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让韩熙载兴奋的是,杨琏并没有重用冯延鲁、冯延巳等人,而是提议天子李景遂,把他们都弄到了翰林院去。冯延鲁文章写的非常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得到了先帝李暻的赏识。

    吴王不用这些人,表明了他的态度,新朝以能力最为重要,溜须拍马已经行不通了,只要好好干,就能博得一个前程。

    孙晟并不知道韩熙载被杨琏赦免,并委以了重任,看见韩熙载的瞬间,他很是吃惊。

    韩熙载很满意孙晟的这种态度,他笑了起来,拱拱手,道:“孙宰相,别来无恙”

    孙晟也不是愚笨的人,见韩熙载如此,心中猜到一些,道:“韩叔言,这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

    韩熙载笑着点头,道:“这一次燕王造反,死了很多人,天子也被他所杀。”

    孙晟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有些出了他的想象,尽管他已经知道燕王造反兵败,可他以为燕王只是针对杨琏动的行动,根本不知道天子,不,应该是先帝了。先帝居然是被燕王所杀,而他想杀的人却完好无损,牢牢掌控了大唐的权利。

    齐王已经登基,各地也没有什么波澜,反而因为天子的善政而对新君赞不绝口,这就意味着,大唐朝廷已经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再翻起什么波澜显然不太现实也不可能,孙晟脑子急转动,吴王把他召回来,是要秋后算账吗

    韩熙载看出了孙晟的疑惑,笑了笑,道:“孙宰相,实不相瞒,我前来是得到了陛下的旨意。”

    孙晟挺直了腰杆,就算是死,他也要站着死去!孙晟一脸严肃,道:“说吧,陛下要怎样处置老夫”

    韩熙载微微一笑,道:“孙宰相多虑了,陛下相召,是有一项重大的任务交给你,陛下说了,这件事恐怕只有孙宰相才能完成!”

    孙晟一愣,疑惑地问道:“什么事情”

    韩熙载叹息了一声,道:“实不相瞒,这一次燕王造反,有周国人质郭荣的功劳,此人为了逃回开封,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以至于金陵生这样的事情!”

    孙晟眼睛眯成一条缝,燕王的死居然与郭荣有关!他知道燕王和郭荣的事情,虽说都有各自利用的关系,但是郭荣如此未免太狠了一些。

    “郭荣呢,他死了吗”孙晟迫不及待地问道。

    韩熙载摇摇头,苦笑了一声,道:“他不仅没有被擒,反而兵行险招,逃出金陵之后,去了永宁宫,把关押在里面的杨氏一门,杀了个干干净净!”

    “啊!”孙晟大吃一惊,这个消息让他更为惊讶,郭荣去永宁宫杀人,他的动机是什么因为这对于他来说,并不划算啊!

    孙晟下意识的想到了一个问题,郭荣如此,应该是要报复杨琏,因为一直传言杨琏是前朝旧太子,只有这样,郭荣的行为才比较合理。孙晟咽了咽口水,问道:“吴、吴王他还好吗”

    韩熙载点点头,道:“吴王一切安好,目前正在筹备武举一事。”

    孙晟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这意味着吴王没有受到永宁宫的影响,换而言之,他并不是前朝的人。这样的事情换成是他,肯定早就勃然大怒,挥兵直扑开封了。

    孙晟仔细想了想,问道:“所以陛下召老夫回来,是要做什么”韩熙载扯了半天,他只知道一个前因,还不知道要做什么。

    “陛下要孙宰相出使开封,强烈谴责周国的行为,同时也是查看周国的情况。”韩熙载说道。

    孙晟抿着嘴,这个责任重大,他出使周国,就代表着大唐的颜面,绝不能在周人面前丢了颜面。孙晟个性极为坚强,要他向敌人投降这绝不可能。

    “好,这件事情我答应了,什么时候走。”孙晟问道,他已经想通了,燕王已死,为李弘冀效忠就没有了半点意义,更何况他已经被定性为反贼,再无翻身的可能。

    “吴王说了,此事不急,为了配合谈判,吴王已经在边境调动兵马,威慑周国。”韩熙载说。

    孙晟道:“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是吴王的意思”

    “是吴王举荐孙宰相,陛下同意的。”韩熙载说道,他说的这么清楚,是希望孙晟能够明白。

    孙晟的一颗心放下了,既然是吴王做出的安排,那他的家人就安全了。吴王想要杀自己,只要扯上燕王,他根本逃不掉,不可能会举荐他出使周国。

    孙晟忽然意识到杨琏虽然是敌人,在对付敌人的时候,不讲手段。可是对待曾经的敌人,现在又如此宽容。

    “为什么”孙晟提出了疑问。

    韩熙载笑了起来,道:“吴王说过,凡是有才之人,他都会格外录用,但有一点,那就是绝对要忠诚。”说到这里,韩熙载一拍脑袋,道:“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对了,吴王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对,就是这么说的。”

    孙晟默默地念着,眼睛逐渐亮了起来,吴王能如此,是国家的幸事,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国家有更多的人才,国家才会兴旺,才会强盛!

    “吴王还说了,他不希望再有党争,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一切从头开始!”韩熙载补充。

    孙晟点点头,吴王如此,是国家幸事!与韩熙载分开之后,孙晟在屋子里踱步,他觉得有必要去见吴王,有的事情总要去面对的。

    杨琏这个时候正在皇城里与方进昭说完了事情,有小吏过来禀告,说孙晟要见他。

    杨琏与方进昭相视了一眼,方进昭站起身来,走了出去,把房间留给杨琏,他知道两人必然有话要说。

    方进昭退下去的时候,孙晟正在不远处踱步,方进昭笑着朝他拱拱手,然后走了。

    孙晟深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慢慢踱步走了进入,看见杨琏,孙晟紧走上几步,道:“罪臣见过吴王。”

    杨琏站起身来,道:“孙宰相不必多礼,请起!”

    “吴王大恩,罪臣难以言谢。”孙晟说着,又施礼,这才站了起来。

    杨琏笑了笑,道:“孙宰相这次回来,有什么感受”

    “金陵城中,虽然经过劫难,但已经恢复了稳定,吴王慧眼,处置得当。罪臣佩服!”孙晟说道,不露声色的恭维了杨琏几句。

    杨琏哈哈大笑了起来,道:“孙宰相如此恭维本王,可真是少见。”

    孙晟老脸一红。

    杨琏正色道:“想来韩叔言已经给你说过了,孙宰相,你在朝中资格老,很多事情有经验,这是旁人不及的,本王之所以奏请陛下宽恕你,也是看中这一点,其实你也能看透,彼此都是聪明人,本王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新朝新气象,要一扫前朝的颓废之气,锐意进取,本王以为,孙宰相能够胜任。韩叔言已经把事情告诉了你,孙宰相,本王想要听一听你的看法。”杨琏问道。

    孙晟对于这件事情倒是有些看法,也幸亏韩熙载把事情大致告诉了他,让他得以有思考的时间,孙晟沉吟了片刻,把心中想法说了出来。

    想要让郭威屈服,交出郭荣这个可能性不大,所以,能从周国捞到多少好处,这就要看如何谈判了。大唐缺少战马,从周国弄上优良的战马过来,最符合大唐利益。此外,还要周国付出一定的费用,别的不说,永宁宫死去的人足足有一百多人,毕竟是前朝皇室,安葬的礼节不能低。

    孙晟把心中想法说了之后,杨琏沉吟了片刻,道:“大致的方向是对的,但是一开始的谈判,绝对不能直接索要战马钱帛,孙宰相,你一定要坚持把郭荣押回金陵,并告诉郭威,郭荣是人质,大唐并没有放走他,是他自己逃回来的!只有这样,大唐才能掌握主动权!”

    孙晟抿着嘴,思考着杨琏的话。

    杨琏又道:“近日金陵生的事情,不管是不是郭荣所为,都要往他的身上扣,如此坚持至少一个月,再看周国人的反应,想来这一点,孙宰相必然能够把握,为了配合你的谈判,我会令陈铁、刘仁瞻等人屯兵边境,施加压力!”


第四十九章 大唐的使者


    孙晟领会了杨琏的深意,隔了几日,准备好了一切,带着十几人出发,直奔金陵。

    杨琏则继续留在金陵主持大局,这时候,大唐的异变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其他各国,蜀国、汉国、楚地,甚至是南平国也派人来金陵查看情况,有的是关心大唐的异变会不会削弱了自身的实力,如果是那样,周国的综合实力恐怕就要一跃而成为天下翘楚,何人敢与周国争锋?带着这种担心的是蜀国。有的国家则是希望能够探轻大唐的情况,一旦唐人稳不住江山,他们就会挥师攻打大唐,比如说汉国就是这样的心思。南平国、楚地则是介于两者之间,这两个地方势力不强,就像墙头草一样风吹两边倒,大唐强则投靠大唐,周国强则投靠周国,对于他们而言,保住国家是最重要的。

    鸿胪寺最近这几日挤满了各国的使者,鸿胪寺卿潘承佑把他们一一安置,不过这些家伙并不安分,各自互相打探着消息,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情况,如果大唐陷入混乱,他们不介意共同分一杯羹。

    杨琏十分了解这些人来的目的,所以他十分冷静地吩咐潘承佑不要去管他们,只是暗中监视即可。他需要把精力放在稳定局势上,这时候,虽然各方面没有异动,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这一日的响午,杨琏走出了皇城,沿着秦淮河前行的时候,半路上遇见了一个熟人。来人正是费云山,他得到金陵发生异变的消息,匆匆赶了过来,想要了解事情的经过。如果大唐异变,周人指不定会南下,那时候蜀国将要如何自处?

    费云山到了金陵已经好几日了,他从侧面了解了一些情况,可是从他了解的情况还不足以看出更多的东西,所以他需要找到杨琏,了解更多的内幕。

    杨琏也看见了他,放缓了脚步,令人把费云山带了过来。

    “吴王,别来无恙。”费云山笑着拱拱手。在听见杨琏被封为吴王的时候,他的心中无比震惊,因为杨琏的升官速度未免太快了一些。

    杨琏哈哈一笑,他自然知道费云山的来意,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便继续前行,到了吴王府邸上。这时候的吴王府已经修装完毕,门口上挂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吴王府”三个大字,正是李景遂的手笔。

    费云山看了一眼,极为敏锐地看见了牌匾上还印有天子的玉玺大印,心中不由吃了一惊,这时天子所赐,杨琏的地位看来十分牢固,简在帝心,天子必然极度信任他。

    两人走进了府邸,杨琏令人备了茶水点心,便与费云山就在院子里坐下来。

    “吴王,金陵异变,我虽然有所耳闻,但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费云山说道,他想要知道个多的内幕,因此故作不知的模样。

    杨琏哪能不知道费云山的意思,他笑了起来,道:“这件事情说来话长,恐怕费兄听见的版本不止一个吧。本王也就不多说了,但会告诉你一件事情,大唐虽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但未必不是好事。当今天子继位之后,广纳人言,招揽人才,费兄将会看见一个崭新的大唐,而不是往昔那个垂垂老矣的大唐。”

    “本王知道你担心什么,在这里本王可以告诉你,大唐只会越来越好,费兄尽可放心。”杨琏说道,端起茶水抿了一口。

    费云山注视着杨琏,他相信杨琏的话,因为在金陵的这段时日,他看见了金陵的朝气,这不是往昔能比的,而且从巴蜀东下,一路上费云山也见到了不少,他明白杨琏说这话有底气是有十足的理由的。

    可是,大唐的强势让他高兴之余又十分担心,大唐越强意味着蜀国有保障,但同样的,大唐太强了,一旦周国抵挡不住,蜀国还能抵挡得住吗?这个答案显而易见。

    费云山沉吟了片刻,道:“吴王,那郭荣逃走,不知道吴王将会如何办?”

    杨琏叹息了一声,道:“如今情况十分复杂,大唐锐意改革,暂时没有向外扩张的想法,本王虽然派人去了开封,但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讨回一些颜面。实际上郭荣去了开封,根本不可能再回到金陵来。”

    这个答案非常诚实,费云山心中也清楚,有的话之所以要问,实际上是一种试探。杨琏也知道瞒不过人,所以这部分他会说实话,而有的东西他则会隐瞒。

    “不过,本王同样得到消息,周国即将面临契丹人的入侵,如果周国没有给大唐一个满意的答复,从山东、两淮出兵,占些便宜也不是不可能的。”杨琏反过来试探。

    “这……”费云山一愣,这么说来,契丹人又要入侵周国了?这几年,自从周国取代了汉国之后,契丹人几乎年年都会南下,占据河东的刘崇也会如此,只不过这几年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如果说大唐趁着这个机会出兵,相信即使兵力不多,也会令周国十分头疼。如果是这样,蜀国出兵攻占关中,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才是蜀国最为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秦灭六国,就蜀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也只能创造出这样的局势来了。

    杨琏见他迟疑,笑了笑,道:“费兄,当然这只是理论,关键在于开封的哪位如何解决此事。”

    费云山点点头,这事情的确不在于大唐,而在于周国怎么处置。

    开封。

    郭威正在屋子里踱步,这个时候,开封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郭威虽然是武将,但这么多年来,长期的征战使得身体遭受了很严重的伤病,又因为丧子之痛,使得他的身体越来越糟糕起来。

    屋子里,摆放着火盆,这让郭威感到了一丝温暖,他踱步走着,一边听着郭荣述说着金陵的情况,郭荣的表现让他还算满意,金陵异变使得大唐内部必然不稳,这就给了大周足够的时间来休养生息。郭威觉得,再有两年的时间,他就能囤积一定数量的粮草,供他南下。

    虽然有契丹在后,但郭威认为,先统一南方,再集中兵力对付契丹是最好的办法。尤其是大唐治下的两淮,十分富庶,若是攻下了,大周就能得到足够的粮食、钱帛供给军队,增强国力。

    可是,郭荣在大唐搞出这样的事情,显然会激怒大唐群君臣,要如何应付大唐的责问,这是一个大问题,郭威踱步,要如何才能解决此事?

    郭荣在一旁,低声说了起来,在做这件事情之前,他周全的考虑过了,可是有一点他没有料到,那就是杨琏居然没有死,可是他亲眼看见杨琏的头颅被割下来的!

    杨琏没有死令他的计划完全落空,整个计划出现了大的纰漏,本来大周可以趁着大唐内乱的时候南下,但现在不可以了。大周反而要面临着大唐的责难,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屋子里,两人陷入了沉默,谁也没有更好的主意。

    郭荣叹息了一声,站起身来,又跪下,道:“父皇,儿臣在金陵犯错,还望父皇责罚。”

    郭威摆摆手,道:“这件事情你也是好意,你放心,就算大唐派人来,朕也不会把你交给他们。”

    “父皇,一旦与大唐开战,必然民不聊生,恐怕契丹、河东刘崇也会乘机南下,如此一来,大周的局势恐怕就危险了。还是把儿臣交出去吧。”郭荣说道。

    郭威走上前去,用力扶起了郭荣,拍了拍他的肩头,道:“你忠心为国,朕都记在心中,你不用如此担心,这件事朕自有处置。”

    郭荣沉默了好一会,点点头,他握紧了拳头,再度跪下,道:“父皇,儿臣自当为大周竭尽全力,纵然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郭威笑了笑,只不过笑容里有几分苦涩,毕竟这样的危局前所未有,以前大唐虽然出兵,但多半是出工不出力,而今情况不一样了,郭荣在金陵搞出这么多事情,而且还杀死了关押在永宁宫的杨氏子孙,这笔账就难以算清。

    被杀死的杨氏是李唐的犯人,但这个时候,不管李氏如何看待他们,这只是一个借口,一个进兵的借口!哪怕杀死的是李氏一心想要杀死的人。

    如何解决这件事情?郭威陷入了沉思。

    与此同时,沿着运河,孙晟带着士兵北上,身为大唐的使者,进入了周国境内之后,孙晟得到了严密的保护,郭威甚至派了心腹将领高怀德一路护送。

    借着水势,七日后抵达了开封,孙晟被安置在了鸿胪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郭威派出了冯道接待孙晟,冯道很是机灵,面对孙晟的询问,时常左顾而言他,并不直接回答。不知不觉,孙晟在开封呆了四五日,却始终没有得到冯道的答复,更不用说见到大周的天子了。

    冯道是个两面玲珑的人,他得到了天子郭威的旨意,自然是拖得一日算一日,不知不觉,又是七八日过去,北方寒意越来越浓,就在冯道极力拖延的时候,唐军屯兵边境的消息传来,令郭威有些坐不住了,虽说这时候不是动兵的时候,却正是冬小麦种植的良机,如果唐军以铁骑烧毁麦秧,那么来年周国的粮食收成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ps:最近回家相亲了,比较忙,而且我也在考虑这本写到哪里结尾,所以更新会很慢。诚如前几章所言,猪脚复仇成功,大权在握,故事的第一阶段也就结束了。在这本均订只有50的情况下,我坚持从50万字写到了160多万,想想是该结束的时候了。不然编辑那边,我拖了大半年了,说不过去了。这一点请追的朋友们谅解!!

    。


本书后续及新书


    沉寂了不少时日,一直不知道如何去说。五代枭雄这本书,其实个人觉得比上本撼唐写得要高,可是造化弄人,五代的成绩已经不能用差来形容了,而是非常非常差!

    有朋友在支持我写下去,我一直坚持到160万字,期间编辑让我开书,被我拒绝了两次。可是随着主角杨琏掌握大权,李景遂将会逐渐成为傀儡,实际上主角已经达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那就是复仇。

    按照我原来的计划,第二阶段就是争霸天下了,赵匡胤的宋实际也不差,但终究没有收复燕云,致使大宋一直被吊打,这也是一个遗憾。按照计划,主角就是要收复燕云地区,灭掉辽国,随后还要灭掉盘踞在西北的党项人。

    我把大纲整理了一下,贴出来,也算弥补一个遗憾,接上一章的内容,杨琏掌握大权之后,杨琏开始整顿吏治,加强训练。鼓励农耕,积极恢复,并将海陵杨氏一门放出,此时,李景遂发现上当。又因权利被夺,心中不甘,准备联合李氏亲王,发动政变,夺回大权。李景遂在联合亲王之时,还联络在外藩臣,一起对杨琏发难。杨琏得到消息,毫不心慈手软,将李从善等李氏族人尽皆杀死。一时之间,南唐朝廷风云变色,谁都知道,李景遂已经是傀儡。

    接下来的内容是:

    柴荣久攻北汉晋阳不下,无奈只得班师回朝。又因李从嘉的劝说,柴荣改变策略,先南后北。南征南唐,夺取两淮地区,为统一天下做准备。赵匡胤与其兄弟赵匡义作为使者,南下金陵,恰逢杨琏刚掌握大权。赵匡义认为后周势大,要想平定天下,易如反掌。在街头瞧见大周后带着妹妹小周后,950年生,顿时惊为天人,暗中下定决心,要将大周后搞到手。由此威胁杨琏。杨琏大怒,将赵匡义耳朵割下一只,以示惩戒。

    赵匡义找到兄长,痛哭流涕,赵匡胤大怒,但他一向隐忍。带着赵普等人回国而去,鼓动柴荣攻打南唐。柴荣思考后,于956年出兵,并让吴越国协同出兵。杨琏得到消息,亲帅大军北上,与柴荣在寿州对峙,又令林仁肇统并抵御吴越国。柴荣写信,邀请杨琏一述。寿州一战,持续到五月,两淮雨季来临,柴荣无奈退兵。杨琏乘势掩杀,缴获战马无数。柴荣气的吐血。

    杨琏回到金陵,因退敌之功,加官进爵,进位江都王,开府仪同三司,假钺节、江都节度使等官职。取代南唐,几乎成为事实。但李景遂仍然不甘心失败,伺机而动,他派人暗中联络后周,许以割地两淮。

    柴荣在北方积极操练水师,杨琏开始考虑统一南方,群臣有人推荐与契丹联合,牵制后周。被杨琏拒绝。他与柴荣的天下之争,可以失败,却不能引契丹人。957年,柴荣再度南征,南唐也积极备战。柴荣攻打寿州,杨琏正欲出征,不料有人造反,不得不留在金陵处理政务。

    后周柴荣久攻寿州不下,任命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指挥使,猛攻楚州,楚军防御使张彦卿的誓死奋击,周兵死伤甚重。柴荣大怒,攻下楚州之后,斩杀张彦卿,并朝着扬州进兵。一路上,后周军队四处抢劫,百姓纷纷逃走。杨琏这时将反贼杀死,彻底架空李景遂权利。得到柴荣进兵的消息,迅速带兵北上,与柴荣在扬州大战。柴荣兵败,中箭逃走。杨琏收复楚州等地。

    大胜之下,杨琏本欲趁机夺取中原,此时南汉、楚、荆南等国认为唇亡齿寒,后周又败给南唐,足以证明南唐国力雄厚,于是联合起来,分兵攻打南唐各地。杨琏派出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