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燕雀书-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回书之前,孤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很少的几段,韵味还在,可那种庙会,十字街的感觉已经很难找到了。
几乎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唱法,表演形式,就比如这段河洛大鼓的开场白有的艺人会这样唱“天凭日月人凭心,那个,人留后代草留根,人留后代防备老,草留根茎等来春,为人要把那善来行,星点恶行莫沾身。。。。。。”。
这些民间的精粹逐渐都走到了穷途末路,很多稀少剧种都是最后一代传人,而他们连徒弟都收不到了。唉,除了一声叹息,孤舟似乎也只能和前回书的刘理一样,展示无能的力量,无奈的力量了。
总之,这些开场白不管怎么唱,都是劝人向善,咱们这回书要说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这位昭烈帝驾鹤西归,算是找个切入点吧。
好,闲言不讲,书归正传“日月好比两把梭,从东边出来往西落;一不照天,二不照地,专照着世上善和恶;蚕老了还能结个茧儿,树老了还能破柴火;唯有这人老没有用,早晚走路要腰弯着,三尺拐杖掂不动,早晚间走路哼哼喝,年轻人问他哼啥哩,他言说年轻时我干过出力活”。
哈哈,说着说着,这又把大鼓词弄出来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出西落熬老了人世间的万物,无论你是贩夫走卒,将相王侯,谁也无法挣脱岁月的枷锁。
“人老三无才,走路哼哼嗨,刮风眼流泪,咳嗽屁出来”哪怕你英雄一世,到老了都是一个样子,刘备刘玄德老了,现在卸下所有的英雄光环,他和任何老人一样,哼哼嗨的,出气少进气多。
刘理依旧是跪在队伍的最后面,前面刘备那些断断续续的声音,他都很难听清楚,其实,听不听不清楚又有什么用?
他什么也没有能阻止,什么也没有能改变,说实话,到了现在一切仍旧是按照历史本来应有的轨迹在前进。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夏丙寅日蜀汉帝刘备御驾亲征,七十万大军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结果出师之前,三弟张飞又被手下将校刺杀身亡。
偏偏刺杀了张飞的这俩老伙计还是没个眼力价儿的,天下之大,你哪不能跑,却就近跑到了东吴。
刘备那是一个气急败坏,悲极生悲,恨极生恨呐,这下是谁也劝不住了,七十万大军轰轰烈烈杀向了东吴。
大战持续了一年时间,东吴那边也是该想的法子想遍了,一会儿是把刺杀张飞的两个老伙计砍了脑袋,装进很漂亮的盒子里送给刘备讨饶,一会儿又是举国投降了魏国。
可惜,这刘备刘玄德不把吴地踏平怎肯善罢甘休?
俗话说的好,光棍打九九不打加一,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捏不是?孙权被逼的急了,死驴当活骡子医,拜一个少年书生为将,章武二年夏六月,大破蜀兵于猇亭彝陵之地。
刘备既然大仇已报,你说早点收手多好,面子里子都有咧,诸葛亮也没少再劝,可不起作用,仇恨这玩意儿,那是越杀越恨不是?
结果呢?大军惨败,狼狈逃窜回白帝城,成就了陆逊一代名将的英名。不是赵云接应及时,弄不好连白帝城都站不住脚。
刘备退回白帝城后,想起当日诸臣劝阻,丞相忧思,甚至连那小孙子刘云翼都说的条条在理,自己却一意孤行,导致今日大败,哪里还有脸面回去见自己的小弟们?
当老大最重要的是啥?面子,架子,现在啥都丢了,大伙跟着老大混,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想把日子过好点么?现在折腾成这样,对不起兄弟们呐。
于是,刘备在白帝城弄了个永安宫,兵败后就住在了那里,不回成都咧。唉,铁锨老了变铲子,光棍老了净眼子,刘备现在光棍不起来了,只好当眼子咧。
兵败,心情不好,没了面子,没了架子,就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没有啥区别了,睡得多,醒的少。坚持了差不多又一年,已经是油尽灯枯了。
太子刘禅要留在成都理事,家小和两位兄弟家人随丞相诸葛亮赶到白帝城的时候,刘备已经到随时都可能吹灯拔蜡的地步。
刘备在前面和两个叔叔,诸葛亮说话,刘云翼在后面跪的腿都有些麻了,好不容易才挨到前面有人动了。偷眼看去,是自己那满脸泪水的爹和两个叔叔,转过身子要往外退了,不由暗暗松了口气,跪着这活,给再多钱都不能干,尤其是长时间跪着。
几乎一个一个挨着数,眼看就前面顺序站起转身的人越来越少,很快自己也可以出去了,就就悄悄活动了下腿脚,别一会站不起来丢人。
“王孙理,丞相诸葛亮留下,其他人退了吧”一个小黄门喊了一嗓子,得,还得继续跪着。你大爷的,窝囊不窝囊呐,我,咋就偏偏把我留下?
却说刘备在卧榻上强自撑起身体坐了起来,似乎恢复了不少神采,刘理跪着凑过去,正好偷眼看见,心底一沉“这特姥姥滴回光返照了”。
“朕不久于人世矣”刘备坐起来拍了拍诸葛亮的背让他起来在自己身边坐了“云翼,你也坐吧,来人,给皇孙搬锦墩,退下吧”。
几个黄门搬来凳子放好,退了出去,刘备拉住诸葛亮的手“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说完又是泪流满面。
刘理心底暗自腹诽“这老伙计哭了一辈子,这到死还能哭的梨花带雨,草木逢春,当真不是盖滴,要是能到自己那个世界去,当个职业哭手,绝对比那啥哥,啥姐要火”。
诸葛亮赶紧说道“您躺下吧,陛下,安心调理
,善保龙体,以副下天之望!”
暂时充任书记的马谡在旁边记录君臣对话,刘备想了下,挥手令马谡且退。
马谡退出,先主对主梁说:“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
刘理一愣,咱这老大怎么这个时候说起这个了,看来真是个操心的命,燕快要嗝屁了还是啥都放不下。
却听见诸葛亮说“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
刘备看了看诸葛亮,又看了眼刘理“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说完,让刘理取来纸笔写了遗诏,递给诸葛亮“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诸葛亮再也忍不住了,挣脱刘备的手,跪在床边“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
看得刘理鼻子也有些酸酸的,这感染力还是真够强悍滴。
刘备命刘理扶起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又拉住了诸葛亮的手“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
靠,不是吧,这俩伙计是不是有那啥情?刘理扶着诸葛亮,一阵阵恶寒,鼻子里的酸也先去了不少。
诸葛亮轻轻拍了下刘备手,很是温柔,看得刘理直接打了个冷战。却听见诸葛亮问“有何圣谕”?
刘备的眼泪可是真够丰富滴,立马又是一阵大雨“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一听,汗流遍体,手足失措,马上又松开了刘备的手,跪了下去“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说完,叩头流血。
刘理在一边也暗暗心惊,这老大就是老大,临死也想着怎么控制小弟,可是,这话自己也听见了,难道?
不会吧,自己可是小媳妇似的,啥也没显露出来过,就算是刘备出征前,自己那番进谏,也不至于让刘备就看出来咱也跟丞相一样,有大才吧?
刘备哆嗦着手亲自拉了下诸葛亮,让他起来,同时用一种很难形容的眼神扫了刘理一眼,让刘理心底一凉。
“云翼,汝父暗弱,有丞相在日,汉室苗裔当保无虞,朕观汝辈之中,唯有你英武聪慧,你大哥生性和汝父相近,今日,朕留住你,就是想你以待朕之礼待丞相,用心学习,将来辅佐你的兄长”刘备说着,叹了一口气,停顿了一下,摇摇头又点点头似乎下了决心“将来,汝兄能辅,尽力辅之,若不然,汉室江山为上”。
靠,不是吧,这是老伙计下的套还是?刘理虽然这会站着,能看见刘备的脸,可是他失望了,那张脸上看不出任何变化,也就得不到任何信息。
怎么办?怎么办?不带这样玩的吧,哥才不满十岁,好不啦?越是急吧,还越是感觉到压力大,因为诸葛亮也把目光看向了他。
不管了,混过去再说,别管这老伙计是下套,还是真的,将来的事谁说得清楚?至少现在要表现一下自己没有野心吧,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
想到这里,刘云翼有样学样的跪了下去,以头怆地“臣定当衷心辅佐兄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老儿,你不帮帮哥也就是了,也看着我施加压力,我就把你将来很牛逼的话先说出来,占个先,就是现在没有专利,有专利的话,老子先去申请了。
刘备和诸葛亮都是一愣,然后相互看了一眼,但这次君臣却好像没有了灵犀,刘备明显的是一种不信或者惊讶,诸葛亮却像是在思索什么。
“你起来吧,不管将来如何,随丞相多学东西才是正道”刘备伸手虚扶了一把。
这会儿时腿麻脚酸脑袋疼,刘理没有再多想,就爬了起来。
刘备和诸葛亮又是对了下眼,这下,君臣二人却是又找到了灵犀,相互给了一个了然的眼色。
君臣二人的这个眼神,却无意间又被刘理很凑巧的看见了,心底又是一惊,但是已经站起来了,再跪下去不是欲盖弥彰,越描越黑么?
唉,只顾想着胳膊腿,脑袋疼呢,这一下子要是俩老伙计一狠心,把哥给咔嚓了,那才叫一个比六月飞雪还冤呐。
孤舟啊,好不容易听你正儿八经的说会儿书,你咋又开始胡扯了,刘备和诸葛亮至于对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有戒心么?
呵呵,这位看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咱们是在这里说书,无论你我都没有机会到刘备,诸葛亮跟前去赏月喝酒,可是月亮是真的看见了,记住了。
在汉民族的历史上,一直到大宋之前,武重文轻算是一种常态,文人地位的迅速提高其实也是在刘彻重用老董以后,到这个时代还不是很久远,文人此时的地位还没有武人高。
当然,演义也好,志书也罢,成书都是文人的事儿,诸葛亮也就被披上了儒家的外衣,其实,诸葛亮所学甚杂,虽然不如演义中所说的那般神奇,也能说得上是一代传奇咧,可是谋略这东西不是四书五经能教他的。按比例来算,他的谋略家成分比儒家要高很多。
而且,古人比现在当家早的多,不满十岁在今月眼里还是个闹着吃垃圾食品的孩子,可在古月眼里,已经马上要成人了。三两年就该成媒说媳妇了。
好咧,扯远了,再别打岔,啊,再打岔叫保安了,概不退票。
刘理当然想不到,今天这一下无心之失给他今后带来了多大的阻力,唉,或许是命中注定的磨砺吧,到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无可挽回了,索性也就这样故作没有看见刘备和诸葛亮的对眼,低头沉目站在那里。
寝宫里安静了一会,可在刘云翼心底却是很长,很长,有他姥姥的天荒地老那么长了,刘备才又是轻轻一声叹息。
这是个信号,至少,从这声带着些戒备,怜惜相互对立又相互纠缠情绪的叹息中,自己眼下算是安全了。
“叫鲁王刘永,梁王刘元(刘云翼占了原本梁王的名字,这里给梁王安排个别的名字),诸臣进来吧”刘备说了句,刘理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随后才想起,这寝宫里就诸葛亮和自己在,总不能让丞相去叫吧,赶紧一路小跑出去叫人。
看刘理出去,刘备又叹息了一声“此子将来必不是屈于人下者,孔明需早做筹谋,善用,则我汉室有望,纵之则有乱国之虞”。
“臣谨记”。
不多时,诸臣重新觐见,刘理趁机赶紧回到了后面的位置,这会儿少露脸为妙。这一个下午可是一点浪漫,感人都没有,总算能松口气,都让人感觉到很惬意咧。
不过这次叫的是群臣,少了很多宗室,寝宫里人并不是太多,一切还是听得清,看得见滴。
刘备唤鲁王刘永、梁王刘元近前,吩咐道“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说完,招呼二王同拜诸葛亮。
二王倒是很规矩的拜了诸葛亮,等诸葛亮实心实意搀扶才站了起来。
诸葛亮却又跪了下去“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一阵子倒是把刘理气的不轻心底发狠“迟早老子得废了这跪拜里面的学问”。
刘备的精神似乎更好了点,半靠着将声音放大“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
最后,又把赵云单独叫到了跟前“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念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赵云大哭跪倒“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唉,娘的,今天来看跪姿表演了,刘理又跑了跑了下神,但很快想到刚才的事,赶紧稳住了心神。
刘备喘息了一下,扫视了一圈诸臣“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说完缓缓歪倒向一边。。。。。。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夏四月二十四日蜀汉皇帝刘备驾崩,享年63岁。
刘备挂了以后,天下百姓,文武官僚,无不哀痛。诸葛亮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
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曰:“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遗诏按《演义》)。
群臣读诏完了,诸葛亮转身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立嗣君,以承汉统”。乃立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太子妃张氏为皇后。
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长子刘璿为太子,次子刘瑶为南王,三子刘理为北王,四子刘琮为东王,幼子刘瓒为西王。
葬刘备于惠陵,谥“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好咧,刘理这就当了王爷了,咱还不得给他点时间,让他屁颠屁颠一会儿?他高兴他的,咱们也去找点别的乐子吧,咱们下回书再见。
第四十八章 大江湖,小江湖。
更新时间2014…2…21 6:58:15 字数:5666
“拨琵琶,续续弹,唤庸愚,警懦顽,四条弦上多哀怨,黄沙白草无人迹,古戍寒云乱鸟还,虞罗惯打孤飞雁,收拾起渔樵事业,任从他风雪关山”。
戏中有书,书中有戏,欢愉山水田园之间,是一种境界,一种升华,一种坦然,然而,人世间多少事,乾坤里多少人都在嘴里说着渔樵事业,心里想着风雪关山?
自古难勘破名利二字,又有几人崇渊明?书接上回,刘备英雄一世,最后一曲《老来难》驾鹤西归,蜀汉也已经走到了外强中干的境地。
刘云翼在刘备驾崩之前的表现,让诸葛亮心底开始暗暗关注起这个北王来,而且有意无意的会在刘禅面前打压一下他,这让他很是郁闷。
本来嘛,哥也算得上是你孔明老兄的半个粉丝不是?至于吗?有意思吗?几十岁的人了,跟我一个蜀汉的花骨朵较劲。
牢骚归牢骚,有过血的教训,深知宫廷事情复杂的刘云翼还是开始了小心翼翼的亲王生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让大家忘记自己,慢慢习练武技,有个自保的能力,是目前所有的心思。
可惜,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三国争霸,是个大江湖,诸王争宠则是个小江湖。太子的地位很难动摇,毕竟,人家现在已经是大人了,可以跟着刘禅助理朝政,早晚还能听听丞相爷爷的教诲。
那么,四王之间的争宠其实就成了汉宫秋月,完了,走神了,这跟汉宫秋月嘛关系,唉,这看书要专心,说书更得专心呐,四王争宠其实是成了刘云翼现在最需要全神应对的事情。
大江湖的事情,刘云翼也不得不操心,毕竟,后世记载的历史,或者形形色色的传说,只是个大致的梗概,中间又有过多少故事,是后人永远不会知道的?
建兴元年秋八月,魏主曹丕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
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乃东吴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
此五路军马,甚是利害。早就有哨探报知了诸葛亮,丞相却不知为何,数日不出视事。刘禅坐不住了,赶紧打发几个黄门赍旨,宣召丞相入朝。
黄门去了半日,带回来消息,说是丞相大人重病不起,刘云翼那便宜爹刘禅和太子大哥刘璿那是鞋里面长草,慌了脚。
刘云翼和两个哥哥,一个弟弟都玩不到一起去?为嘛?人家个个做的才像是皇室贵胄,每日里用心读书,用心打理关系。唯独这北王,每天没有正形,不是拿着把大槊舞的内侍,黄门们胆战心惊。就是张弓搭箭,到处射鸟玩。
也合着该倒霉,刘禅父子慌了脚的时候,几个王子都是陪着小心,不管有没有办法,至少都在装着想办法,刘理却是心知肚明,诸葛孔明他老人家,早就有安排,这会正装逼呢。
唉,“高雅不是装出来的,孙子才是装出来滴”,云翼只顾在心底鄙视诸葛亮,再加上一些恶趣,当然就表现出来一幅吊儿郎当的模样。
你说要是自己一个人吧,倒还无所谓,这跟前可是几个兄弟都在呢,你这副模样岂不是不知道忧国忧民?大义何在,天理何在,国法何在?
于是,主子跟前比较有眼色的内侍,小黄门都抓住了机会,这时候打击别人就是抬高自己主子,小道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帝陛下和太子那里。
刘禅父子那边正焦急呢,对刘理这些无理暂时只能先压一压,等秋后算账,谁知道,世间时都是无巧不成书。
丞相不管事,太后,大臣们也当然跟着皇帝着急,就不时有人进宫出主意,一会是让刘禅去丞相府问询,一会儿又是太后准备銮驾,要去相府。。。。。。折腾的刘理不能专心习武。火大之下顺口来了句“一个个吃饱撑的,闲吃萝卜淡操心,丞相早就胸有成竹了,不知道你们慌的什么”?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再说咧,刘理以为自己藏在一个深深深深深几许的校场一角,发几句牢骚也不会被人听了去,却不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几句话就被人一字不差的听了去!
当然,宫中无小事,事事达天听,刘禅在他说完这句话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
诸葛亮曾经进谏过,要自己对这个三儿子多加留心,最好多多消磨下他的锐气,刘禅的玩乐心比较重些,没有放在心上,可这会听见此子口出妄言,心下着恼,加上心中没底,这小家伙说丞相已经有了主意,会不会是真滴?
几个原因夹在一起,刘禅马上令黄门拿了圣旨,到校场把刘理提溜进了大殿。
屏退左右,刘禅开始行驶父亲,皇帝的双重威严“逆子,所有人都在忧心国事,你却无所事事,在那里耍枪弄棒,还口出妄言,相父有鬼神莫测之机,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可以妄加揣度的”!
刘理心地一惊,这他娘的也太没有安全感了吧?明明刚才校场就自己一个人呐?发几句牢骚都这么快上达天听,看来,自己身边的小黄门,内侍得好好梳理一下了。
“怎么了,你哑巴了,刚才不是还说我们杞人忧天么,你来说道说道,嗯”一声娘儿唧唧但却威严无限的冷哼把刘云翼惊醒了,这尼玛还是先别考虑清洗自己身边人了,先把自己这一屁股屎擦干净再说。
“启禀父皇,正是因为丞相有神鬼莫测之机,国事紧急,他这个时候宣称有病,绝对是有了对敌之策,只是需要机密行事,以免泄露了军机,儿臣当然也是忧心国事滴,只是慌也没有用不是?万事有丞相大人,父皇也切请宽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刘理只好想到哪说到哪,心底还不由暗骂,传说这便宜爹极其无能,怎么自己却感觉到不到?
说实话,在原本的历史上,刘禅做了四十年皇帝,列位看官,我不想抬杠,但是,一个人能做这么长时间皇帝,除非是运气好到每天都能两块钱买中五百万,否则,这个人就还是有大智慧滴。刘禅真实的面目应该是属于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