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发个微信去地府-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小冬见到樱花飞舞一愣,猜测这位和李若凡的关系。她没有念过学堂,但跟师傅学戏,自然而然的认得了许多汉字,特别是整本的京剧昆曲唱词背下来,不知不觉接受了传承的文化熏陶。对有气质的女学生天生的有些羡慕。
像梅兰方先生也没有真正念过什么学堂,都是自幼学戏。但他接触的都是当时最顶端的文人画家,包括身边的琴师都是能代表最高水平的名家。在这种环境下,想不升华都难。
这个其实就是靓窗效应,当所有的窗户都是特别的美特别独树一帜的时候,新安装的窗户自然也会精雕细琢。
孟小冬笑道:“今晚就在这儿吃吧,我让吴妈备饭了。我发现李若凡的朋友都是一个比一个漂亮。”
李若凡笑道:“还都是才女,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非要靠才华。”
这些后世的微博段子在这个时代说出来显得特别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立刻就让几个女孩子眼睛亮了起来。
浅尾舞笑道:“不愧是能写出《雷雨》的人,我今天才知道,才子不是都出燕京。”
因为樱花飞舞也在,李若凡倒是不好太在这个话题上拿捏。当然,他清楚樱花飞舞不会拆台的。
李若凡能听得出樱花飞舞的言下之意,假如李若凡帮她搞定南造雅子,那就算是暂时的合作了。不过李若凡不想答应的这么痛快,虽然不管如何,他都不会让金陵的父母遭到战争的触及。
虽然说是被封住了法力和储物戒指,储物腰带。但毕竟黑山老妖和兰若都在自己的八卦炼丹炉里面呢。
假如真的不可收拾,他会拼着让方水柔相助,放出这两个恶鬼,让关东军知道什么叫人间修罗场。
吃饭的时候倒是没想到阮玲玉跑过来喊李若凡回去,说是林徽因陆小曼和李若云宋韵婷蓝雨轩都过来了,还打包了烤鸭过来。
李若凡看看吴妈都布菜了,笑道:“你可不就当那边的半个家,和阮妈妈招待不就行了。我这边来了难得一见的客人,你就和她们说是因为邮政总办的事情。”
樱花飞舞笑道:“好漂亮的小妹妹!”
樱花飞舞瞧了李若凡几眼,也不知他是不是在北平乐不思蜀了。
阮玲玉有些羞涩的笑了笑,心里却很是受用。现在短短的几天下来,她已经深深爱上了舞台表演。仿佛那个小小的舞台就是为她设计的,她,就是为了成为舞台上的精灵而生的。
李若凡已经把《日出》的剧本给她看过了,现在阮玲玉对李若凡已经是满心的崇拜了,对上海的过往已经恍然如梦。
李若凡笑道:“喊了这句小妹妹,你也没个见面礼!”
樱花飞舞笑道:“行!”
樱花飞舞答应下来的时候却微微有些发愁,总不能把配抢送给她吧,没得吓着人家。
看到樱花飞舞发愁的样子李若凡有些好笑,阮玲玉却是连忙推脱。
忽然一声脆响,却是一把白玉刀柄的小巧匕首跌落在脚底。这还是从2016带过来的呢。
樱花飞舞拿起匕首递给阮玲玉笑道:“这个就像是工艺品,不过也是很锋利的,正好可以放在身上又能把玩又能防身。”
阮玲玉的眼力却是不差,惶恐道:“这个肯定很值钱吧?我不能收。”
她看得出刀柄的玉质比以前看到过的都要好,而且在灯光下闪亮光芒,一看就不是凡品。本来这个就是后世用特殊钢打造。这个在民国是没法制造出来的。
李若凡顺手接过笑道:“你倒是舍得!阮玲玉你就收着吧,你是个女孩子,赶明我教你一套刀法。”
阮玲玉看到刀柄已经在自己手里了,一时不知是接好还是不接好。
樱花飞舞早已经从小腿解下护套,李若凡接了过来给阮玲玉道:“这个绑在腿上,平时不用的话有暗扣,不会自己掉出来的。轻易不要显露人前。”
阮玲玉笑道:“谢谢姐姐,还不知道姐姐的名字呢。”
樱花飞舞笑道:“你叫我樱花飞舞吧,能有这么一个可人的小妹妹,也不枉来这个时代一趟。”
阮玲玉不是很明白樱花飞舞的话:“那我喊你樱花姐姐吧。”
她听得出这个应该不是真名,不过,她隐隐觉得樱花飞舞不是普通人。很少有女孩子身上随时带着匕首的。
李若凡道:“那边应该等急了,先过去解释一下。我晚一点过去。”
阮玲玉回到院落里面,心里很是高兴,不时下意识的摸摸小腿上的护套,差点撞到了自己的母亲。
VIP卷 第七百八十三章 女儿心思
阮妈妈嗔怪道:“那么大了,还没点姑娘家的矜持。要是让少爷看见怎么好?”
阮玲玉笑道:“少爷才不会怪我呢。我就是从少爷那边过来的。有个漂亮姐姐还送了我一件很珍贵的礼物呢。”
阮妈妈笑道:“我就是出来看看怎么那么久,少爷当然是好人!”
阮玲玉心情特别好,走进去的时候见都还没有开吃,李若云叫了起来:“哥哥呢?怎么不过来?”
对李若云阮玲玉总有些忐忑,不知为何,敏感的心里能感觉出李若云对她和母亲若有若无的排斥。
阮玲玉道:“少爷说那边是为了邮票的事情来了客人,要晚一点才能过来。让先吃呢。”
阮玲玉说完就顺势准备退出门外说是去看看还有什么菜,其实她是不愿意和这一桌子客人在一起吃饭的。
这几位都是高端,阮玲玉宁愿和母亲喝稀饭吃馒头也不愿在这儿吃大鱼大肉。
宋韵婷道:“阮玲玉,你也坐下吃吧。”
阮玲玉笑道:“没事,我去厨房看看。”
除非是李若凡在,阮玲玉是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吃饭的。
宋韵婷不知为何,看到阮玲玉脸上的微笑微微吃味。毕竟每天可以堂而皇之住在这儿的是阮玲玉,就是李若云,她的屋子也是明显不在一起的。
做客的感觉,不过林徽因和陆小曼倒是不这么看。
林徽因打趣道:“我也算员工第一次来拜访老板,谁知老板不露面。”
陆小曼笑道:“除了李若云,我们可不都算是李若凡的员工。”
李若云却是有些赌气的离席去孟小冬那边偷偷打听了一下,也远远瞧了几眼,很是不忿的回去了。
蓝雨轩听了李若云的话笑道:“应该是和邮政总办铁士兰的夫人有关吧?邮票可不是想发行就发行的。这么多年还不就是三四种图案?我猜李若凡是请人吃饭想迂回路线呢。”
李若云道:“可是,两个扶桑女人呢!听说也是燕京的。”
蓝雨轩笑道:“铁士兰的夫人花野真衣在燕京教比较文学,花野真衣的妹妹浅尾舞也是燕京的学生。”
宋韵婷道:“你认识?”
蓝雨轩道:“见过,但不熟。听过花野真衣的课。”
陆小曼笑道:“反正李若凡也会过来,我们问个清楚不就得了。不过今天排练的时候好像欧阳书同的春柳社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我完全成替补了。”
宋韵婷道:“会不会是因为没有报酬的事啊?”
李若云道:“就春柳社?想排练《雷雨》的多了去了。不信只要放出风去,看看有多少愿意免费出演的社团。”
虽然都是燕京学子,但这几位都是眼睛里面不揉沙子的。被陆小曼一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这种感觉。
林徽因笑道:“其实也没事,《雷雨》可不是光有几个演员说说台词就能演的。李若凡和我说了,要让《雷雨》达到人人都只会来金满楼看的经典。要给观众造成一种暗示,只有金满楼演出的《雷雨》才是最正宗的。”
陆小曼笑道:“李若凡也是的,现在就拿出一部《雷雨》,那天在宋府还说有四部呢。一张空头支票就把我们给圈进来了。”
李若云道:“听说孟家班那边也在排练话剧呢,说是转型,不仅会演京剧,话剧电影都能演。”
等李若凡过来的时候,桌子一圈谈兴正浓,他是和阮玲玉一起过来的。
阮玲玉到厨房陪母亲说了几句话,出来时也不知怎么的,脚底下好像安了罗盘,踱着踱着就又绕到孟家这边了。
樱花飞舞第一个见到直接招呼她进来坐了,和浅尾舞坐在一起倒是有说有笑。听说浅尾舞和樱花飞舞也是燕京的学生。阮玲玉别提多惊讶呢。
“我还以为燕京都是高高在上的大学生呢,你们不一样呢。”
看她说的直白,浅尾舞倒是觉得有趣,女人在扶桑地位不高,所以浅尾舞从未觉得在燕京就高人一等。当然樱花飞舞更是如此,不过她只是把阮玲玉和历史上的那位当做同名。她关注的不是这些。
送樱花飞舞离开的时候,她悄声道:“看在阮玲玉的情分上,要是将来遇到了,千万留情。只要答应帮助,做什么都可以,予取予夺,任君采撷。”
樱花飞舞以为李若凡是喜欢养成呢,这在后世扶桑一点也不特别。如果李若凡真的做出承诺,她不介意献上守身如玉几十年的洞体。
李若凡可不愿沾染尘埃。却对阮玲玉第二次过来有些好奇:“为什么不在那边家里吃饭啊?”
犹豫了一下,阮玲玉老老实实道:“你不在,和她们坐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
李若凡失笑:“燕京就高人一等啊,社会才是真正的高等学府。哪怕任何人看轻演员这个职业,自己也不能看轻自己。在我眼里,你比燕京那些教授,比张大千都是毫不逊色的厉害。”
后世的演艺圈其实让人看轻的原因是最重要的品质被自己抛弃了。而这个时代的演员,他们用无上演技和品格让人无法看轻。无论是马三立还是梅兰方,后世是没有那种坚守的道了。
阮玲玉笑道:“少爷就会哄我高兴,我不过是个小丫头,能够服侍好少爷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能上台演戏,那就像一个梦,每次下来,我都有点不真实。”
李若凡笑道:“等你以后做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别装作不认识我就好。”
阮玲玉抿嘴道:“阮玲玉虽然没念过书,但也知道知恩图报。我就是再出名,都是少爷的…小丫头。”
看到快接近这边吃饭的餐厅了,阮玲玉忽然欢快的跑开了,嘴里说着“少爷别忘了教我武功”。
看到桌子上的北平全聚德烤鸭还没怎么动筷子,好几双人比花娇的大眼睛一起看过来,李若凡没事人一般走过去坐下裹了一块鸭肉笑道:“这一百年前的全聚德才叫正宗。”
李若云道:“那两个扶桑女孩是谁啊?怎么看也不像是邮政总办的夫人。”
李若凡笑道:“铁士兰怎么可能让夫人单独过来吃饭?是她妹妹还有燕京的同学。”找本站搜索〃顶点208〃;或请记住本站网址:
VIP卷 第七百八十四章 陈白露
李若云愕然:“燕京?”
李若凡轻笑道:“是啊,今天还算顺利,铁士兰的夫人是燕京讲师,最小的妹妹也在燕京就读。幸亏今天带了方水柔过去,和她们聊的投缘,不然这邮票的事情还真拿不下来。”
李若凡索性把锅都甩到方水柔身上了,省的解释樱花飞舞的事情。
看到李若凡吃的很香的样子,蓝雨轩笑道:“不会是光顾着和两个美女说话忘了肚子吧?李若云说都是明眸善睐的女学生呢。”
李若凡差点被烤鸭噎着,瞪了妹妹一眼。看来这个李若云还过去偷看了,李若云有些心虚的低下头。
陆小曼看的有趣,道:“要不,我也到孟家班这边彩排吧?在金满楼我就是个观众。”
李若凡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可以啊,不过正式公演的时候,阮玲玉和你都是要上台的。但林徽因和宋韵婷蓝雨轩这边可别让人偷学了去。齐如山那边顺利吧?”
这几天宋韵婷和蓝雨轩联袂去齐如山那边还真学到许多东西,梅兰方府上就像是一个创作团队。锣鼓胡琴文场武场随时操练剧本的修改效果,其实这个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哪怕是一句唱词觉得不好,也会立刻讨论然后梅兰方重新演绎。何况冯耿光几位都是一等一的粉丝票友,那份鉴赏能力是非常高的。
京剧的这种创作方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也被后来的《红灯记》等八部现代京剧有限继承下来。毕竟,红色夫人自己也是京剧行当出身。不过后来等梅葆久先生去世,京剧式微的一个原因就是创作的浮躁。
最明显的一点从每年的春晚可以管窥。春晚从1983开始举办了33届,可是谁能说出那一届有过什么让人真正记得的京剧唱段?
因为李若凡的点拨,蓝雨轩和宋韵婷也会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当时的北平,懂京剧的就像是后世形容乒乓的那句话:中国还就是不缺会打乒乓球的。
当然,乒乓球一直处于巅峰,其实繁华之后总是落寞。集体退赛映射的是更多,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想的就是反正乒乓球厉害的运动员多,不过,外行那些体制里面的手段用在相对单纯血性的选手身上,最后的反弹也是出人预料的。
对于京剧改革,其实真要说起来无论是昆曲六百年还是京剧三百年,改革一直都有。梅兰方先生也对京剧是否要移步换形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真正高明成功的改革应该是润物无声的改旗易帜,但华夏的改革总是用一种最极端的方式。就像新进推出的股市准入制度,不去解决连赌场都不如的问题,偏偏要解决投资者智商的问题!
中国的问题大抵如此,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从1913年创排时装新戏开始,梅兰方一直没有停下创新改革京剧的步伐,虽然他因为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而放弃了时装新戏,但随即将精力放在了古装新戏的创排上。
无论如何变化,梅兰方始终遵循一条,那就是决不背离京剧的艺术规律。他的戏较之传统京剧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是“京剧”。
移步而不换形,梅兰方所说的“形”其实并非仅仅指形式,而是京剧的艺术规律、京剧的特有风格。所谓“不换形”,便是不违背京剧的艺术规律和特有风格。
有趣的是,梅兰方在后来自己否定了移步而不换形,还做了检讨。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对于人生始终还算平顺的他来说,这次风波着实让他领教了政治的厉害。从此,梅兰方虽然不至于噤若寒蝉,但却重新变得沉默,人们再也没有听到过他关于京剧改革的任何理论观点。
这也是梅兰方从来不在1949后提及齐如山的原因,用沉默表示自己的保留。
在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之前,也就是梅兰方刚刚恢复演出的第三天,蒋介时和夫人宋美零曾经亲往戏院观看梅戏。
演罢,梅兰方受到蒋介时的接见。当时蒋介时对梅兰方说:“你是爱国艺术家,今天可称幸会。”临走,蒋介时又拿出一张写好的宣纸,上款是“兰芳博士惠存”,下款是“蒋中正”,正中是四个大字:“国族之华”。
什么才是真正重视京剧,重视传统国学,慈禧的做法就很有意思。她从不干涉京剧昆曲的具体表演创作,虽然自己会唱还唱的极好,但通过对谭鑫培的赏识无形之中让京剧得以大盛。
宋韵婷这时在梅府也小心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许多都是李若凡来自后世的见解。话剧和京剧在本质上是互通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听着两人说起在梅兰方家说戏的趣事,李若凡笑而不语,四大名旦家里汇聚了京剧实践和理论最厉害的顶端,可以说,就像是终极京剧研究生班,而且是只办到20世纪的前五十年。
陆小曼笑道:“你们倒是好,早知道我也去梅府听戏,我想梅兰方是不会不让我进门的。”
李若凡笑道:“这可不成,这个是《日出》主角陈白露的台词,你先背背。要是繁漪演的出彩的话就让你演陈白露!”
简单说了《日出》的故事梗概,陆小曼眼睛一亮,繁漪仅仅是《雷雨》的重要人物,但陈白露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整部话剧其实都是陈白露的舞台,其余的都是配角。
林徽因笑道:“《日出》可以和《孔雀东南飞》,《窦娥冤》想媲美了!”
李若凡道:“我准备让阮玲玉演小东西。《日出》陈白露演活了,也就成功了。”
陆小曼笑道:“梅兰方在舞台上演的比女人还女人,李若凡的话剧也是比女人还女人。我看你是得了曹雪芹先生的如椽巨笔,专门为女儿立传。”
陆小曼笑道:“看来我这几天要熬夜了,以前学昆曲京剧的时候觉得生旦净末丑有趣,现在学话剧,反而觉得话剧更有挑战性!我这一想啊,京剧太注重于唱功,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脸部表情有些缺漏。像脸谱更是如此,比拼的唱词优美,唱功高下。”
VIP卷 第七百八十五章 烫金
中国戏剧无声不歌,无动不舞。
但京剧一直存在表演和内容脱节的问题,譬如著名的柳迎春寒窑苦等里薛仁贵离乡背井18年的故事。
传统的京剧剧本有个优点就是往往都是采用历史上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故事,估计当初四大徽班进京或更早就已经有未留下姓名的京剧剧作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京剧生旦净末丑的脸部化妆是特点也是缺点。把脸部都涂抹起来,好处是观众一看就知道这个是红脸的关公,这个是白脸的曹操。但在演唱的时候,是用乐器和唱功掩盖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脸上的表现。
戏里薛仁贵离乡背井18年,如今回来了,梅兰方扮演的柳迎春怀疑是陌生人冒充自己的丈夫,便一气跑回寒窑,顶住窑门不开。这时薛仁贵在窑外有一大段“西皮”唱段,回忆了当年在寒窑新婚的情景,表露自己的思念之情。
按照传统演法,梅兰方进窑后一直背对门外的薛仁贵纹丝不动地坐着,尽管薛仁贵唱得声情并茂,她却还是无动于衷,脸上、身上一点“戏”也没有。
但当薛仁贵刚一唱完,柳迎春却立刻开门相认,这就不符合生活逻辑和戏剧人物情理。柳迎春在听薛仁贵诉说时,要趁着胡琴“过门”见缝插针地加进身段、表情,随着薛仁贵的叙说,要表现出柳迎春复杂心理的变化。
听他唱到“常言道千里姻缘一线定”的时候,要有十分倾听的神态,因为这句话与自己息息相关。薛仁贵唱到“你的父嫌贫心太狠”的时候,柳迎春要显得很气愤难过。而唱到“将你我夫妻赶出了门庭”的时候,柳迎春要为之动情,做出以袖拭泪的动作。等到薛仁贵把当年的隐情全部述毕,柳迎春就可以明白门外之人正是分别18载的丈夫。如此再开门相见,就如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这时外面忽然走进孟小冬,笑吟吟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孟小冬本来站在窗外,她对除了李若凡之外的几人是不大认为懂京剧的。这时听到宋韵婷的一番话才有所感悟,推门进来也是诚心诚意的赞赏。
宋韵婷笑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我可不敢居功。”
李若凡笑道:“坐下吧,正好都是下面几部戏的重要演职员,我就随便聊聊。刚刚宋韵婷说的很好,演戏关键是把自己代入角色还要超脱角色。人是感情动物,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表情语言动作下意识的表达,假如实在是大脸谱,那也要通过眼神,胡须,通过一切装扮来表达出唱词所要表达的感情。唱词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李若凡也是说给孟小冬听的。仅仅嗓门好,是不能成为数一数二的大家的。京剧所谓唱念做打,其实远远不够,对人物的感情,心灵挖掘远远不够。
李若云看到都是对哥哥一脸崇拜的样子也是惊讶。她不知道为什么哥哥会变得这么厉害,同时也为宋韵婷有些发愁。
李若凡身边围绕的可不是普通的野花野草,而是牡丹玫瑰月季这些雅致。
说完一段,李若凡笑道:“内部资料,绝不外传啊。”
其实他不说也不会有人傻傻的把这些流传出去。在古代,手艺人的精华都是传子不传女的。李若凡说的这些关键,诀窍,那真的是真传弟子才能得到师傅的几句指点。
听到陆小曼又抱怨春柳社对外排斥的事情,李若凡有些好笑。
李若凡笑道:“不用着急,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李若凡也想过和春柳社谈报酬的事情,但春柳社根据李若凡的了解,主要人物都去江苏办戏曲学校了。现在的这些构成的社团是很松散的。松散的社团只能做点背黑锅的事情。欧阳书同是管不住大家的。
当然也是一种考验。借一部《雷雨》考验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如何抉择。
等送几位客人离开,见孟小冬还在,李若凡笑道:“有不同的意见说出来,我帮你顶着。”
孟小冬笑道:“没有意见,只有请教。”
孟小冬也是极有天赋的人,李若凡和宋韵婷席间所的话直接就领悟一大半了。
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