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雄-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重威。

    要他放弃对鬼修罗的追查,几乎是不可能。

    “莫大哥,你又何必着急?我也没说不追查此案,老爹当年的事,还有轻行大哥的遭遇,既然知道与鬼修罗相关,我又岂会善罢甘休?”李风云解释道,“我只是说,你暂且将这案子交给我来处理。

    怎么说,我也是一流高手,遇上鬼修罗还有几分保命的把握。而且,从上次的情况看,那鬼修罗并不愿伤我。

    而你大理寺又有什么高手能与鬼修罗抗衡?连郭傲天都差点丧命于鬼修罗之手,你派人去追查此案无异于送死,难道大理寺捕快的性命便那么不值钱?”

    注1:南吴武义元年,即公元920年。

    注2:南吴乾贞二年,即公元928年。

    注3:南吴乾贞三年,即公元929年。

    注4:后唐应顺元年,即公元933年。


………………………………

第三百四十五章 乍闻

    送走了莫轻行、莫轻言两兄弟,李风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莫轻言真像是一只犟驴,好说歹说,莫轻言才答应暂时将查寻鬼修罗的事情交给李风云。

    李风云心里明白,他担心莫轻言的安全,莫轻言也同样担心他的安全。

    鬼修罗是杀手出身,杀手眼中是没有感情的,从鬼修罗的经历来看,他出道杀的第一个人便是他的养父张福来,而他炼成《北冥神功》之后,竟然立刻将血手的刺客一夜杀尽,并将其内力吸为己用。

    上次鬼修罗没有对李风云下狠招,并不一定意味着下次交手时鬼修罗会心慈手软。

    莫轻言就是这样一种人,遇到事情之时,他总是先替别人着想。

    李风云坐在软榻上,静思下一步该如何做。

    要弄清刺杀案和当年逼得老爹跳崖的那人是谁,只有从鬼修罗身上找线索。看来还是要走一趟江南,或许在那里能找鬼修罗的线索。

    正在思量间,忽然亲卫来报,说门外有一位叫冷雨轩的公子前来拜访。

    冷雨轩?那不就是十九么?他来做什么?

    李风云心中有些奇怪,急忙命人将十九带入书房中来。

    “在下冷雨轩拜见李大将军!”见到李风云,十九的礼数做得十分足。

    “哈哈哈哈”李风云哈哈大笑,扶住十九道,“十九,何必见外,这可不像你。论公,你我曾共过生死;论私,你是我二师兄的弟子,算起来我们也是同门,不必这般客套。”

    听了李风云的话,十九心中十分不舒服,这一趟,他本不想来,本想推给十七。但是杜重威不许,这才勉强来了开封城。不过,十九城府颇深,不露半点声色:“这是应该的,如今李将军贵为定国侯、三品上护军、冠军大将军、风云卫统领,又是在下的师叔,在下又怎敢失了礼数?”

    “你呀!”李风云点了点十九,笑道,“别在下在下的,这样多不自在?咱们还是跟以前一样,大家都舒服。

    你是什么时候来开封的?十七那木头呢?好长日子都没见着他了,他的婚事不就是在一个月后吗?怎么还不见他的踪影?”

    十九笑道:“如此那我就唐突了。我是今天刚到开封的,先过来给十七打个头站,十七过两天也该到了。你知道,我和十七都是大帅收养的孤儿,自小感情就好,亲如兄弟,这时我不帮他谁来帮他?”

    “哦?有下脚的地方么?不如搬到我府中来,反正我这里地方大。”李风云邀请到。

    “那倒不用,我在开封也置办有产业。”十九答道,“李将军,你也知道我的身份,住在侯府不太方便。”

    李风云点点头,十九是杜重威心腹,与十七一起统领黑衣卫,私底下自然少不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住在定国侯府的确不太合适,所以也没有强求。

    十九清了清嗓子,接着道:“这次来侯府拜访,一来是与李将军好久没见,正好聚一聚,叙一叙旧情,二来,大帅也有封书信要给将军。”说着,十九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笺,递给李风云。

    李风云接过信笺,用裁纸刀挑开完好的火漆,取出信纸,展开细看。

    “风云贤侄如晤:

    阳城一别已近半年有余,安好乎?忆往昔,镇州城头,斜阳道外,一骑西去;阳城郊外,白团村前,旌旗直指酋首,不胜感慨,生子当如斯。

    卿蒙圣上青睐,独领一军,屏蔽京师,老夫甚为欣慰,功名本应马上求,男儿征战沙场,幸也!

    然梁园虽好,却非久留之地。贤侄素来豪迈,恐难堪阿谀奉承之辞,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高飞之雁难免雕翎之祸,流言绯绯,难容闻达之士,戒之,慎之!

    贤侄智慧通达,应知在内而危,在外而安之理。

    他日出巡一府,当与贤侄举杯共欢于镇州墙头,重叙旧事,岂不乐哉?”

    杜重威信中的意思很明白,劝说李风云请旨外调藩镇,与他结盟联手之意。

    看他的意思,杜重威应该已经知道李风云因救驾而遭排挤的事情,想借此机会,将李风云再次拉回他的阵营。

    李风云率兵打仗的本事,杜重威是看在眼里,屡出奇兵,出人意表,有神鬼莫测之能,他麾下猛将虽多,但无一人能与李风云相提并论。杜重威想要做皇帝,恐怕难免要与李风云刀兵相见。此时若能将李风云拉过去,日后便少一个对手,多一员良将。

    李风云一连将这封信看了数遍,心中暗叹,若是这封信在十多天前来,他或许会心动,但是小皇帝石重贵对他如此信任笼络,他又何忍心弃他而去?

    十九紧紧地盯着李风云,知道李风云将信笺放在烛火上烧掉,方才问道:“你的意思怎样?”

    “如月现在怎样?”李风云没有回答十九的问话。

    “二小姐,她……她现在很好。”十九心中强压住厌恶之意,微笑着答道,“临来之前,二小姐还问起过你,不知你几时才能再去镇州。如有可能,希望李将军能于来年三月十八日,光临镇州,喝上一杯喜酒。”

    “你说什么?”李风云脸色陡变,人影一晃,已经闪到了十七身前,一把揪起十九,大声喝问道,“你再说一遍。”

    “将军难道不知道么?”十九满脸惊诧,心中却快意无比。虽然杜如月即将出嫁李天尧,他也心痛无比,但是看到李风云这般,他仍然很高兴。

    轻轻拨开李风云的手,十九长叹一声,惋惜道:“李将军,你与二小姐之间的事,我也知道一些,可是有些事情,是不能改变的。

    泰巅争锋结束后不久,永固宫主将杜如月送回了镇州,李守贞派出使者与大帅议定了迎娶事宜,日子便定在来年三月十八日,春暖花开之时。

    你也知道,这桩婚事是早就议定好的,即便是大帅也无法改变。”

    一时间,李风云犹如雷击,心中万念俱灰,爱恨交加。

    难怪这两个月来,他给杜如月寄去了十多封信,杜如月却半点回音也没有,难道是杜如月想要斩断两人之情愫?

    当初与杜如月见面的种种场景,一幕幕出现在他眼前……

    山盟海誓,到头来原来是虚语妄言,南柯一梦。

    什么鬼修罗,什么御猎场刺杀案,什么归藏经,此时对李风云来说,都不重要了。李风云额头上青筋直蹿,此刻只想飞到杜如月身边,向她问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也不是没有挽回的办法,只看李将军敢做还是不敢做!”十九的声音在李风云耳边荡漾。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失策(1)

    “什么办法?”李风云紧紧抓住十九。

    十九叹了口气,道:“什么办法,李将军应该想得到,郓州离开封也不算太远。我是大帅的家奴,有些话,我不能说,也不该说。

    李将军,听我一句劝,天涯何处无芳草?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让二小姐在其中为难?放手吧,当放手时且放手。”

    原来还是回到了原点,要杀李天尧。

    可是,当初永固宫主逼着他答应不再伤害李天尧,该怎么办?

    李风云心乱如麻。

    “那句承诺真有那么重要么?那小子真要敢娶如月,老子杀了他谁还能将我怎样?”李风云心中暗暗发狠。

    “也许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对,找小皇帝,找石重贵,他是皇帝,只要他下旨不许这门亲事,将如月许配给我,就算李守贞也不敢明着抗之不尊。”一道灵光在李风云心头一闪而过,“不错,这法子一定能成,我救了小皇帝一命,请他帮这点忙,他没有理由不肯。只要他肯,我将我这条性命卖给他又如何?”

    李风云痴痴地发着呆。

    望着李风云脸色阴晴不定,十九心中暗暗狞笑:“去杀李天尧,去杀呀?你不是英雄么?不会这点胆量也没有吧!最好你跟李天尧同归于尽。如月是我的,谁都抢不走。若真有那天,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哈哈哈哈!”

    李风云不知十九是何时离开的,他只知道,他要去面见小皇帝石重贵。

    “圣上,你拒接了李风云?”桑维翰又急又怒。

    “没……没有!”小皇帝石重贵连退了数步,低声道,“我……朕只是说兹事体大,朕还要仔细思量。”

    石重贵有些害怕这位老臣,当初有景延广在时,他倒不觉得桑维翰有什么厉害。景延广贬往洛阳之后,石重贵发现桑维翰越来越难以对付,偏偏朝中的那些大臣,大多都是他的同党,对桑维翰的话几乎是俯首帖耳。唯一能与桑维翰抗衡的鲁国公冯道,却有是一个泥菩萨,能不说话,他决计不会说话。

    桑维翰又好气又好笑,这跟拒绝又有什么区别?可惜了他为石重贵献得那条空手套白狼之计,并在朝堂上演了那一场戏,只不过用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带刀入侍,随时有面君密奏之权”,眼见就能绑住李风云的心。

    李风云有什么本事,是什么人,桑维翰心中十分清楚。只要笼络住此人的心,大晋江山便算是保住了一半,他也算对得起先帝的知遇之恩。

    “陛下,请下旨命令李守贞与杜重威解除婚约,日后再找机会将杜如月许配给李风云。”桑维翰跪下来叩首道。

    “这……”石重贵迟疑了一下,摇头道,“朕不能这般做,李都指挥使向来对朕忠心耿耿,敬畏有嘉,朕岂可因李风云而伤李都指挥使一片忠诚之心。”

    忠诚?桑维翰心中冷笑,大晋的皇位也是别人手上抢来的,手段不太见得人,割让燕云十六州更是让天下人愤怒不已,建国也不过只有不到十年,哪里来的忠心?

    当初如若不惹怒契丹,引来契丹的入侵,借着契丹的虎皮,还能震慑群小,让他们不敢起异心。如今跟契丹反目成仇,河北之地满目疮痍,百姓死伤无数。两仗打下来,数年生聚而来的充盈府库如今已经是空空如野,大晋如一栋处处漏风,一阵狂风吹来,就可能将这栋破房吹垮,他这个宰相能做的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当初契丹人退过黄河后,桑维翰为石重贵献两虎相争之策,利用刘知远辖制杜重威,以刘知远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杜重威为北面行营副招讨使,以强挟弱,率本部兵马北驱鞑虏。

    可是石重贵只听从了他的两虎相争之策,却命令杜重威辖制刘知远,以杜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刘知远为北面行营副招讨使,以弱挟强,为了增加杜重威的实力,更是从各地勤王兵马中抽调了十多万精锐士卒,加入到北伐大军之中。

    桑维翰看到了这条旨意,当时几乎惊掉了眼珠。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可如此儿戏?

    他献两虎相争之策,前提是晋军要能击败契丹人,至少也是能要与契丹人打平,石重贵这种布置,完全违背了这一前提,似乎只是想挑起刘知远与杜重威之间的纷争。难道石重贵真的以为,凭着二十万大军就一定能打败契丹人?

    与刘知远相处多年,桑维翰深知刘知远的性情。

    刘知远有野心,但野心并不彰显,此人性子内敛,顾忌太多,又好名声,即使有机会,也未必就一定会背叛大晋。就如先帝石敬瑭一般,如果不是李从珂逼迫太甚,也许先帝真的就只会做一辈子河东节度使。

    而杜重威不同,杜重威与契丹人早有勾结,这件事,瞒不过桑维翰。战争初起之时,杜重威收缩兵力于镇州,放任契丹铁骑长驱直入。杜重威的心思,桑维翰怎会不知?他是想,等到大晋跟契丹人拼得差不多了,再坐收渔翁之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所以,在桑维翰心中,对杜重威的提防原重于刘知远。

    可是小皇帝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河东乃是龙兴之地,远比镇州重要,刘知远手中的精兵更倍多于杜重威,也挟忻州之捷,博州之捷,威名也远高过杜重威。相比之下,天时、地利、人和都倒向刘知远,所以,朝廷要削弱,要对付的首要对象当然是刘知远,而不是杜重威。

    可是小皇帝石重贵就没有想过,不管怎么说,契丹入侵中原之时,刘知远一直都在抵御契丹人,契丹西路军更是由刘知远一人独力打败的。

    而与此同时,杜重威不过是在镇州城头喝酒,坐观契丹人涂炭中原。

    任命刘知远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合刘知远、杜重威两部之力十万余众北伐,论资历、论实力、论威望,杜重威都无话可说,就算有心掣肘,刘知远也有本事将他压下去。

    而且这样做,虽然有挑拨防范之意,但并不明显,大家都可以接受。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失策(2)

    以刘知远好名的性格,必定会全力北伐,即便不会真与契丹铁骑硬拼,也必定会积极收复失地,硬仗苦仗肯定会让杜重威顶在前面,消耗掉杜重威的实力,这样一来,两人之间必定会有罅隙,有了罅隙,日后再加挑拨,还怕这两人不反目成仇?

    可是小皇帝石重贵太性急了,太自以为是了,也太想表现自己,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了。

    石重贵认为桑维翰这法子见效太慢,所以他将桑维翰的法子改了一改。命令杜重威辖制刘知远,以杜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刘知远为北面行营副招讨使。

    杜重威势弱,刘知远必定不服他,两人之间的矛盾就必定会爆发。

    为了增强杜重威的信心,石重贵更调集了十多万精兵到杜重威麾下,以助杜重威的声威,这样一来,杜重威控制的兵马就足有刘知远的两倍,足以压服刘知远。

    小皇帝自以为聪明,却将天人都当成了傻子。这样一来,针对刘知远的目的太明显了,两虎相争之策,实际上变成了朝廷联合杜重威打压刘知远之势。

    刘知远是什么人,怎么可能看不透这其中的猫腻?他又怎肯束手待毙?如果说以前刘知远还没有明显的谋逆之心,这么一来,他不想谋逆都不行了,他已经被小皇帝逼到了悬崖边了。

    如果不是契丹人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桑维翰怀疑刘知远恐怕再过不了多久就会割据河东自立。疲敝的大晋有能力去攻打他么?

    契丹人的这一记回马枪,吓坏了小皇帝,也吓坏了那些为小皇帝出计策的群臣。因为河南、山东等地可战之兵的精锐都拨调给了杜重威,如果杜重威抵挡不住契丹人的这一记回马枪,河北聚集的二十万精锐大军崩溃,那局势会立时崩溃,河北完了,河东也完了,河南、山东也岌岌可危。最好的结局也是皇上率众臣走避关中。

    说实话,那时桑维翰对杜重威能否率领那二十万大军挡住契丹人都表示极大的怀疑,更别说是打败契丹人。疲敝之军率狐疑之众,能自保就算是不错了。听到契丹人回头杀来的消息,桑维翰甚至开始准备迁都洛阳,继而转入关中。

    此时再想要让刘知远出力,担负起大局,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阵前换将,乃是军中大忌。

    小皇帝下了一招臭棋,让大好的局面变得万般危险。

    石重贵总是这样,心血一来,不管收益,便将手中所有的筹码拍上赌桌,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却赌上身家性命。

    当初不愿向契丹称臣是这样,现在又是这样!

    正在危难之际,李风云横空出世,一战破耶律天德,拖延住契丹人追击的脚步,给杜重威赢得了时间;再战收降卒、诈取阳城,大败耶律麻答,解除杜重威的后顾之忧;三战袭取契丹大军的后后背,逼得耶律德光不得不弃军而逃,契丹铁骑大败。

    直到这时,李风云才真正落入到桑维翰的眼中。

    仔细研究过李风云以前的战例,桑维翰惊讶地发现,大晋对契丹取得的每一场重大胜利,竟然几乎都跟这个才二十岁出头年轻将军息息相关。

    桑维翰隐隐感到,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能不能笼络住此人,将关系到大晋的存亡。对于这样的人,桑维翰认为,要不惜一切代价加以笼络,如果仍抓不住他的忠心,那么,桑维翰建议,要不惜一切代价杀了他,以免后患。

    所以,桑维翰亲自请命犒劳三军,他要亲自去看看,这李风云究竟是何方神圣,是否与他想的一样。

    桑维翰很奇怪,为何小皇帝石重贵不经意中会流露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想法,认为天下人忠于他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他是皇帝,是真龙天子,是上天派下来管理天下的。如果对他不忠,那就是大逆不道,应该千刀万剐,夷灭九族。

    对于小皇帝的这种想法,桑维翰嗤之以鼻。

    这种想法,老百姓、臣子有,桑维翰觉得是一件好事,因为大晋的江山会因此而变得稳固无比。作为皇帝,心中有这种想法,简直是幼稚、可笑之极。

    若真是这样,那大晋的江山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从天上凭空掉下来的么?

    忠诚实际上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品质,是数千年来不懈教化的结果。

    世上并没有凭空的忠诚,凭空而来的忠诚来得容易,去得也简单。忠诚的培养需要付出代价和时间,而在战乱纷呈的年代,贫弊的大晋还支付不起如此昂贵的代价,也耗不起如此长久的时间。

    所以,在如今的世上,利益的羁鞑来得要比忠诚更为有效而直接。

    这也是在这乱世之中,割据各地的军阀,已经朝中尸位素餐的大臣普遍采用的方法。

    然而李风云不是一个可以用利益羁鞑的人,当然,想要获得他的忠诚也非常之难,但是,桑维翰发现,李风云非常重感情。当利益与忠诚都不能让一个人臣服之时,建立起稳固的感情,无疑是很好的一种方法。

    所以,桑维翰建议小皇帝用感情羁鞑住李风云,多施恩惠,赢取李风云的好感,以心交心,换得李风云的信任。

    为此,桑维翰不惜在石重贵对李风云疑心重重,大发雷霆之际,强烈建议用“带刀入侍,随时有面君密奏之权”之策安抚、笼络李风云。并且告诉恐惧的小皇帝,李风云不会杀他,因为他根本没有弑君之心,不是他不敢,而是他根本没这么想过。

    好在石重贵接受了桑维翰的建议,并和他在朝堂上演出了那场强行发出中旨的好戏。从张尽忠禀报的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小皇帝与李风云的距离总算是拉近了一步。

    现在,上天给了小皇帝石重贵一次机会,一次将李风云牢牢绑在战车上的机会。李风云竟然自己请求石重贵发旨解决他与杜如月的婚事,这种机会哪里去寻?把握得好,那在李风云心中,石重贵恐怕是他最重要的朋友之一。

    而从李风云以前的行事风格来看,为了朋友,他可以不顾生死。

    忠诚也许羁鞑不住李风云,但义气却可以。


………………………………

第三百四十七章 雄主

    “请陛下下中旨,命李守贞与杜重威解除婚约,日后再找机会将杜如月许配给李风云。”见小皇帝石重贵久久没有回答,桑维翰再次请求,语气有些加重,“臣会继续组织众臣,弹劾李风云。”

    “不要逼朕,此事朕自有计量,无须桑爱卿多言!”小皇帝似乎觉得自己的威严被桑维翰侵犯了,一抖袖子径自不顾地退出了北宸殿,只留桑维翰还跪在殿中。

    桑维翰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这就是他辅佐的君王么?如果是先帝……可惜先帝已经去了。

    “桑大人,圣上已经走了,快起来吧!”张尽忠看了看小皇帝消失的背影,急忙上前一步,想要扶起桑维翰,这是他做奴才的职责。石重贵与桑维翰议事,小皇帝也只允许他在场。

    “滚开,你这阉人!”桑维翰一挥袖子,扫开张尽忠,起身地站了起来,横了张尽忠一眼,怒气冲冲地转身离去。

    张尽忠脸色一白,不悦之色在脸上一闪而过,又恭恭敬敬地弯腰道:“桑大人慢走!”

    “他居然敢骂你!他还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御书房中石重贵猛地一拍桌子。

    “皇上,都是奴才的不是,桑大人他……”张尽忠急忙跪倒在地,正要解释。后宫与太监不得干预国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