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燕雀书-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孤舟,别扯淡,哪有这样的长相?哈哈,这个可不是孤舟说的,咱是借一下老罗的描述罢了。
另外,孤舟要交代清楚,这个刘理的原型是刘禅第五子北地王刘谌,因为说书的需要,这里改一下他的名字,还要改一下排行,而本来呢,刘理是刘备第三子,封梁王,因为情节需要,只好把刘谌和他三叔换一下,安排成阿斗的儿子,无论是老陈,老罗弄得都有些含糊不清,为了避免《志》和《演义》打架,孤舟干脆重新命名,呵呵,本来嘛,姑妄说之,姑妄听之而已。
“嗯,不错,你看他脸上这块青记,和这骨架,将来必定和老大,老二不同,一块武将的料子,不错,不错,可从我和翼德表字中各取一字,叫云翼,哈哈”看来错不了了,映入刘理刘云翼小眼睛中的这位正在捋着长胡子笑呢,但见“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不是关二爷是谁?!
“哈哈,二哥说的好,正和俺老张的意,哈哈,云翼,云翼,好,好,好”抚掌大笑这位“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当然是张飞张三爷了。
“主公,三哥,二哥这次来成都行色匆匆,马上就要回荆州,咱们看过云翼了,还是回去吃酒吧,这一闹腾,别吓坏了孩子”这位“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却正是赵云,赵子龙!
哎呀,妈呀,这个激动,激励,激那啥,哦,这个字违规,就是不违规,貌似也有点不沾边不是?等等等等一切激让刘云翼很是幸福。
哥这回发了,大发特发,发面馒头的发,发财的发,发疯的发。不对,发哪门子的疯呐。
。。。。。。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小刘三开始蹒跚学步了,开始张口叫娘了,虽然那张妃美得冒泡,每次依偎在她怀里吃奶的时候,刘三都有些异样的感觉,还是勉强自己,该咋地咋地,一那啥人奶强壮那啥人不是?
心思只要摆正了,吃得多,长的胖呐,得赶紧长,虽然祖父辈个个英雄了得,可是自己那便宜爹是个啥揍性,他心里清楚,时不我待,时不我待,必须要使劲吃奶,使劲吃奶!
多吃快长,早点跨出这深宫大院,是目前的第一目标,可是,人,是慢慢长大滴,不是吹大滴。不管刘三再怎么焦急,到了现在依旧是没有个板凳高。
很注意收听各路小道消息的刘三这几天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祖父刘备刘玄德在一帮文武的再三敦请下,进位汉中王!
娘儿唧唧的便宜爹刘禅被封为王世子,就连自己这个按道理还是婴儿的家伙,都成了王子,嘿嘿,封建社会的优越性呐。啥本事不需要,一落地这就注定大富大贵!
干嘛?羡慕嫉妒恨?来呗,不遭人妒是庸才,老子现在是王三代,你管得着吗?
嚣张也好,跋扈也好,小刘三现在也只能在自己脑袋里嚣张跋扈,毕竟,上面还俩哥哥呢,哦,这个扯远了,就是没有俩哥哥,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家伙就开始那啥了,还不被人当怪物一样浸猪笼,唉,越说越不是那回事,又没有那啥,浸个屁的猪笼啊。但是,让人看着自己是个怪物,对今后的发展可不是什么好事。
咱来这里可是有正事干滴,虽说起点高了一点,啊,那个基础好了一点,也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励,啊,那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啊,哦,貌似现在啥玩意儿还没有一撇呢,想的太远了吧?
今天貌似又有好消息传来,最近好消息是一直不断呐,啥消息?呵呵,二祖父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天下震动,蜀中军民无不欢欣鼓舞,匡扶王室之大业,指日可期。。。。。。
嗯,不对,不对,严重滴不对,斩庞德,擒于禁,斩庞德,擒于禁!坏了,来了贼了,唉,呸呸,跟贼有啥关系嘛,是坏事了,这可是二祖父一生征战的最高峰,高峰过后。。。。。。
低谷!而且是要命的低谷,用不了多久,就要“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了!
可是,小刘三能干啥?啥也干不了啊,现在,刚刚会跑,总不能去前线厮杀吧?也不能去跟祖父说,要不了多久二祖父就要嗝屁着凉,这样说的话,估计自己就先嗝屁着凉!
唉,哥这次是真发了,可咋感觉着发的不是那回事儿呢?
好了,天也不早了,鸡也不叫了,狗也不咬了,该睡的都睡了,没睡的都傻儿巴叽的点键盘看书呢,当然还有些是成双成对滴,不管男女吧,啊,人家有人家滴事业,咱大家也都该洗吧洗吧那啥了,啊,欲知小刘三路在何方,咱们下回书再讲!
第四十六章 无奈的力量,龙旗下的蛋。
更新时间2014…2…19 9:17:05 字数:5409
小刘三歪歪斜斜的校场内拖着根长槊,斜斜歪歪滴试图想要把这根比自己高出了两倍有余的大家伙举起,竖起,立起来,已经是忙得满头大汗,很认真,很执着,颇有些咬着根屎橛子不松口的劲头。
可惜啊,这才断了人奶几天呐?凭胸而论,靠,又错了,是凭心而论,这段时间,张妃的那啥含的少了,咋还是忘不了胸捏?他这就纯粹是蚂蚁伸脚准备绊大象一跟头,呵呵,你懂滴。
小刘三在校场中闻鸡起舞,苦练不辍,勤学好问;天道酬勤;铁杵磨针;悬梁刺骨;勤学苦练;发愤忘食;焚膏继晷;手不释卷。。。。。。反正就是苦练身体呗,你整这么多干啥,臭显摆啥捏?还有,练身体跟手不释卷有毛线关系?
唉,咱不是说书嘛,不说不笑不热闹,留心处处皆学问,看书听戏也能学点知识不是,好了,闲言碎语再不讲,咱们拍板惊堂,书归正传!
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噩耗传回成都,关公父子遇害,公是年五十八岁。
后人有诗叹曰:“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又有诗曰:“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小刘三是在校场中听到这个消息的,众人都在悲痛之中,刘理却开始了深深地担忧,这他姥姥滴啥事啊?自出生到现在就见了关二爷两次,第一次还是刚出娘胎的时候。
哥这表字还是二爷给取得呢,这咋还迷迷糊糊的呢,二爷就没了?说不伤心那是纯粹的扯淡,可伤心之余却是更深的忧思。
唉,无奈,自己早就知道历史的进程,可是,现在连根长槊都举不起来,能干点啥?纯无奈真是一种龌龊滴痛呐。
刘理的无奈才刚刚开始,并从此开始无奈到无奈还是无奈继续无奈的循序渐进的无奈!
先是自己那娘儿唧唧的便宜爹回府招呼众人去汉王宫见驾,这是丞相,诸葛孔明的意思,能让汉中王多看几眼亲人,安抚一下暴怒之心,多少恢复点理智,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是?
可惜,随着众人刚刚走到寝宫门口,刘理就听见,里面那平日里宽厚仁慈的声音此时说不出地沙哑,暴戾“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
刘理心中一动,想往前挤一下,拽住某人,可是,按走班顺序关兴叔叔在他前面太远咧,远到了天涯海角,咫尺天涯,天上人间,嗨,天上人间干嘛呀?呵呵,反正就是一个远呗。
关兴这老伙计也是个没心没肺滴货,你说这汉中王已经哭滴俩眼珠子跟兔爷儿似的了,你一进门不先宽宽王上的心,却直接往哪里一跪,跟汉中比划起哭技来。
论哭?放眼古今中外,天上人间,靠,咋又出来天上人间了。刘备,刘玄德的哭技绝对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见山摇地动,星月无辉,气壮山河,花木凋零,铁石流泪,宇宙同悲。。。。。。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啊那是。
诸人苦劝之下,才稍稍止住,拍了拍关兴的背,手指东方恨恨道“孤与东吴,誓不同日月”!
刘理这阵子几乎听到了“咯噔,咯噔,咯噔”的声音,不仅仅是自己心底在咯噔,至少那还有好几个也在咯噔,不能四下搜寻,但是坐在刘备床边的诸葛亮,肯定是咯噔最狠滴一个,没有之一。
关公去后,刘理更是心急火燎,这俩熊货安排自己来的时间也太不地道了,六岁一个幼童,偏偏赶上这多事之秋,你让咱再冒充神童,也得有人信,有人听不是?
六岁,唉,六岁,这他姥姥滴无奈啊,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文不能写会算,武不能打会跳,究竟咱能干点啥?
无奈复无奈,无奈何其多?我究竟能改变点啥?这小蝴蝶的翅膀到啥时候才能湖山起来呐?
建安二十五年冬十月,魏王曹丕迫汉帝禅位,自立为帝,刘备又是一番天昏地暗的怆然涕下。
汉王宫无论是主子,奴婢,个个战战兢兢,战战惶惶,陪着小心,捏着谨慎,言不敢高声,走恐伤蝼蚁。
打住,打住,孤舟啊,咱有点常识成不,噢,前面说冬十月,还伤蝼蚁,这季节能有蝼蚁吗?
唉,这位看官,较不得真呐,较不得真,不过是形容一下而已,你要较真,那能气死你,你点着键盘看书,有人点着美女看脱衣,你辛苦劳作,每个月盼着有点奖金,好买几张书卷,有人拿着新版的邓爷爷像点烟抽。。。。。。所以呢,别较真,较真就那啥了,你懂滴。。。。。。
言归正传,汉王宫诸人,唯有一个可能是出离了悲伤滴,那就是刘理,刘云翼,小小年纪,苦练不辍,已经能舞动长槊了,要知道,这玩意儿一般的成年士卒耍起来都吃力!
没办法,都是一个接一个无奈,一个接一个的咯噔给整的,看来有时候,无奈也是一种力量。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汉中王,在群臣的再三请求下,登基称帝,是年,刘理刘云翼八岁。
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大小官僚,一一升赏。大赦天下。两川军民,无不欣跃。
称帝当日,刘备下诏“朕自桃园与关、张结义,誓同生死。不幸二弟云长,被东吴孙权所害;若不报仇,是负盟也。朕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雪此恨!”
言未毕,班内一人拜伏于阶下,谏曰:“不可。”先主视之,乃虎威将军赵云也。
因自幼聪慧,且勇武过人,年仅八岁的刘理也得以在大殿站班,看见赵云阻谏,心底又是“咯噔”一声,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心知肚明,别说是赵云,就是诸葛亮也一起算上,也扭不动刘备为关二爷报仇的决心了。
这特姥姥滴当的啥皇帝吗?唉,家国大事,怎么能被私仇取代?刘理心底那是恨铁不成钢,可是,他又能做些什么?
或许真的能做点什么?!刘理心底闪过一个念头。
赵云拜伏殿下,以头怆地”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
刘备还是多少要给赵云点面子的,要是换了别人估计早就喊侍卫关门放狗,哦,应该是开门放狗,轰出大殿了,此时只是很坚定的看着赵云“孙权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皆有切齿之仇!啖其肉而灭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
赵云据理力争“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
“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何足为贵,朕意已决,诸臣不得再谏”!刘备直接把群臣的言路都堵上了。
“皇孙并非臣工,有一言想禀告皇爷爷”大殿沉寂了一阵子,突然在亲王队列的末尾响起了一声稚嫩的声音。
包括汉帝刘备,丞相诸葛亮,在内所有人都很惊讶,循声看去,正是太子第三子刘理,刘云翼!
“皇爷爷要征讨东吴,也无不可,只是千金之躯坐不垂堂,可命一上将,统管三军,汉强吴弱,期年攻伐,仇寇必会授首,望皇爷爷三思”。刘云翼出班近前,在赵云背后跪下。
此言一出,大殿中顿时一片咯噔声,要是你能听到心跳的声音,绝对是一曲雄浑的交响乐。
“此子果真天赋异禀,居然能提前判断出我主要御驾亲征,八岁幼童,能有如此心机,使用得当的话,将是大汉未来之栋梁,可是。。。。。。一旦此子有。。。。。。唉,才不过是八岁而已,善加教导就是了”瞬间转过的念头最多的自然是丞相诸葛亮。
“小小年纪,他怎么就能看出来朕要御驾亲征?莫不是有人教他,谁人敢如此大胆”?刘备向刘云翼站班的地方扫了一眼,他位列最后,前面站的两个是太子长子和次子,这二人生性和太子相若,断不会有此见识,若真是他自己的判断,此子将是大才,我汉室天下后继有人,幸甚至哉,可是。。。。。。
不说众人各自的想法,只见刘云翼跪定之后,接着说道“皇爷爷,术业有专攻,统御群臣,光复我汉家河山,爷爷雄才大略,诸臣概莫能及,然,征战沙场,领军讨敌,国中任何一上将皆比爷爷更适合,二爷爷罹难,血海深仇不能不报,但是,却不能逞匹夫之勇。。。。。。”
“住嘴”!
“大胆”!
“忤逆”!
诸王,群臣纷纷怒喝出口,乳臭未干的小童,怎么敢面斥皇帝陛下?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公德?还有没有。。。。。。
“你是如何得知爷爷要御驾亲征”?刘备虽然怒火攻心,可这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亲不亲?杂碎骨头还连着筋呢不是,还是强忍没有发作。
“孙儿不肖,惹皇爷爷生气了,可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臣乃大汉苗裔,皇族血统,不能置国于危卵而不顾,惜命不言,臣乃一小童,尚且能看出孰重孰轻,安危祸福,望皇爷爷三思”刘云翼奏罢,也学着赵云以头怆地,不过第一下之后,就因为疼痛,后面就偷偷把手垫在了脑袋瓜子前面,这番做作,倒让刘备哭笑不得,神情缓和了很多。
诸葛亮,许靖等人哪个不是头发丝都是空滴?看到刘理多少打动了刘备的心,赶紧趁热打铁,且不说不发兵攻吴了,能劝的陛下回心转意,不要御驾亲征,就动摇不了国之根本。马上呼啦啦在赵云,刘理背后跪倒了一片“望吾皇三思”!
刘备心底刚刚稍微松动,却听见黄门在外面长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张飞觐见”!
诸葛亮,许靖,刘理,赵云等人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其实呢,在刘理心底,张飞和演义中的是很不同的,至少这几年也见过几次,感觉和演义差别很大,在张飞的记载中,《志》,甚至野史都比较接近现实中的张二爷。
张飞比较可爱;属于;有仇报仇;有怨报怨那型的人!
对待文官时比较虚心;但可能因为自己武力比较高;就瞧不起士兵和一些武将;他生凭除了武力以外;喝酒也是非比寻常。
让他最听话的人;除了刘备就是诸葛亮了;然后是关羽;听刘备的话;因为他是老大;当小弟的不都要听大哥的话吧;这说明了他的忠!
对诸葛亮呢;因为他深刻了解到此人的智慧;说啥对啥;所以打心眼里佩服。
论个人缺点,张飞对小人‘暴而无恩‘,且又令其左右,性格过于率真,缺乏世故。
张飞治理川中,受人爱戴,死后百姓立即为其立庙,口碑很好。不论如何,所谓“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对三国人物,刘理最推崇的其实还真是这个张二爷。
毕竟嘛,刘理啥出身?屁民而已,在社会底层挣扎了很多年,那不是一把辛酸泪就能概括的了滴,亲近感或许也正来自这里。
但是,这个时候,以张飞的脾气,这眼看要坏大事!刘理心念电转,登时汗出如浆,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对策了,偷眼望去,诸葛亮已经是一脸死灰。。。。。。
唉,无奈呀,无奈,现在咱也是龙子龙孙了,可充其量不过是一枚龙旗下的蛋,别说一飞冲天,完成使命了,能不能凿破这个龙蛋壳,先站住脚都还在两可之间,此时,刘理深深深深深几许滴理解了蛋的悲哀。
第一次在朝堂上进言就彻头彻尾的失败,留给刘云翼的依然是无奈,此时,后将军、关内侯黄忠黄汉升已经去世,(此处取《志》书,以免情节过于繁琐)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漦乡侯马超,马孟起重病卧床,人才日渐凋零,刘备,张飞不亲自出征,又能放心的托付给哪个人?
诸葛亮,赵云?先不说此二人都反对伐吴,就是让刘备用脚趾头想,自己兄弟二人的组合也远不如这俩伙计辅助太子刘禅镇守两川来的稳妥。
刘备下定决心要御驾亲征,宁肯违背满朝文武的意志,也不愿意寒了三弟的心,当下斥退众臣,双目含泪对张飞道“朕与卿同往,卿提本部兵自阆州而出,朕统精兵会于江州,共伐东吴,以雪此恨!”
飞临行,先主嘱曰:“朕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今后务宜宽容,不可如前。”飞拜辞而去。
次日,校场点兵,学士秦宓冒死再谏,却险险被刘备砍了脑袋,不是诸葛亮等人力保,估计再有几个秦宓也死翘翘了,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已无可挽回咧。
刘理心底这个怒啊,几乎找不到形容词形容咧。看来,自己想在想要改变点什么太难了,好在,时间还是很充足的,啥也别说了,抓紧时间把自己这颗龙旗下的蛋进化成一条真龙吧。
此时,刘理已经多少了解到了蜀汉的现实,表面上看人民安居乐业,军事武备都很强悍。可是,骨子里的事实却让刘理深深担忧。
别的不说,国库空虚,汉钱疲软,不要说是和魏国比,就是连东吴都比不上,汉钱的购买力很低下不说,汉民能拥有的钱币却比魏吴民众更少。就是说国穷,民更穷也不为过。
刘理可是深深知道,战争打的是什么,不是哪个神人的几条妙计,不是哪个武将的万人敌,战争打的就是钱!是经济基础,是物资供应,是整体实力!
但是,这种认知只有他自己知道,就是被人们神话了的诸葛丞相如果听到这样话,估计也会认为是无稽之谈,歪道邪说。
毕竟,丞相在军事方面又大才,民生方面也是认为自己推行的教化民众,多事生产,就是最适合的政策了。
生产力这样的词汇,你要说给丞相听,他会怎么想?兴水利,劝农桑,多少先贤达人都一次成就不世基业,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罢罢罢,想过来想过去,刘理真的感觉到了一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悲凉。
要想让自己的声音有人听,就必须先让自己强大起来,这一点已经被无数次的证明过,而且,这次来当扳道工,跟第一次可不一样,那几乎是被逼着干的,这次则要能多主动就多主动,早完成,早回去不是?
再说了,越早完成,百姓受的苦难也就越少,前面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对了,别人不知道,自己却清楚,要不了多久,就是那汉人历史上最黑暗的“神州陆沉”!而起因正是这连年不断的三国混战,造成了汉民族无可战之兵,无可用之民!
刘理来之前虽然是心不在焉,可还是记住了一些重要的资料,西晋初,“全国二百四十余万户,口一千六百余万”,而东汉末,黄巾未起之时,“全国凡两千六百余万户,口五千六百余万”!
啥概念?短短几十年功夫,人口几乎少了四分之三,五胡乱华,神州陆沉,难道是偶然?
不,绝不!刘理心底的使命感在直线上升着,上升着,甚至在一瞬间几乎被热血烧的忘记了自己还仅仅是一个蛋!
“心内不明何必点灯,不孝顺父母你念得什么经?打僧骂道你斋得什么素,那恨风咒雨充的什么僧?”列位看官,刘理想要双肩担道义,自然不能怨天尤人,事在人为不是?
欲知刘理今后将何去何从,咱们下回书再说,最后我愿诸位合家欢乐,福寿康宁!
第四十七章 与刘备,诸葛亮的午后。
更新时间2014…2…20 18:38:29 字数:5446
“天凭日月人凭心,水凭源来树凭根;为人咱生本到那三光下,早晚间莫存害人的心,哪一个存心把人害,明有王法暗地有神”。
孤舟把这段河洛大鼓惯用的开场白,作为这回书的开场白,不为别滴。。。。。。只为那美丽的草,嘁,这说着说着眼看又要上草原了,可能是那年在草原旅游,让一个民族大夫用“魔法”治感冒给折腾的了。
说几句题外话,孤舟小时候爱在村里的十字街听书,河洛大鼓,坠子,琴书,道情等等农村常见的曲艺,现在都找不到了,只留存在遥远还有些陌生的记忆中,但是很多经典的东西,却留在了脑海中,刻骨铭心,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回书之前,孤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很少的几段,韵味还在,可那种庙会,十字街的感觉已经很难找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