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发个微信去地府-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小冬笑道:“没有意见,只有请教。”
孟小冬也是极有天赋的人,李若凡和宋韵婷席间所的话直接就领悟一大半了。
李若凡笑道:“其实你的老生唱的已经是第一流了。不过呢,功夫在诗外。”
李若凡的话很像一语惊醒梦中人,连忙过去道歉,别的不说,身边女子该学的时候没有等太多的话对照很多是不习惯的。
孟小冬笑道:“以前我仅仅是学唱念做打,听你一席话,才知道身上有大大的不足。”
李若云过来见哥哥和孟小冬谈的在兴头上,有些不情愿的顺着手指的方向刻印的一些作品。
李若凡笑道:“困就先去睡吧。”
李若云道:“我也学习学习。”
李若云不喜欢唱戏,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西方的,喜欢直来直去。事实上她对话剧兴趣也不是很大。不过加入春柳社也只是可挡住一些风雨。
不同年代有不同流行,李若云很想去国外留学,这个李若凡倒是开明。妹妹估计是被校园里面的学霸刺激了。
李若凡笑道:“想留学好啊,我正打算去美国。你不介意的话我来开。不过还是建议你去英国留学,不然工作不好做。”
这个时候一张国外大学的毕业证那是真烫金了。不过几乎所有大学教授都去他们的做了件,看了看,多是育苗。
李若凡觉得大学不是简单学习知识的场所,而是交给学生如何学习,学习的手段显然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李若云得到哥哥的同意很是高兴,今天来的时候有求于人,走的时候是脚底生风。
李若凡笑道:“李若云是真的没啥学习更高级知识的困惑吗。快去睡觉了,不要觉得沾光。这次除了考察,还是热电厂和小学。”
李若云也偷偷观察过李若凡,还从没有发现过哥哥和哪个红颜走的特别静,羡慕他的游刃有余也会在那些地方十年八年。算了,不说这个了。
VIP卷 第七百八十六章 修炼
孟小冬见李若云离开,叹息道:“真羡慕可以上大学的女学生,可惜我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李若凡笑道:“你要是去大学,那是教授导师级别。”
孟小冬给李若凡斟满茶笑道:“你就别笑话我了。我连燕京的大门都进不去呢。”
李若凡可没有吹捧的意思,后世的京剧全是一堆娘娘炮。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VIP卷 第七百八十七章 代言
这几日李若凡过的很是舒心,金满楼那边倒是去的少了,不过春柳社那边李若凡只是要求一点,阮玲玉和阮妈公演时上场。
陆小曼现在醉心于她的陈白露,基本就是在孟小冬家和孟家班排练了。欧阳书同见宋韵婷蓝雨轩和林徽因现在过来的也不多,反而有些高兴。但心里多少有些忐忑,话剧这个时候还只是叫好不叫座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VIP卷 第七百八十八章终身成就奖
齐如山笑道:“你身边就有金镶玉,可不要守着金山讨饭吃。”
梅兰方笑道:“等《太真外传》公演,还望李少爷不吝指正。”
李若凡笑道:“您就叫我李若凡吧,您在二楼,我的话剧在三楼,我一定前去捧场。”
现在的梅兰方和齐如山,冯耿光可谓是孟不离焦,亲如兄弟。只是政治限人,造化弄人,谁能想到后来会大雁纷飞,老死而不相见呢。
齐如山笑道:“不知李若凡在想何事?双眉皱起,莫非是担心赌局的事?”
李若凡笑道:“我是在想先生,我懂一点周易八卦,先生的面相有些特别,所以在想说还是不说。”
齐如山哈哈大笑:“但讲无妨,我可不信命运。”
李若凡笑道:“先生和梅兰方先生在北平相识,会有三十八年的友谊。”
齐如山笑问:“怎么可能,我和梅兰方是笃定一辈子的交情,这北平就是我的家,我指望听一辈子梅兰方,做一辈子梅党呢。”
李若凡笑道:“您啊,一个世纪一百年,您前五十年属于梅府,后五十年著作等身,老不离湾。而且后五十年梅先生还不敢提您的名字。”
梅兰方一愣,笑道:“李若凡你越说越不靠谱了,我怎么可能这样?”
李若凡笑而不语,梅兰方是个好人,或许他后半生再无新戏的时候也会像老舍先生的《断魂枪》里面的主人公,只能在月朗星稀之时,独自舞一段得意的枪法,不传,不传。
孟小冬几人也觉得李若凡说的有些荒唐。梅兰方的性格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当然,孟小冬或许也不知道,她的晚年倒是和齐如山做了邻居,谁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等几人离开,梅兰方和齐如山倒是不会在背后说人,只是觉得今天李若凡有些怪异。
蓝雨轩笑道:“看你,都把两位先生气走了。我还想请教一二呢。”
李若凡笑道:“预言就是这样,没有发生的时候谁都不信。”
其实李若凡也有些奇怪,按照道理来讲,本来的历史也应该没有蓝雨轩和宋韵婷的存在,不知道她们忽然出现意味着什么。
孟小冬倒是不以为意,她已经决定除了余叔岩,谁都不拜。倒是无形中改变了历史。
因为孟小冬现在不差钱,曾经的时空她是因为要靠一己之力在北平安家置业,还要把孟家班都接过来养活。经济压力迫使她不得不先拜师然后赚钱。等手头宽裕衣食无忧了才去拜余叔岩。
余叔岩先生三十多岁时候有两批唱片,第一批是正宫调,第二批是六半调。而且其实他嗓子不算好,不宽,青春期受过伤,累吐血过,一辈子身体不好。但是唱得真讲究,精准。头腔共鸣用得好,高音不用愁。胸腔共鸣用得好,低音不用愁。这低音啊,尤其闭口音,杨宝森、谭富英都是范本。
余先生说过“用音要像吊桶汲水,四不着边儿。擦墙、碰桶、磨绳,都是在虐待声带!”
余叔岩的唱腔,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立、擞、切、整四个字。
(一)立音始唱前凝气于下丹田,运气向上顶下压,形成高音高点,想像中在上丹田(眉心)发音,使音立起来。这种发音法与西洋声乐所谓之头腔发音(headvoice或headattach)完全相同。
(二)擞音发声时顺乎旋律之需要,以声带之颤抖,使声音更为圆润悦耳。此即西洋声乐之装饰音(gracenote)。
(三)切音于唱腔中,把一个音切成两段或三段,有种刚中带脆,提振精神的妙用。如《搜孤救孤》原板中“舍子搭救忠呃良后”的哑字一分两段。又如《乌盆记》最后快流水之最后一句“望求太爷作主张”的“张”字,一分三段,这种清脆悦耳的唱法,在西洋声乐中叫切分音(synpation)。
(四)整音余叔岩说,一段戏就像一棵大白莱,根是根,叶是叶,整整齐齐的。也就是说,一句戏词不管七字或十字,须有抑扬顿挫。余派叫“拎上来、丢下去”,但必须完整一体。两句词须上下有呼应,一段戏要首尾一致。结束时,要与文武场有默契。这个在西洋声乐叫谐和。
然而,真实的历史上,孟小冬想拜余叔岩为师却是好事多磨,一直到1938年才正式拜老生泰斗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唯一的女弟子。
李若凡笑道:“好,有志气。你想拜余叔岩先生为师,我帮你!”
想想孟小冬曾经用自杀来逼余叔岩收徒,李若凡就是有些好笑。其实余叔岩对孟小冬一直是欣赏有加的。而且,余叔岩本来也是在梅兰方的戏班子里面的,只是后来因为份子的事情离开。
古代有师择徒,徒找师的传统。很多人对于传承看的比生命还重要。当然,直接去找余叔岩无疑是下下策,这都得请德高望重之辈出面。陈老元也不行,因为他不唱戏。
余叔岩晚年真正教的也就是孟小冬和李少春,想让余叔岩妥帖的收下孟小冬就需要一个梨园行的前辈,还得是和余叔岩有交情的。
李若凡想到一个人,就是余叔岩的岳父陈德霖。余叔岩娶的是陈德霖的女儿陈淑铭,两人感情很好。所以这梨园行是亲戚套亲戚,假如让陈德霖说话,余叔岩自然不会拒绝。
孟小冬笑道:“可是陈德霖先生是青衣刀马旦,我和他一点也不熟。”
李若凡道:“功夫不怕有心人。这梅兰方都曾经拜陈德霖为师,过几日《太真外传》公演,倒是一个机会!对了,《北洋画报》我不是举办四大名旦选举吗?我登门邀请陈德霖先生担任顾问和颁奖嘉宾,给他一个终身成就奖,不怕他不答应。”
宋韵婷笑道:“也亏你想得出,陈德霖本来就是青衣泰斗,而且桃李满天下。王瑶卿、梅兰芳、王蕙芳、王琴侬、姚玉芙、姜妙香并称为六大弟子。其实还真欠他一个终身成就奖。”
李若凡道:“是啊,陈德霖热心教育事业,一生收徒甚众。终身成就奖是当之无愧的!我看最后的颁奖就在金满楼,到时候二楼是四大名旦颁奖,三楼是话剧庆祝演出成功,也是一段佳话。”
VIP卷 第七百八十九章 陈德霖
左右这两日没事,李若凡也是说干就干。
当天下午李若凡就先带着方水柔和孟小冬备上厚礼前去拜望陈德霖。
也是巧了,这正好迎头就看见梅兰方和余叔岩从里屋出来。
李若凡笑道:“梅先生,不想刚刚一别又是再见,您这是?”
梅兰方笑道:“过来拜望陈德霖先生,这是余叔岩,先生的爱婿。这位就是我和你说过的李若凡。”
四大名旦是名利双收的评选,梨园行可以说是谁都羡慕。余叔岩就问了一些相关事情。梅兰方告诉他是李若凡发起赞助的。
李若凡笑道:“久仰大名啊,谁不知余叔岩先生的老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余叔岩笑道:“我可不敢和师父相比。您这是?”
余叔岩看到李若凡带着两个女客过来,心里多少有些诧异。在他认知里面,岳父和李若凡似乎并无交集。
李若凡笑道:“是好事。我们进去见了陈德霖先生再说。”
进去送上礼物,陈德霖招呼把最好的茶叶拿来,一边说一边也在寻思李若凡的来意。要说最近李若凡的动作已经成为绕不过去的谈资。当然,陈德霖也是决定稍微张扬了一些。
等坐下喝了几口,李若凡赞道:“好茶!我就开门见山了。这次四大名旦评选想必陈德霖先生也知道。我就想啊,这梨园行还有许多德高望重的京剧名家,譬如您,为京剧发扬壮大奉献一生,那么怎么才能表达对您的敬仰呢?我决定这次评选颁奖晚会增加一个环节,授予您终身成就奖!”
陈德霖本来想推迟的,但这时竟然一愣。不仅仅是他,女婿余叔岩和梅兰方也愣在当场。
陈德霖很清楚,四大名旦评选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连带着这终身成就奖肯定也是天下闻名。
要说不心动是假的,谁不想自己一生做的事情别人都知道啊,何况还是涨名声的大好事。
陈德霖推脱道:“京剧名家所在多有,我可不敢贪功。”
余叔岩却是恨不得代岳父答应下来,这可是可以流传后世的名气。而且只有一位,颁奖赞助又是李若凡,他愿意别人也没有办法。
李若凡笑道:“陈先生请勿推迟,您一辈子教导后进,谁人不知?远的不说,梅兰方先生是您学生中代表人物吧?现在梅兰方先生都参加四大名旦评选了,没理由您这个师父不露面。何况这是要延续下去的评选,就是一百年后,这第一位终身成就奖得主也是不会让后人忘记的。”
梅兰方笑道:“李若凡说的对,您为京剧奉献了一辈子,您当之无愧。”
陈德霖笑道:“你不能谦虚点!”
陈德霖知道,李若凡这又是厚礼又是名气的送,还真不太好拒绝。主要是,终身成就奖这称号太拉风了。
李若凡笑道:“听说余叔岩先生老生唱的特别好,我倒是有个不情之请。我朋友孟小冬也是学老生的,可从上海来到北平,要是每个师父就不能挂牌。我想请余叔岩师父能指点指点孟小冬。”
余叔岩这才想起这个孟小冬何许人也,他刚想找个借口推脱,看到李若凡开口笑道:“这四大名旦轰轰烈烈,也不知谁会笑到最后?我准备出席宣布,春节后增设四大老生评选,让全国京剧爱好者都喜爱京剧,了解京剧。”
余叔岩暗想还好没有当面发生冲突。陈德霖看了一眼李若凡笑道:“你就收孟小冬做徒弟吧。我看她机灵,基本功扎实,不会辱没你的名气的。”
余叔岩沉默不语,只是点了点头。
李若凡为孟小冬选的拜师礼也递上前去,孟小冬恭敬的给余叔岩端茶。
想想很是有趣,本来的时空孟小冬找人说话,但因为种种,恰恰就是余叔岩的夫人开口拒绝的。
后来不久余叔岩夫人陈淑铭因病去世,孟小冬因为战乱去香港躲了一阵才回北平正式拜师。
李若凡觉得能提前10年让孟小冬和余叔岩学老生是一种幸福。梅兰方也没当回事,但这件事情能够玉成无疑是运气爆棚的逆天。
等说定看戏的事情李若凡和孟小冬告辞离开。陈德霖笑道:“你这个认识的李若凡,不简单。”
余叔岩笑道:“确实,就像我拒绝不来五岛湖的鱼翔浅底竞自由。这个四大须生的评选太诱惑人了。”
陈德霖苦笑道:“我也拒绝不来终身成就奖。”
李若凡左右陪着两个妹妹,有人见了未必就心里舒服。
孟小冬有些以为在做梦,可李若凡在她眼里是独一无二的。她还真想不出来怎么报答。
李若凡听到是家里的电话声,以为是出了大事。没有想到是母亲问候一声啊。最近李若云也是电话里面说哥哥的好话,结果过犹不及,他们在金陵每天担心自己,李若凡心里也不是滋味。
依照母亲的性子,立刻过来才好。当然,李若凡的电话让母亲的担心减轻了不少。但母亲也听说了一些自己的事情。只是在父母心里儿女是不会犯错的,即使犯错了也是不小心,生怕家当让儿女败坏了的。
对母亲来说对于李若凡招惹女孩的时候我就特烦。你们是怎么了,当然,母亲不是为金钱捉急,而是为了儿子的将来捉急。
好不容易劝服了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孟小冬道:“谢谢!”。
李若凡笑道:“怎么谢啊?”
孟小冬道:“请你吃西餐。”
孟小冬是硬着头皮说的,反正都是李若凡的钱。
李若凡笑道:“毫无创意。”
孟小冬低声嘀咕了一句“大不了以身相许。”
李若凡道:“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孟小冬脸上红红的,剁了剁脚,跑开了。
这一路就到了金满楼,欧阳书同也知道快公演了,卖力的在舞台上说戏。
孟小冬趁着没人走近小声说有几个人过来了。
李若凡回头瞥了一眼,不怕,这儿我包场了。
欧阳书同笑道:“还以为你忘记《雷雨》了呢。”
李若凡揶揄:“要是雷雨这样,真像人生。”
VIP卷 第七百九十章灵魂有香气
台上的阮玲玉看到李若凡过来,眼睛一亮,差点把台词给忘了。阮妈瞧了女儿一眼,她倒是有些乐见其成。不过她明白以女儿的身份恐怕是做不了大房的。
也不怪她现实。无论什么时候,就是2016,漂亮过分的女生假如家境极差,命运通常都不大好。豆豆住的大院落有一个邻居家里儿子是个哑巴,但有权有钱,最后娶了个完全没毛病的女孩子,还挺漂亮。虽然见到那个女孩的时候往往是有些幽阒的,但这就是人生。
阮玲玉瞥了一眼李若凡身边的孟小冬,抿了抿嘴,她能够证明自己的,就是成为舞台上的最亮点。
对于《日出》里面的陈白露和小东西这两个角色陆小曼和阮玲玉怎么安排李若凡还没有想好。
对于演员来说,其实越是小人物越是配角越是不容易出彩的人物才具有挑战性。就像香港的无论是周润发还是刘德华成龙,都是从小角色起步的。在《上海滩》里面的许文强和丁力其实已经演过无数的社会底层。
曹先生的话剧无论是《雷雨》还是《日出》都有很明显的特点,撷取人生的三两个场景表现时代的沉重和命运的前世今生。而《茶馆》却是另外一种特点,微缩景观似的时代的盛世衰世的上河图,也就是大而化之,写好很难。
李若凡和陆小曼,阮玲玉谈过《日出》的人物和要点。其实日出这两个字更像是反讽,有点像老舍《月牙儿》,夹杂着象征和反讽。因为主角的职业都在夜晚,她们是看不到日出的,《月牙儿》写的是母女二人,而《日出》写的陈白露和小东西也很像是同病相怜的两代。
李若凡讲述了《月牙儿》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陆小曼和阮玲玉更好的理解《日出》。《月牙儿》更适合改编成电影或舞蹈,伟大的作家总能异曲同工的看透社会的本质,这和后来的作家是有本质区别的。
当时阮玲玉的眼圈就红了,陆小曼甚至表示她宁愿饰演小东西。交际花这个名字后世很少用到,但这个时候人所共知。当然后世在星级饭店和高级公寓的楼凤做的是一种工作,仅仅是换了种说法。
阮玲玉道:“你写这些,不怕那些人有怨气啊?”
李若凡笑道:“我在演出的海报上加了一句,本话剧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陆小曼道:“你倒是防范于未然。其实我更喜欢《月牙儿》,要是拍电影的话,我先预定一个角色。”
阮玲玉道:“本来我还有些担忧小东西这个角色,现在我明白怎么演好她了。”
李若凡笑道:“你不会是担忧没有演主角吧?”
阮玲玉俏脸微红,瞪了李若凡一眼。
李若凡道:“在我眼里,《日出》里面的陈白露和小东西都是主角,邮票小型张也是两人站在窗帘前想要掀开看看外面的日出,但只是透出了一丝阳光照进了幽暗的屋子。”
阮玲玉眼睛一亮,说道:“《日出》的结尾,于大红的朝阳中,夯歌激扬,我觉得和全剧并不是十分协调。我更喜欢你刚刚说的,让陈白露在自杀后就像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让她和小东西站在厚厚的窗帘前,陈白露对外面的日出憧憬但又恐惧,想要阻止小东西,但小东西已经掀开了窗帘的一角,然后朦胧的一丝阳光照进来,大幕缓缓落下。”
陆小曼道:“厉害啊,阮玲玉!”
陆小曼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赞叹,也是对阮玲玉印象的彻底改观。虽然在一起排戏,但陆小曼多少是有些轻视没有文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阮玲玉的。当然本来她和阮玲玉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金子总会闪光的,阮玲玉敏锐的因为李若凡的话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可见她对于话剧的见识是很不简单的。
李若凡笑道:“好,就按照你说的结尾。以后要是有什么好点子,可别藏着掖着的,大胆说出来。陆小曼也是。呵呵,最近徐志魔兄倒是很少见到。帮我邀请他观看话剧的公演,没问题吧?”
陆小曼笑道:“他是京剧票友,对话剧是外行。反正梅兰方先生在二楼,不怕他不来。他最近啊,忙着家里的事情呢。”
陆小曼没有明说,其实徐志魔是因为家里父母的最后通牒而焦头烂额。和陆小曼的事情东窗事发,家里本来是逼他回头是岸,谁知徐志魔竟然还提出要和发妻张幼仪彻底拜拜。
说心里话,张幼仪配徐志魔是绰绰有余,他从来没有真正去发现张幼仪的好:雅爱淡妆,沉默寡言,举止端庄,秀外慧中。
张幼仪的父亲张润之,名祖泽,是当时上海宝山县巨富。张祖泽有八子四女,张幼仪排行第八,为其次女。
她家世显赫,兄弟姐妹十二人。二哥张嘉森在日本留学时与梁启超结为挚友,回国后担任《时事新报》总编,还是段祺瑞内阁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和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
四哥张公权二十八岁即出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是上海金融界的实力派。
为了让她嫁得风光体面,在夫家获得足够的地位与重视,她的娘家人用心良苦,特地派人去欧洲采办嫁妆,陪嫁丰厚得令人咋舌。光是家具就多到连一节火车车厢都塞不下,是她神通广大的六哥安排驳船从上海送到海宁硖石。
至于徐志魔,不过是硖石首富徐申如的儿子,想拜梁启超为师,还要通过显贵的大舅子牵线搭桥。可惜,所有的努力都无法让他爱她,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
世人都说是她高攀,其实她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