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女皇-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深深一拜,一脸激动的说道:“先生能来,真是让梓坤激动难言。”
  萧舜钦拱手还礼,坦然一笑:“在下此次赶来;一是为子行(崔博陵的字)兄践行,二是顺路搭殿下的船到陈国一游。”
  陈梓坤不急不恼;颇为大度的一笑:“那好,我定当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先生。”
  侍女迈着一溜碎步进来上茶,四人环案而坐。
  萧舜钦抿了一口茶,缓缓说出一句让陈梓坤震惊的话:“殿下,可知道天下格局将有大变?”
  “何以见得?”陈梓坤放下茶杯,看着萧舜钦疑惑的问道。
  萧舜钦不急不忙的答道:“我上船时刚得到消息,魏文王身患重病,立第三子刘昂为太子。”
  “什么?公琰所言当真?”陈梓坤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崔博陵率先惊讶的问出声来。
  萧舜钦神色肃穆的点点头。
  崔博陵拍案叹道:“魏文王奈何聪明一世糊涂之时?他立谁不好,偏立刘昂为太子?唉……”
  陈梓坤出言诱导:“崔先生为何这般说,我听说魏文王所生九子全都聪明过人。”
  崔博陵慨然说道:“你有所不知,那刘昂我曾在书院见过几次,此人虽勇武过人,但志大才疏,目空一切。据说他曾多次建言文王扫灭其他三国,一统天下。文王拒不采纳,他为此颇有看法。他若继承大位,天下从此再无安宁!我为殿下制定的国策,也要应时而变了。”
  陈梓坤眸光一冷,一个袁麟还没解决,如今又出现了一个刘昂。
  萧舜钦看了看两人,悠悠说道:“你们两人太过杞人忧天了,岂不闻兵法曰:好战必亡。魏国虽然强于其他三国,但其实力尚不足于一统天下。而且,其他三国下任国君除吴国新君稍显平庸外,都不是等闲之辈。鹿死谁手,尚未可定。刘昂若执意兴兵,天下格局将要重新划分,于陈国而言既有危险又是机遇。”
  崔博陵释然一笑:“公琰所言大是,倒是我多虑了。”
  陈梓坤笑着总结道:“两位先生都有道理。”
  恰在这时,侍女上前禀道:“殿下,酒肉准备好了。”
  陈梓坤一摆手:“上来吧。”陈梓坤想了想又吩咐陈光:“去内舱把那坛用红绸包裹的酒搬上来。”
  不多时,陈光将便酒搬了过来,陈梓坤亲自动手开坛,坛口的泥封刚一去掉,一阵清洌异常的酒香飘散得满舱都是,崔博陵是个善饮之人,当下激动的赞道:“这是什么酒?竟有如此异香?”
  陈梓坤笑道:“这坛酒是我外公为我母亲酿的,原本该在我母亲出嫁时喝的。结果,母亲竟然忘了,我小时候去挖蚯蚓,顺便给挖出来了。母亲又在其中加了几味药材,接着封存,原本是打算等我成亲时再开封的。我等不及了,临走时悄悄挖了带走。”
  陈梓坤接着吩咐侍女换上大碗,她搬着坛子将四个大碗注满,豪气干云的说道:“两位先生,文杰,我今日万分高兴,来来,今日咱们喝个痛快,不醉不休。我先干为敬。”说着,她端起大海碗,仰脖痛饮,片刻之间,已将一碗酒汩汩饮尽。崔博陵被她的豪气感染,也端起大碗学她的样子仰头痛饮。
  崔博陵大声赞道:“好酒,好酒!”
  这时,几名侍女将红亮肥嫩的烤鸡和喷香诱人的依次摆了上来。陈梓坤心情极好,爽快的指着烤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来,都别拘束,放开了吃喝。吃吃!”
  崔博陵举着象牙筷子点着盘中的烤鸡,陈梓坤笑着说道:“这么吃不得力,你看我的。”说完,她撸起袖子,在旁边的铜盆里净了净手,然后扯着两只鸡腿用力一撕,熟练的扯掉一只鸡腿。旁边的侍女内侍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乐山乐水张着嘴巴,半天才反应过来。崔博陵怔了一下,朗声大笑道:“好,痛快。我也来一块。”说完他也学着梓坤用力一扯,撕下一大块肉。至于文杰她是早就适应了这样的风气,跟着照做了一遍。四人中只有萧舜钦没动筷,一旁的侍女忙有眼色的上前用刀为他切肉。陈梓坤猛然想起了什么,自责的说道:“我竟然忘了先生正在斋戒,该罚该罚。”接着她连忙吩咐陈光下去准备素菜。
  这一次宴席也算是宾主尽欢,崔博陵满脸红光,连连举杯。他和陈梓坤都是海量之人,两人这一通烤肉烈酒,快意深谈,将崔博陵心中的一丝疑虑也打消了。
  萧舜钦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两人高谈阔论,文杰在旁边陪着饮着清淡的果酒。
  此后的几天里,三人常聚在一起商讨大事。主要是崔博陵定策,萧舜钦偶尔提一些建议。陈梓坤早命人飞马传报父母自己的大致归期。
  陈信接到信后,又开始在屋里转悠,嘴里不住的骂道:“这个小白眼狼,出去这么久连封信都不写,我白疼她了。”
  文丹溪在一旁笑道:“从昨晚到现在你都骂了多少回了。”
  陈信重重地哼了一声,突然又问道:“丹溪,你知不知道她这次带回了多少人?”
  文丹溪无奈的答道:“我哪里知道。”她突然又想起了什么,正色说道:“对了,梓坤这次带回来的贤才你一定要隆重的接待。要彰显咱们陈国的敬才爱才之心。”
  陈信摆摆手:“知道了,我定要他们看看咱们陈国的风范。”
  五日后,陈梓坤一行人顺利进入易州地界。郑喜和另一拨人已先他们一日到达。众人会面,稍事寒暄,陈梓坤一面让人为崔萧两人安排住处,一边差人去禀报父王母后。崔博陵被安排在公主府和招贤馆之间的一栋五进园林式宅院中。至于萧舜钦坚持要住在馆驿,陈梓坤也不好勉强,只好任其自便。
  两人到达后的第二日,陈信便派宫中内侍前去请两人到国府赴宴。
  陈信今日一身绛红吉服,黑色玉冠,端坐在正中,显得十分气派。
  陈梓坤领着两人款步进来。
  萧崔两人一起拱手施礼:“萧舜钦、崔博陵参见陈王。”
  陈信正襟危坐,略一点头,说道:“两位先生远道而来,本王和朝中大臣均感十分荣幸。招待不周之处还请海涵。”陈信说着话,将两人迅速打量了一番,看到崔博陵时,他眉头一挑,心中暗想:俗话说,黑馍能夹菜,丑人多有才。想必这个人应该就是女儿寻觅的贤才了。当他的目光扫到白衣飘飘的萧舜钦时,眉头微蹙,又是个小白脸!这么年轻,顶多二十来岁,除了骗女人能什么本事。女儿找他来做什么?突然,他猛地想起了什么,双目骤然一亮。再打量萧舜钦时,目光与刚才相比,已大为不同。
  崔博陵在台下恭敬答道:“陈王客气。草民惶恐。”
  陈梓坤看父亲盯着萧舜钦猛看,多少猜出了他的心思。她轻轻咳嗽一声。陈信立即回过神来,继续端着架子说道:“哈,两位不愧是从中原大国而来,一看就风采不俗。不必拘泥,请坐。”
  两人落落大方的落座。这场接风宴在陈梓坤的周旋下倒也算得上是宾主尽欢,气氛融洽。
  宴会结束,陈信又命宫中侍卫特地将两人送回各种的寓所。
  其他朝臣自然也得知了萧崔二人的到来,大多数人并不将两人放在眼里,当秦元得知此事后,淡笑着对李冰雁说道:“冰雁,我以后有时间陪你了。”
  李冰雁不解忙问其故,秦元只是幽幽一叹:“你很快就知道了。”
  陈梓坤回国后,又开始像往常一样忙碌起来。眼下她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那就是怎么安排崔博陵的职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她充分意识到这人是一个吏治能才,若想要他全力施展,必须得给予实权高位,最好的就是做丞相。但是这朝中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职位全部占得满满的,怎么安插这还是一个问题。特别是丞相之位……
  陈梓坤为此事不止一次找自己的幕僚商议,一时无果。
  ……
  陈信这几日也是费心思量。最后,他决定背着妻女,自己好好考察并敲打一番这个小白脸。
  一日,他特地让心腹陈六子去请萧舜钦,在后堂设小宴款待他。
  萧舜钦到达时见座上只有自己,心中不禁微微惊诧。
  这一次,陈信也懒得摆出那种正儿八经的姿态,他随意的指指座位说道:“别拘泥,坐吧。今儿请你来就是随意说说话,再问你一些问题。”
  萧舜钦恭谨的答道:“不知陈王想问庶民什么?”
  陈信摆摆手:“别草民庶民的,这不又是朝堂,没那么多规矩。”
  陈信清清嗓子接连发问:“我且问你,你今年多大了?家里是做什么的?父母在不?有无姬妾?去没去过青楼?你要坦白招来。”
  萧舜钦:“……”
  默然片刻,萧舜钦强忍着笑意,一一答道:“禀陈王,在下今年二十二岁,耕读传家,父在母亡。无妾,从未踏足过……青楼。请问大王,这可是贵国招贤的考题?”
  “啊哈哈,不算什么考题。只是随意问问。”
  陈信停了一会儿,又接着发问:“你和公主是怎么认识的?是她救了你还是你制造机会救了她……”萧舜钦再次惊诧,生平第一次,他遇到了一个他无法把握的人物,陈梓坤虽然诡异多端,但他仍能以常人之心揣测之,但这人,他揣测不了,就如眼下,他永远不知道对方下一步会问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陈信脸上露出一副“还算将就凑和”的神情,目光也没有那才那般挑剔了。他觉得自己应该严宽相济,接下来便温和亲切的和对方拉起家常来了。
  “…………本王这个女儿特别孝顺,她四五岁就知道用泥巴捏小人儿哄我开心,六岁就到处捉蛇为我泡药酒治病。平常我说话办事从不拂逆一句;
  她还特别勇敢,八岁时,骑术就超过了她娘。行军打仗,令无数男人望尘莫及,军中大部分人都交口称赞;
  她自幼聪慧过人,七岁时学问就超过了我这个当爹的……”
  萧舜钦从来不曾接触过这样的人,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得从容笑道:“如此聪慧之人,世所罕见。”
  “嗯嗯,这话说得对。这是她五岁时做的诗,你听听,写得多顺口:狗狗狗,伸脖汪汪汪。摇尾点头蹦蹦跳,会捉老鼠会撵猫。还有一首写猪的,一头花猪,呼噜呼噜。肥头肥脑,挺着大肚。”萧舜钦极力忍着笑意伸手接过册子认真阅读。
  陈信对他的态度基本还算满意,他沉吟片刻,意味深长地做最后的陈辞:“我这个女儿呢,在家里称王称霸习惯了,我打算以后给她找一个什么都听她的,又得自己有主意的女婿。身板壮实脾气好。家里父母还得开明。最好呢,能招赘到我们家。我以前十分不喜欢小白脸,觉得这种人的心眼就像蝈蝈的笼子…——场面不大,心眼忒多。不过,如果她非要这样的,我们做父母的也可以考虑一下。你呢,就好好在这儿呆着,她要是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我回去让她娘训她。”
  萧舜钦态度谦恭的答道:“是是,多谢大王恩典。”
  陈信一挥大手:“行了,别叫什么大王了,马上就是一家人了,哈哈。”
  萧舜钦付之一笑。
  就在这时,陈六子匆匆跑进来禀道:“大王,不好了,公主杀过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先2更,剩下的改日补上。


☆、31第三十一章一脉相承

  “什么?杀过来了?”陈信心头一阵憋闷;他不就是喊这个姓萧的过来问几句话嘛;这就赶紧杀过来了。这才刚开始而已,自己在女儿心中的地位就已经开始下降了。以后还怎么得了?小白脸果然在哄女孩子方面有一套。陈信心中沮丧;面上对萧舜钦也不似方才那么温和了。
  他继续端着长辈的架子,一脸严肃的看着他。慢条斯理的说道:“一会儿她问你话;你什么也不许说。你可得记好了;要进我们陈家的门,还得我说了算!”
  萧舜钦再一次无言以对,他垂首恭敬的答道:“遵命。”
  陈信轻轻嘘了一口气。恰在这时,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
  陈梓坤让侍女在门外等候;自己快步进来,她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两人一眼;父亲仍然端着一副他自认为的长辈应该有的威严,萧舜钦则态度恭谨的坐在一旁,但陈梓坤却从他偶尔掠向自己的目光中捕捉到了一丝揶揄和戏谑。她不禁微蹙眉头,父亲一定是把自己的老底都揭开了!她心头涌上一丝懊恼和难堪。但此时她也不好表现出来,思索片刻,她面上做出一副无谓的神情,轻描淡写的对萧舜钦笑道:“萧先生别介意,我父王性格诙谐,最喜欢玩笑,你要是当真就着了他的道了。”说着又转向父亲,特意加重语气问道:“您说是不是?父王?”
  陈信哈哈一笑:“是啊。呵呵。”
  陈梓坤生怕父亲再说出些什么石破天惊的话来,脸上做出一副刚想起什么的神情说道:“父王,我进来时,好似听到春草说母后在寻父王。”
  “哦?那我回去了。”陈信立即起身抬步快走,又觉得这样显得很没威严,他特地放慢了动作,冲萧舜钦略一点头,然后不紧不慢的朝门外走去。
  陈信一走,屋里只剩下了两人,陈梓坤越发显得尴尬,她试图挽回一些颜面,便清清嗓子微微一笑对萧舜钦说道:“我父王觉得只有先修身齐家的人才能够平天下,所以呢,他就问了一些比较私人的问题,还望先生不要介意,他的话你听过就算。”
  “哦,是吗?”萧舜钦淡然回应一句,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桌上的书册。陈梓坤一看觉得那书十分眼熟。
  她本想顺手抽过来看看,又觉得十分不礼貌,便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先生看的是什么书?”
  “哦,这是陈王赠于在下的——《诗集》。”
  陈梓坤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父亲又开始炫耀自己的佳作了?她立即反应很快的说道:“这本《诗集》中收录的不仅有父王的游戏之作,还收录了城中流传的儿歌什么的。大部分是下里巴人之作,与先生这等阳春白雪之风大不符合。”说着,她便动手去抽《诗集》。
  萧舜钦语调平静的接道:“这里面收录的好像都是公主殿下的诗作。”
  陈梓坤:“……”
  萧舜钦款款起身,冲陈梓坤一拱手:“殿下,臣告退。”
  陈梓坤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先生慢走。”
  “还有,”萧舜钦走到门口,又特地转过身正色道:“殿下早年的诗风和陈王可算是一脉相承。殿下以后用计可参详陈王,出人意料方能出奇制胜。”
  “先生评价极当,我受、教、了。”
  萧舜钦颇为满意的飘然离去,陈梓坤瞪着他的背影,站立片刻,然后气呼呼的抓起《诗集》就往后堂冲去。
  守在门口的陈六子一见公主这副架势,不禁抚额自叹:怎么又杀回来了?
  室内。陈信正得意洋洋的跟妻子炫耀自己的聪明。
  “哼,老伴,你说我这几个问题提的是不是全部切中要害?这叫做棒槌打石榴——全部落到点子上。说话就得开门见山,绕了一大圈子,还不直接问得好。宝儿这孩子哪都好,就是说话做事爱兜圈子,不直接……”
  “父亲——”陈梓坤一声无奈的控诉打断了陈信的侃侃大论。
  “唉哟,闺女,你这是咋了?谁让你受委屈了?”陈信一惊一乍的问道。
  陈梓坤把《诗集》往桌上一扔,用委屈的口吻说道:“父亲,外面传言都说我身上有匪气,女儿为了陈国的形象,为了不辱父亲的大名,为了能让得到中原士子的认可。整日小心翼翼的像个大家闺秀,可是女儿这一番苦心如今全被父亲搅合了。您怎么能把我小时候的糗事往外说呢?您这让外人怎么看看我他们以后还会尊重我这个储君吗?呜呜……”
  陈信“啊”了一声,顿时手足无措起来:“这……这,为父当时没想那么远。我保证以后再不这么做了。”
  陈梓坤仍然不依不挠,陈信挠挠头嘀咕道:“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吧,我的事你娘亲都知道……”
  “父亲,这不一样!”
  “也是哦,这人都还没到手哪。”
  文丹溪见女儿有暴走的倾向,连忙温声劝道:“宝儿别闹了,你父亲以后改了不就行了。”
  陈梓坤见母亲一发话,只好停止闹气使性。
  酝酿片刻,她正色道:“我本来是有事禀报父亲,被这一耽搁都快忘了。”
  陈信对女儿心存歉疚,暗暗决定只要她说的事情不太离谱他都尽量答应,打定主意,他便温和的问道:“什么事?你说吧。”
  陈梓坤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这事有点难办。催先生是我历尽千辛请来的大才,若是给的官职太小,未免有些大材小用的嫌疑,也会寒了其他贤士的心。但是若给大的,眼下又没有空缺,父亲看这该如何是好?”
  陈信想了一会儿,也有些踌躇。
  他一脸为难的说道:“这不大好办,你二叔和周先生他们为了陈国没少费力,无缘无故的总不能就这么将他们直撸下来吧?”
  陈梓坤见时机到了,便慢慢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自然明白父亲的难处,可是爹爹也该想想,他们一向只服父亲,又对女儿继承君位颇有看法,以后难免会对女儿有不敬之处,女儿若是罚他们,与情理不合;若是纵容他们,国法难容,众人不服。万一再有些闪失,岂不是毁了他们的一世英明?”
  陈信点点头:“依你说怎么办才好?”
  陈梓坤眼珠一转,接着说道:“父亲也别急,您这两日抽空宴请那一帮功臣好好叙叙旧,然后席间当场赐他们良田好宅,再加封一下他们的子女。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说。然后静观其变。女儿自有打算。”
  “哦,那好吧。”陈信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原本以为女儿会让他直接开口呢,他实在张不了这个口。
  陈梓坤目光炯炯的盯着父母看了一会儿,突然神秘兮兮的凑上前说道:“爹爹,我看到了你们当年写的诗作了。嘻嘻。”
  “啊——你说什么?你这个小狼崽子——”陈信一阵惊讶,老脸涨得通红。
  陈梓坤身子轻巧的一闪,跳到了门口,扒着门框说道:“爹爹,您现在能明白我方才的尴尬和难堪了吧?以后来陈国的贤才多着呢,您可别再像这次这样了。”说完,她一溜烟的跑了。只留下夫妻两人一脸尴尬的面面相觑。


☆、32第三十二章大仁不仁

  过了一会儿;陈信面色通红的责备文丹溪:“你怎么不把我的东西收好啊;这乱七八糟的让她偷看了可如何是好?”
  文丹溪抿嘴一笑,出语嗔怪道:“谁让你瞎写的。”
  笑完;她弯腰从床头的多宝格里拿出一本书往陈信手里一塞:“笨蛋,这是完整版;她看的是少儿版;不带‘萝卜’的。”
  “嘿嘿……”陈信闻言顿觉得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差一点,他的英明高大的形象就全毁了——当然,这是他自以为的。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在女儿眼中;自己从来不曾有过英明高大这一项。他嘿嘿傻笑不语。
  文丹溪瞥了他一眼,也兀自笑个不住。
  陈信看着风韵犹存的妻子;突然兴致勃发,他一把搂住她,坏笑着说道:“老伴,要不你查看一下‘萝卜’康了多少?”
  “去——”
  “丹溪,你是不是嫌我老了你待我没有以前好了。”
  文丹溪虽然嘴上虽然回绝他的要求,身子却又主动往他身边靠了靠。陈信脸上露出了一副奸计得逞的贼笑。这一瞬间,他觉得突然找到了女儿足智多谋的根源——她完全是随了自己嘛。他一边得意洋洋的品味着这个新发现,一边轻车熟路的抱着妻子入帐……
  良久以后,帐内传来了两人的喘息声和呢喃声。
  “丹溪,我是不是宝刀未老、雄风犹在?”
  “是的,二信,你在我心中永远都是那么英俊威猛。”
  “嘿嘿,丹溪,你这人就是爱说实话。”
  “那你是不是觉得宝儿是随了我的足智多谋?”
  “……我可以保持沉默吗?”
  ……
  陈梓坤回到公主府后,便又带着心腹侍女前去崔宅探望崔博陵,崔宅此时早已打扫停当,一干侍女侍卫也全部到位。
  崔博陵听说陈梓坤莅临,连忙笑着迎了出来。
  陈梓坤笑着问道:“先生住得可习惯?”
  崔博陵朗声答道:“习惯,十分习惯。陈国的烤肉烈酒真是够味。我这几日真有口福。”这几天崔宅还没完全收拾好,饭菜都是由飘香楼送来,赵六斤知道他是公主殿下的贵客,让厨子拿出了看家本领变着花样招待他。
  “对了先生,崔夫人这几日就要到了。你们一家很快就要团聚了。”
  “哦,真是太感谢殿下了。”
  “先生无需客气。”
  两人说了会儿闲话,陈梓坤便将话题转移到了要说的正事上:“我这几日和父王商榷了一下,父王也十分欣赏先生的大才,只是,朝中大员多半是开创陈国基业的元勋……”崔博陵毫不意外的笑笑,接道:“殿下无须烦忧,臣初来乍到,寸功未立,骤登高位于情于理都不合。依臣之见,殿下只需封臣做客卿就好,既可参于国事,又没有实职,不会引起旁人的侧目。”
  陈梓坤泰然一笑:“先生太过谦逊了,如此大才怎能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