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时穿越明末-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当时的工钱极为便宜,楚江秋给的工钱不低,伙食也好,因此吸引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一年的时间,大华的主要干道公路已经初见模型。

  也是在这一年之内,科研院研制出了电报,可以远距离通讯。

  楚江秋正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网络,这样一来,地方有什么事情,可以通过电报,用最短的时间联系京城。

  就算是最偏远的地区,一天的时间也是能够连线到北京来。

  通讯问题,是现代的重中之重。

  等下一步公路建设好了之后,楚江秋准备让科研院投资生产自行车,还有脚蹬三轮了。

  至于电动车,估计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研制出来。


第五百六十二章:大结局(上)

  两年之后,全国的主要公路干线全部修缮完毕。

  全国的主要城镇里面,全部修建好了学校,老师全部到位。

  至于偏远农村的学校,暂时普及率还不足,这些只能慢慢普及了。

  医院的普及率和学校相差无几,当然了,这些医院里面,并没有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

  楚江秋已经将现代医学的相关书籍交给李中梓,现在李中梓正在钻研和培训人才。

  不过距离现代医学不如实用之中,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完成。

  科研院研究出了自行车和脚蹬三轮还有手推车,当然和现代自行车还是有些差异的,主要是轮胎的质量达不到。

  不过自行车还有脚蹬三轮和手推车得销量是非常不错的,因为现在农民手里都有闲钱了。

  现在小冰川时期已经过去,三种新型农作物两年连续大丰收,农民手里有粮食,也有了一些闲钱,有了一定的购买能力。

  ……

  三年之后,电力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水力发电机被研制出来,大华国正在全国几个试点建设水力发电厂。

  并且最为难得的是,蒸汽机问世,现在科研院正在全力研究蒸汽火车,目前技术难题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几年时间,科技上的突破真的是日新月异,每年都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这种情况,就算是在西方都是极为罕见的。

  一个构想,从提出到事实,中间要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实验,最终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并且也仅仅是有可能而已,更多的可能,则是这个构想本身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大华国的情况,和西方又有所不同。

  因为大华国的科研院,真正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因为很多构想,并不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而是楚江秋代他们提出来的。

  他们只需要按照楚江秋提出的构想去完成就可以了,并且之间的种种难题,楚江秋都会给出他们必须得知识。

  当然了,楚江秋给他们的,也仅仅是知识而已。

  楚江秋固然可以给他们成品,但是这样以来,和科研院就没有太大得关系了。

  楚江秋只是给他们目标,还有必要的知识,至于中间得途径,是需要他们自己寻找的。

  比方说,大华国的水力发电机,就和现代的水力发电机有所不同。

  楚江秋认为,科技有无数的可能性。

  目前来说,大华国的科技水平虽然落后,但是未必不能再一些领域上有所突破,说不定能够想现代所未想也未可知。

  ……

  四年后,蒸汽火车终于问世。

  而再次之前的时候,楚江秋已经在开始修建铁路,目前已经铺设了三条主干线得铁路线路。

  其中一条已经修建到了关东还有草原的一侧。

  看到大华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满清人心里是极为绝望的。

  这几年,满清也在发展,但是发展极为缓慢,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

  因为当年从北京退出一事,带来了太多的后遗症。

  人是退出来的,但是人心却丢失了,而满清用了几年的时间都没能找回来。

  尤其是在大华国告诉发展的情况下,人心更是越来越散。

  威名赫赫的草原八旗子弟,雄心已失。

  而现在,满清的八旗子弟眼睁睁地看着:看见铁路修到我家乡,像一条巨龙翻山越岭……

  ……

  五年之后,大华国民富国强,兵强马壮。

  大华国以陈近南为首的好战派,已经厉兵秣马,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出击了。

  与此同时,大华国的海军也没闲着。

  大华国的海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三支庞大的舰队,海军总司令乃是施琅。

  当然了,舰队之中还有利刃成员组成的精英小组。

  精英小组所用的,就是楚江秋当初待过来的五艘驱逐舰,战力在整个海军之中都是最猛的。

  精英小组存在的意义,就是制衡施琅。

  没有制衡的权利,是非常可怕的,很有可能会失控。

  大华国只用了短短的五年时间,就完成了一个正常的封建王朝至少要十五年或者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的目标。

  现在大华国已经整装待发,而第一个目标,就是统一北方的蒙古族还有满清。

  蒙古族远避北方,退避了足足上千里路。

  而满清则是因为大华国的威胁,全国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出兵二十万骑兵,准备和大华国决一雌雄。

  此次乃是康熙帝亲征,率领满清能征善战的将军兵分三路,准备给大华国一个迎头痛击。

  满清利用占据地利和熟悉地形的优势,和大华国玩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

  然后再对他们最为有利的地形中展开伏击,准备歼灭掉大华国的主力。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人家大华国有空中侦察机……

  满清的所有计谋人家全都一清二楚,之前根本就是假装不知道,准备将计就计而已……

  结果,满清的二十万骑兵近乎全军覆没,只有康熙帝带着几个将领,还有近前亲卫队杀出一条血路,夺路而逃。

  额,好吧,其实这还是陈近南主动放他们走的。

  陈近南也知道,满清的长公主已经为他们的皇上生下小公主,这个康熙可是长公主的弟弟,最好还是生擒的好。

  康熙帝返回之后,八旗子弟的士气已经落到了最低点。

  最终在长公主的劝说下,康熙无奈率满清群臣投降。

  楚江秋将康熙还有满清的臣子都送到北京城,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婉姑娘和她的宝贝女儿楚诗音。

  康熙帝被封了一个王,在北京城建了一个王府,当然没有什么实职务。

  康熙并没有被监视,可以随意出府,只要不出北京城,想去哪去哪。

  之所以有这样的优待,主要是因为他是婉姑娘的弟弟的缘故。

  至于满清的那些臣子,楚江秋则是择优录用,至于那些没什么才能的,就随便找地方安置了事。

  做完这一切之后,楚江秋并没有急于扩张。

  而是将满清勇猛的八旗子弟抽调出来,补充进军营里面去。

  将四成的满清人遣送到大明的各地,然后从大明抽调人手到满清。

  教给那些满清人如何种地,如何建设房屋,在草原上开展贸易区。

  进过半年的时间,满清基本上和大明融合到了一起。

  当然,这只是强行的融合。

  但是楚江秋并没有亏待满族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汉之间,将会部分彼此。


第五百六十三章:大结局(下)

  攻下满清之后,大华国的兵力非但没有缩减,反倒是为之壮大了一些。

  然后从满清的地盘发动,迅速占领了整个蒙古。

  蒙古人被逼进入到沙俄……

  这时候,俄罗斯和大华之间,已经再无任何隔离带存在了。

  俄罗斯集结兵力,在国境线上枕戈待旦,随时提防大华的入侵。

  不过在陈近南带领的神机营的火器之下,俄罗斯士兵完全不堪一击。

  当时的俄罗斯,由沙皇统治,统治十分之昏聩,因此面对入侵,根本就阻止不起来像样的抵抗。

  尤其是陈近南率领的神机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农奴秋毫无犯。

  但是沙俄的大小官员全部被处死,陈近南又组织事先培养出来的懂的俄语的人出面充当地方官员。

  而当这些官员宣布新的政策之后,当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因为在新的政策之下,他们能够吃得饱穿的暖,比在沙皇统治之下的生活要优渥许多。

  因此陈近南在占领了大片的沙俄土地之后,都能迅速掌控住当地的局面。

  当年成吉思汗之所以打下那么大的一片地盘,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占领,就是因为蒙古族当年人手远远不足。

  或许能够打的下来,但是根本就没办法守住。

  额,当年的蒙古族人手不足。

  但是现在的大明有的是人手啊,大明现在的人口总数已经繁衍到差不多三亿左右的总数。

  这么多人口,想到异国领略异域风情的人大有人在。

  最关键的,去异国可是当官去的啊,至不济也是上等人的存在啊!

  ……

  整个沙俄,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陈近南便全部攻打下来。

  当然,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仅仅用半年就可以打下来,但是想让整个沙俄上下归心,所需要的时间就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做的到的了。

  不过在治理沙俄上,陈近南总感觉要比治理大华要轻松许多。

  因为反正非我族类,不听话的统统死啦死啦的。

  把不听话的统统杀掉,剩下就都是听话的了。

  实际上这一招的确很管用,因为大华国并没有歧视沙俄子民,对待他们和对待大华百姓一视同仁。

  并且根据宣布的政策,他们的日子将会越过越好。

  如果这样还不满足的话,那就只好清楚掉了。

  果然,这样一来,沙俄的治理很快就走上了正途。

  一年之后,沙俄已经基本上稳定了下来,楚江秋组织沙俄和大华进行贸易,人口流动变得频繁起来。

  沙俄和大华人相互通婚,楚江秋甚至还娶了沙俄选取出来的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少女……

  相信过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沙俄就会被汉化了。

  一年之后,沙俄基本上稳定下来。

  然后楚江秋在沙俄留下一部分用来维持秩序的队伍。

  同时从沙俄征集了十万士兵,将这些士兵大乱,分散到大明的各个兵种里面。

  这样一来,大华就不会因为在沙俄留派兵力而致使总军力减少了。

  然后陈近南从沙俄脱身,开始进攻印度……

  三年之后,整个亚洲都已经纳入了大华的版图之中。

  与此同时,施琅率领大明舰队,进行海上侵略之途。

  ……

  大华国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除了极少数北极之内的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区域之外,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版图全部纳入了大华的区域。

  或者说,整个地球上,除了一个大华之外,再无国家。

  而十年的时间,大华的科技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热气球被发明了出来,电动汽车已经在远大明的地方有所普及。

  至于飞机正在研制之中。

  因为全球统一,所以西方那些著名的科学家,比如说牛顿、伽利略等人,全部被集中进了科研院里。

  被转移之后,这些科学家原本还非常惊恐,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到底会是什么。

  但是到了科研院之后,这些科学家完全被惊呆了。

  因为他们发现,大华的科研院里研究的东西,居然比他们更先进。

  并且有很多领域,是他们之前从来都未曾研究过的。

  要知道,他们西方在很多领域都是共享的,他们一向看不起东方。

  但是没想到,人家东方的科学研究,早已经走到了他们的前面。

  看到科研院里的研究课题,还有一些资料,这些西方科学家很快就被吸引了进去,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了科研院之中。

  人民常说,科学家往往都是疯子,都是孤独的。

  但是在一群志同道合得同志面前,这一切都是不成立得。

  而因为西方的这些科学家的加入,科研院的研究进度进一步加速起来

  他们用了五年的时间,终于研制出了能够在天空飞行的飞机。

  又用了五年的时间,将人造卫星送上了天空。

  电影出现,电视的出现,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在国计民生上的发展,全球一统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全球一统,就可以按需发展。

  那个区域适合种植,可以统一种地。

  那个区域适合施工,就建设工厂。

  资源统一调配……

  在楚江秋这个皇的统一调配之下,整个大华的生活水准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十年时间,所有的大华子民,基本上已经摆脱贫困,都能够吃的上饭,穿的上衣。

  至于能够有学上,有地方看病这一点,绝大多数的大华子民可以享受的到。

  剩下的,就只能通过时间来一点点完成了。

  全球大融合,汉语成了唯一的官方语言,各族之间进行通婚,地域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各地区之间再也没有战争,大家和平相处。

  ……

  当然了,这都是好的方面,实际上问题还是非常多的。

  在人口流动上,就是一大难题。

  还有全程管控问题,国家的制度问题。

  现在楚江秋是皇上,楚江秋拥有现代思想,有着超出这个时代的智慧。

  但是他的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怎么能够保证他们一直这么清明?

  世界一统了,真的还需要一直维持皇族统治吗?

  这样的局面,真的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

  这些,都是需要楚江秋他们这些统治者需要考虑和深思的。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