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渡劫珠传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景心有忧虑地说道:“魔教实力强大,能人倍出。仅凭刚才魔教之人一人之力,竟能胜过整个司马世家的实力。不过,他刚才实力大增,不知是不是使用了传说中残魔大法?”

张羽好奇地问道:“什么是残魔大法?刚才那人是谁?”

司马贤答道:“残魔大法据说是二百年前一位魔人吴立所创,使用它会使本身功力大增,因此,吴立的魔功很厉害,除了教主以外,他的魔功最高。但是此功使用后,七天之内不能使用任何魔功。吴立在使用它后,反被一位普通人所伤,所以他把它称为残魔大法。至于刚才那人,我们不认识。看来,司马世家多年不在江湖上行走,连人都不认识了。”

“我知道。”司马金明说道:“他是魔教的护法肖世雄。”

司马景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马金明解释道:“我是听冲虚道长说的。他说魔教右护法肖世雄手使闪电鞭。”

冲虚道长是全真派的后起之秀,武功和才识少有人能比。在和魔教长期对抗下,冲虚对魔教的底摸得比较透彻。

司马景说道:“事过之后,我们司马世家也要在江湖上走走,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这样下去,我们越来越孤陋寡闻。”

司马圣说道:“老爷子,你真是太英明了。小老弟,不知你以后去哪里?”司马圣对张羽的兴趣越来越大,在肖世雄强大的气势压迫下,以炼精化气中期的修为能够站立,并能反击,做到的似乎比他还出色,所以,他决定以后要跟着张羽,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张羽道:“我想到处走走,看有没有碰到仙人的机缘。如果是能受到仙人的指点,修为一定会突飞猛进。”其实,张羽想见的不是仙人,而是上仙令,他想从上仙令上了解更多关于渡劫珠的信息。

司马圣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好样的。仙人,估计在登州就有。”

张羽道:“师叔,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马圣得意地说道:“我是从紫阳老怪物那里套出来的。上次,他和冲虚就是奉了上仙令去找什么渡劫珠。上仙令出现在登州,那么仙人也一定在登州出现过。小老弟,老哥是不是很聪明?”

张羽心中一阵暗喜,他终于知道了上仙令在什么地方,无论用什么办法,他一定要去看一看上仙令。

司马世家虽然失去了司马金虹,但是却击退了强敌,保住了司马世家,所以府上的人大都喜气洋洋。张羽这两天过得也非常不错,在司马圣的指导下,他也学会了风遁和水遁。手掐水遁诀,张羽一头扎进运河水中,他感到自己象鱼儿一样在水中飞快地游着。手掐风遁决,化作一阵风的张羽,感觉到自己象柳絮一样地轻盈,飞速地向前飞去。

“师弟,师弟。”司马金明到处找着张羽。

化作一阵风的张羽突然出现在司马金明的面前,“师哥,有什么事?”张羽问道。

“走,李知府要见你。我不知道他找你有什么事。”司马金明答道。知道张羽会接着问他有什么事,司马金明提前说了出来。

张羽心中暗想:我与知府素不认识,他怎会来找我?再说,我刚到凤城才几天,没有多少人知道自己,难道是他儿子李二少的缘故?如果是的话,恐怕自己又有麻烦了。

 第十一章 应邀入京

第十一章应邀入京

张羽随着司马金明走进司马世家的客厅。客厅里坐着二个人,上首坐的正是司马贤,下首坐的是一位陌生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四十多岁,身穿紫缎子长衫,身体虽然单薄,却给人一种威严之感。

司马贤见张羽来了,忙为张羽介绍:“这位是我们凤城的父母官李大人。”接着一指张羽说道:“这位就是张羽。来,贤侄,见过知府李大人。”

张羽赶忙上前施礼见过李知府,李知府连忙从座位上站起还礼。

李知府开门见山地道:“张公子,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不知你意下如何?”

张羽心中就奇怪了,知府能有什么事让自己帮忙?而且还说得那么客气,不过嘴上说道:“大人,只要是草民能做到地,我一定去做。”

李知府道:“当今圣上龙体欠安一月有余,宫中御医束手无策,本府听说张公子擅长医道,想请你进宫为圣上治病,不知你意下如何?”

原来,当今皇帝为载垕,是明世宗的第三个儿子。世宗的长子是庄敬太子,不幸地是,庄敬太子过早地去世了。一国之中不能没有储君,按理说应立世宗皇帝的二子景恭王为太子,但是世宗的三子人缘极好,人品也出众,被世宗立为太子。世宗皇帝没多久就驾崩了,载垕继位,称穆宗。穆宗继位刚二个月,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病情是一天比一天严重,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御医们仍然没有找到医治的办法。于是,在各地贴出皇榜,希望能从民间找到医术高明之人,进宫为皇帝治病。李知府由于和司马世家有来往,得知张羽的病术高明,他立即来找张羽,希望他能进京为皇帝治好病。

张羽答道:“大人,草民医术浅薄,御医治不好的病,我怎么能治得好。”心想:御医是专门为皇亲国戚看病的,医术高明,他们都束手无策,自己恐怕更不行。

李知府接着道:“当今圣上乃是有道明君,如果长期卧病不起,恐怕奸党逢生,朝野大乱,民不聊生,希望张公子能以天下苍生为念,施以妙手,本府不胜感激。”这一次,李知府把天下苍生搬了出来,希望能打动张忆羽。

张羽道:“大人,非是草民难说话,而真是才疏学浅。在御医面前给皇帝治病,岂不是班门弄斧,丢人事小,耽误了皇帝看病事大。”

李知府见张羽说得没有一丝回转余地,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马贤,希望司马贤能出面说服张羽。

司马贤哪能看不出李知府的意思,于是向张羽劝道:“贤侄,你就去吧。能给皇帝治好,当然更好,治不好,就当去京城游玩一番也罢。再说贤侄你的医术十分高明,不要妄自菲薄。”接着,话峰一转说道:“贤侄,你可知你天心派祖师的事迹吗?”

虽然张羽是天心派的传人,但对天心派的了解是一片空白,于是连忙说道:“师叔,晚辈刚入门,本门的事我知之甚少,请师叔多教导。”

司马贤缓缓地道:“饶洞天偶然间掘地得天心法箓,成了天心派的创始人。宋朝时,天心派传至雷守声。雷守声的天心法闻名于朝野。当时皇帝心爱的妃子有病,御医也是束手无策,最后不得已就请雷守声为她看病。结果,雷守声是人到病除,皇帝龙颜大悦,封雷守声为洞元法师。在那时,天心派的门徒就有三千人之多,想想你祖师是多么威风,你不要再妄自菲薄了。”

李知府接着说:“学会打虎艺,货卖帝王家。张公子一身好医术,如能治好皇帝的病,定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张羽一时也被二人说得动了心。心想:如能治好皇帝的病,自己也可能被封个一官半职,父母在天之灵,也定会感到心慰。如果治不好皇帝的病,就当借此游玩一番也未尝不可。

李知府见张羽被自己的话打动,心中十分高兴,从袖筒内取出一张银票和一封信,递给张羽,说道:“张公子,治病要紧,事不易迟,请速动身,本府先行谢过。这里有一封信,到京请交给吏部左侍郎张居正,张大人。信中已说明一切,到时,张大人自然会安排你进宫为圣上治病。”

张居正,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是李知府李贺的恩师。此人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是大明朝一位德高望重的重臣。

看来,李知府早已做好了准备。他在信中把张羽的一切都告诉了自己的老恩师,希望张羽能够为圣上解除疾病,令圣上能重振朝纲。

通过这件事,张羽对李知府有了大大的好感。张羽对李知府说道:“大人,草民准备这二天之内就出发。”

看来的目的已达到,李知府起身告辞。送走李知府,众人又回到客厅。

张羽向司马贤问道:“师叔,你说天心派在宋朝时,人数有三千人之多,哪为什么天心派现在人丁不旺啊?”

司马贤答道:“宋朝皇帝大都笃信道教,往往不修政事,后人把宋朝的未落归为道家,尤其是天心派,所以天心派人数就越来越少了。”

张羽心里道:天心派不过是教人清心寡欲,只有利于人心的治理,又怎能会成了朝廷灭亡的罪魁祸首?不知天心派的那些前辈后来怎么样了?于是接着问道:“不知天心派那些前辈是否都已飞升仙界?”

司马贤神色有些黯然地说道:“飞升仙界,谈何容易?上古时期,修真之人不管是修道、还是修魔,往往百年之内就能飞升。自上古以后,能够飞升的人越来越少。到了如今,能够飞升的人就更稀少了。在这二百年之内,只有全真教的谭道长白日飞升。其它的人就是炼神还虚都没有达到,就更别提飞升的事了。”司马贤停了停,接着又说:“不过,贤侄不用担心,你是最有希望飞升仙界的人。”司马贤通过这些天的接触,对张羽的资质大为惊叹,认为以张羽的资质,飞升仙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张羽接着问道:“现在飞升的人为什么很少?”

司马贤说道:“至于为什么,是天地的灵气太少,还是现在的人欲望太强,体质太差,我也说不清楚,这个问题怕只有仙人才知道为什么。”

张羽此时已进入沉思状态之中:又是仙人,自己的问题怕只有仙人才能回答。这时张羽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去登州一趟。

司马金明问道:“爹,不如让孩儿跟着师弟走一遭,既能和师弟相互照应,又能长长见识,您看好吗?”司马金明想起同紫阳、冲虚、无垢道长一起去范柳镇的情景,那一次,他没少长了见识,所以他这次想和张羽一起进京。

司马贤微笑地点点头,说道:“很好。出门长长见识确实不错。不过,司马世家长期都是在家苦修,你要同去的话,须经过老爷子批准才行。”

司马金明大喜,忙去请示老爷子。老爷子经过与魔教一战后,思想转变不少,自然应允。让张羽和司马金明想不到的是,司马圣竟然也嚷嚷着要去。

“老爷子,说什么您也得让我去,张羽可是我的福星,跟着他,我肯定会早日练到炼神还虚。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司马圣信誓旦旦地说道。

老爷子被他缠得不耐烦了,说道:“好吧,你去也行,但你一定要保护好张羽与金明的安全,出了事,我唯你是问。”

“老爷子英明,老爷子英明。他们的安全没问题,只要有我在,他们就在。”司马圣象顽童一样,高兴地欢呼起来,看得众人都哈哈大笑。

其实,司马圣哪里知道,本来老爷子就有意让他去京,故意刁难他,是想让他尽心尽责地保护好两位晚辈的安全。

老爷子把司马金明叫到身边,把朝霞剑交到金明手中,说道:“这把宝剑,是我们世家最好的宝剑,是宝器级别的,好好地使用,在外面不要丢了司马世家的人。”

司马圣在旁边说道:“老爷子,你可真偏心,我跟你要了多次,你不给,现在竟然给了孙子,真偏心。”司马圣虽然嘴上如此说,其实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他现在还在沉醉,沉醉于老爷子答应他进京。见没有人理他,他自己也觉得没有意思。他走到司马金明面前,用手拍着司马金明的肩,说道:“侄子,大胆地用,别给我丢人就行了。”

离客来悦客栈不远的地方是凤城京杭运河码头,码头上挤满了装卸工和来来往的人,河岸停泊着几十只大大小小的船只。司马圣、司马明和张羽三人站在由凤城驶往京城的一艘大船上,向码头上的众人挥手告别。

“师叔,我师父回来了,代我向他问好。”张羽喊道。

“知道了。”司马贤也挥动着手喊道。

船只开动了,张羽、司马金明和司马圣都回到他们的船舱。三个人都静坐在床铺上,修炼着各自的功法。

第二天上午,船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停靠下来。

“各住客官,这里是陈家村,我们在这里停靠半个时辰,补充些用品,未时出发。有到小镇的客官,未时以前请回到船上。”船主大声地对船上的客人喊道。

司马圣、司马金明和张羽三人也是无事,也从船上下来,到处走走。

天空十分晴朗,阳光明媚,三个人的心情很舒畅。张羽抬头一看,这里是个不大的小镇,房屋显得十分古朴,有一条宽阔的大街,大街上行人不断。

一阵北风吹过,顷刻间,北方的天空布满了浓厚的乌云,并且以很快地速度向南推进。路上的行人都加快了行走的步伐,有几个孩子还大声地喊着:要下雨了,要下雨了。

张羽三人一看,都知道真是要下雨了。司马圣说道:“快回去,回去晚了,就要挨淋了。”三个人都加快了步伐。

张羽走着走着,突然停下了。司马圣和司马金明一见张羽停下,也停了下来。

司马圣和司马金明向张羽注视的地方望去,吃了一惊。只见在大街的南边有一块空地,空地上有一家人正在忙碌晒小麦。年龄最大的一个老者,胡子都花白,恐怕有七十多岁,站有旁边指挥着。在老者的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孩子,小孩身着红色短裤短褂,长得虎头虎脑,头扎两角,大约七八岁,手里拿着玩具小花鼓,正卖力地玩耍着。场地上,有三个中年人,手拿木锨正在摊晒小麦,由于天气太热,他们脸上都冒出了汗水。

那名老者道:“把麦子摊的再薄些,晒不好发了霉,咱们一年的口粮就没有了。”

三名中年人都点头说:“是。”接着把刚摊开的小麦又向四周摊了摊,这次摊的更薄了。

司马圣、司马金明和张羽三人此时想的一样:这一家人莫不是疯了?天要下雨,他们却要晒粮。听老者说的话,这还是他们一年的口粮。如果淋了雨,他们的口粮真就泡汤了。现在把麦子堆起来,也许还来的急。

张羽对着老者一作揖,说道:“老人家,您往天上瞧瞧,天要下雨了,怎么你们还要晒小麦?现在堆起来,可能还来的及,晚了就被淋了。您要堆起来,我们帮您好了。”

司马圣在旁也说道:“是呀,老伯,你就不怕下雨吗?”

老者手捋着花白胡子,对着张羽微微笑了笑,说道:“多谢二位关心。老朽这里不怕下雨。”

三人听老者这么一说,就知这老者绝对不是疯子,要是疯子的话,说话也不会如此有礼。只是老者不怕下雨,众人不知为何?

司马金明也有一旁插言道:“老人家,你不怕下雨,可这粮食是您全家一年的口粮,您就不怕淋湿了吗?”三个人都一齐看着老者,看老者如何回答。

“我爷爷说,路北下雨,路南没雨。”玩着小花鼓的小孩见众人询问,微微一笑,一双眼睛望着张羽,长长的眼睫毛直忽闪,童声童味地说道。

三人都大吃一惊,路北下雨,路南没雨,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第十二章 偶遇高人

第十二章偶遇高人

司马圣、司马金明和张羽三人听说路北下雨,路南没雨,都大吃一惊。从理论上讲,下雨是有边界的。三人中数司马圣阅历最深,但他也从没见过一边下雨,另一边没雨的情况,更不要说在雨没下以前就知道。三人相互望了望,都不相信有这种事,看看老者也不象是疯子,难道真有此事?

再看摊麦子的中年人,低着头,不紧不慢地摊着麦子,好像什么事都于他们无关。

司马圣嘴里嘟囔道:“我今天倒要见识、见识什么是路北下雨,路南不下。”司马圣见多识广,但是也没有遇到象今天这样荒诞的事,所以他决定停下来看看。

反正离开船还有一段时间,三个人都抱定同样的心理,站在路旁观看,他们心里都为老者捏了一把汗。不知什么时候,周围站满了人,似乎都在观看这一家人疯狂地举动。

此时,乌云滚滚而来,天变得黑了起来。突然,风停了下来,大街上似乎静了许多。“啪、啪”,随着啪啪声,雨点终于落了下来,雨越下越大。奇怪的事发生了,路北大雨倾盆,路南却仍能见到缕缕阳光,竟然是滴雨未落。站在路旁的张羽等人,身上没有淋到一点雨滴。

司马圣、司马金明和张羽三人都呆在当场。司马圣心想:知道今天不下雨,到也没有什么,自己认识的人中,不乏有这种推算能力之人。可是,能准确到下雨的边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世间竟有此等奇术。看这老者只是位普通人,怎会有能有如此神通。再仔细看看老者,自己竟然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围观的人群大都散去,摊麦子的三个中年人也不知去向。

司马圣一抱拳,说道:“老伯,好本领。我想请老伯为我们三人卜上一卦,不知可否?”边说边从怀中掏也一锭银子,拿在手中。心想:这锭银子足够他们一家人吃一年的了,希望能打动老者。

张羽和司马金明都兴奋起来,如果老者能够为他们占卜的话,有什么危险不就可以提前预防了吗。他们二人都看着老者。

老者手捋着花白胡子慢慢地吟道:“财色功名身外物,常使众生满枯骨。胸中三昧守灵珠,祸转福兮入仙箓。”然后又接着说道:“老夫从来不懂占卜,令几位失望了。”

张羽心想:这位老者,真是好本事,竟然能预知阴雨之事。如果被朝廷重用的说,还怕不封官进爵。从他吟的财色功名身外物,常使众生满枯骨来看,怕是早已看破红尘。只是老者的胸中三昧守灵珠,祸转福兮入仙箓,好像是说的自己。难道他知道渡劫珠在我体内。看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记住这个村庄,以后有机会再来。

张羽等三人又重新回到船舱。这此张羽可沉不住气了,连忙向司马圣问道:“师叔,那位老者是如何知道下雨情况的?”

司马圣说道:“老弟,你可不能再喊师叔了,已经出了司马世家,叫老哥。你和司马贤的关系可别把我拉进去。你不喊我老哥,是不是瞧不起我呀?”

张羽红着脸,看了一眼司马金明,心里道:这可乱了辈份了,我要是喊你老哥,司马金明叫你伯父,这成何体统?

司马金明怎会不知张羽所想,他微微一笑,说道:“你们之间的事和我没关系,你们论你们的,我无所谓。”

张羽说道:“恭敬不如从命,我就叫你老哥了。老哥,不知那老者是什么来历?”

司马圣笑道:“老弟,这样叫最好。那位老者恐怕不是一般人物,我竟然有一种看他不透的感觉。一般来说,儒家的周易就是讲预测的,不过预测只能预测事情的大概趋势。道家中有一个比较小的门派,奇门派。奇门派高人都精通预测。不过,奇门派的人比较少,大都单传,很少能遇到。”

司马金明在一旁插嘴道:“恐怕不是奇门派的人,你没听他吟道:财色功名身外物,常使众生满枯骨。众生,是佛家常说之语,他怕是佛家之人。”

司马圣在旁反对道:“小子,那老者不是还吟道祸转福兮入仙箓吗,佛家怎会追求成仙呢?他们追求成佛、菩萨、罗汉。只有道家才追求成'奇‘书‘网‘整。理提。供'仙,所以那老者十有八九是奇门派的高人。”

张羽一听,不住地点头,感觉司马圣和司马金明的分析都有道理。讨论来讨论去,三人最终也没有能确定老者的身份。不过有一点,三人都认为老者不是一般人物。

张羽吟着老者的诗:财色功名身外物,常使众生满枯骨。胸中三昧守灵珠,祸转福兮入仙箓。心中已经认定老者的诗就是针对他,因为只有他的胸中有灵珠。只是这首打油诗,好像是在提醒着他什么,又像是预示着什么。到底是什么,他心中只是有一丝感觉,并不清晰。

船经过二天的行驶,终于到了运河的终点,京都码头。船上的客人纷纷下船登岸,张羽等三人也站在了码头上。

张羽向周围一看,四下里空旷的很,地里长满了野草,一条宽阔的大官道直直地通向北方。

司马圣说道:“顺着这条大道向北走,不远处有个十里亭。从十里亭到京城的南城门有十里远,我们很快就到京城了。”司马圣以前来过京城,对道路很熟。

张羽等三人加快了脚步。走了不远,三人远远地就看见一个红色小亭子,亭子旁边长着几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在亭子周围好像有一群人,不知他们正在做什么。

司马圣说道:“前面的亭子就是十里亭。十里亭就是皇帝出游巡视,百官相送告别的地方。”

离十里亭越来越近了,三人这时才看清,亭子周围原来有十几个黑衣人,他们个个都手持明晃晃的钢刀,把一个头戴八角黄金盔,身穿黄金甲的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团团围住。身着黄金甲的大汉,手使一把钢鞭,身上满是血迹,不知是敌人的血,还是他自己受了伤?在大汉的旁边,地上躺着一匹马,马一动也不动,头上插着一枝箭。不用说,马就是被黑衣人给射死的,马的主人就是身穿黄金甲的大汉。

长着鹰钓鼻子那位黑衣人可能是黑衣人的头领,他向身着黄金甲的大汉喊道:“丁飞,快投降吧,你跟着张居正那老儿有什么好?你要投降的话,我在主人面前保你官升一级。如若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