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两位姐姐指婚?”胤祉闻言先是诧异,脸上的玩笑之色也退了下去,追问道:“指给谁?”
  也难怪胤祉会这么紧张,宫里如今的大格格是康熙的养女,恭亲王常宁的女儿,而二格格却是荣妃马佳氏所出,是胤祉的一母同胞的亲姐姐。
  “似乎是说,两位姐姐指的都是博尔济吉特氏,而二姐姐以后的额驸,正是巴林部的郡王世子,三哥你的那位伴读,乌尔衮。”
  一声清脆声响响起,胤祉手中的棋子跌落在了棋盘之上,胤禛有些意外地抬眼看胤祉:“三哥你怎么了?”
  “没有。”胤祉扯着嘴角笑了笑,掩饰住自己的失态:“有些意外而已。”
  校场。
  ‘咻’的一声,胤礽手里的箭出了弦,钉上了百步之外的箭靶,可惜的是,偏了一些,没有射中红心。
  耳边响起了一阵轻笑声:“太子爷,你的箭术退步了啊。”
  胤礽没有回头,颠了颠手里那把金弓:“是你这弓不合用。”
  “我试试。”
  胤禔从身后贴了上来,与他离得极近,俩人一般高,他温热的呼吸就在耳边,胤礽觉得有些别扭,想撤开身,胤禔的手已经握住了他的。
  “太子爷,你看好了。”
  拉弦,瞄准,胤禔带着胤礽的手射出了第二箭,不偏不倚,正中红心。
  “如何?太子爷,现在你还觉得是我送的这弓不行吗?”
  胤禔的嘴唇几乎咬上了他的耳垂,胤礽觉得有些痒,偏过了头,不凑巧的是,嘴唇便自他的侧脸滑了过去。
  胤礽显然是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时倒是愣住了,胤禔笑着眨了眨眼:“太子爷,还要继续吗?”
  胤礽的目光又转回了前面的箭靶上:“你也不看看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
  胤禔摸了摸下巴,太子爷这话的意思,莫非是,没有人的时候可以?
  胤礽弹了弹手中的弓弦,问胤禔:“这把弓你花了多少钱命人打制的,这龙头还是金的,不便宜吧?”
  “钱不是问题,太子爷喜欢就好。”
  胤礽上下睨了他一眼:“口气还挺大,你捡到金子了?”
  “走吧。”
  “去哪里?”
  “过几日我便要随军出征了,陪我喝酒就当是给我送行可好?”
  胤礽只犹豫了片刻,便微抬起下颚,示意他带路。
  于是俩人一块回了东头所去,让胤礽意外的是,胤禔竟然只请了他一个,胤禔一边给他倒着酒,一边说道:“叫那么多人来做什么,爷可不想喝个酒还不痛快。”
  屋里的人都被胤禔挥退了下去,胤礽手里晃着酒杯,嗤笑道:“你倒是痛快了,明日去给汗阿玛请安,爷又得跟他解释了。”
  “怎么了,我们兄弟喝个酒都不行了,想那么多干嘛呢。”胤禔说着举杯与胤礽的轻碰了碰。
  胤礽仰头将酒一口倒进嘴里,目光懒懒荡过,道:“定了什么时候走吗?”
  “这个月月底。”
  胤礽勾起嘴角:“上一回出征换回个贝勒爷,这一回,是准备回来就晋郡王?”
  胤禔笑着摇了摇头:“太子爷说笑了,当初……我可是提前被皇上给拎回来的,太子爷可是忘了不成?”
  “如今你与二伯交情如此深厚,还用得着担心这个吗?”
  这事说起来可就没完了,而且说来说去的也没意思,胤禔又给胤礽添满酒:“太子爷,上回我出征,你送我了一个平安符,这一回能再给我一个吗?”
  “没有了。”
  “太子爷……”
  “真的没了,”胤礽不耐道:“那东西有什么用,你上回戴上那东西不也是横着回来的。”
  那也都是拜你的奴才所赐……这话胤禔想想便没有说出口,免得触胤礽的眉头闹个不欢而散。
  酒过三巡之后,脚步轻浮的胤礽勉强撑起身,才踏出脚走了两步,身子一软又跌了下去,幸得胤禔眼明手快,扶住了他,俩人跌跌撞撞地揉抱成了一团。
  胤礽醉眼迷晕地眯着眸子看着胤禔,呵呵直笑,胤禔有些头疼,也没了风花雪月的心情,太子爷被自己灌得这么醉,这般失态的模样走出去被旁人看到了,明日就够他跟康熙解释的了。
  而胤礽似乎是完全没觉察出他的窘境,在胤禔思虑着要怎么叫人将他送回去的时候,胤礽的双手不知不觉间已经抚上了他的脸,在胤禔反应过来前,醉迷糊了的胤礽贴了上来,一个轻吻落在了他的唇上。
  胤禔彻底傻了,惊愕状怔怔看着面前的胤礽,胤礽亲完他又笑着身体往后仰,似乎是半点没觉察出自己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
  一刻钟过后,胤禔看着何玉柱和另几个太监将人扶上步辇,叮嘱了一众奴才小心伺候着醉了的太子爷,目送着胤礽走远,才终于是渐渐清醒过来,拇指慢慢摩挲上了自己的唇。
  那一整晚,东头所的奴才便都看到了,他们的主子爷,是如何笑得跟个傻子没两样。
  


☆、念想

  城楼之上;胤礽手里举着洋人师傅给的西洋望远镜,举目远眺;前头不远处的山坡前,胤祉正在与乌尔衮话别,乌尔衮换回了蒙古人装扮;他的身后是要跟着他一块回蒙古去的车马长队。
  太皇太后崩逝之后,淑慧长公主在康熙的再三恳请之下常留在了京中颐养天年,而乌尔衮在宫里给胤祉做伴读;也是为了陪伴他的这位祖母;只是如今却是到了不得不回蒙古去的时候了。
  前几日康熙已经下了册封公主并指婚的圣旨;而蒙古也来了信说是乌尔衮母亲病重,要他早日回去。
  胤礽的视线定格在了面对面站着的俩人身上;虽然隔得太远,连他们的神情也看不清楚,胤礽却似乎能感觉得出萦绕在他三弟身上那挥之不去的离愁感伤,心里一时便有些唏嘘。
  乌尔衮解下了一直随身带着的配饰,挂到了胤祉的腰间,胤祉静静看着他的动作,闭了闭眼,掩去目光中的不舍。
  乌尔衮抬头,冲他笑了笑:“三阿哥,等日后奴才再回到您身边时,您再将这个还给奴才吧。”
  胤祉终究是没忍住,将他狠狠拥进了怀里。
  胤礽放下了望远镜,目光却依旧没有从那个方向移开,怔愣了片刻。
  风吹起,让他觉得有些冷。
  “保成,你在看什么?”
  胤礽偏过头,见到来的是胤禔有些意外:“你怎么也来了?”
  “路过,看到你站在城楼上发呆,便上来看看。”
  “没什么。”
  胤禔见他不想说,便朝着他先前一直盯着的方向看了过去,虽然只有些模模糊糊的影像,但联想起今日一大早东二所里的动静,便也猜到了几分。
  “三弟来给他姐夫送行啊。”
  “公主还没下嫁呢,别姐夫姐夫的叫得亲热。”胤礽闻言没好气道。
  胤禔失笑:“太子爷,你在生什么气?”
  胤礽撇了撇嘴,将手里一直握着的东西塞进了他手里:“给你的。”
  胤禔诧异地摊开了掌心,是个红色的平安符,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给我的?”
  “方才去寺庙里求的,你不是想要吗?拿着吧。”
  胤禔慢慢收紧了手心,在胤礽的目光又一次眺向远方时,突然一个用力,扣住了他的手腕:“你随我来。”
  胤禔带着胤礽转过城墙,借着城门楼的掩护,遮去了下头人的视线,然后轻推着将胤礽压靠在了城墙之上,一个轻吻便落在了他的额上。
  “谢谢。”
  胤礽一手抵住了他的肩膀,隔开俩人之间的距离,也制止住了他下一步的动作,道:“蒙古来的小世子又要回蒙古去了。”
  “嗯?”胤禔愣了愣,有些莫名,不明白胤礽说这话的意思。
  “我早说过了,等过个几年,他们之间的这些情分也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呢?”
  胤礽摇头:“没什么,天色不早了,回去吧。”
  胤禔还在怔愣间,胤礽已经转身先下了城楼去。
  他只是突然想起,在他还是懵懂稚儿时,被乳嬷嬷抱在怀里,对方轻拍着他的身子喃喃念叨着的那句话:殿下,保成,这世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呐……
  那几乎是他最初的记忆,这一记便记了整整两辈子,只是这两辈子的经历,却也深刻让他明白了这‘难得’一词,又到底是有多难。
  从城楼上下来,胤禔跟上胤礽正想再说些什么,胤祉的马车却也赶巧进了城门,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胤祉下车打了个千,似乎对在这里见到他们颇有些意外,脸上先前那失态之色已经很好地掩了去。
  胤礽笑了笑,问道:“三弟是出城来送那位小世子的吗?”
  “对。”
  且不说他给自己做了几年的伴读,如今又是指了婚的未来姐夫,于情于理他都该来送行,胤祉对此倒是很坦然。
  胤礽的手指了指他的眼睛处:“红了。”
  然后在胤祉慌乱间下意识伸手抹自个眼睛时,大笑着进了一旁的茶楼里去。
  “别再抹了,爷逗你的呢,随爷来喝茶。”胤礽的脚步没有停也没有回头,却是大声提醒着他跟上。
  胤祉又是一愣,胤禔失笑不已,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先一步进了茶楼里去。
  二楼的雅间里,胤礽坐在靠窗的位置,漫不经心地抿着茶,有一搭没一搭地与胤禔和胤祉两个闲聊,目光却是大部分时间都落在窗下熙熙攘攘的热闹街景之上。
  胤禔几次欲言又止,想问他先前在城楼之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旁边还有个胤祉在,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于是便也只是说些无趣的琐事,偶尔给胤礽斟茶,递块糕点。
  而胤祉心事重重,勉强打起精神应付他们,大部分时候是在走神,便也没注意到胤礽和胤禔之间不对劲的暗潮涌动。
  一刻钟过后,敲门声响了起来,门口的侍卫低声禀报:“爷,岳端贝子来给您请安。”
  “让他进来。”
  胤禔有些诧异,看一眼胤礽自若的表情,似乎早料到如此一般,便明白过来胤礽大概是专程在这里等岳端的,只是他和胤祉两个也在……
  岳端推门进来,看到屋子里还有其他俩人,微怔了一下,随即便赶紧向三人请了安,胤礽命人给他赐了座,先开口道:“从南边回来也有一阵了,爷本该请你来好好叙叙旧的,没想到这一忙便给耽搁了,如今你倒是又要离开了。”
  “是奴才该来给太子爷您请安的,”岳端忙道:“只是奴才身上还戴了孝,委实是怕冲撞了太子爷您。”
  “那又有什么关系,爷还在乎这个嘛。”
  “太子爷说的是。”
  俩人你来我往地客套,胤禔听着有些好奇,不免多看了岳端一眼,也开了口,问道:“安亲王新薨,岳端贝子怎不留京里守孝,反倒是主动请征准噶尔?”
  昨日康熙已经下了亲征的圣旨,而岳端也在追随安北将军恭亲王常宁的队伍由喜峰口而出北上的名单之中,上战场争功的心情不难理解,只是安亲王才去世几个月,岳端这孝就不守了,不免让人不好想。
  岳端似乎早料到了胤禔会有此一问,镇定地答道:“守孝守孝,不在守在孝,有这份心就够了,在哪里都是一样。”
  这话倒是新鲜,胤禔笑了笑便没有再问下去,说得这么冠冕堂皇,怕也不过是因为在京里待不下去吧,虽然几年前的事情众人已经淡忘,但安王府自个家中却怕是这辈子都安平不了,即使安王府一早就分了家,但留在这里,始终他也是讨人嫌的那个。
  胤礽道:“爷听皇上说,你已经和他提过了从准噶尔回来就回福建去?”
  “是,奴才想着还是在福建自在,而且奴才的差事还没完成,不敢耽搁了。”
  胤礽点了点头,端起茶抿了一口,又道:“去了战场上便好好表现吧,凭你的本事,总会有能出人头地的一日,却也不过,这脾气还得收敛着点,做事之前先掂量三分,别都由着性子来。”
  “奴才一心为朝廷,不敢贪功,便先谢过太子爷提点了。”
  胤禔意味不明地看了胤礽一眼,这话说得,怎么有点在含沙射影讽刺人的意思呢?
  回宫之后,胤礽回毓庆宫换了身衣服,便去了乾清宫给康熙请安。
  亲征离京的日子在三日之后,箭在弦上,康熙的身子却是不好了。
  胤礽进门的时候梁九功正在给靠在床头的康熙喂药,胤礽上前请过安,看了看康熙略显疲惫的神态,关心询问道:“儿臣刚听人说您病了却让人不要声张,汗阿玛,您还好吧?”
  “无事,”康熙摆了摆手,又叮嘱道:“你也别给朕说出去了。”
  若是被下头那些原本就不赞同他亲征,却是坳不过他自个执意要去的大臣知晓了,怕又要泣泪跪求他收回亲征的成命了,上一回平三藩时就因为总总因由没有去成,这一回康熙却是铁了心要上战场。
  而且染了风寒而已,在他看来却也不过是喝几服药就能好的小病。
  胤礽抿了抿唇,犹豫了片刻,终是劝道:“汗阿玛,您身子不适,还是得好生养着,这一回去准噶尔有二伯五叔他们,您又何必再操心,非要亲身前去……”
  “你不必说了,朕意已决,你只要帮着朕把京里的这些事情看应好,朕便也放心了。”
  胤礽暗下叹了叹气,垂下了眼:“儿臣省得的。”
  从乾清宫里出来,乍起的秋风拂面而过,胤礽不自禁地打了个寒战,到底他还是没有说出口,由他来代皇帝亲征。
  几只掠地而起的乌鸦在头顶房梁前盘旋不散,粗噶的叫声有些刺耳,乌鸦是满人的吉物,只是胤礽每次看到,却总觉得这样场景透着点说不出的凄凉。
  第一次生出征战沙场的心思是什么时候,胤礽已经记不得了。
  金戈铁马,狼烟烽火的场景,身为男子,或多或少都会心生些向往,胤礽也曾无数次地想过如果给他这个机会,他要如何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只是从来也就只是想想而已,他的身份让他很清楚的明白,他是没这个机会的。
  而第一次真正将这样的请求说出口,却是在那种万般无奈的情形之下,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明知道康熙不会允许,却也还是心生奢望,总想着,即使马革裹尸还,也好过在这高墙之内聊度余生。
  那个时候的他,已经被废被囚有好几年了,每日看得最多,听得最多的便也就是这乌鸦在头顶盘旋,凄厉的喊叫声声声撕心裂肺的凄凉。
  那是他十几年落魄余生最凄惨的噩梦,多少次他都以为永远再无醒来的一日。
  胤礽闭了闭眼,随即又笑了,抬脚大步离开了乾清宫。
  


☆、邀宠

  林子里响起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疾驰声;胤禔双脚夹紧马腹,一手往下拉紧缰绳;一手背过去在随身背的箭筒里一抽,在马停下的瞬间,手中的箭便已搭上了弓。
  ‘咻’的一声;半点不犹豫的,胤禔手里的箭便出了弦,动作爽利;干脆利落。
  只可惜;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一箭却没有射中那他盯了许久的目标。
  半道里杀出来的另一支箭与他的箭撞在一块;双双打偏了,而那被他盯上的猎物——浑身花纹匀称漂亮身形矫健的猛虎惊动之下转过身;愤怒地正欲朝他扑过来,下一刻便堪堪栽进了它身旁一早就掩埋好的捕兽坑里。
  胤禔不悦地转头看那突然冒出来与自己抢猎物的人,见是那嬉皮笑脸时常黏在胤礽身边的雅尔江阿,便是越发心中不快,狠狠瞪了他一眼。
  雅尔江阿倒是老神在在,明摆着看着胤禔不高兴了,依旧是厚着脸皮上前来先请过了安,接着又跟着请罪:“贝勒爷恕罪,奴才并非有心与您抢,只不过这坑奴才一早就让人埋下了,眼见着猎物都到了眼前,想着沾了血破了洞的虎皮便不值钱了委实可惜,这才情急之下出了手,还望贝勒爷勿怪。”
  胤禔在心中冷嗤了一声,面上却是大度地挥了挥手,也不再理他,拉着马缰调转马头走了。
  雅尔江阿笑了笑,对得罪了这位贝勒爷完全不以为意,高兴地命人去将那已成瓮中之鳖的老虎捆了闷死再剥皮。
  又在山林里转了一阵,再无其它入得了眼的东西,胤禔觉得没趣便拉马回了去。
  回到营地后,想起那到手又飞了的猎物,胤禔还是觉得可惜,心中暗骂那雅尔江阿多事,他的奴才方顺见到他回来,忙上来帮他拉马,跟在他身后絮絮念叨着:“方才简亲王大阿哥活捉了只大老虎回来,可是好不威风呢,那虎皮看着可真漂亮……”
  “闭嘴!”胤禔忍无可忍地呵斥道。
  方顺连忙掌嘴,然后却又嘀咕:“简亲王大阿哥还说要将虎皮送去给太子爷呢,太子爷这回肯定很高兴……”
  正欲回去歇息的胤禔闻言顿住了脚步,转身看向方顺:“你方才说……雅尔江阿要将虎皮送给太子爷?”
  “奴才是有听大阿哥的人提过。”
  胤禔微眯起了眼,想了片刻,吩咐道:“一会儿去请他过来,就说爷有事找他。”
  皇帝亲征的大队伍出发之后,被留下来监国的胤礽除了念书,白日里便是大部分的时间都留在西暖阁里处理政事。
  因为康熙亲征去了,朝臣也跟了去近乎半数,胤礽倒是难得的自在了,每日批阅奏折处理的也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小事,倒也清闲。
  如此过了十余日,才终于算是出现了些让他感兴趣的东西,是一份弹劾的折子,只不过这一回被弹劾的人却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官,山东潍县的知县朱敦厚。
  上奏的是才被外放去山东做布政使的前任户部尚书佛伦,弹劾的罪名则是朱敦厚肆意私加火耗、滋生民困。
  如果只是这样,便也不会引起胤礽的注意,而是佛伦这折子根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弹劾朱敦厚私加火耗只是个引子,暗指大学士徐乾学怂恿山东巡抚钱珏包庇朱敦厚才是本来目的。
  佛伦这厮才惹了皇上不痛快,这么快又开始兴风作浪了,倒也是个不怕死的。
  胤礽看过就将折子扔到了一边去,一旁的施世范给他碾着墨,好奇问道:“爷,这折子您不批吗?”
  胤礽笑着摇了摇头:“爷倒是想批,可是你说爷该怎么批?”
  “是不是真有此事,派人去一查便知,太子爷您秉公处置便是了。”施世范答道。
  “那可不行,”胤礽手指轻点了点那折子,道:“你仔细看看这上头票拟的日子,都是上个月了,也就是说皇上没离京之前就收到了这折子。”
  施世范不明所以:“太子爷的意思是……?”
  “皇上留中不发,要么是没想好怎么处置,要么就是他根本不想处置。”
  “那太子爷您也不能就这么一直拖着吧?”
  胤礽撇了撇嘴:“这也不是爷能做得了主的,你说得对,一直拖着也不是个事,这就让人快马送去给皇上亲自过目去,让他亲自下定夺。”
  康熙越是想暂缓这事,胤礽就越是要装着不知道的膈应他,大老远地也要让人送去再给他添添堵,反正是康熙不舒坦了,他便就舒坦了。
  胤礽这么一说,施世范便有些哭笑不得,面前这位太子爷还是挺有意思的,面上对着皇上是恭孝和顺,背地里却总是想着给他老人家找找不痛快,倒也稀奇。
  胤礽道:“佛伦这厮是明珠一伙的,跟徐乾学不对盘已久,这回是好不容易抓着他把柄自然心急,不过这个时候上这种折子实在是不明智,上回的事情皇上可还没忘记呢,他这倒是又算计上人了。”
  “这位布政使大人也是想在皇上面前争取表现洗刷之前种种吧,惩治私加火耗的官员皇上一贯也都挺上心的,上回山西巡抚不就是因为这个倒了台,若是这回钱巡抚的包庇罪坐实了,必然要被革职,他就能升任巡抚了,再要调回京便也不是难事。”
  “那也得皇上想把他调回京,”胤礽哂道:“他也不想想他上回做的事情,触了皇上多大的逆鳞,皇上能想再见到他嘛。”
  说到最后,胤礽突然一顿,又道:“徐乾学似乎最近跟爷的三弟走得还挺近的吧?”
  施世范低声答道:“徐大人如今是大学士又兼任礼部尚书,而且他的好友陈梦雷还是三爷的授学师傅。”
  胤礽笑了笑:“那爷就卖三弟个人情好了。”
  “太子爷的意思是……?”
  胤礽转着手里的折子,微眯起了眼,他汗阿玛压下这份弹劾奏折应当不是不想处置人,只是不想让佛伦抢这个功劳而已,既然如此他自然得体贴点才是。
  于是他顺手拈过手边的另一份折子展开,示意施世范润笔。
  施世范将润好的笔递到胤礽手里,胤礽接过,抿唇思考了片刻,认真批示起来。
  片刻过后,批好的折子扔到了施世范面前,胤礽吩咐道:“将这份折子先发下去,越快越好。”
  施世范一时好奇,便捡起看了看,是报山东临淄、寿光、曹、潍等几县旱灾有流民暴动的折子,而这份折子却是前两日才呈上来的。
  胤礽道:“几个月前皇上南巡到山东,才免了山东全省一整年的赋税,余粮定然是有的,如今遇上旱灾,虽然日子过得紧巴点,却也万不可能到引起大规模暴动的境地,命刑部派人去彻查到底是怎么回事,另外从直隶这边调些粮食过去先解决燃眉之急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