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云霓)-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婆子看了一会儿,没料到车夫坐上车去,马车重新向前走去。

  婆子正不知如何是好,转眼一看,武穆侯家之前来问话的婆子提着红灯笼走过来。

  婆子忙迎上前。

  冯立昌家的道:“少夫人说了,娘家的事她是做不得主的。”

  这话是什么意思?一直听说名门望族家的小姐是很注重名声的,难不成竟然不怕顾家将这件事说出来?

  那婆子上上下下打量了冯立昌家的几眼,头上戴着一只青玉簪子,身上穿着的也是上好料子做的新衫。

  只是侯府的一个下人,穿戴却不比她家里的太太、小姐们差,那婆子心里思量着低声道:“您一定是管事的妈妈。”

  冯立昌家的摇头道:“我只是普通的下人罢了。”

  那婆子自然不肯相信,仍旧解释道:“陶二小姐的庚帖还在家里,家里也是准备过的,总不能黑的白的都不说,就这样算了,”那婆子说着抹泪,“可怜我们家少爷还下了大狱,生死未卜,若是武穆侯夫人说句话,我们心里也能宽解一些。”

  冯立昌家的为难起来,“你也不能怪我们家夫人,二小姐的婚事怎么也轮不到我们夫人做主,”

  顿了顿,“别说是我们家,就算是稍稍读书知礼的都懂得这个道理。”

  那婆子被说的哑口无言,冯立昌家的又要追赶马车,匆匆告辞走了。那婆子只能碰了一辈子的灰,垂头丧气地回去复命。

  薛明睿、容华回到薛家先去老夫人房里。

  二太太正和老夫人说话,容华上前给老夫人行了礼,老夫人问道:“亲家老太太情况怎么样?”

  薛明睿道:“比上次看起来精神又差了些。”

  老夫人叹口气,“年纪越大越怕生病。”

  二太太想起瑶华的事来,扬着眉毛打听道:“你二姐怎么样?家里都准备好了?说来也是巧,我们两家又多了一层亲呢。”

  不是要提这层亲,而是故意要让她难堪,却不想想瑶华能嫁去常宁伯府,主要的原因是在常宁伯家。

  瑶华嫁给常宁伯世子之后,常宁伯四小姐紧接着就要嫁进薛家,若是常宁伯世子的婚事办的不尽如人意,老夫人又岂会放心薛明霭的亲事?难免就要多加询问,二太太鱼目混珠的机会就少了。

  容华脸上故意露出尴尬的表情来,显然是要回避这个话题。

  二太太看在眼里不由地笑了。陶家将来免不了要落得不好的名声,连带着容华也不能好过。

  从老夫人屋里出来,二太太回到房里说起容华娘家的事。

  薛崇义冷笑一声,“让我们整个薛家都跟着颜面无光,好在是庄亲王监国有些事不好决断都压着,若是皇上在,这件事早就被提到了明面上。案子虽然没查清楚,陶正安是第一个要被拿办的。

  陶正安之前依靠是义承侯赵家,现在想转投庄亲王……晚了。别看和常宁伯府结了亲,到了最后关头常宁伯不一定会帮这个亲家。不过是替儿子娶个冲喜的媳妇,谁会在意?”

  二太太捂着嘴笑起来,“这么说陶家这次是肯定完了?”

  薛崇义笑了,“完了。到时侯你想办法再寻容华个错处,彻底将她压下去。我听母亲的意思,很喜欢大媳妇,你也别太有成见,许多事能给小辈做的就给她,将来她掌家还不是要听你的,你何必担着这个名声。再说,等到明霭成了亲,你身边更有了人帮忙。掌家的事就像政务一样,不能急于一时半刻。”

  二太太半笑着看了丈夫一眼,“家里的事你们男人懂得什么?说的头头是道。”

  薛崇义拉起二太太的手,“你啊,就是被个小辈唬住了,你也不想想,她嫁过来有什么依靠?大嫂尚且比不过你,她一个庶女最多得母亲一时欢心落些好处罢了。”

  二太太冷笑着塞了薛崇义一个葡萄,“你几时又想开了?前些日子在家里还不是死盯着明睿。”

  薛崇义声音一冷,“若不是我盯着他,说不定他就要去插手陶正安的事。”

  二太太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只扇扇子,“做一两件事就想将家里摸透了?母亲忘记的事我还记得呢。”多年前在府里偷过东西被嫁出去的人,容华却像宝一样提用着,还将她女儿选进府里来,恰好就安排在老夫人院子里。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想挑个错处还不容易?

  薛崇义道:“这两日我就要去陪都公干,将明柏也带上,我,找了人给明柏活动了个经历,也不知道行不行,总要去试试。”

  二太太大喜过望,“我就说,明柏总不能还不如他弟弟。果然有发展,一文一武我也就放心了。”

  薛崇义拿起茶来喝。他也没想到会这样顺利,他刚托了人去问,立即就有了消息。这就是跟对人的好处。每一步都走的比别人容易。只要等庄亲王做了储君,荣华富贵一瞬间就握在手里。

  ……

  容华将从陶府拿来的东西安排好,这才回到房里。

  薛明睿歪在临窗大炕上,雁翎端了用过的洗脚水下去。

  容华也坐下来让丫鬟也服侍着洗了脚,然后蜷坐着看窗外的月亮。

  “在想什么?”薛明睿伸手将容华搂在怀里。

  容华攀住薛明睿的手,目光落下来,薛明睿也有在书上做注解的习惯,虽然字很小,却仍旧刚劲有力,和他一比她显得渺小又柔软。

  “侯爷给我写个字吧!”

  她用手摩挲他的手指,“写个‘顺’字。”

  人无力回天只能顺应天意。

  生命就是这样,都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让最害怕的就是无法掌控的东西。

  看着薛明睿仔细地在她手心写了个‘顺’,容华的眼睛渐渐红了。

  “别哭,我去想法子。”薛明睿手指一合,将她的手握住,“我找个庄子让老太太过去养病。”

  容华摇摇头,“我说过,祖母不肯。”她能做的只是顺着祖母的意思。

  薛明睿皱起眉头,声音也变得沉重起来,“我再去让人找几个郎中去瞧瞧,兴许……”

  容华靠在薛明睿怀里。

  “再让人去找点牛黄来,药铺里能买到的大多都是假的。这些日子你跟娘说说,经常回去瞧瞧。”

  每一次去陶家,薛明睿坐的时间都不长,这一次却和她陪了祖母许久。她知道薛明睿对于家里的事不是很耐心,他的耐心和抱负都在朝堂之上。

  她从来没想过,薛明睿能停下脚步顾及到她的心情,她曾一度认为,他在朝堂上,她在家里彼此之间相敬如宾,隔着一条难以跨进的线。

  如今这条线已经变得模糊。

  她越线,他也在越线。

  容华放松自己依偎在薛明睿怀里,两个人的手指在她腰间渐渐收拢,他低下头来吻上她的唇。

  他的舌尖挑开她的唇,加深这个吻。

  她一时脸红心跳。

  ……

  大太太被人搀扶着坐下来,刚一沾到床铺,胯上顿时撕裂般的疼痛。大太太不由地痛叫出声。

  丫鬟们吓了一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还是陈妈妈在旁边道:“太太再忍忍,只要躺上去就好了。”

  大太太皱着眉头点点头。

  好不容易躺在床上,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绿釉进屋来道:“老太太让大太太过去伺候呢。”

  大太太整颗心一下子沉进了谷底。

  陈妈妈忍不住道:“不然我去回了老太太,就说太太的伤严重了,躺在床上动不了。”

  大太太摇摇头。

  老太太都已经请出族里的人,她再有错处恐怕整个陶家都容不得她。

  大太太咬着牙让下人上前伺候,又挣扎着去了老太太房里。

  老太太已经躺在床上,芮青喂老太太吃了汤药,大太太坐在一旁打扇。

  芮青退了下去,大太太几乎以为老太太已经睡着了,刚要招呼人,只听得一声沉重的叹息,大太太的手一抖。

  “你是不是觉得今天很委屈?”

  声音中带着些长辈的威严,大太太已经很久没听过老太太这样说话。

  大太太摇摇头,“媳妇本来就该在老太太床榻前伺候,是媳妇做的不好。”

  老太太猛然睁开眼睛,眼睛中似是有两道厉光盯在大太太脸上,“不是你做的不好,是我做的不好。我对你们太过放纵,等你们做出许多事来,我追悔莫及。”

  “你心里清楚,比起五丫头,你今天受的苦算得了什么?”

  大太太心里一慌,手中的扇子掉在地上。

  “我在尚且如此,等我不在了,这个家还不知道要如何。”

  大太太身体一软几乎从锦杌上跌下来。

  老太太不准备放过大太太,冷冷地道:“五丫头死后,你在五丫头屋里找什么?是不是你给娘家的银票丢了,赖在五丫头头上?”

  老太太看也不想再看大太太一眼,“我死之后,你是不是也准备将我房里的东西都翻个遍?”

  第二百四十四章 起火

  大太太这下真的坐不住了,水蓝色滚羊皮金妆花褙子委顿在地,跪下来哀求,“娘,媳妇怎么敢这样。您是听了谁的话,定是要挑拨我们的关系。”话是这样说,脊背像是被小虫爬过,又凉又麻,浑身起了冷汗。

  老太太不会随便说这样的话,更何况说的有板有眼……定是抓住了什么把柄,既然能开口,就不容她分辨。

  这话若是传出去,就算衙门里不定案,族里也饶不了她,大太太手抖成一团。

  老太太道:“还用得着别人挑拨?我们娘俩相处不是一日两日,我知道你素来好强,却没想到却强到那个地步,借着我生病就将五丫头害了,用了娘家的人帮忙就以为不会有人说出去?”乜了大太太一眼,“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世人身正律己还怕有个腌臜扑上身,若是存心做了祸害,早有被戳穿的一天,到时候看你如何自处。”

  大太太心里一慌,嘴里却仍旧不敢承认,“娘,您真是冤了媳妇,媳妇怎么敢做出这样的事。”

  老太太听了落下嘴角哼一声,“你心里清楚,却仍旧做出来。老大没做官的时候,你还有几分的贤惠。人最怕是金银面前被蒙了心,若是担不住富贵倒不如贫贱,最后难免坑家败业。”

  老太太说完这些话,内室的帘子一动,从后面走出个人。

  大太太抬起头来看,只见陶正安阴沉着脸,眼睛中也有几分的恐惧。

  陶正安也是到老太太床前跪下,“母亲,您的病要紧,千万不要动气。”

  老太太依旧道:“你父亲在世的时候,夸你最稳重,将来能成大器,不管是读书写字无不是请求得最好的西席来,后来你果然取了功名。你父亲对我说,就算是死也能闭上了眼睛,谁成想没过几日他果然去了,剩下我带着你们兄弟几个,这些年我总算是熬着你们长大了,将来你们会怎么样我是看不到了。你们父亲有一句话,大丈夫要知道退。”

  陶正安的脸色阴晴不定,低着头半晌不说话。

  老太太挥挥手,“都去歇着吧,我也累了。”

  老太太叫芮青,芮青急忙进屋放了幔帐下来,陶正安站起身,陈妈妈上前搀扶了大太太,这才从老太太房里出来。

  回到屋子里等下人都退了下去,大太太这才躺在床上抽噎起来。

  陶正安正心里烦躁,听得这声音更是火气上涌,“哭什么哭?平日里让人好好孝顺母亲,你做的如何?现在母亲将族里的人请了过来,你现在害怕?晚了。”

  大太太来不及擦眼泪,“这事你怨我?却不想想谁让我又没了孩子又要躺在床上将养。我这些年辛辛苦苦操持家里,竟换不来你一个好。”

  陶正安彻底冷了脸,讥诮地道:“老太太屋里的东西你到底折腾出去多少?换了多少银子?”

  大太太一僵,“哪里换了什么银子?老太太糊涂了,老爷也糊涂了不成?那些东西有多少是三姐儿、四姐儿的嫁妆,再说多少年了难不成没有损耗?荣华的事我也替老爷背着名声,老爷难道心里不明白?老太太面前我如何敢辩驳?”

  陶正安转头看大太太,“你是觉得荣华偷了你给娘家的银票才下的杀手,现在却一股脑推在我身上。”

  大太太不敢相信地睁大眼睛,半含着眼泪,“老爷怎么能这样说。难道我做的都不是为了这个家?”

  陶正安只觉得乱弦在耳,皱起眉头看大太太嘴巴一开一合强词夺理,再想想现在的境地,母亲房里那些空了的箱子一个个摆在那里,让他看过去遍体生寒,陶家竟似一下子被掏空了。

  大太太边擦眼泪边说话,只等到陶正安站立在那里再也不出声,这才闭上嘴。想起淑华没了,自己身体这般,压持不住的,更加伤感起来。

  恰好这边绿釉听得屋子里说话声音停了,依照陈妈妈的吩咐端茶上来。

  茶刚摆上。

  清脆的磁碟落桌声响,似是琴弦突然绷断了,陶正安整个人一激灵回过神,转头看大太太哭得正在兴头,心中的怒火顿时燎原,伸手拿过茶碗冲着大太太扔了过去。

  大太太一时没反应过来,热水烫在身上,她这才张嘴嚎叫,陶正安却仍不尽情,将桌子上的东西只要趁手的无不丢向大太太,最后抄起桌上的灯一下子扔在幔帐上。

  火舔着幔帐烧起来,陶正安望着那簇火苗,胸口的愤怒这才发了出来。

  屋子里的人怔愣了片刻,顿时回过神来。

  床上的大太太顾不得其他一下子从床上蹦了下来。

  绿釉张嘴大喊,“快来人,走水了,快……”

  眼见火越烧越旺,大太太慌张地就要向外跑,刚走了两步,手腕顿时被陶正安握住。陶正安阴恻恻的脸上浮起一丝难看的笑容,几乎一字一顿地道:“你腿脚不便往哪里去?”

  大太太吸了一口烟顿时咳嗽起来,陶正安牢牢地抓住她的手,她怎么也挣脱不掉,眼见周围都是火,立时出了通身的汗,眼睛也红起来,陶正安的那只手偏似掐在她喉咙上,任她用尽全力也不能撼动半分。

  大太太急得什么都不顾,低下头就去咬陶正安的手,拼尽了力气,头发凌乱,钗钏也掉落在地上,陶正安就是一动不动。

  窗子都开着,火烧的十分快,大太太疯了似的扭动身体,不知道为什么眼前忽然浮起陶荣华临死前挣扎的模样来。大太太神志不清地思量,抬起头陶正安的脸霎时间变成了陶荣华的模样。

  大太太如撞了鬼一般,顿时歇斯底里地尖叫起来,“救命……救命……快来救命啊……”

  陶正安冷笑一声:“一命抵一命,你到哪里去?这样大家都干净。”手臂一用力,将大太太带去了内室,自己大踏步地向外走出去。

  大太太只觉得一股热浪迎面扑来,登时就晕了过去。

  ……

  容华一早送走了薛明睿,回到屋里让冯立昌家的进来回话。

  春尧搬了锦杌让冯立昌家的坐了。

  冯立昌家的忙谢了容华,“昨天奴婢就照了少夫人说的跟那婆子说了,瞧着那婆子似是不大高兴。”尤其是最后说的话,没有半点转圜的余地。

  容华点点头。

  冯立昌家的道:“奴婢一早吩咐人去打听了,顾瑛其实还有一个早已出嫁的姐姐和姑母。顾瑛的姐夫家里有些祖产,却也上不了大台面,家里有些读书人也没有什么功名。姑母也是一般人家。不过今年的年景不好,两家的田地都没有收入,尤其是顾瑛姐姐家里,生活不大好。”

  按理说顾瑛的事未解决瑶华就不该出嫁。即便是要嫁人也该低调一些,谁知道常宁伯世子为了讨好佳人,偏用了许多聘礼。

  这样的风光,瑶华心里是顺了,却让陶正安挂了卖女的声名,还将顾家引了来。

  顾家拿着瑶华的生辰帖,瑶华又的确没有顾瑛退婚的文书,真的闹将起来,瑶华脸上必定不好看。

  脸皮薄的或是刚烈的女子定然要做出维护自己名节的事。

  瑶华自然不会这样做,只会装委屈。只是常宁伯家娶了这样的大奶奶,就算常宁伯世子再喜欢,常宁伯夫人对这个媳妇也难以认同。

  夫家不比娘家。嫁到夫家没有个好开始,就难有好结果。

  本来顾家找到她无非是想打听顾瑛的生死,求薛家帮着想想办法,实在无路可是还可以使钱财了事。她偏冷眼以对,顾家下一次就会憋足了劲儿去找陶正安。

  瑶华要嫁人,这时候她要和瑶华算算旧账,不能让瑶华嫁的太顺利。

  容华正想着,雁翎进来道:“亲家少爷来了。”

  弘哥这么早就来进学了。

  冯立昌家的忙站起来行了礼退下。

  锦秀上前打帘让弘哥进了屋。

  弘哥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外褂,看起来神清气爽,见到容华更是笑容满面。

  容华让弘哥坐到身边,弘哥迫不及待地低声道:“姐,你不知道,昨天你回来之后,大太太的屋子走了水。”

  容华微微惊讶。

  弘哥眨眨眼睛,“是父亲不小心打翻了灯,大太太行动不便差点没有跑出来,被人救出来的时候已经晕了过去,好半天才苏醒过来,只叫着说……”

  弘哥故意停在这里不说下去。

  容华催促了一句,弘哥这才道:“说是父亲要烧死她,可是过了半晌,又说是父亲被五姐冲了,要害她的是五姐,反反复复地这样说,总是前言不搭后语。折腾了一晚上,我早晨请安的时候,大太太的样子似是比祖母病的还重了,”说着顿了顿,“尤其是脸上被烫了,起了水泡,如今糊了一层的药好不吓人。我说要来进学,大太太嘱咐我千万不要将这件事与姐说了。”

  容华不像弘哥一样喜怒行于色,也忍不住微微翘起嘴唇。

  经过祖母这样的安排,陶正安就坐不住了。拿大太太出气。

  大太太心里有鬼,硬是将陶正安看成了亲手害死的陶荣华,这样一惊一吓就病倒了。

  瑶华明日出嫁,陶府却变成这样一片光景。

  想想她才重生进府时,陶府的富贵。

  报应来的一点都不迟。

  大太太现在病在床上,瑶华的嫁妆又该怎么准备?现在大太太能托付的只有娘家人了。只是她那外甥早有了几分奸商的气色,又岂会为她省下钱财,大太太要按照老太太拟的嫁妆单子给瑶华准备嫁妆,要花的银子比当年卖出去的不知要高多少。匆忙之下说不定还会混进去次等货色。

  瑶华手里值钱的嫁妆,也就剩下了那些庄子和水浇田。

  ……

  哄睡了小儿子,丁顾氏听身边的妈妈细说陶家的事。

  “武穆侯夫人不管这件事也就是仗着奶奶不会真的闹起来。毕竟亲家大爷还在刑部大牢里,陶家都是为官的,自然不怕我们这样的平头百姓。”

  丁顾氏平生没读过书,更没有什么见识,现在听妈妈这样一说,不由地没了主意,“那我们要怎么办才好?毕竟弟弟还不知落得什么结果,还是不要再去问了,免得惹恼他们,等到陶二小姐顺利出嫁,我们再去讨个主意。这样就没有了半点要挟的意思,也算是我们拿出了诚意,你说是也不是?”

  那妈妈刚出去喝了些酒,在姐妹那里得了些主意,也就劝起主子来,“奶奶心也太实了,等到陶二小姐嫁人了,我们手里就更没有了把柄,陶家人才不会理睬我们。”

  丁顾氏为难起来,“那可怎么办?之前我们选了武穆侯夫人,也是觉得武穆侯夫人善名在外,说不定能可怜我弟弟,伸手帮帮忙,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现在求谁还能有用?我弟弟进了大狱我又不是没托人去过陶家,陶大太太连见都不见的,我再去求又能有什么好结果?”

  那妈妈笑起来,“我们为什么要去求陶家,陶二小姐没退婚就嫁人,本来就是陶家的错,应该是他们怕我们去闹才对。”

  丁顾氏向来胆小怕事,犹豫道:“万一弄不好……我弟弟可怎么办?”

  那妈妈道:“亲家少爷的事恐怕不好办了,奶奶偷偷使了多少银子也没用。还不如就……姑且……死马当做活马医。就算亲家少爷的事不成,奶奶也要为自己着想,”说着向内室努努嘴。大爷是个什么也不管不顾的,今年田里没收成,大爷还是照样出去喝酒,将来没有了家用。大奶奶还能指望谁,“就算让陶家赔些银子那也是好的。”

  丁顾氏平日里权当身边的妈妈做主心骨,“你说要怎么办?”

  那妈妈凑到丁顾氏耳边,低声道:“等到明天陶二小姐出嫁……我们就……”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丢脸(上)

  冯立昌家的安排出去的婆子回来道:“顾家那边没有了动静。”

  冯立昌家的点点头,仍让那婆子接着去盯着,一旦有了消息立即回来禀告。

  那婆子道:“姐姐放心吧!昨天少夫人拒绝顾家,丁顾氏立即就成了没脚蟹,全都凭着身边的乳娘想法子,那乳娘也早就定了心,非要替她主子要出些钱财来才好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