来在捉陈光洽的时候被他丢在文城栅,李进诚打破文城栅后又给他拿了回来。丁士良伏在地上,纹丝不动,五十二军的荣誉,就看他的了。
  ————————————————————————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五十五章 … ~侯惟清的铁与血

  (一处失误,王济应该在金乡,而不是菏泽,菏泽还没建县呢。)
  说五十二军的荣誉维系在丁士良的身上,确实有些夸张,丁士良是深入敌后的捉生将,但是毕竟不能指望他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丁士良此来,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探敌情,还有顺便抓两个舌头回去。作为五十二军斥候营的头,这些事本不用他亲自出马,但是丁士良非要自己来,因为最近附近几地的兵马都在向鱼台靠拢,统计司此前的情报只能作为一个判断的基础,要摸清具体情况,得根据许多蛛丝马迹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丁士良相信自己的能力比其他人都强。
  天晚的时候,丁士良终于回到了军中,当然不负众望,从马上解下了两个蠕动的麻袋,打开一看,都是军官。丁士良把酒囊朝亲兵手中一扔,道:
  “灌酒去!”
  自己就抬脚回帐了。众人知道他劳累了数日,要回去睡觉,就由他去了,审问的事情自然由侯惟清、李祐等人来搞。
  作为一支完全由前叛军组成的军队,五十二军一直生活在别人歧视和怀疑的眼光中,尤其严重的就是在他们立下大功后韩愈依然在《平淮西碑》中说他们是”贼“。但是李愬相信他们,在李愬请求下,李诵起码在形式上给予了和其他军队一视同仁的待遇,这使得五十二军上下充满了一种知恩图报证明自己的氛围。如今,机会终于来临了。
  两名外出督粮的军官的失踪并没有被鱼台守军及时发现,直到晚上守将王兴才知道,王兴顿时担忧起来,鱼台城内外的斥候开始四处出动,百人以上的小队也派出去好几支。王兴担心官军会突然向鱼台进攻。相比于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的侯惟清部,实际上王兴更关心王智兴部的进展情况。人如其名,王智兴名字里比他多一个智字,打起仗来也以狡诈著称,不但狡诈,而且勇猛。开战之前,官军严格控制了两镇边界,而且鱼台虽然靠近徐州,来往传递消息却更加周折麻烦,往往要绕道东面的大泽,就是今天叫做微山湖的所在。再加上官军早就准备停当,诏书一下,立刻进兵。而淄青包括河北各镇获得檄文却比西南各镇迟了数日,临时再布置,依然跟不上变化了。斥候只是回报上万官军打着王智兴的旗号直奔西南重镇金乡去了,当面只有千余官军在边界戒备着。鱼台紧邻徐州,几个月前李师道决心打一仗的时候就做好了首当其冲的准备,城内常驻五千兵马,外围有三千多兵。临近的几处兵马也都划给了王兴。现在武宁军大将王智兴却率领一军人马为前军奔金乡去了,想到对面的主帅李愬善于出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