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富贵把正在嘴里嗦啦的筷子拿出来就去夹莫茹瓦盆里的饺子,另外人也不敢夹周培基和周诚廉的,都去夹莫茹的,笑道:“劳模儿这么多吃不完,借俺们尝尝味儿。”
  陈富贵是孙婆子的儿子,典型的占便宜没够,嘴上说借一个回头绝对不待还的。
  周诚廉手一伸就把那些人的筷子挡回去,“干嘛呢,一群大老爷们不嫌害臊人家妮儿和傅医生还嫌你们埋汰呢。”
  陈富贵就笑道:“人家劳模都没这么小气呢,是吧劳模同志。”
  周明愈瞪了他们一眼,“吃饺子的大好日子别找不自在啊。”
  当他死人呢!谁没看见那筷子在嘴里嗦啦嗦啦的,现在伸过来让人恶心不恶心?
  几个男人只好讪讪地走了,嘴里还嘟囔着:“借个尝尝味儿,又不是不还,都劳模还恁小气。”
  周诚廉就道:“这些膈应人的,什么时候也去三队四队扎堆好了。”
  周培基就得意地笑。
  何桂兰和张翠花几个在食堂轮流分饺子、吃饺子,就见孙婆子和另外几个女人来食堂要窝窝头。
  何桂兰纳闷道:“吃饺子呢你们要什么窝窝头?咱们又不是三队四队包的不够吃的。”
  孙婆子道:“吃啊,我们要明天的,总不能一顿把饺子都吃了,多糟蹋好饭?饺子汤泡窝窝头吃两口,那明天还有饺子呢。”
  她说这话的时候,王连花抱着闺女躲在一边抹眼泪儿。
  何桂兰寻思既然人家有这个心,那也不好拒绝,她就想给拿冷窝窝头。
  这时候周诚志走进来,喝了一声,“要领窝窝头的就一家子都吃窝窝头,没的一个食堂还搞二样的,传出去人家还以为食堂搞特殊,不给有些人吃餶餷呢。”
  何桂兰立刻明白什么,“你们要了窝窝头,不会是给别人吃,留着饺子自己和小子吃吧。”
  孙婆子肯定想让老头子和儿媳妇吃冷窝窝头,她和儿子吃饺子。
  另外几个婆子估计想孙子吃饺子,孙女吃窝窝头。
  孙婆子脸色讪讪的有些挂不住,不满道:“怎么吃俺们自己家人说了算,食堂还管这个啊。”
  周诚志哼了一声,走出食堂在场上背着手大声道:“咱们队有规定,只要是改善伙食每个人都有份儿的。各人来打饭,要是有人到食堂来告状不给女娃子媳妇儿吃,下一次改善伙食就没有他家的份儿!都他娘的给我记住了啊,别不跟好的学,整天跟下三滥学臭毛病!”
  没吃大食堂的时候,各家自己做饭他不管闲事,现在吃食堂他说了算就得按他的规矩来。
  被他这么一骂,孙婆子那些人彻底不敢动歪脑筋,闺女媳妇的都能跟着吃水饺改善伙食。
  王连花欢喜地直抹泪,连声道:“终于能吃顿餶餷了。”
  之前看着莫茹端着一大盆子水饺她就嫉妒得发慌,觉得自己命苦可怜嫁过来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能吃几个餶餷,其他时间吃好饭根本没自己的事儿。
  就说之前几次吃猪肉、鸡肉,都是打回家去先让婆婆和男人吃,她和公公只能吃两口剩下的。
  她刚才都忍不住想去找莫茹借俩餶餷尝尝味儿,她觉得跟莫茹借到的可能性比婆婆给的可能性更大!
  现在终于不用借了,自己可以和劳模儿吃一样的饭。
  原本食堂前面场上男人多,这会儿队长发话,老人妇女也多起来,都跑来扎堆吃饺子喝饺子汤。
  有的人也怕回家被爹娘、兄弟抢去不给吃,现在有队长撑腰索性在这里吃完,吃到肚里才是自己的。
  虽然是冬至冻死人的节气,可大家一个个都热火朝天的,排队在食堂门前背风的地方吃饺子,都没有人说要回家躲着吃的。
  吃地瓜黏粥回家慢慢吃,这好吃的饭当然要大家一起吃啊!
  “才喝了神仙汤,又吃顿神仙饭,食堂就是好,从前俺家可没吃过这么多肉的大胖饺子。”
  “可不是咋的,这面磨得也细,俺们自己家磨面的时候,从来没磨这么细,比这个还黑还粗,跟地瓜面似的。”
  “你那点八分的力气能跟十分的比嘛。”
  “所以说,吃食堂挺好的。”
  “那也得看哪个队的食堂,摊上个什么队长!”
  “还得看有没有个劳模儿,哈哈!”
  周明来的腿还没好利索,拄着拐杖来吃水饺,端着瓦盆等不及回家,在食堂门口和其他男人排成行开吃。
  他喊道:“真好吃啊!连吃几个怎么感觉不一样的味儿?”
  有人笑他,“是不是第一个没嚼破,第二个嚼了两口,第三个才尝着味儿啊。”
  “你怎么知道?”
  “我也是啊,哈哈哈!”
  一顿稀罕的饺子,躲着吃就香香嘴,全队人聚一起吃,格外香出个花儿来,欢声笑语不断。
  莫茹几个听见队长的话,这才意识到吃顿饺子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这样单纯的高兴,还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甚至有人打破头!
  刚才就听见有兄弟在管姊妹要饺子,说什么“平时都是我们干活儿养你,这会儿吃餶餷你还不少吃几个?”
  姊妹就回嘴:“你哪里养我了?从小到大洗衣做饭不都是我伺候你?以后你娶媳妇还得指着我挣彩礼,你不给我吃反而要我的,你有没有良心?”不敢跟爹娘顶嘴,背后和兄弟理论还是有底气的。
  听着那样的论调,莫茹看看自己闺女,就想以后不管几个儿女,自己和周明愈绝不能偏心。
  她胃口不是很大,吃了十二个就已经八分饱便停下不吃,傅臻虽然觉得馋可吃了十五个也放下筷子。
  莫茹就笑道:“饺子再香七八分饱就好,你们别吃撑啊,吃撑浪费,留着下一顿吃更好。”
  周明愈抱着闺女一边给她闻饺子香味儿,一边投喂自己,笑道:“我申请批准吃九分饱,吃完省的他们惦记。”
  周诚廉笑道:“我还有呢,不惦记你的。”
  周培基:“你是还有肚子吧,再有五十个也能填进去。”
  几人就笑起来。
  吃完饺子,莫茹这里还剩下四十来个,打算拿回去以后当夜宵。
  几个人正闲聊着,一个脏兮兮的女孩子过来,瞅着莫茹瓦盆里的饺子,伸出冻得满是冻疮化脓的手,“劳模儿嫂子,你吃不完这些饺子,给我两个吃吧。”
  莫茹看了一眼,竟然是赵三嫚儿,赵化民的女儿应该是三队,怎么跑来二队食堂。
  她道:“你们队不是有饺子吗?”
  赵三嫚儿抹着眼泪,“俺娘他们说饺子不够一家吃的,丫头片子喝早上的冷黏粥。”
  莫茹看赵三嫚儿怪可怜的,再看自己闺女躺在周明愈的怀里正乐滋滋地咿咿呀呀说话,一副幸福胖娃娃的样子,心一软就夹了两个给她。
  赵三嫚儿见莫茹居然给自己,两眼一亮立刻伸手接住猛地唵进嘴里狼吞虎咽地吃下肚去。
  一边吃一边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吃完了她还不走,眼睛狼一样盯着莫茹的瓦盆。
  那里面还有小山一样的饺子呢,劳模儿吃不完,自己都能吃好几顿的。
  傅臻微微蹙眉,“来,我给你两个,吃了就赶紧走吧。”
  赵三嫚儿又狼吞虎咽吃掉,却还是不肯走,“嫂子,你们……还有那么多,吃不完,不如都给我吧,我姐姐……都没得吃。”
  一瓦盆呢,就给了俩,劳模儿嫂子怎么这么抠门?
  周诚廉没好气道:“吃了就行,别没完没了。”
  赵三嫚儿就开始呜呜地哭起来,不知道多久没洗脸,黑乎乎的脸被眼泪冲刷出两条痕迹来。
  其他人都看过来,见状都唏嘘起来,“这三队的人是不是都不要脸了?以前也不觉得这嫚姑子这么脏啊。”
  “锅都交上去了,搁啥烧水?谁爱用冰碴子水洗脸呢?”
  “就是呢,又不是所有队都咱们这么好福气,还有锅留在家里烧水烧炕的。”
  三队四队锅都交上去,现在吃饭在食堂,喝的水定量更别说其他的,洗脸洗脚是没的,只能自己想办法。
  像梁淑英家那么懒的,现成办法都懒得弄更何况还得动脑子,所以哪怕有点热水也是给儿子用,不会给闺女的。
  家里的衣服都是三个闺女去河冰窟窿里洗,怎么可能给烧热水?
  而赵三嫚儿这样的女孩子,被爹娘逼着洗衣服那是没办法,自己的卫生没人逼着,能省自然省了,毕竟手已经冻烂,还洗什么脸啊。
  正说着,又有几个女孩子冲过来,见到赵三嫚儿立刻喊道:“哎呀,你怎么一个人来吃独食!”
  她们看赵三嫚儿跟前一个瓦盆,里面还有一瓦盆饺子呢,以为是劳模儿把饺子都给了赵三嫚儿,纷纷喊着冲过来抢。
  “我也要,我也要!”
  她们伸着黑乎乎的手就想直接去瓦盆里抓饺子,丝毫不管别人怎么看,因为馋也顾不得别人的眼光是厌恶还是同情。
  莫茹看着一群脏乎乎的女孩子冲过来,也被吓了一跳。
  还是周诚廉动作快,一下子就把莫茹和傅臻的饺子端起来,对莫茹道:“吃不完拿家去吧,留着下一顿再吃。”
  几个女孩子纷纷哭道:“我们也要吃,我们也要吃,凭什么你们有饺子我们没有!”
  “就是啊,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还说大食堂大家都一样,干什么你们有我们没有?”
  周培基道:“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是村干部呢。”
  要不是有人教的,打死他都不信!
  莫茹道:“你们自己队不是也吃水饺么,要去你们食堂吃。”
  “可你是劳模啊,是我们先锋大队的劳模,你吃不了的干嘛不给俺们吃?”
  “就是啊,你怎么那么抠门?”
  “你还是劳模呢,这么没有觉悟,没有同情心!”
  周明愈见她们居然围攻莫茹,原本的同情都被赶跑了,气道:“谁教你们这种话?劳模不是咱们大队的劳模,劳模是公社劳模。劳模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劳模,可不是你们选出来的,更没吃你们一粒粮食,赶紧回你们食堂吃去。”
  “呜呜,我们没得吃,爹娘都给哥哥弟弟吃,不给我们吃。”
  “我们连窝窝头都没有,只能喝半碗冷黏粥,求你们行行好,给我们吃两个吧。”
  “求你们了,我们多可怜啊!”
  周诚廉被她们气笑了,“你们爹娘不给你们吃,你们不敢闹,倒是敢跑来劳模跟前闹。”
  周培基向来都不客气,“劳模又不是你们爹娘,凭什么啊,滚一边儿去。”

☆、第148章 打起来了

  很快二队的孩子们也都跑来嘲笑她们,一群女孩子被嘲笑得哭哭啼啼的跑了。
  有的就是没吃到饺子难受,有的回家却要挨打。
  赵三嫚儿一回家立刻被梁淑英扭着耳朵拖到旮旯里,梁淑英骂道:“你个废物,要的餶餷呢?”
  赵三嫚儿疼得跳脚:“没要到,她很小气,不给!”
  “胡说,你明明要了四个都吃进肚里去,你当我眼瞎不知道呢?”
  “娘,别打,别打,我……我饿得走不动,吃了才能继续要。谁知道她那么小气,一大盆吃不完都不舍的给,呜呜……”
  梁淑英骂道:“真是个抠门短命鬼,自己吃不完也不舍的给孩子几个。”
  骂完她又拧赵三嫚儿,“叫你馋,四个也得拿回来,怎么都塞进你自己的嘴里,你那个破烂肚子吃了都白瞎,我让你吃,让你吃!”
  她有心打发另外俩闺女去要,可那俩闺女都十多岁能挣工分,去要人家会说是要饭的叫花子,戳她脊梁骨。
  她可丢不起那个人!
  再说人名公社是天,食堂是天堂,人人都有饱饭吃,是不允许要饭的,要饭就是污蔑人民公社和食堂,是要被判刑的!
  她当然不能干这种犯法的事儿。
  二队一群小子吃得肚圆,迈着步子挺着肚子,一边走一边摸,“哎呀,吃撑了,这饺子肉太多了。”
  “就是啊,太肥了,我都享倒了!”
  三队四队的猪本来就小,结果还两队分一头,那猪瘦肉多肥肉少,包饺子既不够吃,又不够香。
  男人、小子都不能敞开肚皮吃,更何况老人妇女丫头们,自然很多人捞不着吃,只能饺子汤泡冷窝窝头或者剩黏粥。
  结果吃的怨声载道,比不吃饺子矛盾更大。
  三队四队的人都觉得二队怎么那么让人膈应呢!
  猪养的那么肥,饺子包那么多!
  不但男人小子吃,连丫头片子都吃水饺吃得饱饱的!
  真是膈应人!
  被膈应的他们水饺吃的都不香,更何况家里为了吃水饺家里鸡飞狗跳打破头!闺女捞不着吃哭啼啼的闹,兄弟几个为了分姊妹的水饺抢破头,你多吃了我少吃了,甚至有因为别人多喝两口饺子汤生气砸碗的!
  这一顿水饺吃得别提多添堵,一点也没有二队那么香甜!
  莫茹几个回家的时候;还能看到三队四队甚至一队的人在街上打架的;抢饺子的;还有人家传来哭闹声、砸碗声;闹得简直不像话。
  傅臻也算是大开眼界。
  莫茹道:“都是穷闹的。”
  周明愈道:“太穷为吃饱肚子斗成乌眼鸡,太富为争家产打成乌眼鸡,所以说中产阶级是最幸福的。”
  傅臻听得颇为意动,微微颔首,没想到一个乡下小伙子却有这般见识。
  要知道这样的观点要么有人灌输,要么就是人生阅历丰富,要么就是有天分想到这样的人生哲理。
  他一个乡下小伙子,没有名师也没有阅历,那只能说明天赋好。
  她再一次惋惜,莫茹夫妻俩生在乡下,如果是城里起码能读书,考大学是肯定的。
  如果能够考上大学,分配工作就在城里或者大厂里,那人生肯定不同的。
  现在么,也许一辈子都在乡下挣工分填肚子了。
  ……
  过了两天,张翠花帮莫茹看着孩子,莫茹就去医务室一起跟着傅臻学习。
  天冷农闲,医务室就忙起来,有些老人有积年沉疴的,往年还忍得住,现在有医务室有赤脚医生,感觉忍不住一定要来拿点药吃才行。
  总有人来看病,莫茹也能跟着辨认一些常见病症。
  傅臻给何仙姑和陈秀芳讲课,莫茹在窗口看那本《常见病症大全》,从窗纸的小窗洞里看着有人过来。
  来人是王月娥,她不但心脏不大好,一到冬天还出虚汗无力,见风就咳嗽。家里人让她不要忍着,反正看病不要钱药钱还减半,她就让小闺女周媛媛陪她来抓点药吃。
  莫茹迎出去把她招呼进来,又和周媛媛打招呼。
  周媛媛今年十八,看起来很文静,见人就笑笑不太喜欢说话的样子。
  平时她很少跟已婚妇女或者老婆子们扎堆,毕竟她周围的已婚妇女扎堆不是聊婆婆男人就是打骂孩子,要么就是东家长李家短的,还没出嫁的大闺女总是瞧不上这些的。
  她正在说亲,农闲的时候不上工要么在家里做针线,要么就和同龄女青年交往,所以莫茹跟她也不熟。
  几人寒暄几句。
  王月娥道:“媛媛,傅医生县里来的,你多接触接触,跟着长长见识也挺好。”
  其实当时她挺想让女儿跟着傅臻学当赤脚医生的,只可惜她不识字而且要出嫁了,队里约定俗成的规定,有些事情不能让要出嫁的闺女担当,免得人走了撂挑子。
  周媛媛就笑,对傅臻道:“傅医生,你要是有……针线活儿啥的,俺可以帮忙。”一句话没说完脸都有些红。
  傅臻笑道:“那可多谢。”
  她拿着听诊器继续给王月娥听听胸口,又问问既往病症等信息,最后道:“也没大毛病,就是慢性支气管炎,天冷容易发作。”
  她给开了药,陈秀芳记在医疗档案上,何仙姑负责抓药。
  她们做完,傅臻再检查一遍,笑道:“准确无误。”
  周媛媛看莫茹也在这里,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好奇地看了几眼。
  王月娥就道:“妮儿上了识字班都能看书写字,俺媛媛是被家里耽误了,整天上工赚工分没捞着去识字班。要搁以前,识字班都是你这年纪的大姑娘呢。”
  前几年流行识字班,王月娥家大闺女和二闺女都上过识字班的,上学的都是扎大辫子的女青年,所以女青年也被人称呼识字班儿。
  只是热闹两年就拉倒了,大识字班们出嫁以后小识字班没接上。
  再后来的识字班基本都是一些妇女充任务去说闲话纳鞋底的,根本学不了多少字。
  周媛媛低头捏着衣角,“其实我跟着姐姐也学了几个,就是认识不多。”
  正闲聊着,就听见东边传来吵吵声,开始隐隐约约,后来越来越大。
  莫茹和陈秀芳就出去瞅瞅。
  陈秀芳道:“东边是不是四队那里?”
  大队屋挨着一队,二队在西边,东边是四队。
  果然,很快就看到一群人从东边涌出来,吵吵闹闹不说,甚至有人在打架。
  乡下冬天也没什么娱乐,不是扎堆闲聊就是吃饭睡觉,一听说谁家拌嘴打架,那都是唱大戏一样热闹。
  很快全村人都涌到村东南头去看热闹。
  莫茹和傅臻几个也过去,正好周诚廉和周培基也跑过来,见到她们,周诚廉笑道:“妮儿,傅医生,你们也来看戏啊。”
  傅臻笑而不语。
  莫茹道:“我家小五哥呢?”
  周培基道:“不是家去了吗?”
  周诚廉也笑:“那俺们怎么知道啊,又不是俺们小五哥。”
  莫茹:……
  那边打得热火朝天的,几个男人扭打着抱成团,女人也扯头发挠脸,孩子都跟着丢石头……
  莫茹看得很无语。
  打架的是三队和四队的几户人家,有会计、保管员、食堂的甚至还有记分员等等。
  莫茹虽然是劳模,但她不常在村里溜达,到现在也就认识有限的人,二队都没认全,更别说三队四队。
  她问俩人,“怎么回事啊?”
  周培基道:“餶餷惹得祸。”
  吃水饺还惹祸?
  莫茹和傅臻对视了一眼,傅臻道:“穷惹得?”
  莫茹点点头。
  周诚廉讥讽道:“跟穷有什么关系啊,我看是不公平,咱们也穷,也没见吃水饺打破头。”
  周培基道:“咱们是多,要是有人捞不着吃你看看打不不打。”
  周诚廉道:“就算少,咱们队长也会分的公平,不至于有人捞不着吃。”
  听他们说了一下,莫茹真的很无语,先锋大队吃了一顿水饺,对二队一队来说就是改善伙食,吃得喷喷香,三队四队却相当于激化矛盾。
  不但家庭矛盾激化,社员之间矛盾也有激化,甚至干群矛盾更加激化。
  因为他们分水饺并不公平。
  以前还按工分来分,现在完全一大二公,大人孩子男女老少都一样,可大人孩子干活是不一样的。
  那些孩子少劳力多的就不爽,觉得劳力少孩子多的人家占尽便宜。
  孩子多的觉得这是政府给的福利应该如此,孩子少的觉得自己家干活儿多吃的少是给别人养孩子吃大亏。
  自然而然的能干活儿不出力、磨洋工,要像=向那些弱劳力看齐。
  食堂初办的时候,都敞开肚皮随便吃,无非就是能干的不肯出力干活儿的问题,可现在他们水饺包的不够吃!
  不够吃他们也没按照工分来分,还是按照人口、户数以及先进与否分,结果就是乱糟糟闹腾。
  谁先进谁落后,又没有像劳模那样的奖状,还不是队里说说?
  所以他们的分配导致一场混乱,先是家里闺女造反,接着队里所谓落后和先进闹起来。
  今日终于爆发了最大的冲突——三队四队打起来了!
  之前都是局部闹腾,莫茹等人没留意,只听说谁家谁家因为吃水饺打起来。
  现在是俩队闹,动静太大,全村都围观。
  直接导/火索是那头猪,原本说一队一半,但是猪心猪肠子这些下水却只有一份。
  四队发现自己队没有分到猪心,猪肝也少了一大块,他们立刻就不高兴,嚷嚷着说是不是被谁偷吃了。
  食堂自然不承认,就说本来就分这些,于是社员们就闹腾要求干部给说法。
  然后四队的会计和记分员、保管员被逼的没法,说三队杀的猪,就给这些,不信就找三队的会计队长。
  这么一对账,三队也不承认,说是大队安排的,要找就找大队书记和大队会计。
  大队书记是张根发,大队会计是张墨轩。
  张墨轩是张根发的叔儿,读过几年私塾。
  他喜欢喝点小酒儿,为人非常古怪,一会儿沉默少语,一会儿口若悬河,一会儿慷慨大方,一会儿斤斤计较,说过的话回头就不认账,晚上送出手的东西睡一宿第二天一早就非要回来。
  所以得了一个外号叫“拉屎往回抽”,因为这个名字太重口,又改叫张歪嘴,因为他一说话嘴就歪。
  除了一些年纪大的对他印象还不错,年轻的几乎都不喜欢他。
  至于少了的猪肝猪心之类的,原本就是被他拿走了,三队会计不敢直接说他,当然让四队找他问。
  结果张歪嘴不承认,自然就是一笔糊涂账。
  有人拱火有人架秧子,一下子就吵起来,吵几句就动手打起来。
  张墨轩还在一边喊着:“别打了,别打了!”
  张根发去公社开大/跃进会议不在家,张金焕带着张金乐几个跑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