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居,也算是你的宿命!李道宗,英雄相惜,随又传令“厚葬之”!

    其实,在伏允可汗自刎的那一刻:他看着李道宗,亦是感慨万千。他想了很多很多,回味这执政的三十九年来,自己的江山社稷,在自己穷兵黩武的霸道式管理下壮大,更是在自己霸道式的治理中一步步走向深渊,至今日被自己亲手断送!在听闻李靖挂帅的那一刻,他依旧以为李靖会按照荡平东突厥的策略,直捣王庭,来一招猛虎掏心,擒贼擒王的突袭战;因此才不停逃窜,不仅想消弱唐军实力,更为断其粮道,让其补给不济。不曾想李靖竟然兵分两路,采用大迂回,大包抄,大举扫荡之战略,一路穷追猛打,来了一场硬碰硬的歼灭战!至今日还能说什么呢,成王败寇,与其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有气节的死去更加安生!他这一生亦是不怕死,不惧死!当这些日子,看着血流成河的战场,看着一个个战死沙场的吐谷浑勇士,在他眼前倒下的那一刻,他才明白了生的可贵,畏死方惜生!然,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此刻只能自刎而死,以谢天下,以回报这些死去的吐谷浑勇士!

    人需要的就是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会豁然开朗!目睹这一幕的王玄策李景恒等人,也是深深的被这种勇气所折服!被这种精神所感动!

    一切就这样结束了!

    李道宗和大唐的将士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了。当看着父王自刎而死之后,伏允可汗的儿子伏顺也随即投降于唐军。

    这就是兵败如山倒,当吐谷浑各残部,听闻伏允可汗被唐军打败并自刎而死,且其长子伏顺已经归顺唐朝的时候,顿时就没有了太多的斗志。

    这个时候,一代战神,大唐的标杆,名将李靖听闻南线告捷,随即命令部下吴仁攻占曼都山,在此一役彻底斩杀吐谷浑另一位著名人物名王。获得牛羊马匹不计其数。紧接着李靖又亲率主力在牛心堆、赤水源击败吐谷浑已故可汗伏允的心腹重臣慕容孝隽,缴获杂畜数万。随后,李靖又和自己所部众位将领合兵一处,在赤海大破吐谷浑天柱三部落,收杂畜二十余万;最后,又命李大亮追击吐谷浑零星余党,到达且末西境大破之,又俘获吐谷浑杂畜五万。至此,吐谷浑各部悉数平定!

    就这样,战争彻底结束了,立国三百余年的吐谷浑在此刻已经不复存在,他的辉煌历史,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

    消息传至长安,身在大兴宫的李世民,欣喜若狂;更欣慰的则是听从魏征之策,一举而乾坤定,至此西域再无大的战事。一切就此安定!特传旨李靖班师回朝,李道宗继续镇守凉州,诸位将领建功劳簿,论功行赏!

    经过这一场战争,吐谷浑基本已经没有了兴起的实力,鉴于人心所向,李世民依旧册封伏顺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两千石官吏任免均有大唐朝廷做决定。被阻断多年的丝绸之路的大门,就这样又一次,向西方诸国张开了他雄厚的臂膀!面对如此之伟业,李世民甚是欣慰,丝绸之路又一次的繁华了起来,大唐盛世,万邦来朝,就此开启。

    而为国征战的大唐将士,按照功劳簿,也一个个领得奖赏,回家耕田种地,其乐融融。夕阳西下,又是一个霞光漫天,五光十色的傍晚,朵朵云彩在夕阳的伴随下,显得精彩纷呈。此时的李世民,站在大兴宫太极殿上,遥望远方依旧是这样井然有序。每当国家有大事的时候,五彩霞光总是如约而至,不禁想起了故人,想起了曾经的往昔……

    随着战争的结束,李道宗也轻松了起来,心情瞬间舒缓了很多。闲来无事,才想起王玄策所用之火雷枪法,还未曾问起来历,就准备约其一叙!

    再回过头来,看看王玄策,此时的他正在思考这一路走来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对自己的启发。至凉州,仅一队正尔,多亏李道宗慧眼识珠,升了偏将。和李道宗的一番生死论,再加上这些日子的经历,也终让他体验生之可贵。偷袭存粮地,深感为将之痛快;雪地追击两千里,深感当兵之艰辛,用兵之传奇。纵观皇帝之谋略,更是明了其一劳永逸,永除后患之决心!李靖、李道宗、段志玄、侯君集在这场战争中都闪闪发光,个个用兵如神,通过他们的榜样之力量,也让王玄策明了了,只要目标确定,就一定能够胜利,这就是士气与信心的作用。回望自己,好像欠缺了很多,他们不仅是自己的榜样,更是自己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虽然王玄策对战争的结束也感到了开心与欢愉,但是,总感觉有这么一双眼睛在暗地里望着自己……
………………………………

第二十六回:茶叙妙谈身前事 闲聊勾结出歹计

    上回说到,李道宗心存疑问,就想探知王玄策之底细,故而传其前来帅帐一叙。这王玄策听闻元帅亲传,立即整理妆容前来拜见。经过短暂礼节性寒暄,原来仅是普通家常话叙,而非军国大事!故而悬着的心随即落下。

    李道宗亲让玄策于军案旁安坐。只见一茶侍,传茶台于军案。一通体黝黑的麒麟银壶,安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之上,里面的泉水随着炭火的加热,不住的冒着热气。但见这茶侍,细细的从一精致的素色陶罐内取出陈年之砖茶,放入茶碾内缓缓研磨;当成碎末之时,经一精巧的差筛过滤。又将过筛后的茶粉,放入恰好沸腾的银壶之中。经过这三沸三煮,茶香顿时溢满帅帐。紧接着,其又将这色泽红润的茶汤,文雅的斟入安放在茶席之上的素色茶盏。

    淡雅的嗅上这么一嗅,茶香四溢;轻轻的咂上这么一口,沁人心脾!只见这茶侍,将香茗煮好以后,就随即退下;只余二人在这帅帐之内,品茗论道!

    李道宗捏起茶盏,轻轻砸了一口之后就说到:“此茶原产于岭南,饮此茶总会念起故人。回想起来,已近九年未曾谋面。还记得这位故人,通韬略,懂枪棒,风清气正,品行高雅,此饮茶之法更是其亲传于我!

    王玄策听闻此语,细细品之,方才感觉到这茶似乎和师父经常饮用之茶并无二处!于是就回到:“这茶汤色红润,饮之也颇感熟悉,不知元帅所述故人,今在何处?”

    李道宗听其如此之回复,侧重点不在后者,而在这茶上,故而随即问到:“你用过此茶!”

    王玄策心中一顿,赶忙回到“不曾用过,只是略感熟悉罢了”

    李道宗带着些许思疑的接着说道:“此人名唤东野先生,已隐居多年,至今日,我亦不知其在何处!”

    听李道宗提及师父的名字,王玄策映衬在内心的迟疑,也算是彻底坐实。万万没想到师父竟然是元帅之故人!在以前,丝毫不曾听到师父提起任何一位朝廷大员;仅在临走之时,才给自己交代了魏征。这一路走来,自从失了荐书,到晋阳偶遇母教子之后;已经抱定了自立自强之决心,如若说出实情,元帅定会提携,岂不违背了此原则。虽说一种憧憬与欣喜之情悠然心间,但是理智告诉他不能向其倾诉!

    不过王玄策这些细微的变化,已经被李道宗有所察觉。通过这紧张而又舒缓的语气,感觉到此人定和东野先生定有某种关系,只是不肯言明罢了。随即又试探性的问到:“我看你枪法娴熟,似是火雷枪法,不知从何处学得?”

    这套枪法的确是火雷枪法,王玄策听闻李道宗识得此枪法,也是为之一愣,脑瓜子只能再次的转了又转,吞吞吐吐的回道:“在幼时……与一老人……不知其名讳……更不知是何人,见自己身世悲惨,就用两月时间,传授了这套枪法,后来他就云游去了!”

    李道宗明显感觉到王玄策这仅仅只是推脱之词,所遇老人定是东野先生无异,年轻人既然不想表明,更没必要多问!

    这时候王玄策为了将话题岔开,也将这些时日心中所思,说于李道宗:“自古征战,均是对立相向,是友非敌,是敌非友,末将纳闷的则是元帅为何要厚葬这天柱王和慕容雷德呢!”

    听闻此言,李道宗顿时心头一闪,不曾想这个小将竟然有如此之体会。随即轻轻咂下一口香茗,故作深沉的问到:“不知此事,你如何看待?”

    王玄策听其如此反问,故而答曰:“莫不是英雄相惜!”

    李道宗宛然一笑,望着略感狐疑的王玄策,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自古英雄惜英雄!这天柱王跟随伏允可汗南征北战,大小阵仗无数,上阵杀敌更是勇猛;虽与其多次交手,也是胜败参半。这慕容雷德跟随天柱王亦是多年,也是一员不可多得之虎将;懂韬略,识人心,爱子民,能文能武,确实难得。只可惜,归属于不同之国家,不同的民族。要是这吐谷浑早一些依附我大唐,我深信我定会和他们二人成为知己,犹如当年和东野先生那样的情深义厚一般!只可惜各为其主也只能如此,给予其一个好的归宿,也算是祭奠这片拳拳之情!”

    至此时,王玄策才深深明了李道宗的内心世界,果然英雄惜英雄!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敌人,只是都为了秉承一颗忠心,为民族,为国家,各为其主罢了。总之,气节不能失,仁义不可丢,正义不可违!王玄策也被他这番话语,深深的折服,顿时对这个统帅佩服的五体投地。听闻李道宗点到东野先生之时,心头又是一沉;这一沉又一次让李道宗察觉,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就坡下驴,故而也带着对师父先前的一些疑惑,向其问到:“听此言,这东野先生和元帅莫非也是这般恩情!”

    李道宗随即就带着无尽的思念回到:“正是如此,这东野先生当年追随废太子建成,自玄武门之变后,原想着其可以依附当今陛下,同为大唐朝廷效力,可是在陛下再三挽留之下,依旧去意已决,云游四海。虽然在武德五年征讨刘黑闼之时与先生仅有短暂共事,但是先生之品性与德行让我深深的折服,所以也算故交!”

    听闻此言,虽说王玄策的心情被李道宗的话语带动的起起伏伏。但依旧坦然的回到:“果然,英雄相惜!”随即又夸奖和应承了李道宗一番。

    至此时,王玄策才明了师父以前的简略之事!对师父的一片忠心,由衷敬佩!随着简短的话语,茶叙也在两人会心的笑意之间,宛然结束!

    人生,就是这样,当一个人认准你是他的仇人或者对手的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或者对不起他的事情,他也依旧很难改变自己已经固化的观点,这就是先入效应。第一印象或者第一感觉往往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而这也影响着两个人以后的关系。

    在重大战事的节点上,王玄策总能冷静的分析,出奇兵致胜。这李景恒正因为一直没有整倒王玄策,反而让其一路节节攀升,所以甚是耿耿于怀!虽然在父王的策划下,自己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这些功劳在王玄策的面前,真的算不上什么。面对已经结束的战事,映衬在他心头的怒火,似乎又一次燃烧了起来……

    在这场腥风血雨的争斗中,王玄策始终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从一开始,面对荐书被盗,面对各种凶险,面对李景恒的陷害,他都一一走了过来。没有忘记师父的叮嘱,更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人生最可贵的就是初心,只要初心不死,一切都会再有机会。因此,凭借着他的至诚初心,再加上不争功不抢功的心性,就这样一切随和的走着。

    在大唐初年,虽说已有了科举制度,但因为初创故而很不完善;门阀制度依旧影响着大唐选人用人的走向。而王玄策,因为出身的关系,似乎永远也逃脱不了直接被提拔的魔咒,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一步步的来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

    随着战争的结束,因为府兵制的原则,国家自是不会保留这么多常规兵力,所以大部分兵士解甲归田。凭借杀敌数量,分赏完兵士之后,就开始对这些将校论功行赏。按照王玄策的功劳,他肯定是会被提升为将军。

    李道宗也在考量着功劳簿的事情;应该举荐朝廷封赏王玄策什么呢?是让其留在自己身边,还是坚守边关,顿时难住了这位大唐元帅。通过上次茶叙,以及甚久之观察,这王玄策确实是一不可多得之人才,能文能武,是我大唐的后起之秀。但是转念一想,青年才俊提拔的太快也不是什么好事,何况他仅弱冠之年,更应多加历练。压制一下他的功劳,也不失为一件妥当之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不锋芒毕露。想至此,李道宗看着即将上报的功劳簿,也有了一些欣慰;这些日子,为这事实在是想了太多,也实在是太累了!

    话分两头,书说两会。只见在这李景恒的大帐之中,他和陈雷两个人又猥琐的凑在了一块,似乎在商量这什么。这两个人,在平定吐谷浑的战争中,自然也是奋勇当先,杀敌不少,算是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此时他们讨论的,不是自己能得到什么样奖赏的问题;而是如何压制王玄策,如何让他和他的这帮兄弟一个个倒霉的问题!

    却见这李景恒颇为不忿的给陈雷讲到:“前些日子,不经意间看到父王草拟的功劳簿,举荐王玄策为将军,虽说按照他的功劳,也的确应该这样封赏!但是这样,岂不是和我平起平坐了。这昔日的一个白丁,今日就成了将军,你说这都弄的啥事呀!”

    看着如此抱怨的李景恒,陈雷随即就阿谀奉承的回到:“将军息怒,将军息怒,这事咱们得从长计议!”

    这李景恒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听到陈雷这么一说,顿时愈发愤怒的骂道:“息怒个屁呀!每次看到他那副清高的嘴脸我都来气;要真成了将军,他还指不定神气成啥样呢!”接着转念一想:他要是成了将军,岂不是让雪雁又高看他了一眼,不行,我这妹子绝对不能够嫁给这出身卑微之人!随即拍案而起,大大咧咧的吩咐到:“你小子,快想想有啥办法整一整他,杀杀他的锐气,当然,给整死也是极好的!”说完之后,怒目而视这燃烧将尽的蜡烛!

    要说这坏人的脑子就是转的快,只见这陈雷听闻李景恒此言,两个斗大的眼珠子咕噜噜的转了这么几圈,一拍脑袋,想起这么一件事情:“对了,大哥,在咱们离开凉州追击天柱王的时候,我看见王玄策的手下,运回来了好几车东西,也不知道装的什么,就直接进了他们的大帐”

    “你说的可是那个大黑汉子周曾”

    “对对对,就是他,就是在那天他们烧了天柱王的粮草得胜回来的时候”

    “这几大箱东西,并且还是在烧了这天柱王粮草的时候运回来的……你说,除了金银珠宝,这还能有啥?”李景恒带着欣喜之情,一边思索着,一边若有所悟的回到!

    一听此言,陈雷也是惊讶的拍着脑袋夸赞着回到:“对呀,你看我这笨样,咋都没想到呢,肯定不会是粮食呀!还是大哥机敏”

    话虽如此之说,但这均是猜测,要想整他们,一定要把证据给坐实了。于是乎,俩人一番商议,计上心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次王玄策偷袭了天柱王藏粮之地后,一把火就给烧了,带回来的东西也没听说给父王汇报呀!想到这里,李景恒又一次给陈雷吩咐到:“快,多派几个心腹,去详加打探一番,只要证据坐实,我们不怕他不认。但是请记住一定不能打草惊蛇!”

    陈雷领了吩咐,旋即就去办差了。经过这又使银子,又用计谋的,也就小半天的功夫,就打听清楚了事情的缘由。随即就急急忙忙的回到了这李景恒的大帐,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大哥,这……这都打听清楚了”看着陈雷气喘吁吁的样子,李景恒欣慰的送上手中的茶碗对其说道:“喝口水,别急,慢慢说”

    陈雷接过茶碗喝了几口,清了清嗓子之后,接着回到:“刚才领了大哥的命令,一丝不敢歇着,就安排了咱们几个心腹,张小七,李五四,每个人给了他们十两银子。又找了这几个会说的,比方说李更,王坤道等这几个文人,每人也给了十几两银子,让让他去这王玄策的大帐详加侦探……”只见李景恒听着这陈雷杂七杂八,吭吭唧唧说了这么一大堆没用的。顿时火急火燎的急性子又一次爆发:“别扯这么多没用的了,你用了多少银子,过会直接滚去领去,捡重点的说!”

    陈雷一听这话,得意中带着霸气的回到:“大哥,经咱这么一打听,他们足足拉回来了七大箱子的东西,果不出你所料,里面全是天柱王这些年搜刮的民脂民膏呀,足足有三万两金银珠宝,这都在周曾的营帐中放着呢!”

    听闻此言,李景恒瞪大了眼睛又一次厉声问到:“你可确定!”

    但见这陈雷准确无异的看着李景恒斩钉截铁的又回到:“确定呀,刚我还让王小七去他那里看了看呢,这东西还在放着呢”

    李景恒左手之拳头,狠狠的砸在了右手的手心之上,大喜中喃喃自语道:“天不负我呀,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那就先从这周曾开始!”

    “对,那就从这周曾开始”陈雷也是面带喜色的随口应承这!

    紧接着,李景恒又调侃道:“你说这俩人哈,也真有意思,胆子可真够野的,踅摸回来这么多好东西,竟然敢不上报,还想独吞,这不是明摆着贪墨吗”

    “大哥所言甚是,这可是死罪那!”话语之间,两人会心一笑。

    但见这陈雷接着又乐呵的说道:“那我此刻就带人先把周曾给抓起来”说着就准备大步流星出门。

    “且慢”李景恒随即伸手阻拦到……

    紧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故事又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呢?请看下回……
………………………………

第二十七回:玄曾二人被诬陷 李道宗将计就计

    前文说到,这陈雷冒冒失失的就准备去给周曾抓来;李景恒随即将其制止:“你这猪脑子,怎能是我们去抓呢,这事儿得先禀告给父王。”陈雷一拍脑袋,随即就明白了李景恒之“深谋远虑”!于是,两人立刻去往帅帐。

    此时的李道宗,已对其他人的功劳簿安排停当,唯独对王玄策等几个青年才俊的功劳颇费一番脑筋!这李景恒一看帅帐也没外人,既没打招呼也没施礼的就溜到了帅案旁边。

    但见其不紧不慢的给正在沉思的李道宗说道:“父王,给你说件事呗!”

    李道宗随即抬起头斜了一眼这个不太争气的儿子调侃到:“你还能有什么事,别给我惹祸就是给我最大的好事!”。

    李景恒恰好发现父王面前的素色茶盏没了茶水,随即拿起旁边尚温的麒麟银壶,斟满了茶汤,亲手递了过去。见李道宗端正的接过之后,就略带得意的说道:“做儿子的向来秉承父王之教诲,怎能给您惹祸呢。不过父王,我倒听说王玄策这次发了大财了”

    “他一小小的偏将能发什么财?”

    “听说他偷袭了天柱王的粮草之地后,运回来了满满七大箱的金银珠宝!”

    李道宗随即面色凝重的问到:“你这消息从哪偷听来的?”

    这李景恒偷瞄了一下陈雷,两人会心一笑。当听闻李道宗如此反问之时,他们已经明了,父王并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么王玄策侵吞战利品的事情,这就要给他坐实了。犹如获得无上至宝一般的李景恒,随即就大大咧咧的回到:“父王,看您说的,儿臣怎会去偷听呢,整个军营的人现在都在传这事!”

    李道宗听闻此言,顿时吃了一惊:难道自己看错人了,这小子竟如此之爱财!私藏这么多战利品按照大唐律令这可是死罪呀!

    李景恒瞄了一眼面色迟疑的父王,随即又添油加醋的说道:“这自从打败天柱王,灭了吐谷浑已经不少时日了,不曾想父王竟然也不知此事,实在是让人气愤呀!”

    陈雷接着又补充到:“如此看来他们定是想侵吞了这笔宝藏,不过这可不是一笔宝藏,而是一颗包藏的祸心呀;王爷您一定要机瑾一些,千万不能被这王玄策给拉下了水呀!”

    听他们这么一说,李道宗不仅感觉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说的在理,也感觉这陈雷分析的在点子上。这都回来这么久了,竟然没有上报,这是要干什么?

    李道宗于是颇为愤怒的问到:“你们可知这些东西都藏在什么地方?”

    陈雷得意的接话到:“末将已经打听清楚了,这都在周曾的大帐之内!”

    “既如此,就有你们来查封这些东西吧”。

    二位领了这钧令之后,随即就出账办差去了。李景恒这压抑了许久的报复情绪,在今日彻底释放,犹如黑夜中寻到那一丝光明般的欣喜,更如危难时刻被人拉了一把的狂热!在他们走了之后,李道宗转念一想,感觉这事情似乎不应该这么简单……

    此时的周曾,正在大帐之内和几个小兵喝着小酒。只见这陈雷气势汹汹的带着兵士,趾高气昂的闯了进来,丝毫没有多余的话语,立即命令兵士:“给我搜”。

    周曾和这几个小兵顿时傻眼,这什么情况?带着些微的醉意,随即就和陈雷理论了起来。可这陈雷松松垮垮的安坐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