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时穿越明末-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者说,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出将入相吗?现在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考试方式而已,在没有尝试失败之前,他们会什么会抱怨呢?”

  听了楚江秋的话,李岩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很快的,恩科得事情就此敲定,然后就是考试的试题问题了。

  试题倒是让楚江秋大费了一番周折,最终还是决定用现代考公务员的题目来。

  当然了,里面还是有一些四书五经的题目的,只不过并不是作文题,仅仅作为填空题而已。

  并且用现代考公务员的题目,楚江秋也不敢出太难的,只用相对简单的题目。

  毕竟此次的恩科,楚江秋并没有存了难为人的意思,只是想挑选出一批可用之人而已。

  其实在楚江秋看来,考的如何还在其次,其实做官嘛,只要调教好了,差不多人人可做,只看你把他放在什么位置就是了。

  再者,挑选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挑选出来之后还要进行一次再培训,然后根据品行能力,再行定夺需要放到什么岗位去。

  忙活到现在,实在是忙的楚江秋焦头烂额得,每天都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处理。

  当个皇上,还真不是人干的活。


第五百五十九章:百废待兴

  恩科定在半年后举行,这也是无可奈何得事情。

  按照楚江秋的心意,恨不得马上举办恩科才好,这样一来,就能够选举出合格的人才为国所用。

  但是恩科是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就算用八百里加急将消息还有试题发放下去,时间上都极为紧张。

  一些偏远地区的考生,都有赶不及得可能。

  半年时间,已经是最短时间了。

  与此同时,楚江秋还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取消农业税。

  这个决定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乎所有的臣子都坚决反对。

  要知道,税收是一个国家收入的根本,而农业税可是国家税收的重中之重。

  你免除了农业税,国家的税收一下子锐减,万一有个天灾人祸的,需要赈灾,你从什么地方掏银子?

  万一满清入侵,你打动大军,军需银子从哪里来?

  你军队需要花钱吧?文武百官需要发工资吧?

  宫殿需要维修吧,皇宫里得吃穿用度需要花银子吧?

  要是取消了农业税,这些银子从什么地方来?

  历朝历代一来,这是从未有过得事情。

  其实前朝大明朝的税赋已经很低了,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以来税赋最低的一个朝代。

  只要能够继续保持前朝大明朝的税赋,对百姓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但是免除农业税,是万万不可的。

  不过楚江秋力排众议,最终还是将这个命令推行了下去。

  免除掉农业税,国家税收就锐减,持续不下去了?

  真是天大的笑话!

  你知不知道在后世不但免除了农业税,农民种个小麦还有小麦补贴?

  六十岁的老人每月还发放养老金?

  当然了,现在的大华,还没办法和后世相提并论。

  但是楚江秋现在可是有整个扶桑啊,扶桑哪里金矿银矿是很丰富的,就是这些矿产,就足以支撑大华十年的开支。

  而十年的时间来发展商业,楚江秋不相信到时候商业税还不能盘活整个大华。

  而楚江秋给自己留下稳定发展的时间,最多也就只有十年的时间。

  最多十年发展时间,然后就要开启地球村计划了。

  向外侵略扩张,额,不应当叫侵略,应该叫解放。

  挽救全世界的人民与水火之中,世界一家,世界大同,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澎湃。

  当然了,打天下的过程果然艰难,但是并非不能实现。

  有十年的发展时间,楚江秋相信大华的军事力量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的力量所能够抗衡的。

  但是打下来之后需要怎么治理的事情,就非常让人为之头疼了。

  地域太大了,首先要解决交通和通讯的问题,还要解决掌控能力的问题。

  相隔千山万水,十万八千里这么远,时间长了,下属根本不听你掌控要怎么解决?

  总之,难题太多,又没有任何经验可是适用,楚江秋现在就开始头疼起来。

  不过如果从长远看起来,真的能够建立一个地球村的话,对整个地球,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这样一来,没有这么多国家存在,各个地区就不需要军备,白白地消耗人力物力。

  这样不存在战争,就不会死伤那么多无辜。

  统一调度,资源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可以集中所有的优秀人才,进行对民生有利的研究。

  对地球环境问题,从一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杜绝污染等问题,不会把地球搞到千疮百孔得地步。

  而不是像后世一样,科技越发达,人类在作死的道路上就走的越远。

  ……

  总之这个问题太过复杂,需要群策群力。

  或者这只是楚江秋的一个空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就算实现了,也未必能够长久。

  但是至少要试过了才知道,万一要是真的有解决的办法了呢?

  楚江秋始终认为,人类应该团结一致,人类的共同敌人是环境问题,是怎么走出地球,探索无限广阔的宇宙。

  而不是窝里斗,不是将自己的家园破坏的千疮百孔。

  ……

  很快,新皇要召开恩科,还有从现在开始大华将不再招收农业税,也不再有杂役。

  这道圣旨一下,天下百姓无不奔走欢呼,纷纷跪地高呼圣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不过天下的官吏还有一些士子却是不禁担忧起来,新皇的确是仁慈,但是要想当一个好皇上,并不是仅仅仁慈就能够做到的啊。

  别的不说,没有了农业税,下面的这些官吏的工资怎么解决啊?

  要知道以前那些小官吏的工资可都是在这些税赋里面拿出来的啊!

  并且远远不止这些工资啊,他们需要养活的人还有很多!

  大华刚刚建国,工资制度还没有调整,仍然是延续明朝的工资制度。

  而众所周知,明朝官员的工资是整个古代皇朝之中最低的,没有之一。

  明朝官员的那点子工资,如果没有灰色收入的话,就连一家老小恐怕都很难养活。

  现在新皇脑子一热,居然就将农业税给免了,这样一来,无数官吏的灰色收入就断了。

  你让这些官吏的一家老小都喝西北风去啊?

  这尼玛得西北风一年才只刮一个冬天呢?春天、夏天、秋天,连西北风都没得喝好不好?

  一时间,所有的官吏都悲观失望起来,甚至很多官吏都闹情绪要辞职不干。

  实在是这官当得太没前途了,还不如回家卖红薯呢!

  幸好朝廷及时调整了官员的工资,同之前相比,工资整整上调了五倍。

  就这一下,所有官吏的干劲就又回来了。

  ……

  不过户部尚书马士英却是不干了,跑到皇宫里面找楚江秋诉苦。

  马士英这个人历史风评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无论功过如何评说,此人是真心爱国之人。

  楚江秋也重用此人担任户部尚书。

  因为楚江秋给大明的官员工资上调了五倍,上调五倍之后,工资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

  楚江秋也是想用高薪养廉得办法来治理贪污,当然后面还要有很多路要走,不过暂时急不来,只能一步步做。

  而马士英跑来诉苦的原因,正是因为发完这次工资之后,户部得库银已经所剩不多了,现在农业税又一下子免了,马士英这个户部尚书直接不干了。

  如果皇上弄不来银子的话,这个户部尚书都要撂挑子走人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银子这个户部尚书还怎么当?

  当然,楚江秋也明白,马士英主要原因还是想劝诫他,重新征收农业税。

  楚江秋微笑不语,声称三日之后便有银子到帐,让马士英稍安勿躁。

  果然,三日之后便有船只抵达,运来了整整一千万两银子,一下子就将财政问题解决掉了。

  

 

第五百六十章:大婚

  实际上,运送过来的,不止是银子,还有黄金。

  全部兑换成银子的话,要远远超出一千万两,至少一千二三百万两是有的。

  到了明末,朝廷的税收锐减,一年有个四五百万两银子就算是不错了。

  现在楚江秋一下子给送来了以前两三百万两,差不多是那时候两三年得税收总额了。

  看到这些银子,原本愁眉苦脸一副生无可恋模样的马士英,顿时变得眉开眼花,笑容可掬。

  马士英不由好奇地问道:“皇上,您从那弄来的这么多银子,您这是挖金矿银矿了?”

  马士英是知道陛下的赚钱能力的,但是他同样也知道,皇上花钱的地方更多更狠。

  听了马士英得问题,楚江秋笑眯眯地说道:“没错,朕就是有金矿银矿,这下爱卿你总该放心了吧?”

  有了银子,马士英也就不再提辞官不做得事情了。

  同时劝皇上重新征收农业税得话题也不好再提。

  不过半晌之后,马士英还是忍不住说道:“皇上,就算有金山银山,但是仍然是无根之源,也经不住这年复一年得花销啊,还需在做定夺才是。”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之朕答应你这个户部尚书,肯定少不了户部得银子便是了,好了,你下去吧!”

  马士英点了点头,然后对楚江秋说道:“是,微臣告退。”

  等马士英下去之后,楚江秋陷入了沉思之中。

  现在的大华,正是百废待兴啊,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现在已经废除农业税了,但是这对农民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因为现在还没有杜绝土地兼并的法律法规出台,一旦碰到天灾人祸,农民被逼无奈卖出土地。

  那么废不废除农业税,对没有土地的农民来说,没有丝毫的意义。

  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丈量土地,来一次人口大普查,然后土地重新分配。

  只要土地按人后分配,相信人口大普查得结果绝对真实可靠,不会有黑户口的存在。

  重新分配土地之后,还要指定法律法规,严禁买卖土地。

  这样一来,农民的生活才真正有了保障。

  接下来,自然就是大力发展工商业,只要商业发达了,税收自然就有了。

  但是现在来说,第一步楚江秋就不敢去做。

  因为现在天下还不稳定,如果贸然丈量土地,重新分配的话,极有可能会让整个国家陷入到动乱之中。

  同样的,有好多楚江秋感觉不合理的,想要改变的现状,此刻都不敢操之过急。

  对楚江秋来说,当皇上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得一件苦逼事儿。

  接下来,楚江秋将科研院从扶桑岛搬回到了北京城里来。

  科研院有了维亚纳的计入之后,宛如加入了催化剂一般,整个科研院的进度加快了许多。

  原本他们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高度上,还不太容易将理论如何转变成实际的产品。

  但是维亚纳是从西方过来的,她所处的环境就要比这些科研院的人好上太多。

  因为维亚纳的加入,科研院也正在研发出一些产品出来。久看中文网首发

  目前来说,虽然只是一些小产品,但是至少能够证明他们的意义。

  当然了,直到进入到了科研院之后,维亚纳才知道,原来大明的科技并没有高到需要自己仰望的地步。

  当初在大明朝堂之上,楚大人额应该说现在的大华皇上了,送给自己的镜子还有手表,目前大明根本就没有生产能力。

  真不知道皇上手里怎么会有这么精准的手表和镜子的。

  不过科研院里面的教程,倒是真的把维亚纳给吓了一跳。

  他们的高等数学里面,竟然涉及到了微积分的教程。

  好吧,尽管目前科研院里面还没有人能够真正掌握到微积分的知识,但是也足够维亚纳吃惊的了。

  因为微积分在目前来说,就算在西方也只是刚刚起步,比之他们教材上的深度远远不及。

  当维亚纳得知这一切都是大华的皇上撰写的教材之后,维亚纳对大华皇上真是充满了好奇之心。

  ……

  危机解除,柳如是和钱雨柔被接了回来。

  吴纤云也被找到,被楚江秋接到了京城之中,暂时住到了钱府上。

  还有海外的李银姬也被楚江秋派人接了过来,目前已经身怀六甲,肚子已经高高隆起了。

  陈永晴从海外归来。

  目前就差草原上的婉姑娘了。

  然后李岩劝谏,皇上要择日大婚。

  皇上的年纪依然不小了,但是现在后宫之后还没有一个女主,这种事情是万万不妥得,必须要尽快大婚才成。

  而李岩给楚江秋推荐的皇后人选,则是让楚江秋有些意外。

  因为李岩给楚江秋推荐的皇后人选,居然是陈永晴。

  原因楚江秋当然很清楚,因为陈永晴的哥哥可是陈近南,现在的兵部尚书。

  这个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最终楚江秋还是决定立朱芷雪为皇后,如果朱芷雪未来能生儿子的话,就立为太子。

  至少这样一来,大华未来的皇上身上还有朱家的血脉。

  这样楚江秋对显德皇帝还有前明太子朱和城有个交代。

  李岩没能劝说成功,最终只好答应下了楚江秋的意见。

  其实李岩不看好朱芷雪为皇后,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甚至在李岩看来,就算立自己的女儿李薇儿为皇后,都要比立朱芷雪要强的多,哪怕是钱雨柔都要比她强。

  因为无论是李薇儿还是陈永晴,她们都有娘家为靠山。

  而朱芷雪还有吴纤云,就没有这方面的资源。

  就算朱芷雪当了皇后,未来有了儿子,但是没有可靠的家族为靠山,都会有很大的隐患存在,未来说不定会有祸乱。

  但是楚江秋不听,李岩也不好深劝。

  三个月后,皇上大婚,皇后为前明公主朱芷雪,至于陈永晴、钱雨柔、吴纤云还有李薇儿,都被封为贵妃。

  至于草原上的婉姑娘,楚江秋早先派人去接,不过婉姑娘委婉地表示,要等草原上的情况彻底稳定下来之后再来,楚江秋也就没有坚持。

  大婚之后,就是恩科了。

  恩科先是在各个省召开乡试,然后在京城召开会试。

  楚江秋已经决定改革科举考试的制度了,今年的恩科可以算作一个实验。

  目前楚江秋正命令科研院加快速度研发出教材出来。


第五百六十一章:电报、学校和医院

  三个月后,大华举行会试,招收三百余位进士。

  然后楚江秋将这些进士统一培训,经过一个月集训之后,分放到地方认地方官。

  这样一来,大华朝官员急缺得问题才得以缓解。

  然后楚江秋命令科研院做的科举考试的教程也做好了,里面涉及数理化还有哲学文学等一系列知识。

  科研院现在也在扩招,一次性的在全国范围内扩招了上千人。

  对于目前的大华来说,人才奇缺啊。

  官员问题只是得到缓解,还是有很多官员的位置没能解决,只能暂时由人先顶着。

  楚江秋还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学校,采用现代教育的模式来进行。

  不过这可是一笔庞大的开支,资金上暂时还有些捉襟见肘。

  再有就是师资力量也远远不足,除了科研院的那些老人暂时能够勉强充当先生之外,其他的人根本就没有这种能力。

  而科研院的那些老人现在根本就不可能下放下去,如果全都下放下去的话,那么科研院的研究工作马上就会陷入到停顿状态。

  再说了,科研院的那些老人,就算全部下放下去也是不够啊。

  各方面都缺人才啊,是非常紧缺的那种。

  再有一个,目前来说,楚江秋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对整个大华的掌控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下面发生什么事情,他这个皇上就只能通过臣子的奏折来了解。

  他的命令下面人有没有执行,他也完全不得而知。

  这个样子是绝对不行的,迟早要出问题。

  因此楚江秋命陈近南秘密组成了一个国家安全局得部门。

  这个国家安全局得职责,其实和明朝的锦衣卫极为相似,只不过楚江秋并没有给国家安全局这么大得权利就是了。

  不过国家安全局得权利也是蛮大的,主要负责情报工作,直接对楚江秋负责。久看中文网首发

  对这项新工作,陈近南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很快接手,开始组建国家安全局。

  ……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华国正在逐渐的走向正轨。

  按照目前的局面来说,只要给大华十年的时间,就能让整个大华九成的人民解决温饱问题。

  二十年的时间,大华的国力就能够极为鼎盛,到时候想要开疆扩土易如反掌。

  但是楚江秋根本就不愿意等这么长的时间。

  楚江秋给自己的期限是最短五年最长十年的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果想要按部就班的进行,时间是绝对来不及的。

  所以,就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了。

  楚江秋开始让科研院专门分出一个部门,专门制造海船。

  当然了,海船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研究这么快的。

  为了加速海船的研究,楚江秋可是没少从现代带回去一些比较有科技含量的部件。

  半年的时间,船厂就造出了二百多艘船大小船只的一支舰队。

  这个规模的舰队,和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候的舰队规模差相仿佛。

  当然了,船只的质量,则是要比那时候的质量好上了太多。

  毕竟主要的材料和部件,都是楚江秋从现代运送过来的,在明代只不过是组装和进行简单的改装而已。

  然后楚江秋直接命令施琅为舰队的队长,率领两万余人,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当初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装逼用的……

  而此次楚江秋领命施琅下西洋,主要是为了贸易赚钱。

  这次舰队装载的火器之犀利,绝对是前所未有。

  楚江秋已经嘱咐郑和,但凡沿途碰到海盗或者不配合得地域,直接轰击不解释。

  并且这次施琅也是带着任务出海的,贸易赚钱并不是施琅的唯一目的。

  大航海时代为什么能够赚钱?

  就是因为双方相隔太远,市场不流通,东方的货物运送到西方,足足可以卖到五六十倍得暴利。

  而西方的香料都奢侈品,运送回来,绝对超过百倍的利润。

  但是这些香料等奢侈品,其实在楚江秋看来根本就不值钱。

  因为在现代社会这些都太容易购买了,要多少没有啊?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此次大航海计划呢?

  因为楚江秋正在逐渐减少从现代带东西回大华的举动。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光靠那来主义是行不通得,必须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此,才有此次的大航海计划。

  当然了,大航海计划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施琅标记航线,记载沿途的风土人情。

  观察沿途的军事目标,为以后的扩张做好准备。

  五年或者十年之后,真要扩张的话,那么就不能只从陆路一路进行。

  要陆海一起行动,双管齐下。

  很快,施琅就率领舰队出发了……

  一年之后,整个大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就在第二年一开春,楚江秋就将地瓜、玉米和花生在整个大华范围内全部普及开来。

  当然了,这次楚江秋又从现代带过来不少的种粮。

  有了这三种农作物,让农民吃饱肚子已经不是太大得问题了。

  相信等到秋收的时候,农民手里多少都会有些余粮得。

  在这种情况下,在官府的引导下,已经可以让资本主义逐渐萌芽了。

  当然了,这种萌芽大概还需要一些时间。

  而施琅下西洋,赚取了大量的银子,楚江秋开始在整个大华范围内大肆建造学校还有医院。

  经过一年的培训,终于培训出了部分的师资力量。

  至于医院,现在还没有合格的现代医师,只能一点点做准备。

  楚江秋让李中梓成立卫生部,李中梓任部长,全面负责全国的医院和卫生体系。

  再者,就是在全国主要干道修建公路。

  并且修建的是水泥路。

  当时并没有现代这么多现代化机械,修路主要是用人工。

  幸好当时的工钱极为便宜,楚江秋给的工钱不低,伙食也好,因此吸引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一年的时间,大华的主要干道公路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