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之重建天庭-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遂带着司马师、司马昭领着大军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无一人。

  司马懿顾二子曰:“我引军先行追击蜀军,你等急催兵赶来。”

  于是,司马师、司马昭在后催军,司马懿则引着先锋军当先而上。追到山脚下时,远远地望见蜀兵的踪迹,更加奋力追赶。

  
  
第222章 走三马孙旭据营

  就在魏军即将赶上蜀军之时,忽然山后传出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

  司马懿见状,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

  车上端坐一人,纶巾羽扇,鹤氅皂绦,不是孔明又是谁?

  司马懿见状大惊道:“孔明尚在?他竟能引动天象?唉!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忙狠勒马缰绳,回头便走。

  不想背后有人高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众人视之,乃姜维也。

  魏兵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一时间死者无数。

  司马懿被围在中央,左右冲突不得出,正在急躁之时,听到后面一阵高喊:“父亲无忧,儿子来也!”

  原来是在后面掠阵的司马师、司马昭到了,二人上前拼死带着司马懿往渭北大营的方向走去。

  到了大营附近的时候,司马懿猛地停下来。

  “父亲怎么了?”司马昭赶紧问道。

  “我们此时不能回大营了,赶紧去扶风!”司马懿说着就要拨转马头。

  “这是为何?父亲是怕渭北大营被诸葛亮攻破吗?可是纵然我等追击蜀军,大营中尚有精锐兵马,岂能如此不堪一击?”司马师问道。

  “你二人懂什么!诸葛亮既然已经能够操纵天象,寨中残留的那些甲兵能挡住几时?若是渭北大寨也丢了,那扶风以西便无险可守。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将尚存的兵马带回扶风,以图良策!”

  司马懿久经沙场,此刻他的预测能力又救了他一次。

  不错,方才司马懿引军追赶的时候,诸葛亮一边率领主力前阻截司马懿,一边让孙旭带着一彪人马去攻击渭北大营了。

  渭北大营此时即便营中尚有些兵马,可哪里是孙旭的对手。

  虽说按照法则不能对凡人使用杀伤极大的道术,但孙旭只是凭肉身,也已经是无敌当世了。

  只见孙旭冲入敌阵,左手执剑,右手拿枪,没有一人是他一合之敌。

  孙旭攻入大营之时,魏军有些仓卒,却也立马反应过来。早有一将,引一队步军至,乃魏将庞骏也。他自思孙旭年少,不是自己对手,便持刀来劈孙旭。

  他哪里知道,孙旭力大深沉,此前的狐妖尚且敌不过他一剑,更何况区区一个凡人?两马相交之际,早被孙旭一枪刺倒,杀散众军。

  随即,孙旭又领着人马继续攻击魏营,此时前面又一只军马拦路,为首者却是四员大将。

  孙旭更不答话,挺枪便战。

  只一合的功夫,为首一人便翻身落马。剩下三人见状大怒,打马上前将孙旭围在中央。

  不想三人合力对上孙旭,只是一合的功夫,三人便精疲力竭,浑身是汗。

  其中有一将,被孙旭枪一震,手中兵刃便脱了手,又招架不及劈来的利剑,被孙旭一剑连肩带臂,砍于马下。

  余下的二将见了,哪里还敢跟孙旭对敌,赶紧调转马头,逃命去了。

  这些为首的将领都跑了,剩下的士兵谁还会卖命?很快汉军便荡平了魏营中的势力。

  孙旭直接让麾下的士兵去收拾营寨,迎接大军的到来。

  这时,旁边有个经验丰富的偏将过来劝谏道:“孙校尉,如今司马老儿被丞相阻截,随时都会回师,若是他早于丞相大军来到,见营寨失守,岂会坐视不管?我等之力难于其大军抗衡,岂能大开营门?”

  孙旭却是看了他一眼,说道:“司马老儿心机深沉,岂会看不出我等已经破了渭北大营?他是个老狐狸,只要有些许的危险便不会露头,你放心,此刻的他想必已经去扶风了。”

  众人听了,将信将疑。

  正在这时,却看到远处烟尘滚滚,众人心中惴惴,待人马进来,看清楚是汉军旗号,这才舒了一口气。

  大军入寨之后不久,诸葛亮也到了。

  见了孙旭,诸葛亮忙对他深鞠一躬道:“子平大才!若不是子平,我此生岂能渡过渭水?”

  孙旭急忙扶起他,道:“俱是为汉室出力,丞相怎的如此多礼?”

  众人一同进了原本属于司马懿的中军帐,此时方有军士来报,说因魏军走的急切,营中粮草丝毫未动。

  “好好好,正愁我军度支艰难,不想司马仲达倒是给我送上一份大礼。”诸葛亮抚掌笑道。

  众人听了,也都是欣喜不已。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从蜀中运粮,道路坎坷,虽然有木牛流马相助,可是这里要供养的可是数十万大军啊。而屯田更是要到明年,甚至后年才能见到成效。如今魏营中的粮草尽数给了汉军,燃眉之急已解,众人自然欣喜。

  “众位,我等夺下渭北大营,长安近在咫尺,不知各位可有良策?”诸葛亮问道。

  众将官听了,都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将军傅佥道:“如今我军连胜数场,丞相贵体康泰,不如趁此良机先取扶风,再图长安。彼时魏人丧胆,西京唾手可得矣!”

  安东将军王平听闻此言,出班道:“傅将军所献之策虽有道理,可是如今雍凉二州未复,若是我等攻打长安之时,雍凉二州进犯两川之地,我等该当如何?末将以为我军应先经略陈仓、武都二地,阻断雍凉人马之路,再图长安!”

  其余众人闻听两人话语,都是微微点头,有的是支持傅佥,有的是附议王平。

  诸葛亮见诸将争执不下,瞥见孙旭此时正胸有成竹地坐在一侧,这才想起了孙旭的功劳还没有表奏,将右手压下。

  众人见状,都不再言语。

  诸葛亮清了清嗓子,说道:“众位所说的伐魏方略,我已知之。”说完,对着孙旭一伸手道:“今日我军攻破渭北大营,大破司马老贼,子平居功甚伟,我意表奏子平为偏将军,诸位可还有异议?”

  众将虽然心中仍有些不服,可是如今孙旭已经立了功劳,又有丞相表奏,他们倒也无可奈何。


第223章 临扶风魏业难安

  别人也就算了,那杨仪是个气量狭小而又自视甚高的人,他可不服孙旭骤然来投便连擢数级。

  上前一步,杨仪劝谏道:“丞相,岂不闻言出而必行?此前在五丈原中时,子平已说过拿下长安方可接要职。如今长安无望,此次不过小功,岂可委以重任?”

  帐中众人听了杨仪这话,都是暗自点头。

  此前他们见诸葛亮力排众议,要让一个毛头小儿来攻击渭北大营之时便心有不满,生怕孙旭会坏了北伐大事。纵然此时已经成功,他们也以为是自己在五丈原那边牵制住了魏军主力,这边不过是个空壳子,自然能被轻易拿下了。

  诸葛亮还要再说,却被孙旭打断了:“丞相,杨长史所言不错。更何况旭来此乃为扶保汉业,岂是为名爵而来”

  众人听了孙旭这话,倒是很敬佩他年纪轻轻便能说出这番话。只有杨仪,心中更是忿忿,他自觉孙旭言下之意,是讥讽他为了名爵而投身的汉军。

  诸葛亮见状,只好在此作罢。

  姜维见营帐中气氛有些尴尬,便指着帅位旁边的一副女人衣服,道:“想不到司马老儿竟然如此能忍,丞相数番羞辱,他都能甘之如饴。此人不除,北伐难成!”

  诸葛亮很是赞许地看了姜维一眼,点头道:“伯约所言极是啊,我六出祁山尽数被此人挡下,纵然有种种原因,可也见此人不凡了。”

  这时,杨仪道:“丞相,如今司马懿虽败,可是魏延叛逃,若是二人合在一处,我军中秘密将无所遁形,望丞相早定方略。”

  诸葛亮思索了一下,遣散众将,只留下孙旭。

  “众将所言,子平以为如何?”诸葛亮问道。

  “不知丞相所指为何?”

  “不瞒子平,方才傅佥、王平所言,正合我意。只是选哪一个,我却尚且没有拿定主意。”诸葛亮很是坦然地道。

  诸葛亮本就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如今长安近在咫尺,更要小心在意。若是一个不留神,错过了这次良机,纵然延寿十二载,哪知还有没有机会再度北伐。

  孙旭没有直接回答诸葛亮的话,而是问道:“丞相,此前司马懿在上方谷逃出生天后,从哨兵处得知丞相屯兵五丈原,丞相可知他跟左右麾下说了何等话语?”

  诸葛亮闻言一滞,摇头道:“这等私下言语,我军暗谍自然是探查不出,我岂能知之?”

  他自诩每次出征都是中规中矩的战阵,就算不能大胜,也不会大败,此乃堂堂正正之师。只是他很想听听司马懿是怎么评价他的。

  “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如今孔明屯军五丈原,此乃大魏皇帝之洪福也!”孙旭将司马懿原话复述了一遍。

  诸葛亮听了,只是愣了霎那,便哈哈大笑道:“这个司马懿,稳定军心真是有一套!”

  “可以想见的是,若是当时丞相出武功,他又该说‘孔明屯军武功,彼军必不长久!’之类的话了。”孙旭也是笑道。

  “子平之意,我已知之。如今我军士气正旺,正应乘胜追击,若是瞻前顾后,何日才能还于旧都?”诸葛亮击节道。

  “丞相所言极是,如今我等拿下渭北大营时间不长,若是能一鼓作气攻下扶风、长安,再扼守潼关,天下之半尽归汉矣。”孙旭道。

  说到这里,诸葛亮在此擂鼓聚将,尽起大军朝扶风而去。

  ……

  且说司马懿父子三人在五丈原被汉军伏击一阵,连渭北大营也不敢回,直接退至扶风。到城中几点人马,本来数十万大军如今之余十万出头,数量上的优势已无。

  “父亲,蜀军锐气正盛,我等要不要上表再请援兵?”司马昭问道。

  “糊涂!如今大魏虽然看似强盛,可住处要隘都要驻防兵力,雍凉兵马能尽数委派给我已经是天恩浩荡了!若是再请援兵,再圣明的天子也不会答应的。可别忘了,我们父子三人都在军中!”司马懿说道最后,眼中精光一闪。

  “可是,父亲,若是我等不请派援兵,以我等现有的兵力,对敌蜀军,难有胜算!”司马师问道。

  司马懿闻言,脸上浮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缓缓道:“莫急莫急,既然孔明他们引动天象来改变蜀国的国运,我大魏岂会没有护国的高人?且等两天,自有破敌之人!”

  正在司马懿父子谈话的时候,汉军先锋已到扶风城外五里安营。

  总先锋官孙旭升帐,站在帅案,问道:“哪位将军与我打头阵?”

  忽听帐外一阵马蹄声响起,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人掀开帐帘,阔步而入。

  “末将请为先锋,献司马懿父子三人首级于麾下!”

  “此人是谁?”孙旭看着这幅面容,有些眼熟。

  只见此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若非那副长髯短了些,活脱脱便是关将军再世!

  帐中早有小校解释道:“此人乃是关侯之子,姓关名兴字安国。只因此次北伐前他身患有恙,丞相便没有带他出征。”

  “既然安国有病在身,何苦在此辛劳?还是安心养病为好!”孙旭道。

  不想关兴听了这话,不仅不感激,反倒双目圆瞪,怒道:“吾自随丞相征战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且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

  孙旭还待再劝,关兴却不耐烦了,说道:“若非我因病,这先锋之位岂能落在你手上?你若不依我,我便单枪匹马去挑了扶风城!”

  孙旭无奈,只好调拨了数千精兵给他。

  关兴领了兵马,欢天喜地的去了,来至城外,排开队伍。副将压住阵脚,关兴上前讨战。

  早在孙旭到来之时便有人将消息传到扶风帅府,司马懿正在处理军务,听到这消息,手中一个不稳,毫笔跌落在地。

  “好快啊!这是效仿我当年克日擒孟达之举吗?孔明,当真了不起啊!”司马懿叹道。

  “父亲,那我等要出战吗?”司马昭问道。


第224章 战城下关兴险舛

  司马懿瞥了司马昭一眼,道:“出战?你破得了诸葛亮的阵吗?”

  司马昭却是不服地道:“父亲,纵然诸葛亮阵法无双,可是临阵斗将我军却不怕他。听闻他军中头号猛将魏延因事叛离,如今城下叫阵的竟然是个病入膏肓之人,这等人物若是也怕了,我等何以自处?”

  司马懿听了这话,眼睛一瞪,就要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儿子。却听到门外一阵通报声:“岳擎将军到!”

  司马懿还未来得及起身,便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来。

  这人正是岳擎,跟司马懿一样都是曹魏三朝老臣,如今虽然年过半百,却犹能开两石弓,日食斗米,倒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勇将。

  岳擎身后,是一大帮的将军、校尉都紧跟来了。

  岳擎见了司马懿,正色拱手道:“大都督,蜀军已兵临城下,大都督为何不出战?”

  司马懿短叹一声,三两步走过来,拍了拍岳擎的臂膀说道:“擎公,诸葛亮多智,我等皆不能及,若是被其趁虚而入,扶风之后便是长安,懿实在担待不起啊,只能谨小慎微!”

  “大都督,纵然他诸葛亮是天神,难道蜀军个个都是天兵天将不成?如今应该趁其先头部队尚未立足脚跟,将其尽数剿灭,也好鼓舞我军士气!”岳擎却是没有理会司马懿的善意。

  司马懿讨了个没趣,却还是劝解道:“擎公,凡事小心为上。”

  “哼!大都督事事小心,怎地还是被人赶到了扶风?”

  岳擎很早就看司马懿不顺眼了,同样是三朝老臣,两人在曹操丞相府上的时候同为掾吏,就因为自己没有投靠一个将来能够做国君的主子,司马懿一直压了自己几十年。

  今天终于被自己逮到机会了,若是自己能打退城下这伙蜀军,再顺势而进击败诸葛亮,自己与司马懿孰优孰劣,不用自己说,天下人自然能看得一清二楚。

  司马懿听了岳擎的话,心中不悦起来,眉头紧皱,可是作为同僚,他还是好言解释道:“懿前日败于诸葛亮,乃是他引动天象,欺我以为他已然身死,这才……”

  岳擎却是干脆地摆手打断道:“仲达,我来这里不是听你申辩的,你只告诉我,放不放我出去与蜀军一战?”

  司马懿正要上前阻止,猛地看向了屋中众人的眼神,这才明白过来,如今的士气极度低糜,将士们极需要一场胜仗。自己只是一味避战,在将士们那里交代不过去。

  “也罢,就让他去吧,不败一次,他们岂能完全信服?”想着,司马懿便放了岳擎出战。

  岳擎领令,忙披挂齐整,带兵一千,雄赳赳地出城迎战蜀军去了。

  到得阵前,见蜀军为首那人银盔银甲,坐下一匹白马,手提一柄青龙偃月刀,看上去杀气腾腾。

  关兴在下面邀战许久,终于等到一彪人马出来,忙抖擞精神。

  只见魏军为首那人年近六旬,手中一杆铁枪。关兴不认得此人,便跟对面问道:“对面老将通名,青龙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岳擎看完蜀军阵势,一声大喝:“你不认识我?我倒认识你!长髯贼的后人,你且听好,我乃曹魏大将岳擎是也!若知时务,早早下马受降!若说半个不字,恐怕你马下丧命!”

  关兴闻听他眼中有辱骂先父之意,却不着恼,便问左右可认得此人。

  左右答道:“此人曾随魏主出猎于大石山,忽惊起一猛虎,直奔御前,岳擎下马拔剑斩之。从此封为上将军。乃曹睿心腹人也。”

  关兴微笑道:“岳擎,某在成都亦闻你名,知你是个勇将。今日何不归降我军,共同扶保汉室,仍不失封侯之位!”

  岳擎在曹魏位高权重,几时有人敢跟他这样说话,当即大怒道:“竖子安敢放此狂言,休走!”

  言毕挺枪跃马,直取关兴。

  关兴见状,不慌不忙地用刀架过,火速相还,两人立时战在一处。

  两人大战有二三十合十合,不分胜负。

  关兴暗道:“此人果然名不虚传,枪法高妙。我久病初愈,不宜久战。何不用拖刀计?”于是虚斩一刀,佯作往下败走。

  可是世事不遂人心愿,岳擎不是无脑之辈,见关兴败走,也不管他是真假,也不追赶,取弓搭箭,对准关兴的后心就是一箭射去。

  关兴还待岳擎赶上自己,然后用拖刀计斩他呢,忽听得脑后一阵呼啸声而来,听得真切,那分明是箭矢破空的声音!

  关兴不禁大惊,一个侧身想要躲过箭矢,哪想到那箭矢竟然如同长了眼睛一般,他挪动一寸,那箭矢也挪动一寸。

  原来,那岳擎早年曾在异人处学过两年道法,贯会用一手“追魂箭”。此箭一旦开弓,不见血便不会停止,岳擎出山以来无有不中。

  见此情景,关兴不禁暗道我命休矣。

  却在此时,另有一道破空声响起,只听“铛”的一声,那射向关兴的箭矢便断作两截落了地。

  岳擎正在思忖自己这异术定能斩得蜀军大将之时,不想转眼间异术便被破了。他看得清楚,是蜀军中的人破了他的法。不禁朗声问道:“何人破我道法?可敢现身一见?”

  关兴此时正在心有余悸,蓦地发现自己身旁竟然多了一个人。仔细一看,正是汉军总先锋官孙旭。

  “多谢孙将军救命之恩!”关兴哪里不明白是孙旭救了自己,当下言谢道。

  孙旭笑了笑,道:“同为国家出力,何必言谢?”

  “阁下究竟何人?”岳擎双目微眯,再次问道。

  “我乃是汉军总先锋官是也,既然遇我,何不早降?”孙旭淡然道。

  岳擎眼珠子转了转,悄悄将弓放在脚上,然后用另一只他觉得孙旭看不见的手搭起了箭,嘴上还在吸引着孙旭的注意力:“在下问的是阁下在那座洞府……”

  话未说完,便将身子往后一仰,脚上的硬弓已对准了孙旭,然后又是一箭射出!


第225章 哭岳擎司马再失权(为堂主虚无缥缈道加更)

  “雕虫小技,也敢在我面前卖弄?”

  孙旭见这岳擎憋了半天,竟然还是用了这招,不禁冷笑。

  那箭矢到了孙旭面前,便被他轻轻地拿在手中,然后也不用弓弩,只是看似轻轻地将箭矢回掷向岳擎。

  岳擎尚在得意自己射中了孙旭,哪想到转眼间孙旭便接在拳中,还回了一箭,没有防备之下,“噗嗤”一下被箭穿透落马!

  关兴在一旁,见孙旭大发神威,早纵马上前,手起刀落,将那岳擎一刀劈做两半。

  其余的魏军哪里是汉军的对手,见主帅一死,有的直接降了汉军,有的则是跑回城中了。

  孙旭也不做那种鞭尸泄愤的事情,反倒是让不愿投降的魏卒将岳擎的尸首带回城中,让司马懿再择人来战。

  且说魏军把岳擎的尸骸抬进扶风帅府时,那司马懿一见,犹如万箭攒心,登时昏绝过去。

  魏军众人赶忙请来医官救治,半晌转过气来,大哭不止,道:“擎公啊,我苦劝你不该出战,你就是不听!哪想到你一世英名今日竟然死在此处!”

  众人听了司马懿的话,都道:“世人都说司马公与擎公不和,看来是无中生有的事!”又想到此前司马懿再三劝岳擎不要出战,更是觉得司马懿为人忠厚,乃是绝佳的挚友。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司马懿这根本不是为了岳擎而哭。如今岳擎死了,他手下的那些将士的归属权给谁?司马懿心中算的可是这笔账!

  司马懿哭完,忽然想起什么,又问道:“我记得擎公有一手异术,蜀军为首之人不过是个病秧子,怎么会如此轻易便被人夺了性命?”

  “大都督,岳将军刚开始的时候势如破竹,马上就要将那红脸的汉子射死当场了。哪想到突然出现了一个书生,那书生不仅徒手接住了岳将军的神箭,还反手掷出。岳将军毫无招架之力,被红脸汉子斩于马下!”

  听了士卒的话,司马懿面上更加痛苦了,跟众人道:“吾自觉昏沉,不能理事。不如汝等再表奏一位新都督,抵御蜀军?”

  众人听了司马懿的话,都是跪倒在地,一旁的郭淮更是朗声道:“大都督,如今国中诸公,能与诸葛亮抗衡者,大都督一人而已!若是大都督卸甲,伯济情愿追随!”

  郭淮这话一出,众人都是齐声附和。

  “那尔等可愿真心听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