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中草木深-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青已经在掉眼泪,旁边的明月拿了手帕给她擦,那时候并没有姑娘用什么化妆品,倒不用担心擦花了妆容,阿青红着眼睛抬头看,自己爹站在门前看着她,她流着泪冲着爹说道:“阿爹,我走了。”
“去吧,好好过日子。”
贤超看他们父女说完了话,自己也和岳丈说了声,就推着自行车往外面的路上走,一边跟着来迎亲的人和送亲的伴娘都跟着走,他们都要到贤超家去了,阿青家里本来正热闹,现在倒有十几个人一下走了,房子里顿时空了出来,元东作为老婆舅,也跟着去送亲,小弟却在家里的,他看阿姐在擦眼泪,外婆也下了楼坐着,看着很是伤感,外公在一边劝着她,家里其他来帮忙的叔婶们却在帮着收拾东西清扫地面。
阿青家前门路边,红红的鞭炮纸屑落了一地,震天响的热闹过后,一对新人走了到男方家去,这边留下亲人收拾善后,阿青被贤超带着慢慢往他家去,天还没大亮,路边是熟悉的各家房子,转弯抹角都是平常见惯的,今天却是有些不一样的,这条路一走,再回来她就是回娘家了,以后贤超在的地方才是她的家了。
贤超是不知道自己的新娘子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想些什么,眼看着家就快到了,旁边跟着的人就赶紧先跑过去,一边通知房子里的人赶紧煮喜汤圆,一边又站到路边放起炮仗鞭炮,一时间噼里啪啦砰砰声大响,吵的周围的人们都醒了过来,有的就探头出来看,看了下就知道是贤超娶老婆正在热闹,眼看着新娘子就穿着红棉袄过来了,自行车停住,旁边人扶着车,贤超矮下身,阿青就扑在他背上,贤超就背着阿青进了自己家门。
家里的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各种果子和菜蔬,香烛已经点起,贤超爹娘站在一边,看他们两个进门,贤超爹就点了香递给儿子媳妇,叫他们先拜了天地菩萨,贤超夫妻拜了三拜,然后又给爹娘鞠躬,然后夫妻对拜了下,旁边看热闹的人们都笑,有人又喊快送入洞房去,贤超就带着自己的新娘往楼上走,明月她们几个伴娘也跟着上楼。
楼上阁楼低矮了些,中间人能站直,边角就有些勉强,一下子涌进这么些人,木楼梯板都被踩的咯吱作响,楼下的贤超爹赶紧的就上来,叫迎亲的几个人在楼下坐,楼上就让新娘和伴娘们呆着,上面人太多了怕不安全。
阿青叫明月她们在床上坐下,昨天送来的嫁妆就放在这楼上,一对箱子还锁着,钥匙在阿青这里,她去打开了,拿出些瓜子花生喜糖红鸡蛋来,招呼伴娘们拿着吃,又去查看铺在床上的新被子,昨天她阿姐在新被子里面塞了不少的红鸡蛋,不过都叫迎亲的人给摸走了,这本来就是给人摸的,嫁妆里摸个红鸡蛋沾沾喜气。
楼下的喜汤圆煮好了,贤超的嫂子端了上来给新娘子和伴娘们吃,一道上来的还有贤超的娘,她手里端着个脸盆,里面是温热的洗脸水,她手上还拿着干净的毛巾,她拿毛巾打湿了拧干,递给了自己的小儿媳妇,阿青接过来擦了下脸,然后这盆水和毛巾一起都被放置在了一边,阿青是不明白这有些什么讲究,不过是进了门婆婆要她怎么做就怎么做。
☆、当天
阿青进贤超家门的时候,时间还不到早上五点,嫂子们端上来的喜汤圆,几个半夜就起来了的伴娘看到了,都纷纷说吃不下,她们在阿青家里也是吃过早饭的,不过这喜汤圆多少还是要吃一点的,碗里盛的汤圆也不多,就是六个而已,等嫂子们端着空碗下楼去的时候,楼上总算安静了些,几个伴娘都又有些困了,半夜就起来的人,难免昏昏欲睡的,阿青就叫几个本村的小姐妹先回自家去休息,早上这里是没什么事的。
等几个本村的伴娘走了,楼上就只留下明月和阿青,她两个一边听着楼下的喧嚣声,一边坐在床上说话,贤超上楼来看了下,看她们姐妹两个正好作伴,就又下楼忙自己的事去了,早起迎亲的人们和阿青带来的伴娘们,虽说都吃了些东西,但是早上还是要正经的烧一桌饭菜招待他们的,等时间到了六点多,天色早已经大亮了,贤超家楼下摆了一桌酒菜,才去睡了一个多小时的人们,又被喊来吃早饭,然后就是等着晚上的热闹了。
当时基本上乡下的喜宴都是晚上,主要是白天乡村里的人都没空,贤超和阿青结婚的日子虽然在正月里,人们大多还在走亲访友,但是也习惯性的选了晚上办夜酒,早上的时候,也就有些亲戚先来了,上了楼看了下阿青,然后看看嫁妆说说话,就下了楼坐到楼下喝茶去了,午饭的时候,楼下开了三桌酒席,重新回来这边的伴娘们吃了饭之后,就一直陪着阿青呆在楼上。
下午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有村里来讨喜糖吃的孩子,更多是亲戚带来的孩子来要红鸡蛋,还有就是来看新娘子来凑热闹的,贤超家一直闹哄哄的人来人往,阿辞和阿飞被妈妈带着来看了下阿姨,刚到贤超家要上楼去看阿青,就见楼上下来几个客人,上面还在喊再下去几个,楼上人太多了危险!
原来刚才贤超家楼下坐着的人无意中抬头一看,看到上面的木楼板有一块不怎么平整,好像有凹凸,楼下的人吓得赶紧上去喊人,叫站那的人走开,又看楼上人也有点多,就叫人到楼下来坐,楼上还是不要留太多的人为好,到底这房子很老了,怕经受不住。
这么一闹,下楼的人就多了,都坐到楼下堂屋里去了,阿辞和阿飞还是跟着妈妈去看了阿姨,看她笑盈盈的坐在伴娘中间,她看到阿姐带着外甥和外甥女来了,立刻就站起走过来,“阿姐,阿辞和阿飞都来了啊,来,阿姨给你们拿红鸡蛋。”
阿辞看着穿着大红棉袄笑语嫣然的阿姨,再看看这个房子,妈妈已经对她说过,阿姨嫁到这里来了,以后就住在这个房子里,给贤超叔叔当老婆了,可是这又黑又矮的楼上,就是阿姨以后住的地方了吗?
阿青拿了五六个红鸡蛋给两个孩子,又抓了些喜糖给塞他们棉衣的口袋里,其他的瓜子花生也塞了些,两个孩子的口袋都给塞满了,阿辞手上抓着两个红鸡蛋,裤袋里又被阿姨塞了一把糖,阿辞妈妈看妹妹塞了这么多东西给孩子,就低声说道:“够了够了太多了,你留着些给别人,我就是带她们来看看你,然后就去看阿爹他们去。”
“嗯,阿姐你去看看阿哥和小弟他们,还有外婆外公,叫他们好好住着,晚上明月就回咱们家去的。”
“嗯,晚上敬酒的时候你注意些,多喊人多笑笑。”
“晓得的。”阿青站在楼梯口,看阿姐带着两个孩子下了楼,阿辞回头看阿姨,阿青对她笑笑,阿辞也笑了,然后就跟着妈妈走了,留下阿青在那里。
阿辞出了贤超家的门之后,跟着妈妈往外公家走,她想了想刚才的事,抬头就问一边的妈妈:“妈妈,阿姨今天很好看呢。”
“嗯,新娘子呢,当然是很好看的。”
“可是这个房子不好看呢。”
“小孩子家否要乱说话呢。”
“妈妈,楼上很黑呢。”阿飞虽然在专心的剥红鸡蛋吃,但是听着妈妈和姐姐说话,他也插了句嘴。
贤超家的楼上并不像阿辞家那种房子,阿辞家的楼上前后都有窗,前窗装着玻璃,光线是很好的,贤超家在这个台门堂屋的旁边,上楼要从堂屋旁边走,他家在楼上左边,右边是别人家的,中间是堂屋楼上,堂屋是这个台门里各家都有份的,所以楼上也堆着各家的杂物,贤超家楼上房间前后无窗,只靠着外面路那边开了个小窗口,这边就是一道进出的门,门一关上真的是有些黑,阿辞见惯了自家房子的样子,她平常所去的人家,包括自己外公家里,都是一字房前后开窗,今天见了阿姨以后要住这样的房子,她心里都觉得不好。
“阿辞,阿飞,你们以后见了阿姨和姨夫,可否要随便说他们家里房子不好的事。”
“为什么呢?”
“谁喜欢听人家说自己否好呢?”
“可是那是真话呢。”
“真话有时候就是否好听的话呢,听了会让人生气的,阿辞乖,以后记得否要讲姨夫家的房子了,再说,现在虽然住的是老房子,等过几年你姨夫总会建起新房子的。”
“哦。”阿辞虽然答应了,但是她心里还是觉得,自己阿姨从好好的房子里嫁出来,住到这样黑的地方,她觉得不好,但是阿姨还是一脸高兴的样子,好像一点都不介意的样子。
很快阿辞她们就到了外公家里,太外婆她们正坐着在和元东说话,过几天就是元东结婚的日子了,有些事也要抓紧时间准备了,老人家看阿辞妈妈来了,就笑着对她说道:“阿琴你怎么才来?中午的时候,我还以为你要来给我做午饭吃的。”
“本来是想来的,只是回去家里来了客人,稍微坐着说了几句,就到了做饭时候,虽然隔壁阿辞她奶奶招待客人,但是我看太晚了也就在自家烧饭了,我对小弟说过的,如果中午我否来这里,家里的菜多的很,叫他烧饭时候多热几碗菜吃吃。”
“菜太多了,我们两个老货牙齿都快掉光了,又能吃多少,晚上你在这里吃吧?”外婆是想要外甥女多陪陪。
“好的,下午应该没什么事了,外婆,我们正好说说话。”
这天下午,阿辞妈妈就和两个弟弟还有孩子一直陪着老人说话,阿辞外公是坐在一边抽烟,偶尔说到什么事,问他一句他就答一句,不问也就不说话,一贯的沉默。
晚上的时候,阿辞妈妈做的饭,她在灶上忙碌的时候,看着坐在灶前烧火的小弟,想想几天之后这里就要迎进一个弟媳妇来,以后自己爹和小弟要分家另过,也否晓得两个一老一小的男人怎么过日子,唉...
那边贤超家里却是一片热闹人声鼎沸,许多人都在他家台门里吃酒,借来的桌椅上坐满了人,贤超带着阿青,后面跟着拿酒的明月,一桌桌的在敬酒,有盖着酒杯不让倒酒的,故意为难新娘子的,也有爽快喝了他们夫妻敬的酒,然后祝他们夫妻恩爱,早生贵子的,也有爱说几句荤话的,阿青就当没有听到,笑着倒了酒就是,一圈酒敬下来,等他们自己能坐下吃饭的时候,饭菜都冷掉了,只有新上的芋饺汤还是热的,阿青赶紧的舀了几个在碗里吃,又叫明月多吃点,其他没去敬酒的伴娘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阿青抓紧时间吃了点东西,早早的吃完了酒席的亲戚们却是已经拿了回礼就要回去了,大多来客都是周边乡村的,晚上还要骑自行车赶路,幸好天上的明月十分清亮,倒省的打手电筒了,路上也没个车什么的,来去倒是安全的。
阿青和贤超站在自家门口,一个个的送客人离开,忙乱纷纷的一阵,好容易送走大部分客人,留下的自己村里一些人还要闹洞房,这都是和贤超关系不错的朋友还有亲戚家的兄弟,大家坐下来笑闹了一阵,不过是一些拿新郎新娘打趣的玩笑,笑笑闹闹一个多小时,阿青正觉得自己坚持不住的时候,大家也很会看脸色的说要散场了,这新婚夜就该让新婚夫妻恩爱的呢。
好容易人都走完了,贤超爹娘也早就回去睡觉了,两个嫂子把楼下灶上的菜和碗筷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有些东西就让他们自己明天再处理,今天实在是太累了,等两个嫂子告辞了走了,贤超刚关上门转身,就看到阿青给他倒好了洗脸水,笑着喊他:“来,过来擦擦脸。”
贤超不由自主的走过去,一伸手就抱住了阿青,“老婆~”
阿青被他一把抱住,登时就脸上飞红,刚想挣脱又想起来这是自己家里了,今天自己嫁给他了,就不挣扎了柔顺的让他抱着。
贤超搂着自己的新娘,温香软玉在怀中,抱着又乖顺又体贴的老婆,辛苦了几天的疲累都解脱了一般,他听到阿青在说:“你先洗了脸,这么晚了呢。”
贤超就听话的松开手,阿青绞干面巾递给他,看他擦了脸,就把面巾洗了自己也擦了脸,等她把面巾挂好,贤超一把拉了她手,两夫妻就上了楼去,今夜是洞房花烛夜呢,怎能轻易虚度?
☆、生子
洞房花烛夜,夫妻恩爱时,阿青和贤超浓情蜜意的过了这一夜,这才正式成了夫妻,刚成亲正是好的蜜里调油的时候,清早醒来的时候,阿青发现自己被贤超搂在怀里,她看着身边还在熟睡的男人,不自觉的傻笑...
结婚第一天,也没什么事要忙,夫妻两个早上起来之后到了楼下,昨天的剩菜还有许多,就是剩饭也有些,阿青坐到灶前,第一次在自己家里做饭,小夫妻你做饭来我挑水,眉目相对都欢喜不禁。
吃罢早饭,贤超带着阿青往父母家去,虽然订婚那天也去过,但是今天是不一样的,今天阿青过去就是家里人的身份了,正式是贤超的老婆了。
小夫妻两个进了门,贤超爹娘两个昨天累了一天,今天起的有些晚,他们进门时候还在吃早饭,昨天阿青敬茶的时候,收了不少长辈的红包,自己公婆也给了的,今天阿青是拿了自己做的两双鞋还有买的两双袜子,还有裁缝那做的两身衣服来给公婆。
依照以前的古礼,这些衣物都是要新媳妇自己动手做的,但是世界都在变,社会在进步,乡村里的事也跟着变化了,现在的年轻姑娘都不会做衣服了,也不需要自己动手做了,动乱年代又破坏了多少以前传下来的东西,包括这些礼节和规矩。
婆婆看到那身大襟衣服,倒是蛮高兴的,留了他们两个吃午饭,贤超是她最喜欢的儿子,娶了个村里的姑娘她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看小夫妻两个多和睦,这就挺好的。
在这里的第一天,阿青觉得过的挺好的,并没有什么不自在的地方,在婆婆这里吃过午饭,阿青洗刷了碗筷之后,小夫妻就回了自己家里,路上还碰到了被婆婆扶着出来溜达的莲花,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眼看着就要生了,阿青特意多看了几眼莲花的肚子,想着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有孩子,有了孩子会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回到家的阿青,看着自己以后的家,心想自家屋虽然旧了些,但是住两个人还是挺宽敞了,等再赚些钱就起个新房子,到时候就舒服了。
贤超本来还担心阿青会看着这老房子不高兴,昨天因为人太多,一块楼板还差点掉下来,他当时都吓出一身冷汗来,幸好阿青什么都没有说,就是到最后只剩下他们两个了,阿青也并没有对他抱怨一句,阿青这样好,他想他要一辈子好好待她。
下午并没有什么事,昨天借来的东西,在吃喜酒的人走了之后,贤超的哥嫂都帮着还回去了,又给了回礼,小夫妻是无事一身轻,贤超就拉着阿青去睡了个美美的午觉,等贤超从午睡中醒来后,发现阿青正在房间里整理东西,她带来的嫁妆并不是很多,但是小夫妻两个使用是足够了的。
虽然是嫁在同一个村子里,娘家离的也就几分钟的路,但是阿青现在是不能随意的回去的,所以虽然她很想回家看看,家里没了她,那父子三个过的怎么样了,但是她还是只能忍着等着,好在贤超知趣,逗着她说话,又陪着她看书打发时间,两个人过的也不无聊。
这里小夫妻恩爱和美,那边昨晚婚礼散场之后,明月是被村里的伴娘陪送到阿青娘家的,过了一晚上之后,就和爷娘一起回去了,上山的路是元东和小弟一起陪着去的,到底两个老人年纪大了些,路上多歇了几次,等到了路廊那里,几个人又坐了许久,元东两兄弟又陪着外公外婆走了许久,差不多都送到外婆家村口了,这才回身往回走,两个老人想拉着外甥们进村,不过元东哪里肯留下呢,他十八要结婚,要忙的事情还多着呢。
转眼又是一天,就到了阿青回门的日子,一大早的贤超就起来准备回阿青娘家的礼,阿青也起来做早饭,两夫妻吃了早饭之后,就在家里等着,没多久呢,就见元东挑着担子来了,潭村风俗,女子出嫁回门那天,必须自家兄弟先挑了礼担去男家,然后出嫁的女子才能带着丈夫和兄弟一起回门。
元东挑的担子里,放着出嫁发送的嫁妆里绝对不能带的剪刀和针这些东西,又有几串粽子,还有榨面和猪肉,送到之后喝了杯茶,就起身领着阿青夫妻两个往自家去,家里大姐早就在了,阿辞和阿飞还有他们阿爹,全家人坐到了一起,看阿青脸上神情,就知道这两天她过的不错,阿辞妈妈又拉了妹妹到楼上细细问话,知道他们两个确实不错,这才放下心来。
中午的时候,阿辞妈妈两姐妹一起动手,烧了许多菜,大家坐一块儿吃了顿丰盛的午饭,下午就坐在门前平地上说话聊天,阿青隐约觉着这里有些不一样了,自己不过是换了个身份,家里人明明还是一样的阿爹阿哥小弟,相处起来的滋味,却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了些细微的差别,就是隔壁的叔婶呢,见到了她,第一句话就是:“阿青你回娘家来了啊?”
娘家,家,不过是出嫁两个晚上,她第三天回门,回这里就是回娘家了呢。
不说阿青这些感慨,时间过的飞快,刚还是大年三十,转眼就初六初七初八,就在这天阿青回门,正月初八的这天晚上夜饭吃过没多久的时候,老三媳妇莲花提前发动,痛了一个晚上,在初九凌晨五点的时候,在自家楼上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接生婆看到了孩子出来,大声喊了句:“男孩!是个儿子!莲花给老三留下根了!”
楼下听到接生婆喊声的老葛,一屁股坐倒在地上,老头子不要脸了,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楼上孩子落了地,被剪了脐带打了屁股,立刻就哇哇的大哭起来,老三娘跟着哭,莲花也泪流满面,一家四口人都在哭,老三啊,你看到了吗?
老三家的喜事,天亮时分就传遍了潭村,多少人都说老三还算好福气,给自己留了个根,到底是有了儿子,以后清明冬至,都有人记得他了。
坐月子的莲花,被婆婆伺候的好好的,她只要管着孩子吃奶就行,一日三餐,再加早中晚三顿点心,老三娘变着花样烧不同的饭菜给莲花吃,两个老人去年养的两口猪,过年前卖的钱,都给用在莲花和孩子的身上了,亲戚朋友正月里来看望他们,留下的那些礼物,两个老的都留着给莲花呢,孩子又是他们两夫妻带着,让莲花好好的休息,除了吃喝拉撒时候,这个孩子也不怎么哭,很是乖巧,老三娘抱在手上就舍不得放,老葛都要和她争抢才能抱到手,老二家的两个孙子,老葛早就忘了,在他心里的地位一落千丈,早就沦落不知何处了。
莲花的奶水很足,足够自己儿子吃的,老三娘又给她炖猪蹄,炖鲫鱼,正月里家里饭菜又好,养的莲花面色红润气色很好,刚生下来红皮猴子一样的儿子,没几天就吃的白胖可爱起来,花花小被子包着,爷爷奶奶轮流抱着,一口一个泽安,心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正月里本就空闲,大家都是出门做客,或者招待客人的,其余有空闲的,村子里转转,闲话谈谈茶水喝喝,有些老太太,不少女人们,坐到一起就闲话多,不少人就想来看老三的儿子。
老三家里两个老人除了下楼做饭洗衣,其他时候大多时间都呆在楼上,老葛还出门多点去走亲戚,老三娘是哪里都不愿意去,只叫老头子去亲戚家转一圈,她抱着孙子就心满意足了,上门来看孩子的那些女人,看小棉被包着的孩子白白胖胖五官清秀,就纷纷夸这一看就是个聪明孩子,以后一定是上大学有出息的,又看床上的莲花精神十足神色安宁,就知道她也被照顾的挺好,有些想来看看莲花惨样的,不免就有些失望,不是说莲花自己亲生爹娘都不认了吗?没自己娘来照顾,这女人坐月子还不难受死?
莲花是真的不难受,这半年多来,老三娘一直陪着她,婆媳两个倒比母女还要好了,莲花以前的那些骄纵脾气早就没了,家里失去了当家男人,更叫她心里只剩下坚定和体谅,老三娘又感激媳妇的付出,更感谢她为老三生了个儿子,给莲花换衣服擦血拿便壶,做起来一点都不迟疑,她本来只生了三个儿子,先前讨进来的两个媳妇,她都摆足过婆婆的架子,莲花刚进门的时候,她还和莲花吵闹过,只是她们失去了同一个亲人,那些痛苦让她们联合了彼此相携,孩子又叫她们合作,并没让她们彼此怨怪,现在莲花生出来了个儿子,在老三娘心里,这莲花就是她亲女儿,是他们家的大功臣!
☆、搬家
阿辞总觉得过了年之后日子过的特别快,不过是转眼间,寒假就过去了,居然就又开学了!怎么能这么快呢?过了年这才几天呀?天天玩来玩去的日子居然就结束了...
开学那天照例晒场上的教室门口又挤满了人,其实也就两个班在这边上课,其他班级的教室都在由戏台改建的学校里面,不过阿辞他们的一年级和旁边的二年级是学校里学生最多的两个班,所以只见得这边更热闹些。
阿辞妈妈带着阿辞找到老师给她交了学杂费,然后就先回家了,老师带着孩子们先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