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儒侠-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国八脉缺一不可,宋国更不能没有书剑阁,况且宋仁军只会听从君上调度,如果你不担任国君之位,才是宋国的大不幸。”

  “叔父此言差矣。”

  “虽然桓脉只剩下侄儿一人,宋国八脉却也能够完全,哪怕叔父担任国君之位,侄儿身为书剑阁传人,又岂会不心向宋国?”

  “至于以后,我准备继续闯荡江湖,不可能带着宋仁军离开,他们还会像以前那样驻守在这里。”

  “只要有外敌来犯,宋仁军永远是宋国最坚强的后盾。”

  宋公闻言却是正色道:“正因为我知道你志在江湖,才更不会接任国君之位,因为一旦阿常卸任国君职位,宋国再也不能留下你。”

  “而宋国,却是非常需要你。”

  桓常眉头微皱,说道:“叔父究竟怎样才能接任国君之位?我若执意不理政事,受伤害的只能是宋国。”

  桓常的话有些赖皮,宋公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苦笑。

  

第二十九章 公子常

  “只有阿常愿意留在宋国,帮助宋国变得强盛起来,我才敢再次成为国君。”

  “留在宋国么?”

  桓常喃喃自语。

  他想到了书剑阁祖师,以及宋襄公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心灵终究还是有些触动。

  “我在这里,能做什么?”

  听到桓常语气有些松动,宋公当即心中大喜,道:“宋国国小财寡,若不变法图强,早晚都会被这个大争之世淘汰。”

  “然而国内各种势力错综复杂,若仅仅凭借我等,根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进行变革。”

  说到这里,宋公将目光放在了宋仁军身上,眼中带着些许狂热。

  “然而,只要阿常率领宋仁军坐镇商丘,纵然再多贵族出手阻挠变法,我都不怕。”

  “只要变法能够成功,积弱已久的宋国必定能够涣散一新,再现襄公时期的强盛也未尝不可!”

  宋公胸怀壮志,一心想要壮大弱小的宋国,只是碍于手中没有能够镇压一切的实力,这才畏首畏尾。

  如今桓常出现,始终守在襄公陵寝附近的宋仁军,很可能会出世,这是一股强大到足以改变宋国局势的势力。

  另外几位家主闻言,全都脸色微变。

  他们虽然也是宋国宗室,不过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宋国既得利益的最大获益者。

  他们家族如今身份已经足够显赫,如果宋公想要从根本上进行变法强国,这些人的利益肯定会遭受冲击。

  只不过,当着宋公以及宋仁军的面,这些家主虽然心中不满,却也不敢表露出来。

  桓常却是眉头微皱,脸上露出了纠结的神色。

  说到底,他并不想进入庙堂,更不想被世俗的权利所羁绊,桓常向往的乃是自由自在的江湖,毕生追求的更是武道极致。

  看着桓常面露犹豫之色,宋公正要再次出言相劝,却是听到了白衣统帅的声音。

  “我观主公修为已经达到炼虚合道境界,虽然尚且没有圆满,突破到入室巅峰境界也是早晚的事情。”

  “对于天下武者而言,蜕凡都是一道可望不可即的瓶颈,无数天才被卡在这里终身不能突破。”

  “其实在朝为官,执掌天下权柄也是一种对心境的磨练,况且主公身为襄公嫡系后裔,也与宋国的兴衰息息相关。”

  “若有可能,末将希望主公能够暂时留在宋国,为这个国家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待日后主公需要游历时,再离开宋国不迟!”

  白衣统帅语气非常真诚。

  他虽然率领宋仁军隐居山林,却也并非不知道天下大势,晓得宋国如今处境并不算好。

  如果没有书剑阁与宋仁军的存在,弱小的宋国可能早就亡国了。

  宋仁军效忠的对象虽然是桓脉家主,却也是整个宋国,自然想要改变宋国现状。

  以前桓常没有出现,他们只能隐居此地,默默等待着主公的到来。

  现在既然已经等到了桓常,宋仁军有了大施拳脚的地方,自然希望桓常能够留下来,率领他们为着宋国的强盛而战斗。

  “阿常,我们都是宋人,体内都流淌着相同的血液。”

  “这些年来我广纳门客,也是因为看到宋国太过弱小,这才想要广纳贤才,让宋国能够强盛些许。”

  “为了宋国,为了先祖,为了百姓,你就留下来吧!”

  安阳君此时也站了出来,双目炯炯的看着桓常,眼中带着非常灼热的光芒。

  很少有人知道,安阳君为了宋国的强盛,究竟付出了多少。

  可是,安阳君从来不会后悔,更愿意为了宋国之强盛奉上一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阿常不仅仅是一介匹夫,更是宋国当之无愧的宗室,你有义务为宋国之强盛而奋斗!”

  萧家家主相对而言比较年轻,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左右,也是激进人士,迫切想要改变宋国现状。

  萧家家主此时看到桓常沉默不语,亦是出言劝谏。

  看着众人那殷切的目光,桓常忽然感觉自己肩膀上担子很重,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孑然一身的江湖客了。

  他身上所背负有国家兴亡,还有宗族使命。

  “好,只要叔父愿意接受国君之位,我就答应你们留在宋国,为了宋国的强盛的奋斗!”

  桓常终于下定决心,铿锵有力的进行回复。

  ……

  宋国都城商丘,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大事,当初那些因为冲突而被摧毁的建筑,也被迅速建造起来。

  不少人都在打听,当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却始终未能打听到详细情报。

  铁卫军以及那日参与捉拿桓常之人,全都被下达了封口令,有几个口风不严的人,很快就被灭口。

  至于宋国国君,好像也在极力淡化那件事情,很多有眼色的贵族,也都不再打听。

  只不过,最近却有一人在商丘名声鹊起,引得无数贵族追捧。

  据传此人乃是隐世宗门书剑阁传人,更是三百年前将宋国推向顶峰与毁灭的宋襄公嫡系后人,乃是宋国真正的宗室。

  可以说,无论是隐世宗门书剑阁传人,还是宋襄公嫡系后人,这两种身份都足以让知情人感到震撼。

  所有知道些许隐情之人,都知道宋国要变天了,不过也有很多人感到了浓浓的不安。

  无论如何,当此人来到商丘以后,很快得到了国君以及大贵族的追捧。

  国君宋公以及安阳君,还有另外六家无比显赫的大贵族,对于这个刚刚出现的年轻人,都是极力交好,几乎达到有求必应的境界。

  一些小贵族知道的事情不多,可是看到这个年轻人有如此大能量,也不敢再怠慢,纷纷登门拜访。

  以至于,那座新建不久府邸的门槛,几乎都要被来往行人踏破。

  安阳君府邸旁边,刚刚拔地而起的府邸,此时却熙熙攘攘。

  恢弘、宽敞的府邸拔地而起,各种亭台楼阁宛若雨后春笋般,在那座府邸内部出现。

  这座府邸被命名为‘桓府’,各大贵族都称呼这座府邸的主人为‘公子常’。

  至于这座府邸主人的身份,自然不言而喻,正是我们的主角桓常。

  只不过,桓常此时脸色却有些僵硬,看着那接连不断前来拜访扥人群,眼中带着些许不耐。

第三十章 讨逆将军

  

  “主公!”

  富有磁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桓常猛然回头,正好看到了白衣统帅。

  当桓常决心留在宋国以后,宋公就下令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出了极其宽敞的桓氏府邸。

  起初,桓常并不愿意让宋公浪费人力、财力,只不过宋公执意要如此行事,再加上宋仁军军营也要安置在府邸内,桓常也只能勉强同意。

  如今的襄公陵寝旁边,留下来千余宋仁军士卒守卫,白衣统帅却是带着两百人马,在桓常府邸内安营扎寨。

  两百人马虽然不多,却也都是宋仁军中精锐,战斗力极其强悍。

  这段时间,桓常疲于应付那些前来拜访之人,两百宋仁军士卒也化身成为护卫,守护府邸安全。

  白衣统帅看着面露无奈之色的桓常,眼中露出些许笑意。

  “将军,你来了。”

  相处久了,桓常发现白衣统帅虽然乃是武者,却也学识渊博,身上始终带着儒雅气质。

  至于白衣统帅的修为,桓常却是有些看不透。

  在白衣统帅身上,桓常没有感受到任何压迫,不过直觉却告诉他,这个看似儒雅的白衣统帅,战斗力绝对十分强悍。

  桓常有时候甚至觉得,白衣统帅可能已经达到蜕凡境界。

  只不过,桓常当初询问过白衣统帅这件事情的时候,对方却摇头否认,说自己并没有突破到蜕凡境。

  饶是如此,桓常也不敢怠慢白衣统帅,也并没有以主公的身份命令对方行事,反而执礼甚恭。

  “主公,其实待人处事也是一种磨练,对你日后修行大有好处。”

  桓常搬进这座府邸以后,白衣统帅就为其在宋仁军中挑选了管家,完全能够帮助桓常应付这些琐事。

  只不过,白衣统帅却劝说桓常自己出面接待众人。

  其一,桓常既然准备在宋国立足,自然要与这些人相互认识,打好关系。

  其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习待人处事,对于桓常而言也是心境的磨练。

  桓常听从了白衣统帅的建议,这才不厌其烦接待络绎不绝前来拜访的贵族。

  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随着桓常在商丘的名声鹊起,前来拜访之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如今的桓常,几乎将绝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接待客人上面。

  可以说,桓常如果没有在鲁国当城门校尉,与三教九流之人打交道的前例,恐怕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将军所言我何尝不知,可是如此一来,我每日练武的时间都要减少许多。”

  “而且,我也不太喜欢做这种事情。”

  “哈哈哈哈!”

  白衣统帅闻言,却是爽朗的大笑起来。

  “我本以为,主公在面临这些人的时候,早就忍不住感觉厌烦了,不曾想直到今日才表露心中的不满。”

  白衣统帅眼中,满是赞叹之色。

  他当初让桓常应付这些络绎不绝的人,未尝不是想要看看,自己这个年轻的主公是否有着足够的耐心。

  桓常的反应,却让白衣统帅非常满意。

  白衣统帅却并不知道,桓常当初在鲁国担任城门校尉的时候,就专门负责解决琐碎事情。

  “不过从今以后,主公不需要继续与这些人周旋了。”

  笑过之后,白衣统帅脸色却是变得严肃起来,然后引手示意桓常来到一个僻静之所。

  “宋国积弱已久,想要变法彻底除去病症并不容易,宋公这段时间也在为变法做铺垫。”

  “而主公,却是变法最不可或缺的人选。”

  “君上已经为主公铺好了路,如今整个商丘城无人不知公子桓大名,再加上你的出身与江湖地位,已经能够在宋国立足。”

  “只不过仅仅凭借这些,还不足以让宋国百姓认识主公,更不是君上将变法重任交给主公的理由。”

  “说到底,主公还是太年轻了。”

  桓常闻言,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这段时间,桓常不仅在商丘城接待了很多贵族,也从各地的奏折中,看出了宋国很多隐患。

  至于那些奏折,却都是宋公派人运送过来,为的是锻炼桓常,并且让他更快了解宋国国情。

  在这个过程中,宋国以及安阳君也不断为桓常造势,这才让他迅速成为商丘炙手可热的人物。

  然而,年龄有时候就是最雄浑的资本。

  众人看到桓常如此年轻,虽然口中没有说什么,心中多少还有些蔑视。

  变法又绝非小事。

  如果桓常不能拥有足够名望,哪怕颁布的法令有益于国家、百姓,在这种法令没有显露益处以前,百姓们也不见得会信任。

  “我已经得到消息,秦国、齐国、魏国等都已经开始变法,我宋国本就弱小,若不能奋起直追,恐怕早晚都会被时代所淘汰。”

  桓常眼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

  “所以说,我们要加快脚步了。”

  白衣统帅没有丝毫气馁,眼中反而露出熊熊战意。

  “一场场酣畅淋漓的战争,一段段能被百姓看在眼中的功勋,永远是主帅积累名望最佳方式。”

  “主公虽然年轻,只要有能力扫平宋国所有叛乱,天下百姓又有谁还会质疑主公年龄?”

  桓常闻言先是一愣,继而失声说道:“叔父准备对那些势力动手?”

  白衣统帅眼中,却是闪过一道厉色。

  “那些毒瘤早该被清除,若非宋国实在太过弱小,又顾忌各方势力,也不至于将他们留到今日。”

  “君上准备册封主公为讨逆将军,只要主公将这些势力全都清除,不仅能够扫平变法的一大障碍,还可以迅速树立威望。”

  “我宋仁军已经准备全军出动,除非宋国境内各大门派彻底撕破脸皮,派出蜕凡境武者干涉战争。”

  “否则,他们必败无疑!”

  白衣统帅语气中,带着强烈自信。

  桓常闻言却是眼皮猛跳,却也为宋公的魄力赞叹。

  桓常身份本就敏感,按理说应该是宋公防备的对象,可是宋公如今却不遗余力捧起桓常,而且还要将兵权交给他执掌。

  敢于如此行事的宋公,如果不是毫不贪恋权势、一心为国之人,就是城府特别深。

  不过,桓常更愿意相信前者。

  

第三十一章 不投降者死

  宣阳城,盗匪横行,百姓流离失所。

  这个位置的情况,几乎是鲁国平阳附近翻版,因为有着宗门的纵容,城外几乎成为三不管地带。

  这里百姓经常遭受劫掠,有钱者迁入宗门管辖范围,没有钱者只能逃入山林,与虫狼虎豹为伴。

  此地最大的盗匪势力,乃是黑风岭,岭上聚集着千余盗匪,终日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黑风岭方圆二十余里,几乎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禁区,根本没有百姓敢于生活在这里,也没有商队从此通过。

  黑风岭上,人头攒动。

  “大当家,附近肥羊越来越少,我们每次打家劫舍都要跑到很远的位置,这可并非长久之计啊。”

  一个打扮好似文士之人,面带愁容的说着。

  黑风岭大当家,闻言却是怒气冲冲的说道:“那些家伙都逃走了,没有人抢我又能怎么办?”

  打扮好似文士之人闻言,脸上当即露出了苦涩的笑容,还有那么一丝厌倦。

  此人本来是个落魄秀才,虽然怀着满腔报国心思,奈何出身太低,而且家中贫困,根本没有门路获取功名。

  后来黑风岭大当家率众劫掠,知道此人乃是秀才以后,考虑到山寨中并没有军师,就将此人掳掠上山。

  不得不说,大当家虽然为人粗鄙、残暴,对于这个落魄秀才倒也非常敬重。

  黑风岭大当家的敬重,也让落魄秀才心中感动。

  毕竟像他这样的人,纵然胸中有些才华,想要获取功名,想要得到官府重用,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说到底,还是落魄秀才出身太差。

  落魄秀才于山寨中生活了一段时间,眼看没有办法逃走,再加上大当家对他执礼甚恭,就想着为山寨做事。

  黑风岭与平阳的黑沙帮相似,不仅仅谋财,还非常残暴、嗜杀。

  落魄秀才在山寨中考察了一段时间,很快就感觉到长此以往,山寨根本不可能持续展。

  因为黑风岭的倒行逆施,早晚都会将附近百姓吓走。

  没有了这些百姓,哪怕黑风岭再如何凶悍,却也找不到任何可供抢劫的对象。

  再加上落魄秀才心中,对于那些百姓多少还有些同情,当即开始劝说大当家,让他只劫财不害命,而且劫财也不要赶尽杀绝,还要给被劫掠者留些财物可供用度。

  百姓忍耐性向来都非常强,如果不是被逼迫实在活不下去,也不会背井离乡。

  大当家看到落魄秀才终于肯为自己出谋划策,当即大喜过望,采纳了落魄秀才的建议。

  有时候,恶名也是一种威慑,一个恶人忽然变善良以后,得到的可能不是赞许,然而是挑衅。

  当黑风岭大当家依计行事以后,其余盗匪团体看到黑风岭的转变,开始觉得黑风岭软弱可欺,屡次前来进犯。

  黑风岭最终虽然将这些盗匪全都击溃,自己损失却也不小,当即使得黑风岭大当家心怀怨恨。

  从那以后,黑风岭大当家就不再听从落魄秀才的计策,只是令其管理后勤、物资。

  至于黑风岭,再次回到了以前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状态,比之以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落魄秀才虽然有心劝谏,却也根本起不到作用。

  到了今日,由于黑风岭的压迫,附近百姓几乎全都走光,这才让黑风岭陷入如今的窘境。

  可以看出,黑风岭大当家现在状态并不算好,脾气自然也暴躁起来。

  “大当家,如果实在不行,我们不如换个地方。”

  犹豫半晌,落魄秀才终究还是出言劝谏。

  大当家脸色阴晴不定,心中也开始挣扎起来,衡量着落魄秀才提出来的建议。

  “咚咚咚!”

  就在此时,大当家隐约间却是听到了战鼓声,当即脸色微变,身体迅朝着外面奔去。

  “大当家不好啦,宋国官兵杀来了!”

  大当家刚刚走出门,就看到一个亲信跌跌撞撞跑了过来,脸上满是惊慌之色。

  大当家闻言,当即面无人色。

  别看黑风岭在附近百姓中间能够作威作福,真要面对宋国官兵以后,绝对没有任何活路。

  “来了多少人?”

  “两,两百骑兵!”

  那个亲信喘着粗气,眼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恐惧。

  大当家闻言却是微微愣,继而怒极反笑:“区区两百人马,居然也敢来我黑风岭,这些官兵不想活了么?”

  大当家惧怕的是宋国,而非区区两百士卒,哪怕对方是两百骑兵,大当家也夷然不惧。

  “大当家,那些士卒全都无比凶悍,上去挑衅的兄弟们尸骨无存,那员宋军将领还下达了最后通牒,让我等自缚双手前去投降,否则鸡犬不留!”

  大当家脸色再变。

  ……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战鼓声隆隆作响,桓常身穿白色战甲,手持长枪傲立于阵前,面无表情。

  在其身后,两百骑兵精气内敛,不过那凌厉的目光,也足以显露出他们的不凡。

  在桓常对面,数百名盗匪拿着武器,看着中间那些化为碎肉的尸体,脸色煞白。

  “啾啾啾!”

  就在此时,却有几道破空声传来,正是黑风岭大当家飞行而来,在其身边还有两名武者,身上都散出强烈的真气波动。

  “敢问将军,为何无故犯我黑风岭?”

  大当家站定以后,当即开始打量桓常等人,虽然感觉这些人气势浑然一体,却并没有感受到强烈的真气波动。

  再加上领军主帅太过年轻,大当家心中的惊慌这才稍微平息。

  “此乃宋国疆域,尔等在此地烧杀劫掠,罪该万死。”

  “我为讨逆将军,特奉君上之令,扫平尔等宵小之辈,若肯自缚双手投降,尚有活命机会。”

  “如若顽抗,鸡犬不留!”

  桓常一改往日儒雅气质,声色俱厉的大声吆喝,不由使得大当家脸色微变。

  “哗!”

  白色的布料被扔往高空,在寒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下降度并不快,随之而来的还有最后通牒。

  “布料掉落地上之前,不投降者死!”

  霸道无比的通牒声响起,两百骑兵仍旧面无表情,可是那些盗匪却已经脸色大变。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第三十二章 秋风扫叶

  “就凭你们两百人,也敢如此嚣张?”

  大当家此时却怒急攻心,对着桓常大声吆喝,眼中也闪过狠厉之色。

  黑风岭大当家横行一方十余年,手中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骨子里有着掩饰不住的暴虐。

  如今看到桓常这个毛头小子,扬言要屠尽黑风岭,又岂能忍住心中的怒气?

  布片轻若鸿毛,再加上桓常将其抛得很高,虽然不停飘荡着,下降速度却也很慢。

  面对大当家的呼喊,桓常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抬头看着那块在空中飘荡的布条。

  “大当家,大当家,我们投降吧!”

  眼看布料聚集地面越来越近,双方之间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却是有一道声音从远处传来。

  桓常抬头望去,看到一个身穿儒士长衫的男子急匆匆跑来,口中还喘着粗气。

  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