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之重建天庭-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如孙旭所说,金华地处平原,几乎无发生地动的可能,金华府志也从未有过地动的记载。

  三人直奔地动的中心,乃是一处偏远的镇子。

  此时,因为刚刚地动了一下,地面上裂开了数道巨大的缝隙,每一条缝隙大得都可以横着塞下一个人,甚是骇人!

  这镇子上的人们哪里见识过这等天象,都是被吓得不轻,急慌慌地跑出住宅,一身泥灰的样子在外边待着。有的人情绪还算稳定,帮忙哄哄哭闹的孩子,但是有的就不行了,或是嚎啕大哭,或是急得想跳进那裂缝救人,只是被人拦住了。

  人群中有几个白发的老头在安抚众人的情绪,想来应该是这个镇子上的乡老。

  “乡老,你可要救救我家的三儿啊,他可还没有成家呢!老天爷这是要让我断子绝孙啊!”

  “乡老,我夫家刚刚也掉了进去,我家上有老下有小,全指着他挣钱养活呢,若是他不在了,呜呜,我也不活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哭嚷着,几个乡老一时间有些顾不过来了。

  这时,孙旭三人下了马,上前拨开人群,跟几个乡老拱手道:“几位老丈,我乃是金华孙府尹的独子,见你们这边似乎有事情发生,可否跟我说说?”

  几个乡老听了,赶紧回礼道:“不敢不敢,久闻孙公子大名,如雷贯耳。”

  这时,刚才嚷嚷着要乡老找自家丈夫的妇人抹干了泪花,还带着哭腔就嚷嚷道:“哪里来的官宦子弟,我们镇子上刚刚遭了灾,可没有多余的钱财孝敬你!”

  言语间,是把孙旭三人当作了仗着父辈荫庇,到处混吃混喝的纨绔了。

  这妇人正心急呢,又常年在家没什么见识,哪里听过什么孙什么旭。可是这个镇子离金华府城不算太远,又有很多人都在金华府中做工或是做买卖,自然知道孙旭的大名。

  他们听到妇人的话,便有几个赶紧拉住了她道:“你可别胡说,这为孙公子可是个有本事的,鹰啄潭的那头蛟龙就是人家给斩的!”

  妇人一听,赶紧闭上了嘴,看向孙旭的眼神中已满是畏惧。我的娘嘞,这原来是个能斩蛟的人啊!

  “孙公子,乡野小民无知,多有冒犯,还请见谅。还请孙公子施展仙术,将失陷的镇民救出,我等感激不尽!”说着,几个乡老就要给孙旭下跪。

  孙旭急忙止住了他们的动作,很是诚恳地说道:“几位老丈无须如此,路有悲泣岂能坐视不管?”

  说完,孙旭便让乡老等人准备了几根粗大的绳子和箩筐,嘱咐他们在裂缝的上边等候,自己带阿食、阿衣三人下去探查。

  乡老听了,赶紧带着镇民去准备了。

  待东西备好,孙旭递给乡老一面传讯镜,说道:“若是此镜放光,证明我等已然将人救出放在了筐中,你们在上面的人一齐将绳索拉起即可。”

  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三人毫不犹豫,直接跳了下去。

  地面上的众人见了,不禁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赶紧趴在边缘往下看去。乡老们见此,出言道:“你们快回来,瞎看什么!那三人都是半仙之体了,哪用得着你们瞎操心。”

  趴过去的那些人闻言,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跑回来跟大家一起将箩筐绑在绳子上,又将筐子缒入了裂缝中。

  而孙旭三人下去后,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一处所在。三人已经不是凡人,在此处周围阴森幽暗的环境中一点也不受影响。

  四下一打量,孙旭发现此处有条路直通着某个地方,而那个地方居然仙力澎湃,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已经渡过雷劫的仙人才有的气势啊!可是……不对啊,群仙花名册上并没有这号人物啊?”

  孙旭带着疑虑,带着阿衣、阿食往那个方向走去。

  三人在路上找到了几个摔倒在地上的凡人,数了一下,正好是镇子中走失的人数。

  孙旭等人便又先折返到下来的地方,将这些人一一放入了竹筐之中,而后启动了传讯镜。

  地面上的镇民见孙旭留下的镜子竟然真的放了光,都是吆喝起来,一齐使劲,将绳子往外拉,十几下便将那几个掉下去的镇民拉了出来。


第216章 灵药害人也助人

  孙旭三人见掉下来的镇民已被拉到地面,却没有立即回到上面,而是沿着那条通向远处的道路走去。

  这地下又是狭窄难行又是漆黑一片的,三人若不是早已非凡人之体,定然是不辨方向了。

  走了一会儿,便看到前方有一个装饰雅致的小屋子。

  阿食一边走一边打量着,惊奇道:“想不到这阴森森的地下竟然会有这样一处所在?”

  “是呀,看这屋子的样子已是年代久远,还坐落在地下,究竟是什么人在此?”阿衣也道。

  三人到了近前,在门外喊了几声,见屋内并无人回答,便轻轻推门而入。

  这房中装饰极为简单,不过是几张座椅,一个床榻而已。此时,床榻上还有一个人影。

  三人仔细一看,发现榻上那人衣着素朴,浑身都是尘土。头发虽然都已经全数发白,可面上却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

  阿衣看这人一动不动,像是死去多时了一般,便问道:“相公,这莫非是个坐化多年的高人?”

  “他可没有坐化。”孙旭说着,一指那人的头面,道:“你且细看,他身上尚有人气,哪里是已死之人的模样?”

  阿食往前走了两步,看了这人的衣着,又看到了周围的尘土,有些警惕地回头问道:“相公,这人衣着服色都不是本朝所有,若是未死,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存活,不会是个非人的妖邪吧?”

  孙旭却笑着道:“阿衣,这人是个正统的人族,想来是得了奇遇,所以才能延寿至今。”

  正在三人交谈的时候,榻上的那人蓦地睁开眼睛,缓缓坐了起来,一身的尘土顺着他的动作往下飘落。

  只见他双目清澈,没有一丝迷惑与倦怠,见了孙旭三人也不惊讶,只是问了一句:“你三人是哪里的人?为何会来到我这里?”

  孙旭不慌不忙地将此地地动的事情说了一遍,那人听了,黯然不语。片刻后,又问了孙旭三人当今的年号与朝代。

  得知了答案后,那人喟然叹道:“看来我的劫数到了!”

  阿食见他并无敌意,便放下了心,听他这样说,不禁好奇地问道:“先生何出此言?你本埋在地下,如今得以重见天日,岂不是好事吗?怎么会是劫数?”

  那人晃头叹了一口气,跟孙旭等人细说起自己的前事。

  原来,这人姓吴名健,乃是数百年前的人物,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住在一个靠近道场的镇子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镇子上传出了一个令众人为之热血沸腾的流言。

  流言说,镇子附近的那片山林久受日精月华,必有宝物,只要得之,定然能够长生不老,立地成仙。

  于是镇民便四下寻找,吴健自然也跟了过去。

  众人花了几天时间,翻遍了山林,终于在一块大石附近发现有藤二株,样子很是奇异:相距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

  众人喜不自胜,一起将此物连根挖出,带回了村中。回去后,众人便将这藤根用水煮了,然后分而食之。

  哪想到当天的夜晚,除了吴健,喝了那藤根水的镇民都变成了非人非木的怪物,失去了理智,跑到路上互相攻击起来,吴健被那场面吓得趁乱跑出了镇子。

  那藤根生长了数百年,已经有了人形,再过些时日许就真能化作一个活人,可是吴健等人作为凡人,却断了人家的成道之途,还将其分而食之,自然会遭惩罚了。

  吴健也知道这定是受了上天的惩罚,只是自己不知何故竟然躲过了一劫。

  后来吴健无处可去,便流落江湖,并且因缘际会得了一篇入道法门,自己修炼了起来。

  吴健因为吃了灵药,不仅寿命大增,还改造了体质,修炼时事半功倍,几百年的功夫便让他积攒够了道行。后来他又安然渡过了雷劫,达到了升仙的门槛。

  只是他渡劫多年,迟迟没有接引仙官来渡他升入仙界。没有仙籍,纵然渡过了雷劫,也仍是凡人,脱离不了生老病死的桎梏。

  而自从雷劫之后,他反倒多了个要命的后遗症,那便是不能在地面上呆着,要不然就会加速衰老。所以他便将自己深埋在了地下。

  “看来,方才的地动便是我大限将至的预兆,我死期至矣!”吴健说着,面上有些悲戚。

  孙旭此刻却是脸上带着笑意,抚掌大笑道:“好好好!”

  吴健一听,立即变了脸色,不悦道:“我未曾得罪阁下,为何听闻我将死如此快意!”

  “不知吴先生可知为何你已经渡过了雷劫,却没有人来接你飞升仙界?”孙旭却是没有解释自己的无礼,反倒问了吴健另外一个问题。

  吴健虽然不悦,可是他自知将死,没必要跟后辈计较许多,况且孙旭问的也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便回道:“仙界之事,我岂能知?许是我修为不足,也或许是接引仙官太忙了,毕竟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仙人哪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

  孙旭笑道:“非也非也,并非是仙界不来接你,而是仙界早已无人,试问怎么来接你?”

  吴健虽然修炼到了渡劫的地步,可他毕竟是个散修,对外界的事情了解不多,自然不知道仙界的巨变。

  此时乍听孙旭言语,脸上满是错愕,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难怪难怪。”错愕之后,更是落寞,看来自己是真的无法渡过这个劫难了。

  不过,长叹一声后,他很快就恢复过来,毕竟自己以凡人之躯活了这么久,已经很是不易了,何必奢求永生不死?

  想到这里,他右手一晃,凭空出现了一个小册子和几枚丹药。

  “相逢即是有缘,有一事相求。老夫修炼许久,有些心得,都记在这册子上了。几枚丹药都是助长道行用的,一并给与你们。你们自己用也罢,送人也好,你们自己做主吧。”吴健将这些东西递给孙旭。

  孙旭却是没有接,而是问道:“吴健,你可愿身入地狱,永镇阴司?”


第217章 平等王

  吴健听了孙旭那铿锵有力不似玩笑的话,有些惊疑不定,这才仔细地打量了孙旭一番。见这人虽然年少,可道行居然已跟自己相差无几,更是惊讶得向后微仰了一下。

  他可是修炼了近千年外加灵药相助才有了今日的道行,可是这少年明显只有不到二十岁,他是怎么做到的?且听他话中的意思,倒不像是让自己去阴司受苦,而是……维持阴司秩序?

  想到这里,吴健震惊之下赶紧收回自己的册子和丹药,起身抖净灰尘道:“不识上神面目,死罪死罪!上神但有差遣,小人岂敢不从?只是小人寿数已尽,怕负了上神的美意!”

  孙旭哈哈一笑道:“只要你应下了此事,哪有什么寿数已尽之说。”

  吴健历经了近千年的修行,对寿数之说已经是很了解了,若是不能成仙,便是道行再高,终有老死的一日。可是这少年言之凿凿,似乎真的有保他不死之法……

  吴健又躬身给孙旭行了一礼道:“上神慈悲,若是能助我渡过此劫,我岂有不愿之理?”

  如今之势,他已无能为力,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听从孙旭的言语。

  孙旭点了点头,拿出诸天宝印来,对着吴健道:“兹有俗世散修吴氏讳健,勤修大道,功德圆满。我今承天地法旨,册汝为阴司第九殿平等王,赐汝平等王印,司掌丰都城铁网阿鼻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因汝生前欠下因果,作为惩罚,汝入地府后,不得擅离!尔其钦哉!”

  孙旭此时的声音甚是威严,手中的诸天宝印绽起道道光芒,释放出无尽的威压。

  吴健万万没想到孙旭竟然是能够册封神祇之人,而且给自己册封的竟是一殿阎君的神位,一时愣在原地不知该作何反应。在被威压压得跪了下去后,他这才恭敬地说道:“小神……谢恩!”

  随即,一阵金光忽然从吴健身上发出,再看他时,早已换了一副模样。

  此时的他已然是一副老者形象,连鬃长髯,头戴方冠,身着长袍;双手握于袖中,怀中抱着笛板。

  与此同时,阴司中,酆都城与枉死城之间的某处地界上,只听“轰隆隆”的发出了好一阵巨响,竟从平地上凭空出现了一座碧瓦楼台。

  粗看之下,便觉威严之极,仿佛是能处决天地间所有的生灵一般;细数之下,大约有十殿之数!

  殿门匾额各有名号,分别是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

  而第九殿的宫殿之上,一道虚影飘忽着笼罩其上,看那面貌,正是刚刚归位的平等王!

  “阎君,如今阴司之中群鬼械斗不止,盼你往镇阴司,早日荡清阴司。”孙旭扶起了已经是平等王的吴健言道。

  平等王听了孙旭的话,赶紧躬身道:“至尊何出此言,既食仙禄,便有神职,小神自然竭尽全力而为!况且至尊此前已同燕圣君等人一道拿回了酆都城,小神的治所已有,做起事来方便了许多。”

  此时他已经归了位,酆都城便是他的治所,那里的一举一动不用别人说,他都知晓得一清二楚了。

  孙旭连连点头道:“此去阴司,有燕圣君和白鬼差相助,开局不会太难。”

  平等王却是有些忧心忡忡地道:“谅那些恶鬼有甚本事,小神岂会怕他们?就怕阴司各个鬼城联合起来反抗,那样事情就不好办了。小神纵然不怕,可是分身乏术啊。”

  孙旭听了这话,笑着道:“阎君莫忧,不出两月,十殿阎君便会全数归位。那时的阴司便是稳如磐石,谁人也撼动不了了!”

  平等王的神位都是孙旭授予的,他可不认为孙旭只能授这一尊神位。听孙旭的说明,若是日后真的能够让十殿归位,莫说合十王之力,便是有三殿阎君在阴司,只是坐着不动,那威势都会让阴司安然无恙的。

  既然得了孙旭的保证,平等王便告了辞,即刻施展神通往清河县去了。他既然已经归位,作为阴间的天子可不能久留人间,更何况孙旭册封他的法言中可是明令他不得擅离。

  “哇,相公,刚才那个便是阎王啊,看起来挺和蔼的啊!”阿食见孙旭他们办完事了,这时才开口说话。

  她从小就听过无数的传说,说十殿阎罗各个青面獠牙,公正无私,所有的鬼怪都怕他们,因此她打小就对阎王这种神仙有点害怕。可今天见到本尊,竟然是一个和蔼的老头,顿时有些兴奋。只是刚才事关册封,她才没有上来打搅。

  孙旭听了她的话,过去摸了摸她的头,说道:“鬼神都是遇善而善,遇恶而恶。你看到的鬼神是和蔼的模样,说明你是个好人呀。”

  “哦……”阿食闻言,手指不自觉地戳到了下巴上,歪着脑袋若有所思起来,而后又问道:“之前我见相公册封燕赤霞等人时,他们只是变了衣冠,可为何刚刚平等王连容貌也变了?”

  “那是因为十殿阎罗乃是阴司的根本,都有各自固定的神像,自然不能再保留凡人时的模样了。”

  解决了这里的事情,三人不宜久留,便回到了地面。

  众多镇民还围在裂缝处等着呢,他们可害怕孙旭三人在下面有个三长两短,这可是府尹公子,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他们可承受不起啊。

  看到三人“飞”上来,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有个乡老更是颤巍巍地道:“谢天谢地,孙公子无事,真是太好了。”

  “老丈,在下三人幸不辱命,已经把事情办好了。”孙旭又高声对周围的镇民说道:“至于地动的原因,各位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那乡老活了这么大岁数,自然是知道有些事情不让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知晓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便摆摆手道:“有劳孙公子了,事情既然已经解决,原因,不知也罢。”

  不过,镇民经历了这件事情,即便听到孙旭声称没事了,可是镇子上还是有不少人搬迁去了外地。

  毕竟谁也不敢百分百肯定,孙旭的话就一定是能够相信的。

  只不过后来的时候那些人就后悔了,因为自从这件事发生后,这个镇子竟然愈发兴旺,没搬迁的人都是家和兴旺,无病无灾,从未例外。

  这自然是平等王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而为。终归那地动是因自己遭劫而带来的天象,连累了此处的镇民,有些过意不去。


第218章 第一殿

  孙旭离开了那个镇子之后,便让阿衣、阿食先回了金华。自己则是驾云来到了清河境内那处黄泉路,然后顺路而下,来到了酆都城。

  此时,酆都城中已经是各司归位,又有了一位阎君坐镇,稳如磐石。

  孙旭到了酆都城下,高声叫道:“开门!”

  守关的一个鬼卒一见是他,不禁身子震了一下,立马慌里慌张地对旁边的一个鬼卒道:“快去禀告众位鬼神大王,至尊来了!”自己则赶紧大开了城门。

  孙旭进来的一瞬间,不用鬼卒通禀,那些跟孙旭熟识的鬼神都已经知道了,赶紧飞身出来参拜。

  孙旭见人都来齐了,便让众人起来,又随着他们进了酆都城中的鬼王殿。

  “圣君,这段时间如何?”平等王刚刚归位,诸多事务尚无头绪,孙旭自然是先问向燕赤霞了。

  “至尊,我等幸不辱命,这段时间内又收了几座鬼城,还有十数个鬼王归治。只是……”话说到一半,燕赤霞面有难色。

  “莫非是诸多鬼王开始联手与你等对抗了吗?”孙旭问道。

  “正是,不过幸好至尊及时让平等大王归位,我等已无后顾之忧,必能早日扫荡阴司,使地府重塑。”燕赤霞作为地府正神,他是知道阎君对于阴司地府的重要性的。

  十殿阎罗是阴司地府的象征,有他们在,便是什么都不做也是个震慑,那些恶鬼连作恶的胆气都没有。而且若是十王归位,十八层地狱运转自如,恶鬼更是有了发落的地方。

  如今的阴司,单靠他们几个阴神、一群阴兵,就算抓了许多恶鬼也是无济于事。

  这是因为此时阴司尚未归正,十殿阎罗不全,诸位阎君掌管的大小地狱自然也没有用处,恶鬼怨魂的怨气也就无处消磨。

  怨气不消,恶性难除,便也就无法投胎。

  阴司地府的主职是轮回、往生,而不是杀伐、惩戒!

  只是,纵然如此紧要,十殿之王也不可滥封,所以即便孙旭的实力早已能够册封十王,也是拖到了现在才封了一位。

  之所以再次来这酆都城,孙旭便是想着再封一位阎君。

  想到便做,孙旭拿出诸天宝印,调出了群仙花名册,在候选人中选中了一个名字,点击了召唤。

  霎时间,一道白光闪过,孙旭面前凭空出现了一个人的虚影来,正是大宋时的天子兄长赵煦!

  赵煦在孙旭离开后,一直铭记孙旭的嘱托,日常除了处理政务外,有空便跟公孙胜请教修行之道。

  他是天子,有了求道之心,身边诸般修道之物又都是不缺,自然进境很快。

  只是纵然如此,他也并未有太大的成就。毕竟作为人间天子,那个位面的天庭又是健全的,是不可能让他在修道一途上有所大成!

  赵煦生前志得意满,大宋在他手中西吞逆夏,南并大理,北蚕大辽,国势远超任何一位大宋先君。只是他临死前并未再见到孙旭,让他引以为憾。

  此刻受孙旭召请,赵煦在大宋那个时空中忽然被一股巨力拉扯,回过神来,第一眼便看到了孙旭,很是高兴,连忙上前端详了孙旭许久,才激动道:“今日又见旭弟,吾愿尝矣!”

  他可不像万贞儿夫妇那么懵懵的不知情况,因生前不仅有孙旭提醒,公孙胜也时常跟他说起孙旭的事情,自然已经了解了一些,是以死后见了孙旭,他并没有太大惊讶,甚至自觉地将自称改为“吾”,而非“朕”了。

  孙旭也是笑道:“许久不见煦兄,小弟也甚是想念。”

  “旭弟,莫非此处已经到了你说的那个地方,此处已不再是大宋了?”赵煦环顾了一下四周后问道。

  孙旭先是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了诸天宝印,对着赵煦道:“煦兄,我今日便要册汝为正神。”

  赵煦闻言,赶紧正跪在地,听候孙旭的册封。

  只听孙旭道:“兹有异世人皇赵氏讳煦,堪称人君典范,我今承天地法旨,册汝为阴司第一殿秦广王,赐汝秦广王印,专司人间夭寿生死,统管幽冥吉凶、善人寿终,接引超升。”

  赵煦谢过孙旭后,便被一道金光包绕着站立起来,也是如吴健一般换了一副模样。

  此前的他跟孙旭一般,都是一副书生样子。而如今的他,豹眼狮鼻,络缌长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